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1280A -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1280A
CN111991280A CN202010678488.9A CN202010678488A CN111991280A CN 111991280 A CN111991280 A CN 111991280A CN 202010678488 A CN202010678488 A CN 202010678488A CN 111991280 A CN111991280 A CN 111991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allergic
extract
bean
fermentation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84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庆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6784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1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1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1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microorganisms other than algae or fungi, e.g. protozoa or 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05Preparations for sensitiv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5Products o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ermentation, e.g. yoghurt, beer, win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是由豆类与益生菌发酵而成;所述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32~50wt%;所述益生菌选自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发明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涂抹后8min即可明显减缓疼痛感、红痒等过敏症状;连续4周使用本发明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制成的身体乳,皮肤微生物多样性即菌落数比使用前提升≥12%,皮肤表面葡萄球菌相对丰度比使用前提升≥40%,采用皮肤pH计对使用沐浴液后皮肤的pH值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0.1倍,皮肤含水量比使用前提升≥20%,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护肤品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发酵美容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微生物发酵美容产品,其不同于传统添加型的化工成分护肤品,通过采用益生菌对天然成分进行发酵,使得天然活性物质小分子化,更具生物可利用性。
豆类是一种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的产品,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大豆异黄酮及卵磷脂等物质,其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很高,具有营养保健作用;豆类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保持机体功能完整、延缓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度、满足大脑对微量物质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市面上的微生物发酵产品通常采用单一或少量菌种发酵得到,并不能进行多种菌种同时发酵,所得产品功能较为单一,常常仅具有保湿、滋润功效;其若想引入更多护肤功效,还需添加其他化学成分。同时,现有的微生物发酵产品通常不能完全分离、降解出天然成分中易造成皮肤刺激性反应的物质,往往不适合易过敏肤质消费者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是由豆类与益生菌发酵而成;所述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32~50wt%;所述益生菌选自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歧杆菌选自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约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肠球菌为乳酸肠球菌;所述链球菌为乳酸乳球菌和/或嗜热链球菌。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是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30~50份豆类加入100~150份水在45~55℃下浸泡10~15h,粉碎后加入0.15~0.35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35~45℃下浸泡1~3h,加热至90~100℃并保温0.5~1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5~40℃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10~13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3500~4500r/min下离心10~20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生物酶为淀粉酶和/或蛋白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淀粉酶为α-淀粉酶和/或β-淀粉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蛋白酶为巯基蛋白酶。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15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80~90份水、1~8份烷烃二醇。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将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烷烃二醇、水加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益生菌与豆类发酵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制备得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涂抹后8min可明显减缓疼痛感、红痒等过敏症状;连续4周使用本发明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制成的身体乳,皮肤微生物多样性即菌落数比使用前提升≥12%,皮肤表面葡萄球菌相对丰度比使用前提升≥40%,采用皮肤pH计对使用沐浴液后皮肤的pH值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0.1倍,皮肤含水量比使用前提升≥20%,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临床治疗案例一的效果图,其中①为使用前皮肤状态,②为使用3h后皮肤状态,③为使用24h后皮肤状态;
图2:本发明临床治疗案例二的效果图,其中④为使用前皮肤状态,⑤为使用后皮肤状态;
图3:本发明临床治疗案例三的效果图,其中⑥为使用前皮肤状态,⑦为使用后1天皮肤状态,⑧为使用后2天皮肤状态;
