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3858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3858B
CN111983858B CN202010786837.9A CN202010786837A CN111983858B CN 111983858 B CN111983858 B CN 111983858B CN 202010786837 A CN202010786837 A CN 202010786837A CN 111983858 B CN111983858 B CN 111983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display panel
discharge member
signal t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68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3858A (zh
Inventor
李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68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3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3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3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4Arrangements to prevent high voltage or static electricity fail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2Antistatic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环绕显示区设置的框胶区、以及位于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区。其中,测试端子区与框胶区具有第一重叠区,测试端子区内设置有位于第一重叠区远离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与测试端子电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测试端子之间的至少一静电释放构件。本申请通过在相邻两个测试端子之间除第一重叠区以外的区域设置静电释放构件,静电释放构件将信号走线中的静电荷在第一重叠区以外的区域释放,从而避免了信号走线与静电释放构件之间的静电释放损伤框胶区的框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在显示面板的制程中或制程结束后会对显示面板进行多种测试,例如: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测试,用于评价显示面板的抗静电击伤能力。
现有的显示面板在测试端子区除了信号走线和测试端子外,还设置有用于信号走线的静电释放、以及信号走线的形成图案均匀、减小实做信号线图案与目标图案差异的静电释放构件。由于静电释放构件的设置,在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如ESD测试时,信号走线与静电释放构件之间发生静电释放,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显示面板密封不严,导致显示面板的液晶中出现气泡,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用于解决由于测试端子区内信号走线与静电释放构件之间发生静电释放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显示面板密封不严,影响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框胶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区;
其中,所述测试端子区与所述框胶区具有第一重叠区,所述测试端子区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与所述测试端子电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测试端子之间的至少一静电释放构件。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与所述信号走线绝缘设置,所述静电释放构件靠近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和/或所述信号走线靠近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二凸起。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错位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沿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电位差增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至少一相邻两侧之间为弧形。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靠近所述第一重叠区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其他任一侧的宽度。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靠近所述第一重叠区的一侧与所述信号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其他任一侧与所述信号走线之间的间距。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沿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电位差增大的方向上,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逐渐增大。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间距为24微米至72微米。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测试端子区内设置有至少一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内。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相邻两个测试端子之间除第一重叠区以外的区域设置静电释放构件,静电释放构件将信号走线中的静电荷在第一重叠区以外的区域释放,从而避免了信号走线与静电释放构件之间的静电释放损伤框胶区的框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测试端子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测试端子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测试端子区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测试端子区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测试端子区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有的显示面板由于信号走线与静电释放构件之间的静电释放,易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显示面板密封不严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
请参阅图1~图5,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框胶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区100。
其中,所述测试端子区100与所述框胶区具有第一重叠区101,所述测试端子100区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101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102、与所述测试端子102电连接的信号走线103、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测试端子102之间的至少一静电释放构件104。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测试端子102之间除所述第一重叠区101以外的区域。
本申请通过将静电释放构件104设置于相邻两个测试端子102之间除第一重叠区101以外的区域,避免了信号走线103与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损伤框胶区的框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绝缘设置,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靠近所述信号走线103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和/或所述信号走线103靠近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二凸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凸起可以为三角形或其他具有放电尖端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凸起可以具有多个放电尖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放电尖端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的放电尖端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信号走线103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包括靠近所述框胶区的第一侧105、远离所述框胶区的第二侧106、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105与所述第二侧106的第三侧10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侧106和/或所述第三侧107上。
当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三侧107上时,在沿远离所述第一重叠区10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例如,当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一重叠区101之间时,在沿所述第一重叠区101至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当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101与所述测试端子102之间时,在沿所述第一重叠区101至所述测试端子10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
当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侧106上时,所述信号走线103包括与所述第二侧106对应设置的第六侧。
通过将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侧106和/或所述第三侧107上,利用尖端放电将所述信号走线103和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集中于所述第二侧106和/或所述第三侧107,减小了靠近所述框胶区的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改善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和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105上,此时,所述第一侧105上的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侧106和/或所述第三侧107上的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103至少包括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对应设置的第四侧108、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三侧107对应的第五侧109,所述第二凸起至少位于所述第五侧109上。
本实施例中,在沿远离所述第一重叠区10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例如,当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一重叠区101之间时,在沿所述第一重叠区101至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当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101与所述测试端子102之间时,在沿所述第一重叠区101至所述测试端子102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
