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3992A -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3992A
CN112003992A CN202010819601.0A CN202010819601A CN112003992A CN 112003992 A CN112003992 A CN 112003992A CN 202010819601 A CN202010819601 A CN 202010819601A CN 112003992 A CN112003992 A CN 112003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se
scanning gun
scanning
g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96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秋华
朱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um Intelligent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um Intelligent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um Intelligent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um Intelligent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96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3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3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3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6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apparatus in common for transporting to or from a plurality of scanning positions, e.g. for reading and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9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setting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rogator, e.g. program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66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mass storage, e.g. in document filing systems
    • H04N1/2179Interfaces allowing access to a plurality of users, e.g. connection to electronic image libraries
    • H04N1/2187Interfaces allowing access to a plurality of users, e.g. connection to electronic image libraries with image input from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locations or from a non-central location, e.g. from one or more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inpu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涉及扫描枪技术领域,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底座以及主底座,且所述底座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的数量相同;其中,所述底座用于接收所述扫描枪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所述主底座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扫描枪与终端设备的多对一传输,使得同一台终端设备能够处理多台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信息,降低信息扫描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扫描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扫描技术的发展,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条形码或二维码上的信息通常是通过扫描枪进行扫描,并输入到诸如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实现对条码信息的识别和管理。目前,扫描枪通常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直接与诸如电脑等终端设备一一对应连接,即每一台扫描枪就需要有独立的一台终端设备与其对应连接,以通过终端设备对每一台扫描枪扫描到的信息进行业务处理。当有若干台扫描枪的时候,就需要有与扫描枪数量相同的终端设备对这些扫描枪扫描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而终端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增加了信息扫描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以实现扫描枪与终端设备的多对一传输,使得同一台终端设备能够处理多台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信息,从而降低信息扫描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底座以及主底座,且所述底座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的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底座用于接收所述扫描枪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
所述主底座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扫描枪与所述底座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扫描信息,并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扫描枪数据。
可选的,所述扫描枪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包括:针对扫描到的信息获取底座地址数据,基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和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其中,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为与扫描枪对应连接的底座的地址数据。
可选的,所述扫描枪还用于扫描底座的条码信息,并依据所述条码信息设置底座地址数据,以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对应的底座绑定。
可选的,所述主底座包含第一缓存模块,所述主底座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从接收到的目标转发数据中提取业务数据,并将提取到的业务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
依据数据缓存顺序,将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存储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底座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
当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与本地配置的地址数据相匹配时,基于所述扫描枪数据生成目标转发数据;
基于所述主底座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底座。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含第二缓存模块,所述底座在生成目标转发数据之后,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以在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时从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底座。
可选的,所述主底座的工作模式配置为主机模式,所述主底座还用于基于所述主机模式向与其连接的各个底座输出片选使能信号,以触发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的底座发送所述目标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扫描枪包含第三缓存模块,所述扫描枪在生成扫描枪数据之后,将所述扫描枪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以在连接到所述无线网络时从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扫描枪数据并发送。
