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907B -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7907B
CN111287907B CN201811490084.6A CN201811490084A CN111287907B CN 111287907 B CN111287907 B CN 111287907B CN 201811490084 A CN201811490084 A CN 201811490084A CN 111287907 B CN111287907 B CN 111287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section
cable
concrete
prest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00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7907A (zh
Inventor
孙阳
李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00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7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03D13/22Found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混凝土塔筒的至少一个塔筒段为上塔筒段、下塔筒段,二者接缝处的预留空间内设有预应力筋连接器。预应力索包括下段索和上段索,下段索的上端、上段索的下端分别连接预应力筋连接器。混凝土塔筒通过塔吊装置进行安装,至少一个塔筒段上设有用于与塔吊装置相连的扶臂结构,在每个扶臂结构连接到塔吊装置之前,将扶臂结构下方的预应力筋连接器上的下段索均完成拉伸、锚固。预应力筋连接器的连接包括如下步骤:S1:张拉下段索;S2:穿设上段索;S3:将上段索底部的挤压锚安装在预应力筋连接器上;S4:将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的预留空间用混凝土填实。本发明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更加可靠。

Description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而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由于采用支撑结构,对混凝土塔筒会产生侧向荷载,需提前施加预应力。通过预应力筋连接器施加预应力后局部受力集中,且需要预留施工空间。当在塔筒施工过程中设置支撑结构时,对预制混凝土塔筒会产生侧向荷载,可能会导致塔筒变形,对结构稳定性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可提高混凝土塔筒制造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所述混凝土塔筒包括塔筒基础和塔筒主体,所述塔筒主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多个塔筒段,所述塔筒段均为完整的环形或者由多个塔片沿周向拼成的环形,每个所述塔筒段内均设有预应力孔道,至少一个所述塔筒段为上塔筒段,与所述上塔筒段下方相邻的所述塔筒段为下塔筒段,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在接缝处设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内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所述混凝土塔筒通过预应力索施加预应力,所述预应力索包括下段索和上段索,所述下段索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所述下段索穿过所述下塔筒段内的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上段索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所述上段索穿过所述上塔筒段内的所述预应力孔道,其中,所述混凝土塔筒通过塔吊装置进行安装,至少一个所述塔筒段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塔吊装置相连的扶臂结构,在每个所述扶臂结构连接到所述塔吊装置之前,将扶臂结构下方的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的所述下段索均完成拉伸、锚固;其中,在施工中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的连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张拉所述下段索;S2:将所述上段索穿设在所述上塔筒段的所述预应力孔道内;S3:将所述上段索底部的挤压锚安装在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S4:将设置有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的所述预留空间用混凝土填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由预应力筋连接器的连接过程可以看出,先张拉下段索后穿设上段索,这样上段索在底部通过挤压锚固定在预应力筋连接器时下段索是张拉的状态,上段索底部挤压锚安装完成后下段索因张拉力作用而向下拉紧挤压锚,从而将挤压锚紧紧锁住,之后通过混凝土填实预留空间,全方位索住预应力筋连接器。通过在塔吊装置上设置扶臂结构来连接塔筒段,使塔吊装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混凝土塔筒得到扶持,提高施工整体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设置成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设置成包括:内连接柱,所述内连接柱上设有内连接孔,所述内连接孔沿轴向贯通所述内连接柱;外连接台,所述外连接台由所述内连接柱的部分外周壁向外延伸而成,所述外连接台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连接柱的轴向尺寸,所述外连接台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外连接槽,所述外连接槽沿轴向贯通所述外连接台,所述外连接槽在远离所述内连接柱的一侧敞开;其中,将所述上段索和所述下段索的其中一个卡在所述内连接柱的所述内连接孔上,将另一个卡在所述外连接台的所述外连接槽上。
