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0618A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0618A CN111970618A CN202011125493.3A CN202011125493A CN111970618A CN 111970618 A CN111970618 A CN 111970618A CN 202011125493 A CN202011125493 A CN 202011125493A CN 111970618 A CN111970618 A CN 1119706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ice coil
- sound generating
- magnet
- magnetic
- gener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9290 Aran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27—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dome-shap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04R9/027—Air gaps using a magnetic flu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发声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与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设置于磁铁组件上的导磁组件,磁路系统形成有供音圈插入的磁间隙,磁铁组件的磁化方向和音圈的振动方向均与发声装置的竖直方向平行,磁铁组件包括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导磁组件包括分别与音圈的长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第一导磁板位于上磁铁单元和所述下磁铁单元之间,第二导磁板位于上磁铁单元远离第一导磁板的一端。本发明的扁平音圈和磁路系统可减小发声装置的宽度,既能保证可穿戴设备的轻便美观又能充分利用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智能穿戴终端也需求旺盛,例如智能眼镜,它在具备传统眼镜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兼具了很多娱乐的功能。例如智能眼镜可以内置蓝牙系统,实现蓝牙耳机的功能,可以与手机连接,使用智能眼镜接听电话或者播放手机中存储的音乐。现代扬声器技术中,动圈式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与其尺寸大小直接相关,尺寸越大声学效果相对越好,尺寸越小声学效果相对越差。由于考虑到便携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可穿戴类智能终端对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大小和厚度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因此除去芯片、电池、主板等各种主要部件后,留给其内置扬声器的空间就很小,扬声器性能很难提升。特别是在智能眼镜中,现有的扬声器不能很好的匹配眼镜腿外观形状,导致整机眼镜腿外形过于宽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可穿戴设备中装配发声器件后导致外形过于宽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
振动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与所述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
磁路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导磁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供所述音圈插入的磁间隙,所述磁铁组件的磁化方向和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均与所述发声装置的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磁铁组件包括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所述导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音圈的长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和所述下磁铁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磁轭,所述磁铁组件固定在所述磁轭上。
优选地,所述上磁铁单元包括沿所述发声装置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上磁铁和第二上磁铁,所述下磁铁单元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磁铁和第二下磁铁,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磁铁和所述第一下磁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上磁铁和所述第二下磁铁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导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磁铁和所述第二上磁铁。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将所述音圈固定至所述振膜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沿所述音圈的长轴方向分别对称固定至所述音圈的短轴。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杆和自所述连接杆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的侧板,所述音圈的短轴与所述侧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音圈平行设置,且所述音圈与侧板粘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发声装置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4:1~5:1。
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的长度为18~30 mm。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以及如上述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振膜和所述出声孔之间形成出声通道。
优选地,所述振膜面对所述出声孔设置。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分别收容于壳体内,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磁路系统形成有磁间隙,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中,可在磁间隙中振动,磁铁组件包括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增加了磁场强度,且为音圈提供了更多的振动空间。由于音圈为扁平状,且音圈的振动方向、磁铁组件的磁化方向与发声装置的竖直方向平行,导磁组件包括分别与音圈的长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第一导磁板位于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之间,第二导磁板位于上磁铁单元远离第一导磁板的一端,增大了音圈长轴的磁通量,而且可减小发声装置的宽度,将发声装置制成窄长型,能够很好的覆形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形状,既能保证可穿戴设备的轻便美观又能充分利用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音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A处放大图;
