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2556A -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 Google Patents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2556A
CN112012556A CN201910468176.2A CN201910468176A CN112012556A CN 112012556 A CN112012556 A CN 112012556A CN 201910468176 A CN201910468176 A CN 201910468176A CN 112012556 A CN112012556 A CN 112012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lamping
plate
stay cabl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8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2556B (zh
Inventor
刘连圣
史新
崔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81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2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2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2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2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2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0Side-supporting means therefor, e.g. using guy ropes or stru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80Ground anch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轴,支撑轴包括夹持段和位于夹持段的两端的卡持段;夹持构件,夹持构件可拆卸地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刚性连接构件,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夹持构件固定连接,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拉索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夹持构件被构造为在支撑轴上的位置围绕夹持段的外周可调,从而调节刚性连接构件的倾斜角度。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可应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塔筒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高的塔筒成为发展趋势。拉索式塔筒的出现,为塔筒高度的增加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拉索式塔筒是拉索的一端连接到塔筒且拉索的另一端固定在地上的新型塔筒,拉索的地面锚接固定效果对整个拉索式塔筒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拉索式塔筒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拉索与地平面的角度通常会因风场、土地、塔筒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传统的拉索式塔筒的地锚的固定通常是一个倾斜角度的拉索对应地锚基础的一个锚接固定面。地锚基础通常具有多个锚接固定面,其结构相对复杂、施工费工费时且增加施工成本。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应对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且结构简单的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应对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的结构复杂且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中,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轴,支撑轴包括夹持段和位于夹持段的两端的卡持段;夹持构件,夹持构件可拆卸地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刚性连接构件,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夹持构件固定连接,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拉索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夹持构件被构造为在支撑轴上的位置围绕夹持段的外周可调,从而调节刚性连接构件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夹持段可以为圆柱形,卡持段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为平面,其中,夹持构件可包括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可夹持在夹持段的外周表面上,并且上弧形托板的两端和下弧形托板的两端能够彼此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中的每个可包括:弧形部,弧形部可夹持在夹持段的外表面上;连接耳,连接耳可从弧形部的两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预定长度,其中,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通过连接耳经由紧固件而彼此连接。
优选地,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可连接到上弧形托板的连接耳和下弧形托板的连接耳。
优选地,刚性连接构件可包括: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可彼此平行设置,并且多个连接杆的第一端可连接到上弧形托板的连接耳和下弧形托板的连接耳;连接板,连接板可连接到多个连接杆的第二端,并且拉索的第一端可连接到连接板。
优选地,连接板上可形成有供拉索穿过的通孔,并且连接板的面对夹持构件的表面上可设置有防脱构件,其中,拉索的第一端可穿过防脱构件,防脱构件可用于防止拉索的第一端从通孔中脱离。
优选地,防脱构件可包括固定板和第一锥形套,固定板可固定到连接板的面对夹持构件的表面上并且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夹持构件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其中,第一锥形套的内周表面可与拉索的外周表面相匹配,第一锥形套的外周表面可与锥形通孔相匹配,并且第一锥形套可嵌在锥形通孔中,拉索的第一端可穿过第一锥形套。
