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5025B -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5025B
CN111985025B CN202010714810.9A CN202010714810A CN111985025B CN 111985025 B CN111985025 B CN 111985025B CN 202010714810 A CN202010714810 A CN 202010714810A CN 111985025 B CN111985025 B CN 111985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las
model
page
standard
single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48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5025A (zh
Inventor
常红宾
李云
姜修涛
季华卫
刘益安
郝自领
陈翔宇
高翔
张西亚
苏矿
张树启
王亚坤
李蕾
郝兆元
何懿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48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5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5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5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5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5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10Geometric eff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属于智能建筑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能将传统2D纸质标准规范图集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智能交互易学习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从而降低一线劳务工人对标准施工工艺的理解难度,技术方案为:该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单元和智能交互单元。该方法是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 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并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

Description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建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具备指导施工现场一线工人正确建造,促进提升工程建造工艺质量的功能,对建造合格工程起到重要作用。施工标准图集的主要应用对象是施工一线的施工管理工程师、施工劳务班组长,他们分析理解后再去指导劳务工人作业。传统2D纸质标准规范图集携带及应用不便、识读门槛高、施工指导性差以及促进提升工程建造质量效果不明显的缺点。作为工程建造的主体劳务工人,大部分因自身学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正确读取平面图集上描述的标准工艺要求,工程师与班组长不可能实时监管指导所有劳务工人,导致施工完成区域错、漏、碰、缺现象普遍发生,已完成建造成果返工拆改不可规避,造成工程施工一次成优的概率低,同时浪费材料费、人工费并可能拖延工期,大大增加了工程建造成本。
随着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新技术正在颠覆着传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体现在建筑业就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诞生与普及,BIM技术具备精确性、可视化、模拟性、数字化等特点。
故如何能将传统2D纸质标准规范图集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智能交互易学习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从而降低一线劳务工人对标准施工工艺的理解难度,提升传统图集的普及应用程度,进而提升建造过程施工成果一次成优概率,强有力的推动建造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的提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来解决如何能将传统2D纸质标准规范图集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智能交互易学习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从而降低一线劳务工人对标准施工工艺的理解难度,提升传统图集的普及应用程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
三维可视化单元,用于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 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
智能交互单元,用于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可视化单元包括,
3D模型转化模块,用于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扫描,导出成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转化成.dwg格式并导入Revit中,通过拾取轮廓线方式实现快速建模,完成图集单页内容到等比例3D模型的转化;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与图集单页工艺内容对应的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并导入到在3ds MAX中做轻量化处理;
可视化模板设计模块,用于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图集的标准页模板,将标准页模板分为图集单页区和模型显示区,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导入Photoshop中并匹配标准页模板的图集单页区,进而导出带透明通道的.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
触动激活模块,用于实现虚拟空间中图集标准页中图集单页区任一构件的文字描述及图案显示自动关联以及3D模型中的任一构件与2D图集标准页中配对的平面图案及文字描述自动关联,构件、文字及图案三种元素以颜色加深亮显的形式主动提示应用人员识别及理解,触动构件、文字及图案三种元素任一项均能自动激活点亮所有项;