可选的,所述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底座发送的业务数据,并依据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得到业务处理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中,所述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底座以及主底座,且所述底座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的数量相同,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底座接收扫描枪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
主底座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与扫描枪数量相同的底座接收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扫描枪数据向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使得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可以依据该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从而实现了扫描枪与终端设备的多对一传输,使得同一台终端设备可以处理多台扫描枪所扫描到的数据信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与扫描枪数量相等的终端设备来处理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信息所导致的信息扫描成本高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信息扫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可选示例中的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扫描枪的数据传输情况,如可以适用于多个扫描枪的数据传输情况。如图1所示,该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110、底座120以及主底座130,且所述底座120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110的数量相同。其中,所述底座120用于接收所述扫描枪110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130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所述主底座130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130连接的终端设备。
在具体实现中,每个扫描枪110可以绑定一个底座120,以通过绑定的底座120将其所发送的数据发送给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130。例如,如图2所示,主底座130可以与一台目标终端设备以及多个底座120连接,并可在接收到底座120所发送的目标转发数据后将该目标转发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处理,从而使得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多个扫描枪110所产生的数据。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与扫描枪数量相同的底座120接收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扫描枪数据向主底座130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使得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130可以依据该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从而实现了扫描枪与终端设备的多对一传输,使得同一台终端设备可以处理多台扫描枪所扫描到的数据信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与扫描枪数量相等的终端设备来处理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信息所导致的信息扫描成本高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信息扫描成本。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扫描枪110作为发射端Tx,可以通过诸如蓝牙、无线上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方式,将扫描到的信息发送到底座120,以通过底座120将扫描到的信息发送到与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130,使得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到该扫描枪110所扫描的的信息。可选的,扫描枪110可以与底座120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扫描信息,并可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扫描枪数据。
在具体实现中,扫描枪110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连接到无线网络,从而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数据,使得底座120可以接收到该扫描枪110所发送的数据。具体的,扫描枪110在扫描到诸如条码等信息后,可以根据扫描到的信息产生对应的扫描枪数据,随后可通过其所连接的无线网络广播发送扫描枪数据,使得底座120可以接收接收到该扫描枪数据,进而可以依据该扫描枪数据确定出目标转发数据。
进一步而言,作为接收端Rx的底座120在接收到扫描枪数据后,可以通过确定该扫描枪数据是否是其所绑定连接的扫描枪发送的数据,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扫描枪数据进行转发,即确定是否需要生成该扫描枪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20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130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当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与本地配置的地址数据相匹配时,基于所述扫描枪数据生成目标转发数据;基于所述主底座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底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20在接收到扫描枪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析该扫描枪数据,确定出该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以根据该底座地址数据确定出该扫描枪数据是否是其所绑定连接的扫描枪发送的。具体而言,底座120可以通过判断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是否与本地配置的地址数据相匹配,来确定发送该扫描枪数据的扫描枪所绑定的底座是否为自身,从而确定出发送该扫描枪数据的扫描枪是否是与其绑定的扫描枪。若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与本地配置的地址数据相匹配,则可以确定发送该扫描枪数据的扫描枪所绑定的底座为自身,即发送该扫描枪数据的扫描枪是与其绑定的扫描枪,随后可采用该扫描枪数据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生产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然后可将该目标转发数据发送给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130,以通过主底座130将该目标转发数据中的业务数据转发目标终端设备,从而使得目标终端可以接收到业务数据,实现了扫描枪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扫描枪110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具体可以包括:针对扫描到的信息获取底座地址数据,基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和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其中,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为与扫描枪对应连接的底座的地址数据。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扫描枪110在扫描到信息后,可以将扫描到的信息确定为与扫描枪业务处理相关的业务数据,以依据该业务数据和扫描枪所绑定的底座地址数据生产对应的扫描枪数据,如可以在扫描信息中添加其所绑定连接的底座的地址数据,即添加底座地址数据,产生对应的扫描枪数据并发送,使得底座120可以接收到携带有底座地址数据的扫描枪数据。
