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6039B -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6039B
CN102136039B CN 201110078845 CN201110078845A CN102136039B CN 102136039 B CN102136039 B CN 102136039B CN 201110078845 CN201110078845 CN 201110078845 CN 201110078845 A CN201110078845 A CN 201110078845A CN 102136039 B CN102136039 B CN 102136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data
coordinate
map
information
geometric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788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6039A (zh
Inventor
王全喜
吴凯峰
杨芳
张林锋
张文军
盛兴
孙骁
张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DAWEI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DAWEI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DAWEI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DAWEI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788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6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6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6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6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6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专利地图是基于2D的图形,使得图形不够直观,显示效果比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根据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专利地图模型是3D地图几何模型,使得图形更加直观,提高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文本挖掘、聚类、图形展示是很多数据分析软件所提供的功能,用于从数据集合中找到模式,发现信息、发现知识。专利地图就是实现上述功能的一种方式。
目前的专利地图提供了一种文本分析工具,该工具以待分析专利样本为基础,对其中的相关词汇的词频应用聚类分析生成主题(词汇)地形图,以此来描述专利技术主题分布情况。该分析工具可以辨别和提出词汇系列中经常出现的关联词组,以及它们在文献中的相互关系。
在地形图中主要采用等高线图作为全图绘制的基准。被分析的数据样本中的专利文献在地图中用点来表示。内容相近的文献在地图中的距离也相近。文献内容越相似,文献点在地图中的距离就越近。
目前的专利地图是基于2D的图形,使得图形不够直观,显示效果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专利地图是基于2D的图形,使得图形不够直观,显示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包括: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根据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
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
较佳的,所述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关键词;
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样本数据置于同一个类别集合中。
较佳的,所述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包括:
确定样本数据的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样本数据中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
根据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分别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
较佳的,所述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之前还包括: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在地图中的区域;
所述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包括: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的3D坐标;
其中,第一相关度数值越大对应的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高且越靠近区域中心;第二相关度数值越大两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近。
较佳的,所述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在地图中的区域之后还包括:
将每个类别集合的类别信息作为对应区域的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类别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主题词,样本数据集合和等高线。
较佳的,所述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包括:
区域中绘制3D等高线,其中等高线由连续的3D坐标点连接而成;
将等高线上的点和各样本数据的3D坐标相连组成三角形,其中3D地图几何模型由多个连续的三角形组成;
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信息,为所述三角形设定材质信息以及为3D地图几何模型设定光源信息和相机信息。
较佳的,所述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指令,对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
较佳的,所述确定的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包括: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信息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信息的操作;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集合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区域所包含的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集合信息的操作;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地图指令时,以动画方式执行查看3D地图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设备,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
数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坐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
较佳的,所述分类模块还用于: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之前,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关键词;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样本数据置于同一个类别集合中。
较佳的,所述数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样本数据的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样本数据中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根据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分别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
较佳的,所述坐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在地图中的区域;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的3D坐标;
其中,第一相关度数值越大对应的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高且越靠近区域中心;第二相关度数值越大两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近。
较佳的,所述坐标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每个类别集合的类别信息作为对应区域的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类别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主题词,样本数据集合和等高线。
较佳的,所述建模模块具体用于:
区域中绘制3D等高线,其中等高线由连续的3D坐标点连接而成;将等高线上的点和各样本数据的3D坐标相连组成三角形,其中3D地图几何模型由多个连续的三角形组成;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信息,为所述三角形设定材质信息以及为3D地图几何模型设定光源信息和相机信息。
较佳的,所述设备还包括:
编辑模块,用于在3D地图几何模型建立后,根据用户指令对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
较佳的,所述编辑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信息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信息的操作;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集合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区域所包含的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集合信息的操作;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地图指令时,以动画方式执行查看3D地图的操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专利地图模型是3D地图几何模型,使得图形更加直观,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地图模型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然后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专利地图模型是基于3D的图形,使得图形更加直观,提高了显示效果。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样本数据可以是专利信息,也可以是其他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文字类信息。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
