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1624A -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1624A
CN111981624A CN202010900965.1A CN202010900965A CN111981624A CN 111981624 A CN111981624 A CN 111981624A CN 202010900965 A CN202010900965 A CN 202010900965A CN 111981624 A CN111981624 A CN 111981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heating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room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09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汤汤
王成
高力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09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1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using natural energy, e.g. solar energy, energy from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与地暖空调的设定运行模式相对应,设定运行模式包括地暖模式、空调模式和混合制热模式;发送控制信号至水模块控制板、室外机控制板、室内机控制板和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地暖空调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混合制热模式运行。上述的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室内机、室外机和水模块的联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地暖空调包括地暖部分和空调部分,其中,地暖部分有水模块、地暖控热动阀等器件,可以由水模块控制板进行控制;空调部分有室内机、室外机,可以通过空调的控制器对室内机和室外机进行控制。目前,对于地暖空调来说,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和对产品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地暖空调操作不便,影响用户的使用和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实现室内机、室外机和水模块的联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用于地暖空调,所述地暖空调包括室外机控制板、水模块控制板、室内机控制板、地暖控制阀和控制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与所述地暖空调的设定运行模式相对应,所述设定运行模式包括地暖模式、空调模式和混合制热模式;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水模块控制板、所述室外机控制板、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器与水模块控制板、地暖控制阀、室外机控制控制板和室内机控制板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器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能够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水模块控制板、室外机控制板、室内机控制板和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地暖空调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者混合制热模式运行。其中,地暖空调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机、室外机和水模块的联动方式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房间内的控制器对地暖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暖空调的功能,实现该房间内的温度控制;便于用户操作,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地暖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根据所述实际水温信息和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和/或所述室外机控制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水温信息和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和/或所述室外机控制板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升频至最大频率制热运行;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维持当前频率制热运行;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和所述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降频制热运行;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所述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和所述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水温信息和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和/或所述室外机控制板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室温信息和所述实际室温信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地暖控制阀,以控制所述地暖控制阀开启或关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模式包括空调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空调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使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空调制热模式运行;所述使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空调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制热运行;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后,所述空调制热模式还包括:判断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向所述室外机控制板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模式还包括空调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空调模式运行的步骤还包括:使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空调制冷模式运行;所述使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空调制冷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室外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制冷运行、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开启;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后,所述空调制冷模式还包括:判断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向所述室外机控制板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所述室外机控制板和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控制阀开启、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制热运行、以及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运行;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和所述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控制阀关闭、以及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和所述室内机控制板,以使所述地暖控制阀关闭、以及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后,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还包括:判断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获取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和所述实际水温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水温条件;若所述地暖空调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且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和所述实际水温信息满足预设水温条件,则向所述室外机控制板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地暖空调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室外机控制板、所述水模块控制板、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地暖控制阀中包括一个信号中转部件和三个信号目标部件,所述信号中转部件与所述信号目标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信号中转部件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信号中转部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目标部件,和/或,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中转部件,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中转部件为所述水模块控制板,所述信号目标部件为所述室外机控制板、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地暖控制阀;所述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所述水模块控制板、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水模块控制板,和/或,通过所述水模块控制板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空调,包括室外机控制板、水模块控制板、室内机控制板、地暖控制阀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室外机控制板、所述水模块控制板、所述室内机控制板和所述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空调: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器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能够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水模块控制板、室外机控制板、室内机控制板和地暖控制阀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地暖空调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者混合制热模式运行。