当然,扫描枪110除了可以用于扫描与业务相关的业务数据之外,还可以用于扫描其他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扫描枪110还可以用于底座120的条码信息,以依据扫描到的条码信息实现扫描枪与底座的绑定关系。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扫描枪110还可以用于扫描底座的条码信息,并依据所述条码信息设置底座地址数据,以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对应的底座绑定。需要说明的是,底座的条码信息可以用于标识底座,具体可以包含有底座的址地数据,如可以包含有扫描枪底座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主底座130可以将接收到的目标转发数据缓存到诸如快闪存储器(Flash)等缓存模块中,以便后续可以从该缓存模块中提取出目标转发数据中携带的业务数据进行发送。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主底座130可以包含第一缓存模块,该第一缓存模块可以用于缓存数据,如可以缓存主底座130接收到的目标转发数据和/或该目标转发数据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主底座130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具体可以包括:从接收到的目标转发数据中提取业务数据,并将提取到的业务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依据数据缓存顺序,将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存储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数据缓存顺序可以是指业务数据缓存到第一缓存模块的先后顺序,具体而言,主底座130在接收到底座120所发送的目标转发数据后,可以从该目标转发数据中提取出业务数据,随后可将该业务数据缓存到第一缓存模块中,以便后续与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直接从该第一缓存模块中提取业务数据进行发送,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例如,如图2所示,主底座130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与目标终端设备实现通信连接后,可以按照数据缓存顺序,通过USB将第一缓存模块中缓存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使得目标终端设备可以依据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得到业务处理结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主底座130的工作模式配置为主机模式,所述主底座130还用于基于所述主机模式向与其连接的各个底座输出片选使能信号,以触发接收到片选使能信号的底座发送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主底座130的工作模式可以配置为主机模式,以作为与底座120连接的主设备。在与底座120通信过程中,主底座130作为主设备,可以基于主机模式,向与其连接的各个底座120分别输出片片选使能信号,以通过该片选使能信号使能底座120向其发送目标转发数据,从而使得主底座130可以接收到各个底座120所发送的目标转发数据,实现了底座120与主底座130之间的多对一传输。
例如,主底座130可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与N个底座120通信,以通过片选(Chip Select,CS)使能信号来实现各个底座120的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主底座130可通过片选引脚CS1、CS2、CS3……CSN使能后传输各个底座120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具体而言,哪一个片选引脚使能就传输哪一个片选引脚所连接的底座所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即哪一个片选引脚输出片选使能信号,即选中哪一个片选引脚所连接的底座向该主底座传输业务数据,如片选引脚CS1使能后,可以通过串行时钟(SerialClock,SCLK)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MISO)线以及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MOSI)线传输该片选引脚CS1所连接的底座1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即传输与底座1绑定的扫描枪1所扫描到的业务数据;同理,在片选引脚CS2使能后,可以通过串行时钟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以及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传输该片选引脚CS2所连接的底座2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即传输传输与底座2绑定的扫描枪2所扫描到的业务数据;在片选引脚CS3使能后,传输该片选引脚CS3所连接的底座3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即传输与底座3绑定的扫描枪3所扫描到的业务数据……如此类推,在片选引脚CSN-1使能后,通过串行时钟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以及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传输该片选引脚CSN-1所连接的底座N-1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即传输与底座N-1绑定的扫描枪N-1所扫描到的业务数据;在片选引脚CSN使能后,可以通过串行时钟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传输该片选引脚CSN所连接的底座N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即传输与底座N绑定的扫描枪N所扫描到的业务数据,N为整数。可见,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可以通过SPI与多个底座通信,并可将这些底座传输的业务数据转发给目标终端设备,从而使得同一台终端设备可以处理多台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信息,实现了扫描枪的多对一传输系统,能够减少使用多台扫描枪时所需要的终端设备数量,进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信息扫描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数据可以是与底座绑定的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与业务相关的数据,如可以是扫描到的商品信息、商品数量等,本示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底座120可以包含缓存模块,以作为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中的第二缓存模块,具体可以用于缓存数据,如可以用于缓存底座所接接收到的扫描枪数据和/或底座所需要发送的目标转发数据等。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20包含第二缓存模块的情况下,所述底座120在生成目标转发数据之后,可以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以在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时从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底座130。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20在生成扫描枪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后,可以将该目标转发数据缓存到第二缓存模块中,以便后续与主底座130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直接从该第二缓存模块中提取目标转发数据进行发送,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具体的,底座120在接收到主底座130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后,可以基于该片选使能信号,直接从第二缓存模块中提取出需要发送的目标转发数据,然后发送给主底座130,使得主底座130可以依据该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扫描枪110也可以包含缓存模块,且该缓存模块可以作为传输系统中的第三缓存模块,具体可以用于缓存扫描枪中的数据,如可以用于缓存扫描枪110扫描到的信息和/或扫描枪110所生成的扫描枪数据等。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的扫描枪110包含第三缓存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扫描枪110在生成扫描枪数据之后,可以将所述扫描枪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以在连接到所述无线网络时从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扫描枪数据并发送。具体而言,在扫描枪110连接到无线网络后,扫描枪11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即从第三缓存模块中直接提取出需要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底座120,从而确保扫描枪110与底座120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如还可以包括一台与主底座130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该目标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接收所述主底座130发送的业务数据,并依据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得到业务处理结果。