步骤102、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步骤103、根据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
步骤104、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
较佳的,步骤1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关键词;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样本数据置于同一个类别集合中。
具体的,数据集合中的样本数据,可以利用关键词词典确定其关键词列表。
比如样本数据是专利信息,则可以查看专利信息的摘要内容中有哪些是在关键词词典中的词语,并将这些词语中的至少一个词语作为该专利信息的关键词并置于该专利信息对应的关键词列表中。
当然,除了摘要内容,还可以查看题目、权利要求等内容,还可以通篇查看,然后按照出现频率的次数进行排序,确定关键词。
在确定了关键词列表后,就可以根据关键词列表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
比如将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的样本数据划分到一起,这样就把数据集合分成多个子数据集合,每一个子集就是一个类别,每个类别包含主题词(主题词包括至少一个关键词),样本数据集合等。
较佳的,在确定每个类别的样本数据集合时,可以把一批数据分成若干个组,组内数据就是对应类别的样本数据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分组方式可以采用聚类技术,比如计算机领域经典的K均值(K-means)算法;也可以是人工手动分类,例如:首先确定分类树、分类集合,人工逐一阅读样本数据、然后把样本数据放在某个集合中。
较佳的,步骤102中,确定样本数据的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样本数据中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以及根据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分别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
由于样本数据对应的关键词有可能有多个,而且确定关键词的字段也可能有多个,这样就需要为不同的关键词和不同的字段设置权重值。
比如样本数据A的关键词是“传输”和“子帧”;样本数据B的关键词是“传输”;样本数据C的关键词是“子帧”。涉及“传输”的领域有很多,比如计算机领域、通信领域,甚至物流领域都有;而涉及“子帧”的领域一般只有通信,显然关键词“子帧”比“传输”的权重值高。
字段包括域、数据域等,字段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样本数据的类型相关。比如样本数据是一篇文章,则字段包括标题、作者、正文、日期等。
比如样本数据A、B和C的关键词是都是“子帧”;但是样本数据A和B的“子帧”是在标题中出现;样本数据C的“子帧”是在背景技术中出现。两个样本数据的题目中有相同的关键词说明两个样本数据的相关度比较高;而关键词只是在背景技术中出现,则相关度相对比较低。显然题目这个字段比背景技术这个字段的权重值高。
当然,在实施中可以根据关键词列表、词频统计、同义词典等自动设定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和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还可以人工设定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和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
在确定了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后,根据关键词和关键词出现的字段就可以计算计算样本数据与主题词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同一个类别集合中两个样本数据之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在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后,就可以为每个类别集合划分在地图中的区域。具体哪些区域给哪个类别集合、具体区域的大小以及高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较佳的,样本数据越多的类别集合,可以划分越大的区域。
较佳的,可以将每个类别集合的类别信息作为对应区域的区域信息;其中类别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主题词,样本数据集合和等高线。
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只表示一个点,每个点有一个3D坐标。
步骤103中,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的3D坐标。
3D坐标标准是:第一相关度数值越大对应的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高(即Z轴值越大)且越靠近区域中心;第二相关度数值越大两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近。
根据上面的标准就可以确定每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
步骤104中,根据确定的3D坐标就可以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
具体的,1、在区域中绘制3D等高线,其中等高线由连续的3D坐标点连接而成;
2、将等高线上的点和各样本数据的3D坐标相连组成三角形,其中3D地图几何模型由多个连续的三角形组成;
3、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信息,为每个三角形设定材质信息(即贴图材质)以及为3D地图几何模型设定光源信息和相机信息。
其中,设定材质信息用于图形渲染,绘制高清图像。比如根据不同的区域、高度,为三角形设定不同的渲染材质,包括颜色、图片等。较佳的,还可以制作动画效果。比如设定相机的运动轨迹、速度,从而实现图像的连续变化,即可以显示动画效果。
由于能够通过相机的连续变换,产生动画效果,从而增强了用户体验效果。
光源信息包括类型(比如点光源、自然光等)、颜色等;设定相机信息包括位置、方向等。
较佳的,步骤104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用户指令,对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
具体的编辑操作可以包括下列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地图元素(包括区域、等高线、样本数据等)添加事件,例如鼠标经过、单击、双击,用于查看地图的相关信息;
以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视角观测地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
对整幅地图进行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
对区域进行放大、缩小、平移、旋转,删除、修改标注文本(主题词)等操作;
地图数据的保存、导出、发布等功能。
比如,在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信息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信息的操作,其中样本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样本数据的题目、技术领域、内容、摘要等;
在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集合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区域所包含的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集合信息的操作,其中样本数据集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集合中包括的每个样本数据的题目、技术领域、摘要等,具体样本数据集合信息可以以列表形式表现;
在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地图指令时,以动画方式执行查看3D地图的操作,包括大不限于放大地图、缩小地图、滑动地图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专利相关著录项目和标引项目统计结果,设置权重,计算专利间相关度;进一步把专利间的相关度转化为3D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以距离的远近表示相关度的大小,从而可以使得图形更加直观,提高显示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地图模型的设备包括:分类模块10、数值确定模块20、坐标确定模块30和建模模块40。
分类模块10,用于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
数值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坐标确定模块30,用于根据数值确定模块20确定的第一相关度数值和数值确定模块20确定的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
建模模块40,用于根据坐标确定模块30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
较佳的,分类模块10还可以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之前,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关键词;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样本数据置于同一个类别集合中。
具体的,分类模块10在数据集合中有所有样本数据,然后可以利用关键词词典确定集合中的每个样本数据的关键词列表。
在确定了关键词列表后,就可以根据关键词列表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
较佳的,分类模块10在确定每个类别的样本数据集合时,可以把一批数据分成若干个组,组内数据就是对应类别的样本数据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聚类方式可以是自动聚类,比如采用K均值方法;也可以是人工手动聚类,即确定了分类树或分类集合后,由人工确定样本数据在哪一个集合中。
较佳的,数值确定模块20可以确定样本数据的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样本数据中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以及根据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分别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
