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9711A -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9711A
CN111999711A CN202011077723.3A CN202011077723A CN111999711A CN 111999711 A CN111999711 A CN 111999711A CN 202011077723 A CN202011077723 A CN 202011077723A CN 111999711 A CN111999711 A CN 111999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vital sign
slide rail
site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7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9711B (zh
Inventor
李鑫
李�昊
杨桢
李艳
程继明
马驰
王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0777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9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9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9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9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9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由现场模拟装置、位置移动装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可移干扰装置组成;灾后现场模拟装置一侧放置待测设备,一侧为生命信号探测区域;位置移动装置安装于灾后现场模拟装置的生命信号探测区域;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上;可移干扰装置根据实际随机布置于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中。对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检测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内移动,完成探测距离、张角、角度与距离信息分辨率、多目标抗扰能力、动态目标检测能力的检测。本发明能对不同掩埋深度、掩埋材料、多个生命体、微动生命体实际情况模拟,从而对装置进行目标二维检测,检测精度高适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仪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矿难、塌方等灾害极易造成人员被困掩埋,只有灾后迅速展开准确及时的救援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但灾害现场砖石等掩埋会为救援造成巨大困难。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具有穿透废墟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搜救人员的搜救速度与准确率,进而降低搜救成本。
常见的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大体可分为连续波与脉冲波两类。连续波雷达探测装置原理简单、操作容易,但受限于载波形式不能有效的提高带宽,对于现在越发复杂的灾害现场不能有效穿透废墟进行人员搜救。基于脉冲波的UWB型雷达探测装置相较于前者发射波频带宽、穿透力强、探测深度深,因此更适合救灾现场,现已成为应急救灾的重点研究内容。
实际中,被困人员被埋深度、废墟材料都会影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自身性能,且不同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存在不同的探测精度与误差,这些都会影响仪器在灾后搜救中的准确度。目前,多数生产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单位对其生产产品性能测试时多采用单个固定厚度的单一介质后隔离一段空气进行定点测试,这与实际灾害现场废墟组成复杂、多层障碍层结构有明显区别。并且多数厂家的测试对象选择为真人,这虽符合救灾现场的实际情况,但因测试对象个体的差异以及测试时个体状态不同,极易造成装置测得的体征信号指标误差等不准确,为装置的通用性与准确性造成影响。
再者,现在存在的UWB雷达测试装置多数仍停留在一维单静止目标的层面上,这与实际救灾现场中一个区域内多个目标集中掩埋、被掩目标位置信息多维、部分被掩目标非静止状态不符。虽然目前也存在一些多维测试装置,但因其结构单一、操作复杂、移动性差等原因并不能准确的模拟实际救灾现场中的各种情况,从而会造成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探测张角等二维参数存在误差,不够精确,在实际救援中易造成检测盲区。
综上所述,目前急需一种具有高检测精度、检测条件与实际近似、可检测动态性能、操作便捷且适用性好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设备检测系统与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由灾后现场模拟装置、位置移动装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可移干扰装置四部分组成;
所述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上,由方向调整转盘、身高调整装置、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方向调整转盘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中的移动平台上端,调整呼吸心跳模拟装置的方向;所述身高调整装置安装于方向调整转盘之上,调整呼吸心跳模拟装置的高度;所述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安装于身高调整装置之上,模拟在呼吸心跳情况下的胸腔起伏。
所述灾后现场模拟装置为由多层不同介质组成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将整个检测系统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和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所述位置移动装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可移干扰装置放置在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内。
所述位置移动装置为信标移动装置,包括旋转平台、直线滑轨方槽、直线步进电机、移动平台四部分;
所述直线滑轨方槽固定于旋转平台之上,直线步进电机安装于直线滑轨方槽一侧,直线步进电机的推杆贯穿直线滑轨中心;移动平台安装于直线滑轨方槽上方,移动平台的下方固定在直线步进电机推杆上;所述移动平台随着直线步进电机推杆的移动在直线滑轨方槽上滑动,改变移动平台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
所述直线滑轨方槽下端四角的位置安装有辅助万向轮,与所述旋转平台共同分担压力,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所述移动平台下端还安装有内嵌滚轮,所述内嵌滚轮在直线滑轨方槽内滚动,用于减小移动平台与直线滑轨方槽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增强平台的移动性能的作用;
所述直线步进电机由电气控制柜控制其推杆的移动速度与距离,起到调整移动平台位置与运动速度的作用。
所述身高调整装置包括下支撑平台、小型推杆电机和上支撑平台三部分;所述下支撑平台安装于方向调整转盘上,用于增大承接面积;所述小型推杆电机竖直安装于下支撑平台上,用于实现身高的调整;所述上支撑平台安装于推杆电机上端;
所述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安装在上支撑平台上,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包括胸腔模拟板、生命微动信号产生器和控制电路;
所述生命微动信号产生器包括小型步进电机、转速转换装置和传动连杆;
所述转速转换装置安装于小型步进电机前端,小型步进电机和转速转换装置之间由传动连杆连接,将步进电机的转速传输至转速转换装置上;
所述转速转换装置由固定模块和水平连杆组成,水平连杆为一空心细钢管,尾端与传动连杆相连,固定模块与上支撑平台紧密结合不能移动,其中心开一略大于水平连杆截面的通孔,水平连杆在通孔中穿过,水平连杆连接传动连杆侧尾端加装1对抱扣环增大尾端直径,防止因运动超程造成滑脱,直接将小型步进电机模拟产生的生命频率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水平运动速度信号;
