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3346B -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3346B
CN112003346B CN202010833900.XA CN202010833900A CN112003346B CN 112003346 B CN112003346 B CN 112003346B CN 202010833900 A CN202010833900 A CN 202010833900A CN 112003346 B CN112003346 B CN 112003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harging
battery
adapter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39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3346A (zh
Inventor
李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39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3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3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3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3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3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充电方法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和充电端口,充电端口用于连接适配器,充电方法包括:在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电池的温度、充电端口的温度和适配器的类型;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在充电端口的温度与电池的温度的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如此,可以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从而使得过温保护阈值能够符合不同适配器的充电要求,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过温保护,进而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中,为了实现安全充电,需要对电子设备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在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的温度监控存在缺陷,导致很容易出现误判,从而导致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可以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和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用于连接适配器,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在所述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和所述适配器的类型;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在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与所述电池的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充电端口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和所述适配器的类型;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在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与所述电池的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从而使得过温保护阈值能够符合不同适配器的充电要求,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过温保护,进而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充电。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特征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
处理器10、电池20、充电端口30、壳体40、显示屏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用于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电池20和充电端口30,充电端口30用于连接适配器,充电方法包括:
011,在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30以对电池20进行充电时,获取电池20的温度、充电端口30的温度和适配器的类型;
012,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
013,在充电端口30的温度与电池20的温度的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电池20、充电端口30、壳体40和显示屏50。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实现,其中,步骤011、步骤012和步骤013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用于:在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30以对电池20进行充电时,获取电池20的温度、充电端口30的温度和适配器的类型;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在充电端口30的温度与电池20的温度的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头显设备等,在本说明书中电子设备100以手机为例。
其中,电池20设置在电子设备100内部,适配器可以通过充电端口30对电池20进行充电。适配器可以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适配器可以对应一个过温保护阈值。过温保护阈值是触发电子设备100进行过温保护的温度阈值。过温保护是处理器10对电子设备100的充电过程进行保护的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设备100充电的过程中,发热端主要集中在适配器和充电端口30,所以处理器10可以通过获取电池20的温度、充电端口30的温度并计算二者的差值来判断电子设备100是否发生充电过温现象(充电端口30温度过高)。具体地,在步骤011中,处理器10可以通过设置在电子设备100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控件或温度计等元器件获取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
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的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时,处理器10判断此时发生过温现象,充电端口30温度过高,随即进行过温保护。
如此,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从而使得过温保护阈值能够符合不同适配器的充电要求,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过温保护,进而保障电子设备100的正常充电。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包括:
0121,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适配器的额定电流;
0122,根据额定电流确定过温保护阈值,过温保护阈值与额定电流正相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1和步骤0122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即处理器10可用于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适配器的额定电流;根据额定电流确定过温保护阈值,过温保护阈值与额定电流正相关。
其中,额定电流为预设值,额定电流由适配器的参数决定,故每种适配器的类型都对应一个额定电流。适配器和充电端口30的温度升高速度和温度升高量会受额定电流的影响,所以过温保护阈值与额定电流成正相关(额定电流越大则过温保护阈值越大)。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三种类型的适配器:第一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为6.5A;第二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为5A;第三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为6A。在电子设备100充电的过程中,处理器10识别三种适配器的类型并确定对应的额定电流,根据额定电流可以确定三种过温保护阈值:第一过温保护阈值6.5x、第二过温保护阈值5x、第三过温保护阈值6x(x为正相关系数,例如可以为2、2.8、3.1等)。
如此,电子设备100可以基于实际连接的适配器类型来动态的选择过温保护阈值,防止用户使用不同类型适配器却具有相同的过温保护阈值从而影响充电效果,让过温保护更加人性化。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还可以是: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适配器的额定电压;根据额定电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过温保护阈值与额定电压正相关。根据额定电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的方式与根据额定电流确定过温保护阈值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包括:
