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4054B - 一种磨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4054B
CN112024054B CN202010853520.2A CN202010853520A CN112024054B CN 112024054 B CN112024054 B CN 112024054B CN 202010853520 A CN202010853520 A CN 202010853520A CN 112024054 B CN112024054 B CN 112024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orage tank
air
bag
m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35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4054A (zh
Inventor
张华全
张琴
廖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m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m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m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m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35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4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4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4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4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4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8Mills with balls or rollers centrifugally forced against the inner surface of a ring, the balls or rollers of which are driven by a centrally arranged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having hollow filter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
    • B01D46/023Pockets filters, i.e. multiple bag filters mounted on a common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1/00Disintegrating plant with or without drying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02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2015/002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combined with a classifie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磨粉系统,属于粉料制备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雷磨机、旋风分离器、鼓风机和布袋除尘器,磨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原料输送至雷磨机进料端内的第一送料机构和用于将布袋除尘器出料端的粉料输送至雷磨机进料端内的第二送料机构,旋风分离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的第三送料机构,布袋除尘器可对旋风分离器出风端吹出的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过滤,过滤后的粉尘颗粒可通过第二送料机构自动输送至雷磨机的进料口内进行循环使用,无需人工对布袋除尘器内收集的物料收集后再使用,提高了磨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磨粉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料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粉系统。
背景技术
雷蒙磨粉机广泛适用于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石灰、活性白土、活性炭、膨润土、高岭土、水泥、磷矿石、石膏、玻璃、保温材料等莫氏硬度不大于9.3级,湿度在6%以下的非易燃易爆的矿产、化工、建筑等行业280多种物料的高细制粉加工,R型雷蒙磨粉机成品粒度80-325目范围内任意调节,部分物料最高可达600目。
公告号为CN2040741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少粉尘的雷磨机系统,包括雷磨机风机、雷磨机主机、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风机,所述雷磨机风机、雷磨机主机、旋风收集器、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风机顺次连接。该申请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惑雷磨机粉料过程中扬尘无法有效进行处理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了雷磨机扬尘产生的条件,从而为工人的工作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旋风除尘器可对磨粉后的气体和粉末颗粒分离,通过布袋除尘器去除的部分粉末颗粒需要操作人员人工收集,从而对收集后的粉末颗粒再利用,但是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发明内容
