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2927A -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2927A
CN110362927A CN201910645244.8A CN201910645244A CN110362927A CN 110362927 A CN110362927 A CN 110362927A CN 201910645244 A CN201910645244 A CN 201910645244A CN 110362927 A CN110362927 A CN 110362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bim model
grid data
precis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52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2927B (zh
Inventor
曾仲光
卢广志
李宇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ptical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ptical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ptical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ptical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52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2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2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对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得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对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及系统,可以智能选择合理的显示构件的范围和显示精度,从而减轻了前端3D引擎显示大体量模型的压力,提高了加载的流畅度,达到了轻量化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BIM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BIM模型是建筑信息基于3D模型的信息化载体,主要包含了建筑几何模型网格数据,即3D模型的Mesh数据,是构成3D模型的主要数据,以及建筑模型的属性数据,如模型构件的名称、构件的类型、构件的编码、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拓扑关系、构件的几何属性(如长宽高、面积、体积等)以及其他业务上或专业上的属性数据。
在使用专业的BIM建模软件创建BIM模型时,会带有大量几何模型网格数据(Mesh)和属性数据,由于BIM模型的体量比较大,要求客户端电脑有较强的性能才能查看和浏览,不利于模型的展示和传播,因此需要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便减少BIM模型的存储大小,以及减少BIM模型的几何面片数量(模型网格数据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面片),使得模型可以在客户端上进行流畅显示。
现有的轻量化处理一般集中在数模分离这个层面的处理上,即将BIM模型中的模型网格数据(Mesh)与属性数据分离,通过数模分离,在前端显示时,只加载模型网格数据(Mesh)部分,属性数据部分,则进行按需读取,不用全部加载到客户端,以便减少模型初始加载时的数据量,达到一定的轻量化效果。
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仅进行了数模分离的处理,虽将模型数据从BIM模型中分离处理,使得客户端进行3D模型显示时不需要加载属性数据部分,从而减少了前端加载BIM模型文件时的内存压力,但要在客户端显示的模型网格数据(Mesh)本身没有减少,对于3D引擎显示的压力并没有减少,没有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2)对要传输到前端显示的BIM模型进行了压缩,但没有针对前端3D显示层面做轻量化处理,仅减少了存储空间与传输带宽,模型本身没有做轻量化处理,不适用于大模型场景的加载与显示,没有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3)对BIM模型进行LOD处理时,使用的是手工操作,不利于BIM模型频繁更新入库的需求。
(4)没有实现对BIM模型的遮挡裁剪,导致不能流畅加载建筑物内部细节特别多、模型构件特别多的模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可以智能选择合理的显示构件的范围和显示精度,从而减轻了前端3D引擎显示大体量模型的压力,提高了加载显示模型的流畅度,达到了优秀的轻量化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
对所述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所述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所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
对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
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所述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
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法通过对BIM模型文件的网格数据进行分别处理,以形成场景树结构和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数据,并获取用户的视锥体指令,结合视觉剪裁规则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和显示的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仅进行数模处理的方法,本方法结合用户的视锥体指令筛选欲显示的构件和确定构件的显示精度,可以智能选择合理的显示构件的范围和显示精度,从而减轻了前端3D引擎显示大体量模型的压力,提高了加载显示模型的流畅度,达到了优秀的轻量化效果。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的步骤前还包括:
将欲导入的BIM模型源文件按照低模导出的方式转化成IFC格式的所述BIM模型文件。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所述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所述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所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网格数据中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类型信息;
将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根据场景组织规则生成场景树结构;
根据所述场景树结构以及所述类型信息,根据预设的分类规则标记各个构件的拓扑类型;所述拓扑类型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类规则为:
判断一所述构件的周围各个方向上是否都存在关联的构件:
若是,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判断所述构件的类型信息是否为非主体结构:
若是,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外部构件。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所述网格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网格数据模型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
使用LOD模型生成算法对各个构件进行处理,生成多个不同精细程度的所述构件。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所述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构件的显示精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所述视锥体指令包括视点位置以及视觉范围;
判断所述视觉范围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将所述外部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否则,将所述视觉范围内的所述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计算每一所述显示构件的包围体与所述视觉范围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低于第二阈值的所述显示构件剔除;
