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7741B -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7741B
CN112017741B CN202010845713.3A CN202010845713A CN112017741B CN 112017741 B CN112017741 B CN 112017741B CN 202010845713 A CN202010845713 A CN 202010845713A CN 112017741 B CN112017741 B CN 112017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l sign
measuring instrument
data
cod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57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7741A (zh
Inventor
安俊华
邢军
孙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am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am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am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am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57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7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7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7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7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7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写入有测量仪码;所述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适用于一台生命体征检测装置检测多个病人的使用场景,解决了该场景下不同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混淆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尤其是基于射频识别通讯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射频识别通讯技术的健康检测设备只能满足单一个体的检测需求,而在设备资源紧张的医院,不能够给每个病人都配备一台采用射频识别通讯技术的健康检测设备,而使用传统健康检测设备一一检测并手动记录又存在诸多不便,一种基于射频识别通讯的一对多健康检测设备亟待被开发。
专利文献CN103258132A公开了一种锂电供电的储存单个人体的高血压病信息的RFID系统,其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适用于针对单一个体的检测,而当使用同一台设备检测多个病人时,分属于不同病人的数据就会混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
射频识别标签写入有测量仪码;
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优选地,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
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
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
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生命体征数据。
优选地,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和数据上传时序进行数据匹配;
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将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测量仪码上传至服务器;
床头设备还写入有病人数据;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床位码、病人数据和读取的测量仪码上传至服务器;
服务器能够分别记录生命体征测量仪和床头设备的数据上传时序;
服务器的数据匹配包括:
一级匹配:服务器根据测量码匹配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
二级匹配:服务器根据同一床位码下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的数据上传时序匹配得到病人数据和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
优选地,床头设备还包括无线模块。
优选地,床头设备根据测量仪码进行数据匹配;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服务器读取其床位码对应的病人数据;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
床头设备根据无线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上传到服务器。
优选地,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进行数据匹配;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床位码和读取的测量仪码上传到服务器;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并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匹配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再根据床位码和病人数据的对应关系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
优选地,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显示屏显示生命体征数据。
优选地,添附方式为粘贴,射频识别标签以粘贴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外表面。
优选地,生命体征测量仪包括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和血氧仪。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和测量仪码--床位码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床位码--生命体征数据的一级匹配,解决了不同病床的生命体征数据混淆的问题;
2、通过记录生命体征测量仪的生命体征数据上传时序和床头设备的病人数据上传时序,实现了同一床位码下的病人数据--生命体征数据的二级匹配,解决了同一床位不同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混淆的问题;
3、通过以添附的方式将射频识别标签粘贴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外表面,只需要对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稍加改进,而不需要废弃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采购新的生命体征测量仪,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生命体征测量仪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糖仪、电子血氧仪以及具备上述各种单一生命体征测量功能的多功能测量仪等。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优选地,添附方式为粘贴,射频识别标签以粘贴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外表面,这样只需要对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稍加改进,而不需要废弃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采购新的生命体征测量仪,成本较低,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通过嵌入等添附方式与生命体征测量仪绑定。
一台生命体征测量仪上粘贴有一张射频识别标签,射频识别标签内写入有测量仪码,该测量仪码除写入射频识别标签外,还写入该射频识别标签粘贴的生命体征测量仪内,一台生命体征测量仪仅具有唯一的测量仪码,不同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不同,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床头设备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一台床头设备仅具有唯一的床位码,不同床头设备内的床位码不同,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又因为床头设备安装在病床上,因而实现了床位码--床头设备--病床三者的对应关系。床头设备还写入有病人数据,病人与病人数据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入住在病床上的病人变化时,会在床头设备内写入新病人对应的病人数据,以实现正确的病床--病人数据对应关系。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
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将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生命体征测量仪内写入的测量仪码上传至服务器。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其在读取测量仪码后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读取的测量仪码和写入在其内的床位码、病人数据一同上传至服务器。
服务器在记录存储生命体征测量仪和床头设备上传的数据时还能够分别记录生命体征测量仪和床头设备的数据上传时序。
服务器在记录存储生命体征测量仪和床头设备上传的数据及相应的数据上传时序后,根据测量仪码和数据上传时序进行数据匹配,数据匹配为两级匹配,具体包括一级匹配和二级匹配。
一级匹配:服务器根据测量码匹配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生命体征测量仪上传有生命体征数据和测量仪码,床头设备上传有测量仪码、床位码、病人数据,服务器将具备相同测量仪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床位码匹配,一个床位码下可能匹配有多个生命体征数据,这既可能是因为对同一病床上的同一病人进行了多次检测,也可能是因为对同一病床上的不同病人(如新病人入住该床位)进行了检测。