所述胸腔模拟板中间开一与转速转换装置连杆截面相同的的圆孔,将其套在转速转换装置的连杆上,并利用2组对抱扣环加固,防止装置在运行时胸腔模板发生偏移,进而用以模拟实际人体胸腔;
所述控制电路与小型步进电机和小型推杆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生命微动信号发出与身高调整功能。
所述可移干扰装置由底部支撑滑板和介质干扰层两部分组成,根据实际要求随机布置于现场模拟装置的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一侧,起到增强干扰的作用;所述介质干扰层为单一材料介质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由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划分出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和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将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装在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位于主干扰层的中心位置,并将信号发射端紧贴主干扰层;
步骤2:移动可移干扰装置、位置移动装置和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模拟灾后人员的被困现场;
所述模拟灾后人员的被困现场包括: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和动态单目标的现场。
步骤3:根据模拟的被困现场,由控制电路控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模拟发出微动生命信号,同时控制其按照预定运动轨迹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移动或保持静止,过程如下:
步骤3.1:根据模拟的被困现场,对位置移动装置和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位置进行初始化,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一: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初始设置位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d处,直线滑轨方槽竖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近主干扰层侧首端;
情况二: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一半L/2处,直线滑轨方槽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右侧,与中心线之间夹角为α;
情况三: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两个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分别设置在距离主干扰层不同中心连线距离处,但不超过最大探测距离,二者均横向放置但中心不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二者水平中心距离为直线滑轨方槽的一半,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直线;
情况四: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两个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分别设置在距离主干扰层相同中心连线距离处,但不超过最大探测距离,二者均竖向放置,二者水平中心距离l为0.5m,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
情况五: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动态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一半L/2处,直线滑轨方槽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最大检测张角-θ处;
步骤3.2:手动调整身高调整装置上的方向调整转盘,从而将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上的胸腔模拟板正对主干扰层,通过控制电路中的控制芯片对身高调整装置上的小型推杆电机的转向进行调整,当推杆高度达到指定值时,停机完成整个位置的初始化;
步骤3.3:位置初始化后,由控制电路启动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上的小型步进电机工作,开始发出生命微动信号;
步骤3.4:根据不同被困现场的测试要求,调整直线步进电机的启停和转速,对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模拟实际受困人员的不同状态。
所述对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一: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将生命体征测试装置与主干扰层之间的距离增大Δd作为下一个测试位置,再次开始进行测试,循环这个步骤直至测得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大于阈值,停止继续调整位置。
情况二: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如果测量数据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误差大于阈值要求则需左移生命体征模拟装置,使新的张角α为上次角度α减Δa再次进行测试,直至满足条件停止调整位置。
情况三: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若可以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满足误差要求,则认为该装置具有不同深度多目标抗扰的能力;若不满足误差要求则旋转直线滑轨方槽,增大前后两组滑轨之间的距离,并随时将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方向调整至正对主干扰墙重新进行测试,直至检测结果满足误差要求,停止调整位置;如果后端滑轨的生命体征装置已超出最大检测距离L,仍未满足误差要求,则停止继续增大二者间距,停止检测;
情况四: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若能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满足误差要求则旋转直线滑轨方槽使二者呈一定角度,同时移动两个生命体征装置的位置减小两个装置之间的水平中心距离,为上一次距离数值减0.1m,同时使二者信号发出方向正对主干扰墙再次进行检测,当检测所获结果不符合要求或两个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距离为0.1m时不再调整装置位置;
情况五: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动态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起始,保持直线滑轨方槽位置不变,起动直线步进电机使已经启动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检测张角范围内以速度v匀速移动,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如满足误差要求,则可增大运动速度v,直至不满足误差要求;若初始速度即不满足要求,则应降低运动速度v,从而保证第一次检测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若多次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动态单目标测试。
步骤4:将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监测到的生命微动信号的位置和频率特征与实际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位置和频率特征进行对比,分别判断是否满足误差条件;