图4:本发明临床治疗案例四的效果图,其中⑨为使用前皮肤状态,⑩为使用30min后皮肤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的词语“优选的”、“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是由豆类与益生菌发酵而成。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30~50份豆类加入100~150份水在45~55℃下浸泡10~15h,粉碎后加入0.15~0.35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35~45℃下浸泡1~3h,加热至90~100℃并保温0.5~1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5~40℃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10~13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3500~4500r/min下离心10~20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是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40份豆类加入120份水在50℃下浸泡12h,粉碎后加入0.2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40℃下浸泡2h,加热至100℃并保温0.5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7℃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2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4000r/min下离心15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豆类>
豆类,指的是所有能产生豆荚的豆科植物的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32~50wt%。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36wt%。
本发明所述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均为干豆的蛋白质含量,即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干燥方式干燥后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本发明对所述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例如凯式定氮法。作为蛋白质含量为32~50wt%的豆类的实例,例如大豆。
(大豆)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豆类为大豆。
大豆,通称黄豆,为豆科植物大豆(学名:Glycine max(L.)merr.)的种子。
本发明所述大豆,其蛋白质含量32~50wt%(平均为36wt%),易于消化,对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脂肪含量16wt%,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吸收率高达95%,除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此外大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黄素及卵磷脂等物质,其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很高,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保持机体功能完整、延缓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度、满足大脑对微量物质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酶>
生物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酶为淀粉酶和/或蛋白酶。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酶为淀粉酶和蛋白酶。
(淀粉酶)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淀粉酶为α-淀粉酶(CAS号为9000-90-2)和/或β-淀粉酶(CAS号为9000-91-3)。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淀粉酶为α-淀粉酶。
(蛋白酶)
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蛋白酶为巯基蛋白酶。
作为巯基蛋白酶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菠萝蛋白酶(CAS号为9001-00-7)、木瓜蛋白酶(CAS号为9001-73-4)、无花果蛋白酶(CAS号为9001-33-6)。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的混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的重量比为1:(0.2~0.4):(0.5~0.8)。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的重量比为1:0.3:0.7。
<益生菌>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菌选自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菌为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的组合。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运动、细胞呈杆状、一端有时呈分叉状、严格厌氧的细菌类别,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阴道和口腔等环境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选自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短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选自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长双歧杆菌
长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 longum),是对人体有益的一种菌种,具有调节人体肠道,改善健康功效。
两歧双歧杆菌
两歧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 bifidum),可治疗慢性腹泻,增强人体肠道的定植抗力和免疫力。
青春双歧杆菌
青春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可治疗慢性腹泻、便秘,还有显著的减少自由基和抗衰老作用。
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组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接种比例依次为(5~12)CFU/g、(10~18)CFU/g、(14~20)CFU/g。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
(乳杆菌)
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杆菌的细菌类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fermentum)、约氏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嗜酸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功效。
短乳杆菌
短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 brevis),可从分离牛奶、酸乳酒、干酪、酸泡菜等分离得到。
詹氏乳杆菌
詹氏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 jensenii),来源于人的阴道分泌物和血凝块。
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
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拉丁名:Lactobacillus paracaseisubsp.paracasei),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延缓衰老的功效。
加氏乳杆菌
加氏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gasseri),是一种存在于肠道和母乳中的益生菌。
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拉丁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
瑞士乳杆菌
瑞士乳杆菌(拉丁名:L.helveticus),具有缓解高血压,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钙吸收,改善睡眠等功能。
干酪乳乳酸杆菌