计算所述视点位置与剩余的所述显示构件的位置的距离;
根据预设的距离精度对应关系,结合所述距离,确定所述显示构件的显示精度。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属性数据、网格数据、场景树结构以及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将所述网格数据或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时,对其中位置不同的多个相同的构件,保存一份构件的网格数据以及多份位置信息。
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存数据和推送数据均采用流的形式,通过websocket进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还对应公开了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包括:
数模分离装置,用于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
场景树生成装置,用于对所述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所述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所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
多精度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
显示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所述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
推送装置,用于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系统通过对BIM模型文件的网格数据进行分别处理,以形成场景树结构和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数据,并获取用户的视锥体指令,结合视觉剪裁规则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和显示的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仅进行数模处理的方法,本方法结合用户的视锥体指令筛选欲显示的构件和确定构件的显示精度,可以智能选择合理的显示构件的范围和显示精度,从而减轻了前端3D引擎显示大体量模型的压力,提高了加载显示模型的流畅度,达到了优秀的轻量化效果。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IFC转化装置,用于将欲导入的BIM模型源文件按照低模导出的方式转化成IFC格式的所述BIM模型文件。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场景树生成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网格数据中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类型信息;
将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根据场景组织规则生成场景树结构;
根据所述场景树结构以及所述类型信息,根据预设的分类规则标记各个构件的拓扑类型;所述拓扑类型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类规则为:
判断一所述构件的周围各个方向上是否都存在关联的构件:
若是,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判断所述构件的类型信息是否为非主体结构:
若是,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外部构件。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精度处理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
使用LOD模型生成算法对各个构件进行处理,生成多个不同精细程度的所述构件。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显示处理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所述视锥体指令包括视点位置以及视觉范围;
判断所述视觉范围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将所述外部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否则,将所述视觉范围内的所述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计算每一所述显示构件的包围体与所述视觉范围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低于第二阈值的所述显示构件剔除;
计算所述视点位置与剩余的所述显示构件的位置的距离;
根据预设的距离精度对应关系,结合所述距离,确定所述显示构件的显示精度。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储存装置,用于将所述属性数据、网格数据、场景树结构以及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进一步的,所述储存装置在将所述网格数据或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时,对其中位置不同的多个相同的构件,保存一份构件的网格数据以及多份位置信息。
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存装置和所述推送装置均采用流的形式,通过websocket进行数据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的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多精度模型的构件数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所述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欲导入的BIM模型源文件转化成IFC格式的BIM模型文件;
这一步的目的是统一文件格式。由于不同的BIM建模软件有不同的文件格式,其对模型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和描述方式都不一样,因此为了能使用统一的轻量化处理方法,先将不同的BIM模型源文件转成标准的中间文件格式,本发明采用的中间文件格式是IFC格式的文件;
具体的,在将不同的BIM模型源文件转成IFC文件格式时,按照低模导出的方式将其他格式的BIM模型源文件转成IFC格式,在低模导出时,模型的面片数据得到了一定的轻量化处理。
S2、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
具体的,对IFC格式BIM模型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对文件的每个对象解析成编程实体,并对每个有模型数据的实体生成一个模型实体数据,每个模型实体就形成了一个模型构件,并将每个模型构件的属性数据,如模型构件的名称、构件的类型、构件的编码、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拓扑关系、构件的几何属性(如长宽高、面积、体积等)另外作为一个数据库进行储存。
S3、对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
具体的,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网格数据中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类型信息;
S32、将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根据场景组织规则生成场景树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对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进行八叉树构建,以便后续视觉裁剪步骤进行快速的裁剪过滤。
S33、根据场景树结构以及类型信息,根据预设的分类规则标记各个构件的拓扑类型;拓扑类型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具体的,分类规则为:
判断一构件的周围各个方向上是否都存在关联的构件:
若是,将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判断构件的类型信息是否为非主体结构:
若是,将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将构件分类为外部构件。
具体的,根据上述规则,对于一个构件,存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关联构件,则为内部构件,否则作为外部构件的备选项;再根据构件类型(如外墙IfcWall,可在设计规范或BIM标准规范确定)进一步判断,把非主体结构(是否为主体结构,可根据设计规范或BIM标准规范来确定)的构件视为内部构件,其余的为外部构件;
S4、对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