虚拟相机创建模块,用于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创建虚拟相机,设计光线及阴影的参数,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
APK封装模块,用于基于Unity 3D引擎封装所有维度信息及交互关系形成可在移动端运行的APK,并将APK分发到建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
更优地,所述智能交互单元包括,
导入及关联模块,用于将.png格式含图集内容的UI布局单页及.fbx格式轻量化3D模型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进行虚拟空间中的3D模型与UI布局单页中模型显示区物理位置匹配及缩放比例匹配,再通过触控模块实现虚拟空间中任一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
显示模块,用于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设计基于屏幕触控的UI交互界面,实现在移动端触控显示结果,即实现基于移动端对3D模型的显示隐藏、缩小放大及旋转分解的交互控制;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关键字,缩小图集标准页选择范围,实现快速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的目的。
更优地,所述触控模块包括,
图形匹配检索子模块,用于基于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建立任一2D标准图集单页与唯一3D模型的对应关系;
模型显示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UI布局中3D模型的显示隐藏功能;当触控屏幕上模型显隐UI标志,button语句激活3D模型并显示在预设的localPosition位置,再次触控UI标志关闭模型显示。
一种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 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并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
作为优选,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转化成3D模型: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扫描并导出成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转化成.dwg格式,依据建筑专业读图规则识别图集单页描述的工艺内容,图集单页以.dwg格式导入Revit中,配合对工艺内容的理解,以拾取轮廓线方式实现快速建模,完成图集单页内容到等比例3D模型的转化;
S2、将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将与图集单页工艺内容对应的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并导入到在3ds MAX中做轻量化处理;
S3、设计标准页模板并导出.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图集的标准页模板,将标准页模板分为图集单页区及模型显示区,并将电子版图集逐页导入Photoshop中匹配标准页模板的图集单页区,进而导出带透明通道的.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
S4、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实现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将.png格式含图集内容的UI布局单页及.fbx格式轻量化3D模型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进行虚拟空间中的3D模型与UI布局单页中模型显示区物理位置匹配及缩放比例匹配,同时实现虚拟空间中任一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
S5、触动三元素自动激活所有项:在虚拟空间中图集标准页中图集单页区任一构件的文字描述、图案显示自动关联以及3D模型中的任一构件与2D图集单页中配对的平面图案及文字描述自动关联,构件、文字和图案三种元素以颜色加深亮显的形式主动提示应用人员识别及理解,触动构件、文字和图案三种元素任一项均能自动激活点亮所有项;
S6、创建虚拟相机实现终端可见: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创建虚拟相机,设计光线及阴影的参数,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
S7、设计UI交互界面: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设计基于屏幕触控的UI交互界面,实现在移动端触控显示结果;
S8、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搜索关键字,缩小图集标准页选择范围,实现快速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
S9、封装APK:基于Unity 3D引擎封装所有维度信息及交互关系形成可在移动端运行的APK,并将APK分发到建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
更优地,所述步骤S1中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转化成3D模型具体如下:
S101、逐页分离纸质图集册,通过打印机扫描将纸质图集单页中转化为电子图片;
S102、将电子图片导入CorelDRAW,把图集单页转化为.dwg;
S103、依据建筑专业图例示意、文字及尺寸标注示意和基本专业知识识别图集单页中具体描述的工艺内容;
S104、将.dwg格式图集单页导入Revit中,配合对工艺内容的理解,以拾取平面团轮廓线方式快速搭建模型,并参照图集单页上尺寸描述设置长、宽、高、半径即弧度的参数,循序搭建出所有模型构件;
S105、在平台引入Dynamo,提升Revit对不规律弧度变化的构建的三维描述精度,获取Revit API,增添“可视化编程”功能,以参照线投影的方法获取Nurbs曲线,在可视化编程视口以节点连线的形式,完成不规律弧度变化的构建建模,最终形成承载图集单页所表述工艺的3D模型,完成图集工艺可视化模拟的基本工作;
所述步骤S2中将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具体如下:
S201、在Revit中完成高颗粒度建模后,将默认.rvt格式模型承载文件设置导出格式为.fbx,基于.fbx格式将模型传递到3ds Max中进一步处理,.fbx格式模型通用性高,跨平台互导信息损失少的特点;
S202、在3ds MAX中删除模型中Revit链接分组、虚拟太阳光、虚拟摄像机等不必要显现效果元素,并基于Polygon Cruncher在保持对象对称性的前提下,删除重叠点与面,实现模型的轻量化;
