CN112034296B -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4296B
CN112034296B CN202011034582.7A CN202011034582A CN112034296B CN 112034296 B CN112034296 B CN 112034296B CN 202011034582 A CN202011034582 A CN 202011034582A CN 112034296 B CN112034296 B CN 112034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lt
fault injection
injection
modu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45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4296A (zh
Inventor
朱少凡
赵乐笛
王世元
唐剑
汪澔
谭文韬
王文杰
邢培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Beijing Aeronau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MAC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Beijing Aeronau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MA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Beijing Aeronau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MAC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45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4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4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4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8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air- or spacecraft, railway rolling stock or sea-going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60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3Environmental or reliability tes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56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injecting test signals and analyzing monitored process response, e.g. injecting the test signal while interrup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onitored system; superimposing the test signal onto a control signal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onitored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所述故障注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所述被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不仅使得航电故障注入控制方式简便,而且可用性强,成本低,提高了航电故障注入控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电系统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航电系统是高度模块化、综合化的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电系统已经成为机上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起到关键的作用。根据航电系统结构,结合功能故障树以及安全性分析结果,在被测航电系统中注入特定故障,观察该系统对故障的检测、冗余设计以及故障隔离是否达到预期,进而评估被测航电系统的可靠性,以此满足综合模块化航电集成验证过程中对航电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以及测试性等方面的需求。
航电系统故障注入测试需要针对不同信号类型进行不同层次的故障注入试验,根据系统的信号分类,主要对A664、A429、A825、离散量、模拟量进行故障注入试验,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对不同信号进行故障注入,因此故障的透传需要在三个层次实现多种类型信号的透传。
目前透明传输技术大多是通过以太网在协议层实现信息的透明传输,不仅对透明传输的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实现的信号类型以及层次有限,然而航电系统中的信号类型多样,包含A825、A429、A664、离散量、模拟量等信号,各自具备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的传输特点。因此,故障注入的透明传输还需要针对多种信号类型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实现故障传输。故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在多个层次进行自动故障注入并实现透明传输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及装置,以使得航电故障注入的控制方式简便,而且可用性强,成本低,提高了航电故障注入控制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所述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连接,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与所述被测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所述故障注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所述被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电故障注入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一方面中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确定故障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便所述被测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电故障注入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第二方面中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确定故障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注入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便所述被测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介质,包括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航电故障注入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连接,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与所述被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所述故障注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所述被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被测设备实现注入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即可以实现被测设备的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避免了和现有技术一样在故障注入时(比如故障透传)时需要人工实时根据情况进行手动对故障信号的插拔,减少了人力需求;另外,还通过故障注入装置,利用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即通过故障注入装置可实现航电系统多种故障信号在多个层次的故障注入控制,比如多种故障信号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等多个层次的故障注入、故障透明传输(以下简称为“透传”);这样,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不仅使得航电故障注入控制方式简便,而且可用性强,成本低,提高了航电故障注入控制的效率。
上述的非惯用的优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电故障注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航电故障注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电故障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参见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可以包括: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连接,例如,所述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试验网络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连接,其中,试验网络可以包括数据网络、控制网络和 /或时钟同步网络,试验网络可以是基于以太网实现的;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与所述被测装置连接,例如,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也可以是通过试验网络与所述被测装置连接的。需要强调的是,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之间可以是通过数据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
其中,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可以为用户输入的用于启动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注入控制的指令,其中,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可以理解为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注入控制的方式,例如,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可以包括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即故障透明传输)。故障参数可以理解为待注入或待透传的故障对应的参数,例如,所述故障参数可以包括故障注入层次、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类型对应的配置参数;所述故障注入层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物理层、电气层和协议层;所述故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664信号故障、A429信号故障、A825信号故障、离散量信号故障和模拟量信号故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先根据所述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确定所述被测装置;然后,在与所述被测装置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下新建故障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被测设备可以有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故障序列可以理解为故障注入通道中的待处理进程,其中,所述故障序列中可以包括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接着,可以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以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方式将在后面展开说明。