步骤5:记录模拟不同被困现场时,满足误差条件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临界位置,得到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探测距离范围、检测张角范围、测得角度与距离信息实际分辨率、多被测目标抗扰能力和动态目标检测能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模拟实际灾后现场环境与被困人员的生命体征信号特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性能检测系统,并提供基于此系统对已有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性能测试的方法。本发明能对不同掩埋深度、不同掩埋材料、多个掩埋生命体、微动生命体等实际复杂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对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进行二维的全面检测,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好,操作便捷、易于搭建。克服了已有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精度低、存在较大误差、生命信号不稳定的缺点,解决了只对单一对象进行检测、只检测一维信息、检测多目标困难、检测存在盲区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直线步进电机电气控制柜内部接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呼吸心跳模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中单片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中单片机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探测距离范围测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探测张角范围测试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目标检测能力测试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深度多目标抗扰能力测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深度多目标抗扰能力测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根据实际灾害现场常见的掩埋材料,结合现有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发射频率,选用红砖、木板、复合板、塑料等材料并规定其尺寸,构造固定的多层不同材料的主干扰层,且各子干扰层之间可以按要求随机切换,同时配合可移干扰装置模拟实际的灾后救援现场,从而对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全面检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结构如下所述。
图1中,本性能检测系统由灾后现场模拟装置100、位置移动装置200、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可移干扰装置400四部分组成。
所述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200上,由方向调整转盘301、身高调整装置302、呼吸心跳模拟装置303三部分组成;所述方向调整转盘301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200中的移动平台205上端,调整呼吸心跳模拟装置303的方向;所述身高调整装置302安装于方向调整转盘301之上,调整呼吸心跳模拟装置303的高度;所述呼吸心跳模拟装置303安装于身高调整装置302之上,模拟在呼吸心跳情况下的胸腔起伏。
所述灾后现场模拟装置100为由多层不同介质组成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101,将整个检测系统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和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所述位置移动装置200、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可移干扰装置放置100在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101的结构如图2所示,选择灾后现场常见的三种不同材质的介质材料构成主干扰层,包括第一子干扰层101a、第二子干扰层101b、第三子干扰层101c。这三层干扰层的尺寸完全相同,长宽高为8m×0.1m×2m。主干扰层安装处地上有对应滑槽,从而方便实际测试中更换子干扰层的材质与排列顺序,更换其材料与顺序可由人工手动完成。此结构可以很好的模拟出实际灾后现场环境的主体干扰障碍,从而增强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位置移动装置200为信标移动装置,包括旋转平台204、直线滑轨方槽201、直线步进电机202、移动平台205四部分;
所述直线滑轨方槽201固定于旋转平台204之上,直线步进电机202安装于直线滑轨方槽201一侧,直线步进电机202的推杆贯穿直线滑轨方槽201中心;移动平台205安装于直线滑轨方槽201上方,移动平台205的下方固定在直线步进电机202的推杆上;所述移动平台205随着直线步进电机202推杆的移动在直线滑轨方槽201上滑动,改变移动平台205在直线滑轨方槽201上的位置。
所述直线滑轨方槽201下端四角的位置安装有辅助万向轮203,与所述旋转平台204共同分担压力,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所述移动平台205下端还安装有内嵌滚轮,所述内嵌滚轮在直线滑轨方槽201内滚动,用于减小移动平台205与直线滑轨方槽201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增强平台的移动性能的作用;
所述直线步进电机202由电气控制柜控制其推杆的移动速度与距离,起到调整移动平台位置与运动速度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直线步进电机202的电气控制柜内部接线如图3所示,其安装位置可根据现场布线情况安装在合理的位置,比如周边墙壁边缘、供电箱附近等位置。电气控制柜主要完成驱动直线步进电机202的转速与转向,从而实现控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的位置调整。电气控制柜主要由开关电源206a、驱动器206b和控制器206c共三部分组成。开关电源206a用于电能转换,其L与N接线柱接在220V单相交流电源上,V+端口与V-端口分别与驱动器206b的“电源+”引脚与“电源-”引脚连接;控制器206c的作用是控制直线步进电机202的转速与转向,转向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相序改变,转速通过控制脉冲频率从而实现,控制器206c的POTO端口与驱动器206b的“方向+”引脚和“脉冲+”引脚连接,DIP端口与驱动器206b的“方向-”引脚连接,CP端口与驱动器206b的“脉冲-”引脚连接;驱动器206b起到驱动直线步进电机202运行的作用,其A+引脚与直线步进电机202的绿色端口相连,其A﹣引脚与直线步进电机202的黄色端口相连,其B+引脚与直线步进电机202的黑色端口相连,其B﹣引脚与直线步进电机202的红色端口相连。
所述身高调整装置302包括下支撑平台302a、小型推杆电机302b和上支撑平台302c三部分;所述下支撑平台302a安装于方向调整转盘301上,用于增大承接面积;所述小型推杆电机302b竖直安装于下支撑平台302a上,用于实现身高的调整;所述上支撑平台302c安装于推杆电机302b上端,用于为上端设备提供承接面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调整身高的范围在1.5m~1.8m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心跳模拟装置303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安装在上支撑平台302c上,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包括胸腔模拟板303b、生命微动信号产生器303a和控制电路304;
所述生命微动信号产生器303a包括小型步进电机303a1、转速转换装置303a3和传动连杆303a2;
所述转速转换装置303a3安装于小型步进电机303a1前端,小型步进电机303a1和转速转换装置303a3之间由传动连杆303a2连接,将步进电机的转速传输至转速转换装置上;
所述转速转换装置303a3由固定模块和水平连杆组成,水平连杆为一空心细钢管,尾端与传动连杆303a2相连,固定模块与上支撑平台302c紧密结合不能移动,其中心开一略大于水平连杆截面的通孔,水平连杆在通孔中穿过,水平连杆连接传动连杆侧尾端加装1对抱扣环增大尾端直径,防止因运动超程造成滑脱,直接将小型步进电机303a1模拟产生的生命频率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水平运动速度信号;
所述胸腔模拟板303b中间开一与转速转换装置303a3连杆截面相同的的圆孔,将其套在转速转换装置303a3的连杆上,并利用2组对抱扣环加固,防止装置在运行时胸腔模板发生偏移,进而用以模拟实际人体胸腔;