具体地,所述内连接柱由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包括金属罩,在步骤S3中,安装所述挤压锚后,将所述金属罩外套所述下段索且罩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具体地,所述下塔筒段上在至少一个所述预应力孔道的顶部设置预留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预应力孔道的直径,所述金属罩螺纹连接在所述预留螺纹孔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留空间包括形成在所述上塔筒段上的预留孔槽,所述预留孔槽的容积大于预应力筋连接器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均设置成包括:薄壁段、厚基段和过渡段,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彼此相连的部分为所述厚基段,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彼此远离的部分为所述薄壁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在所述薄壁段和所述厚基段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塔筒段内在所述预留空间周围预埋上加强钢筋组,所述下塔筒段内在所述预留空间周围处预埋下加强钢筋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预留孔槽设置成在朝向环形内周的一侧敞开。
具体地,在步骤S4中,采用补偿收缩自密实混凝土二次浇筑所述预留空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与塔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的塔筒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塔筒与下塔筒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筋连接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混凝土塔筒10、
塔筒基础110、塔筒主体120、扶臂塔筒段121、普通塔筒段122、上塔筒段123、下塔筒段124、预应力孔道127、预留空间128、预留孔槽1281、薄壁段1201、厚基段1202、过渡段1203、
预应力索13、下段索131、上段索132、
预应力筋连接器15、连接器本体150、内连接柱151、内连接孔1511、外连接台152、外连接槽1521、金属罩153、
塔吊基础210、塔吊主体220、纵向桁架221、水平桁架222、扶臂结构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如图1所示,混凝土塔筒10包括塔筒基础110和塔筒主体120,塔筒主体120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多个塔筒段,塔筒段均为完整的环形(如图2所示)或者由多个塔片(如图3所示)沿周向拼成的环形。每个塔筒段内均设有预应力孔道127,混凝土塔筒10通过穿设在预应力孔道127的预应力索13施加预应力。在下文中将提到,混凝土塔筒10在施工中还需要支撑塔吊装置。由于需要支撑塔吊装置,支撑结构会对混凝土塔筒产生侧向荷载,因此混凝土塔筒10上需要提前施加预应力,因此,也就需要设置预应力筋连接器15以连接分段锚固的预应力索13。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混凝土塔筒10,需要塔吊装置配合来完成施工工作。塔吊装置用于将预制的混凝土塔筒段或者塔片吊装到已吊装完成的塔筒段上。随着已吊装完成的塔筒段的增高,塔吊装置也要相应增高。现有技术中,有的混凝土塔筒的高度甚至能达到百米以上,因此塔吊装置需要的高度就更高。为保障施工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将已吊装完成的塔筒段中,塔吊装置固定在合适的塔筒段上。
此处如图1所示,塔吊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扶臂结构230连接到合适的塔筒段上,连接扶臂结构230的塔筒段称为扶臂塔筒段121。
但是塔吊装置通过扶臂结构230连接到塔筒主体120时,会通过扶臂结构230施加给扶臂塔筒段121侧向荷载(包括对扶臂塔筒段121产生的水平拉伸力),因此为避免上述连接结构造成混凝土塔筒10的倾斜、压溃,需要对已经吊装完成的塔筒段提前施加预应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选择出至少一个塔筒段为上塔筒段123,与上塔筒段123下方相邻的塔筒段为下塔筒段124,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在接缝处设有预留空间128,预留空间128内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15。预应力索13包括下段索131和上段索132,下段索131的上端连接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下段索131穿过下塔筒段124内的预应力孔道127,上段索132的下端连接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上段索132穿过上塔筒段123内的预应力孔道127。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塔筒段123、下塔筒段124均是塔筒段的一种,上塔筒段123、下塔筒段124的命名均是相对于二者之间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而言的,即用来固定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两个塔筒段中,位于该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下方的塔筒段为下塔筒段124,位于该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方的塔筒段为上塔筒段123。以两个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为例,即使上方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下塔筒段124位于下方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上方,该下塔筒段124不能称为上塔筒段125。
