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1056B -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01056B CN112001056B CN202010504527.3A CN202010504527A CN112001056B CN 112001056 B CN112001056 B CN 112001056B CN 202010504527 A CN202010504527 A CN 202010504527A CN 112001056 B CN112001056 B CN 1120010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uminum alloy
- strength
- template
- checking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1315 Too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51 gamma ra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20 ply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302661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570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87 Wood-plastic composi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0 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2 so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5 wood-plastic compos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计算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楼面板荷载值;进行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通过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进行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计算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并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则通过检测。本发明能够有效对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进行检测,确保相关模板的强度以及刚度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了模板工程的安全性,有利于避免操作错误,也更利于该模板体系的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模板技术正处在新旧并举、不断创新的形式下。在建筑施工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不仅研制开发了各种通用性较强的新型组合式模板,还结合工程结构构件的构造特点和工艺要求,研制开发了适应竖向和水平结构构件施工的工具式模板和永久式模板,使模板技术逐步朝着多样化、标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目前己经形成组合式、工具式、永久式三大系列。如何既保证施工安全,又加快承重模板的周转速度、减少模板投入、降低工程费用,已经成为模板施工中考虑的主要问题。为满足安全经济的市场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拆工艺的使用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当前,建筑模板市场仍然是以木胶合板模板为主,主要是因为其经济成本低,板面平整光滑,可锯、可钻,易加工成不同形状,耐低温,有利于冬季施工。同时拆装方便,操作简单,施工进度可以保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市场也提出了绿色、节能的理念,并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严重冲击了木模板市场。由于木模板周转次数低,浪费木材,怕水浸泡,容易变形,易起鼓、脱皮等,影响结构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与此同时,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一些新型模板及其体系逐渐进入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初,各种新型结构体系不断出现,现烧混凝土结构猛增,在“以钢代木”方针的推动下,研制成功了组合建筑钢模板先进施工技术,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木材,钢模板推广应用面曾达到75%以上,钢模板生产厂曾达到1000多家,钢模板租赁企业曾达到1.3万多家,年节约代用木材约1500万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但该项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由于竞争激烈,没有形成质量体系的大模板由于劣质产品的涌入和技术的不成熟而失去了大量市场,加之报废的模板材料不知如何处理,致使某些地区已禁止使用该项技术。
1982年,最早的定型组合式塑料模板研制成功。此模板为复合材料,以聚丙烯为基材,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再经过注塑模压成型,其结构和规格尺寸与组合钢模板相似,工程应用效果较好。但同时,由于竹模板和木模板的市场份额较大,塑料模板并没有被大量的推广应用。至21世纪塑料工业发展迅速,塑料模板的生产企业不断增多,各种新型塑料模板也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如増强塑料模板、中间空心塑料模板、低发泡多层结构塑料模板、工程塑料大模板、钢框塑料模板和木塑复合模板等。但塑料模板的发展仍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①强度、刚度小:②耐热性差:③温度稳定性及抗老化性能差:④无行业标准,品种规格杂乱。综上,塑料模板若要取得较大市场,还需进一步的技术革新。
竹胶合板模板的推广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竹胶合板模板的工序简单,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是一种生态建筑材料。提倡以竹代木,发展竹胶合板模板也符合绿色施工的建筑理念。从科技水平来看,竹胶模板制造技术、工艺不断改进,据统计,至本世纪初,全国竹模板企业已有100多家,竹胶合板年产量约60万立方米,年产值近18亿元。品种包括素面板、复面板、全竹板、竹木复合板等十几种,但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竹加工企业的盲目扩展,使本来富足的毛竹资源出现不足的趋势,竹模板也没有成熟的质量体系,导致质量不断下降,加之竹模企业规模大都较小,其他新型模板不断涌现,近年来,竹模板的市场份额较之前有所减少。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对于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荷载检测技术研究较少,不能为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组装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现有技术中铝合金模施工中,在现场相关的施工经验少仅仅凭主观意识判断中,不能实时准确掌握施工实体的质量,造成负面效应,阻碍新型模板的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包括:
步骤一,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计算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楼面板荷载值;