二级匹配:服务器根据同一床位码下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的数据上传时序匹配得到病人数据和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在完成床位码--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后,服务器将同一床位码下的病人数据与同一床位码下的生命体征数据匹配。服务器内,同一床位码下,具有相同数量的病人数据和生命体征数据,床头设备每上传一个病人数据,生命体征测量仪就必上传一个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服务器根据数据上传时序进行匹配,即第一个上传的病人数据就与第一个上传的生命体征数据匹配,第二个上传的病人数据就与第二个上传的生命体征数据匹配,以此类推,这样就得到了同一床位码下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床头设备的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显示屏文字显示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此外,当床头设备读取到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时,床头设备也能够通过显示屏文字给出提示。床头设备的提示模块还包括喇叭和指示灯,能够通过喇叭提示音和指示灯给出提示。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添附了射频识别标签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靠近床头设备,床头设备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当床头设备读取到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时,床头设备通过提示模块的显示屏、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读取成功。
步骤2:床头设备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读取的测量仪码和写入在其内的床位码、病人数据一同上传至服务器,当床头设备上传完毕测量仪码、床位码和病人数据时,床头设备通过提示模块的显示屏、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床头设备数据上传成功。
步骤3:服务器记录床头设备上传的床位码、病人数据和测量仪码以及数据上传时序,测量仪码--床位码--病人数据对应关系形成。
步骤4:使用生命体征测量仪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
步骤5:生命体征测量仪将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和仪器内写入的测量仪码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6:服务器记录生命体征测量仪上传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测量仪码以及数据上传时序,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对应关系形成。
步骤7:一级匹配,服务器根据测量码匹配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根据测量仪码--床位码--病人数据对应关系以及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对应关系,具备相同测量码的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匹配。
步骤8:二级匹配,服务器根据同一床位码的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的数据上传时序匹配得到病人数据和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即第一个上传的病人数据就与第一个上传的生命体征数据匹配,第二个上传的病人数据就与第二个上传的生命体征数据匹配,以此类推。
步骤9:床头设备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服务器读取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的匹配结果,并将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显示屏文字在提示模块的显示屏上显示,同时,通过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生命体征测量完成。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生命体征测量仪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糖仪、电子血氧仪以及具备上述各种单一生命体征测量功能的多功能测量仪等。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优选地,添附方式为粘贴,射频识别标签以粘贴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外表面,这样只需要对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稍加改进,而不需要废弃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采购新的生命体征测量仪,成本较低,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通过嵌入等添附方式与生命体征测量仪绑定。
一台生命体征测量仪上粘贴有一张射频识别标签,射频识别标签内写入有测量仪码,该测量仪码除写入射频识别标签外,还写入该射频识别标签粘贴的生命体征测量仪内,一台生命体征测量仪仅具有唯一的测量仪码,不同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不同,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服务器读取其床位码对应的病人数据,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一台床头设备仅具有唯一的床位码,不同床头设备内的床位码不同,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又因为床头设备安装在病床上,因而实现了床位码--床头设备--病人数据三者的对应关系。床头设备还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因而实现了床位码--床头设备--病人数据--测量仪码四者的对应关系。
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床头设备还包括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可以采用蓝牙或者WIFI技术,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模块读取写入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因而实现了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床头设备根据无线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即根据床位码--床头设备--病人数据--测量仪码对应关系以及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对应关系,将具备相同测量仪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匹配,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
床头设备的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显示屏文字显示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此外,当床头设备读取到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时,床头设备也能够通过显示屏文字给出提示。床头设备的提示模块还包括喇叭和指示灯,能够通过喇叭提示音和指示灯给出提示。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上传到服务器进行记录。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添附了射频识别标签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靠近床头设备,床头设备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当床头设备读取到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时,床头设备通过提示模块的显示屏、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读取成功。
步骤2:床头设备根据写入在其内的床位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服务器获取其床位码对应的病人数据,床头设备将获取的病人数据、写入在其内的床位码和步骤1读取的测量仪码进行关联,形成床位码--床头设备--病人数据--测量仪码的对应关系,床头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测量仪X分配给病人Y使用,床头设备还通过提示模块的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
步骤3:使用生命体征测量仪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
步骤4:床头设备通过无线模块读取写入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因而实现了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步骤5:床头设备根据无线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即根据床位码--床头设备--病人数据--测量仪码对应关系以及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对应关系,将具备相同测量仪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匹配,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床头设备将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显示屏文字在提示模块的显示屏上显示,同时,通过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生命体征测量完成。
