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7493B -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7493B
CN112007493B CN202011167517.1A CN202011167517A CN112007493B CN 112007493 B CN112007493 B CN 112007493B CN 202011167517 A CN202011167517 A CN 202011167517A CN 112007493 B CN112007493 B CN 112007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ocs
ozone
assembly
turbulen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75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7493A (zh
Inventor
贺运初
粟子渺
刘黎明
龚京忠
谭建华
黄炎
梁义
吴斌辉
蔡明�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ujiu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ujiu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ujiu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ujiu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75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7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7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7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7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6Gas phase processes, e.g. by using aeros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4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8Removing components of un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4Organic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10Oxidants
    • B01D2251/104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VOCs收集管、臭氧发生组件、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预处理组件、扰流反应组件、臭氧毁灭组件;臭氧发生组件用于生成臭氧气体,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用于生成含微纳米气泡的活性水;预处理组件与VOCs收集管、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连接,使大分子VOCs发生解链反应;扰流反应组件与臭氧发生组件、预处理组件连接;扰流反应组件内设有扰流构造,VOCs气体与臭氧气体在扰流反应仓中经扰流作用充分混合、反应。臭氧毁灭组件与扰流反应组件连接,以将残留臭氧气体分解。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结果彻底、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原料简单、处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物降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当与人体直接接触的VOCs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抽搐、昏迷,伤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工业VOC具有污染物数量多、排放量大的特点。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卤化物、碳氧化物、VOCs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统的气体称为气态污染。国际上主流的处理技术有UV光催化技术、溶剂回收技术、回收燃烧技术、生物降解技术,VOCs的尾端处理技术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
冷凝式治理无法有效地将冶炼行业、炮竹行业等高危物体排放的废气进行分离,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燃烧式治理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是无法处理低浓度的VOCs;溶解吸纳治理无法将VOCs彻底降解,只是防止了VOCs扩散到空气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治理虽然稳定,但是对环境要求高,适用性不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结果彻底、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原料简单、处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包括VOCs收集管、臭氧发生组件、微纳米气泡组件、预处理组件、扰流反应组件、臭氧毁灭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用于生成臭氧气体并输出;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与臭氧发生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用于将臭氧气体在介质中转换为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并输出;
所述预处理组件与VOCs收集管、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接收VOCs气体与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中生成的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活性水,从而使大分子VOCs颗粒发生解链反应,并过滤VOCs气体中的杂质颗粒;所述预处理组件输出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所述扰流反应组件与臭氧发生组件、预处理组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扰流反应组件内设有扰流构造,以使得VOCs气体和臭氧气体经过扰流组件时发生扰流作用而充分混合、反应;所述扰流反应组件输出尾气;
所述臭氧毁灭组件与扰流反应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接收尾气;所述臭氧毁灭组件用于将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分解后排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与臭氧发生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用于将臭氧气体在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中转换为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活性水并输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预处理仓,所述预处理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介质空间与预留空间,所述介质空间内设有含有微纳米气泡的预处理介质,所述预留空间位于介质空间的上方以用于容纳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所述预处理仓上设VOCs气体进口与预处理气体出口,以用于连接VOCs收集管、扰流反应组件;