步骤二,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进行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步骤三,通过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进行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步骤四,计算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并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则通过检测。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包括铝模板自重标准值、混凝土自重密度、钢筋自重标准值、施工活载标准值以及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施工温度。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按下两式计算取较小值:
F=γcH;
其中:γc为混凝土的重力密度;V表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0=200/(T+15);T为混凝土的温度;β表示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H表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其次,将计算得到较小值与混凝土振捣产生的水平分力相加即得所述混凝土侧压力。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楼面板荷载值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即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验算;
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
其次,按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即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活载荷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
则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1.4×2.5KN/m2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包括:
1)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1.1)按最不利情况计算两跨等跨连续梁:
均布载荷下:
最大弯矩:M=0.07×ql2
最大挠度:
q=Fb;
式中:q表示恒荷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b表示标准模板宽度;E表示铝合金弹性模量;E=7×104N/m2,Ix表示模板截面惯性矩;l表示面板计算跨度;
1.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是否满足若满足,则通过校验;
1.3)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刚度,是否满足v≤[v];若满足,则通过校验;
2)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校核标准模板背后的回字形筋板的强度及刚度;
2.1)按简支梁计算,在均布载荷下:
筋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M=0.125×ql2
最大挠度为:
2.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是否满足v≤[v];
3)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
3.1)将铝合金模板局部面板按周界固定,计算整个面板受均布载荷:
面板中心应力:
3.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面板强度,是否满足f≤[f];
4)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判断模板销钉强度是否满足fv≤[fv];
5)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
5.1)均布载荷作用下,计算铝合金模板背楞上等效线载荷:
q=Fb;
其中,b表示背楞设置间距;
5.2)铝合金模板背楞以对拉螺杆为支点,按简支梁计算:
铝合金模板背楞上最大弯矩M=0.125×ql2;
5.3)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是否满足
6)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是否满足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包括:
(1)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1.1)均布载荷下,计算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强度;
P=8.32KN/m2
(1.2)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M=0.0125×ql2;
(1.3)均布载荷下,计算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刚度;
(1.4)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最大挠度为:
(1.5)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判断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判断是否满足v≤[v];
(2)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
(2.1)均布载荷下,校核主龙骨强度:
P=8.32KN/m2
(2.2)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主龙骨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M=0.0125×ql2;
其中,b为主龙骨设置间距;
(2.3)均布载荷下,校核主龙骨刚度:
P=4.82KN/m2
(2.4)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最大挠度为:
(2.5)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判断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判断是否满足v≤[v];
(3)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
(3.1)计算主龙骨拉杆每根拉杆上所受剪切力大小:
P=8.32KN/m2×1.2m×1.2m;
(3.2)校核主龙骨拉杆强度,判断是否满足: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方法包括:
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计算:
式中:
N表示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φ表示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
βmx表示等效弯矩系数;M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W1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NEx表示欧拉临界力,E表示钢管弹性模量。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布料机等效支撑计算方法包括:
第一步,计算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计算无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
第二步,将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与无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相加即得布料机位置处楼面上总的最大施工载荷;
第三步,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进行稳定性计算:
式中:
N表示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φ表示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
βmx表示等效弯矩系数;M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W1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NEx表示欧拉临界力,E表示钢管弹性模量;