0131,在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且充电端口30的温度在预设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上升温度时进行过温保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1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可用于在电池20温度与充电端口30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且充电端口30的温度在预设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上升温度时进行过温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电池20的温度与充电端口30的温度的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且充电端口30的温度在预设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上升温度,才会触发过温保护。若仅发生电池20温度与充电端口30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或充电端口30的温度在预设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上升温度,则处理器10不会进行过温保护。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设定预设时长为1.5s,设定预设上升温度为3℃,过温保护阈值为10℃。充电端口30温度与手机电池20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10℃同时充电端口30口的温度在1.5s内上升3℃就会判定充电过温,处理器10即会执行过温保护等操作。但若充电端口30温度与手机电池20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10℃但充电端口30口的温度在1.5s内上升不足3℃,则处理器10不执行过温保护。同样,若充电端口30温度与手机电池20温度差值小于10℃但充电端口30口的温度在1.5s内上升3℃,处理器10也不执行过温保护。
如此,避免电子设备100在充电过程中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过温保护误触发,提高了过温保护机制的合理性。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方法还包括:
014,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015,在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016,在差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一充电速度大于第二充电速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4、步骤015和步骤016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即处理器10可用于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在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在差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一充电速度大于第二充电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充电速度与第二充电速度可以指电池20充电时的充电电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指电池20充电时的充电电压。
步骤014中,处理器10确定第一温度阈值需要识别适配器的类型从而确定额定电流,再通过额定电流确定第一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成正比)。
步骤015中,电池20温度与充电端口30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处理器10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一充电速度为电子设备100默认充电速度。
步骤016中,电池20温度与充电端口30差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处理器10判定此时充电过温,控制电池20降低充电速度,此时降低后的充电速度为第二充电速度。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设定第一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正比系数为2,第一充电速度为I,第二充电速度为0.85I。若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为6.5A,则第一温度阈值为13℃。默认状态下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I进行充电,当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大于13℃时,处理器10则会采用第二充电速度0.85I对电池20进行充电。
如此,第一温度阈值是一个较高的温度阈值,在差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处理器10会适当降低充电速度以调节充电端口30温度。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方法还包括:
017,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
018,在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二充电速度大于第三充电速度;
019,在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7、步骤018和步骤019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可用于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在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二充电速度大于第三充电速度;在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电池20以第二充电速度充电,若在此状态下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继续增大至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处理器10则会降低电池20充电速度至第三充电速度。若在此状态下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减小至小于第三温度阈值,处理器10则会提高电池20充电速度至第一充电速度。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可以为6.5A,第二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正比系数可以为2.4,则第二温度阈值为15.6℃;第三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正比系数为1.2,则第三温度阈值为7.8℃。在电池20已经处于第二充电速度0.85I的状态下,如果充电端口30温度继续上升,当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大于等于15.6℃,则需要将充电电流降为第三充电速度(第三充电速度可以为0.6I);如果温度下降,并且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小于7.8℃时,则充电电流恢复到默认充电速度I。
如此,设置第二温度阈值与第三温度阈值,可以在充电端口30温度继续升高的情况下再次降低充电速度以降低充电端口30温度,在充电端口30温度降低到适当温度时提高充电速度至正常速度,让充电速度调控更灵活。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还包括:
0132,在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
充电方法还包括:
020,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四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021,在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四充电速度大于第三充电速度且小于第一充电速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2、步骤020和步骤021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可用于在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大于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根据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四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在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第四充电速度大于第三充电速度且小于第一充电速度。
其中,第四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充电,若在此状态下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减小至小于第四温度阈值,处理器10则会提高电池20充电速度至第四充电速度(第四充电速度大于第三充电速度且小于第一充电速度)。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可以为6.5A,过温保护阈值系数可以为2.8,则过温保护阈值为18.2℃;正相关系数第四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正比系数可以为1.5,则第四温度阈值为9.75℃。在电池20已经处于第三充电速度0.6I的状态下,如果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大于18.2℃,则会进行过温保护。在电池20已经处于第三充电速度0.6I的状态下,如果充电端口30温度下降,当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小于9.75℃,则需要将充电电流提升为第四充电速度(第四充电速度可以与第二充电速度相同,例如为0.85I)。
