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8197B -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8197B
CN111988197B CN202010711656.XA CN202010711656A CN111988197B CN 111988197 B CN111988197 B CN 111988197B CN 202010711656 A CN202010711656 A CN 202010711656A CN 111988197 B CN111988197 B CN 1119881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tested
signal strength
network throughpu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16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8197A (zh
Inventor
张家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nfang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16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8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8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8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8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8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接入点进行连接,使得网络接入点的切换可控,而且便于测试出切换时的漫游时间。

Description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吞吐量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Wifi Roaming(WIFI漫游)测试技术,通常是使用者使用手机等终端观看影片,从而测试出终端对应的网络吞吐量。但是使用者在使用手机等终端观看影片时,网络接入点的切换不可控;同时,当前的环境不可控,由于环境干扰会影响到测试结果,造成对终端的吞吐量测试不准确,无法公正评判测试结果的好坏,同时也消耗人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在网络接入点的切换可控下,进行网络吞吐量的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可相连,所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且每次衰减的信号强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每次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在一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
进一步地,所述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启动预先安装在数据采集终端上的数据采集应用,所述数据采集应用用于抓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网络进行通信时传输的封包。
进一步地,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最后一个封包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第一个封包的第二时间;
计算所述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时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漫游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以衰减的信号强度为横坐标,并以在衰减的信号强度下对应连续检测的所述网络吞吐量为纵坐标,绘制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吞吐量测试图。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试设备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相连,且所述待测试设备、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分别设置于独立的屏蔽箱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装置,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可相连,所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衰减单元,用于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检测单元,用于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接入点进行连接,使得网络接入点的切换可控,而且便于测试出切换时的漫游时间,减少了环境干扰的影响,提高了对终端吞吐量的测试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 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网络吞吐量测试装置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可相连,所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步骤S2,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对待测试设备在两个网络接入点之间进行网络切换时,对上述切换进行可控,同时可以实现信号强度的可控,以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在不同的信号强度下对应的网络吞吐量。
具体地,上述两个网络接入点为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其中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与上述待测试设备(DUT)进行连接(例如有线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搭建了待测试设备与上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的物理连接,但是上述待测试设备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上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中的一个接入点进行网络通信。优先地,上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同时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则当上述待测试设备无法与上述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时,则会自动切换至与上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连接。
如上述步骤S1所述的,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即使得上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弱。具体地,可以在上述第一接入点与上述待测试设备之间连接一个用于衰减信号强度的信号衰减器(Attenuator)。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上述待测试设备的漫游信号阈值,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则会立即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即实现了从上述第一接入点至上述第二接入点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从而实现第一接入点至上述第二接入点的切换,使得网络的切换过程可控。
如上述步骤S2所述的,在每一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即测量出上述待测试设备在不同信号强度下对应的网络吞吐量。可以理解的是,随着上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逐渐衰减,相应的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也会随之下降,当上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上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此时断开与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下降至最低。进而上述待测试设备与上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连接,此时网络吞吐量再次上升,由于上述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没有进行衰减,因此,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在一段时间之后,则可以达到最高。
本实施例中,依次衰减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并连续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可以测量出上述待测试设备在上述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的切换过程中的网络吞吐量变化,且网络切换过程可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S1,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且每次衰减的信号强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信号衰减器对上述第一接入点进行0db-100db的信号衰减,衰减的间隔以1db为单位,即每次衰减1db。同时每次衰减可以间隔一个预设时间,例如60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S2,包括:
每次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在一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
在本实施例中,每次衰减一次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后(如每次衰减1db),待测试设备将与后端计算机进行吞吐量测试60秒并统计数据,例如采用Iperf工具(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每一次衰减1db的信号强度均进行一次60秒Iperf吞吐量测试,若依序衰减0到100db,则共会有100个测试节点,可以仿真所有信号强度的吞吐量测试结果。当完成信号衰减器进行0db-100db的信号衰减与Iperf吞吐量测试之后,则可以统计所有吞吐量数据,其单位为Mbps。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启动预先安装在数据采集终端上的数据采集应用,所述数据采集应用用于抓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网络进行通信时传输的封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监控上述待测试设备与网络进行通信时传输的所有封包及所述封包对应的时间点,则需要启动数据采集应用,以抓取上述封包。上述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是上述检测待测试设备网络吞吐量的终端,其预先安装有数据采集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S2之后,包括:
步骤S3,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最后一个封包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第一个封包的第二时间;
步骤S4,计算所述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时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漫游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上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此时会断开与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进行第二接入点的切换;上述待测试设备将无法继续接收到上述第一接入点传输的封包,同时也无法立刻接收到上述第二接入点传输的封包,此时上述待测试设备进入网络漫游,而网络漫游时间即是第一次接收到上述第二接入点传输封包的时间与最后一次接收到上述第一接入点传输封包的时间差。
因此,可以监控到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最后一个封包所对应的时间,即上述第一时间;以及监控,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第一个封包的时间,即上述第二时间,计算上述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时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漫游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S2之后,包括:
以衰减的信号强度为横坐标,并以在衰减的信号强度下对应连续检测的所述网络吞吐量为纵坐标,绘制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吞吐量测试图。
在本实施例中,绘制得到上述待测试设备的吞吐量测试图,便于从上述吞吐量测试图中直观展示出上述待测试设备与上述第一接入点、第二接入点分别通信连接的占比空间,以及总的网络吞吐量,进一步地还可以从上述吞吐量测试图展示上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漫游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试设备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相连,且所述待测试设备、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分别设置于独立的屏蔽箱中。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上述屏蔽箱是为了避免其它环境因素对上述第一接入点、第二接入点、待测试设备产生干扰,即可以保障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对上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进行测试,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上述屏蔽环境干扰之后,可以显著提高测试效果,例如,在无环境干扰情况下,上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明显高于现有测试方法中测量的网络吞吐量;同时,上述待测试设备出现网络漫游时的漫游信号阈值要明显低于现有测试方法中的漫游信号阈值,即在无环境干扰下,需要衰减更多的信号强度才会产生网络漫游状态,同时网络漫游之前的网络吞吐量也要高于现有测试结果。进一步地,上述吞吐量测试图中可以展示出上述待测试设备自出现网络漫游后恢复到最大网络吞吐量的速度。由测试结果可知,在无环境干扰情况下,不仅自出现网络漫游后恢复到最大网络吞吐量的速度更快,而且恢复到的网络吞吐量也更高。
参照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装置,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可相连,所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衰减单元10,用于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检测单元20,用于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衰减单元10,包括:
衰减子单元,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且每次衰减的信号强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20,包括:
每次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在一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启动预先安装在数据采集终端上的数据采集应用,所述数据采集应用用于抓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网络进行通信时传输的封包。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最后一个封包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第一个封包的第二时间;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时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漫游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绘制单元,用于以衰减的信号强度为横坐标,并以在衰减的信号强度下对应连续检测的所述网络吞吐量为纵坐标,绘制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吞吐量测试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试设备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相连,且所述待测试设备、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分别设置于独立的屏蔽箱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吞吐量数据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依次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接入点进行连接,使得网络接入点的切换可控,而且便于测试出切换时的漫游时间,且减少了环境干扰的影响,提高了对终端吞吐量的测试准确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可相连,所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设置有所述待测试设备的漫游信号阈值,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与待测试设备进行有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且每次衰减的信号强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每次衰减一次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在一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启动预先安装在数据采集终端上的数据采集应用,所述数据采集应用用于抓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网络进行通信时传输的封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最后一个封包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待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时传输第一个封包的第二时间;
计算所述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时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漫游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以衰减的信号强度为横坐标,并以在衰减的信号强度下对应连续检测的所述网络吞吐量为纵坐标,绘制得到所述待测试设备的吞吐量测试图。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设备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相连,且所述待测试设备、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分别设置于独立的屏蔽箱中。
8.一种网络吞吐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所述待测试设备与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可相连,所述待测试设备预先与第一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采用相同的SSID与加密方式,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衰减单元,用于依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检测单元,用于每次衰减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之后,连续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其中,设置有所述待测试设备的漫游信号阈值,当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衰减到预设的漫游信号阈值时,所述待测试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并切换至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均与待测试设备进行有线连接。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11656.XA 2020-07-22 2020-07-22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88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1656.XA CN111988197B (zh) 2020-07-22 2020-07-22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1656.XA CN111988197B (zh) 2020-07-22 2020-07-22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8197A CN111988197A (zh) 2020-11-24
CN111988197B true CN111988197B (zh) 2021-12-07