为了节省操作人员人工收集粉末颗粒的人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磨粉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磨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磨粉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雷磨机、旋风分离器、鼓风机和布袋除尘器,所述雷磨机的出料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料端呈连通设置,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端与鼓风机的进风端呈连通设置,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与布袋除尘器的进风端呈连通设置,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还设置有用于与雷磨机连通设置的平衡管,磨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原料输送至雷磨机进料端内的第一送料机构和用于将布袋除尘器出料端的粉料输送至雷磨机进料端内的第二送料机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的第三送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袋除尘器可对旋风分离器出风端吹出的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过滤,过滤后的粉尘颗粒可通过第二送料机构自动输送至雷磨机的进料口内进行循环使用,无需人工对布袋除尘器内收集的物料收集后再使用,提高了磨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第一送料机构可将未研磨的原料输送至雷磨机内,进一步节省了人力;第三送料机构可将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到的位置,无需人工加工分离后的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当鼓风机带动旋风分离器的出风端吸风时,鼓风机的出风端可通过平衡管朝向雷磨机内吹风,使得雷磨机内研磨后的粉料通过雷磨机的出料端进入至旋风分离器内, 因鼓风机的出风端连通至布袋除尘器内,使得平衡管进入至雷磨机内的气压被分离,此时为了补充雷磨机内的气压,进料口将会朝向雷磨机内吸风,从而防止部分粉料通过进料口吹出,从而防止粉料飞扬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提高了将粉尘输送至旋风分离器内的输送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原料仓和位于原料仓的出料端下方的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位于雷磨机的进料端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大量的原料一次性置于原料仓内,通过带式输送机可将原料仓内的原料输送至雷磨机的进料端内,无需操作人员一次一次的将原料输送至雷磨机的进料端内,节省了人力。
优选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设置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布袋除尘器 的出料端呈连通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与雷磨机的进料端呈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旋输送机对布袋除尘器过滤后的粉尘输送,螺旋输送机可完成大角度的物料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扬尘,从而进一步防止扬尘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从而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第三送料机构包括位于罐体上且位于旋风分离器的出料端所在的位置的储料罐,所述储料罐密封设置在罐体上,所述储料罐内横跨且封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穿设且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上且位于罐体和隔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料开关,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料端与管体呈连通设置,所述储料罐远离罐体的位置与储料罐连通设置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开关,所述送料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送料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储料罐上设置有用于向储料罐内加压的加压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带动送料管输送物料时,通过打开管体两端的第一出料开关,第一出料开关带动旋风分离器内的粉料移动至储料罐内,此时关闭第一出料开关和第二出料开关,通过加压机构向储料罐内加压,当需要对粉料输送时,打开第二出料开关,为了平衡储料罐内的气压,送料管可带动储料罐内的物料通过送料管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无需操作人员对旋风分离器内分离的粉料输送,将送料管接通至需要输料的位置即可,进一步节省了人力,采用压力调节机构的设置便于对送料管内的压力调节,从而调节送料管的出料速度和出料量;采用两个第一出料开关的设置防止罐体和储料罐之间出现粉尘泄露,提高了隔板带动管体上的第一出料开关对罐体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沿多个沿储料罐高度方向设置的加压管,每个所述加压管均沿环向设置在储料罐的内壁上,每个所述加压管朝向储料罐内壁的面呈封闭设置,每个所述加压管背离储料罐内壁的面上开设有多个加压孔,所述储料罐内且位于多个加压管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供风管,每个所述加压管均与供风管呈连通设置,所述储料罐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端与供风管呈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储料罐内加压时,通过气泵朝向供风管内供气,使得供风管将每个加压管内供气,加压管可带动加压孔朝向储料罐内加压,并且与此同时,加压管可通过加压孔搅动储料罐内的粉料,从而防止储料罐内的粉料出现结块,从而间接提高了送料管对粉料的输送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压管设置为布袋管,所述布袋管上涂覆有用于将布袋管朝向储料罐的面固定至储料罐内壁上的密封粘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压孔为分布于布袋管表面上的小孔,其分布数量较多,提高了对储料罐内的粉料的搅动效果,从而进一步防止储料罐内的粉料结块,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对储料罐的加压效果。