如此,设置第四温度阈值可以在充电速度下降、充电端口30温度降低至合适范围的情况下提高充电速度,提高充电效率。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方法还包括:
022,在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023,在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和步骤023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即处理器10可用于在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在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差值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20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20以第四充电速度充电,若在此状态下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增加至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处理器10则会降低电池20充电速度至第三充电速度;若在此状态下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减小至小于第三温度阈值,处理器10则会提高电池20充电速度至第一充电速度,此时为正常充电速度。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适配器对应的额定电流可以为6.5A,第二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正比系数可以为2.4,则第二温度阈值为15.6℃;第三温度阈值与额定电流正比系数为1.2,则第三温度阈值为7.8℃。在电池20已经处于第四充电速度0.85I的状态下,如果充电端口30温度继续上升,当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大于等于15.6℃,则需要将充电电流降为第三充电速度(第三充电速度可以为0.6I);如果温度下降,并且充电端口30温度与电池20温度差值小于7.8℃时,则充电电流恢复到默认充电速度I。
如此,在充电速度为第四充电速度的情况下,随着差值的增加,充电速度会降低,随着差值的减小,充电速度会恢复到正常值,有利于充电速度的动态调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过温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031,将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模式由快充模式切换为普通充电模式;
032,停止充电;
033,控制电子设备100不对外供电;
034,控制电子设备100不响应适配器的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31、步骤032、步骤033和步骤034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即处理器10可用于将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模式由快充模式切换为普通充电模式、停止充电、控制电子设备100不对外供电和控制电子设备100不响应适配器的连接。
其中,步骤031中,快充模式和普通充电模式都是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模式,快充模式下电池20充电速度相较于普通充电模式较快,若触发过温保护,为降低充电电流/电压,处理器10会将充电模式由快充模式切换为普通充电模式。
步骤032中,停止充电具体为处理器10设置充电PMIC(集成电源管理电路)的相应的寄存器将充电停止。
步骤033中,可以通过写otg相关的寄存器将电子设备100设置为sink模式以使得电子设备100不对外供电,其中电子设备100不对外供电可以是指:电子设备100停止对连接的外接设备(耳机、U盘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步骤034中,控制电子设备100不响应适配器的连接,具体可以为:处理器10设置相应的适配器端口直接将VBUS接地(适配器连接电子设备100即会无响应)。
如此,多种过温保护方法可以解决不同情况下电子设备100的充电过温,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1包括:
0111,在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30以对电池20进行充电时,产生充电中断信号;
0112,根据充电中断信号将过温保护阈值设置为预设过温温度并开启获取电池20的温度、充电端口30的温度的线程;
0113,获取适配器的类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11、步骤0112和步骤0113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可用于在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30以对电池20进行充电时,产生充电中断信号;根据充电中断信号将过温保护阈值设置为预设过温温度并开启获取电池20的温度、充电端口30的温度的线程;获取适配器的类型。
具体地,步骤0111中,在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30时,向处理器10发出中断请求,处理器10发出充电中断信号。
步骤0112中,开启获取电池20的温度、充电端口30的温度的线程后处理器10即可通过该线程获取温度数据。在还未获取适配器类型及其对应的额定电流的情况下,预设过温温度可以使得充电程序正常运行,从而防止充电程序运行出错。
步骤0113中,不同类型的适配器对应不同的适配器码,获取适配器的类型可以通过识别适配器码来实现。获取适配器码后,就可以用二分查找去查找该适配器对应的最大的额定电流。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三种适配器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适配器码和额定电流,具体如表1:
适配器类型 适配器码 额定电流
superVOOC2.0充电器 0x14 6.5A
superVOOC皮卡丘移动电源 0x19 5A
Vooc4.0充电器 0x20 6A
表1
例如当一种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处理器识别到适配器码为0x14,即会判断此时连接的适配器类型为superVOOC2.0充电器,再获取superVOOC2.0充电器对应的额定电流为6.5A。
如此,适配器连接充电端口30后,处理器10产生的充电中断信号开启了温度线程并获取适配器的类型从而得到额定电流,设置预设过温温度以保证充电程序正确运行。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还包括:
0123,在适配器的类型为普通充电类型时,过温保护阈值为预设过温温度;
0124,在适配器的类型为快速充电类型时,开启快充线程,根据适配器的识别码确定适配器的额定电流并根据额定电流确定过温保护阈值,过温保护阈值与额定电流正相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3和步骤0124均可以由处理器1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可用于在适配器的类型为普通充电类型时,过温保护阈值为预设过温温度;在适配器的类型为快速充电类型时,开启快充线程,根据适配器的识别码确定适配器的额定电流并根据额定电流确定过温保护阈值,过温保护阈值与额定电流正相关。
处理器10在产生充电中断信号后,就会检测适配器的类型为普通充电类型还是快速充电类型,具体地,这个检测过程可以通过USB协议实现(例如通过BC1.2协议)。若检测适配器的类型为普通充电类型,由于普通充电类型充电电流小,其过温保护阈值为固定值并设置为预设过温温度。若检测到适配器的类型为快速充电类型时,开启快充线程(在快充中断中处理器10会接收适配器发送的适配器码以及快充开始码,收到快充开始码时即开启快充),过温保护阈值由适配器额定电流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处理器10产生充电中断信号时,都会将过温保护阈值设置为默认值(可以是10℃),因为即使连接的适配器类型为快速充电类型,也是先检测到充电中断,再进行充电器类型识别,然后才会根据适配器的额定电流改变过温保护阈值。
如此,处理器10可以根据适配器类型动态的设置过温保护阈值,提高了电子设备100对多种适配器的兼容性,也提高了该充电方法的通用性。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电子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和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用于连接适配器,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在所述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和所述适配器的类型;
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
在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与所述电池的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过温保护阈值且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在预设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上升温度时进行过温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所述适配器的额定电流;
根据所述额定电流确定所述过温保护阈值,所述过温保护阈值与所述额定电流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在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所述第一充电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充电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在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充电速度;
在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二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过温保护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