所述控制电路304与小型步进电机303a1和小型推杆电机302b连接,用于控制生命微动信号发出与身高调整功能。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4的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该部分由控制核心304a、复位电路304b、时钟电路304c、功能选择电路304d、状态显示电路304e、驱动电路304f、继电器驱动电路304g共7部分组成。
控制核心304a由STM89C51单片机组成,用于程序处理与发出电机控制信号,控制程序预先设置好并烧录进单片机,其EA引脚与电源VCC相连,GND引脚接地,VCC引脚与电源VCC相连;复位电路304b由10μF复位电容C1和10kΩ复位电阻R1组成,起到为控制核心304a复位,保证每次上电后正常工作的作用,采用上电复位模式,C1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R1相连,R1的另一端接地,C1与R1之间与控制核心304a的RST引脚相连;时钟电路304c由12MHz晶振Y1、30pF电容C2、30pF电容C3组成,用于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时基,整个电路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核心电路304a中的X1引脚与X2引脚相接,两引脚间接晶振Y1,Y1的两端分别接C2和C3的一端,C2和C3的另一端接地;功能选择电路304d由按键开关S1~S4与1kΩ上拉电阻R2~R5组成,起到便于操作人员控制小型推杆电机302b与小型步进电机303a3起停、正反转的作用,其中按键开关S1起到控制小型步进电机303a3起停的作用,按键开关S2起到控制小型推杆电机302b正转的作用,按键开关S3起到控制小型推杆电机302b反转的作用,按键开关S4起到控制小型推杆电机302b停机的作用,按键开关S1~S4均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核心304a的P1.3~P 1.6引脚相连,开关S1~S4与引脚P1.3~P1.6之间均分别接R2~R5后与电源VCC相连;状态显示电路304e由1kΩ限流电阻R6~R8、发光LED二极管D1~D3组成,用于显示小型推杆电机302b与小型步进电机303a3的工作状态,其中D1用于的亮灭表示小型步进电机303a3的运行与停机,D2的亮灭表示小型推杆电机302b的正转与停机,D3的亮灭表示小型推杆电机302b的反转与停机,D1~D3的阴极分别与控制核心电路304的P1.0~P 1.2连接,D1~D3阳极分别与电阻R6~R8连接后接电源VCC;驱动电路304f由步进电机驱动芯片UNL2003组成,起到隔离与驱动小型步进电机303a1运转的作用,其GND引脚接地,VCC引脚接电源VCC,1B、2B、3B、4B引脚分别接控制核心电路304a的P 3.1、P 3.2、P 3.3、P 3.4引脚,1C、2C、3C、4C引脚分别接小型步进电机303a1的橙、棕、黄、黑四个端子,UNL2003其他引脚悬空,小型步进电机303a1的两个红色端口共同接电源VCC上;继电器驱动电路304g由电磁继电器K1、电磁继电器K2、反向续流二极管D4、反向续流二极管D5、3.3kΩ限流电阻R9、10kΩ保护电阻R10、3.3kΩ限流电阻R11、10kΩ保护电阻R12、开关三极管Q1、开关三极管Q2组成,起到电气隔离与驱动小型推杆电机启停、正反转的作用,控制核心电路304a的P 2.1与P 2.2引脚接继电器驱动电路304g,电阻R9接在P 2.1引脚与Q1的基极之间,电阻R10并联在R9与Q1的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K1线圈一端,K1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VCC,二极管D4并联在K1线圈两端提供反向回路,Q1的发射极接地,P 2.2引脚与Q2的基极间接R11电阻,R12与R11与Q2发射极并联,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集电极接K2线圈的一端,K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K1与K2的公共触点分别接小型推杆电机302b的两个端口,常开触点接+12V直流电,常闭触点均接地。
本实施例中单片机的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这部分主要由开关电源304h与直流稳压电路304i组成,实现为单片机控制系统提供+5V的VCC电源与+12V的直流电源的功能。开关电源304h起到将220V市电变换为12V直流电的功能,其L与N接口接220V单相交流电,“+”端输出12V直流电,“-”端接地。直流稳压电路304i由发光二极管Dv、10kΩ限流电阻Rv、2000μF电解电容Cv1、稳压芯片LM7805、1000μF电解电容Cv2、1μF稳压电容Cv3与反向二极管Dr组成,起到将12V直流电变为5V直流电的功能,发光二极管Dv与电阻Rv串联后并联在开关电源304h的“+”“-”端口两端,起到显示通电状态的作用,电解电容Cv1正极与Dv的阳极、LM7805的Vin引脚相接负极接地,起到滤波的作用,LM7805的Vin引脚接开关电源“+”端口,GND引脚接地,Vout引脚输出+5V电压并接电解电容Cv2的正极,Cv2的负极接地,起到输出滤波的作用,稳压电容Cv3并联在LM7805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起到稳压的作用,二极管Dr并联在LM7805的Vin引脚与Vout引脚之间,阳极接Vout阴极接Vin,为反向电流提供通路。
所述可移干扰装置400由底部支撑滑板402和介质干扰层401两部分组成,根据实际要求随机布置于现场模拟装置的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一侧,起到增强干扰的作用;所述介质干扰层401为单一材料介质层。
本实施例中介质层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常见的红砖、松木板、塑料等材质,长宽高均设计为0.5m×0.1m×2m。在实际操作中,选用的干扰介质层应该注意以下指标:
1)红砖应符合GB 5101的要求;
2)松木板的含水率应为10%~14%;
3)复合木板应符合GB/T 18103的要求;
4)砂浆及砌筑体工程应符合GB 502203的要求。
本实例进一步给出了利用上述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性能检测系统来进行性能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由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划分出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和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将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装在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位于主干扰层的中心位置,并将信号发射端紧贴主干扰层;
步骤2:移动可移干扰装置、位置移动装置和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模拟灾后人员的被困现场;
所述模拟灾后人员的被困现场包括: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和动态单目标的现场。
步骤3:根据模拟的被困现场,由控制电路控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模拟发出微动生命信号,同时控制其按照预定运动轨迹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移动或保持静止,过程如下:
步骤3.1:根据模拟的被困现场,对位置移动装置和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位置进行初始化,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一: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初始设置位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d处,直线滑轨方槽竖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近主干扰层侧首端;
情况二: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一半L/2处,直线滑轨方槽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右侧,与中心线之间夹角为α;
情况三: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两个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分别设置在距离主干扰层不同中心连线距离处,但不超过最大探测距离,二者均横向放置但中心不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二者水平中心距离为直线滑轨方槽的一半,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直线;
