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1909A -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1909A
CN111981909A CN202010808475.9A CN202010808475A CN111981909A CN 111981909 A CN111981909 A CN 111981909A CN 202010808475 A CN202010808475 A CN 202010808475A CN 111981909 A CN111981909 A CN 111981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electromagnetic wave
conductive
hub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84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1909B (zh
Inventor
郑跃斌
谢伟宏
舒坚
黄锐勇
李园
陈振昕
丁瑞蓉
戴美胜
何宏冲
谢培鑫
朱育熹
吴添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Chao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Chao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Chao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84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1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1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1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1/00Defence installations; Defence devices
    • F41H11/02Anti-aircraft or anti-guided missile or anti-torpedo defence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93Devices gener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pulse, e.g. for disrupting or destroying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dynamo-electric generators driven at varying speed, e.g. on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2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 H02K7/18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wherein the turbine is a wind turb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包括风能发电部件、信号干扰部件和支撑柱,风能发电部件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风能发电部件包括壳体、发电机、蓄电池以及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包括轮毂和安装在轮毂上的叶片体,发电机和蓄电池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蓄电池与发电机连接,用于存储发电机转化的电能,轮毂设置在壳体的开口端,发电机的转动轴与轮毂连接,叶片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信号干扰部件设置在容纳腔中,信号干扰部件包括电路板、电磁波发生器和电磁波发射天线,电磁波发生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磁波发射天线设置在容纳腔的内侧壁上,电磁波发生器和电磁波发射天线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其能自主供电,且无需额外配备电源设备,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一般地,无人机通过控制器发射电磁波控制运行。目前,一些无人机会闯入变电站内部非法拍照,因此,需要对非法闯入的无人机进行干扰。但是,现有的反无人机装置在野外应急或没有供电条件下无法正常运行,需要外带发电设备的方式为反无人机装置供电,外带发电设备的方式为反无人机供电既增大占用空间又提高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能自主供电,且不需要额外配备电源设备,方便使用。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包括风能发电部件、信号干扰部件以及支撑柱,所述风能发电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所述风能发电部件包括壳体、发电机、蓄电池以及转动部件,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轮毂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叶片体,所述发电机和所述蓄电池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机转化的电能,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发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叶片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信号干扰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信号干扰部件包括电路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磁波发生器和电磁波发射天线,所述电磁波发生器以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转动板和固定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轮毂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互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件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导电件靠近所述转动板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导电件可绕所述第二导电件转动,所述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导电线分别与所述电磁波发生器以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第二导电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件分别穿过所述转动板厚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转动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转动板正对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件穿过所述固定板厚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固定板正对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插接至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分别通过固定胶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和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发电机的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轮毂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环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板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以及所述定位槽的槽侧壁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发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脚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通过隔热垫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粘接。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轮毂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叶片体,三个所述叶片体呈夹角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体之间夹角为120°。
作为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蓄电池与发电机连接将发电机转化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利用蓄电池对电磁波发生器和电磁波发射天线进行供电,此种结构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可实现自主供电,不需要额外配备电源设备,节约了能源,且占用空间小。通过电磁波发生器发出电磁波,电磁波发射天线用于将电磁波发生器发出的电磁波发射到叶片体的外部,当变电站内非法闯入无人机时,可通过电磁波发生器和电磁波发射天线相互配合向空中发射无线电干扰无人机的控制信号,从而使得无人机无法正常运行。此外,电磁波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的同时,叶片体在风力的推动下绕转动轴的轴心线进行360°转动,从而使位于叶片体内部的信号干扰部件可以360°地发射无线电,有利于增强对无人机的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信号干扰部件、风力发电部件和壳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转动板与固定板的分解图。