其中,地暖空调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机、室外机和水模块的联动方式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房间内的控制器对地暖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暖空调的功能,实现该房间内的温度控制;便于用户操作,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空调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300的地暖模式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4为图3中子步骤S32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5为图3中子步骤S320的其他子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6为图2中步骤S300的空调模式下的空调制热模式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7为图6中的空调制热模式的其他步骤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8为图2中步骤S300的空调模式下的空调制冷模式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9为图2中步骤S300的空调模式下的混合制热模式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标:100-地暖空调;10-室外机控制板;20-水模块控制板;30-室内机控制板;40-地暖控制阀;5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100,该地暖空调100包括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地暖控制阀40和控制器50。控制器50可以与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从而向各控制板或地暖控制阀4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地暖空调100的工作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地暖空调100的工作模式可以有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混合制热模式。可选地,如图1所示,控制器50与水模块控制板20电连接,水模块控制板20与地暖控制阀40、室外机控制板10和室内机控制板30电连接,控制器50、地暖控制阀40和室内机控制板3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并对应地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所述控制器50用于执行存储于其中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
控制器5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控制器5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d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控制器50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控制器50上烧录有地暖空调100的控制程序,当控制器50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该地暖空调100的控制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地暖空调100来说,其可以对应室内的至少一个房间,每个房间内均安装有室内机、室内机控制板30、地暖控制阀40等部件,也就是说,上述的室内机控制板30、地暖控制阀40和控制器50的数量与地暖空调100适用的房间数量对应。另外,设置在各房间内的控制器50能够由用户操作,以使用户能够在不同房间内,对各自的地暖模块和空调模块进行操作控制,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地暖空调100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控制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该控制指令可以由用户进行设定,比如,用户选择地暖空调100的运行模式、或者选择室内的温度等。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按钮、手机等部件输入该控制指令。用户在输入该控制指令时,可以位于其所处的房间对当前房间的室内机和水模块进行控制,从而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体验也更好。
步骤S200:根据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信号与地暖空调100的设定运行模式相对应,该设定运行模式包括地暖模式、空调模式和混合制热模式。
步骤S300:发送控制信号至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控制器50接收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者其他方式输入。控制器50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器50的接收模块设置在各房间内,以便于用户操作;控制器50的处理模块可以设置在各房间内,也可以设置在水模块控制板20上、或者其他位置;在控制器50的处理模块设置在各房间内时,该处理模块的数量与房间的数量对应;在控制器50设置在水模块控制板20上或者其他位置时,其数量可以为一个,即各房间内的输入模块均对应同一个处理模块。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暖空调100,通过控制器50对各部件进行统一控制,有利于实现各部件的联动,并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的特点,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分别对地暖空调100的工作模式进行说明。
对于地暖模式来说,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运行,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若室内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命令其停止运行;若室内机处于停止状态,命令保持其停止状态。上述的控制信号的控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使室内机处于或保持关机状态;控制室外机的工作状态;控制水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包括地暖控制阀40的开闭。
请参阅图3,上述的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运行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0:获取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水温信息可以为用户输入或设定的水温,比如用户通过按键设置的水温,如40℃。实际水温信息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
子步骤S320:根据实际水温信息和目标水温信息,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地暖控制阀40、和/或室外机控制板10。
可选地,在如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中,控制器50生成的控制信号,先发送控制信号至水模块控制板20,再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地暖控制阀40、和/或室外机控制板10。
请参阅图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步骤S32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21:判断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可以为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d1,式中:Ts表示实际水温信息,Tm表示目标水温信息,d1为正数,即表示实际水温比目标水温小d1℃,d1的取值可以在2~4中任意取值,比如d1的取值为2、3等。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2: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升频至最大频率制热运行。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3:判断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可以为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进一步的大小关系,比如:Tm-d2≤Ts≤Tm,式中:Ts表示实际水温信息,Tm表示目标水温信息,d2为正数,即表示实际水温比目标水温小d2℃,d2小于或等于上述的d1,其可以在1~4中任意取值,比如d2的取值为1、3等。可选地,在一次计算中,d2与d1取值相同。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满足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4: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维持当前频率制热运行。
在该子步骤S324中,实际水温与目标水温相差较小,此时,可以使室外机维持当前频率运行。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和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5:判断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
进一步地,该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可以为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更进一步的大小关系,比如:Tm<Ts≤Tm+d3,式中:Ts表示实际水温信息,Tm表示目标水温信息,d3为正数,即表示实际温度比目标温度大d3℃,d3可以在1~4中任意取值,比如d3的取值为2、3等。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满足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6: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降频制热运行。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和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7:判断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
进一步地,该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可以为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更进一步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d4,式中:Ts表示实际水温信息,Tm表示目标水温信息,d4为正数,即表示实际温度比目标温度大d4℃,d4可以在1~4中任意取值,比如d4的取值为2、3等。可选地,在一次计算中,d4与d3的取值相同。