干酪乳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caseisubsp.casei),其不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及降低肿瘤的危险以及免疫赋活等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鼠李糖乳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 rhamnosus),多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提升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腹泻,促进毒素的排出和提升机体免疫力功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德式乳杆菌
德式乳杆菌(拉丁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又名德氏乳杆菌,是用于酸奶生产的主要乳酸菌菌种之一。
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的组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的接种比例依次为(6~10)CFU/g、(8~12)CFU/g、(10~14)CFU/g、(10~20)CFU/g、(11~17)CFU/g、(6~12)CFU/g、(12~16)CFU/g、(14~21)CFU/g、(13~18)CFU/g、(6~10)CFU/g。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的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
(肠球菌)
肠球菌(拉丁名:Enterococcus),是一种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肠球菌为乳酸肠球菌(拉丁名:Enterococcusfaeciu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肠球菌的接种比例为(6~10)CFU/g。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肠球菌的接种比例为8CFU/g。
(链球菌)
链球菌(拉丁名:Streptococcus),是一种沿一个平面分裂,常排列成链状的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链球菌为乳酸乳球菌和/或嗜热链球菌。
乳酸乳球菌
乳酸乳球菌(拉丁名:Lactococcus lactis),广泛存在于乳制品和植物产品中,是被公认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
嗜热链球菌
嗜热链球菌(拉丁名: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可以改善肠道微环境、抗癌、延缓衰老、调节血压的功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链球菌为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依次为(8~12)CFU/g、(14~20)CFU/g。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依次为10CFU/g、17CFU/g。
本发明所述CFU/g表示一克检测样品(即豆浆混合物)中所含益生菌菌落的个数,其检测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采用平板计数法。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滤膜过滤的操作压力为0.5~2Bar。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滤膜过滤的操作压力为1Bar。
所述超滤膜,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用人工透膜;所述Bar,是一种压强单位,1Bar相当于0.1MPa。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滤膜的分子量为1~10kDa。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滤膜的分子量为5kDa。
所述超滤膜的分子量,即截留分子量,是使用分子量大小表示的超滤膜的截留性能;kDa,即千道尔顿,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组学中经常用于表示蛋白质复等生物大分子。所述分子量为5kDa的超滤膜,购买自Millipore,截留分子量为5kDa的产品。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15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80~90份水、1~8份烷烃二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85份水、4.5份烷烃二醇。
<烷烃二醇>
烷烃二醇,指的是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结构的开链的饱和链烃。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烷烃二醇选自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癸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烷烃二醇为丁二醇和1,2-戊二醇(CAS号为5343-92-0)的组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丁二醇和1,2-戊二醇的重量比为(2~5):1。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丁二醇和1,2-戊二醇的重量比为3:1。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将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烷烃二醇、水加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
发明人在研发多种菌株同时发酵工艺过程发现,由于益生菌大多数属于厌氧且不耐酸的菌种,其与乳酸菌类同时发酵时,易受到大量乳酸的影响而失活,难以共同发酵。
发明人在进一步研究中意外发现,当采用特定蛋白质含量的豆类、特定组分比例的生物酶,使用特定的制备工艺,并进一步限定接种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种类和数量时,可以将多种菌株同时发酵处理,且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可以改善皮肤微生物质量和多样性,保护皮肤酸罩,具有优异的舒缓功效,促进皮肤水合作用以及重组、修复。发明人推测其可能的原因,采用特定蛋白质含量的豆类配合特定的制备工艺,可以促使部分与其他组分结合的蛋白质分离,增加游离淀粉物质含量,协同特定组分比例的生物酶最大程度地促进其他组分的分解等;当接种特定种类和数量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时,反应初始时,由于豆浆混合物中其他组分含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酸菌类的发酵活性,而其他益生菌的发酵活性较高,发酵产物含量较多;随着发酵反应的进行,乳酸菌类的发酵活性逐渐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益生菌的发酵活动,由此使得豆类发酵溶液中乳酸菌的发酵产物与其他益生菌发酵产物合理配比;同时采用离心和特定操作压力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处理豆浆发酵溶液,最大程度上使得易造成皮肤刺激性反应的物质被分离出来,提升了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浓度。