通过将所述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五侧109上,利用尖端放电将所述信号走线103和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集中于所述第五侧109,减小了靠近所述框胶区的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改善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可以位于所述第四侧108上,此时,所述第四侧108上的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五侧109上的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错位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的错位设置,避免了当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设置时,在静电释放时,由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过近发生电接触,导致静电释放失败,影响显示面板质量。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三侧107时,所述信号走线103的所述第五侧109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设置的第一凹面和/或当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五侧109上时,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三侧107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设置的第二凹面。通过所述第一凹面和/或所述第二凹面的设置,形成了与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放电尖端,有利于使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集中于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凹面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减小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位置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所述框胶区内的框胶因此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本实施例中,在沿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电位差增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103包括多种不同种类的信号走线103,不同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电位差不同。根据不同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电位差的不同,在电位差更大的区域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更大,有利于提升不同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效果,以及具有更大电位的信号走线103上的静电荷的及时并完全的释放。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的设置,当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侧106和/或所述第三侧107时和/或所述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五侧109时,利用尖端放电,使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集中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大大降低了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发生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区域的概率,避免了由于静电释放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显示面板密封不严的发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以及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至少一相邻两侧之间为弧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靠近第三侧107的一侧为弧形和/或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第四侧108靠近第五侧109的一侧为弧形。
通过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靠近第三侧107的一侧为弧形的设置,避免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与第三侧107边交接处形成尖端,导致该区域成为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静电释放的区域,进而减小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位置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所述框胶区内的框胶因此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同样,通过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第四侧108靠近所述第五侧109的一侧为弧形的设置,避免所述信号的第四侧108与第五侧109交接处形成尖端,从而减小了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位置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所述框胶区内的框胶因此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靠近所述第一重叠区101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其他任一侧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二侧106和/或第三侧107的宽度。
通过使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靠近所述框胶区的第一侧105的宽度小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二侧106和/或第三侧107的宽度,降低了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发生在所述第一侧105的概率,从而减小了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位置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了所述框胶区内的框胶因此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靠近所述第一重叠区101的一侧与所述信号走线10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其他任一侧与所述信号走线103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第四侧108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三侧107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第五侧109之间的间距。
由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之间距离更近的区域更易发生静电释放,当第一侧105与第四侧108的间距大于第三侧107与第五侧109的间距时,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发生在所述第一侧105的概率降低,从而减小了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位置发生静电释放的概率,避免了所述框胶区内的框胶因此受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靠近第三侧107的一侧为弧形和/或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第四侧108靠近第五侧109的一侧为弧形的设置,或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一侧105的宽度小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二侧106和/或第三侧107的宽度的设置,或使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第一侧105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第四侧108的间距大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第三侧107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的间距的设置,降低了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静电释放发生在靠近所述框胶区的区域的概率,避免了由于静电释放导致框胶区内框胶受损,显示面板密封不严的发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同层或异层设置。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走线103绝缘设置,任一所述信号走线103与对应的测试端子102电连接。所述信号走线103可以包括第一子信号走线、第二子信号走线、第三子信号走线、以及第四子信号走线。所述第一子信号走线、所述第二子信号走线、所述第三子信号走线、以及所述第四子信号走线按次序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子信号走线可以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并与所述显示区内的红色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子信号走线可以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并与所述显示区内的绿色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三子信号走线可以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并与所述显示区内的蓝色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四子信号走线可以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并与所述显示区内的公共电极电连接。在制程中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在所述测试端子102接入电信号,以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相应的检测,例如:检测所述显示区内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是否能正常点亮等。