在具体实现中,该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是指与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吗,如可以是与主底座连接的电脑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与扫描枪数量相同的底座接收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扫描枪数据向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使得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的主底座可以依据该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使得目标终端设备可以依据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实现了扫描枪与终端设备的多对一传输系统,从而使得同一台终端设备可以处理多台扫描枪所扫描到的数据信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与扫描枪数量相等的终端设备来处理扫描枪所扫描到的信息所导致的信息扫描成本高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信息扫描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主底座130包含了第一缓存模块,底座120包含了第二缓存模块,以及扫描枪110包含的第三缓存模块,使得主底座130、底座120以及扫描枪110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均可缓存数据,即实现了传输系统的三级缓冲,从而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方法,应用于基于
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中,如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传输系统中。该传输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底座以及主底座,且所述底座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的数量相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底座接收扫描枪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
步骤320,主底座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扫描枪可以与底座一一对应连接,具体可以用于扫描信息。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扫描枪扫描信息,并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以及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扫描枪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扫描枪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包括:针对扫描到的信息获取底座地址数据,基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和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其中,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为与扫描枪对应连接的底座的地址数据。
可选的,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扫描枪扫描底座的条码信息,并依据所述条码信息设置底座地址数据,以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对应的底座绑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的主底座包含第一缓存模块的情况下,所述主底座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从接收到的目标转发数据中提取业务数据,并将提取到的业务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依据数据缓存顺序,将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存储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当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与本地配置的地址数据相匹配时,基于所述扫描枪数据生成目标转发数据;基于所述主底座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底座。从而使得主底座可以接收到目标转发数据,并可依据该目标转发数据确定出需要发送给目标终端的业务数据,随后可基于与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将业务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主底座发送的业务数据,并依据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得到业务处理结果。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的底座包含第二缓存模块的情况下,所述底座在生成目标转发数据之后,还可以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以在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时从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底座的工作模式配置为主机模式,上述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主底座基于所述主机模式向与其连接的各个底座输出片选使能信号,以触发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的底座发送所述目标转发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扫描枪包含第三缓存模块的情况下,上述基于扫描枪的传输方法在扫描枪生成扫描枪数据之后,还可以包括:扫描枪将所述扫描枪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以在连接到所述无线网络时从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扫描枪数据并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装置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底座以及主底座,且所述底座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的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底座用于接收所述扫描枪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
所述主底座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枪与所述底座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扫描信息,并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扫描枪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枪依据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包括:针对扫描到的信息获取底座地址数据,基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和扫描到的信息生成扫描枪数据,其中,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为与扫描枪对应连接的底座的地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枪还用于扫描底座的条码信息,并依据所述条码信息设置底座地址数据,以与所述底座地址数据对应的底座绑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包含第一缓存模块,所述主底座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从接收到的目标转发数据中提取业务数据,并将提取到的业务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
依据数据缓存顺序,将所述第一缓存模块中存储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所述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扫描枪数据所携带的底座地址数据;
当所述底座地址数据与本地配置的地址数据相匹配时,基于所述扫描枪数据生成目标转发数据;
基于所述主底座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含第二缓存模块,所述底座在生成目标转发数据之后,将所述目标转发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以在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时从所述第二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的工作模式配置为主机模式,所述主底座还用于基于所述主机模式向与其连接的各个底座输出片选使能信号,以触发接收到所述片选使能信号的底座发送所述目标转发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
所述扫描枪包含第三缓存模块,所述扫描枪在生成扫描枪数据之后,将所述扫描枪数据缓存到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以在连接到所述无线网络时从所述第三缓存模块中提取出扫描枪数据并发送;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底座发送的业务数据,并依据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得到业务处理结果。