优选地,下弧形托板的厚度可大于上弧形托板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斜拉索地锚,其中,斜拉索地锚包括上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和地锚基础,其中,地锚基础中可设置有卡槽,支撑轴的卡持段可卡持并且固定在卡槽中。
优选地,卡槽可包括竖直槽部和位于竖直槽部两侧并与竖直槽部连通的水平槽部,其中,支撑轴的两端可位于水平槽部中,水平槽部的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刚性连接构件可朝着水平槽部的封堵的另一端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斜拉索地锚的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将地锚基础固定在地上;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所需的倾斜角度将夹持构件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将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夹持构件并且将夹持有夹持构件的支撑轴安装到地锚基础中,或者,将支撑轴安装到地锚基础中、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所需的倾斜角度将夹持构件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并且将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夹持构件,或者,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所需的倾斜角度将夹持构件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将夹持有夹持构件的支撑轴安装到地锚基础中并且将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夹持构件;将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与拉索的第一端连接;将支撑轴固定在地锚基础中。
优选地,夹持构件可包括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其中,将夹持构件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的步骤可包括:将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以所述倾斜角度倾斜地夹持在支撑轴的夹持段的外周上;通过紧固件将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彼此连接。
优选地,刚性连接构件可包括连接板和多个连接杆,其中,将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夹持构件的步骤可包括:将多个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到上弧形托板和下弧形托板;将连接板连接到多个连接杆的第二端。
优选地,斜拉索地锚还可包括防脱构件,防脱构件可设置在连接板的面对夹持构件的表面上,并且连接板上可形成有通孔,其中,将刚性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与拉索的第一端连接的步骤可包括:使拉索的第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防脱构件;对穿过连接板和防脱构件的拉索的第一端进行预紧。
优选地,防脱构件可包括固定板和第一锥形套,固定板可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夹持构件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第一锥形套的内周表面可与拉索的外周表面相匹配,第一锥形套的外周表面可与锥形通孔相匹配,其中,第一锥形套可嵌在锥形通孔中,并且拉索的第一端可穿过第一锥形套。
优选地,对穿过连接板和防脱构件的拉索的第一端进行预紧的步骤包括:在固定板的面对夹持构件的表面上设置前限位板,并且使拉索的第一端穿过前限位板;将伸缩构件的固定端安装到限位板上,并且使拉索的第一端穿过伸缩构件;在伸缩构件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设置嵌设有第二锥形套的后限位板,并且使拉索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锥形套,其中,后限位板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夹持构件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第二锥形套的内周表面与拉索的外周表面相匹配,第二锥形套的外周表面与锥形通孔相匹配;控制伸缩构件的伸出端伸出,以对拉索的第一端进行预紧;当拉索的预紧力达到预定值时,控制伸缩构件的伸出端缩回;卸除伸缩构件、前限位板以及嵌有第二锥形套的后限位板。
优选地,夹持段可以为圆柱形,卡持段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为平面,地锚基础中可设置有卡槽,并且卡槽可包括竖直槽部和位于竖直槽部两侧并与竖直槽部连通的水平槽部,水平槽部的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其中,将支撑轴安装到地锚基础中的步骤包括:将支撑轴的卡持段从水平槽部的开口的一端滑入到水平槽部中,并且使刚性连接构件朝向水平槽部的封堵的另一端倾斜,以连接拉索的第一端,将支撑轴固定在地锚基础中的步骤包括:使用填充物填充卡槽的未被占据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拉索式塔筒,其中,拉索式塔筒包括塔筒主体、多根拉索及上述的斜拉索地锚,其中,每根拉索的第一端可连接到相应的斜拉索地锚的刚性连接构件,每根拉索的第二端可连接在塔筒主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通过夹持构件在支撑轴上的位置围绕夹持段的外周可调而改变拉索的倾斜角度,因此可应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支撑轴包括圆柱形的夹持段和具有平面的卡持段,可在实现应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的同时防止自身旋转。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连接板与夹持构件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保证了连接可靠性并且有利于拉索的预紧施工。