若实际水温信息与目标水温信息满足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8: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地暖空调100有至少两个房间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此时,若这至少两个房间所设定的水温不同,则上述的目标水温信息可以设置为这些房间中所设定水温中的最高水温,以满足用户的制热需求。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的策略处理,比如取中位数、平均值等。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上述的子步骤S320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29: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可选地,该目标室温信息可以由用户输入或设定,或者为地暖空调100的默认值。实际室温信息可以通过安装在目标房间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子步骤S3210:根据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发送控制信号至地暖控制阀40,以使地暖控制阀40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该子步骤S3210可以包括子步骤S3211: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12:发送控制信号至地暖控制阀40,以使地暖控制阀40开启;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213:发送控制信号至地暖控制阀40,以使控制地暖控制阀40关闭;若既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又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使地暖控制阀40维持当前状态。
可选地,如图1所示,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水模块控制板20,水模块控制板20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地暖控制阀40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上述子步骤S3211中的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Ts≤Tm-d5,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d5为正数,即表示实际温度比目标温度小d5℃,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地暖控制阀40开启,以提升室内温度;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Ts≥Tm+d6,d6为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大d6℃,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室内温度已经较大,足以满足用户的制热需求,此时,控制地暖控制阀40关闭,以防止室内过热,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空调模式来说,上述的空调模式可以包括空调制热模式和空调制冷模式。应当理解的是,空调模式运行时,地暖控制阀40处于关闭状态。在控制器50接收到空调模式运行的指令时,若地暖控制阀40处于运行状态,命令其停止运行;若地暖控制阀40处于停止状态,命令保持其停止状态。
上述的控制地暖空调100以空调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控制地暖空调100以空调制热模式运行(步骤S330)、或者,控制地暖空调100以空调制冷模式运行(步骤S340)。
请参阅图6,使地暖空调100以空调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步骤S330),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31: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子步骤S332: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可以为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r1,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r1为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小r1℃是否成立,r1的取值可以在0.5~2中任意取值,比如r1的取值为1、1.5等。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33: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热运行。
可选地,在如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中,控制器50生成的控制信号,先发送控制信号至水模块控制板20,并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热运行。
同时,使与满足上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所对应的室内机开启,以使该房间制热。有时,为了防冷风,室内机在室外机开启制热运行预设间隔时间后开启,比如间隔10秒左右。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34: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可以为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的进一步大小关系,比如:Ts>Tm+r2,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r2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大r2℃是否成立,r2的取值可以在0.5~2中任意取值,比如r2的取值为1、1.5等。可选地,r2的取值与r1的取值相等。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35: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请参阅图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子步骤S335之后,还可以包括:子步骤S336:判断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执行子步骤S337:向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否则,室外机继续运行。
请参阅图8,控制地暖空调100以空调制冷模式运行的步骤(步骤S34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41: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子步骤S342: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可以为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l1,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l1为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大l1℃是否成立,l1的取值可以在0.5~2中任意取值,比如l1的取值为1、1.5等。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43:将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室内机控制板30和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冷运行、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开启。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44: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可以为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进一步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l2,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l2为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小l2℃是否成立,l2的取值可以在0.5~2中任意取值,比如l2的取值为1、1.5等。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45: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子步骤S335之后,还可以包括:子步骤S336:判断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执行子步骤S337:向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否则,室外机继续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步骤S345之后,空调制冷模式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S346:判断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执行子步骤S347:向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上述的步骤S346和S347能够对地暖空调100进行保护,防止在没有室内机工作的情况下,室外机单独工作,也能够使地暖空调100安全运行。
对于混合制热模式来说,室内机、室外机、地暖控制阀40均处于工作状态。请参阅图9,控制地暖空调100以混合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51: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子步骤S352: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可以为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h1,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h1为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小h1℃是否成立,h1的取值可以在0.5~2中任意取值,比如h1的取值为1、1.5等。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53:将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地暖控制阀40、室外机控制板10和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地暖控制阀40开启、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热运行、以及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运行。
可选地,首先发送控制信号至水模块控制板20,再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将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地暖控制阀40、室外机控制板10和室内机控制板30。
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子步骤S353中,通过地暖和室外机同时制热,能够提升房间内的制热效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用户可以在需要制热的房间内操作,也便于用户操作使用。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54:判断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可以为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进一步的大小关系,比如:Ts≥Tm+h2,式中:Ts表示实际室温信息,Tm表示目标室温信息,h2为正数,即表示实际室温比目标室温大h2℃是否成立,h2的取值可以在0.5~2中任意取值,比如h2的取值为1、1.5等。