而下段索131和上段索132均是预应力索13,二者的命名均是相对于二者之间连接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而言。以上下相邻的两段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为例,上方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连接的下段索131,可能就是下方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连接的上段索132。
另外为方便说明,本文中称塔筒段中除了扶臂塔筒段121、上塔筒段123、下塔筒段124外的塔筒段均为普通塔筒段12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扶臂结构230连接到塔吊装置之前,将扶臂结构230下方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的下段索131均完成拉伸、锚固。这里扶臂结构230是连接到塔吊主体220上的。先将下段索131拉伸、锚固,后再将相邻的扶臂结构230连接到塔吊主体220上,可以保证当混凝土塔筒10施工完成并拆除塔吊装置后,下索索131产生的预应力仍是适合该混凝土塔筒10的。避免因塔吊装置产生的侧向切向,导致下段索131虽在连接塔吊装置时合适但是拆除后过松的情况。
传统的方法中,混凝土塔筒的建造不需要支撑吊装设备,因此无需事先施加预应力。此外,传统的方法并不会产生水平分力。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10的施工方法中,通过在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之间的接缝连接处设置预留空间128,提供了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一种全新的固定方式,使预应力筋连接器15设置在预应力索13拉伸力所在的直线上。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预应力索13沿周向环绕混凝土塔筒10设置,多个预应力索13张紧后产生的预应力也均是沿周向环绕混凝土塔筒10设置。因此在合理设置下,多个预应力索13产生的预应力的合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预应力合力方向与重心同向,从而保证预应力施加后结构的可靠性,避免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设置处产生额外的侧向切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10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塔吊装置上设置扶臂结构230来连接塔筒段,使塔吊装置和混凝土塔筒10在施工过程中相互扶持,提高施工整体安全性。而将预应力索13的施工方式与扶臂结构230的连接方式相互关联后,使塔吊装置在连接混凝土塔筒10而产生侧向荷载前提前施加预应力,使塔吊装置与混凝土塔筒10的连接更加安全。
其中,在每个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均是先固定下段索131,后固定上段索132的。因为当安装预应力筋连接器15时,表明安装该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下塔筒段124,以及该下塔筒段124下方的塔筒段均已经拼装完成,因此张拉固定该下段索131是没有问题的。而安装该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上塔筒段123可能也已经拼装完成,但是该上塔筒段123上方的需要穿设上段索132的全部塔筒段没有拼装完成,因此只能先将上段索131的下端锚固,但是还不能对上段索131进行张拉。如何在将下段索131张拉、固定后,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连接上段索132,是施工中一个难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施工中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连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张拉下段索131;
S2:将上段索132穿设在上塔筒段123的预应力孔道127内;
S3:将上段索132底部的挤压锚安装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
S4:将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预留空间127用混凝土填实。
为方便理解,下面以混凝土塔筒10中只安装了一个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为例进行说明,该预应力筋连接器15安装在塔筒主体120的1/2高度处,塔筒主体120的1/2高度处两侧的塔筒段分别为上塔筒段123、下塔筒段124。
当将塔筒段依次拼装,并拼装至上塔筒段123时,可以设置预应力筋连接器15,穿设下段索131,然后将下段索131的下端锚固在最下方塔筒段或者塔筒基础10上,将下段索131的上端连接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这里,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设置与下段索131的穿设顺序不限。
在安装上段索132之前,已经将下段索131两端均进行有效固定,因此下段索131处于张紧状态,预应力筋连接器15被下段索131拉紧。因此在安装上段索132之前,需要向上抻拉下段索131,使预应力筋连接器15有一定活动量。此时,在将上段索132底部的挤压锚时,可以轻松地将挤压锚安装到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之后不再向上抻拉下段索131后,下段索131因张拉力作用而向下拉紧挤压锚,从而将挤压锚紧紧锁住。这里在安装挤压锚之前将上段索132穿设在上塔筒段的预应力孔道127内,是为保证预应力筋连接器15被锁住的位置合理,后续无需对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位置进行大调。之后通过混凝土填实预留空间128,全方位索住预应力筋连接器15。
由于上塔筒段123通过下段索131得到有效张紧,因此在上塔筒段123以及上塔筒段123下方的塔筒段上,可以安装扶臂结构230,然后将塔吊主体220连接在扶臂结构230上,使塔吊主体220得到有力支撑。
之后,当将塔筒主体120剩下1/2高度的塔筒段安装完成后,可将上段索132的顶部穿设这些塔筒段后,锚固在塔筒主体120的顶部。