S203、在3ds MAX中以系统为单位补录“Stand”格式颜色信息,以打通模型颜色与Unity 3D引擎的传递接口。
更优地,所述步骤S3中设计标准页模板并导出.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具体如下:
S301、将扫描形成的所有电子图集单页,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标准图集的交互引导UI布局,规划出图集图片显示区域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参照区域,并将所有图集单页匹配到UI布局形成带图集单页的UI布局单页;
S302、将UI布局单页导出成.png格式电子图片,以保留UI布局单页的alpha通道,提升Unity3D引擎的开发显示效果;
所述步骤S4中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实现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具体如下:
S401、在Unity 3D设定出mainScene开发场景,在mianScene虚拟空间中导入UI布局单页,并导入工艺模拟3D模型单项;
S402、根据UI布局单页中图集单页所含内容,匹配工艺模型单项内容,移动模型单项物理位置及缩放模型单项比例,实现UI布局单页图集内容与3D虚拟工艺内容的匹配,并完成所有UI单页匹配;
S403、设计触控屏幕控制UI布局中3D模型的显示隐藏功能,当在移动端启动APK,自动激活图模匹配检索功能,基于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建立任一图集单页与唯一3D模型的对应关系;当触控屏幕上模型显隐UI标志,button语句激活3D模型并显示在预设的localPosition位置,再次触控UI标志关闭模型显示。
更优地,所述步骤S5中触动三元素自动激活所有项具体如下:
S501、开启模型模式后,再开启射线检测,当手指按压时,通过“Ray ra y=Camera.main.ScreenPointToRay(Input.mousePosition)”与“RaycastHi t hit”确定手指点击的位置;
S502、当点击到模型构件或2D图集对应信息时,通过“foreach(Transf orm itemin currenObject.transform)”读取点击构件的名字或者通过“for each(Transform itemincurrenPoint.GetComponentInChildren<Transform>(true))”读取点击2D图集信息的名字,情况如下:
①、若读取的是模型构件的名字,则通过“item.GetComponentInChildre n<MeshRenderer>().material=Resources.Load<Material>("Material_Red")”将构件的材质变更;同时通过“item.GetComponent<SpriteRenderer>().col or=new Color(1,0,0,0.3f)”将2D图集相同名字的构件信息的颜色变更;
②、若读取到的是2D图集信息的名字,则通过“item.GetComponentInCh ildren<MeshRenderer>().material=Resources.Load<Material>("Material_Red")”将构件的材质变更;同时通过“item.GetComponent<SpriteRenderer>().color=new Color(1,0,0,0.3f)”将2D图集相同名字的构件信息的颜色变更并更改相同名字的模型构件的名字。
更优地,所述步骤S7中UI交互界面与移动端屏幕触摸交互,实现基于移动对3D模型的显示隐藏、缩小放大及旋转分解的交互控制;具体情况如下:
①、双手指触控移动端屏幕时,通过Touch与InPut语句调用MouseX与MouseY在双指按压屏幕期间的数值,并根据变化差值得到双指触控滑动距离变量,转化为缩放参数,驱动模型等比例变化,实现手势控制模型变化;
②、当单手指触控移动端屏幕时,加载FixedRotaion预制块,基于AddComponent<ObjRotate>()语句,配合单指触控距离变化控制旋转;
所述步骤S8中对所有图集单页的快速筛选,通过移动端输入关键字,实现目标图集单页的范围缩小,触控滑动预览近似单页,实现目标单页的快速定位;具体如下:当在移动端启动APK,通过List语句调用每一个图集单页名称作为备用目标数值,引入InputField预制块输入意向图集页关键字,在Contain语句的基础上遍历图集单页值,获得包含关键字的图集单页名称,基于移动端触控目标单页,快速跳转到该页读取工艺要求。
本发明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发明能够能让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三维可视化方、智能交互易学习化,便能极大地降低一线劳务工人对标准施工工艺的理解难度,提升传统图集的普及应用程度,进而让工程建造的主体-劳务工人也能看懂施工标准图集,提升施工一次成优概率,同时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规避大量错、漏、碰、缺,减少返工拆改现象,并以节约材料费、人工费及节省工期的形式明显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二)本发明解决传统2D纸质标准规范图集携带及应用不便,识读门槛高,施工指导性差,促进提升工程建造质量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造过程施工成果一次成优概率,能够强有力的推动建造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的提升;
(三)与现有施工图集相比,本发明能有效的解决纸质图集携带不便,学习、应用门槛高,在一线建筑工人中应用率低,促进施工一次成优及提升建造质量的效果有限等问题,在智能建造大环境下显著施工图集对标准工艺质量的传播效果;
(四)本发明将封装好的APK分发到工程建造现场施工全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生成智能可视化的标准图集后,即可分发到施工现场所有人员手中,基于普及配备的手机或者Pad等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普及、便携应用,可视化、智能化操作,降低技术要点掌握门槛,明显促进提升建造工艺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2为基于移动端电子图集单页与模型配套应用效果的界面截图;
附图3为基于移动端触控构件、图案、文字的三种描述任一联动亮显智能教学效果的界面截图;
附图4为基于移动端搜索关键字定位目标图集页界面效果的界面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
三维可视化单元,用于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 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三维可视化单元包括,
3D模型转化模块,用于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扫描,导出成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转化成.dwg格式并导入Revit中,通过拾取轮廓线方式实现快速建模,完成图集单页内容到等比例3D模型的转化;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与图集单页工艺内容对应的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并导入到在3ds MAX中做轻量化处理;