所述第一子信号走线、所述第二子信号走线、以及第三子信号走线可以同层设置,并与所述第四子信号走线异层设置。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可以与所述第一子信号走线、所述第二子信号走线、以及第三子信号走线同层设置或异层设置;或,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可以与所述第四信号走线同层设置或异层设置。通过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设置,在所述信号走线103通过图案化形成过程中,使显影液、刻蚀液在所述测试端子区100内的分布更加均匀、各处浓度保持一致,有利于形成的所述信号走线103的实际图案与预设图案保持一致,减小不同显示面板的图案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上述各实施例中,在沿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电位差增大的方向上,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逐渐增大。由于所述信号走线103包括多种不同的信号走线,不同的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形成的电位差不同。通过增大与信号走线之间电位差更大的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面积和/或分布密度,有利于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电位差更大的信号走线的静电荷的及时、以及完全释放,避免信号走线上的静电残留影响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例如:当检测所述显示区内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是否能正常点亮时,由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强度不同,三者的发光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导致与三种子像素对应电连接的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形成的电位差不同。三种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电位差从大至小依次为:与蓝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三子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形成的电位差、与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子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形成的电位差、以及与绿色子像素电联接的第二子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形成的电位差。此时,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的变化规律从大至小依次为:靠近所述第三子信号走线的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靠近所述第一子信号走线的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子信号走线的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的间距可以为24至72微米,优选为30至60微米。当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间距小于24微米时,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间距过小,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之间静电释放的位置随机性更大,难以通过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结构性调整以进一步降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之间的静电释放靠近所述框胶区的概率,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当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间距大于72微米时,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间距过大,信号走线103中的静电荷难以释放,影响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当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间距为30至60微米时,既能保证所述信号走线103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之间的间距不会因为过小而难以通过所述静电释放构件104与所述信号走线103的结构性调整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也能使所述信号走线103中的静电荷及时释放,保证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端子区100内设置有至少一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101内。所述透光孔的设置,有利于所述框胶区内的框胶在光照固化过程中更多光线能照射到框胶,使框胶的固化更完全,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密封效果,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环绕显示区设置的框胶区、以及位于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区。其中,测试端子区与框胶区具有第一重叠区,测试端子区内设置有位于第一重叠区远离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与测试端子电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测试端子之间的至少一静电释放构件。本申请通过在相邻两个测试端子之间除第一重叠区以外的区域设置静电释放构件,静电释放构件将信号走线中的静电荷在第一重叠区以外的区域释放,从而避免了信号走线与静电释放构件之间的静电释放损伤框胶区的框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框胶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区;
所述测试端子区与所述框胶区具有第一重叠区,所述测试端子区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测试端子、与所述测试端子电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测试端子之间的至少一静电释放构件;
所述静电释放构件靠近所述第一重叠区的一侧与所述信号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其他任一侧与所述信号走线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与所述信号走线绝缘设置,所述静电释放构件靠近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和/或所述信号走线靠近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二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电位差增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靠近所述第一重叠区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其他任一侧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电位差增大的方向上,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分布密度和/或面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静电释放构件的间距为24微米至72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端子区内设置有至少一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内。
CN202010786837.9A 2020-08-07 2020-08-07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1983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6837.9A CN111983858B (zh) 2020-08-07 2020-08-07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6837.9A CN111983858B (zh) 2020-08-07 2020-08-07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858A CN111983858A (zh) 2020-11-24
CN111983858B true CN111983858B (zh) 2022-07-12

Family

ID=7344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6837.9A Active CN111983858B (zh) 2020-08-07 2020-08-07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38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8355B2 (ja) * 1998-11-26 2005-11-2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US9076362B2 (en) * 2006-09-22 2015-07-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otherboard for the same
CN103034008B (zh) * 2012-12-17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防静电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连接线的修复方法
CN104880880B (zh) * 2015-06-23 2018-01-26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5007B (zh) * 2015-08-18 2019-05-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9166851B (zh) * 2018-10-29 2021-06-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77874B (zh) * 2018-12-21 2021-07-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52281A (zh) * 2020-04-07 2020-06-3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858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4008B (zh) 液晶面板的防静电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连接线的修复方法
KR102381850B1 (ko) 표시장치
CN10270877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08462B1 (ko) 표시 장치
US2009024442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and Mother Glass Thereof
WO2014075331A1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281980B1 (ko) 오토 프로브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패널 검사방법
CN111106151A (zh) 电子装置
CN110095704A (zh) 检测阵列基板中电路缺陷的装置及方法
EP3317721B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1144950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83858B (zh) 显示面板
JP2012022348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03691A (zh) 阵列基板
JP2004184839A (ja) 表示装置
KR2008003473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5652545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JP4490820B2 (ja) 電気装置および電気装置を製作する方法
CN104752442A (zh) 一种阵列基板
KR100717330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의 에이징 방법
CN103605243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修补方法
CN11348505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230058056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KR10222227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3731405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