图4为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发电机;201、转动轴;3、叶片体;4、信号干扰部件;401、电路板;402、电磁波发生器;403、电磁波发射天线;5、转动板;6、固定板;601、避让孔;7、支撑架;701、支撑板;702、支撑脚;8、支撑柱;9、支撑座;10、蓄电池;11、隔热垫;12、第一导电线;13、轮毂;14、第一导电件;1401、凹槽;15、第二导电件;16、全向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包括风能发电部件、信号干扰部件4以及支撑柱8。其中,所述风能发电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8的顶端,所述风能发电部件包括壳体1、发电机2、蓄电池10以及转动部件,所述壳体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轮毂13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毂13上的叶片体3。所述发电机2和所述蓄电池10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蓄电池10与所述发电机2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机2转化的电能。所述轮毂1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与所述轮毂13连接,所述叶片体3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信号干扰部件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信号干扰部件4包括电路板401、电磁波发生器402和电磁波发射天线403,所述电磁波发生器40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磁波发生天线403设置在容纳腔的内侧壁上,所述电磁波发生器402以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403分别与所述蓄电池1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柱8将风能发电部件支撑在空中。叶片体3在风力的推动下驱动轮毂13转动,由于轮毂13与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连接,轮毂13的转动可带动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转动,进而发电机2进行发电,实现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蓄电池10与发电机2连接将发电机2转化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0中,利用蓄电池10对电磁波发生器402和电磁波发射天线403进行供电,此种结构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可实现自主供电,不需要额外配备电源设备,节约了能源,且占用空间小。将电磁波发射天线403与电路板分开设置,减少对电路板上空间的占用。通过电磁波发生器402发出电磁波,电磁波发射天线403用于将电磁波发生器402发出的电磁波发射到叶片体3的外部,当变电站内非法闯入无人机时,可通过电磁波发生器402和电磁波发射天线403相互配合向空中发射无线电干扰无人机的控制信号,从而使得无人机无法正常运行。此外,电磁波发射天线403发射电磁波的同时,叶片体3在风力的推动下绕转动轴201的轴心线进行360°转动,从而使位于叶片体3内部的信号干扰部件4可以360°地发射无线电,有利于增强对无人机的干扰效果。
其中,该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还包括转动板5和固定板6,所述转动板5设置在所述轮毂13靠近所述壳体1的一端,所述固定板6位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转动板5和所述固定板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所述第一导电件14与所述第二导电件15相互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件14靠近所述固定板6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401,所述第二导电件15靠近所述转动板5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1401内。所述第一导电件14可绕所述第二导电件15转动,所述第一导电件14通过第一导电线12分别与所述电磁波发生器402以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403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15通过第二导电线(图中未示出)与所述蓄电池1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磁波发生器402和电磁波发射天线403可以共用一个第一导电件14。由于转动板5设置在轮毂13上,当轮毂13转动时转动板5也随之转动,进而实现转动板5相对于固定板6转动。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分别设置在转动板5和固定板6上,并且第二导电件15的一端插接至第一导电件14上的凹槽1401中,转动板5的转动带动第一导电件14绕第二导电件15转动,使第一导电件14与第二导电件15相互接触导电的同时,第一导电件14也可随着转动部件同步转动,防止第一导电线12在叶片体3内部缠绕在而导致叶片体3无法正常转动。
在实际实施时,将叶片体3内部的电磁波发射天线403为定向天线16。为了扩大对电磁波发射的范围,还可以在壳体1上设置全向天线16,该全向天线至少部分外露在壳体1的外部,且该全向天线16与蓄电池10电连接,通过蓄电池10为全向天线16供电。
一实施例,所述凹槽1401的内侧壁设置有光滑层(图中未示出),第一导电件14绕第二导电件15转动时可减小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的磨损。
另一实施,所述凹槽1401内部设置有导电的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轴承的周部与凹槽140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轴承的中部具有轴承孔,所述第二导电体的靠近所述转动板5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轴承孔中。轴承的设置,可降低第一导电件14与第二导电体的摩擦力,有利于驱动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14分别穿过所述转动板5厚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导电件14在所述转动板5背离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件14在所述转动板5正对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凹槽140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线1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15穿过所述固定板6厚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导电件15在所述固定板6背离所述转动板5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件15在所述固定板6正对所述转动板5的一侧面形成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插接至所述凹槽1401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将第一导电件14穿过转动板5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以及将第二导电件15穿过固定板6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方便第一导电线12和第二导电线分别与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连接,不需要将第一导电线12绕设到转动板5正对固定板6的一侧面即可与信号干扰部件4电连接,以及不需要将第二导电线绕设到固定板6正对转动板5的一侧面即可与蓄电池10电连接,缩短第一导电线12和第二导电线的长度,有利于布线。
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导电线12焊接,第三连接部与第二导电线焊接。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第一导电线12连接,第三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第二导电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12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分别通过固定胶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和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将第一导电线12和第二导电线分别固定容纳腔的侧壁以及壳体1的内侧壁上,可防止对第一导电线12和第二导电线被意外拉扯。
其中,所述固定板6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避让孔601,所述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601并与所述轮毂13连接。具体地,避让孔601的孔径大于转动轴201的直径,避免避让孔601的孔壁与转动轴201接触而影响发电机2的运转。具体地,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穿过转动板5后与轮毂13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固定板6,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环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板6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以及所述定位槽的槽侧壁均与所述固定板6连接。在壳体1的开口端开设定位槽,由于定位槽的存在可将固定板6一次安装到位,提高固定板6的安装效率。此外,通过将定位槽的槽底和槽侧壁分别与固定板6连接,增加固定板6与壳体1连接部位,保证固定板6与壳体1连接的可靠性。具体地,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固定板6背离转动板5的一侧面连接,定位槽的槽侧壁与固定板6的周部连接。其中,定位槽的槽底和槽侧壁可以通过粘接剂与固定板6粘接,还可以通过连接螺钉与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在具体的安装时根据需要选择固定板6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2通过支撑架7支撑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支撑架7包括支撑板701和若干支撑脚702,所述支撑板701水平设置,所述发电机2安装在所述支撑板701上,所述支撑板701通过支撑脚702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将发电机2放置在水平设置的支撑板701上,使发电机2的转动轴20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减少轮毂13与转动轴201之间的磨损。
所述电路板401通过隔热垫11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粘接,叶片体3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升温,如果将电路板401直接与容纳腔的侧壁接触,高温的叶片体3会损坏电路板401,隔热垫11的存在对电路板401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施中,所述轮毂13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叶片体3,三个所述叶片体3呈夹角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体3之间夹角为120°。具体地,每个叶片体3的内部均设置有信号干扰部件4。其中,转动板5和固定板6上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导电件14和第二导电件15,第一导电件14与第二导电件15一一对应,且每个信号干扰部件4对应有一个第一导电件14。
三个第一导电件14在转动板5上呈三角形分布,三个第二导电件15的位置与第一导电件14一一对应,因此三个第二导电件15也呈三角形分别,此种设计,转动板5和固定板6安装到位后,在转动板5与固定板6之间通过三个接触部件间隔设置,有利于提高转动板5和固定板6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叶片体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并对叶片体3的数量作具体限制。