步骤6:床头设备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上传到服务器进行记录。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实施例2的变化例。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生命体征测量仪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糖仪、电子血氧仪以及具备上述各种单一生命体征测量功能的多功能测量仪等。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优选地,添附方式为粘贴,射频识别标签以粘贴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外表面,这样只需要对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稍加改进,而不需要废弃现有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采购新的生命体征测量仪,成本较低,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通过嵌入等添附方式与生命体征测量仪绑定。
一台生命体征测量仪上粘贴有一张射频识别标签,射频识别标签内写入有测量仪码,该测量仪码除写入射频识别标签外,还写入该射频识别标签粘贴的生命体征测量仪内,一台生命体征测量仪仅具有唯一的测量仪码,不同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不同,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一台床头设备仅具有唯一的床位码,不同床头设备内的床位码不同,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又因为床头设备安装在病床上,因而实现了床位码--床头设备对应关系。床头设备还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床头设备能够将写入在其内的床位码和读取的测量仪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上传到服务器,因而在服务器实现了床位码--床头设备--测量仪码三者的对应关系。
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床头设备还包括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可以采用蓝牙或者WIFI技术,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模块读取写入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床头设备能够将读取的测量仪码和生命体征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上传到服务器,因而在服务器实现了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床位码,即根据床位码--床头设备--测量仪码对应关系以及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对应关系,将具备相同测量仪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床位码匹配,床位码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服务器再根据其内存储的床位码--病人数据对应关系,结合床位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匹配结果,匹配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即具备相同床位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匹配,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
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床头设备的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显示屏文字显示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此外,当床头设备读取到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时,床头设备也能够通过显示屏文字给出提示。床头设备的提示模块还包括喇叭和指示灯,能够通过喇叭提示音和指示灯给出提示。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添附了射频识别标签的生命体征测量仪靠近床头设备,床头设备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当床头设备读取到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时,床头设备通过提示模块的显示屏、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射频识别标签的测量仪码读取成功。
步骤2:床头设备将写入在其内的床位码和步骤1读取的测量仪码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上传到服务器,在服务器形成床位码--床头设备--测量仪码三者的对应关系。床头设备通过提示模块的显示屏显示测量仪X分配给床位Z使用,床头设备还通过提示模块的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
步骤3:使用生命体征测量仪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
步骤4:床头设备通过无线模块读取写入在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读取的测量仪码和生命体征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因而在服务器实现了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步骤5: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床位码,即根据床位码--床头设备--测量仪码对应关系以及测量仪码--生命体征数据对应关系,将具备相同测量仪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床位码匹配,床位码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
步骤6:服务器根据其内存储的床位码--病人数据对应关系,结合床位码--生命体征数据的匹配结果,匹配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即具备相同床位码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匹配,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匹配完成。
步骤7:床头设备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
步骤8:床头设备将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显示屏文字在提示模块的显示屏上显示,同时,通过喇叭和指示灯给出提示,提示生命体征测量完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写入有测量仪码;
所述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所述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
所述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
所述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
所述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生命体征数据;
所述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和数据上传时序进行数据匹配;
所述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将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测量仪码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床头设备还写入有病人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床位码、病人数据和读取的测量仪码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能够分别记录生命体征测量仪和床头设备的数据上传时序;
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匹配包括:
一级匹配:所述服务器根据测量码匹配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
二级匹配:所述服务器根据同一床位码下病人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的数据上传时序匹配得到病人数据和生命体征数据的对应关系;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
2.一种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写入有测量仪码;
所述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所述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
所述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
所述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
所述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生命体征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还包括无线模块;
所述床头设备根据测量仪码进行数据匹配;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从服务器读取其床位码对应的病人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根据无线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的测量仪码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上传到服务器。
3.一种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命体征测量仪、射频识别标签、服务器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以添附的方式设置在生命体征测量仪;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写入有测量仪码;
所述测量仪码与生命体征测量仪一一对应;
所述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设置在床头设备中,床头设备设置在病床床头;