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为空压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空压机的设置便于对送料管内的气压调节。
优选的,所述磨粉系统还包括底板,所述旋风分离器位于底板上方,所述储料罐与底板之间密封设置有封闭桶,所述送料管穿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封闭桶上,所述封闭桶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铰接设置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桶可对第一出料开关、第二出料开关和气泵等位于封闭桶内的部件起到保护的效果,防止第一出料开关、第二出料开关和气泵等其他部件暴露在外损坏;检修口和检修门的设置便于对封闭桶内的部件检修。
优选的,所述布袋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横跨且封设有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组过滤件,每组过滤件均包括多个开设于板体上的过滤孔,每组过滤件的多个过滤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每个所述过滤孔上均封设有过滤布袋,所述布袋除尘器的进风端和出料端均位于板体下方,所述布袋除尘器的进风端位于出料端上方,所述箱体的顶壁与板体之间且位于每两个相邻的过滤件之间均设置有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箱体的顶壁与板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出风空间,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位于每个出风空间所在的位置均与箱体连通设置有出风管,每个所述出风管上均设置有出风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布袋除尘器的进风端进入至箱体内,通过多个过滤布袋对气体中的粉尘过滤,过滤后的粉尘可进入至螺旋输送机内被再次输送至雷磨机内;当过滤布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箱体内的压力导致粉尘吸附至过滤布袋上降低了过滤布袋的过滤效果,此时关闭其中一个出风开关,从而使得与出风开关相对的出风空间内的多个过滤布袋失去吸风效果,过滤布袋上吸附的粉料可自动掉落至螺旋输送机内被输送,通过依次关闭多个出风管,实现了布袋除尘器的不间断工作,无需将整个磨粉系统停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粉料的输送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布袋除尘器可对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过滤,过滤后的粉尘颗粒可通过螺旋输送机再次输送至雷磨机内循环使用,无需操作人员对布袋除尘器过滤后的粉尘颗粒人工处理,节省了人力;
操作人员通过将原料一次性置于原料仓内,带式输送机可将原料仓内的原料输送至雷磨机的进料端内,无需操作人员一次一次的将原料输送至雷磨机的进料端内,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通过气泵向供风管内输气,此时供气管可向多个加压管内输气,使得加压管对储料罐加压,通过打开第二出料开关,使得送料管泄压带动粉料被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隐藏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储料罐和封闭桶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雷磨机、布袋除尘器和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布袋除尘器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雷磨机;11、旋风分离器;111、罐体;112、第一出料开关;12、鼓风机;121、平衡管;13、布袋除尘器;131、箱体;132、板体;133、过滤孔;134、过滤布袋;135、隔板;136、出风空间;137、出风管;138、出风开关;14、原料仓;141、带式输送机;15、螺旋输送机;16、储料罐;161、送料管;162、第二出料开关;163、压力调节机构;164、加压管;165、供风管;166、气泵;167、隔板;168、管体;17、底板;171、封闭桶;172、检修口;173、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磨粉系统。结合图1和图2,一种磨粉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雷磨机1、旋风分离器11、鼓风机12和布袋除尘器13。
结合图1和图2,雷磨机1的出料端与旋风分离器11的进料端呈连通设置,旋风分离器11的出风端与鼓风机12的进风端呈连通设置,鼓风机12的出风端与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呈连通设置。
在使用时,通过鼓风机12带动旋风分离器11的出风端吸风,使得雷磨机1内研磨后的粉末颗粒通过雷磨机1的出料端吸入至旋风分离器11的进料端,此时鼓风机12带动旋风分离器11分离后的气体进入至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使得布袋除尘器13可对气体中的粉末颗粒过滤。
结合图1和图2,因鼓风机12进风端的设置,并且鼓风机12的出风端连通至布袋除尘器13内,此时为了补充雷磨机1内的气压,从而进一步提高雷磨机1内的气体输送至旋风分离器11内的输送效果,在鼓风机12的出风端还设置有用于与雷磨机1连通设置的平衡管121。
