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3714B -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3714B
CN111983714B CN201910438909.8A CN201910438909A CN111983714B CN 111983714 B CN111983714 B CN 111983714B CN 201910438909 A CN201910438909 A CN 201910438909A CN 111983714 B CN111983714 B CN 111983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osition
target stratum
layer
stratum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89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3714A (zh
Inventor
王波
曾庆鲁
张荣虎
张惠良
卢文忠
杨钊
伍劲
宋兵
陈戈
王俊鹏
王珂
刘春�
夏九峰
余朝丰
王朝锋
赵继龙
刘少治
陈希光
智凤琴
李娴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89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3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3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3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出来;识别各单层沉积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绘制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得到沉积结构剖面图;计算目标地层各单层真实厚度,并对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野外地层测量是区域地质和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基础工作,对确定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特征以及后续开展室内分析至关重要。近几年来,随着油气勘探不断面向新层系、新领域,亟需开展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以明确地下目的层沉积相类型和有利储集砂体分布规律。前人从地层研究的角度对野外地层测量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但传统的野外地层测量数据和解释图件往往只是岩性和厚度的简单累加,即使辅助有典型沉积构造描述和文字说明,仍然不能直观的反映沉积相类型、沉积环境及演化,与井下对比研究时往往耗时耗力,研究成果后人更是难以直接应用,达不到沉积研究目的。因此从沉积研究角度改进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沉积相解释精度和野外地层测量的应用效果,是一种直观高效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准确、直观地表示目的层沉积结构特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进而揭示目的层沉积相类型和有利储集砂体展布以指导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按照预设比例尺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
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各单层沉积界面;
识别各单层沉积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
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
根据目标地层野外实测的样品点位置信息,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
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进行矢量化绘制,从目标地层底部第一层向上逐层累加,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
根据目标地层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目标地层各单层真实厚度,并利用各单层真实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地层沉积结构剖面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目标地层野外实测自然伽马数据及目标地层顶面深度、底面深度及总体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整体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和纵向组合关系,逐级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和层序格架;
按照岩性和层理构造对目标地层岩石相进行分类,并根据岩石相及组合类型、典型沉积构造、目标地层实验数据和研究区沉积背景,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
以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为底图,根据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类型,构建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根据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沿顺物源或垂直物源方向构建目标地层中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
根据目标地层中多个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的沉积相分布规律,生成目标地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沉积结构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按照预设比例尺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
沉积界面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各单层沉积界面;
沉积变化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各单层沉积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
沉积结构素描图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
样品点标注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野外实测的样品点位置信息,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
沉积结构图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进行矢量化绘制,从目标地层底部第一层向上逐层累加,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目标地层各单层真实厚度,并利用各单层真实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地层沉积结构剖面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利用目标地层野外实测自然伽马数据及目标地层顶面深度、底面深度及总体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整体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沉积韵律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确定各单层纵向组合关系,以进一步判断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沉积旋回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和纵向组合关系,逐级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和层序格架;;
沉积微相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岩性和层理构造对目标地层岩石相进行分类,并根据岩石相及组合类型、典型沉积构造、目标地层实验数据和研究区沉积背景,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
柱状图构建单元,用于以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为底图,根据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类型,构建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剖面图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沿顺物源或垂直物源方向构建目标地层中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
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中多个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的沉积相分布规律,生成目标地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能够反映目的层沉积结构特征,进而进行沉积相精细解释、有利储集砂体平面预测以指导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对国内外野外地层测量,尤其是针对沉积岩地层测量,进行了有效改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的大致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积相分析的大致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进行野外地层测量之前,需要根据目标地层进行初步踏勘,选定要进行测量的剖面。