第四步,基于第三步计算结果,判断稳定性是否满足强度标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系统,应用于计算机,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相关参数进行混凝土侧压力荷载,楼面板荷载值,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数值的计算;
检验模块,用于判断数据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相关强度与刚度是否满足相应标准。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用户输入程序存储介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用户输入接口以实施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能够有效对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进行检测,确保相关模板的强度以及刚度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了模板工程的安全性,有利于避免操作错误,也更利于该模板体系的推广。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通过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计算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楼面板荷载值;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进行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通过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进行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计算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并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则通过检测。采用的铝合金模板体系是完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的强度标准,完全满足该工程施工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参数确定模块;2、数据计算模块;3、检验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板及支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字形筋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字形筋板受力截面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简支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个面板受均布载荷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楞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面主龙骨、龙骨栏杆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龙骨拉杆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纹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包括:
S101,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计算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楼面板荷载值。
S102,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进行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S103,通过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进行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S104,计算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并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则通过检测。
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包括铝模板自重标准值、混凝土自重密度、钢筋自重标准值、施工活载标准值以及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施工温度。
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按下两式计算取较小值:
F=γcH;
其中:γc为混凝土的重力密度;V表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0=200/(T+15);T为混凝土的温度;β表示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H表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其次,将计算得到较小值与混凝土振捣产生的水平分力相加即得所述混凝土侧压力。
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板荷载值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即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验算;
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
其次,按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即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活载荷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
则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1.4×2.5KN/m2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包括:
1)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1.1)按最不利情况计算两跨等跨连续梁:
均布载荷下:
最大弯矩:M=0.07×ql2
最大挠度:
q=Fb;
式中:q表示恒荷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b表示标准模板宽度;E表示铝合金弹性模量;E=7×104N/m2,Ix表示模板截面惯性矩;l表示面板计算跨度;
1.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是否满足若满足,则通过校验;
1.3)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刚度,是否满足v≤[v];若满足,则通过校验;
2)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校核标准模板背后的回字形筋板的强度及刚度;
2.1)按简支梁计算,在均布载荷下:
筋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M=0.125×ql2
最大挠度为:
2.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是否满足v≤[v];
3)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
3.1)将铝合金模板局部面板按周界固定,计算整个面板受均布载荷:
面板中心应力:
3.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面板强度,是否满足f≤[f];
4)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判断模板销钉强度是否满足fv≤[fv];
5)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
5.1)均布载荷作用下,计算铝合金模板背楞上等效线载荷:
q=Fb;
其中,b表示背楞设置间距;
5.2)铝合金模板背楞以对拉螺杆为支点,按简支梁计算:
铝合金模板背楞上最大弯矩M=0.125×ql2;
5.3)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是否满足