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采用两个弧形托板对接紧固在支撑轴上的方式调节拉索的倾斜角度,操作灵活性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结构和装配相对简单,易于加工和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固定在地锚基础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支撑轴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夹持构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夹持构件的下弧形托板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连接组件与夹持构件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斜拉索地锚的地锚基础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斜拉索地锚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支撑轴;11:夹持段;12:卡持段;12a:平面;13:环形突起;20:夹持构件;21:上弧形托板;22:下弧形托板;21a、22a:弧形部;21b、22b:连接耳;22b1:第二托板连接孔;22b2:第二杆连接孔;32a:第三杆连接孔;23:紧固件;24:垫片;30:连接组件;31:连接杆;32:连接板;321:突起部;321a:通孔;322:加强肋;40:防脱构件;41:固定板;42:第一锥形套;50:地锚基础;51:卡槽;51a:竖直槽部;51b:水平槽部;52:地锚索;61:前限位板;62:伸缩构件;63:后限位板;64:第二锥形套;70:填充物;80: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组件。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轴10、夹持构件20和刚性连接构件30。支撑轴10包括夹持段11和位于夹持段11的两端的卡持段12。夹持构件20可拆卸地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上。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与夹持构件20固定连接,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拉索80的第一端连接。夹持构件20被构造为在支撑轴10上的夹持位置围绕夹持段11的外周可调,以调整刚性连接构件30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连接到刚性连接构件30的拉索80的倾斜角度。
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支撑轴10的具体结构。
如图4所示,支撑轴10的两个端部可具有非圆形截面,并且支撑轴10的中间连接部分可具有圆形截面。具体地,支撑轴10可包括圆柱形的夹持段11和位于夹持段11的两端的卡持段12。圆柱形的夹持段11可便于夹持构件20夹持位置的调整,从而调节拉索80的倾斜角度。卡持段12用于卡在固定槽中,例如,地锚基础50(见图10)的卡槽中(稍后将描述)。卡持段12的外周可形成有通过削去卡持段12的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平面12a。即,卡持段12可形成有关于支撑轴10的轴线相对的两个平面12a,平面12a用于防止支撑轴10在地锚基础50中旋转(稍后将描述)。当然,卡持段12的平面12a不限于通过削去卡持段12的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其还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可选地,在夹持段11和卡持段12之间可形成有凸起的台阶,优选地,该台阶可以为环形突起。作为示例,夹持段11可通过去除支撑轴10的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为直径变小的圆柱形,从而夹持段11与卡持段12之间可形成环形突起13。环形突起13可防止夹持构件20在夹持段11上沿支撑轴10的轴向移动,从而对支撑轴10进行轴向限位。
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描述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夹持构件20的具体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夹持构件20包括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夹持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表面上。上弧形托板21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和下弧形托板22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能够彼此固定连接,从而紧固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上。
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可具有彼此相似的结构。具体地,上弧形托板21可包括弧形部21a和从弧形部21a的两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预定长度的连接耳21b,下弧形托板22可类似地包括弧形部22a和从弧形部22a的两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预定长度的连接耳22b。上弧形托板21的弧形部21a和下弧形托板22的弧形部22a可围合成一个夹持圈,夹持圈的内周形状与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形状一致,从而可紧紧地夹持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形成为圆柱形,从而上弧形托板21的弧形部21a和下弧形托板22的弧形部22a分别形成为圆弧形。在夹持在夹持段11上之后,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通过紧固件23穿过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上的第一托板连接孔(未示出)和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上的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而彼此连接,从而可使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上。
在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和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上可设置有多个托板连接孔。图6中示出了下弧形托板22的两个连接耳22b分别具有两个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的示例,四个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对称设置。虽然没有示出上弧形托板21,但是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上也相应设置有第一托板连接孔。在设置有四个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的情况下,下弧形托板22和上弧形托板21通过四个紧固件23而彼此连接。但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的数量不限于此,其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设计,只要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上的第一托板连接孔与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上的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在数量和位置上相对应即可。