本发明通过上述制备工艺和条件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乳酸菌的发酵产物与其他益生菌发酵产物合理配比,可以改善皮肤表面有益菌的菌株多样性,提高皮肤表面葡萄球菌丰度,进而改善皮肤微生物质量和多样性;维持皮肤处在健康的弱酸性pH,进而保持皮肤脂肪与水分的含量,并保护皮肤免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使得皮肤在遇到紫外线、彩妆、洗涤、灰尘、病原体侵袭时,加强皮肤屏障,抑制免疫蛋白E(LgE)、组胺、前列腺素等易导致过敏反应、加速皮肤老化、产生色斑物质的生成,防止过敏,减少外部刺激引起的疼痛;还可以促进胶原质的合成,加速透明质酸的合成,重组、修复皮肤;并及时提高皮肤的含水量,保持每层皮肤的保湿因子,对肌肤进行长效深入的保湿效果。不易产生细纹。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40份豆类加入120份水在50℃下浸泡12h,粉碎后加入0.2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40℃下浸泡2h,加热至100℃并保温0.5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7℃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2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4000r/min下离心15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所述豆类为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6wt%;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三者的重量比为1:0.3:0.7。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所述超滤膜过滤的操作压力为1Bar,分子量为5kDa。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85份水、4.5份烷烃二醇;所述烷烃二醇为丁二醇和1,2-戊二醇,二者的重量比为3:1。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将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烷烃二醇、水加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30份豆类加入100份水在45℃下浸泡10h,粉碎后加入0.15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35℃下浸泡1h,加热至90℃并保温0.5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5℃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1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3500~4500r/min下离心10~20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所述豆类为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6wt%;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三者的重量比为1:0.2:0.5。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5CFU/g、10CFU/g、14CFU/g、6CFU/g、8CFU/g、10CFU/g、10CFU/g、11CFU/g、6CFU/g、12CFU/g、14CFU/g、13CFU/g、6CFU/g、6CFU/g、8CFU/g、14CFU/g。所述超滤膜过滤的操作压力为0.5Bar,分子量为1kDa。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80份水、1份烷烃二醇;所述烷烃二醇为丁二醇和1,2-戊二醇,二者的重量比为2:1。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将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烷烃二醇、水加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50份豆类加入150份水在55℃下浸泡15h,粉碎后加入0.35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45℃下浸泡3h,加热至100℃并保温1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40℃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3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45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所述豆类为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6wt%;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三者的重量比为1:0.4:0.8。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12CFU/g、18CFU/g、20CFU/g、10CFU/g、12CFU/g、14CFU/g、20CFU/g、17CFU/g、12CFU/g、16CFU/g、21CFU/g、18CFU/g、10CFU/g、10CFU/g、12CFU/g、20CFU/g。所述超滤膜过滤的操作压力为2Bar,分子量为10kDa。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90份水、8份烷烃二醇;所述烷烃二醇为丁二醇和1,2-戊二醇,二者的重量比为5:1。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将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烷烃二醇、水加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豆类为豌豆,蛋白质含量为20wt%。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无花果蛋白酶,二者的重量比为1:0.7。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三者的重量比为1:0.5:0.7。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二者的重量比为1:0.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酶为α-淀粉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三者的重量比为1:0.3:0.9。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酶为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二者的重量比为0.3:0.7。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实施例13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实施例14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实施例15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实施例16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
实施例17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
实施例18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9
实施例19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0
实施例20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1
实施例21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8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2
实施例22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3
实施例23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10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4
实施例24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嗜热链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7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5
实施例25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肠球菌、乳酸乳球菌,接种比例依次为8CFU/g、14CFU/g、17CFU/g、8CFU/g、10CFU/g、12CFU/g、15CFU/g、14CFU/g、9CFU/g、14CFU/g、18CFU/g、16CFU/g、8CFU/g、8CFU/g、10CFU/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6
实施例26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一为:按重量份,将40份豆类粉碎后,加入120份水在50℃下浸泡12h,加入0.2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40℃下浸泡2h,加热至100℃并保温0.5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7