所述故障注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不同,则相应地故障传输路径也会不同,例如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时,故障传输路径中需要包括根据故障参数生成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的模块(即故障注入装置中的故障注入模块),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时,故障传输路径中不需要包括根据故障参数生成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的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故障注入装置需要先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故障注入装置可以为终端或者服务器。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包括接口模块、信号汇接模块、转换模块和故障注入模块。其中,所述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被测装置连接,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信号汇接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汇接模块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故障注入模块连接。需要强调的是,接口模块、信号汇接模块、转换模块和故障注入模块之间可以是通过信号链路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接口模块可以提供各种仿真和采集所需接口资源,并可以结合上位机 (例如控制装置)能够完成对数据的收发、激励、采集监控和存储等,例如,接口模块中的IO服务和IO资源可以用于收发采集数据,IO资源可以存储数据。在一种实施例中,接口模块可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并将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信号汇接模块发送;接口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信号汇接模块发送的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息,并向所述被测装置发送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接口模块还可以用于采集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并将该系统监控信息向控制装置发送,以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其中,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可以是以TXT或者CSV 格式进行存储、导出以用于分析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包括被测装置的运行状态,比如被测装置的上电情况以及A664信号故障、A429信号故障、A825信号故障、离散量信号故障和模拟量信号故障等其他故障情况。
所述信号汇接模块,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转发处理,或者,可以将接口模块采集到的被测信号与仿真信号集中交联处理。所述信号汇接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转换系模块发送,以及,将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暴露在断路接口面板上,以便于第三方测试设备(例如其他测试设备) 获取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举例来说,信号汇接模块中可以包括断路测试点和故障注入点,断路测试点可以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暴露在断路接口面板上,以便于第三方测试设备获取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故障注入点可以用于将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转换系模块发送。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传输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转换模块可以包含多个触点,多个触点的通断可以决定信号汇接系统的信号是否与故障注入模块连接,即是否对输入信号进行故障注入或透传。具体地,所述转换模块的多个触点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其中,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信号汇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分别与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汇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可以分别为继电器的公共端触点、常闭触点、常开触点。
相应地,如图3所示,所述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形成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传输信号,即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通,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断开;例如,当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注入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选择故障注入通道状态为“故障注入”,控制转换模块中的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处于图3中的位置状态,由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此时转换模块的作用相当于导线,此时信号汇接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故障注入模块连通,输入的故障参数直接传输到故障注入模块中,可针对该故障参数进行相应的故障注入,得到故障信号,再通过转换模块将故障信号输出到信号汇接模块,并利用接口模块将故障信号传输到被测装置,从而实现故障信号的故障注入。
如图4所示,当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时,控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连接,形成故障透传路径,并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传输信号,即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断开,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连通;例如,当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透传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选择故障注入通道状态为“故障透传”,控制转换模块中的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处于图4中的位置状态,由于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导通,此时转换模块的作用相当于断开开关,此时信号汇接模块与故障注入模块断开,输入的故障参数作为故障信号回传到信号汇接模块中并利用接口模块将故障信号传输到被测装置,从而实现故障信号的故障透传。
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生成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信号,并将所述故障注入信号作为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故障注入模块可以提供各种总线和非总线,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故障注入资源,例如配备了协议层、电气层和物理层对应的A664信号故障注入资源、A429信号故障注入资源、A825信号故障注入资源、离散量信号故障注入资源和模拟量信号故障注入资源;这样,故障注入模块可以根据故障参数,确定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资源,以生成故障信息,例如,故障注入模块可以接入各种故障注入单元,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可以控制故障注入模块中的故障注入单元对A664、A825、A429、离散量、模拟量信号等故障进行故障注入,包括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不同层次的故障注入;这样,故障注入模块能够串入航电网络,完成对故障信号的模拟,实现协议层、电气层和物理层的总线和非总线故障注入。
所述被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需要说明的是,被测装置可以为实体装置,例如可以为飞行装置、包括航电系统的装置、包括非航电系统的装置。被测装置也可以为仿真系统,其中,仿真系统可以部署实时操作系统,为仿真模型的运行解算提供平台;当所述被测装置包括仿真系统时,所述仿真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仿真模型:飞行仿真模型、航电仿真模型和非航电仿真模型;需要强调的是,当被测装置为仿真系统时,被测装置可以与控制装置为同一设备,例如服务器或者终端。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可以分别对被测装置和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故障注入管理模块、仿真管理模块、健康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故障注入管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以及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例如,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可以控制故障注入模块中的故障注入单元对A664、A825、A429、离散量、模拟量信号等故障进行故障注入,包括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不同层次的故障注入。
所述仿真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被测装置中的仿真系统进行管理;例如,当被测装置包括仿真系统时,仿真管理模块可以对仿真系统中的飞行仿真、航电仿真模型、非航电仿真模型的管理。
所述健康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被测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与控制。例如可以实现对被测装置的电源控制,举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设备的上下电等操作,并对其状态进行监视,或者可以控制接口模块采集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并获取该系统监控信息,以便可以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从而确定该故障注入是否成功,即被测设备是否出现和故障信号对应的故障情况。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之间所传输的数据进行管理。即可以实现对测试环境中的数据进行采集、监视、激励、分析、存储等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一组工作台,用于部署多台工作站和显示器,在工作站部署相应的上位机软件,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环境。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连接,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与所述被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所述故障注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所述被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被测设备实现注入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即可以实现被测设备的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避免了和现有技术一样在故障注入时(比如故障透传)时需要人工实时根据情况进行手动对故障信号的插拔,减少了人力需求;另外,还通过故障注入装置,利用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即通过故障注入装置可实现航电系统多种故障信号在多个层次的故障注入控制,比如多种故障信号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等多个层次的故障注入、故障透明传输(以下简称为“透传”);这样,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不仅使得航电故障注入控制方式简便,而且可用性强,成本低,提高了航电故障注入控制的效率。