10.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中,所述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台扫描枪、底座以及主底座,且所述底座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枪的数量相同,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底座接收扫描枪发送的扫描枪数据,并针对所述扫描枪数据向主底座发送对应的目标转发数据;
主底座依据所述目标转发数据,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主底座连接的终端设备。
CN202010819601.0A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20039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601.0A CN112003992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601.0A CN112003992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3992A true CN112003992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9601.0A Pending CN112003992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399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985A (zh) * 2008-08-26 2009-01-14 刘正东 一种无线遥控方法
CN103150268A (zh) * 2013-03-04 2013-06-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p中的块级数据捕获方法
CN204856517U (zh) * 2015-06-08 2015-12-09 青岛蓝创高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远距离无线扫码传输系统
CN105681783A (zh) * 2016-01-14 2016-06-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音视频数据采集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CN205486149U (zh) * 2016-03-03 2016-08-17 广州市纵码智能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可实现无线供电的扫描枪系统
CN105979218A (zh) * 2016-06-13 2016-09-28 中南大学 一种高清实时监控视频高效传输方法
CN106302242A (zh) * 2016-09-28 2017-01-04 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实现报文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6077450U (zh) * 2016-09-22 2017-04-05 深圳市中锐源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无反馈单向数据传输设备
CN106802871A (zh) * 2015-11-26 2017-06-06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
CN10866762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和接口转换方法
CN110460599A (zh) * 2019-08-13 2019-11-15 常州华龙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缓存及主备机制实现单向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985A (zh) * 2008-08-26 2009-01-14 刘正东 一种无线遥控方法
CN103150268A (zh) * 2013-03-04 2013-06-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p中的块级数据捕获方法
CN204856517U (zh) * 2015-06-08 2015-12-09 青岛蓝创高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远距离无线扫码传输系统
CN106802871A (zh) * 2015-11-26 2017-06-06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
CN105681783A (zh) * 2016-01-14 2016-06-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音视频数据采集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CN205486149U (zh) * 2016-03-03 2016-08-17 广州市纵码智能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可实现无线供电的扫描枪系统
CN105979218A (zh) * 2016-06-13 2016-09-28 中南大学 一种高清实时监控视频高效传输方法
CN206077450U (zh) * 2016-09-22 2017-04-05 深圳市中锐源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无反馈单向数据传输设备
CN106302242A (zh) * 2016-09-28 2017-01-04 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实现报文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66762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和接口转换方法
CN110460599A (zh) * 2019-08-13 2019-11-15 常州华龙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缓存及主备机制实现单向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957B (zh) 增强的无线 usb 协议和集线器
CN110830581B (zh) 提升区块链响应速度的方法、区块链应用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1894092B (zh) 多核cpu及其核间通信方法
JP2012084156A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装置及び近距離無線通信方法
CN103346896A (zh) 一种快速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91277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801800A (zh) 多无线终端之间的资源共享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618780A (zh) 一种实现多虚拟机挂载外设部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153695A1 (en) Method for making usb storage of file system and remote connection, and system thereof
CN108600411A (zh) 一种列车地址的分配方法、装置、列车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77015B (zh) 基于帧头的串口通讯方法和串口芯片
CN113014510A (zh) 惯导系统分布式测试中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3852665A (zh)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003992A (zh) 一种基于扫描枪的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12422485B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764897B (zh) 任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85951B (zh) 一种基于fpga的dma读操作实现方法、fpga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1399265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395245B (zh) 处理器的访问装置、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2003962A (zh) 一种扫描枪底座及其处理方法、装置、介质
CN113141603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系统、主端设备及从端设备
CN111008220A (zh) 数据源的动态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003914A (zh) 一种扫描枪处理方法、装置、扫描枪及介质
CN113157610B (zh) 数据保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7201518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