可选地,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和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之间可另外设置诸如橡胶材料形成的垫片24(见图7),以提高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由于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可拆卸地夹持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表面上,因此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相对于夹持段11可具有不同的夹持位置,从而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夹持构件20的刚性连接构件30也可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连接到刚性连接构件30的拉索80可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此外,由于拉索80只受拉而不会产生压应力,拉索80的拉力垂直于下弧形托板22的内表面并且拉索80的拉力主要由下弧形托板22承担,因此下弧形托板22的厚度可优选地大于上弧形托板21的厚度。
下面,将参照图1、图7和图8描述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刚性连接构件30的具体结构。
如图1和图7所示,刚性连接组件30可包括多个连接杆31和连接板32。多个连接杆31的第一端连接到夹持构件20,多个连接杆31的第二端连接到连接板32。拉索80的第一端可连接到连接板32。
具体地,多个连接杆31彼此平行设置,连接杆31的第一端连接到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的第一杆连接孔(未示出)和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的第二杆连接孔22b2(见图6)。多个连接杆31的第二端连接到连接板32的第三杆连接孔32a(见图8)。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杆连接孔22b2和第三杆连接孔32a的数量以及连接杆31的数量均为四个,但连接杆31的数量不限于此,连接杆31的数量可基于实际应用情况而设置。可选地,连接杆31可以为双头螺杆,连接耳21b的第一杆连接孔(未示出)和连接耳22b的第二杆连接孔22b2以及第三杆连接孔32a可以为螺纹孔,以使连接杆31螺纹结合到连接耳21b和22b以及连接板32。
如图8所示,连接板32上可形成有垂直于连接板32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突起部321。突起部321中形成有通孔321a,拉索80的第一端可穿过通孔321a。可选地,连接板32上还可设置有多个加强肋322,多个加强肋322连接突起部321和连接板32的第一表面,以提高连接板32的强度。此外,由于设置有连接杆31,因此连接板32可将拉索80的拉力分散到多个连接杆31,从而可减小连接板32的局部应力。
连接板32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面对夹持构件20,为了防止拉索80的第一端从通孔321a中脱离,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还包括防脱构件40(见图1),防脱构件40安装在连接板32的第二表面上。拉索80的第一端从连接板32的第一表面穿入通孔321a,然后从连接板32的第二表面穿出并穿过防脱构件40。具体地,如图3所示,防脱构件40包括固定板41和第一锥形套42,固定板41固定到连接板32的面对夹持构件20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夹持构件20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第一锥形套42的内周表面与拉索80的外周表面相匹配,第一锥形套42的外周表面与锥形通孔相匹配并且设置在锥形通孔中。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锥形套42。第一锥形套42和固定板41相配合,可防止受拉的拉索80从连接板32的通孔321a中脱离。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固定在地锚基础50中,地锚基础50通过地锚索52固定在地上。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斜拉索地锚,其包括上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和地锚基础50。
如上所述,支撑轴10包括圆柱形的夹持段11和位于夹持段11的两端的卡持段12,为了将支撑轴10安装和固定在地锚基础50中,地锚基础50中可设置有与支撑轴10相配合的卡槽51。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卡槽51可包括竖直槽部51a和位于竖直槽部51a两侧的水平槽部51b,水平槽部51b与竖直槽部51a连通,并与竖直槽部51a交叉而呈一定夹角,优选为,水平槽部51b垂直于竖直槽部51a而水平延伸预定长度。竖直槽部51a可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左右两个平直侧壁,水平槽部51b可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下两个平直侧壁。换句话说,卡槽51的横截面可呈十字形。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可设置竖直槽部51a中,支撑轴10的卡持段12可设置在水平槽部51b中。在这种情况下,卡持段12可被容纳和限制在水平槽部51b中,因此卡持段12不会旋转。
此外,为了方便安装支撑轴10并容纳斜拉索组件的下端,水平槽部51b和竖直槽部51a均沿水平方向延伸预定长度,从而在地锚基础50的侧表面上具有开口,通过从该开口将支撑轴10的两端嵌入水平槽部51b中,然后沿着水平方向向着地锚基础50中推进,从而将支撑轴10稳定地固定在地锚基础50中。在这种情况下,卡持段12位于水平槽部51b中,而夹持段11位于竖直槽部51a中。
为了防止支撑轴10在拉索80的拉力下从卡槽51中滑出,水平槽部51b的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被封堵。即,水平槽部51b的开口的一端允许支撑轴10滑入并容纳在卡槽51中,水平槽部51b的封堵的另一端形成水平槽部51b的槽底,支撑轴10的两端支撑在该槽底中,从而可限制支撑轴10在拉索80的拉力下从卡槽51中滑出。可选地,水平槽部51b的封堵的槽底可具有与卡持段12的外周表面相应的表面。拉索80的倾斜方向与水平槽部51b的开口的方向相反。
下面,将参照图11至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斜拉索地锚的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斜拉索地锚的施工方法可包括:将地锚基础50固定在地上;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80所需的倾斜角度,将夹持构件20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上,并且将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夹持构件20;将支撑轴10安装到地锚基础50中;将拉索80的第一端连接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二端;将支撑轴10固定在地锚基础50中。