为了方便上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的安装,所述支撑柱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9,通过支撑座9增大支撑柱8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支撑柱8进行固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能发电部件、信号干扰部件以及支撑柱,所述风能发电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所述风能发电部件包括壳体、发电机、蓄电池以及转动部件,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轮毂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叶片体,所述发电机和所述蓄电池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机转化的电能,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发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叶片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信号干扰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信号干扰部件包括电路板、电磁波发生器和电磁波发射天线,所述电磁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所述电磁波发生器以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板和固定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轮毂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互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件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导电件靠近所述转动板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导电件可绕所述第二导电件转动,所述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导电线分别与所述电磁波发生器以及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第二导电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分别穿过所述转动板厚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转动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转动板正对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件穿过所述固定板厚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固定板正对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形成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插接至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分别通过固定胶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和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发电机的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轮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环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板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以及所述定位槽的槽侧壁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发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脚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通过隔热垫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叶片体,三个所述叶片体呈夹角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体之间夹角为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
CN202010808475.9A 2020-08-12 2020-08-12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Active CN111981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8475.9A CN111981909B (zh) 2020-08-12 2020-08-12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8475.9A CN111981909B (zh) 2020-08-12 2020-08-12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909A true CN111981909A (zh) 2020-11-24
CN111981909B CN111981909B (zh) 2022-11-04

Family

ID=7343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8475.9A Active CN111981909B (zh) 2020-08-12 2020-08-12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19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317A (zh) * 2021-04-16 2021-06-25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供电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灯具
CN113804059A (zh) * 2021-10-13 2021-12-17 恒通泰隆有限公司 架空线路反无人机装置、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2875A1 (en) * 2010-09-23 2013-10-17 Institut Fur Rundfunktechnik Gmbh Wind turbine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7612655A (zh) * 2017-11-09 2018-01-19 余运峰 一种节能枪杆式定向无人机干扰器
CN108282244A (zh) * 2018-02-05 2018-07-13 深圳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人机干扰设备
CN108649972A (zh) * 2018-04-08 2018-10-12 安徽展航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城市热点发射装置
CN208015743U (zh) * 2018-01-16 2018-10-26 江苏海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无人机射频干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2875A1 (en) * 2010-09-23 2013-10-17 Institut Fur Rundfunktechnik Gmbh Wind turbine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7612655A (zh) * 2017-11-09 2018-01-19 余运峰 一种节能枪杆式定向无人机干扰器
CN208015743U (zh) * 2018-01-16 2018-10-26 江苏海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无人机射频干扰装置
CN108282244A (zh) * 2018-02-05 2018-07-13 深圳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人机干扰设备
CN108649972A (zh) * 2018-04-08 2018-10-12 安徽展航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城市热点发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317A (zh) * 2021-04-16 2021-06-25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供电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灯具
CN113804059A (zh) * 2021-10-13 2021-12-17 恒通泰隆有限公司 架空线路反无人机装置、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04059B (zh) * 2021-10-13 2023-10-03 恒通泰隆有限公司 架空线路反无人机装置、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909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1909B (zh) 能自主供电的反无人机装置
US20070191075A1 (en) Implementation of an RF power transmitter and network
JP4954271B2 (ja) 回転電機
CN111082217A (zh) 天线部件和客户终端设备
JP7051209B2 (ja) 電池監視システム
CN211180184U (zh) 机械旋转微波雷达及可移动平台
CN219017791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17130762A1 (ja) 通信装置
CN104847680A (zh) 风扇装置
CN217404526U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底座、激光雷达及机器人
CN111132507A (zh) 客户终端设备
US20110085927A1 (en) Fan module
CN113767299A (zh) 旋转雷达及可移动平台
CN210743455U (zh) 旋转装置及led灯带旋转成像设备
CN113724620A (zh) 一种有线供电的全息显示装置
CN113511342A (zh) 电控装置及无人机
CN214198440U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新型led灯
CN220509129U (zh) 一种雷达
CN211296489U (zh) 带有控制器的电机
CN213816422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20544000U (zh) 电池单体、电池包和储能系统
CN220017183U (zh) 阅读灯
CN216355149U (zh) 一种快充伸缩数据线
CN210199313U (zh) 一种雷达测距装置
CN216435395U (zh) 一种有线供电的全息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