情况四: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两个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分别设置在距离主干扰层相同中心连线距离处,但不超过最大探测距离,二者均竖向放置,二者水平中心距离l为0.5m,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
情况五: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动态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一半L/2处,直线滑轨方槽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最大检测张角-θ处;
步骤3.2:手动调整身高调整装置上的方向调整转盘,从而将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上的胸腔模拟板正对主干扰层,通过控制电路中的控制芯片对身高调整装置上的小型推杆电机的转向进行调整,当推杆高度达到指定值时,停机完成整个位置的初始化;
步骤3.3:位置初始化后,由控制电路启动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上的小型步进电机工作,开始发出生命微动信号;
步骤3.4:根据不同被困现场的测试要求,调整直线步进电机的启停和转速,对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模拟实际受困人员的不同状态。
所述对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一: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将生命体征测试装置与主干扰层之间的距离增大10cm作为下一个测试位置,再次开始进行测试,循环这个步骤直至测得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大于阈值,停止继续调整位置。
情况二: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如果测量数据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误差大于阈值要求则需左移生命体征模拟装置,使新的张角α为上次角度α减5°再次进行测试,直至满足条件停止调整位置。
情况三: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若可以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满足误差要求,则认为该装置具有不同深度多目标抗扰的能力;若不满足误差要求则旋转直线滑轨方槽,增大前后两组滑轨之间的距离,并随时将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方向调整至正对主干扰墙重新进行测试,直至检测结果满足误差要求,停止调整位置;如果后端滑轨的生命体征装置已超出最大检测距离L,仍未满足误差要求,则停止继续增大二者间距,停止检测;
情况四: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若能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满足误差要求则旋转直线滑轨方槽使二者呈一定角度,同时移动两个生命体征装置的位置减小两个装置之间的水平中心距离,为上一次距离数值减0.1m,同时使二者信号发出方向正对主干扰墙再次进行检测,当检测所获结果不符合要求或两个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距离为0.1m时不再调整装置位置;
情况五: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动态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起始,保持直线滑轨方槽位置不变,起动直线步进电机使已经启动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检测张角范围内以速度v匀速移动,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如满足误差要求,则可增大运动速度v,直至不满足误差要求;若初始速度即不满足要求,则应降低运动速度v,从而保证第一次检测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若多次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动态单目标测试。
步骤4:将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监测到的生命微动信号的位置和频率特征与实际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位置和频率特征进行对比,分别判断是否满足误差条件;
步骤5:记录模拟不同被困现场时,满足误差条件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临界位置,得到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探测距离范围、检测张角范围、测得角度与距离信息实际分辨率、多被测目标抗扰能力和动态目标检测能力。
其中,对于测得角度与距离精度的检测采用至少5次随机选择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的位置后,启动呼吸心跳模拟装置303进行检测,对测试所得误差进行求算数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测得角度与距离的误差范围,并根据其计算二者检测精度。
下面举例说明本实例对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完成探测距离范围、探测张角范围、测得角度与距离信息实际分辨率、多被测目标抗扰能力、动态目标检测能力的检测过程。
情况一:探测距离范围测试;
模拟被困现场如图7所示,,进行此项测试时,在被测装置与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之间存在主干扰层101与4个可移干扰装置400,可移干扰装置400在前端有2面后端有2面,从而围绕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周围以起到模拟实际灾后现场狭小密闭的环境。由上文可知主干扰层101为三层结构,且尺寸均为8m×0.1m×2m,本实例采用的三层子干扰层分别由复合木板组合、松木板拼接、红砖与砂浆砌筑而成。可移干扰装置400的前端2面采用松木板材质,后2面采用红砖与砂浆砌筑而成。
测试时,将被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置在主干扰层101中心,紧贴墙面。将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放置在被测装置正前方距离d处,胸腔模拟板303b正对主干扰层101,启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对其进行定位获得二维横纵坐标与微动信号频率特征。
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如频率误差低于5%,距离误差低于10cm,则认为可以检测到该d距离的生命微动信号,再此基础d数值上继续增大10cm获得新的L数值,重复上述步骤;若不满足上述误差要去则认定最大探测距离低于该d数值,最大探测距离为上一次选定的d值,并将最大探测距离记为L。
测试方案中10cm为初始测试分辨率,测试过程中可适当增减该数值多次进行相同测试,如果所获测试结果能区分出第N次测试与第(N+1)次之间的距离位置差别不重叠,则认定该仪器具备对应分辨率的距离检测精度,否则可判断该仪器不具备该测试精度。
情况二:探测张角范围测试;
模拟的被困现场如图8所示,在被测装置与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之间存在主干扰层101与4个可移干扰装置400,可移干扰装置400在前端有2面后端有2面,从而围绕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周围以起到模拟实际灾后现场狭小密闭的环境。干扰层材质同情况一所述。测试时,将被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置在主干扰层101中心,紧贴墙面。位置移动装置200横向放置,将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正对被测仪器并向左侧移动一段距离,其与被测仪器中心点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的一半即L/2,与中心线夹角为α。启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对其进行定位获得二维横纵坐标与微动信号频率特征。