BIM模型是由众多基本的构件组合而成,在建模阶段,所采用的模型构件均是较为精细的模型,在生成构件的模型时,可通过模型减面工具生成多份不同精细级别的模型(如生成粗模、中模和精模,具体要生成多少个精细层级的模型,依据具体应用需求而定。其中粗模的面片数据较小,用于表现模型简单的外轮廓,但表现不够光滑细致,如一个圆可以由16个边组成的正多边形来表达,边数越大,圆就越光滑,粗模可在构件距离摄像机距离较远的时候显示;中模是比粗模相对精细一点,用于表现具有一定局部细节的模型;精模是模型精细程度较高的模型,用于表现模型的全细节)。
生成不同精细级别的构件,主要是为了在前端显示时,根据构件与当前视点距离的远近来显示不同精细级别的构件,并在客户端应用细节层次技术进行加载显示(较远的构件,模型的外观精细程度显示要求不高,则加载粗模进行显示,此时所加载的粗模数据量小,可以加速模型的传输速度及减轻客户端显示引擎的压力;较近的模型构件显示中模,由于较近的模型除了能看清模型构件的轮廓外,还能看见局部的细节外观,因此显示中模;最近的模型构件显示精模,可以显示构件的细节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从IFC格式的BIM模型文件中提取出的网格数据,忽略材质等信息,只提取positions、indices、colors、normals这些信息,去构建obj或dae格式的白模,并通过Simplygon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如spReductionProcessor)实现生成不同细节层次即不同精度的模型构件(或者通过MeshaLab的meshlabserver.exe的批处理命令行实现减面操作)。
S5、将属性数据、网格数据、场景树结构以及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
具体的,可使用后端数据库对这些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储存,以便前端需要显示时可以及时推送至前端进行显示。
具体的,在将网格数据或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时,对其中位置不同的多个相同的构件,保存一份构件的网格数据以及多份位置信息。由于BIM模型中的很多构件,都是同一类构件(如售票机),其模型数据是相同的,只是其偏移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模型数据需要保存一份即可,不同位置的构件(如售票机)只需要保存不同的位置信息。这样就能极大减少模型的存储量,在客户端显示时,也能达到显示效率更加优化的效果。
对于复杂的建筑物(如地铁的车站,包括了众多专业和庞大的零部件),即便实施步骤S4对模型进行减面处理生成不同精度的模型构件,其总的模型数量和体量依然很大,如图3所示,精模的构件数量为N,粗模的构件数量依然为N,在加载大场景模型时,就会遇到性能瓶颈,故本实施例在以下步骤中提出了混合空间位置及构件类型的快速遮挡裁剪的方法。
S6、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
具体的,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S61、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视锥体指令包括视点位置以及视觉范围;
S62、判断视觉范围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将外部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否则,将视觉范围内的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61-S62,在大场景加载显示时(如查看整个车站模型),只显示外部构件,不加载内部构件,而在当查看小场景时,依据当前的视觉范围去搜索该范围内的模型构件进行加载和显示,视觉范围之外的模型不加载也不显示。
S63、计算每一显示构件的包围体与视觉范围的比值:
S64、将比值低于第二阈值的显示构件剔除;
通过执行步骤S63-S64,在用户查看BIM模型时,可以只显示较大的构件,而对于相对于视觉范围来说较小的构件则不予显示,这样即保证了用户在查看时的观感也降低了数据处理的负荷,从而达到浏览更加流畅的目的。
S65、计算视点位置与剩余的显示构件的位置的距离;
S66、根据预设的距离精度对应关系,结合距离,确定显示构件的显示精度。
具体的,距离精度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在步骤S4中所生成的构件的精度级别数进行预先的设定,例如在步骤S4中若生成了三个精度级别的构件,则可以将视点位置至构件位置的距离分为三个区间,并设定在某一区间时对应显示某一对应精度级别的构件,从而使得构件的显示精度更加合理地确定,对于视觉距离较远的构件可以显示精度较低的构件,以减轻引擎的数据处理负荷,并最终达到浏览更加顺畅的效果。
S7、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具体的,在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和显示精度后,由后端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前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websocket实现前端与后端的模型传输通道,由于大场景的BIM模型数据量较大,后台将模型数据以流的形式进行压缩处理,并通过websocket进行传输,对于已经到达的模型构件,可以先在前端加载显示,使得前端的体验度更流畅;同时用流的方式进行传输,而不是以常见的3D模型格式(如obj、fbx等)进行传输,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模型数据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轻量化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格式的BIM模型文件可以采用统一的轻量化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使得不同设计工具的设计出来的BIM模型均能达到统一的轻量化效果。
(2)多层逐级优化,轻量化效果好,支持多BIM模型及超大场景模型的流畅显示,不受BIM模型个数及文件大小的限制。
(3)实现了LOD的自动化生成,无需人工干预,适应了BIM模型快速迭代的需求;
(4)提出了混合空间位置及构件类型的快速遮挡裁剪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大模型场景多细节构件时,虽然显示粗模,但模型依然庞大的问题。
(5)采用流式加载,增加了模型信息的安全性和模型加载的流畅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包括:
IFC转化装置1,用于将欲导入的BIM模型源文件按照低模导出的方式转化成IFC格式的BIM模型文件。
数模分离装置2,用于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
场景树生成装置3,用于对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场景树生成装置3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网格数据中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类型信息;
将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根据场景组织规则生成场景树结构;
根据场景树结构以及类型信息,根据预设的分类规则标记各个构件的拓扑类型;拓扑类型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具体的,分类规则为:
判断一构件的周围各个方向上是否都存在关联的构件:
若是,将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判断构件的类型信息是否为非主体结构:
若是,将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将构件分类为外部构件。
多精度处理装置4,用于对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多精度处理装置4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
使用LOD模型生成算法对各个构件进行处理,生成多个不同精细程度的构件。
显示处理装置5,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显示处理装置5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视锥体指令包括视点位置以及视觉范围;
判断视觉范围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将外部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否则,将视觉范围内的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计算每一显示构件的包围体与视觉范围的比值:
将比值低于第二阈值的显示构件剔除;
计算视点位置与剩余的显示构件的位置的距离;
根据预设的距离精度对应关系,结合距离,确定显示构件的显示精度。
储存装置6,用于将属性数据、网格数据、场景树结构以及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进一步的,储存装置6在将网格数据或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时,对其中位置不同的多个相同的构件,保存一份构件的网格数据以及多份位置信息。