由于样本数据对应的关键词有可能有多个,而且确定关键词的字段也可能有多个,这样就需要为不同的关键词和不同的字段设置权重值。
字段包括域、数据域等,字段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样本数据的类型相关。比如样本数据是一篇文章,则字段包括标题、作者、正文、日期等。
当然,在实施中数值确定模块20可以根据关键词列表、词频统计、同义词典等自动设定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和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还可以人工设定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和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
数值确定模块20在确定了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后,根据关键词和关键词出现的字段就可以计算计算样本数据与主题词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同一个类别集合中两个样本数据之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在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后,就可以为每个类别集合划分在地图中的区域。具体哪些区域给哪个类别集合、具体区域的大小以及高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较佳的,样本数据越多的类别集合,可以划分越大的区域。
较佳的,可以将每个类别集合的类别信息作为对应区域的区域信息;其中类别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主题词,样本数据集合和等高线。
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只表示一个点,每个点有一个3D坐标。
其中,坐标确定模块30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的3D坐标。
3D坐标标准是:第一相关度数值越大对应的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高(即Z轴值越大)且越靠近区域中心;第二相关度数值越大两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近。
根据上面的标准就可以确定每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
建模模块40根据确定的3D坐标就可以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
具体的,1、在区域中绘制3D等高线,其中等高线由连续的3D坐标点连接而成;
2、将等高线上的点和各样本数据的3D坐标相连组成三角形,其中3D地图几何模型由多个连续的三角形组成;
3、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信息,为每个三角形设定材质信息(即贴图材质)以及为3D地图几何模型设定光源信息和相机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地图模型的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编辑模块50。
编辑模块50,用于在3D地图几何模型建立后,根据用户指令对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
具体的编辑操作可以包括下列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地图元素(包括区域、等高线、样本数据等)添加事件,例如鼠标经过、单击、双击,用于查看地图的相关信息;
以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视角观测地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
对整幅地图进行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
对区域进行放大、缩小、平移、旋转,删除、修改标注文本(主题词)等操作;
地图数据的保存、导出、发布等功能。
具体的,在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信息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信息的操作;在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集合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区域所包含的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集合信息的操作;在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地图指令时,以动画方式执行查看3D地图的操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专利地图模型是3D地图几何模型,使得图形更加直观,提高了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用聚类技术把样本数据分成多个类别集合,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根据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
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用于展现样本数据间的相关度;
其中,所述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之前还包括: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在地图中的区域;
所述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包括: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的3D坐标;
其中,第一相关度数值越大对应的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高且越靠近区域中心;第二相关度数值越大两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类技术把样本数据分成多个类别集合,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包括:
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关键词;
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样本数据置于同一个类别集合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包括:
确定样本数据的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样本数据中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
根据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分别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在地图中的区域之后还包括:
将每个类别集合的类别信息作为对应区域的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类别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主题词,样本数据集合和等高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包括:
区域中绘制3D等高线,其中等高线由连续的3D坐标点连接而成;
将等高线上的点和各样本数据的3D坐标相连组成三角形,其中3D地图几何模型由多个连续的三角形组成;
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信息,为所述三角形设定材质信息以及为3D地图几何模型设定光源信息和相机信息。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指令,对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的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包括: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信息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信息的操作;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集合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区域所包含的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集合信息的操作;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地图指令时,以动画方式执行查看3D地图的操作。
8.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采用聚类技术把样本数据分成多个类别集合,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
数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样本数据与所属类别集合的主题信息的第一相关度数值,以及确定同一类别集合中样本数据间的第二相关度数值;
坐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3D坐标;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3D坐标建立3D地图几何模型,用于展现样本数据间的相关度;
其中,所述坐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在地图中的区域;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在所属类别集合的区域中的3D坐标;
其中,第一相关度数值越大对应的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高且越靠近区域中心;第二相关度数值越大两个样本数据的3D坐标越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每个类别集合中的样本数据之前,确定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关键词;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样本数据置于同一个类别集合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样本数据的关键词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样本数据中每个字段的第二权重值;根据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分别确定第一相关度数值和第二相关度数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每个类别集合的类别信息作为对应区域的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类别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主题词,样本数据集合和等高线。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具体用于:
区域中绘制3D等高线,其中等高线由连续的3D坐标点连接而成;将等高线上的点和各样本数据的3D坐标相连组成三角形,其中3D地图几何模型由多个连续的三角形组成;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信息,为所述三角形设定材质信息以及为3D地图几何模型设定光源信息和相机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编辑模块,用于在3D地图几何模型建立后,根据用户指令对3D地图几何模型进行编辑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信息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信息的操作;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集合指令时,执行查看3D地图几何模型中区域所包含的用户指令指定的样本数据集合信息的操作;在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查看地图指令时,以动画方式执行查看3D地图的操作。
CN 201110078845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136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78845 CN102136039B (zh)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78845 CN102136039B (zh)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6039A CN102136039A (zh) 2011-07-27
CN102136039B true CN102136039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29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78845 Active CN102136039B (zh)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6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2051B8 (zh) * 2016-10-20 2019-06-18 长城计算机软件与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专利地图的可视化方法和系统
CN108932239A (zh) * 2017-05-24 2018-12-04 西安科技大市场创新云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利地图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09448539B (zh) * 2018-12-14 2021-03-19 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t框架的多波束色阶图绘制方法
CN112462520B (zh) * 2020-12-03 2022-12-20 江西台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户外运动眼镜
CN113886574A (zh) * 2021-09-02 2022-01-04 北京中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结构文本聚类的专利地形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8231A (zh) * 2006-05-02 2009-05-20 电子地图北美公司 用于提供虚拟数据库环境并产生数字地图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78394A (zh) * 2008-03-19 2011-02-16 微软公司 在地图上可视化照相机馈入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8231A (zh) * 2006-05-02 2009-05-20 电子地图北美公司 用于提供虚拟数据库环境并产生数字地图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78394A (zh) * 2008-03-19 2011-02-16 微软公司 在地图上可视化照相机馈入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维地图模型的若干研究;江文萍等;《测绘通报》;20070125(第01期);36-39 *
张建武等.细节层次简化建模在地图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第32卷(第02期),197-199.
江文萍等.3维地图模型的若干研究.《测绘通报》.2007,(第01期),36-39.
细节层次简化建模在地图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张建武等;《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0425;第32卷(第02期);197-1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6039A (zh) 201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1211B1 (en) Lens-based user-interface for visualizations of graphs
WO2022141861A1 (zh) 情感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73410B (zh) 一种基于矢量建筑图纸重建三维模型的方法
CN102136039B (zh)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Nocaj et al. Organizing search results with a reference map
US11003683B2 (en) Visual data mining using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CN103106262B (zh) 文档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生成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229240A1 (en) Finding Pages Based on Specifications of Locations of Keywords
CN110362927A (zh)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56082A (zh) 一种本体对齐方法及装置
CN107704512A (zh) 基于社交数据的金融产品推荐方法、电子装置及介质
US8229735B2 (en) Grammar checker for visualization
CN106598949B (zh) 一种词语对文本贡献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030570B (zh) 显现数据集间的关系
EP1429265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ding and retrieval of a CAD drawing from a database
RU2430421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эффектов к объединенной текстовой дорожке
AU2018204393B2 (en) Graphically representing content relationships on a surface of graphical object
KR20180121732A (ko) 블록 기반 데이터 분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74875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232131A (zh) 基于创意标签的创意素材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4020983A (zh) 一种基于OpenCL的KNN-GPU加速方法
TW202026920A (zh) 用於基於模型之系統工程中變更控制之計算加速器架構
Malleswari et al.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machining features using STEP files
CN102929621B (zh) 重迭物件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US20140172826A1 (en) Social network analyz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31

Address after: 071051 Hebei, Baoding hi tech Zone, West Fuxing Road, block C, floor 118, No. three

Applicant after: Baoding Dawei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071051 Hebei, Baoding hi tech Zone, West Fuxing Road, block C, floor 118, No. three

Applicant before: Baoding Dawei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Fang

Inventor after: Wang Quanxi

Inventor after: Wu Kaif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Linf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jun

Inventor after: Sheng Xing

Inventor after: Sun Xiao

Inventor after: Zhang M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Quanxi

Inventor before: Wu Kaif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F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Linf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jun

Inventor before: Sheng Xing

Inventor before: Sun Xi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M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QUANXI WU KAIFENG YANG FANG ZHANG LINFENG ZHANG WENJUN SHENG XING SUNXIAO ZHANG MENG TO: YANG FANG WANG QUANXI WU KAIFENG ZHANG LINFENG ZHANG WENJUN SHENG XING SUN XIAO ZHANG 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