所述床头设备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提示模块;
所述床头设备写入有床位码,床位码与床头设备一一对应;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和从服务器读取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
所述生命体征测量仪能够检测生命体征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还包括无线模块;
所述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进行数据匹配;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床位码和读取的测量仪码上传到服务器;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模块读取生命体征测量仪的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并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测量仪码和检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测量仪码匹配床位码和生命体征数据,再根据床位码和病人数据的对应关系匹配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
所述床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读取服务器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人数据的匹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床头设备能够通过显示屏显示生命体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附方式为粘贴,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以粘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生命体征测量仪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测量仪包括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和血氧仪。
7.一种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CN202010845713.3A 2020-08-20 2020-08-20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017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5713.3A CN112017741B (zh) 2020-08-20 2020-08-20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5713.3A CN112017741B (zh) 2020-08-20 2020-08-20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7741A CN112017741A (zh) 2020-12-01
CN112017741B true CN112017741B (zh) 2023-10-20

Family

ID=73505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5713.3A Active CN112017741B (zh) 2020-08-20 2020-08-20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7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732A (zh) * 2021-09-10 2021-11-05 吴建龙 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数据监测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6582A (ja) * 2002-07-12 2004-02-12 Oji Paper Co Ltd 医療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KR20130076922A (ko) * 2011-12-29 2013-07-09 주식회사 하이로닉 낙상방지를 위한 의료용 침대
CN204121314U (zh) * 2014-09-13 2015-01-28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床
CN104707215A (zh) * 2015-03-06 2015-06-17 昂科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医疗输液监控系统和方法
CN205163450U (zh) * 2015-11-20 2016-04-20 恒东信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智能护理床
CN110664374A (zh) * 2019-09-30 2020-01-10 阿尔法网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生命体征采集系统
CN111249572A (zh) * 2020-02-05 2020-06-09 翔安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0016B2 (en) * 2014-08-27 2017-04-04 Vladimir Shusterman Wireless health monitoring in the setting of X-ra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other sources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6582A (ja) * 2002-07-12 2004-02-12 Oji Paper Co Ltd 医療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KR20130076922A (ko) * 2011-12-29 2013-07-09 주식회사 하이로닉 낙상방지를 위한 의료용 침대
CN204121314U (zh) * 2014-09-13 2015-01-28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床
CN104707215A (zh) * 2015-03-06 2015-06-17 昂科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医疗输液监控系统和方法
CN205163450U (zh) * 2015-11-20 2016-04-20 恒东信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智能护理床
CN110664374A (zh) * 2019-09-30 2020-01-10 阿尔法网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生命体征采集系统
CN111249572A (zh) * 2020-02-05 2020-06-09 翔安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dside patient monitoring by NFC;Sommart Lermthong等;2016 9th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MEiCON);1-4 *
基于嵌入式的家庭医疗保健系统;李相敏;福建电脑(第11期);111-1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7741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2188B (zh) 测量体液样本中分析物浓度的手持式装置
US81564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micking the display layout when interfacing to multiple data monitors
CN106021895A (zh) 护理计划提醒方法和装置
US11037678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vital signs data and affirmatively skipping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vital signs data
CN201361240Y (zh) 一种用于医疗机构药品分发的辅助装置
CN105659239A (zh) 评估无线传感器与被监测患者之间的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CN112017741B (zh) 基于数据自动录入的一对多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006551A (zh) 一种体温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1234061A (zh) 电子计时的呼叫床垫
CN111462349A (zh) 一种智能感温的ic卡签到终端
CN101390778A (zh) 在测量装置上提供注意事项的系统及方法
CN108272642A (zh) 一种智能药盒系统及用药提醒方法
TWI278303B (en) Temperature measuring and receiving/transmitting device
US9874498B2 (en) In-vitro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in-vitro diagnostic method performed by in-vitro diagnostic apparatus
CN204596101U (zh) 具有提醒功能的手环
Morak et al. Electronic data capture platform for clinical research based on mobile phones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N109414186A (zh) 传感器
WO2011045636A2 (en) Field medical reporting system
JP2003099529A (ja) 医療用携帯情報端末および医療行為管理方法
CN104887188A (zh) 一种基于医嘱的体征监测提示反馈系统
JP2002269535A (ja) 医療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US20060217599A1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ollecting system
CN110664374A (zh) 一种医用生命体征采集系统
CN100515326C (zh) 具有射频识别读取功能的耳温枪
CN109550134A (zh) 一种提高短时记忆力用辅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