参见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航电故障注入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对应的航电故障系统,所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其中,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可以为用户输入的用于启动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注入控制的指令,其中,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可以理解为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注入控制的方式,例如,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可以包括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即故障透明传输)。故障参数可以理解为待注入或待透传的故障对应的参数,例如,所述故障参数可以包括故障注入层次、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类型对应的配置参数;所述故障注入层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物理层、电气层和协议层;所述故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664信号故障、A429信号故障、A825信号故障、离散量信号故障和模拟量信号故障。
作为一种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确定所述被测装置;在与所述被测装置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下新建故障序列,其中,所述故障序列中包括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具体地,可以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先根据所述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确定所述被测装置;然后,在与所述被测装置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下新建故障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被测设备可以有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故障序列可以理解为故障注入通道中的待处理进程,其中,所述故障序列中可以包括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接着,可以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以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
接下来结合图6进行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测试准备阶段中,航电故障注入系统的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即故障注入管理软件)可以先扫描被测装置(即被测系统);然后,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可以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确定所述被测装置;接着,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可以在与所述被测装置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下新建故障序列,其中,所述故障序列中包括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即参数配置),其中,根据故障参数包括需要进行故障注入的故障注入层次(即协议层、电气层、物理层)。
S502: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确定故障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S503: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便所述被测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不同,则相应地故障传输路径也会不同,例如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时,故障传输路径中需要包括根据故障参数生成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的模块(即故障注入装置中的故障注入模块),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时,故障传输路径中不需要包括根据故障参数生成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的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故障注入装置需要先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不同,则相应地故障传输路径也会不同,因此,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确定也不同。
具体地,若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可以根据所述故障注入类型确定所述故障注入类型对应的故障传输路径,并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生成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继续以图6举例说明,当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时,当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注入时,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即故障注入管理软件)可以选择故障注入通道状态为“故障注入”,控制转换模块中的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处于图3中的位置状态,由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此时转换模块的作用相当于导线,此时信号汇接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故障注入模块连通,输入的故障参数直接传输到故障注入模块中,可针对该故障参数进行相应的故障注入,得到故障信号,再通过转换模块将故障信号输出到信号汇接模块,并利用接口模块将故障信号传输到被测装置,从而实现故障信号的故障注入。其中,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可以预先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故障注入资源,例如配备了协议层、电气层和物理层对应的A664信号故障注入资源、A429信号故障注入资源、A825信号故障注入资源、离散量信号故障注入资源和模拟量信号故障注入资源;这样,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控制航电故障装置根据故障参数,确定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资源,以生成故障信息,即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可以控制故障注入模块中的故障注入单元对A664、A825、A429、离散量、模拟量信号等故障进行故障注入,包括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不同层次的故障注入;这样,故障注入模块能够串入航电网络,完成对故障信号的模拟,实现协议层、电气层和物理层的总线和非总线故障注入。
若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根据所述故障透传类型确定所述故障透传类型对应的故障传输路径,并将所述故障参数作为所述故障信号。继续以图6举例说明,当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时,当需要对被测设备进行故障透传时,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即故障注入管理软件)可以选择故障注入通道状态为“故障透传”,控制转换模块中的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处于图4中的位置状态,由于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导通,此时转换模块的作用相当于断开开关,此时信号汇接模块与故障注入模块断开,输入的故障参数直接作为故障信号回传到信号汇接模块中并利用接口模块将故障信号传输到被测装置(即输入的故障参数未经过故障注入模块,即未对信号汇接模块的信号进行故障注入操作,而直接回传到信号汇接模块中并利用接口模块回传到被测装置),从而实现故障信号的故障透传。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之后,被测装置可以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即,可以根据该故障信号执行相应的故障任务,使得被测装置出现该故障信号对应的故障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在S503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并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
其中,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可以是以TXT或者CSV格式进行存储、导出以用于分析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
继续以图6举例说明,控制装置中的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即故障注入管理软件)可以采集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即数据监控以及数据存储/导出),并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即对所述被测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与控制,以便可以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从而可以确定该故障注入是否成功,即被测设备是否出现和故障信号对应的故障情况。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电故障注入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图1对应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具体地,可以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确定故障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便所述被测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方法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被测设备实现注入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即可以实现被测设备的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避免了和现有技术一样在故障注入时(比如故障透传) 时需要人工实时根据情况进行手动对故障信号的插拔,减少了人力需求;另外,还可以利用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即通过故障注入装置可实现航电系统多种故障信号在多个层次的故障注入控制,比如多种故障信号在物理层、电气层、协议层等多个层次的故障注入、故障透明传输(以下简称为“透传”);这样,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方法不仅使得航电故障注入控制方式简便,而且可用性强,成本低,提高了航电故障注入控制的效率。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述一种航电故障注入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即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航电故障注入方法的实体装置,且用于图1所示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技术方案本质上与上述实施例一致,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701,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确定故障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注入单元703,用于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便所述被测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