Family

ID=7343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1656.XA Active CN111988197B (zh) 2020-07-22 2020-07-22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81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1523B (zh) * 2022-01-04 2024-03-2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wapi切换测试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9261A (zh) * 2018-10-18 2018-1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触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22481A (zh) * 2017-12-12 2019-06-21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Fhss制式车地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012487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无线网卡设备无线漫游功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084B (zh) * 2006-05-24 2010-05-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漫游功能测试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931983B (zh) * 2010-07-22 2012-05-30 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大量并发切换对骨干网的压力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26144A (zh) * 2010-11-05 2011-04-2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漫游性能测试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20170474A1 (en) * 2011-01-04 2012-07-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Adaptive Roaming for WLAN Clients
CN106255139A (zh) * 2016-07-22 2016-12-2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网的无线漫游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255143A (zh) * 2016-09-30 2016-12-21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设备的无线性能测试系统
CN107071840B (zh) * 2017-06-20 2019-12-03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漫游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2481A (zh) * 2017-12-12 2019-06-21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Fhss制式车地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089261A (zh) * 2018-10-18 2018-1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触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12487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无线网卡设备无线漫游功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移动终端WiFi模拟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蔡东蛟 等;《计算机时代》;20180831(第8期);第33-3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8197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0520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811524B (zh) 一种终端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GB2422068A (en) Test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1988197B (zh) 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581695B2 (en)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nchmark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CN110719359A (zh) 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KR20150130497A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A3129986A1 (en) Network tes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737704A (zh) 射频天线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611724B1 (ko) 묵시적 동기화를 이용하여 라디오 주파수(rf)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방법
WO20151676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s
CN107592165B (zh) 一种测试路由器发送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41488A (zh) 无线网频段漫游测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US20070270195A1 (en) Roaming function test system and method
EP2464162A1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testing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network cell
CN113721265A (zh) 一种差分数据的传输方式调度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3472457B (zh) 天线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91459B (zh) 在密集组中保证终端连续吸附的方法、侦控设备及终端
CN110995373A (zh) 传导灵敏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综测终端
US9408093B2 (en) Mobile terminal test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test method
CN113747490A (zh) 一种wifi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4335A (zh) 总全向灵敏度测试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466065B (zh) 网络质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3259605A (zh)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及其测试方法、系统
CN113938943B (zh) 无线通讯共存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504a, block B,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501A, block B,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601, block B,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merchants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anfang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04a, block B,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outhern Silicon Valley Semiconduc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