上述示例中塔筒主体120仅在一个高度处设置预应力筋连接器15,当在塔筒主体120不同高度处设置预应力筋连接器15时,例如塔筒主体120分别在1/3、2/3处设置预应力筋连接器15时,1/3高度处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连接的上段索132,相当于2/3高度处预应力筋连接器15上连接的下段索131。2/3高度处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连接方式,与上述方式是相同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塔筒10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面上建造塔吊基础210和塔筒基础110;
S2:在塔吊基础210上安装塔吊主体220,塔吊主体220包括纵向桁架221和水平桁架222,纵向桁架221沿竖向固定在塔吊基础210上,水平桁架22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连接在纵向桁架221上,纵向桁架221安装达第一预设高度;
S3:使用塔吊主体220上的吊车将预制件吊装到塔筒基础110上形成环形的塔筒段,塔筒段位于塔吊主体220的水平一侧,预制件为环形或者片状,当预制件为片状时要吊装多个预制件拼出环形,塔筒段的中轴线竖向设置;
S4:每吊装一个塔筒段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直至形成塔筒主体120;其中,至少一个塔筒段为扶臂塔筒段121,扶臂塔筒段121与纵向桁架221之间连接有扶臂结构230。
在步骤S4中,每完成一个扶臂塔筒段121的吊装后,先安装扶臂结构230,后在该扶臂塔筒段121的上方吊装另一个塔筒段。
这里,可以当塔筒段吊装到将来要连接塔吊装置的扶臂塔筒段121,或者当塔筒段吊装到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时,可以在该扶臂塔筒段121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上设置预应力筋连接器15。也就是说,扶臂塔筒段121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下方的塔筒段,构成上述下塔筒段124。
具体地,先将该扶臂塔筒段121上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上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将其上的下段索131进行拉伸、锚固。之后,再将该扶臂塔筒段121连接到塔吊主体220上。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环形的塔筒段并不单指塔筒段的截面形成为圆环形,还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等等多边形结构。同理,预制件并不限于弧形还可以是平板状。
可选地,混凝土塔筒10在1/3塔筒高处,以及混凝土塔筒10在2/3塔筒高处,在上下两个塔筒段的水平接缝处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预应力筋连接器15包括连接器本体150:内连接柱151和外连接台152。内连接柱151上设有内连接孔1511,内连接孔1511沿轴向贯通内连接柱151。外连接台152由内连接柱151的部分外周壁向外延伸而成,外连接台152的轴向尺寸小于内连接柱151的轴向尺寸。外连接台152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外连接槽1521,外连接槽1521沿轴向贯通外连接台152,外连接槽1521在远离内连接柱151的一侧敞开。
上段索132和下段索131的其中一个卡在内连接柱151的内连接孔1511上,另一个卡在外连接台152的外连接槽1521上。这里,上段索132和下段索131的端部形成为大头端,这样插到内连接孔1511、外连接槽1521内的预应力索13,通过这个大头端卡在内连接柱151、外连接台152的端面上。这样设置的预应力筋连接器15,结构简单,可靠性非常高。
其中,外连接槽1521设有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开,预应力筋连接器15可以通过外连接台152连接有多根预应力索13,提高外连接台152的使用性能。多根预应力索13在外连接台152上周向间隔开,有利于外连接台152的平衡。内连接柱151上可以设有多个内连接孔1511,以连接有多根预应力索13,实现高强度连接。
可选地,上段索132锚固在外连接槽1521上,下段索131锚固在内连接孔1511上。其中,上段索132可以从外连接槽1521的敞开位置进入外连接台152,从而贯穿外连接台152,上段索132的下端锚固在外连接台152的下端。下段索131需要从内连接柱151的下端进入内连接孔1511,然后从内连接柱151的上端伸出,下段索131的上端锚固在内连接柱151的上端。可以理解的是,上段索132也可以锚固在内连接孔1511上,下段索131锚固在外连接槽1521上。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内连接柱15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减小。即内连接柱151为竖向设置的柱体,内连接柱151可以是由下到上直径逐渐减小,也可以是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减小。可选地,外连接台152邻近内连接柱151的直径小的一端,也就是说,内连接柱151与外连接台152配合的直径较小,有利于内连接柱151与外连接台152的固定,还可以使得外连接台152上下端面的空间较大,可获得较大锚固空间,方便施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预应力筋连接器15包括金属罩153,金属罩153外套下段索131且罩在连接器本体150上,从而达到对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下塔筒段124上在至少一个预应力孔道127的顶部设置预留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径大于预应力孔道127的直径,金属罩153螺纹连接在预留螺纹孔上。这样对金属罩153具有固定作用,避免预应力筋连接器15受到水平切向力时,来回摩擦导致断筋等现象。另外,通过将金属罩153罩在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底部,且金属罩153与下塔筒段124相连,使预应力筋连接器15处受到的集中应力可以分散到下塔筒段124,提高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结构可靠性。