实施例27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一为:按重量份,将40份豆类加入120份水在50℃下浸泡16h,粉碎后加入0.2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40℃下浸泡2h,加热至100℃并保温0.5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8
实施例28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二为: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7℃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35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9
实施例29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三无超滤膜过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0
实施例30提供了一种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超滤膜的分子量为30kDa。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原料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性能评价
1.产品基本性能:对实施例1~3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进行基本性能评价。
(1)外观:无色或浅黄色的透明液体;
(2)操作pH值:4~9;
(3)热稳定性:稳定。
2.舒缓性能测试:随机选取90名年龄在21~34岁之间的志愿者(男女比例均衡),均为敏感性皮肤,每3名为一组,清水空白组为1名。将实施例1~30所得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分别制备成含量为0.5wt%的水溶液样品待用。在受试者的面部唇鼻沟处涂抹10wt%的乳酸水溶液;当涂抹部分感觉到刺激时,以组为单位,分别涂抹实施例1~30所得豆类发酵提取产品水溶液样品和水,8min后根据使用感进行打分。其中,若几乎无疼痛感、无红痒记为3分;略有疼痛感、轻微红痒记为2分;仍有疼痛感、红痒感,但有所改善记为1分;疼痛感、红痒感无任何改善,或者过敏反应加重记为0分,统一评分后,计入表1。
3.使用测试:随机选取96名年龄在25~50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志愿者(男女比例均衡),每3名为一组。每组的受试样品分布为实施例1~30所得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含量为2.0wt%的身体乳样品,按照实施例1、但未经步骤二益生菌接种发酵处理的豆浆提取物含量为2.0wt%的身体乳样品,以及纯身体乳样品空白组。所用身体乳均为相同市售身体乳,身体乳的使用频率为每日一次。
(1)皮肤微生物多样性测试:使用四周后,对皮肤菌群多样性即菌落数情况进行测试,记录其使用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情况。若比使用前提升≥12%记为Ⅰ,比使用前提升6~12%(包括6%)记为Ⅱ,比使用前提升2~6%(包括2%)记为Ⅲ,比使用前提升<2%记为Ⅳ,结果见表1。
(2)皮肤微生物质量测试:使用四周后,通过培养法检测皮肤表面葡萄球菌,记录皮肤表面葡萄球菌相对丰度与使用前的变化情况。若比使用前提升≥40%记为Ⅰ,比使用前提升25~40%(包括25%)记为Ⅱ,比使用前提升10~25%(包括10%)记为Ⅲ,比使用前提升<10%记为Ⅳ,结果见表1。
(3)皮肤酸罩测试:使用四周后,采用皮肤pH计对使用沐浴液前后皮肤的pH值测试。若使用沐浴液后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0.1倍记为Ⅰ,使用沐浴液后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0.1~0.4倍(包括0.4倍)记为Ⅱ,使用沐浴液后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0.4~1.0倍(包括1.0倍)记为Ⅲ,使用沐浴液后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1倍记为Ⅳ,结果见表1。
(4)皮肤的含水量:使用四周后,测试使用前后皮肤含水量。若比使用前提升≥20%记为Ⅰ,比使用前提升12~20%(包括12%)记为Ⅱ,比使用前提升6~12%(包括2%)记为Ⅲ,比使用前提升<6%记为Ⅳ,结果见表1。
表1产品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84883690000221
Figure BDA0002584883690000231
4.临床治疗案例:
病例一:刘某,37岁,某美容院线客户,属于严重敏感性肌肤,使用实施例1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含量为5wt%的水溶液均匀涂抹于全脸,24h后皮肤刺痛、发痒、泛红过敏现象明显减缓。使用前、使用3h后、使用24h后的效果图如附图1所示。
病例二:王某,22岁,属于天气原因引起的皮肤发红,使用实施例1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均匀涂抹于全脸,2天后皮肤发红现象明显减缓。使用前、使用2天后的效果图如附图2所示。
病例三:毛某,29岁,非敏感性肌肤,属于脚趾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发红、发痒,使用实施例1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含量为2wt%的水溶液均匀涂抹于脚趾发红处,一天涂抹一次,2天后脚趾发红、发痒现象明显减缓。使用前、使用1天后、使用2天后的效果图如附图3所示。
病例四:吴某,42岁,为某化工厂工程师,意外地被辛酰戊酸酯酸喷到皮肤上,被喷溅到的皮肤随即出现红肿现象。使用实施例1所得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均匀涂抹于红肿处,30min后红肿完全消退,4h后红肿处完全恢复。使用前、使用30min后的效果图如附图4所示。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见: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益生菌与豆类发酵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制备得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经舒缓性能测试,涂抹后8min即可明显减缓疼痛感、红痒等过敏症状;连续4周使用本发明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制成的身体乳,皮肤微生物多样性即菌落数比使用前提升≥12%,皮肤表面葡萄球菌相对丰度比使用前提升≥40%,采用皮肤pH计对使用沐浴液后皮肤的pH值比使用沐浴液前提升≤0.1倍,皮肤含水量比使用前提升≥20%,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况。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豆类与益生菌发酵而成;所述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32~50wt%;所述益生菌选自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所述双歧杆菌选自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所述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加氏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约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所述肠球菌为乳酸肠球菌;所述链球菌为乳酸乳球菌和/或嗜热链球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30~50份豆类加入100~150份水在45~55℃下浸泡10~15h,粉碎后加入0.15~0.35份生物酶搅拌均匀后,在35~45℃下浸泡1~3h,加热至90~100℃并保温0.5~1h后,挤压、过滤,收集滤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豆浆混合物降温至35~40℃后接种益生菌,发酵110~130h后再次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豆浆发酵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豆浆发酵溶液在3500~4500r/min下离心10~20min,取上层清液使用超滤膜过滤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所述生物酶为淀粉酶和/或蛋白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所述淀粉酶为α-淀粉酶和/或β-淀粉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所述蛋白酶为巯基蛋白酶。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的制备而成的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15份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80~90份水、1~8份烷烃二醇。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将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烷烃二醇、水加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抗敏豆类发酵提取产品。