例如,剖面应选在地层发育完整、岩石出露良好、界限清晰、构造简单的地段,目标地层段上、下均有出露便于额外补测。如地层出露不全可就近增加辅助剖面,一般距离不超过500m。剖面线应选择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如构造复杂或产状平缓,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不小于60°。剖面踏勘应在剖面线基本选定之后沿线进行,确定地层出露是否连续、构造形态、岩性特征、地层组合、接触关系等,初步了解目标地层的划分位置、样品采集地点、导线方位以及需平移或者挖掘探槽的位置。
在选定测量剖面后,根据剖面测量的目的、内容、岩性和沉积相复杂程度等确定精度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比例尺一般选取1/100~1/1000,原则上相应比例尺图面上厚度达到1mm的岩层均需划分,分层间距按导线斜距测量。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岩层,如标志层、煤层、化石层、沉积转换面等在图上的厚度不足1mm,也应放大到1mm表示,并作相应的文字说明。如果遇到大片覆盖、天然障碍或构造破坏造成测量意义不大的地区,则需要将导线平移。平移应沿一定的标志层或实测层追索为准,平移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
地层实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按照测量精度对目标地层进行分层,并用红漆实地标注剖面起点、终点、分层界限、分层号、样品点等;2)记录分层信息、接触关系、组合关系、特殊意义岩层、典型沉积构造等信息,同时利用测杆估测单层真厚度、样品点距单层顶面或底面距离并记录;3)按照规定比例尺绘制信手剖面图,并根据上述单层信息绘制野外沉积结构剖面,应包含单层厚度、岩性变化、沉积界面、沉积构造、样品点位置等信息;4)按指定剖面起点、终点用皮尺或者测绳布置导线,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角、坡度角以及地层倾向和倾角,在皮尺或测绳上读取单层前、后斜距,并将以上信息及时填写在测量记录表中;5)沿导线进行自然伽马数据采集,精度一般为3点/m,单层顶、底面的伽马数据均需采集,并记录采集点距单层顶面或者底面的距离;6)按照样品点标注位置采集岩石样品,放置样品袋中并依次编号,并将样品编号信息填写到测量记录表中。
在实测过程中,需注意几点,1)导线布置过程中,目标地层以外的相邻上、下地层一般需多测10~30m,便于与相邻剖面或井下对比;2)在实测过程中,皮尺或测绳应尽量拉紧,导线方位角和坡度角要用前、后测手测量的平均值,且要求两测手测量数据差值不能过大,导线方位角不超过15°,坡度角不超过10°;3)样品采集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系统设定,储层发育段和典型沉积旋回可适当加密;4)采集自然伽马数据时,应注意数据质量控制,数据间距满足成图需要,数值大小能够反映岩性变化;5)遇到典型沉积构造或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用特写形式在地质记录本中绘制素描图,并记录所处剖面位置和特征说明,同时拍摄照片,记录相应照片编号;6)当日实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资料和数据,查缺补漏,以便及时补充。
在野外剖面地层实测的同时,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沉积结构剖面的构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的大致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按照预设比例尺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
步骤S12、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各单层沉积界面。
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界面,如岩性突变面、岩性渐变面、河道冲刷面等,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
步骤S13、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岩性、沉积构造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
由于各单层岩性向上变细或者变粗,可用渐变曲线表示出粒度变化,然后填充相应岩性符号。同时,还可以在岩性符号附近增加典型沉积构造,如各种层理、层面、变形等。
步骤S14、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
步骤S15、根据目标地层野外实测的样品点位置信息,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其中,样品点及其编号可投在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右侧的相应位置。
步骤S16、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进行矢量化绘制,从目标地层底部第一层向上逐层累加,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
步骤S17、用于根据目标地层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单层真实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地层沉积结构剖面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能够反映目的层沉积结构特征,进而进行沉积相精细解释、有利储集砂体平面预测以指导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该方法对国内外野外地层测量,尤其是针对沉积岩地层测量,进行了有效改进。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目标地层野外实测自然伽马数据及目标地层顶面深度、底面深度及总体厚度,对步骤S17得到的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整体校正。具体实施时,将野外实测的自然伽马数据进行整理,在Resform软件中生成曲线,并以目标地层顶层深度和底层深度为界,加载到沉积结构剖面图中,对其进行整体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在得到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后,还可以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确定各单层纵向组合关系,以进一步判断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以便进一步分析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
在一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后,还可以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相进行分析。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积相分析的大致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根据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和纵向组合关系,逐级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和层序格架。
步骤S22、按照岩性和层理构造对目标地层岩石相进行分类,并根据岩石相及组合类型、典型沉积构造、目标地层实验数据和研究区沉积背景,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
步骤S23、以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为底图,根据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类型,构建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以反映目标地层的层位、岩性变化、沉积层序韵律、沉积构造、微相砂体和沉积演化特征。
步骤S24、根据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沿顺物源和垂直物源方向构建目标地层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以表征目标地层中的各种沉积相在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中的位置、组合规律、连通性和演化特点。
步骤S25、根据目标地层中多个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的沉积相分布规律,将目标地层中的所有沉积相类型的平面分布、形态、位置等信息在一张平面图中概念性表示,生成目标地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进而可对有利储集砂体平面分布进行预测。
本实施例在库车坳陷北部斜坡带大量侏罗系地层实测工作中得到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三角洲砂体沉积结构、储集性能、平面分布等难题。相关成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国内其他地区野外地层实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基于与图1所示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图1中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相似,因此该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图1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其结构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沉积结构建立单元11、沉积界面识别单元12、沉积变化识别单元13、沉积结构素描图绘制单元14、样品点标注单元15、沉积结构图绘制单元16及第一校正单元17。