所述VOCs气体进口与介质空间相通,所述预处理气体出口与预留空间相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毁灭组件与扰流反应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VOCs浓度监测表与臭氧浓度监测表,以用于检测尾气中VOCs气体的浓度与臭氧气体的浓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反应组件包括扰流仓,所述扰流仓内间错接有若干挡板,从而在扰流仓内形成迂回前进的气流通道;
所述扰流仓上对应气流通道一端的位置设有预处理气体进口,所述扰流仓上对应气流通道另一端的位置设有尾气出口,所述扰流仓上还设有臭氧气体进口;
所述扰流构造为若干均匀设在挡板两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为弯曲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的新月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迎气流方向一侧的弯曲弧度为10—40°,所述凸起背气流方向一侧的弯曲弧度为30—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反应组件包括螺旋结构的折流管,所述折流管的一端与预处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臭氧毁灭组件连接;
所述扰流构造为若干沿气流方向设在折流管内的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若干挡块,每一扰流组件中的挡块沿气流方向在折流管内围成具有气流间隙的弓形结构,所述弓形结构的凹陷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
所述折流管通过连接导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VOCs集成处理方法,采用上述VOCs集成处理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VOCs气体接入所述预处理组件,对VOCs气体进行预处理,使大分子VOCs发生解链反应,生成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将臭氧气体、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接入所述扰流反应组件,使得臭氧气体与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充分混合、反应,生成尾气;
对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进行分解后排放。
所述对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进行分解后排放之前,还包括:
对尾气进行检测:
若尾气中VOCs气体浓度高于第一阈值则减少步骤1中VOCs气体的接入量,和/或增加步骤1中臭氧气体的接入量;
若尾气中臭氧气体浓度高于第二阈则减少步骤1中臭氧气体的接入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臭氧作为VOCs处理药剂,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强、氧化速度快氧化作用彻底等特点,同时臭氧可以采用电解法产生,整个处理过程基本无副产物,经臭氧降解的VOC产物为CO2和H2O,无二次污染,安全、环保;
2.可以根据VOC气体实时收集量控制臭氧气体的产生量,高效节能。
3.对周围环境要求低,对处理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低,部分恶劣环境中仍可稳定运行。
4.采用模块组件化组装,后期维护简单、方便,并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节约成本等特点具有较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OCs集成处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OCs集成处理装置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实施结构的扰流反应组件VOCs集成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板两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凸起的轴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凸起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实施结构的扰流反应组件VOCs集成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折流管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折流管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块在折流管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9中的A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9中的B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9中的C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OCs集成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VOCs收集管1、臭氧发生组件2、扰流反应组件3、扰流仓311、挡板312、气流通道313、预处理气体进口314、尾气出口315、臭氧气体进口316、凸起317、凸起迎气流方向一侧3171、凸起背气流方向一侧3172、梯形底座321、折流管322、直管323、十字导管324、挡块325、臭氧毁灭组件4、预处理组件51、预处理仓511、VOCs气体进口512、微纳米气泡水进口513、预处理气体出口514、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预处理介质53、VOCs浓度监测表6、臭氧浓度监测表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12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包括VOCs收集管1、臭氧发生组件2、预处理组件51、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扰流反应组件3、臭氧毁灭组件4,具体的:
VOCs收集管1用于连接外部的VOCs气体收集装置,将VOCs气体导入VOCs集成处理装置,臭氧发生组件2用于生成臭氧气体并输出,其中,VOCs气体收集装置可以采用常规的集气罩等,臭氧发生组件2可以采用常规的臭氧发生器,其以纯净水为原料,通过对纯净水电解生成臭氧气体,也可以用电晕法或其它方式替代;上述集气罩、臭氧发生器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为常规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过多赘述。
