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5839B -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5839B
CN112015839B CN202010884513.9A CN202010884513A CN112015839B CN 112015839 B CN112015839 B CN 112015839B CN 202010884513 A CN202010884513 A CN 202010884513A CN 112015839 B CN112015839 B CN 112015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target position
buffer
map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4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5839A (zh
Inventor
董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45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5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5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839A/zh
Priority to JP2021041605A priority patent/JP7235788B2/ja
Priority to KR1020210034680A priority patent/KR102580365B1/ko
Priority to EP21163441.5A priority patent/EP3828729A3/en
Priority to US17/205,248 priority patent/US2021020797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5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6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threshol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2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document
    • G06V30/422Technical drawings; Geographical m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地图技术领域。其中,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限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本申请能够解决因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不同而导致地图中不同区域的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Description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坐标系统是地图数据表示的基准参考。在目前的地图中,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可能不一样,例如,有些区域的坐标可能需要进行数据加密,加密会导致坐标偏移,与真实坐标产生偏差,有些区域的坐标可能不需要进行数据加密。由于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不同,将导致在地图中不同区域的交界处容易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限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图坐标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限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
根据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在某个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与其他区域不同时,可以生成包围该区域的缓冲区界线,在获取到某个位置的地理坐标之后,可以根据该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该位置的地图坐标,以使缓冲区界线附近的地图坐标逐步消除因不同坐标变换方式而导致的坐标偏移量,从而能够解决因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不同而导致地图中不同区域的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区域的缓冲区和MBR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虚线框对应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限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地图坐标处理装置,或者该地图坐标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控制模块。该地图坐标处理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装置,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地图坐标处理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该地图坐标处理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地理坐标可以理解为真实坐标,目标位置可以为需要设置于地图中的任意地理位置,目标位置可以是某个坐标点,该坐标点的经纬度即为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若想要将目标位置设置于地图中,则需要确定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具体的,需要将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转换为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这需要考虑目标位置所在区域所对应的从地理坐标转换至地图坐标的坐标变换方式。而在目前的地图中,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可能不一样,例如,第一区域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的变换,而其他区域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的变换,由于不同的坐标变换方式存在不同的坐标偏移,从而导致在地图中第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交界处容易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界缓冲衰减的方法,以使位于第一区域边界附近的位置的地图坐标逐步靠近该区域外的地图坐标,从而使地图中区域交界处的坐标平缓过渡,避免地图中区域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生成包围第一区域的缓冲区界线,第一区域的全部区域都位于该缓冲区界线内,而该缓冲区界线外的区域为其他区域。在缓冲区界线生成之后,可以根据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这里,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既可以包括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是位于缓冲区界线内,还是位于缓冲区界线外,还可以包括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距离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缓冲区界线并不一定完全与第一区域的边界线重合,或者说,该缓冲区界线并不一定等同于第一区域的边界线,这样,缓冲区界线内的区域并不一定仅包含第一区域的全部区域,还可能包含其他区域的较小部分的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区。
作为举例,在目前的地图中,中国区域内需要对真实的坐标(即地理坐标)进行数据加密,中国区域内的地图坐标需要采用加密坐标,对坐标进行加密会导致坐标发生偏移,与真实坐标产生偏差。而中国区域外不需要对真实的坐标进行数据加密,中国区域外的地图坐标均采用WGS84坐标。因此,在中国国界附近,中国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坐标会发生重叠或突变,且由于中国国界线长,形状点特别多,在进行中国区域内外判断的时候会非常耗时。在该举例中,第一区域可以为中国,第一坐标变换可以为加密变换,而第二坐标变换为不变换。
其中,术语WGS84坐标即为WGS-84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Coordinate System)下的坐标,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国际时间服务机构)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某个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与其他区域不同时,可以生成包围该区域的缓冲区界线,在获取到某个位置的地理坐标之后,可以根据该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该位置的地图坐标,以使缓冲区界线附近的地图坐标逐步消除因不同坐标变换方式而导致的坐标偏移量,从而能够解决因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不同而导致地图中不同区域的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可选的,在所述缓冲区界线生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缓冲区界线生成MBR,所述MBR包围所述缓冲区界线,且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最近距离为第一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包括: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内,则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外,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其中,术语MBR释义为最小外接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MBR),还可译为最小边界矩形、最小包含矩形或最小外包矩形等。MBR是指以二维坐标表示的若干二维形状(例如点、直线、多边形)的最大范围,即,以给定的二维形状各顶点中的最大横坐标、最小横坐标、最大纵坐标、最小纵坐标为边界的矩形。这样的一个矩形包含给定的二维形状,且边与坐标轴平行。MBR还可理解为最小外接框(minimum bounding box)的二维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BR可基于缓冲区界线生成,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引入缓冲区以及缓冲区宽度这两个术语,缓冲区宽度的取值即为第一阈值,缓冲区界线可以理解为缓冲区的内界线,自缓冲区界线外扩第一阈值的宽度可形成缓冲区的外界线,缓冲区的内界线与缓冲区的外界线之间的区域即为缓冲区。而MBR可理解为缓冲区的外界线的最小外接矩形,MBR包围缓冲区的外界线,包围缓冲区,包围缓冲区界线,且与缓冲区界线的最近距离为第一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缓冲区宽度,也就是说,可以确定合适的第一阈值,这样,既可以有效减少计算区域,又可以保证缓冲区范围内几何对象长度以及面积形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缓冲区宽度例如可以为20公里、40公里等。