其中,沉积结构建立单元11用于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按照预设比例尺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沉积界面识别单元12用于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各单层沉积界面。沉积变化识别单元13用于描述目标地层中各单层岩性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沉积结构素描图绘制单元14用于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样品点标注单元15用于根据目标地层野外实测的样品点位置信息,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沉积结构图绘制单元16用于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进行矢量化绘制,从目标地层底部第一层向上逐层累加,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第一校正单元17用于根据目标地层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目标地层各单层真实厚度,并利用各单层真是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地层沉积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二校正单元21,用于利用目标地层野外实测自然伽马数据及目标地层顶面深度、底面深度及总体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整体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一沉积韵律判断单元22,用于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确定各单层纵向组合关系,以进一步判断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沉积旋回建立单元23、沉积微相确定单元24、柱状图构建单元25、剖面图构建单元26及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生成单元27。
其中,沉积旋回建立单元23用于根据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和纵向组合关系,逐级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和层序格架。沉积微相确定单元24用于按照岩性和层理构造对目标地层岩石相进行分类,并根据岩石相及组合类型、典型沉积构造、目标地层实验数据和研究区沉积背景,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柱状图构建单元25用于以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为底图,根据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类型,构建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剖面图构建单元26用于根据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沿顺物源或垂直物源方向构建目标地层中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生成单元27用于根据目标地层中多个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的沉积相分布规律,生成目标地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进行野外地层测量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图1及图2所示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图1及图2所示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按照预设比例尺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
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各单层沉积界面;
识别各单层沉积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
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
根据目标地层野外实测的样品点位置信息,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
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进行矢量化绘制,从目标地层底部第一层向上逐层累加,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
根据目标地层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目标地层各单层真实厚度,并利用各单层真实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地层沉积结构剖面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目标地层野外实测自然伽马数据及目标地层顶面深度、底面深度及总体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整体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确定各单层纵向组合关系,以进一步判断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和纵向组合关系,逐级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和层序格架;
按照岩性和层理构造对目标地层岩石相进行分类,并根据岩石相及组合类型、典型沉积构造、目标地层实验数据和研究区沉积背景,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
以校正后的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为底图,根据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类型,构建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根据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沿顺物源或垂直物源方向构建目标地层中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
根据目标地层中多个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的沉积相分布规律,生成目标地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5.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沉积结构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野外估测的单层厚度信息,按照预设比例尺建立目标地层中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
沉积界面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目标地层中各单层沉积界面,并用相应的曲线和符号标示各单层沉积界面;
沉积变化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各单层沉积变化并用渐变曲线、层理构造和岩性符号表示,以确定各单层沉积纵向变化;
沉积结构素描图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绘制目标地层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
样品点标注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野外实测的样品点位置信息,将样品点及其编号投在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中,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
沉积结构图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各单层沉积结构素描图,对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素描图进行矢量化绘制,从目标地层底部第一层向上逐层累加,得到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目标地层各单层真实厚度,并利用各单层真实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地层沉积结构剖面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利用目标地层野外实测自然伽马数据及目标地层顶面深度、底面深度及总体厚度对所述沉积结构剖面图进行整体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沉积韵律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各单层的沉积结构格架、单层沉积界面及单层沉积纵向变化确定各单层纵向组合关系,以进一步判断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沉积旋回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各单层的沉积韵律变化和纵向组合关系,逐级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和层序格架;