当鼓风机12带动旋风分离器11的出风端吸风时,鼓风机12的出风端可通过平衡管121朝向雷磨机1内吹风,使得雷磨机1内研磨后的粉料通过雷磨机1的出料端进入至旋风分离器11内, 因鼓风机12的出风端连通至布袋除尘器13内,使得平衡管121进入至雷磨机1内的气压被分离,此时为了补充雷磨机1内的气压,进料口将会朝向雷磨机1内吸风,从而防止部分粉料通过进料口吹出,从而防止粉料飞扬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提高了将粉尘输送至旋风分离器11内的输送效果。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需要研磨的原料输送至雷磨机1的进料端内,将磨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原料输送至雷磨机1进料端内的第一送料机构。
结合图1和图2,第一送料机构包括原料仓14和位于原料仓14的出料端下方的带式输送机141,带式输送机141的出料端位于雷磨机1的进料端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带式输送机141为现有技术,对其具体结构不再进行赘述。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布袋除尘器13出料端的粉料输送至雷磨机1进料端内,将磨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布袋除尘器13出料端的粉料输送至雷磨机1进料端内的第二送料机构。
结合图1和图4,第二送料机构设置为螺旋输送机15,螺旋输送机15的进料端与布袋除尘器13的出料端呈连通设置,螺旋输送机15的出料端与雷磨机1的进料端呈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15其为现有技术,对其具体不再进行赘述。
结合图2和图3,为了将旋风分离器11分离的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在旋风分离器11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的第三送料机构。
结合图2和图3,旋风分离器11包括罐体111,第三送料机构包括位于罐体111上且位于旋风分离器11的出料端所在的位置的储料罐16,储料罐16密封设置在罐体111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储料罐16焊接至罐体111上,以保证储料罐16与罐体111之间的密封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储料罐16通过法兰连接至罐体111上,同样可保证罐体111与储料罐16之间的密封性。
结合图2和图3,储料罐16内横跨且封设有隔板167,隔板167上穿设且固定连接有管体168,管体168上且位于罐体111和隔板167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料开关112,旋风分离器11的出料端与管体168呈连通设置,储料罐16远离罐体111的位置与储料罐16连通设置有送料管161,送料管161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开关162,送料管16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送料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163,储料罐16上设置有用于向储料罐16内加压的加压机构;压力调节机构163设置为空压机,储料罐16上设置有用于向储料罐16内加压的加压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隔板167在承受压力后损坏,将隔板167整体呈拱形设置,拱形的隔板167的凹口朝向背离罐体111的方向设置。
当需要带动送料管161输送物料时,通过打开管体168两端的第一出料开关112带动旋风分离器11内的粉料移动至储料罐16内,此时关闭第一出料开关112和第二出料开关162,通过加压机构向储料罐16内加压,当需要对粉料输送时,打开第二出料开关162,为了平衡储料罐16内的气压,送料管161可带动储料罐16内的物料通过送料管161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无需操作人员对旋风分离器11内分离的粉料输送,将送料管161接通至需要输料的位置即可,节省了人力。
结合图2和图3,加压机构包括沿多个沿储料罐16高度方向设置的加压管164,每个加压管164均沿环向设置在储料罐16的内壁上,每个加压管164朝向储料罐16内壁的面呈封闭设置,每个加压管164背离储料罐16内壁的面上开设有多个加压孔(图中未示出),储料罐16内且位于多个加压管164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供风管165,每个加压管164均与供风管165呈连通设置,储料罐1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泵166,气泵166出气端与供风管165呈连通设置。
结合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压管164对储料罐16的加压效果,将加压管164设置为布袋管,加压孔为分布在布袋管上的小孔,布袋管上涂覆有用于将布袋管朝向储料罐16的面固定至储料罐16内壁上的密封粘结层(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将密封粘结层设置为胶水,胶水可将布袋管朝向储料罐16内壁的面封闭,同时可将布袋管固定至储料罐16内壁上。
当需要对储料罐16内加压时,通过气泵166朝向供风管165内供气,使得供风管165将每个加压管164内供气,加压管164可带动加压孔朝向储料罐16内加压,并且与此同时,加压管164可通过加压孔搅动储料罐16内的粉料,从而防止储料罐16内的粉料出现结块,从而间接提高了送料管161对粉料的输送效果。
结合图2和图3,为了防止第二出料开关162和气泵166等部件暴露在外损坏,将磨粉系统还包括底板17,旋风分离器11位于底板17上方,储料罐16与底板17之间密封设置有封闭桶171,送料管161穿设且固定连接于封闭桶171上。
结合图1和图2,为了便于对封闭桶171内的部件维护,在封闭桶171上开设有检修口172,检修口172上铰接设置有检修门173。
结合图4和图5,布袋除尘器13包括箱体131,箱体131内横跨且封设有板体132,板体132上设置有多组过滤件,每组过滤件均包括多个开设于板体132上的过滤孔133,每组过滤件的多个过滤孔13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每个过滤孔133上均封设有过滤布袋134,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和出料端均位于板体132下方,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位于出料端上方。