将夹持构件20夹持并紧固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上的步骤包括:将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以拉索80所需的倾斜角度倾斜地夹持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上;通过紧固件23穿过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的第一托板连接孔和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的第二托板连接孔22b1而将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彼此连接,从而将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紧固在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的外周上。
将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夹持构件20的步骤包括:将多个连接杆31的第一端连接到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的第一杆连接孔(未示出)和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的第二杆连接孔22b2;将多个连接杆31的第二端连接到连接板32的第三杆连接孔32a。
图11中示出了支撑轴10、夹持构件20和刚性连接构件30的各个组件装配之后的装配体。在上述施工方法中,在完成装配体后再将装配体整体地安装到地锚基础50中。但安装顺序不限于此。该施工方法还可先将支撑轴10安装在地锚基础50中,然后依次安装夹持构件20和刚性连接构件30;或者,先将支撑轴10和夹持构件20的各个组件装配之后,将夹持有夹持构件20的支撑轴10安装到地锚基础50中,然后再连接刚性连接构件30。
下面,将以完成装配体后再将装配体整体地安装到地锚基础50中为例来描述。
将装配体整体地安装到地锚基础50中的步骤可包括:将支撑轴10滑入到地锚基础50的卡槽51中,即,可使支撑轴10的卡持段12滑入到卡槽51的水平槽部51b中,并位于水平槽部51b的槽底中。在此状态下,支撑轴10的夹持段11以及夹持在夹持段11上的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可容纳在卡槽51的竖直槽部51a中。
在将装配体安装到地锚基础50中之后,可在连接板32的面对夹持构件20的第二表面上设置防脱构件40。然后,将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连接板32和防脱构件40。然后,对穿过连接板32和防脱构件40的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如果有多余的长度,还可去除预紧后的拉索80的第一端的一部分。
具体地,可首先将第一锥形套42安装在固定板41的锥形通孔中。然后,将固定板41安装在连接板32的面对夹持构件20的第二表面上,并且使固定板41的锥形通孔和第一锥形套42的截面面积沿靠近夹持构件20的方向增大。然后,使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锥形套42。然后,对穿过连接板32和防脱构件40的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
下面,将参照图12至图16描述对穿过连接板32和防脱构件40的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的步骤。需了解的是,在将拉索80的第一端连接到连接板32之前,拉索80的第二端已连接到诸如塔筒等的结构上。
如图12所示,在安装好固定板41和第一锥形套42之后,在固定板41的面对夹持构件20的表面上安装前限位板61,并且使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前限位板61。限位板61上形成有供拉索80穿过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可大于拉索80的直径且可小于第一锥形套42的最大外径。限位板61用于安装如下所述的诸如液压千斤顶的伸缩构件62,用以承载伸缩构件62的压力。
然后,如图13所示,将伸缩构件62的固定端安装到限位板61上,并且使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伸缩构件62,此时伸缩构件62处于缩回状态。然后,在伸缩构件62远离限位板61的一端设置嵌设有第二锥形套64的后限位板63,并且使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锥形套64。后限位板63中的第二锥形套64与前限位板61中的第一锥形套42的渐缩方向相同。
然后,如图14所示,借助拉索80在诸如塔筒等上的连接固定点,在后限位板63和安装在后限位板63中的第二锥形套64的配合下,控制伸缩构件62的伸出端伸出,以对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当伸缩构件62伸出时,在后限位板63和第二锥形套64的配合下,拉索80仅能够被预紧而不会松弛,预紧后的拉索80的第一端出现拉索余量。
然后,如图15所示,当拉索80的预紧力达到预定值时,控制伸缩构件62的伸出端缩回。
然后,如图16所示,卸除伸缩构件62、前限位板61以及设置有锥形套42的后限位板63。
在完成拉索80的预紧之后,如果有多余的长度,还可去除预紧后的拉索80的第一端的一部分。然后,可将支撑轴10固定在地锚基础50中。例如,可使用诸如混凝土浆料等填充物70填充地锚基础50的卡槽51的未被占据的空间,从而将支撑轴10固定在地锚基础50中。
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通过夹持构件在支撑轴上的位置围绕夹持段的外周可调而改变拉索的倾斜角度,因此可应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避免了不同角度的拉索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局限,实现了仅使用一套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就可对应不同拉索角度的目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支撑轴包括圆柱形的夹持段和具有平面的卡持段,可在实现应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拉索的同时防止自身旋转。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连接板与夹持构件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保证了连接可靠性并且有利于拉索的预紧施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采用两个弧形托板对接紧固在支撑轴上的方式调节拉索的倾斜角度,操作灵活性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结构和装配相对简单,易于加工和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拉索式塔筒,该拉索式塔筒包括塔筒主体、拉索及上述的斜拉索地锚。每根拉索的第一端连接到相应的斜拉索地锚的刚性连接构件,每根拉索的第二端连接在塔筒主体上。
上述的斜拉索地锚和拉索式塔筒具有与斜拉索用连接组件的优点相同的优点,在此将不再赘述。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但是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包括:
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10)包括夹持段(11)和位于所述夹持段(11)的两端的卡持段(12);