6)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是否满足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包括:
(1)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1.1)均布载荷下,计算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强度;
P=8.32KN/m2
(1.2)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M=0.0125×ql2;
(1.3)均布载荷下,计算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刚度;
(1.4)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最大挠度为:
(1.5)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判断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判断是否满足v≤[v];
(2)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
(2.1)均布载荷下,校核主龙骨强度:
P=8.32KN/m2
(2.2)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主龙骨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M=0.0125×ql2;
其中,b为主龙骨设置间距;
(2.3)均布载荷下,校核主龙骨刚度:
P=4.82KN/m2
(2.4)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最大挠度为:
(2.5)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判断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判断是否满足v≤[v];
(3)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
(3.1)计算主龙骨拉杆每根拉杆上所受剪切力大小:
P=8.32KN/m2×1.2m×1.2m;
(3.2)校核主龙骨拉杆强度,判断是否满足: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方法包括:
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计算:
式中:
N表示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φ表示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
βmx表示等效弯矩系数;M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W1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NEx表示欧拉临界力,E表示钢管弹性模量。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机等效支撑计算方法包括:
第一,计算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计算无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
第二,将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与无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相加即得布料机位置处楼面上总的最大施工载荷;
第三,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进行稳定性计算:
式中:
N表示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φ表示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
βmx表示等效弯矩系数;M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W1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NEx表示欧拉临界力,E表示钢管弹性模量;
第四,基于第三步计算结果,判断稳定性是否满足强度标准。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系统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1,用于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
数据计算模块2,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相关参数进行混凝土侧压力荷载,楼面板荷载值,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数值的计算;
检验模块3,用于判断数据计算模块2计算得到的相关强度与刚度是否满足相应标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铝合金模板体系施工荷载
1.1、施工载荷取值
混凝土结构载荷按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取值。
1、铝模板自重标准值:0.25KN/㎡
2、混凝土自重密度:24KN/m3
3、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3
4、施工活载标准值:2.5KN/㎡
混凝土浇筑速度1.8m/h;混凝土塌落度160mm~180mm;混凝土施工温度25℃;混凝土施工时外加减水剂。
本发明实施例标准层高2900mm,最大板厚150mm。
1.2混凝土侧压力荷载
混凝土侧压力根据最新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要求,按以下公式计算取较小值:
F=γcH (2)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γc=24kN/m3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1.8m/h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0=200/(T+15)=5h(T为混凝土的温度℃,取25℃);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1(坍落度为160~180mm)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3.0m
则有:
F=γcH=24kN/m3×2.95m=70.8KN/m2
本发明实施例计算取两者较小值F=57.71KN/m2,考虑到混凝土振捣产生的水平分力,按规范取2KN/m2,则本发明实施例混凝土侧压力F=57.71KN/m2+1.2×2KN/m2=60.11KN/m2。
1.3楼面板荷载
1、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验算时的载荷取值
根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在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验算时按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本发明实施例楼面最大厚度150mm,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
=4.82KN/m2
2、模板及支架的强度验算时的载荷取值
根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在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时按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活载荷),本发明实施例楼面最大厚度150mm,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1.4×2.5KN/m2
=8.32KN/m2
2、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2.1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所受载荷为受混凝土侧压力。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在模板水平方向以不超过600mm的间隔设置对拉。
按最不利情况两跨等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载荷下
最大弯矩:M=0.07×ql2
最大挠度:
式中:
q──恒荷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按计算书12.5取值;