预处理组件51与VOCs收集管1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将VOCs气体导入预处理组件51并对VOCs气体进行预处理,使大分子VOCs发生解链反应;预处理组件51输出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其中,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用于生成含微纳米气泡的活性水,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与预处理组件51相连,以将含微纳米气泡的活性水导入预处理组件,进而促进对VOCs气体的预处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与臭氧发生组件2通过管路连接,以用于将臭氧气体转换为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活性水,并将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活性水作为预处理介质53输出至预处理组件51.而预处理组件51与VOCs收集管1、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通过管路连接,以接收VOCs气体与预处理介质53混合。其中,将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活性水作为预处理介质53,与待处理的VOC气体混合后,大分子VOC被臭氧氧化从而产生解链反应,同时VOCs气体中的杂质(如粉尘等)发生沉降。其中,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可以采用常规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进一步具体的,预处理组件51包括预处理仓511,预处理仓511内设有相互连接的介质空间与预留空间,预处理介质53设在介质空间内,预留空间位于介质空间的上方以用于容纳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预处理仓511上设VOCs气体进口512、微纳米气泡进口513与预处理气体出口514,以用于连接VOCs收集管1、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扰流反应组件3;VOCs气体进口512、微纳米气泡进口513与介质空间相通,预处理气体出口514与预留空间相通。本实施例中,VOCs气体进口512、微纳米气泡进口513设在预处理仓511的底部,预处理气体出口514设在预处理仓511侧壁的顶部,VOCs收集管1通过管路与VOCs气体进口512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通过管路与微纳米气泡进口513连接,扰流反应组件3通过管路与预处理气体出口514连接。需要注意的是,VOCs收集管1与VOCs气体进口512之间的管路上、臭氧发生组件2与扰流反应组件3之间的管路、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52与微纳米气泡进口513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止回阀,以防止气体回流。
扰流反应组件3与臭氧发生组件2、预处理组件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将臭氧气体与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导入扰流反应组件3;扰流反应组件3内设有扰流构造,以用于使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发生扰流作用,使其与臭氧气体充分混合、反应;扰流反应组件3输出尾气。
具体的,参考图3-6为扰流反应组件3组件的第一种实施结构。扰流反应组件3具体包括扰流仓311,扰流仓311内间错接有若干挡板312,从而在扰流仓311内形成迂回前进的气流通道313;扰流仓311上对应气流通道313一端的位置设有预处理气体进口314,扰流仓311上对应气流通道313另一端的位置设有尾气出口315,扰流仓311上还设有臭氧气体进口316,以用于连接预处理组件、臭氧毁灭组件4、臭氧发生组件2。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挡板312与扰流仓311的内壁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相连,以用于便于对挡板312进行清洗,挡板312与扰流仓311相连接的位置通过密封材料密封。其中,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挡板312与扰流仓311的可拆卸固定相连,密封材料可以采用氟硅橡胶材料。
本实施例中,预处理气体进口314通过管路与预处理气体出口514连接,尾气出口315通过管路与臭氧毁灭组件4连接,臭氧气体进口316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组件2连接,其中,臭氧气体进口316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扰流仓311的一侧或多侧。本实施例中,臭氧气体进口316的数量为3个且均匀分布在扰流仓311的地步,臭氧气体进口316与臭氧发生组件2之间的管路为三通分三支管路。需要注意的是,臭氧气体进口316与臭氧发生组件2之间的管路上同样设有止回阀,以防止气体回流。
扰流构造为若干均匀设在挡板312两面上的凸起317,凸起317为弯曲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的新月状结构,凸起迎气流方向一侧3171的弯曲弧度为10—40°,凸起背气流方向一侧3172的弯曲弧度为30—50°。当预处理后的VOC气体与臭氧的混合气体通过新月状结构的凸起317时,由于沙丘驻涡效应产生四个气旋,使得二者充分混合,特别的,该效应不会阻挡气流流速,在气体流动顺畅的同时能使气体混合效果更好。
具体的,参考图7-13为扰流反应组件3组件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第二扰流反应组件3具体包括梯形底座321以及设在梯形底座321上的螺旋结构的折流管322,梯形底座321起支撑作用;折流管322的一端与预处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臭氧毁灭组件4连接。折流管322通过连接导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具体为通过一直管323与若干十字导管324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其中,直管323的一端为开口且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另一端为闭口且位于折流管322的螺旋腔内,若干十字导管324则依次间隔设在直管323上,同时十字导管324的四个朝内端口与直管323相通,十字导管324的朝外端口与折流管322相通。
扰流构造为若干沿气流方向设在折流管322内的扰流组件,扰流组件包括若干挡块325,每一扰流组件中的挡块325沿气流方向在折流管322内围成具有气流间隙的弓形结构,弓形结构的凹陷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气体通过进入折流导管后由于挡块325的作用产生扰流,可以使预处理后的VOC气体与臭氧气体充分混合。
本实施例中,一个扰流组件包括五个挡块325,其中,第一个与第二个挡块对称设在射流管的上下两侧,具体与第一个挡块位于上部,第二个挡块位于下部;第三个与第四个挡块位于第一个与第二个挡块下游,且对称设在折流管322的上半部与下半部,即第三个挡块低于第一个挡块,第四个挡块高于第二个挡块,第五个挡块位于第三个与第四个挡块的下游,也穿过折流管322的中轴线。其中,挡块的高度为折流管322直径的六分之一。即图9-12所示,其中图10是图9中的A向剖视图,图11是图9中的B向剖视图,图12是图9中的C向剖视图,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扰流组件所具体包含挡块32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五个,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或六个或更多个。
臭氧毁灭组件4与扰流反应组件3通过管路连接,以接收尾气;臭氧毁灭组件4用于将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分解后排放,其中,臭氧毁灭组件4采用常规的臭氧毁灭器,其利用通用的催化分解法或吸附分解法或加热分解法等对尾气中残留的臭氧进行分解。进一步优选的,臭氧毁灭组件4与扰流反应组件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VOCs浓度监测表6与臭氧浓度监测表7,以用于检测尾气中VOCs气体的浓度与臭氧气体的浓度。本实施例中VOCs集成处理装置还包括并未图示的电控箱,VOCs收集管1设有并未图示的流量控制阀,电控箱分别与臭氧浓度监测表7、VOCs浓度监测表6、流量控制阀、臭氧发生组件2电联。当尾气中VOCs气体浓度高于第一阈值时,电控箱则控制流量控制阀减少VOCs收集管1中VOCs气体的流量,和/或控制臭氧发生组件2增加臭氧气体的产出量;若尾气中臭氧气体浓度高于第二阈则控制臭氧发生组件2减少臭氧气体的产出量。本实施例中,控制箱采用常规的PLC电控箱,其中,如何基于上述功能实现PLC电控箱的编程控制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处理仓511与扰流仓311并不局限与圆仓或方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规格的容器,如罐体等;本实施例中所有出现的管路也并不局限与圆管或方管,也可以其他形状、规格的管路。