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如频率误差低于5%,距离误差低于10cm,则认为可以检测到该α夹角的生命微动信号,并将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置于右侧夹角α处进行上述测试,如果依旧满足误差要求则证明探测张角范围为±α;若不满足上述误差要求则认定最大探测张角低于该α数值,取新的张角α为本次角度α减5°,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满足误差要求确定出真实的张角测试范围,将最大探测张角范围记为±θ。
测试方案中5°为初始测试角度分辨率,测试过程中可适当增减该数值多次进行相同测试,如果所获测试结果能区分出第N次测试与第(N+1)次之间的角度位置差别不重叠,则认定该仪器具备对应分辨率的角度检测精度,否则可判断该仪器不具备该测试精度。
情况三:动态目标检测能力测试;
模拟被困现场如图9所示,在被测装置与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之间存在主干扰层101与4个可移干扰装置400,可移干扰装置400在前端有2面后端有2面,从而围绕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周围以起到模拟实际灾后现场狭小密闭的环境。干扰层材质同情况一所述。测试时,将被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置在主干扰层101中心,紧贴墙面。位置移动装置200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从最大检测张角-θ处初始。通过控制直线步进电机202使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在检测张角范围内以速度v匀速移动。启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对其进行定位获得一维纵坐标与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如频率误差低于5%,距离误差低于10cm,则认为该装置具有动态目标检测能力。
情况四:不同深度多目标抗扰能力测试;
模拟被困现场如图10所示,在被测装置与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之间存在主干扰层101与6个可移干扰装置400,可移干扰装置400在前端有2面、中端2面、后端有2面,从而围绕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周围以起到模拟实际灾后现场狭小密闭的环境。主干扰层101材质同情况一所述,可移干扰装置400中前端2面采用松木板材质,后2面采用红砖与砂浆砌筑而成,中端2面1面采用松木板,另1面采用红砖与砂浆砌筑而成。测试时,将被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置在主干扰层101中心,紧贴墙面。两个位置移动装置200横向放置,二者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均正对被测装备。启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对二者进行定位获得二维纵坐标与微动信号频率特征。若能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频率误差低于5%,距离误差低于10cm,则认为该装置具有不同深度多目标抗扰的能力。
情况五:同一深度多目标抗扰能力测试;
模拟被困现场如图11所示,在被测装置与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之间存在主干扰层101与4个可移干扰装置400,可移干扰装置400在前端有2面后端有2面,从而围绕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周围以起到模拟实际灾后现场狭小密闭的环境。干扰层101材质同情况一所述。测试时,将被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置在主干扰层101中心,紧贴墙面。两个位置移动装置200通过旋转尽可能靠近,二者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且二者中心距离l小于0.5m,调整二者的胸腔模拟板303b正对主干扰层101。启动生命体征模拟装置300,对二者进行定位获得二维纵坐标与微动信号频率特征。若能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频率误差低于5%,距离误差低于10cm,则认为该装置具有同一深度多目标抗扰的能力。
由上述实例可知,本实例给出的测试方案能够对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探测距离范围、探测张角范围、测得角度与距离信息实际分辨率、多目标抗扰能力、动态目标检测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全面且结果准确。

Claims (10)

1.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灾后现场模拟装置、位置移动装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可移干扰装置四部分组成;
所述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上,由方向调整转盘、身高调整装置、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方向调整转盘安装于位置移动装置中的移动平台上端,调整呼吸心跳模拟装置的方向;所述身高调整装置安装于方向调整转盘之上,调整呼吸心跳模拟装置的高度;所述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安装于身高调整装置之上,模拟在呼吸心跳情况下的胸腔起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灾后现场模拟装置为由多层不同介质组成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将整个检测系统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和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所述位置移动装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可移干扰装置放置在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移动装置为信标移动装置,包括旋转平台、直线滑轨方槽、直线步进电机、移动平台四部分;
所述直线滑轨方槽固定于旋转平台之上,直线步进电机安装于直线滑轨方槽一侧,直线步进电机的推杆贯穿直线滑轨方槽中心;移动平台安装于直线滑轨方槽上方,移动平台的下方固定在直线步进电机推杆上;所述移动平台随着直线步进电机推杆的移动在直线滑轨方槽上滑动,改变移动平台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滑轨方槽下端四角的位置安装有辅助万向轮,与所述旋转平台共同分担压力,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所述移动平台下端还安装有内嵌滚轮,所述内嵌滚轮在直线滑轨方槽内滚动,用于减小移动平台与直线滑轨方槽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增强平台的移动性能的作用;
所述直线步进电机由电气控制柜控制其推杆的移动速度与距离,起到调整移动平台位置与运动速度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高调整装置包括下支撑平台、小型推杆电机和上支撑平台三部分;所述下支撑平台安装于方向调整转盘上,用于增大承接面积;所述小型推杆电机竖直安装于下支撑平台上,用于实现身高的调整;所述上支撑平台安装于推杆电机上端;
所述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安装在上支撑平台上,呼吸心跳模拟装置包括胸腔模拟板、生命微动信号产生器和控制电路;
所述生命微动信号产生器包括小型步进电机、转速转换装置和传动连杆;
所述转速转换装置安装于小型步进电机前端,小型步进电机和转速转换装置之间由传动连杆连接,将步进电机的转速传输至转速转换装置上;
转速转换装置由固定模块和水平连杆组成,水平连杆为一空心细钢管,尾端与传动连杆相连,固定模块与上支撑平台紧密结合不能移动,其中心开一略大于水平连杆截面的通孔,水平连杆在通孔中穿过,水平连杆连接传动连杆侧尾端加装1对抱扣环增大尾端直径,防止因运动超程造成滑脱,直接将小型步进电机模拟产生的生命频率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水平运动速度信号;
所述胸腔模拟板中间开一与转速转换装置连杆截面相同的的圆孔,将其套在转速转换装置的连杆上,并利用2组对抱扣环加固,防止装置在运行时胸腔模板发生偏移,进而用以模拟实际人体胸腔;
所述控制电路与小型步进电机和小型推杆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生命微动信号发出与身高调整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干扰装置由底部支撑滑板和介质干扰层两部分组成,根据实际要求随机布置于现场模拟装置的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一侧,起到增强干扰的作用;所述介质干扰层为单一材料介质层。