若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55:将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地暖控制阀40和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地暖控制阀40关闭、以及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可选地,当目标室温信息与实际室温信息既不满足上述的第一室温预设条件,也不满足第二室温预设条件时,可以使地暖控制阀40、室内机维持当前工作状态,直到满足上述预设条件后,执行对应的运行策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子步骤S355之后,混合模式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子步骤S356:判断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若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执行子步骤S357:获取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并判断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水温条件;若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且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满足预设水温条件,则执行子步骤S358:向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上述的步骤S356、S357和S358能够对地暖空调100进行保护,防止在没有室内机工作的情况下,室外机单独工作,也能够使地暖空调100安全运行。
如前所述,控制器50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直接到达与该控制信号对应的待控制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中转至待控制部件。在控制信号直接到达所对应的待控制部件时,控制器50分别与上述的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电连接;在控制信号通过其他部件中转至待控制部件时,控制器50与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中的任一者电连接,其他部件再与该部件电连接。请参阅图1,控制器50与水模块控制板20电连接,水模块控制板20分别与室外机控制板1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电连接,即能够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
可选地,地暖控制阀40可以为地暖热动阀;需要指出的是,在地暖控制阀40为地暖热动阀时,由于地暖热动阀为执行部件,其不能单独作为中转部件,此时,可以将地暖热动阀与控制板连接,形成上述的地暖控制阀40,而该控制板用于实现信号中转。也就是说,在地暖控制阀40作为信号目标部件而不作为信号中转部件时,其可以为热动阀;而在其作为信号中转部件时,该地暖控制阀40至少应当包括阀门(执行部件)和与该阀门电连接的控制板(控制部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中包括一个信号中转部件和三个信号目标部件,信号中转部件与信号目标部件电连接,控制器50与信号中转部件电连接,用于将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中转部件(控制信号控制该信号中转部件),和/或通过该信号中转部件将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目标部件(此时,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该信号目标部件),以控制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信号中转部件可以作为信号中转使用,此时,其可以将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目标部件;同时,该信号中转部件也可以作为控制信号的控制目标,此时,控制器50直接控制该信号中转部件。
请参阅图1,其所示出的是:信号中转部件为水模块控制板20,信号目标部件为室外机控制板1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即控制信号可以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中转至室外机控制板1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
此时,上述的步骤:发送控制信号至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混合制热模式运行,可以包括:发送控制信号至水模块控制板20(即水模块控制板20为上述的信号目标部件,控制器50直接控制水模块控制板20),或者,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空调100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50与水模块控制板20电连接,水模块控制板20与地暖控制阀40、室外机控制控制板和室内机控制板30电连接。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器50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能够通过水模块控制板20发送至室外机控制板10、室内机控制板30和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地暖空调100以地暖模式、空调模式或者混合制热模式运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房间内的控制器50对地暖空调100进行控制,其中的室外机、室内机和地暖控制阀40能够联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暖空调100的功能,实现该房间内的温度控制,即便于用户操作,也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用于地暖空调(100),所述地暖空调(100)包括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地暖控制阀(40)和控制器(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与所述地暖空调(100)的设定运行模式相对应,所述设定运行模式包括地暖模式、空调模式和混合制热模式;
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地暖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水温信息和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和/或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水温信息和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和/或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升频至最大频率制热运行;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维持当前频率制热运行;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和所述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降频制热运行;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不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一水温预设条件、所述地暖模式第二水温预设条件和所述地暖模式第三水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是否满足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实际水温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信息满足所述地暖模式第四水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水温信息和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和/或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室温信息和所述实际室温信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以控制所述地暖控制阀(40)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模式包括空调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空调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使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空调制热模式运行;
所述使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空调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热运行;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空调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后,所述空调制热模式还包括:
判断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
若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向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模式还包括空调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空调模式运行的步骤还包括:使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空调制冷模式运行;
所述使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空调制冷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冷运行、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开启;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空调制冷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后,所述空调制冷模式还包括:
判断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
若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向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室温信息和实际室温信息;
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一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和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控制阀(40)开启、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制热运行、以及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运行;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不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是否满足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
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和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控制阀(40)关闭、以及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目标室温信息与所述实际室温信息满足所述混合制热模式第二室温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控制信号分别发送至所述地暖控制阀(40)和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以使所述地暖控制阀(40)关闭、以及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后,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还包括:
判断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是否均停止运行;
若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则获取目标水温信息和实际水温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和所述实际水温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水温条件;
若所述地暖空调(100)的所有室内机均停止运行、且所述目标水温信息和所述实际水温信息满足预设水温条件,则向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地暖空调(100)的室外机停止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地暖控制阀(40)中包括一个信号中转部件和三个信号目标部件,所述信号中转部件与所述信号目标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0)与所述信号中转部件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信号中转部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目标部件,和/或,所述控制器(50)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中转部件,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中转部件为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所述信号目标部件为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地暖控制阀(40);
所述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的步骤包括:
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和/或,通过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所述地暖空调(100)以所述地暖模式、所述空调模式或所述混合制热模式运行。
13.一种地暖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控制板(10)、水模块控制板(20)、室内机控制板(30)、地暖控制阀(40)和控制器(50);
所述控制器(50)与所述室外机控制板(10)、所述水模块控制板(20)、所述室内机控制板(30)和所述地暖控制阀(40)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50)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00965.1A 2020-08-31 2020-08-31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981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965.1A CN111981624A (zh) 2020-08-31 2020-08-31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965.1A CN111981624A (zh) 2020-08-31 2020-08-31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624A true CN111981624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0965.1A Pending CN111981624A (zh) 2020-08-31 2020-08-31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162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180A (zh) * 2021-07-30 2021-11-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地暖联动系统
CN113669803A (zh) * 2021-08-13 2021-11-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76920A (zh) * 2022-06-29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地暖系统及其制暖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EP4279823A1 (en) * 2022-05-18 2023-11-22 Guangdong Carrier HVAC Co., Ltd. Hydraulic module control system of floor heating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320A (zh) * 2013-12-25 2015-07-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化地暖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16205672A (ja) * 2015-04-20 2016-12-08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空調床暖房システム
CN108626923A (zh) * 2017-03-15 2018-10-09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CN109059143A (zh) * 2018-06-19 2018-12-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制热方法及装置
CN109751787A (zh) * 2019-03-01 2019-05-14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地暖一体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1140984A (zh) * 2019-12-30 2020-05-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457467A (zh) * 2020-04-20 2020-07-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320A (zh) * 2013-12-25 2015-07-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化地暖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16205672A (ja) * 2015-04-20 2016-12-08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空調床暖房システム
CN108626923A (zh) * 2017-03-15 2018-10-09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CN109059143A (zh) * 2018-06-19 2018-12-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制热方法及装置
CN109751787A (zh) * 2019-03-01 2019-05-14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地暖一体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1140984A (zh) * 2019-12-30 2020-05-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457467A (zh) * 2020-04-20 2020-07-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180A (zh) * 2021-07-30 2021-11-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地暖联动系统
CN113669803A (zh) * 2021-08-13 2021-11-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4279823A1 (en) * 2022-05-18 2023-11-22 Guangdong Carrier HVAC Co., Ltd. Hydraulic module control system of floor heating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5076920A (zh) * 2022-06-29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地暖系统及其制暖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5076920B (zh) * 2022-06-29 2023-08-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地暖系统及其制暖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1624A (zh)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45352B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3667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86115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5064113A1 (ja) 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2017032156A (ja) 空調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KR20050094247A (ko)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JP6888383B2 (ja) リモート始動システム、センタサーバ、車両
JP7342363B2 (ja) アダプタ、更新通知方法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7142013A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638524A (zh) 基于空调器的净化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864996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0733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JP3815172B2 (ja)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CN210399395U (zh) 空调器
CN114590095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3028607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JP273539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スケジュール運転装置
CN111380146A (zh) 一种基于人体检测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及控制器、电器
CN215907969U (zh) 一种氧浓度监控系统
JP2009237656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342084B (zh) 温控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117038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06947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21027494A (ja) システム、第1装置、及び、第1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