该缓冲区可理解为第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交界区域,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边界缓冲衰减方法来确定位于该缓冲区内的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如图2至图3所示,图2示出了区域A(即第一区域)的缓冲区B和包围缓冲区B的MBR的示意图,图2中包围缓冲区B的矩形框即为区域A的MBR,图3示出了图2中虚线框内缓冲区的放大示意图,图3中的C和D分别表示缓冲区界线和缓冲区的外界线。
在MBR生成之后,可以首先判断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是否位于MBR内,如果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MBR外,则该目标位置必然不属于第一区域,且位于缓冲区之外,则可以直接按照第二坐标变换方式进行地图坐标的确定,而无需再根据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只有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MBR内,才需要进一步根据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这样,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生成MBR,位于MBR外的大部分位置的地图坐标均可以直接进行确定,而只有位于MBR内的小部分位置的地图坐标才需要根据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从而可以提升地图坐标的确定效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包括:
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内,则将第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一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一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因子由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和所述第一阈值确定。
该实施方式中,对于位于缓冲区界线内的目标位置,可以理解为该目标位置位于第一区域,可直接安装第一坐标变换方式来确定地图坐标;对于位于缓冲区界线外,且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目标位置,可以理解为该目标位置位于缓冲区之外,可直接按照第二坐标变换方式来确定地图坐标;而对于位于缓冲区界线外,且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目标位置,可以理解为该目标位置位于缓冲区,对于位于缓冲区的目标位置,可采用边界缓冲衰减方法来确定地图坐标。
该边界缓冲衰减方法可通过引入缓冲因子实现,为了便于理解,缓冲因子可记为R,缓冲因子又可称为缓冲衰减因子,其可由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和第一阈值来确定,第一阈值即对应缓冲区宽度,缓冲因子能够很好地体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该实施方式中,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确定:首先确定出缓冲区界线上与目标位置最接近的线段,然后从目标位置向该线段引垂线,垂线的长度即为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
该实施方式中,在引入缓冲因子之后,即可根据第一坐标、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来确定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由于引入了缓冲因子,可逐步将缓冲区内第一坐标变换和第二坐标变换之间的差异缩小,以使位于缓冲区的地图坐标逐步靠近缓冲区外的地图坐标,从而使缓冲区的坐标平缓过渡,从而避免地图中区域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包括:
根据如下的公式计算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P=P2+(P1-P2)*R
其中,所述P1为所述第一坐标,所述P2为所述第二坐标,所述R为所述缓冲因子,所述R=1-d/D,其中,所述d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所述D为所述第一阈值。
该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的公式,该公式中,缓冲因子R的取值范围为0至1。目标位置越靠近缓冲区界线,R越接近1,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越接近第一坐标;目标位置越远离缓冲区界线,R越接近0,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越接近第二坐标。当目标位置位于缓冲区界线上时,R等于1,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为第一坐标;当目标位置位于缓冲区的外界线上时,R等于0,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为第二坐标。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公式可逐步将第一坐标变换与第二坐标变换之间的差异缩小。
除了采用上述公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公式,当公式不同时,缓冲因子的含义也可以不同。例如,缓冲因子可以为d/D,则P可以为P1+(P2-P1)*R,缓冲因子还可以为d/D的开方或平方等。
可选的,所述缓冲区界线为包围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界线的多边形,所述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可以理解为,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尽可能地少,缓冲区界线的多边形边数尽可能地少,缓冲区界线的线段数量尽可能地少。
由于需要考虑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更进一步地,由于需要考虑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因此,当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较少时,能够更加简单地确定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也能够更加简单地确定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中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在某个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与其他区域不同时,可以生成包围该区域的缓冲区界线,在获取到某个位置的地理坐标之后,可以根据该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该位置的地图坐标,以使缓冲区界线附近的地图坐标逐步消除因不同坐标变换方式而导致的坐标偏移量,从而能够解决因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不同而导致地图中不同区域的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图坐标处理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限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
可选的,地图坐标处理装置200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冲区界线生成最小外接矩形MBR,所述MBR包围所述缓冲区界线,且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最近距离为第一阈值;
确定模块202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内,则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外,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可选的,确定模块20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内,则将第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一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一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因子由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和所述第一阈值确定。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的公式计算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P=P2+(P1-P2)*R
其中,所述P1为所述第一坐标,所述P2为所述第二坐标,所述R为所述缓冲因子,所述R=1-d/D,其中,所述d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所述D为所述第一阈值。