可选的,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包括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所述故障参数包括故障注入层次、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类型对应的配置参数;所述故障注入层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物理层、电气层和协议层;所述故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664信号故障、A429信号故障、A825信号故障、离散量信号故障和模拟量信号故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分析单元,用于:
采集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并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
可选的,第一确定单元701,具体用于:
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确定所述被测装置;
在与所述被测装置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下新建故障序列,其中,所述故障序列中包括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
可选的第二确定单元702,用于:
若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根据所述故障注入类型确定所述故障注入类型对应的故障传输路径,并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生成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若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根据所述故障透传类型确定所述故障透传类型对应的故障传输路径,并将所述故障参数作为所述故障信号。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执行指令。具体地,执行指令即可被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执行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执行指令到内存中然后运行,也可从其它设备上获取相应的执行指令,以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航电故障注入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执行指令,以通过执行的执行指令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方法。
上述如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 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读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指令,存储的执行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航电故障注入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航电故障注入的方法。
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形式。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故障注入装置和被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连接,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与所述被测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向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发送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所述故障注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所述故障注入装置包括接口模块、信号汇接模块、转换模块和故障注入模块;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不同,则相应地故障传输路径也会不同,具体的说:
所述转换模块包含多个触点,多个触点的通断决定信号汇接模块的信号是否与故障注入模块连接,即是否对输入信号进行故障注入或故障透传;所述多个触点为继电器的触点;
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包括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时,故障传输路径中需要包括根据故障参数生成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模块;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时,故障传输路径中不需要包括根据故障参数生成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模块;故障注入模块提供各种总线和非总线,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故障注入资源,故障注入模块根据故障参数,确定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资源,以生成故障信息,故障注入模块串入航电网络,完成对故障信号的模拟,实现协议层、电气层和物理层的总线和非总线故障注入;
所述故障参数包括故障注入层次、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类型对应的配置参数;
所述故障注入层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物理层、电气层和协议层;
所述故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664信号故障、A429信号故障、A825信号故障、离散量信号故障和模拟量信号故障;
所述被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被测装置为实体装置,或为仿真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被测装置连接,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信号汇接模块连接,所述汇接模块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故障注入模块连接;
所述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被测装置发送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及采集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以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
所述信号汇接模块,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转发处理;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切换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切换后的故障传输路径传输信号;
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生成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注入信号,并将所述故障注入信号作为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汇接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向所述转换模块发送,以及,将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暴露在断路接口面板上,以便于第三方测试设备获取所述接口模块所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其中,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信号汇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分别与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汇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注入时,控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形成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传输信号;当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为故障透传时,控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连接,形成故障传输路径,并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传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故障注入管理模块、仿真管理模块、健康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故障注入管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以及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仿真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被测装置中的仿真系统进行管理;
所述健康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被测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与控制;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与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之间所传输的数据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电故障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注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根据待故障注入的被测装置标识确定所述被测装置;在与所述被测装置对应的故障注入通道下新建故障序列,其中,所述故障序列中包括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所述故障参数,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控制。
7.一种航电故障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故障注入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故障注入控制类型以及故障参数;
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确定故障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故障参数,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
所述故障注入控制类型包括故障注入或者故障透传;所述故障参数包括故障注入层次、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类型对应的配置参数;所述故障注入层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物理层、电气层和协议层;所述故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664信号故障、A429信号故障、A825信号故障、离散量信号故障和模拟量信号故障;
通过所述故障传输路径,向所述故障注入控制指令对应的被测装置注入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故障信号,以便所述被测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信号进行故障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被测装置的系统监控信息,并根据所述系统监控信息分析所述被测装置的故障状态。
CN202011034582.7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Active CN112034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4582.7A CN112034296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4582.7A CN112034296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4296A CN112034296A (zh) 2020-12-04
CN112034296B true CN112034296B (zh) 2024-04-30