可视化模板设计模块,用于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图集的标准页模板,将标准页模板分为图集单页区和模型显示区,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导入Photoshop中并匹配标准页模板的图集单页区,进而导出带透明通道的.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
触动激活模块,用于实现虚拟空间中图集标准页中图集单页区任一构件的文字描述及图案显示自动关联以及3D模型中的任一构件与2D图集标准页中配对的平面图案及文字描述自动关联,构件、文字及图案三种元素以颜色加深亮显的形式主动提示应用人员识别及理解,触动构件、文字及图案三种元素任一项均能自动激活点亮所有项;
虚拟相机创建模块,用于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创建虚拟相机,设计光线及阴影的参数,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
APK封装模块,用于基于Unity 3D引擎封装所有维度信息及交互关系形成可在移动端运行的APK,并将APK分发到建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
智能交互单元,用于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智能交互单元包括,
导入及关联模块,用于将.png格式含图集内容的UI布局单页及.fbx格式轻量化3D模型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进行虚拟空间中的3D模型与UI布局单页中模型显示区物理位置匹配及缩放比例匹配,再通过触控模块实现虚拟空间中任一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其中,触控模块包括,
图形匹配检索子模块,用于基于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建立任一2D标准图集单页与唯一3D模型的对应关系;
模型显示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UI布局中3D模型的显示隐藏功能;当触控屏幕上模型显隐UI标志,button语句激活3D模型并显示在预设的localPosition位置,再次触控UI标志关闭模型显示。
显示模块,用于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设计基于屏幕触控的UI交互界面,实现在移动端触控显示结果,即实现基于移动端对3D模型的显示隐藏、缩小放大及旋转分解的交互控制;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关键字,缩小图集标准页选择范围,实现快速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的目的。
实施例2: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并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转化成3D模型: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扫描并导出成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转化成.dwg格式,依据建筑专业读图规则识别图集单页描述的工艺内容,图集单页以.dwg格式导入Revit中,配合对工艺内容的理解,以拾取轮廓线方式实现快速建模,完成图集单页内容到等比例3D模型的转化;具体如下:
S101、逐页分离纸质图集册,通过打印机扫描将纸质图集单页中转化为电子图片;
S102、将电子图片导入CorelDRAW,把图集单页转化为.dwg;
S103、依据建筑专业图例示意、文字及尺寸标注示意和基本专业知识识别图集单页中具体描述的工艺内容;
S104、将.dwg格式图集单页导入Revit中,配合对工艺内容的理解,以拾取平面团轮廓线方式快速搭建模型,并参照图集单页上尺寸描述设置长、宽、高、半径即弧度的参数,循序搭建出所有模型构件;
S105、在平台引入Dynamo,提升Revit对不规律弧度变化的构建的三维描述精度,获取Revit API,增添“可视化编程”功能,以参照线投影的方法获取Nurbs曲线,在可视化编程视口以节点连线的形式,完成不规律弧度变化的构建建模,最终形成承载图集单页所表述工艺的3D模型,完成图集工艺可视化模拟的基本工作。
S2、将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将与图集单页工艺内容对应的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并导入到在3ds MAX中做轻量化处理;具体如下:
S201、在Revit中完成高颗粒度建模后,将默认.rvt格式模型承载文件设置导出格式为.fbx,基于.fbx格式将模型传递到3ds Max中进一步处理,.fbx格式模型通用性高,跨平台互导信息损失少的特点;
S202、在3ds MAX中删除模型中Revit链接分组、虚拟太阳光、虚拟摄像机等不必要显现效果元素,并基于Polygon Cruncher在保持对象对称性的前提下,删除重叠点与面,实现模型的轻量化;
S203、在3ds MAX中以系统为单位补录“Stand”格式颜色信息,以打通模型颜色与Unity 3D引擎的传递接口。
S3、设计标准页模板并导出.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图集的标准页模板,将标准页模板分为图集单页区及模型显示区,并将电子版图集逐页导入Photoshop中匹配标准页模板的图集单页区,进而导出带透明通道的.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具体如下:
S301、将扫描形成的所有电子图集单页,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标准图集的交互引导UI布局,规划出图集图片显示区域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参照区域,并将所有图集单页匹配到UI布局形成带图集单页的UI布局单页;
S302、将UI布局单页导出成.png格式电子图片,以保留UI布局单页的alpha通道,提升Unity3D引擎的开发显示效果。
S4、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实现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将.png格式含图集内容的UI布局单页及.fbx格式轻量化3D模型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进行虚拟空间中的3D模型与UI布局单页中模型显示区物理位置匹配及缩放比例匹配,同时实现虚拟空间中任一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具体如下:
S401、在Unity 3D设定出mainScene开发场景,在mianScene虚拟空间中导入UI布局单页,并导入工艺模拟3D模型单项;