夹持构件(20),所述夹持构件(20)可拆卸地夹持并紧固在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上;
刚性连接构件(30),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构件(20)固定连接,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拉索(8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夹持构件(20)被构造为在所述支撑轴(10)上的位置围绕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可调,从而调节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段(11)为圆柱形,所述卡持段(12)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12a),
其中,所述夹持构件(20)包括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所述上弧形托板(21)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夹持在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所述上弧形托板(21)的两端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的两端能够彼此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托板(21)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中的每个包括:
弧形部(21a,22a),所述弧形部(21a,22a)夹持在所述夹持段(11)的外表面上;
连接耳(21b,22b),所述连接耳(21b,22b)从所述弧形部(21a,22a)的两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预定长度,
其中,所述上弧形托板(21)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通过连接耳(21b,22b)经由紧固件(23)而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包括:
多个连接杆(31),多个所述连接杆(31)彼此平行设置,并且多个所述连接杆(3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上弧形托板(21)的连接耳(21b)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的连接耳(22b);
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连接到多个所述连接杆(31)的第二端,并且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板(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2)上形成有供所述拉索(80)穿过的通孔(321a),并且所述连接板(32)的面对所述夹持构件(20)的表面上设置有防脱构件(40),
其中,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防脱构件(40),所述防脱构件(40)用于防止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从所述通孔(321a)中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构件(40)包括固定板(41)和第一锥形套(42),所述固定板(41)固定到所述连接板(32)的面对所述夹持构件(20)的表面上并且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所述夹持构件(20)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锥形套(42)的内周表面与所述拉索(80)的外周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一锥形套(42)的外周表面与所述锥形通孔相匹配,并且所述第一锥形套(42)嵌在所述锥形通孔中,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锥形套(4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弧形托板(22)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弧形托板(21)的厚度。
9.一种斜拉索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索地锚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用连接组件和地锚基础(50),
其中,所述地锚基础(50)中设置有卡槽(51),所述支撑轴(10)的所述卡持段(11)卡持并且固定在所述卡槽(5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拉索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1)包括竖直槽部(51a)和位于所述竖直槽部(51a)两侧并与所述竖直槽部(51a)连通的水平槽部(51b),
其中,所述支撑轴(10)的两端位于所述水平槽部(51b)中,所述水平槽部(51b)的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朝着所述水平槽部(51b)的封堵的另一端倾斜。
11.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拉索地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将所述地锚基础(50)固定在地上;
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80)所需的倾斜角度将所述夹持构件(20)夹持并紧固在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上、将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夹持构件(20)并且将夹持有所述夹持构件(20)的所述支撑轴(10)安装到所述地锚基础(50)中,
或者,将所述支撑轴(10)安装到所述地锚基础(50)中、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80)所需的倾斜角度将所述夹持构件(20)夹持并紧固在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上并且将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夹持构件(20),
或者,按照将要连接的拉索(80)所需的倾斜角度将所述夹持构件(20)夹持并紧固在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上、将夹持有所述夹持构件(20)的所述支撑轴(10)安装到所述地锚基础(50)中并且将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夹持构件(20);
将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二端与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连接;