具体地,下塔筒段124形成预留螺纹孔的部分空腔,构成一部分预留空间12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预留空间128包括形成在上塔筒段123上的预留孔槽1281,预留孔槽1281的容积大于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体积。预应孔槽128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给预应力筋连接器15提供安装空间,方便施工,预应力筋连接器15隐藏在预应孔槽1281中;另一方面,预应孔槽1281内可灌注混凝土以抵消预应力筋连接器15产生的应力集中,保证预应孔槽1281位置的强度,防止局部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均包括:薄壁段1201、厚基段1202和过渡段1203。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彼此相连的部分为厚基段1202,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彼此远离的部分为薄壁段1201,过渡段1203连接在薄壁段1201和厚基段1202之间。
厚基段1202是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中厚度最厚的一段,预应力筋连接器15安装在厚基段1202内,这样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仍能保持整体较大的结构强度。而薄壁段1201的设置,是避免成本过高。过渡段1203的设置在于使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的厚度良好过渡,避免在薄壁段1201、厚基段1202连接处产生较大集中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塔筒段123内在预留空间128周围预埋有上加强钢筋组,下塔筒段124内在预留空间128周围处预埋有下加强钢筋组。这里由于预留空间128的设置,使上塔筒段123和下塔筒段124的连接处强度在此变得薄弱,而加强钢筋组的设置恰好能补足此处强度。
可选地,预留孔槽1281在朝向环形内周的一侧敞开,这样完全敞开方便施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留孔槽1281在朝向环形内周的一侧也可以仅设置能够容预应力筋连接器15进入的小口。
具体地,上索段132和下索段131均完成拉伸、锚固后,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15的预留空间128内由混凝土充实。这样使混凝土对预应力筋连接器15及相应结构提供较好保护,且能提高结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塔筒包括塔筒基础和塔筒主体,所述塔筒主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多个塔筒段,所述塔筒段均为完整的环形或者由多个塔片沿周向拼成的环形,
每个所述塔筒段内均设有预应力孔道,至少一个所述塔筒段为上塔筒段,与所述上塔筒段下方相邻的所述塔筒段为下塔筒段,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在接缝处设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内设置有预应力筋连接器,
所述混凝土塔筒通过预应力索施加预应力,所述预应力索包括下段索和上段索,所述下段索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所述下段索穿过所述下塔筒段内的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上段索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所述上段索穿过所述上塔筒段内的所述预应力孔道,其中,
所述混凝土塔筒通过塔吊装置进行安装,至少一个所述塔筒段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塔吊装置相连的扶臂结构,在每个所述扶臂结构连接到所述塔吊装置之前,将所述扶臂结构下方的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的所述下段索均完成拉伸、锚固;
在施工中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的连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张拉所述下段索;
S2:将所述上段索穿设在所述上塔筒段的所述预应力孔道内;
S3:将所述上段索底部的挤压锚安装在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上;
S4:将设置有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的所述预留空间用混凝土填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设置成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设置成包括:
内连接柱,所述内连接柱上设有内连接孔,所述内连接孔沿轴向贯通所述内连接柱;
外连接台,所述外连接台由所述内连接柱的部分外周壁向外延伸而成,所述外连接台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连接柱的轴向尺寸,所述外连接台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外连接槽,所述外连接槽沿轴向贯通所述外连接台,所述外连接槽在远离所述内连接柱的一侧敞开;其中,
将所述上段索和所述下段索的其中一个卡在所述内连接柱的所述内连接孔上,将另一个卡在所述外连接台的所述外连接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柱由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连接器包括金属罩,在步骤S3中,安装所述挤压锚后,将所述金属罩外套所述下段索且罩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筒段上在至少一个所述预应力孔道的顶部设置预留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预应力孔道的直径,所述金属罩螺纹连接在所述预留螺纹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空间包括形成在所述上塔筒段上的预留孔槽,所述预留孔槽的容积大于预应力筋连接器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均设置成包括:薄壁段、厚基段和过渡段,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彼此相连的部分为所述厚基段,所述上塔筒段和所述下塔筒段彼此远离的部分为所述薄壁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在所述薄壁段和所述厚基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筒段内在所述预留空间周围预埋上加强钢筋组,所述下塔筒段内在所述预留空间周围处预埋下加强钢筋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留孔槽设置成在朝向环形内周的一侧敞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采用补偿收缩自密实混凝土二次浇筑所述预留空间。