S402、根据UI布局单页中图集单页所含内容,匹配工艺模型单项内容,移动模型单项物理位置及缩放模型单项比例,实现UI布局单页图集内容与3D虚拟工艺内容的匹配,并完成所有UI单页匹配;
S403、设计触控屏幕控制UI布局中3D模型的显示隐藏功能,当在移动端启动APK,自动激活图模匹配检索功能,基于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建立任一图集单页与唯一3D模型的对应关系;当触控屏幕上模型显隐UI标志,button语句激活3D模型并显示在预设的localPosition位置,再次触控UI标志关闭模型显示,如附图2所示。
S5、触动三元素自动激活所有项:在虚拟空间中图集标准页中图集单页区任一构件的文字描述、图案显示自动关联以及3D模型中的任一构件与2D图集单页中配对的平面图案及文字描述自动关联,构件、文字和图案三种元素以颜色加深亮显的形式主动提示应用人员识别及理解,触动构件、文字和图案三种元素任一项均能自动激活点亮所有项;具体如下:“实现一次互动,多元诠释,智能教学”功能,需要设计监测手指触控移动屏幕位置的“射线检测模块”,及控制一处交互文字、图片、模型构件三处自动匹配的“三元联动模块”,具体步骤如下:
S501、开启模型模式后,再开启射线检测,当手指按压时,通过“Ray ra y=Camera.main.ScreenPointToRay(Input.mousePosition)”与“RaycastHi t hit”确定手指点击的位置;
S502、当点击到模型构件或2D图集对应信息时,通过“foreach(Transf orm itemin currenObject.transform)”读取点击构件的名字或者通过“for each(Transform itemincurrenPoint.GetComponentInChildren<Transform>(true))”读取点击2D图集信息的名字,情况如下:
①、若读取的是模型构件的名字,则通过“item.GetComponentInChildre n<MeshRenderer>().material=Resources.Load<Material>("Material_Red")”将构件的材质变更;同时通过“item.GetComponent<SpriteRenderer>().col or=new Color(1,0,0,0.3f)”将2D图集相同名字的构件信息的颜色变更;
②、若读取到的是2D图集信息的名字,则通过“item.GetComponentInCh ildren<MeshRenderer>().material=Resources.Load<Material>("Material_Red")”将构件的材质变更;同时通过“item.GetComponent<SpriteRenderer>().color=new Color(1,0,0,0.3f)”将2D图集相同名字的构件信息的颜色变更并更改相同名字的模型构件的名字,如附图3所示。
S6、创建虚拟相机实现终端可见: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创建虚拟相机,设计光线及阴影的参数,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具体如下:
基于Unity 3D交互界面在“GameObject”菜单栏添加“Camera”功能模块,并设置Camera属性为“Orthographic”正交模式,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的功能,及非透视现实效果。
S7、设计UI交互界面: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设计基于屏幕触控的UI交互界面,实现在移动端触控显示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①、双手指触控移动端屏幕时,通过Touch与InPut语句调用MouseX与MouseY在双指按压屏幕期间的数值,并根据变化差值得到双指触控滑动距离变量,转化为缩放参数,驱动模型等比例变化,实现手势控制模型变化;
②、当单手指触控移动端屏幕时,加载FixedRotaion预制块,基于AddComponent<ObjRotate>()语句,配合单指触控距离变化控制旋转;
S8、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搜索关键字,缩小图集标准页选择范围,实现快速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具体如下:当在移动端启动APK,通过List语句调用每一个图集单页名称作为备用目标数值,引入InputField预制块输入意向图集页关键字,在Contain语句的基础上遍历图集单页值,获得包含关键字的图集单页名称,基于移动端触控目标单页,快速跳转到该页读取工艺要求,如附图4所示。
S9、封装APK:基于Unity 3D引擎封装所有维度信息及交互关系形成可在移动端运行的APK,并将APK分发到建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三维可视化单元,用于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 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
智能交互单元,用于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
其中,三维可视化单元包括,
3D模型转化模块,用于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扫描,导出成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转化成.dwg格式并导入Revit中,通过拾取轮廓线方式实现快速建模,完成图集单页内容到等比例3D模型的转化;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与图集单页工艺内容对应的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并导入到在3ds MAX中做轻量化处理;
可视化模板设计模块,用于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图集的标准页模板,将标准页模板分为图集单页区和模型显示区,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导入Photoshop中并匹配标准页模板的图集单页区,进而导出带透明通道的.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
触动激活模块,用于实现虚拟空间中图集标准页中图集单页区任一构件的文字描述及图案显示自动关联以及3D模型中的任一构件与2D图集标准页中配对的平面图案及文字描述自动关联,构件、文字及图案三种元素以颜色加深亮显的形式主动提示应用人员识别及理解,触动构件、文字及图案三种元素任一项均能自动激活点亮所有项;
虚拟相机创建模块,用于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创建虚拟相机,设计光线及阴影的参数,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
APK封装模块,用于基于Unity 3D引擎封装所有维度信息及交互关系形成可在移动端运行的APK,并将APK分发到建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交互单元包括,