Family

ID=73574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4582.7A Active CN112034296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42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7493B (zh) * 2023-01-03 2023-05-09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测试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112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故障注入方法及系统
CN103631255A (zh) * 2013-12-03 2014-03-12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用于航电系统健康诊断的故障注入设备及故障注入方法
CN108334060A (zh) * 2018-03-15 2018-07-27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故障注入设备
CN108469807A (zh) * 2018-03-29 2018-08-31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vb总线故障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08494599A (zh) * 2018-03-29 2018-09-04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rinc664总线故障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11238817A (zh) * 2020-01-02 2020-06-05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注入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1346B2 (en) * 2009-02-25 2011-11-01 Cisco Technology, Inc. Fault inje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112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故障注入方法及系统
CN103631255A (zh) * 2013-12-03 2014-03-12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用于航电系统健康诊断的故障注入设备及故障注入方法
CN108334060A (zh) * 2018-03-15 2018-07-27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故障注入设备
CN108469807A (zh) * 2018-03-29 2018-08-31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vb总线故障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08494599A (zh) * 2018-03-29 2018-09-04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rinc664总线故障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11238817A (zh) * 2020-01-02 2020-06-05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注入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机载航电设备测试系统设计方法;李佳洛;光电技术应用;第33卷(第1期);66-70 *
基于AFDX 网络的综合模块化航电故障注入技术;肖皓天 等;电光与控制;第24卷(第10期);75-79, 8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4296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2726A (zh) 一种数据通信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726061B (zh) 一种SoC芯片的验证方法
US20090248390A1 (en) Trace debugging in a hardware emulation environment
CN113572726B (zh) 一种多模态网络控制-数据平面一致性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2380084B (zh) 一种故障注入与仿真验证方法
CN110501998B (zh) Bms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1881014A (zh) 一种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86854A (zh) 网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4296B (zh) 一种航电故障注入系统、方法
CN103731663A (zh) 一种智能电视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708712A (zh) 用户行为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流量回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31005B (zh) 分布式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方法及继电保护测试仪
CN111025046B (zh) 一种测试系统、控制矩阵开关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6489046A (zh) 分流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系统
CN111103495A (zh) 一种现场调试跨间隔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874162A (zh) 一种基于ipmi服务的监控管理压力测试整合方法
CN113495545A (zh) 使用在环硬件测试车辆设备控制器的系统和方法
US11960385B2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integrated test procedures using system test procedures
CN103885441B (zh) 一种控制器局域网络的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
US11716241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ctively diagnosing and remediating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production network
CN115129021B (zh) 一种测试车载以太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14531383A (zh) 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56008A (zh) 一种汽车混合总线集成台架的故障注入系统、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231170A (zh) 一种数据交互卡监管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66599A (zh) 一种虚拟化平台可靠性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Shaofan

Inventor after: Zhao Ledi

Inventor after: Wang Shiyuan

Inventor after: Tang Jian

Inventor after: Wang Gao

Inventor after: Tan Wentao

Inventor after: Wang Wenjie

Inventor after: Xing Peipei

Inventor before: Zhao Ledi

Inventor before: Tang J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iyuan

Inventor before: Zhu Shaofan

Inventor before: Wang Gao

Inventor before: Tan Wentao

Inventor before: Wang Wenjie

Inventor before: Xing Peip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