q=Fb=60.11kN/m2×0.4m=24.04kN/m(b取标准模板宽度400mm)
E──铝合金弹性模量;E=7×104N/m2,
Ix──400mm模板截面惯性矩;Ix=959363.7mm4
l──面板计算跨度;l=0.9m
则有:
最大弯矩:M=0.07×qI2=0.07×24.01kN/m×0.9m×0.9m=1.36kN.m
最大挠度: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则应满足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刚度,则应满足v≤[v]
[v]按规范取计算跨度的1/400,则[v]=900mm/400=2.25mm
v=1.22mm≤[v]=2.25mm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2.2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
标准模板背面焊接有回字形筋板,如图4所示,回字形筋板的最大间距300mm。
在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校核此处回字形筋板的强度及刚度。回字形筋板受力截面简化如图5所示:
截面Ix=145032.5mm4,W=5265.5mm3,
q=Fb=60.11kN/m2×0.3m=18.033kN/m(b取最大筋板间距300mm)
按简支梁计算,在均布载荷下,筋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M=0.125×qI2=0.125×18.03kN/m×0.4m×0.4m=0.361kN.m
最大挠度: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则应满足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则应满足v≤[v];
[v]按规范取计算跨度的1/400,则[v]=400mm/400=1mm
v=0.12mm≤[v]=1mm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2.3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
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按照《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平板中的应力部分的说明进行设计校核。铝合金模板局部面板按周界固定,整个面板受均布载荷计算,如图7所示,
a=0.4m;b=0.3m;h=4mm;q=60.11kN/m2
面板中心应力
C4=0.1968;C3=0.1344;
则有:
面板中心应力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面板强度,则应满足
f≤[f]
fz=66N/mm2≤[f]=200N/mm2
fx=45N/mm2≤[f]=200N/mm2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面板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4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
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之间通过模板销钉连接,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每个模板销钉在0.4m(最大模板宽度)×0.3m(模板销钉间距)的范围内受到剪切力。模板销钉直径16mm,截面积A=200.96mm2,材质Q235,抗剪设计强度[fv]=120N/mm2,模板销钉强度应满足:
fv≤[fv]
模板销钉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5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
混凝土侧压力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传递给水平方向设置的背楞,背楞通过对拉螺杆连接。背楞最大设置间距900mm,对拉螺杆的最大设置间距800mm。
背楞材质为Q235,抗拉设计强度[f]=210N/mm2,由两根60×40×2.5矩形钢管制作,其抗弯截面系数W=23810mm3。其截面如图8所示:
均布载荷作用下,铝合金模板背楞上等效线载荷:
q=Fb=60.11kN/m2×0.9m=54.1kN/m(b取背楞设置间距900mm)
铝合金模板背楞以对拉螺杆为支点,按简支梁计算:
铝合金模板背楞上最大弯矩
M=0.125×qI2=0.125×54.1kN/m×0.8m×0.8m=4.328kN.m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则应满足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6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采用T16的高强螺杆,有效直径为13.8mm,其抗拉设计强度[f]=400N/mm2,对拉螺杆截面面积A=149.5mm2。
对拉螺杆承载0.9m×0.8m范围内的集中载荷。
P=60.11kN/m2×0.9m×0.8m=43.279kN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则应满足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设计计算校核
3.1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底部均设置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最大设置间距1200mm。校核模板强度时,均布载荷按计算书12.5取值;
P=8.32KN/m2
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8.32kN/m2×0.4m=3.328kN/m(b取标准板宽度400mm)
M=0.0125×ql2=0.125×3.328kN/m×1.2m×1.2m=0.60kN.m
校核模板刚度时,均布载荷按计算书12.5取值
P=4.82KN/m2
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4.82kN/m2×0.4m=1.928kN/m(b取标准板宽度400mm)
最大挠度: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则应满足
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则应满足v≤[v]
[v]按规范取计算跨度的1/400,则[v]=1200mm/400=3mm
v=0.78mm≤[v]=3mm
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2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校核
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局部受力情况同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因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均布载荷远小于墙、柱处。因此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同样满足设计要求。此处不再重复计算。
3.3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
楼面主龙骨设置在两根立柱之间,其最大长度1200mm。主龙骨最大设置间距同样也为1200mm。主龙骨抗弯截面系数W=58822mm3,转动惯量Ix=2494044mm4。
校核主龙骨强度时,均布载荷按计算书12.5取值
P=8.32KN/m2
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主龙骨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8.32kN/m2×1.2m=9.984kN/m(b取主龙骨设置间距1200mm)
M=0.0125×ql2=0.125×9.984kN/m×1.2m×1.2m=1.80kN.m
校核模板刚度时,均布载荷按计算书12.5取值
P=4.82KN/m2
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4.82kN/m2×1.2m=5.784kN/m(b取标准板宽度400mm)
最大挠度: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则应满足
铝合金模板主龙骨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则应满足v≤[v]
[v]按规范取计算跨度的1/400,则[v]=1200mm/400=3mm
v=0.85mm≤[v]=3mm