CN202010678488.9A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991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8488.9A CN111991280A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8488.9A CN111991280A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1280A true CN111991280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8488.9A Pending CN111991280A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12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2285A (zh) * 2021-09-16 2022-01-21 仙婷(广州)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菌株发酵技术及发酵产物
CN116919879A (zh) * 2023-07-20 2023-10-24 清远市望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87507A (ko) * 2015-01-14 2016-07-22 주식회사 코리아나화장품 녹두·강낭콩·흑콩 발효-효소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8866103A (zh) * 2018-06-22 2018-11-23 广州市仙婷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发酵代谢物及其应用
CN109077971A (zh) * 2018-11-02 2018-12-25 广州淮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豆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3398023A (zh) * 2021-06-08 2021-09-17 广州市玉鑫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87507A (ko) * 2015-01-14 2016-07-22 주식회사 코리아나화장품 녹두·강낭콩·흑콩 발효-효소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8866103A (zh) * 2018-06-22 2018-11-23 广州市仙婷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发酵代谢物及其应用
CN109077971A (zh) * 2018-11-02 2018-12-25 广州淮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豆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3398023A (zh) * 2021-06-08 2021-09-17 广州市玉鑫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2285A (zh) * 2021-09-16 2022-01-21 仙婷(广州)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菌株发酵技术及发酵产物
CN113952285B (zh) * 2021-09-16 2024-01-05 仙婷(广州)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菌株发酵技术及发酵产物
CN116919879A (zh) * 2023-07-20 2023-10-24 清远市望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919879B (zh) * 2023-07-20 2024-05-07 宁波和草集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生物益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i et al.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protein hydrolysate using the yeasts isolated from soft chhurpi
Zhang et al. Whole soybean as probiotic lactic acid bacteria carrier food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CN113930361B (zh)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0129243B (zh) 豆酸奶适制性菌株、菌剂及其应用
KR100302504B1 (ko) 유산균발효액및이를함유하는화장료조성물
CN103053950A (zh) 一种利用乳酸菌发酵大豆的方法
CN113493753A (zh) 干酪乳杆菌发酵滤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33983A (zh) 分离的微生物菌株格氏乳杆菌mcc2 dsm 23882及其用途
CN113604395B (zh) 一株可发酵石斛且其发酵液可改善皮肤质量的植物乳杆菌
CN111991280A (zh) 一种抗敏豆类发酵提取物及其产品和制备方法
Afzaal et al. Nutritional health perspective of natto: A critical review
CN116286468A (zh) 一株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发酵粘液乳杆菌lf-onlly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CN108042456B (zh) 一种铁皮石斛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Myagmardorj et 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fermented soymilk by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BM-325
Rezaei et al. Isolation of lactic acid probiotic strains from Iranian camel milk: technologic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CN113952285B (zh) 一种多重菌株发酵技术及发酵产物
CN107099482A (zh) 一种戊糖片球菌及其应用
KR101796500B1 (ko) 락토바실러스 펜토서스 gfc03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유청 발효물
KR102182076B1 (ko) 버섯자실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한 유산균 배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유산균 발효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660670A (zh) 苦荞益生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TWI679982B (zh) 乳酸菌發酵物用於製造戊糖素(pentosidine)生成抑制劑之用途
KR100736255B1 (ko) 전지활성생대두미세분말 또는 탈지대두분말의 고초균 및젖산균 발효에 의한 기능성 액상발효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030075996A (ko) 고초균과 효모균을 이용한 사료첨가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169899A (zh) 一种含有猴头菇β-葡聚糖的护胃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CN111543483A (zh) 一种新型纳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