将所述支撑轴(10)固定在所述地锚基础(5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构件(20)包括上弧形托板(21)和下弧形托板(22),
其中,将所述夹持构件(20)夹持并紧固在所述支撑轴(10)的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上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上弧形托板(21)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以所述倾斜角度倾斜地夹持在所述支撑轴(10)的所述夹持段(11)的外周上;
通过紧固件(23)将所述上弧形托板(21)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彼此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包括连接板(32)和多个连接杆(31),
其中,将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夹持构件(20)的步骤包括:
将多个所述连接杆(3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上弧形托板(21)和所述下弧形托板(22);
将所述连接板(32)连接到多个所述连接杆(31)的第二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索地锚还包括防脱构件(40),所述防脱构件(4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的面对所述夹持构件(20)的表面上,并且所述连接板(32)上形成有通孔(321a)
其中,将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的第二端与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连接的步骤包括:
使拉索(80)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321a)和所述防脱构件(40);
对穿过所述连接板(32)和所述防脱构件(40)的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构件(40)包括固定板(41)和第一锥形套(42),所述固定板(41)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所述夹持构件(20)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所述第一锥形套(42)的内周表面与所述拉索(80)的外周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一锥形套(42)的外周表面与所述锥形通孔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锥形套(42)嵌在所述锥形通孔中,并且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锥形套(4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穿过所述连接板(32)和所述防脱构件(40)的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固定板(41)的面对所述夹持构件(20)的表面上设置前限位板(61),并且使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前限位板(61);
将伸缩构件(62)的固定端安装到所述限位板(61)上,并且使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伸缩构件(62);
在所述伸缩构件(62)远离所述限位板(61)的一端设置嵌设有第二锥形套(64)的后限位板(63),并且使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锥形套(64),其中,所述后限位板(63)形成有截面面积沿靠近所述夹持构件(20)的方向增大的锥形通孔,所述第二锥形套(64)的内周表面与所述拉索(80)的外周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二锥形套(62)的外周表面与所述锥形通孔相匹配;
控制所述伸缩构件(62)的伸出端伸出,以对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进行预紧;
当所述拉索(80)的预紧力达到预定值时,控制所述伸缩构件(62)的伸出端缩回;
卸除所述伸缩构件(62)、所述前限位板(61)以及嵌有所述第二锥形套(62)的所述后限位板(63)。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段(11)为圆柱形,所述卡持段(12)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12a),
所述地锚基础(50)中设置有卡槽(51),并且所述卡槽(51)包括竖直槽部(51a)和位于所述竖直槽部(51a)两侧并与所述竖直槽部(51a)连通的水平槽部(51b),所述水平槽部(51b)的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
其中,将所述支撑轴(10)安装到所述地锚基础(50)中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支撑轴(10)的所述卡持段(12)从所述水平槽部(51b)的开口的一端滑入到所述水平槽部(51b)中,并且使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朝向所述水平槽部(51a)的封堵的另一端倾斜,以连接所述拉索(80)的第一端,
将所述支撑轴(10)固定在所述地锚基础(50)中的步骤包括:使用填充物(70)填充所述卡槽(51)的未被占据的空间。
18.一种拉索式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式塔筒包括塔筒主体、多根拉索及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斜拉索地锚,
其中,每根拉索的第一端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刚性连接构件(30),每根拉索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塔筒主体上。
CN201910468176.2A 2019-05-31 2019-05-31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Active CN112012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8176.2A CN112012556B (zh) 2019-05-31 2019-05-31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8176.2A CN112012556B (zh) 2019-05-31 2019-05-31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2556A true CN112012556A (zh) 2020-12-01
CN112012556B CN112012556B (zh) 2022-11-29

Family