推送装置7,用于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具体的,储存装置6和推送装置7均采用流的形式,通过websocket进行数据的传输。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中公开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相对应,其具体的技术细节和技术效果也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
对所述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所述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得到所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
对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
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所述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
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的步骤前还包括:
将欲导入的BIM模型源文件按照低模导出的方式转化成IFC格式的所述BIM模型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所述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所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网格数据中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类型信息;
将各个构件的位置信息根据场景组织规则生成场景树结构;
根据所述场景树结构以及所述类型信息,根据预设的分类规则标记各个构件的拓扑类型;所述拓扑类型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规则为:
判断一所述构件的周围各个方向上是否都存在关联的构件:
若是,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判断所述构件的类型信息是否为非主体结构:
若是,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内部构件;
若否,将所述构件分类为外部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网格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网格数据模型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
使用LOD模型生成算法对各个构件进行处理,生成多个不同精细程度的所述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所述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构件的显示精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所述视锥体指令包括视点位置以及视觉范围;
判断所述视觉范围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将所述外部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否则,将所述视觉范围内的所述构件确定为显示构件;
计算每一所述显示构件的包围体与所述视觉范围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低于第二阈值的所述显示构件剔除;
计算所述视点位置与剩余的所述显示构件的位置的距离;
根据预设的距离精度对应关系,结合所述距离,确定所述显示构件的显示精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属性数据、网格数据、场景树结构以及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网格数据或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进行储存时,对其中位置不同的多个相同的构件,保存一份构件的网格数据以及多份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数据和推送数据均采用流的形式,通过websocket进行数据的传输。
10.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模分离装置,用于对导入的BIM模型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和网格数据进行分离;
场景树生成装置,用于对所述网格数据中的各个构件根据所述属性数据生成场景树结构,并得到所述各个构件间的拓扑关系;
多精度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网格数据的各个构件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构件;
显示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锥体指令,结合预设的视觉剪裁规则以及所述拓扑关系,确定欲显示的构件及显示精度;
推送装置,用于推送欲显示的对应显示精度的构件至用户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CN201910645244.8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362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5244.8A CN110362927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5244.8A CN110362927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2927A true CN110362927A (zh) 2019-10-22
CN110362927B CN110362927B (zh) 2022-05-24

Family

ID=6822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5244.8A Active CN110362927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292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037A (zh) * 2019-11-22 2020-04-1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695182A (zh) * 2020-05-28 2020-09-22 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按需加载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832105A (zh) * 2020-06-24 2020-10-27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融合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98052A (zh) * 2020-07-29 2020-11-0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轻量化bim模型的web端在线显示方法
CN112070482A (zh) * 2020-09-10 2020-12-11 广州市第二装修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577A (zh) * 2020-12-18 2021-02-26 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bim轻量化的模型处理系统
CN112446959A (zh) * 2020-11-25 2021-03-05 长沙眸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摄影模型优化方法
CN113936114A (zh) * 2021-12-20 2022-01-14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构件类别级轻量化方法及系统
CN114579022A (zh) * 2021-12-13 2022-06-03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构件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07215A (zh) * 2022-03-31 2022-07-05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定制的bim模型轻量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2025B1 (en) * 2005-11-18 2011-02-01 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 (Freddie Ma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 mortgage pricing service