导入及关联模块,用于将.png格式含图集内容的UI布局单页及.fbx格式轻量化3D模型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进行虚拟空间中的3D模型与UI布局单页中模型显示区物理位置匹配及缩放比例匹配,再通过触控模块实现虚拟空间中任一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
显示模块,用于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设计基于屏幕触控的UI交互界面,实现在移动端触控显示结果,即实现基于移动端对3D模型的显示隐藏、缩小放大及旋转分解的交互控制;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关键字,缩小图集标准页选择范围,实现快速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块包括,
图形匹配检索子模块,用于基于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建立任一2D标准图集单页与唯一3D模型的对应关系;
模型显示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UI布局中3D模型的显示隐藏功能;当触控屏幕上模型显隐UI标志,button语句激活3D模型并显示在预设的localPo sition位置,再次触控UI标志关闭模型显示。
4.一种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BIM技术对平面施工图集描述的内容进行等比例还原建模以及参照实物对组成模型的不同3D构件设计区分颜色,将模型导入到Unity 3D引擎并封装成APK导出到移动端屏幕显示,从而实现施工标准图集的可视化;并在可视化界面基础上设计UI界面,实现基于触控移动端屏幕对模型的自由控制,同时基于触控屏幕实现三元信息联动智能教学;具体如下:
S1、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转化成3D模型: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扫描并导出成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并将电子版建筑施工标准图集逐页转化成.dwg格式,依据建筑专业读图规则识别图集单页描述的工艺内容,图集单页以.dwg格式导入Revit中,配合对工艺内容的理解,以拾取轮廓线方式实现快速建模,完成图集单页内容到等比例3D模型的转化;
S2、将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将与图集单页工艺内容对应的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并导入到在3ds MAX中做轻量化处理;
S3、设计标准页模板并导出.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图集的标准页模板,将标准页模板分为图集单页区及模型显示区,并将电子版图集逐页导入Photoshop中匹配标准页模板的图集单页区,进而导出带透明通道的.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
S4、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实现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将.png格式含图集内容的UI布局单页及.fbx格式轻量化3D模型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进行虚拟空间中的3D模型与UI布局单页中模型显示区物理位置匹配及缩放比例匹配,同时实现虚拟空间中任一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
S5、触动三元素自动激活所有项:在虚拟空间中图集标准页中图集单页区任一构件的文字描述、图案显示自动关联以及3D模型中的任一构件与2D图集单页中配对的平面图案及文字描述自动关联,构件、文字和图案三种元素以颜色加深亮显的形式主动提示应用人员识别及理解,触动构件、文字和图案三种元素任一项均能自动激活点亮所有项;
S6、创建虚拟相机实现终端可见: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创建虚拟相机,设计光线及阴影的参数,实现智能可视化图集在智能终端可见;
S7、设计UI交互界面:在Unity 3D引擎场景中设计基于屏幕触控的UI交互界面,实现在移动端触控显示结果;
S8、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搜索关键字,缩小图集标准页选择范围,实现快速定位目标图集标准页;
S9、封装APK:基于Unity 3D引擎封装所有维度信息及交互关系形成可在移动端运行的APK,并将APK分发到建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基于移动终端运行指导提升施工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建筑施工标准图集册转化成3D模型具体如下:
S101、逐页分离纸质图集册,通过打印机扫描将纸质图集单页中转化为电子图片;
S102、将电子图片导入CorelDRAW,把图集单页转化为.dwg;
S103、依据建筑专业图例示意、文字及尺寸标注示意和基本专业知识识别图集单页中具体描述的工艺内容;
S104、将.dwg格式图集单页导入Revit中,配合对工艺内容的理解,以拾取平面团轮廓线方式快速搭建模型,并参照图集单页上尺寸描述设置长、宽、高、半径即弧度的参数,循序搭建出所有模型构件;
S105、在平台引入Dynamo,获取Revit API,增添“可视化编程”功能,以参照线投影的方法获取Nurbs曲线,在可视化编程视口以节点连线的形式,完成不规律弧度变化的构建建模,最终形成承载图集单页所表述工艺的3D模型,完成图集工艺可视化模拟的基本工作;
所述步骤S2中将3D模型转换为.fbx模式具体如下:
S201、在Revit中完成高颗粒度建模后,将默认.rvt格式模型承载文件设置导出格式为.fbx,基于.fbx格式将模型传递到3ds Max中进一步处理;
S202、在3ds MAX中删除模型中Revit链接分组、虚拟太阳光、虚拟摄像机不必要显现效果元素,并基于Polygon Cruncher在保持对象对称性的前提下,删除重叠点与面,实现模型的轻量化;
S203、在3ds MAX中以系统为单位补录“Stand”格式颜色信息,以打通模型颜色与Unity3D引擎的传递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计标准页模板并导出.png格式电子图集标准页具体如下:
S301、将扫描形成的所有电子图集单页,在Photoshop中设计智能可视化标准图集的交互引导UI布局,规划出图集图片显示区域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参照区域,并将所有图集单页匹配到UI布局形成带图集单页的UI布局单页;
S302、将UI布局单页导出成.png格式电子图片,以保留UI布局单页的alpha通道,提升Unity3D引擎的开发显示效果;
所述步骤S4中批量导入到Unity 3D引擎中并实现图集标准页与所匹配3D模型的自动关联具体如下:
S401、在Unity 3D设定出mainScene开发场景,在mianScene虚拟空间中导入UI布局单页,并导入工艺模拟3D模型单项;
S402、根据UI布局单页中图集单页所含内容,匹配工艺模型单项内容,移动模型单项物理位置及缩放模型单项比例,实现UI布局单页图集内容与3D虚拟工艺内容的匹配,并完成所有UI单页匹配;