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所述第四充电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充电速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充电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以所述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三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在所述电池以所述第四充电速度进行充电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一充电速度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温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由快充模式切换为普通充电模式;
停止充电;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不对外供电;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不响应所述适配器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和所述适配器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产生充电中断信号;
根据所述充电中断信号将所述过温保护阈值设置为预设过温温度并开启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的线程;
获取所述适配器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包括:
在所述适配器的类型为普通充电类型时,所述过温保护阈值为所述预设过温温度;
在所述适配器的类型为快速充电类型时,开启快充线程,根据所述适配器的识别码确定所述适配器的额定电流并根据所述额定电流确定所述过温保护阈值,所述过温保护阈值与所述额定电流正相关。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充电端口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和所述适配器的类型;
根据所述适配器的类型确定过温保护阈值;
在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与所述电池的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过温保护阈值且所述充电端口的温度在预设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上升温度时进行过温保护。
CN202010833900.XA 2020-08-18 2020-08-18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003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900.XA CN112003346B (zh) 2020-08-18 2020-08-18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900.XA CN112003346B (zh) 2020-08-18 2020-08-18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3346A CN112003346A (zh) 2020-11-27
CN112003346B true CN112003346B (zh) 2022-06-10

Family

ID=73472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3900.XA Active CN112003346B (zh) 2020-08-18 2020-08-18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3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7678B (zh) * 2022-11-28 2023-12-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系统
CN116481676B (zh) * 2023-06-21 2023-10-20 东阳市光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电气设备接头发热测温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889A (zh) * 2013-10-25 2014-01-2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Usb充电系统、充电器、移动终端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5324914A (zh) * 2013-06-25 2016-02-10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76040A (zh) * 2017-07-20 2017-10-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过温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8390117A (zh) * 2018-03-14 2018-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667429A (zh) * 2019-09-12 2020-01-10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过温保护装置、过温保护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4914A (zh) * 2013-06-25 2016-02-10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45889A (zh) * 2013-10-25 2014-01-2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Usb充电系统、充电器、移动终端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7276040A (zh) * 2017-07-20 2017-10-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过温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8390117A (zh) * 2018-03-14 2018-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667429A (zh) * 2019-09-12 2020-01-10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过温保护装置、过温保护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3346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9322B1 (en)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terminal
KR102216484B1 (ko)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268381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CN112003346B (zh)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60099608A1 (en) Power adapter with built-in battery and power storage and supply method thereof
US910439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US20180224919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system power control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US201401760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rminal having a multiple battery configuration
JP2014509829A (ja) 充電電流を測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9247195A (ja) 充電電流を調節できるバッテリ管理システム
TW200928710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on a computer in the event of a power interruption
KR101844287B1 (ko)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22169A1 (ja) バッテリ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制御方法
US20130043832A1 (en) Battery status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80152A (zh)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口
US20170269659A1 (en) Disconnecting a battery from a system
CN115631779A (zh) 数据保护电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6771047B1 (en) Automatic battery discharging and charging technique to increase battery life
US10608455B2 (en) Quick battery charging with protection based on regulation relative state of charge
TWI531133B (zh) 充電方法與電子裝置
WO2020042715A1 (zh) 电子设备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736079B1 (ko) 휴대용 기기의 전원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093181A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2004159382A (ja) 電子機器
WO2017152586A1 (zh)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