JP2011198015A (ja) * 2010-03-19 2011-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グラムコンポーネントコ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構築システム
CN107193911A (zh) * 2017-05-14 2017-09-22 北京比目鱼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引擎及web应用程序调用方法
CN108804768A (zh) * 2018-05-08 2018-11-13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使bim模型轻量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2025B1 (en) * 2005-11-18 2011-02-01 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 (Freddie Ma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 mortgage pricing service
JP2011198015A (ja) * 2010-03-19 2011-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グラムコンポーネントコ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構築システム
CN107193911A (zh) * 2017-05-14 2017-09-22 北京比目鱼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引擎及web应用程序调用方法
CN108804768A (zh) * 2018-05-08 2018-11-13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使bim模型轻量化的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037A (zh) * 2019-11-22 2020-04-1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695182B (zh) * 2020-05-28 2023-05-26 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按需加载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695182A (zh) * 2020-05-28 2020-09-22 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按需加载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832105A (zh) * 2020-06-24 2020-10-27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融合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98052A (zh) * 2020-07-29 2020-11-0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轻量化bim模型的web端在线显示方法
CN111898052B (zh) * 2020-07-29 2024-05-1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轻量化bim模型的web端在线显示方法
CN112070482A (zh) * 2020-09-10 2020-12-11 广州市第二装修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6959A (zh) * 2020-11-25 2021-03-05 长沙眸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摄影模型优化方法
CN112446959B (zh) * 2020-11-25 2024-05-17 长沙眸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摄影模型优化方法
CN112417577A (zh) * 2020-12-18 2021-02-26 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bim轻量化的模型处理系统
CN114579022A (zh) * 2021-12-13 2022-06-03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构件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36114A (zh) * 2021-12-20 2022-01-14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构件类别级轻量化方法及系统
CN114707215A (zh) * 2022-03-31 2022-07-05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定制的bim模型轻量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2927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2927A (zh) 一种多层逐级优化的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663800A (zh) 一种顾及城市意象的城市建筑综合与渲染的方法
CN110309458B (zh) 基于WebGL的BIM模型显示及渲染方法
US20060129574A1 (en) Intergrated modeling method for authoring/modification of illustrated drawing using 3D model and computer-aided design log database
CN101156175A (zh) 3d对象的基于深度图像呈现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建模方法和设备以及渲染方法和设备
CN110489692B (zh) 一种基于WebGL实例化技术构件级操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KR102620835B1 (ko) 3D 기하 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CityGML 기반의 빌딩 객체 정보 생성 방법, 빌딩 객체 정보 생성 시스템, 이를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9118579A (zh) 动态生成人脸三维模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1119485A (zh) 一种基于特征保留的三维模型递进传输方法
CN111612911A (zh) 基于Dynamo的点云BIM自动化建模方法
CN105488839A (zh) 三维场景交互式操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2136039B (zh) 一种建立地图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Zhang et al. A geometry and texture coupled flexible generalization of urban building models
CN113781642A (zh) 一种基于减面算法的三维模型多层级lod的生成方法
CN112017287A (zh) 一种地下电缆设施三维参数化建模及高效渲染方法
US10643395B2 (en) Real-time spatial authoring in augmented reality using additive and subtractive modeling
JP3093444B2 (ja) グラフィック表示装置
CN114255328A (zh) 一种基于单视图与深度学习的古文物三维重建方法
CN117708962B (zh) 一种基于Rhinoceros二三维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及系统
CN113516749B (zh) 自动驾驶视觉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Hartmann et al. Content-aware re-targeting of discrete element layouts
CN110197528B (zh) 一种地质体存储、可视化和交互方法及系统
Argudo et al. Interactive inspection of complex multi-object industrial assemblies
US20010013867A1 (en) Object search method and object search system
Liu Ming-Style Furniture Display Design Based on Immersive 5G Virtual Rea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