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VOCs集成处理装置中所有的元件上,如VOCs收集管1、臭氧发生组件2、预处理组件、扰流反应组件3、臭氧毁灭组件4上均设有防腐结构,该防腐结构可以采用镀锌不锈钢及氟硅橡胶作为防腐材料,也可以用氯化聚氯乙烯、耐蚀镍基合金、塑料等耐腐材料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VOCs集成处理装置的预处理组件51并不局限预处理仓的预处理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作为预处理组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VOCs集成处理装置中的新月状结构凸起317造型设计并不局限为迎气流方向呈10—40°,背气流方向呈30—50°,可以迎气流方向和背气流方向的角度可以其它任意角度组合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VOCs集成处理装置中挡板312采用矩形板,也可采用其他任意形状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VOCs集成处理装置中扰流仓311的后续臭氧补充从扰流仓311底部或者中部补充,可从其它任意方向及任意间隔调整。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VOCs集成处理方法,采用上述VOCs集成处理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VOCs气体接入预处理组件,对VOCs气体进行预处理,使大分子VOCs发生解链反应,生成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将臭氧气体、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接入扰流反应组件3,使得臭氧气体与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充分混合、反应,生成尾气;
对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进行分解后排放。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进行分解后排放之前,还包括:
若尾气中VOCs气体浓度高于第一阈值则减少步骤1中VOCs气体的接入量,和/或增加步骤1中臭氧气体的接入量;
若尾气中臭氧气体浓度高于第二阈则减少步骤1中臭氧气体的接入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OCs收集管、臭氧发生组件、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预处理组件、扰流反应组件、臭氧毁灭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用于生成臭氧气体并输出,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用于生成含微纳米气泡的活性水;
所述预处理组件与VOCs收集管、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接收VOCs气体并对VOCs气体进行预处理,使大分子VOCs颗粒发生解链反应并过滤VOCs气体中的杂质颗粒;所述预处理组件输出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所述扰流反应组件与臭氧发生组件、预处理组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扰流反应组件内设有扰流构造,以使得VOCs气体和臭氧气体经过扰流组件时发生扰流作用而充分混合、反应,所述扰流反应组件输出尾气;
所述臭氧毁灭组件与扰流反应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接收尾气;所述臭氧毁灭组件用于将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分解后排放;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与臭氧发生组件通过管路连接,以用于将臭氧气体在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中转换为含臭氧的微纳米气泡活性水并输出;
所述扰流反应组件包括扰流仓,所述扰流仓内间错接有若干挡板,从而在扰流仓内形成迂回前进的气流通道;
所述扰流仓上对应气流通道一端的位置设有预处理气体进口,所述扰流仓上对应气流通道另一端的位置设有尾气出口,所述扰流仓上还设有臭氧气体进口;
所述扰流构造为若干均匀设在挡板两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为弯曲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的新月状结构;或
所述扰流反应组件包括螺旋结构的折流管,所述折流管的一端与预处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臭氧毁灭组件连接;
所述扰流构造为若干沿气流方向设在折流管内的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若干挡块,每一扰流组件中的挡块沿气流方向在折流管内围成具有气流间隙的弓形结构,所述弓形结构的凹陷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
所述折流管通过连接导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OCs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预处理仓,所述预处理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介质空间与预留空间,所述介质空间内设有预处理介质,所述预留空间位于介质空间的上方以用于容纳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所述预处理仓上设VOCs气体进口、微纳米气泡进口与预处理气体出口,以用于连接VOCs收集管、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扰流反应组件;
所述VOCs气体进口、微纳米气泡进口与介质空间相通,所述预处理气体出口与预留空间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OCs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毁灭组件与扰流反应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VOCs浓度监测表与臭氧浓度监测表,以用于检测尾气中VOCs气体的浓度与臭氧气体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OCs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迎气流方向一侧的弯曲弧度为10—40°,所述凸起背气流方向一侧的弯曲弧度为30—50°。
5.一种VOCs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VOCs集成处理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VOCs气体接入所述预处理组件,对VOCs气体进行预处理,使大分子VOCs发生解链反应,生成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
将臭氧气体、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接入所述扰流反应组件,使得臭氧气体与预处理后的VOCs气体充分混合、反应,生成尾气;
对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进行分解后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VOCs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尾气中残留臭氧气体进行分解后排放之前,还包括:
对尾气进行检测:
若尾气中VOCs气体浓度高于第一阈值则减少步骤1中VOCs气体的接入量,和/或增加步骤1中臭氧气体的接入量;
若尾气中臭氧气体浓度高于第二阈则减少步骤1中臭氧气体的接入量。
CN202011167517.1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007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7517.1A CN11200749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7517.1A CN11200749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7493A CN112007493A (zh) 2020-12-01