铝合金模板主龙骨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4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
楼面主龙骨之间通过龙骨栏杆相连接,其构造如图9所示:
主龙骨拉杆承受来自主龙骨传递来的外力,作用在拉杆上为剪应力。
主龙骨拉杆双面均安装,因此每根拉杆上所受剪切力大小
P=8.32kN/m2×1.2m×1.2m/2=6.0kN
主龙骨拉杆截面如图10所示:
其截面面积A=500mm2,
校核主龙骨拉杆强度,则应满足
主龙骨拉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标准层高2950mm,模板支撑高度最大只有2850mm,因此采用工具式钢支柱作为铝合金模板体系的支撑系统。
工具式钢支柱具有操作方便,安装、拆卸快捷等特点。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式钢立柱(单支撑)之间不需要设置拉结水平杆。
工具式钢支柱主要由两节钢管组成,底部钢管直径60mm,上方为直径48mm钢管。中间1.7m左右位置,在60钢管顶部焊接有螺纹管用于高度微调。如图11所示。工具式钢支柱最大设置间距1200mm。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工具式钢管立柱受压稳定性应考虑插管与套管之间因松动而产生的偏心(按偏半个钢管直径计算),应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计算:(不设置拉杆水平杆的情况下)
式中:
N—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支架计算时均布载荷按计算书12.5取值。
N=8.32kN/mm2×1.2m×1.2m=12.0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其中L=3000mm;i=20.3mm;(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n=186992.3/107831.2=1.734
λ=1.17×2800/20.3=161;查表得φ=0.273;
βmx─等效弯矩系数,此处为βmx=1.0;
Mx─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
此处偏心弯矩
W1x─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W1x=6233mm3,
NEx─欧拉临界力,E钢管弹性模量,E=2.06×105N/mm2,
NEx=30647N
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式钢支柱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布料机等效支撑计算
1、布料机整机重量1.65T,支承面积约8.06㎡,布料机放置于下层楼板混凝土上时,其等效受力约相当于10cm厚钢砼板浇筑时的受力状况。
由此可知,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为:
ΔP=100mm×7800Kg/m3×9.8N/Kg=7.644KN/㎡
由计算书12.5可知,没有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为:
P=8.32KN/m2
那么布料机位置处楼面上总的最大施工载荷为:
Pmax=8.32+7.644=12.964KN/㎡
2、计算参数:结构板厚最大是150mm,层高2950mm;工具式钢立柱(单支撑)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200mm。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工具式钢管立柱受压稳定性应考虑插管与套管之间因松动而产生的偏心(按偏半个钢管直径计算),应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计算:(不设置拉杆水平杆的情况下)
式中:
N—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支架计算时均布载荷按计算书12.5取值。
N=15.964kN/m2×1.2m×1.2m=23.0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其中L=3000mm;i=20.3mm;(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n=186992.3/107831.2=1.734
λ=1.17×2800/20.3=161;查表得φ=0.273
βmx─等效弯矩系数,此处为βmx=1.0;
Mx─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
此处偏心弯矩
W1x─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W1x=6233mm3,
NEx─欧拉临界力,E钢管弹性模量,E=2.06×105N/mm2,
NEx=30647N
据此可知,在布料机位置区域的单顶支撑不能按原设计来布置。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布料机放置区域增加“活顶”,将单顶支撑直接撑到楼面模板上。根据数据对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活顶”,那么
N=15.964kN/m2×0.6m×0.6m=5.747kN
则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布料机区域,增加一倍工具式钢支柱后,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述全部实验计算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铝合金模板体系是完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的强度标准,完全满足该工程施工需要。
在本发明中,以下效果图为实验中涉及的结构及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板及支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字形筋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字形筋板受力截面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简支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个面板受均布载荷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楞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面主龙骨、龙骨栏杆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龙骨拉杆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纹管示意图。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一,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计算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楼面板荷载值;
步骤二,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进行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步骤三,通过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进行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
步骤四,计算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并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则通过检测;
步骤一中,所述混凝土侧压力荷载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按下两式计算取较小值:
F=γcH;
其中:γc为混凝土的重力密度;V表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0=200/(T+15);T为混凝土的温度;β表示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H表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其次,将计算得到较小值与混凝土振捣产生的水平分力相加即得所述混凝土侧压力;
步骤一中,所述楼面板荷载值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按照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即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验算;