ID=73501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8176.2A Active CN112012556B (zh) 2019-05-31 2019-05-31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255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8319A (en) * 1965-08-16 1968-02-13 Granger Associates Tall column structure of connected sections with warren cross-bracing and legs of channel section
US4203267A (en) * 1978-07-31 1980-05-20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Multiple strand tower guy assembly
US5529276A (en) * 1993-06-21 1996-06-25 Breakaway Products, Inc. Frangible guy attachment for utility poles
JP2006112171A (ja) * 2004-10-18 2006-04-27 Ori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斜張橋における斜材定着ナット取付け治具と斜材定着ナットのセット方法
CN102776984A (zh) * 2012-08-10 2012-11-14 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
CN102853166A (zh) * 2012-07-10 2013-01-02 金新民 一种拉索安装座
CN108026706A (zh) * 2015-08-31 2018-05-11 Vsl 国际股份公司 缆索锚固系统
CN109630363A (zh) * 2018-11-23 2019-04-16 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外拉索式塔筒及具有外拉索式塔筒的风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8319A (en) * 1965-08-16 1968-02-13 Granger Associates Tall column structure of connected sections with warren cross-bracing and legs of channel section
US4203267A (en) * 1978-07-31 1980-05-20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Multiple strand tower guy assembly
US5529276A (en) * 1993-06-21 1996-06-25 Breakaway Products, Inc. Frangible guy attachment for utility poles
JP2006112171A (ja) * 2004-10-18 2006-04-27 Ori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斜張橋における斜材定着ナット取付け治具と斜材定着ナットのセット方法
CN102853166A (zh) * 2012-07-10 2013-01-02 金新民 一种拉索安装座
CN102776984A (zh) * 2012-08-10 2012-11-14 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
CN108026706A (zh) * 2015-08-31 2018-05-11 Vsl 国际股份公司 缆索锚固系统
CN109630363A (zh) * 2018-11-23 2019-04-16 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外拉索式塔筒及具有外拉索式塔筒的风电机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聂永明等: "洛阳新区体育中心体育场斜拉索施工", 《施工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2556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46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tensioning tendon in a wind turbine tower
US8555518B2 (en) Grout template for wind turbine foundations
CN205955358U (zh) 一种内拉线悬浮式抱杆的组塔装置
US20160168815A1 (en) Guy wire anchoring systems, brackets and kits
US6890461B2 (en) Method of reinforcing concrete electric pole
CN112012556B (zh) 斜拉索用连接组件、斜拉索地锚及施工方法、拉索式塔筒
CN113047438B (zh) 一种索网组件、建筑物及建筑物施工方法
KR20180103274A (ko) 파일 인양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일설치공법
KR101595306B1 (ko) 회전에 의한 기계식 정착형 어스 앵커 및 이의 시공 공법
US7796093B1 (en) Helicopter transportable antenna mast and stay cable system
EP3147430B1 (en) Fasten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elongated composite member fastened to a column
US9862578B2 (en) Tiltable and rotatable lifting pole assembly
CN210622440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牵引线结构
WO2012153137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wind turbine and a method thereof
EP3222798B1 (en) Fall protection
CN111287907B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CN214786460U (zh) 一种地上设施加固装置
CN218347025U (zh) 一种通信线缆快速架空敷设装置
CN210530320U (zh) 一种新型可伸缩盘扣式支撑立杆
CN113622642B (zh) 推拉式型钢悬挑防护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US115119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uying, in the air assembly, and restoration of a lattice boom
CN210530321U (zh) 一种新型可伸缩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
CN2165168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用提升装置
CN210622428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拉线结构
GB2377965A (en) Safety apparatus for the erection of scaffo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