沉积微相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岩性和层理构造对目标地层岩石相进行分类,并根据岩石相及组合类型、典型沉积构造、目标地层实验数据和研究区沉积背景,确定目标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
柱状图构建单元,用于以校正后的目标地层的沉积结构剖面图为底图,根据目标地层的沉积旋回、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类型,构建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剖面图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中各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沿顺物源或垂直物源方向构建目标地层中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
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地层中多个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图的沉积相分布规律,生成目标地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0438909.8A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983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8909.8A CN111983714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8909.8A CN111983714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714A CN111983714A (zh) 2020-11-24
CN111983714B true CN111983714B (zh) 2023-04-25

Family

ID=7343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8909.8A Active CN111983714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371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966A (zh) * 2016-01-18 2016-06-0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页岩油气优质储层评价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5290167B2 (en) * 2004-09-10 2011-02-10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Numerical modeling evaluation of basin sedimentation properities
RU2305301C1 (ru) * 2006-10-06 2007-08-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 и мониторинг г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им. В.А. Двуреченского ЗАО "МиМГО" Способ размещения поисковых, разведочных 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х скважин на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х нефти и газа на основе трехмерной геологической модели
US20100257004A1 (en) * 2009-04-01 2010-10-07 Chervon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geologic basin analysis
CN105469443B (zh) * 2014-09-30 2018-06-26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基于地质路线(prb)过程双重建模生成三维地质图的方法
CN104977613A (zh) * 2015-07-01 2015-10-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信息的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重构方法及装置
CN106199755B (zh) * 2016-06-24 2018-08-28 北京金双狐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点线面三维度综合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CN106990449B (zh) * 2017-04-20 2019-12-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陆相层序地层格架构建表征方法
CN107272081B (zh) * 2017-07-18 2018-12-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山前地区沉积相带展布范围预测方法
CN108680951A (zh) * 2018-03-22 2018-10-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地震信息判断煤层气富集沉积控制作用的方法
CN109143361B (zh) * 2018-10-10 2019-12-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层序地层学的碳酸盐岩地层古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CN109596095A (zh) * 2018-12-05 2019-04-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野外露头实测的地层真厚度确定方法
CN109709607B (zh) * 2018-12-07 2020-07-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薄层砂岩储层厚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966A (zh) * 2016-01-18 2016-06-0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页岩油气优质储层评价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714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lsh et al. Displacement gradients on fault surfaces
CN104564041B (zh) 基于开发渗透率下限的低渗透碎屑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
CN110824557B (zh) 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定量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10318745B (zh) 一种沉积微相约束下粒径岩性测井评价方法
CN109143361B (zh) 一种基于层序地层学的碳酸盐岩地层古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CN109870719B (zh) 一种碳酸盐岩致密薄储层的井位布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36257A (zh) 油井位置确定技术方法
CN110579802B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物性参数的高精度反演方法
CN102656480A (zh) 建模储油层盆地的方法
CN104727813B (zh) 一种源储共生型地层的孔隙度测量方法
US10914861B2 (en) Inversion-based workflow for consistent interpretation of nuclear density images in horizontal wells
CN105988137A (zh) 砂砾岩体基于岩心刻度测井的测井特征曲线重构方法
CN107272081A (zh) 一种山前地区沉积相带展布范围预测方法
CN111161403A (zh)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空间插值获取沉积地层顶底面的方法
CN105003257A (zh) 一种定性识别高温高压甲烷气层与二氧化碳气层的方法
CN112505754B (zh)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CN112946780B (zh) 走滑断裂活动期次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324171A (zh) 一种基于岩性统计的沉积相定量识别方法
CN111983714B (zh) 一种基于沉积结构剖面的野外地层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6201535B (zh) 油气藏目标井标志地层自动划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28497B (zh) 辫状河训练图像生成方法
US20170350997A1 (en) Quantifying geologic growth history of subsurface oil field structures based on structural growth indications
CN103278852B (zh) 利用地震数据体波形结构特征模型预测油气的方法
CN105989541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测井资料的处理方法
CN105528732B (zh) 一种试气井产能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