7.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由不可旋转的主干扰层划分出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和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将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安装在待测设备的放置区域,位于主干扰层的中心位置,并将信号发射端紧贴主干扰层;
步骤2:移动可移干扰装置、位置移动装置和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被埋生命信号探测区域模拟灾后人员的被困现场;
步骤3:根据模拟的被困现场,由控制电路控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模拟发出微动生命信号,同时控制其按照预定运动轨迹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移动或保持静止;
步骤4:将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监测到的生命微动信号的位置和频率特征与实际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位置和频率特征进行对比,分别判断是否满足误差条件;
步骤5:记录模拟不同被困现场时,满足误差条件时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临界位置,得到待测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探测距离范围、检测张角范围、测得角度与距离信息实际分辨率、多被测目标抗扰能力和动态目标检测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灾后人员的被困现场包括: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和动态单目标的现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过程如下:
步骤3.1:根据模拟的被困现场,对位置移动装置和生命体征模拟装置的位置进行初始化,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一: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初始设置位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d处,直线滑轨方槽竖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近主干扰层侧首端;
情况二: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一半L/2处,直线滑轨方槽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右侧,与中心线之间夹角为α;
情况三: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两个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分别设置在距离主干扰层不同中心连线距离处,但不超过最大探测距离,二者均横向放置但中心不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二者水平中心距离为直线滑轨方槽的一半,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直线;
情况四: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两个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分别设置在距离主干扰层相同中心连线距离处,但不超过最大探测距离,二者均竖向放置,二者水平中心距离l为0.5m,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
情况五: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动态单目标的现场时,位置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与主干扰层中心连线距离为最大探测距离一半L/2处,直线滑轨方槽横向放置,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初始位于直线滑轨方槽最大检测张角-θ处;
步骤3.2:手动调整身高调整装置上的方向调整转盘,从而将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上的胸腔模拟板正对主干扰层,通过控制电路中的控制芯片对身高调整装置上的小型推杆电机的转向进行调整,当推杆高度达到指定值时,停机完成整个位置的初始化;
步骤3.3:位置初始化后,由控制电路启动呼吸心跳模拟装置上的小型步进电机工作,开始发出生命微动信号;
步骤3.4:根据不同被困现场的测试要求,调整直线步进电机的启停和转速,对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模拟实际受困人员的不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直线滑轨方槽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一: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将生命体征测试装置与主干扰层之间的距离增大Δd作为下一个测试位置,再次开始进行测试,循环这个步骤直至测得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大于阈值,停止继续调整位置;
情况二: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角度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如果测量数据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误差大于阈值要求则需左移生命体征模拟装置,使新的张角α为上次角度α减Δa再次进行测试,直至满足条件停止调整位置;
情况三: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不同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完成第一次测试后保持滑轨位置不改变,若可以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满足误差要求,则认为该装置具有不同深度多目标抗扰的能力;若不满足误差要求则旋转直线滑轨方槽,增大前后两组滑轨之间的距离,并随时将两个生命体征模拟装置方向调整至正对主干扰墙重新进行测试,直至检测结果满足误差要求,停止调整位置;如果后端滑轨的生命体征装置已超出最大检测距离L,仍未满足误差要求,则停止继续增大二者间距,停止检测;
情况四: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同一深度多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开始测试,若能测得2个对象,且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满足误差要求则旋转直线滑轨方槽使二者呈一定角度,同时移动两个生命体征装置的位置减小两个装置之间的水平中心距离,为上一次距离数值减0.1m,同时使二者信号发出方向正对主干扰墙再次进行检测,当检测所获结果不符合要求或两个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距离为0.1m时不再调整装置位置;
情况五:当模拟的被困现场为动态单目标的现场时,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从初始位置起始,保持直线滑轨方槽位置不变,起动直线步进电机使已经启动的生命体征模拟装置在检测张角范围内以速度v匀速移动,将获得的微动信号频率特征、定位坐标与实际设置数值进行对比,如满足误差要求,则可增大运动速度v,直至不满足误差要求;若初始速度即不满足要求,则应降低运动速度v,从而保证第一次检测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若多次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动态单目标测试。
CN202011077723.3A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999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7723.3A CN111999711B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7723.3A CN111999711B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9711A true CN111999711A (zh) 2020-11-27