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
其次,按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即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活载荷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
则楼面处最大施工载荷:
P=1.2×(0.25KN/m2+24KN/m3×0.15m+1.1KN/m3×0.15m)+1.4×2.5KN/m2;
步骤三中,所述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包括:
1)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1.1)按最不利情况计算两跨等跨连续梁:
均布载荷下:
最大弯矩:M=0.07×ql2
最大挠度:
q=Fb;
式中:q表示恒荷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b表示标准模板宽度;E表示铝合金弹性模量;E=7×104N/m2,Ix表示模板截面惯性矩;l表示面板计算跨度;
1.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是否满足若满足,则通过校验;
1.3)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刚度,是否满足v≤[v];若满足,则通过校验;
2)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校核:校核标准模板背后的回字形筋板的强度及刚度;
2.1)按简支梁计算,在均布载荷下:
筋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M=0.125×ql2
最大挠度为:
2.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是否满足v≤[v];
3)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校核:
3.1)将铝合金模板局部面板按周界固定,计算整个面板受均布载荷:
面板中心应力:
3.2)判断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面板强度,是否满足f≤[f];
4)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校核:判断模板销钉强度是否满足fv≤[fv];
5)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校核:
5.1)均布载荷作用下,计算铝合金模板背楞上等效线载荷:
q=Fb;
其中,b表示背楞设置间距;
5.2)铝合金模板背楞以对拉螺杆为支点,按简支梁计算:
铝合金模板背楞上最大弯矩M=0.125×ql2;
5.3)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强度,是否满足
6)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校核: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是否满足
步骤四中,所述楼面、梁铝合金模板计算校核包括:
(1)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核:
(1.1)均布载荷下,计算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强度;
P=8.32KN/m2
(1.2)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M=0.0125×ql2;
(1.3)均布载荷下,计算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刚度;
(1.4)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最大挠度为:
(1.5)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判断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判断是否满足v≤[v];
(2)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校核:
(2.1)均布载荷下,校核主龙骨强度:
P=8.32KN/m2
(2.2)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弯矩:
主龙骨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M=0.0125×ql2;
其中,b为主龙骨设置间距;
(2.3)均布载荷下,校核主龙骨刚度:
P=4.82KN/m2
(2.4)按1200mm跨度内简支梁计算标准模板受到的最大挠度,400mm标准模板上受到的线载荷:
q=Pb;
最大挠度为:
(2.5)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判断是否满足校核墙、柱处铝合金模板筋板刚度,判断是否满足v≤[v];
(3)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校核:
(3.1)计算主龙骨拉杆每根拉杆上所受剪切力大小:
P=8.32KN/m2×1.2m×1.2m;
(3.2)校核主龙骨拉杆强度,判断是否满足:
步骤四中,所述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方法包括:
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计算:
式中:
N表示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φ表示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
βmx表示等效弯矩系数;M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W1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NEx表示欧拉临界力,E表示钢管弹性模量;
所述布料机等效支撑计算方法包括:
第一步,计算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计算无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
第二步,将楼面处因布料机的放置而增加的施工载荷与无布料机时的楼面上最大施工载荷相加即得布料机位置处楼面上总的最大施工载荷;
第三步,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进行稳定性计算:
式中:
N表示单根工具式钢支柱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φ表示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μL/i查表得到; I2为套管惯性矩,I1为插管惯性矩;
βmx表示等效弯矩系数;M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d为钢管支柱外径;W1x表示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NEx表示欧拉临界力,E表示钢管弹性模量;
第四步,基于第三步计算结果,判断稳定性是否满足强度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包括铝模板自重标准值、混凝土自重密度、钢筋自重标准值、施工活载标准值以及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施工温度。
3.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的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系统,应用于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系统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参数值;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相关参数进行混凝土侧压力荷载,楼面板荷载值,通过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筋板局部强度及刚度,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面板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销钉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背楞强度,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对拉螺杆强度,楼面、梁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以及布料机等效支撑数值的计算;