S403、设计触控屏幕控制UI布局中3D模型的显示隐藏功能,当在移动端启动APK,自动激活图模匹配检索功能,基于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建立任一图集单页与唯一3D模型的对应关系;当触控屏幕上模型显隐UI标志,button语句激活3D模型并显示在预设的localPosition位置,再次触控UI标志关闭模型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触动三元素自动激活所有项具体如下:
S501、开启模型模式后,再开启射线检测,当手指按压时,通过“Ray ra y=Camera.main.ScreenPointToRay(Input.mousePosition)”与“RaycastHi t hit”确定手指点击的位置;
S502、当点击到模型构件或2D图集对应信息时,通过“foreach(Transf orm itemincurrenObject.transform)”读取点击构件的名字或者通过“for each(Transform itemincurrenPoint.GetComponentInChildren<Transform>(true))”读取点击2D图集信息的名字,情况如下:
①、若读取的是模型构件的名字,则通过“item.GetComponentInChildre n<MeshRenderer>().material=Resources.Load<Material>("Material_Red")”将构件的材质变更;同时通过“item.GetComponent<SpriteRenderer>().col or=new Color(1,0,0,0.3f)”将2D图集相同名字的构件信息的颜色变更;
②、若读取到的是2D图集信息的名字,则通过“item.GetComponentInCh ildren<MeshRenderer>().material=Resources.Load<Material>("Material_Red")”将构件的材质变更;同时通过“item.GetComponent<SpriteRenderer>().color=new Color(1,0,0,0.3f)”将2D图集相同名字的构件信息的颜色变更并更改相同名字的模型构件的名字。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所述的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UI交互界面与移动端屏幕触摸交互,实现基于移动对3D模型的显示隐藏、缩小放大及旋转分解的交互控制;具体情况如下:
①、双手指触控移动端屏幕时,通过Touch与InPut语句调用MouseX与MouseY在双指按压屏幕期间的数值,并根据变化差值得到双指触控滑动距离变量,转化为缩放参数,驱动模型等比例变化,实现手势控制模型变化;
②、当单手指触控移动端屏幕时,加载FixedRotaion预制块,基于AddCo mponent<ObjRotate>()语句,配合单指触控距离变化控制旋转;
所述步骤S8中对所有图集单页的快速筛选,通过移动端输入关键字,实现目标图集单页的范围缩小,触控滑动预览近似单页,实现目标单页的快速定位;具体如下:当在移动端启动APK,通过List语句调用每一个图集单页名称作为备用目标数值,引入InputField预制块输入意向图集页关键字,在Contain语句的基础上遍历图集单页值,获得包含关键字的图集单页名称,基于移动端触控目标单页,快速跳转到该页读取工艺要求。
CN202010714810.9A 2020-07-23 2020-07-23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985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4810.9A CN111985025B (zh) 2020-07-23 2020-07-23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4810.9A CN111985025B (zh) 2020-07-23 2020-07-23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5025A CN111985025A (zh) 2020-11-24
CN111985025B true CN111985025B (zh) 2024-03-08

Family

ID=7343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4810.9A Active CN111985025B (zh) 2020-07-23 2020-07-23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5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4349A (zh) * 2021-03-10 2021-05-11 江苏新格尔人居科技有限公司 阳光房3d模型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系统
CN113311944A (zh) * 2021-05-28 2021-08-27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与ar技术的工程创优辅助应用方法
CN113542572B (zh) * 2021-09-15 2021-11-23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Revit平台的枪机摄像机布置及镜头选型方法
CN113986445A (zh) * 2021-11-25 2022-01-28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三维可视化制图系统
CN115049812A (zh) * 2022-07-01 2022-09-13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可智能交互的工程照明三维详图的系统
CN116257926B (zh) * 2023-05-09 2023-08-22 宇动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物联数据绑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049A (zh) * 2017-01-10 2017-05-10 沈阳比目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端增强现实技术的建筑全专业设计交付方法
CN108062443A (zh) * 2017-12-12 2018-05-22 天津住总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手机快速设计与机电数据库建立的方法
CN109254766A (zh) * 2018-07-25 2019-01-22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端的可视化编程平台及二维图纸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09785420A (zh) * 2019-03-19 2019-05-21 厦门市思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引擎的3D场景拾色方法及系统