可选的,所述缓冲区界线为包围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界线的多边形,所述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本申请提供的地图坐标处理装置200能够实现上述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5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601为例。
存储器6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4所示的获取模块201和确定模块202)。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地图坐标处理方法。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6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地图坐标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6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和区块链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某个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与其他区域不同时,可以生成包围该区域的缓冲区界线,在获取到某个位置的地理坐标之后,可以根据该位置的地理坐标与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该位置的地图坐标,以使缓冲区界线附近的地图坐标逐步消除因不同坐标变换方式而导致的坐标偏移量,从而能够解决因不同区域的坐标变换方式不同而导致地图中不同区域的交界处产生坐标突变或坐标重叠的问题。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指缓冲区的内界线,缓冲区宽度的取值为第一阈值,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的外界线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线为包围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界线的多边形,所述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包括:
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内,则将第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一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一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因子由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和所述第一阈值确定;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包括:
根据如下的公式计算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P=P2+(P1-P2)*R
其中,所述P1为所述第一坐标,所述P2为所述第二坐标,所述R为所述缓冲因子,所述R=1-d/D,其中,所述d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所述D为所述第一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区界线生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缓冲区界线生成所述缓冲区的外界线的最小外接矩形MBR,所述MBR包围所述缓冲区界线,且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最近距离为第一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包括: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内,则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外,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3.一种地图坐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预先生成的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区界线指缓冲区的内界线,缓冲区宽度的取值为第一阈值,所述缓冲区界线包围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采用第一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的外界线外的区域为采用第二坐标变换进行地理坐标与地图坐标变换的区域;所述缓冲区界线为包围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界线的多边形,所述缓冲区界线的形状点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内,则将第一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一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一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位于所述缓冲区界线外,且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以及缓冲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缓冲因子由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和所述第一阈值确定;
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的公式计算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P=P2+(P1-P2)*R
其中,所述P1为所述第一坐标,所述P2为所述第二坐标,所述R为所述缓冲因子,所述R=1-d/D,其中,所述d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之间的最近距离,所述D为所述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冲区界线生成所述缓冲区的外界线的最小外接矩形MBR,所述MBR包围所述缓冲区界线,且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最近距离为第一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内,则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与所述缓冲区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
若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MBR外,则将第二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地图坐标,所述第二坐标为对所述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进行所述第二坐标变换得到的坐标。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84513.9A 2020-08-28 2020-08-28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15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4513.9A CN112015839B (zh) 2020-08-28 2020-08-28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041605A JP7235788B2 (ja) 2020-08-28 2021-03-15 地図座標処理方法、地図座標処理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KR1020210034680A KR102580365B1 (ko) 2020-08-28 2021-03-17 지도 좌표 처리 방법, 지도 좌표 처리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EP21163441.5A EP3828729A3 (en) 2020-08-28 2021-03-18 Map coordinate processing method, map coordinate process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7/205,248 US20210207975A1 (en) 2020-08-28 2021-03-18 Map coordinate processing method, map coordinate process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4513.9A CN112015839B (zh) 2020-08-28 2020-08-28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5839A CN112015839A (zh) 2020-12-01
CN112015839B true CN112015839B (zh) 2024-03-01

Family

ID=7350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4513.9A Active CN112015839B (zh) 2020-08-28 2020-08-28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07975A1 (zh)
EP (1) EP3828729A3 (zh)
JP (1) JP7235788B2 (zh)
KR (1) KR102580365B1 (zh)
CN (1) CN112015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9603B (zh) * 2021-12-24 2023-08-25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区域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27254B (zh) * 2022-03-02 2023-07-04 自然资源部重庆测绘院 一种复合型地理信息数据平面坐标脱密方法及模型
CN114608557B (zh) * 2022-03-04 2023-09-29 未岚大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割草机