CN201811490084.6A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287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0084.6A CN111287907B (zh)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0084.6A CN111287907B (zh)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907A CN111287907A (zh) 2020-06-16
CN111287907B true CN111287907B (zh) 2021-02-23

Family

ID=7102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0084.6A Active CN111287907B (zh)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790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6912A1 (de) * 2001-06-01 2002-12-19 Oevermann Gmbh & Co Kg Hoch Un Turmbauwerk aus Spannbeton
WO2016119035A1 (pt) * 2015-01-30 2016-08-04 Proacqua Construções E Comércio Ltda. Torre de materiais estruturais e método de montagem
CN205315208U (zh) * 2015-12-24 2016-06-15 惠宏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风机塔架结构
CN106481515A (zh) * 2016-10-08 2017-03-08 霍尔果斯新国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混凝土塔筒组件及其张拉方法
CN207033661U (zh) * 2017-06-07 2018-02-23 大唐靖边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塔筒法兰固定螺栓防腐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907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4905B2 (en) Tower and method for the assembly of a tower
US20150252580A1 (en) Tower Construction and a Method for Erecting the Tower Construction
US9481973B2 (en) Continuous strand hoop reinforcement for concrete foundations
EP2718520B1 (en) Joint for concrete tower sections
EP33290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tensioning tendon in a wind turbine tower
EP3196364A1 (en) Base support for wind-driven power generators
EP2821565A1 (en) Connection between a wind turbine tower and its foundation
JP6396469B2 (ja) 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タワーおよび基礎部を有する風力タービン
CN110042767B (zh) 一种缆索吊装系统的扣索锚固方法
EP2857614A1 (en) Concrete tower formed with precast pieces
CN111287907B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CN112204250B (zh) 用于竖立风能设备塔的方法
EP3118393B1 (en) Anchoring means using a cable for a horizontal joint, and anchoring method using a cable for a horizontal joint
CN111287908B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CN214245329U (zh) 一种采用带肋模板的半装配式组合桥墩
CN209469537U (zh) 混凝土塔筒的锚固塔筒段及混凝土塔筒
WO2017102925A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mast of concrete intended for a windmill
CN111287895A (zh) 塔筒的预应力筋连接器和具有其的混凝土塔筒
CN111287901A (zh) 混凝土塔筒的下塔筒段和具有其的混凝土塔筒
CN115182850A (zh) 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及其建造工艺
CN111287899A (zh) 混凝土塔筒的锚固塔筒段及混凝土塔筒
CN111287900A (zh) 混凝土塔筒的上塔筒段和具有其的混凝土塔筒
CN113005897A (zh) 自锚式悬索桥的锚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200021 room 1001, 10th floor, 138 Huaihai Middle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5, building 4, Nanyou fourth industrial zone, 1124 Nanshan Avenue,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