结合图4和图5,为了防止过滤布袋134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上粘附较多的粉尘颗粒降低过滤布袋134的使用效果,在箱体131的顶壁与板体132之间且位于每两个相邻的过滤件之间均设置有隔板135,多个隔板135将箱体131的顶壁与板体132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出风空间136,箱体131的侧壁上且位于每个出风空间136所在的位置均与箱体131连通设置有出风管137,每个出风管137上均设置有出风开关138,出风开关138设置为气动蝶阀。
当旋风分离器11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进入至箱体131内,通过多个过滤布袋134对气体中的粉尘过滤,过滤后的粉尘可进入至螺旋输送机15内被再次输送至雷磨机1内;当过滤布袋134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箱体131内的压力导致粉尘吸附至过滤布袋134上降低了过滤布袋134的过滤效果,此时关闭其中一个出风开关138,从而使得与出风开关138相对的出风空间136内的多个过滤布袋134失去吸风效果,过滤布袋134上吸附的粉料可自动掉落至螺旋输送机15内被输送,通过依次关闭多个出风管137,实现了布袋除尘器13的不间断工作,无需将整个磨粉系统停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粉料的输送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磨粉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鼓风机12带动旋风分离器11的出风端吸风时,鼓风机12的出风端可通过平衡管121朝向雷磨机1内吹风,使得雷磨机1内研磨后的粉料通过雷磨机1的出料端进入至旋风分离器11内,此时旋风分离器11可完成对气体和粉料的分离,操作人员通过同时打开两个第一出料开关112,使得旋风分离器11内分离的粉料进入至储料罐16内,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储料罐16内的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时,通过气泵166带动多个加压管164朝向储料罐16内加压,通过打开第二出料开关162,此时储料罐16泄压带动粉料由送料管161自动输送,与此同时可通过压力机构对送料管161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调节送料速度以及送料量,而由旋风分离器11分离后的气体可通过鼓风机12进入至布袋除尘器13内,通过布袋除尘器13内的多个过滤布袋134对气体中的粉末颗粒过滤,过滤后的粉末可移动至螺旋输送机15内,通过螺旋输送机15被输送至雷磨机1内再次循环收集,无需人工对布袋除尘器13过滤后的粉末人工收集,节省了人力,当需要对过滤布袋134上吸附的粉末处理时,通过出风开关138关闭对应出风空间136上的出风管137,使得与出风空间136对应的多个过滤布袋134失去吸风效果,从而使得吸附至过滤布袋134上的粉料掉下至螺旋输送机15内进行输送,实现了布袋除尘器13的无间断工作,并且提高了布袋除尘器13的过滤效果。

Claims (7)

1.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雷磨机(1)、旋风分离器(11)、鼓风机(12)和布袋除尘器(13),所述雷磨机(1)的出料端与旋风分离器(11)的进料端呈连通设置,所述旋风分离器(11)的出风端与鼓风机(12)的进风端呈连通设置,所述鼓风机(12)的出风端与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呈连通设置,所述鼓风机(12)的出风端还设置有用于与雷磨机(1)连通设置的平衡管(121),磨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原料输送至雷磨机(1)进料端内的第一送料机构和用于将布袋除尘器(13)出料端的粉料输送至雷磨机(1)进料端内的第二送料机构,所述旋风分离器(11)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的第三送料机构;
所述旋风分离器(11)包括罐体(111),所述第三送料机构包括位于罐体(111)上且位于旋风分离器(11)的出料端所在的位置的储料罐(16),所述储料罐(16)密封设置在罐体(111)上,所述储料罐(16)内横跨且封设有隔板(167),所述隔板(167)上穿设且固定连接有管体(168),所述管体(168)上且位于罐体(111)和隔板(167)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料开关(112),所述旋风分离器(11)的出料端与管体(168)呈连通设置,所述储料罐(16)远离罐体(111)的位置与储料罐(16)连通设置有送料管(161),所述送料管(161)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开关(162),所述送料管(16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送料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163),所述储料罐(16)上设置有用于向储料罐(16)内加压的加压机构;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沿多个沿储料罐(16)高度方向设置的加压管(164),每个所述加压管(164)均沿环向设置在储料罐(16)的内壁上,每个所述加压管(164)朝向储料罐(16)内壁的面呈封闭设置,每个所述加压管(164)背离储料罐(16)内壁的面上开设有多个加压孔,所述储料罐(16)内且位于多个加压管(164)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供风管(165),每个所述加压管(164)均与供风管(165)呈连通设置,所述储料罐(1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泵(166),所述气泵(166)出气端与供风管(165)呈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原料仓(14)和位于原料仓(14)的出料端下方的带式输送机(141),所述带式输送机(141)的出料端位于雷磨机(1)的进料端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设置为螺旋输送机(15),所述螺旋输送机(15)的进料端与布袋除尘器(13)的出料端呈连通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机(15)的出料端与雷磨机(1)的进料端呈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164)设置为布袋管,所述布袋管上涂覆有用于将布袋管朝向储料罐(16)的面固定至储料罐(16)内壁上的密封粘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