CN112007493B true CN112007493B (zh) 2021-03-16

Family

ID=7352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7517.1A Active CN11200749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7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7848B (zh) * 2021-04-02 2022-06-17 延安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用臭氧除甲醛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3996A (ja) * 2008-09-10 2010-03-25 Sharp Corp 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CN203355584U (zh) * 2013-06-07 2013-12-25 深圳市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
CN103495336A (zh) * 2013-09-27 2014-01-08 深圳市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恶臭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
CN203447899U (zh) * 2013-08-28 2014-02-26 个旧市云新有色电解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导流汽水分离器
CN106823652A (zh) * 2017-02-27 2017-06-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超声波雾化荷电湍流团聚颗粒物的系统及方法
CN107261822A (zh) * 2017-06-30 2017-10-20 迪天环境技术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二次净化并且自循环处理VOCs的设备及工艺方法
CN109395543A (zh) * 2018-12-31 2019-03-01 广东威特宝土壤修复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浸水式废气分离处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3996A (ja) * 2008-09-10 2010-03-25 Sharp Corp 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CN203355584U (zh) * 2013-06-07 2013-12-25 深圳市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
CN203447899U (zh) * 2013-08-28 2014-02-26 个旧市云新有色电解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导流汽水分离器
CN103495336A (zh) * 2013-09-27 2014-01-08 深圳市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恶臭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
CN106823652A (zh) * 2017-02-27 2017-06-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超声波雾化荷电湍流团聚颗粒物的系统及方法
CN107261822A (zh) * 2017-06-30 2017-10-20 迪天环境技术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二次净化并且自循环处理VOCs的设备及工艺方法
CN109395543A (zh) * 2018-12-31 2019-03-01 广东威特宝土壤修复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浸水式废气分离处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7493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4830B (zh) 紫外光降解废气的管式反应器及其方法
CN112007493B (zh) 一种VOCs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7952313B (zh) 一种用于处理燃煤烟气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09917526U (zh) 一种高效净化固化炉废气的处理系统
CN207270995U (zh) 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废气治理设备
CN213221445U (zh) 一种用于搅拌站主楼的沥青烟环保处理装置
CN107803110A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11659252A (zh) 一种用于含臭氧的废气处理的分解吸收催化一体设备
CN207822775U (zh) 一种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CN102824831B (zh) 紫外光解处理废气的箱式光反应器及其方法
CN213221665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道气体净化装置
CN213375976U (zh) 一种注塑机废气净化装置
CN214360770U (zh) 高级氧化耦合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101306321B (zh) 煤烟脱硫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99941U (zh) 一种效果好的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
CN203002191U (zh) 紫外光降解废气的管式反应器
CN209865732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07952358B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13652406U (zh) 旋风式沼气脱硫处理装置
CN211562411U (zh) 一种废气净化吸收处理设备
CN217127178U (zh) 一种臭氧及可见光催化联合处理装置
CN211098356U (zh) 一种大气污染治理净化塔
CN220633702U (zh) 一种串联式烟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硫深度回收系统
CN213965950U (zh) 一种酸性废气净化排放装置
CN210332249U (zh)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VOCs integrated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Pledgee: Bank of Changsha Limited by Share Lt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HUNAN JIUJIU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545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2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Pledgee: Bank of Changsha Limited by Share Lt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HUNAN JIUJIU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