CN109948224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虚实结合的建筑工程信息交互方法
CN110516386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天津住总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bim施工图ar确定现场坐标位置的方法
CN11051638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天津住总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bim模型的位置快速定位查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0321A1 (en) * 2018-02-01 2019-08-08 Isg Central Services Limited Improv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049A (zh) * 2017-01-10 2017-05-10 沈阳比目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端增强现实技术的建筑全专业设计交付方法
CN108062443A (zh) * 2017-12-12 2018-05-22 天津住总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手机快速设计与机电数据库建立的方法
CN109254766A (zh) * 2018-07-25 2019-01-22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端的可视化编程平台及二维图纸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09948224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虚实结合的建筑工程信息交互方法
CN109785420A (zh) * 2019-03-19 2019-05-21 厦门市思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引擎的3D场景拾色方法及系统
CN110516386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天津住总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bim施工图ar确定现场坐标位置的方法
CN11051638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天津住总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bim模型的位置快速定位查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红宾 ; 季华卫 ; 刘益安 ; 张继龙.基于BIM与AR的智慧图纸技术研究与应用.《施工技术》.2019,372-37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5025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5025B (zh) 基于Unity 3D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图集智能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US7036077B2 (en) Method for gestural interpretation in a system for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visible material in document images
US1064964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handwritten content in the same
CN108700994A (zh) 用于数字墨水交互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96831B (zh) 一种图形动态关系识别方法
CN113326558B (zh) 一种基于Grasshopper平台二次开发的参数化门窗详图快速出图方法
US20180364873A1 (en) Inter-Context Coordination to Facilitate Synchronized Presentation of Image Content
Shih et al. Parametric Modeling with SOLIDWORKS 2024
CN102136039B (zh)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Fairbairn et al. ICARUS: An interactive integrated circuit layout program
Prince Man-computer graphics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TWM594733U (zh) 人工智慧輔助擴增實境系統
CN110826185A (zh) 一种基于cad二次开发轴承零件库的建立方法
Cutts et al. Learn QGIS: Your step-by-step guide to the fundamental of QGIS 3.4
JP2015125561A (ja)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US11430166B1 (en) Facilitating generation of number-bullet objects
US20210201582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and method
Dix et al. Discovering AutoCAD 2020
EP2602712A1 (en) Program-producing device and image control system
US106722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ssessments
Tickoo AutoCAD 2018: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Basic and Intermediate
JP2004094296A (ja) 図形処理装置、図形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1229321A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作成装置
JP6459470B2 (ja) 文書管理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文書管理装置
Cutts QGIS Quick Start Guide: A beginner's guide to getting started with QGIS 3.4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