CN111999711B CN111999711B (zh) 2023-04-18

Family

ID=7347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7723.3A Active CN111999711B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97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9797A (zh) * 2020-12-18 2021-04-13 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雷达测试支架及雷达测试方法
CN112986930A (zh) * 2020-12-25 2021-06-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目标移动装置和具有其的雷达检测系统
CN113252321A (zh) * 2021-04-14 2021-08-13 南京云智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涉及动力轮打滑修正的多传感器融合载具定位方法
WO202208302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人体安全检查设备探测性能检测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5120207A (zh) * 2021-03-29 2022-09-30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体征信息的检测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691A (zh) * 2013-08-22 2013-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基于uwb 生物雷达的扫描探测方法及系统
CN203365672U (zh) * 2013-07-02 2013-12-2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
WO2015174879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Novelic D.O.O. Mm-wave radar vital signs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8872977A (zh) * 2018-05-02 2018-11-23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单通道超宽带雷达的生命体双站协同探测方法
CN109387817A (zh) * 2018-12-14 2019-02-26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5672U (zh) * 2013-07-02 2013-12-2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
CN103454691A (zh) * 2013-08-22 2013-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基于uwb 生物雷达的扫描探测方法及系统
WO2015174879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Novelic D.O.O. Mm-wave radar vital signs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8872977A (zh) * 2018-05-02 2018-11-23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单通道超宽带雷达的生命体双站协同探测方法
CN109387817A (zh) * 2018-12-14 2019-02-26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贺峰 等: "超宽带穿墙雷达对人体动目标探测的实验研究", 《现代雷达》 *
陈光 等: "超宽带废墟搜救雷达的多生命体目标识别", 《现代电子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302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人体安全检查设备探测性能检测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2649797A (zh) * 2020-12-18 2021-04-13 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雷达测试支架及雷达测试方法
CN112986930A (zh) * 2020-12-25 2021-06-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目标移动装置和具有其的雷达检测系统
CN115120207A (zh) * 2021-03-29 2022-09-30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体征信息的检测设备
CN113252321A (zh) * 2021-04-14 2021-08-13 南京云智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涉及动力轮打滑修正的多传感器融合载具定位方法
CN113252321B (zh) * 2021-04-14 2022-01-11 南京云智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涉及动力轮打滑修正的多传感器融合载具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9711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9711B (zh) 一种uwb雷达生命探测装置的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6740968U (zh) 一种超声波倒车雷达回波模拟装置
CN106841043B (zh) 一种隔离器pgp外观自动检验系统
CN108748148B (zh) 一种智能攀爬机器人用智能电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87817A (zh) 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358817A (zh) 一种基于气体浓度梯度驱动的气体源定位装置
CN113490272A (zh) 基于uwb定位的安全吊装预警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4658364A (zh) 光机电在线测控教学创新实验方法
CN206893147U (zh) 一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训台
CN109298393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物内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206440830U (zh) 一种用于检测北斗定位天线定位精度的验证装置
CN104679000A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目标物感知能力室内模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0243827U (zh) 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检测系统
CN107702693A (zh) 一种地质断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867230A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夜视辨识装置
CN207570773U (zh) 冲床用机械手机器人滑块位置精确发送试验台
CN110020470A (zh) 展厅内布局规划用展柜移动方法
CN205880212U (zh) 一种多通道串行超声测距系统
CN212255735U (zh) 一种微波穿透式生命搜索装备测试装置
CN212254024U (zh) 一种多个线激光传感器测量轮胎形貌的装置
CN112013720B (zh) 一种导引头动态指标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208860766U (zh) 一种视觉检测装置
CN108663973B (zh) 多路靶标位置距离控制装置
CN111862721A (zh) 一种船舶运动多自由度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207456328U (zh) 面板检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