检验模块,用于判断数据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相关强度与刚度是否满足相应标准。
4.一种接收用户输入程序存储介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4527.3A CN112001056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4527.3A CN112001056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1056A CN112001056A (zh) | 2020-11-27 |
CN112001056B true CN112001056B (zh) | 2023-11-07 |
Family
ID=7346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4527.3A Active CN112001056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0105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50350B (zh) * | 2021-07-28 | 2022-08-30 | 张晓寒 | 一种基于布料区域纹理特征的检测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4592A (zh) * | 2014-10-14 | 2015-01-07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梁施工方法 |
CN104533456A (zh) * | 2014-12-15 | 2015-04-22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超大断面硐室钢筋混凝土模筑施工的方法 |
CN104832784A (zh) * | 2015-05-05 | 2015-08-12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一种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吊顶结构 |
CN204693029U (zh) * | 2015-05-15 | 2015-10-07 |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带轻型绝热吊顶的低温储罐罐顶结构 |
CN105421762A (zh) * | 2015-11-02 | 2016-03-23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模板矩形截面型材及其单元模板结构 |
CN108643063A (zh) * | 2018-04-17 | 2018-10-12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跨既有线路桥梁群主跨整体一次性拆除施工过程监测方法 |
CN109706931A (zh) * | 2019-01-31 | 2019-05-03 |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 厚大混凝土结构侧面模板设计与施工方法 |
WO2019091308A1 (zh) * | 2017-11-10 | 2019-05-16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b型lng舱围护系统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10504527.3A patent/CN1120010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4592A (zh) * | 2014-10-14 | 2015-01-07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梁施工方法 |
CN104533456A (zh) * | 2014-12-15 | 2015-04-22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超大断面硐室钢筋混凝土模筑施工的方法 |
CN104832784A (zh) * | 2015-05-05 | 2015-08-12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一种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吊顶结构 |
CN204693029U (zh) * | 2015-05-15 | 2015-10-07 |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带轻型绝热吊顶的低温储罐罐顶结构 |
CN105421762A (zh) * | 2015-11-02 | 2016-03-23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模板矩形截面型材及其单元模板结构 |
WO2019091308A1 (zh) * | 2017-11-10 | 2019-05-16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b型lng舱围护系统 |
CN108643063A (zh) * | 2018-04-17 | 2018-10-12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跨既有线路桥梁群主跨整体一次性拆除施工过程监测方法 |
CN109706931A (zh) * | 2019-01-31 | 2019-05-03 |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 厚大混凝土结构侧面模板设计与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1056A (zh) | 2020-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62860B (zh) | 空腹夹层板剪力键装配式模板设计与施工方法 | |
CN112001056B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施工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
CN116861512B (zh) | 基于正投影荷载和pkpm分析的楼板模架早拆施工方法 | |
CN112502427A (zh) | 一种与铝合金建筑模板相互组合的钢框塑料板建筑模板 | |
CN1959034A (zh) | 顶板模板可调快拆钢托 | |
CN203200982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扣挂式楼承板 | |
CN104047421B (zh) | 成品组装式塑料组合周转模板施工方法 | |
CN105442737A (zh) | 一种新型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061288U (zh) | 一种承重箱梁模板 | |
CN214402720U (zh) | 一种与铝合金建筑模板相互组合的钢框塑料板建筑模板 | |
CN213773941U (zh) | 一种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 | |
CN101614043B (zh) | 房屋钢混结构 | |
CN114457940A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保温模板厚度确定方法 | |
CN206769245U (zh) | 一种加强斜屋面施工质量的组合施工构件 | |
CN205224366U (zh) | 一种新型复合保温楼面板 | |
CN206034898U (zh) | 一种格栅式铝合金模板 | |
CN212129904U (zh) | 一种免排架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 | |
CN215484659U (zh) | 台阶木模板支设结构 | |
CN215107343U (zh) | 一种电梯井模板支设结构 | |
CN221298587U (zh) |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建筑模板结构 | |
CN216109694U (zh) | 一种楼板铝模结构 | |
CN221119203U (zh) | 一种高度可调节铝合金模板 | |
CN214006520U (zh) | 一种用于铝木或钢木结合部位的企口定型装置 | |
CN111441577B (zh) | 一种超厚悬挑板侧模的加固结构及方法 | |
CN220790709U (zh) | 一种钢结构建筑物梁用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