CN115082505B (zh) * 2022-07-25 2022-11-04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疆域地图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48837A (zh) * 2023-08-31 2023-12-01 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障碍物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910A (zh) * 2010-02-26 2010-09-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系统、服务器
JP2012048523A (ja) * 2010-08-27 2012-03-08 Toshiba Corp 対応付け装置
CN102538799A (zh) * 2010-12-06 2012-07-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部分周围环境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45666A (zh) * 2012-05-11 2012-08-22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Uwb与gps室内外定位切换方法
CN105321144A (zh) * 2015-07-02 2016-02-10 深圳市雅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地图动态投影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880125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深圳市耀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外导航的融合及导航方法
CN109699007A (zh) * 2018-12-29 2019-04-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 一种室内外无缝渐变导航过渡方法
WO2019127078A1 (en) * 2017-12-27 2019-07-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eformation correction of a digital map for a vehicle
CN110550029A (zh) * 2019-08-12 2019-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障碍物避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5553A (ja) * 2001-07-25 2003-02-07 Nec Corp 位置情報変換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位置関連情報提供サーバ並びに位置関連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8103435B2 (en) * 2007-07-27 2012-01-24 George Mason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Near real-time traffic routing
US9245366B1 (en) * 2014-01-03 2016-01-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abel placement for complex geographic polygons
US20160203199A1 (en) * 2015-01-12 2016-07-14 Point Inside, Inc. Location coordinate conversion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MX2019014559A (es) * 2017-06-07 2020-02-07 Nissan Motor Metodo y dispositivo de correccion de datos de mapa.
US20190311509A1 (en) * 2018-04-10 2019-10-1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Gene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distance cartograms
US20200133262A1 (en) * 2018-10-31 2020-04-30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lignment of work vehicles
US11138465B2 (en) * 2019-12-10 2021-10-05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orming coordinates between distorted and undistorted coordinat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910A (zh) * 2010-02-26 2010-09-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系统、服务器
JP2012048523A (ja) * 2010-08-27 2012-03-08 Toshiba Corp 対応付け装置
CN102538799A (zh) * 2010-12-06 2012-07-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部分周围环境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45666A (zh) * 2012-05-11 2012-08-22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Uwb与gps室内外定位切换方法
CN105321144A (zh) * 2015-07-02 2016-02-10 深圳市雅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地图动态投影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880125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深圳市耀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外导航的融合及导航方法
WO2019127078A1 (en) * 2017-12-27 2019-07-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eformation correction of a digital map for a vehicle
CN109699007A (zh) * 2018-12-29 2019-04-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 一种室内外无缝渐变导航过渡方法
CN110550029A (zh) * 2019-08-12 2019-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障碍物避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8729A3 (en) 2021-08-25
EP3828729A2 (en) 2021-06-02
JP7235788B2 (ja) 2023-03-08
KR20210037636A (ko) 2021-04-06
US20210207975A1 (en) 2021-07-08
CN112015839A (zh) 2020-12-01
KR102580365B1 (ko) 2023-09-18
JP2021099527A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5839B (zh) 地图坐标处理方法、地图坐标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3976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rging data of building block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7258066B2 (ja) 測位方法、測位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102394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formation
EP384274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point cloud
US11587533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point of information of map,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20036731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vehicle lane change, roadside device, and cloud control platform
CN111311743B (zh) 三维重建精度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14651B (zh) 车道线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949816B (zh) 定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5814B (zh) 电子地图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2555B (zh)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64268A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41934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32181A (zh)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13961294A (zh) 模型外壳分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74896A (zh) 数据仿真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Assignee: Beijing Baidu Zhitu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9000005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ap coordinate processing method, map coordinate process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106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