163)设置为空压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系统还包括底板(17),所述旋风分离器(11)位于底板(17)上方,所述储料罐(16)与底板(17)之间密封设置有封闭桶(171),所述送料管(161)穿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封闭桶(171)上,所述封闭桶(171)上开设有检修口(172),所述检修口(172)上铰接设置有检修门(1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13)包括箱体(131),所述箱体(131)内横跨且封设有板体(132),所述板体(132)上设置有多组过滤件,每组过滤件均包括多个开设于板体(132)上的过滤孔(133),每组过滤件的多个过滤孔(13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每个所述过滤孔(133)上均封设有过滤布袋(134),所述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和出料端均位于板体(132)下方,所述布袋除尘器(13)的进风端位于出料端上方,所述箱体(131)的顶壁与板体(132)之间且位于每两个相邻的过滤件之间均设置有隔板(135),多个所述隔板(135)将箱体(131)的顶壁与板体(132)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出风空间(136),所述箱体(131)的侧壁上且位于每个出风空间(136)所在的位置均与箱体(131)连通设置有出风管(137),每个所述出风管(137)上均设置有出风开关(138)。
CN202010853520.2A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磨粉系统 Active CN112024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3520.2A CN112024054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磨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3520.2A CN112024054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磨粉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4054A CN112024054A (zh) 2020-12-04
CN112024054B true CN112024054B (zh) 2021-09-07

Family

ID=7358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3520.2A Active CN112024054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磨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4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0146A (zh) * 2021-04-15 2021-07-06 许世国 一种膨润土加工及排沙提纯的雷蒙磨及提纯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0628U (zh) * 2012-08-23 2013-01-30 浙江劲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磨粉系统
CN103521334A (zh) * 2013-10-10 2014-01-22 徐州天正活性炭厂 一种活性炭无尘粉磨装置和方法
CN204074168U (zh) * 2014-09-29 2015-01-07 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粉尘的雷磨机系统
CN208146168U (zh) * 2018-02-08 2018-11-27 天津市长金制线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无尘粉磨装置
CN209124115U (zh) * 2018-10-11 2019-07-19 天津市合缘伟业轻质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作用的砖头磨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4054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26C (zh) 气动传送粉状物的设备及方法
CN205590029U (zh) 一种新型无尘投料站
CN103112630A (zh) 一种拆袋通风除尘设备及方法
CN115303590B (zh) 一种全自动密闭式拆内袋设备
CN112024054B (zh) 一种磨粉系统
WO2008000167A1 (fr) Dispositif étanche et combiné de tri de charbon par voie sèche
CN104548785A (zh) 一种蓄电池配料粉尘回收系统
CN202638539U (zh) 粘性物料气流粉碎及其粉尘收集装置
CN208054451U (zh) 粉末回收利用装置
CN109226093A (zh) 吨袋静电除尘装置
CN204395657U (zh) 一种蓄电池配料粉尘回收系统
CN205252742U (zh) 脉冲袋式除尘器
CN103386353A (zh) 粘性物料气流粉碎及其粉尘收集装置
CN214861937U (zh) 一种不易沉降轻质粉料用离线喷吹除尘器
CN210585322U (zh) 一种无尘粉碎工作站
CN205818390U (zh) 真空上料装置
CN208679807U (zh) 一种风选机
CN207147188U (zh) 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热风循环石粉干法活化及出料装置
CN201244413Y (zh) 尿素包装收尘系统
CN207147186U (zh) 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石粉干法活化及出料装置
CN208976416U (zh) 吨袋静电除尘装置
CN208413172U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101844044B (zh) 粉料连续均化分级系统
CN208583297U (zh) 粉体稳定剂粉尘回收系统
CN112960404A (zh) 一种磁粉自动投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