图10为图4的部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仰视图。
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发声装置 | 20 | 壳体 |
30 | 振动系统 | 31 | 振膜 |
32 | 驱动组件 | 321 | 音圈 |
40 | 磁路系统 | 41 | 磁铁组件 |
42 | 导磁组件 | 411 | 磁间隙 |
50 | 眼镜腿 | 51 | 外壳 |
43 | 磁轭 | 412 | 上磁铁单元 |
413 | 下磁铁单元 | 421 | 第二导磁板 |
322 | 长轴 | 323 | 短轴 |
4121 | 第一上磁铁 | 4122 | 第一下磁铁 |
4131 | 第二上磁铁 | 4132 | 第二下磁铁 |
422 | 第一导磁板 | 21 | 壳体本体 |
22 | 固定板组件 | 221 | 第一固定板 |
222 | 第二固定板 | 211 | 固定孔 |
212 | 上壳 | 213 | 下壳 |
2131 | 长板 | 2132 | 短板 |
223 | 板本体 | 224 | 凸块 |
214 | 卡槽 | 324 | 支架 |
311 | 球顶件 | 312 | 折环件 |
3121 | 安装部 | 3122 | 形变部 |
3123 | 固定部 | 3124 | 第一段 |
3125 | 第二段 | 215 | 凸板 |
60 | 辅助系统 | 61 | 第一定心支片 |
62 | 第二定心支片 | 3241 | 连接杆 |
3242 | 侧板 | 3243 | 第一横板 |
3244 | 第一连接板 | 3245 | 第二横板 |
3246 | 第二连接板 | 3247 | 第三横板 |
3248 | 台阶面 | 611 | 第一端 |
612 | 第一弹性部 | 613 | 第二端 |
621 | 第三端 | 622 | 第二弹性部 |
623 | 第四端 | 2133 | 容置槽 |
624 | 第一焊盘 | 625 | 第二焊盘 |
431 | 避让孔 | 432 | 底板 |
433 | 竖板 | 434 | 装配板 |
435 | 安装孔 | 511 | 出声孔 |
512 | 出声通道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指的“竖直”、“横向”是以图5和图7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5和图7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声装置10,该发声装置10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发声装置10包括形成有收容空间的壳体20,振动系统30和磁路系统40均收容于收容空间内,振动系统30包括振膜31以及与振膜31连接的驱动组件32,驱动组件32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321;磁路系统40包括磁铁组件41和设置于磁铁组件41上的导磁组件42,磁路系统40形成有供音圈321插入的磁间隙411,磁铁组件41的磁化方向和音圈321的振动方向均与发声装置10的竖直方向平行,磁铁组件41包括上磁铁单元412和下磁铁单元413,导磁组件42包括分别与音圈321的长轴322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422和第二导磁板421,第一导磁板422位于上磁铁单元412和下磁铁单元413之间,第二导磁板421位于上磁铁单元412远离第一导磁板422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发声装置10尤其适合作为智能眼镜的发声装置,但并不限于作为智能眼镜的发声装置,如果有其他设备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发声装置10,也理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扁平状的音圈321可在磁间隙411中沿发声装置10的竖直方向振动,在磁路系统40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音圈321通电后发生振动,从而带动振膜31振动发声。磁铁组件41包括上磁铁单元412和下磁铁单元413,增加了磁场强度,且为音圈321提供了更多的振动空间。由于音圈321为扁平状,且音圈321绕制的轴向方向与发声装置10的竖直方向垂直,减小了发声装置10的宽度,能够匹配眼镜腿50的外形。而且磁铁组件41的磁化方向与发声装置10的竖直方向平行,且第一导磁板422和第二导磁板421分别与音圈321的长轴322对应设置,第一导磁板422位于上磁铁单元412和下磁铁单元413之间,第二导磁板421位于上磁铁单元412远离第一导磁板422的一端,不仅增加了音圈321长轴322的磁通量,且减小发声装置10的宽度,既能保证眼镜腿50的轻便美观又能充分利用眼镜腿50内部空间,又能提升发声装置10的性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声装置10为长方体形状,发声装置10的长度L1与宽度L2的比值为4:1~5:1,发声装置10的长度L1为18~30 mm,采用高长宽比的细长型设计,能够很好的覆行眼镜腿50的形状。
磁路系统40还包括与壳体20连接的磁轭43,磁铁组件41固定在磁轭43上,磁轭43本身不生产磁场,它可以约束漏磁,有防止磁场向外扩散的作用。安装时,只需将磁铁组件41固定至磁轭43,然后将壳体20固定在磁轭43上,再装配驱动组件32和振膜31即可,结构简单且装配效率高。
磁铁组件4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上磁铁单元412和下磁铁单元413,下磁铁单元413固定至磁轭43上,上磁铁单元412和下磁铁单元413分别与音圈321的长轴322平行,第一导磁板422和第二导磁板421也分别沿音圈321的长轴322方向延伸,以增大音圈321长轴322的磁通量。
如图5~图7所示,上磁铁单元412包括沿发声装置10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下磁铁单元413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磁铁4122和第二下磁铁4132;第一下磁铁4122和第二下磁铁4132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磁轭43上,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沿横向方向间隔排布且分别设有第二导磁板421。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的极性相反,第一下磁铁4122和第二下磁铁4132的极性相反,且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一下磁铁4122的极性,以及第二上磁铁4131和第二下磁铁4132的极性也相反。音圈321上端长轴322处的磁通量主要来自相对设置的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音圈321下端长轴322处的磁通量主要来自相对设置的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磁铁4122和第二下磁铁4132,使得音圈321在竖直方向振动时通过足够的磁通量,提高发声装置10的声学性能。导磁组件42还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导磁板422,其中一个第一导磁板422固定于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一下磁铁4122之间,另一个第一导磁板422固定于第二上磁铁4131和第二下磁铁4132之间,第一导磁板422能够增大音圈321下端长轴322处的磁通量,进一步提高发声装置10的声学性能。第一导磁板422也沿音圈321的长轴322方向延伸,以增大音圈321长轴322的磁通量。安装固定时,可先将第一下磁铁4122和第二下磁铁4132分别粘接至磁轭43上,再将第一导磁板422粘贴至第一下磁铁4122和第二下磁铁4132的上端面,然后将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再分别粘接至第一导磁板422的上端面,最后将两个第二导磁板421分别粘贴至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二上磁铁4131的上端面,安装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如图4、图7和图11所示,壳体20包括壳体本体21和固定板组件22,壳体本体21上开设有固定孔211,固定板组件22卡置在固定孔211中,磁铁组件41和/或导磁组件42与固定板组件22固定。装配时,可在固定板组件22的内侧点胶,然后将固定板组件22卡置于固定孔211中,使得固定板组件22的内侧粘接至磁铁组件41和/或导磁组件42的侧面,加强了磁路系统40的可靠稳定性。
具体地,固定孔211和磁铁组件41均沿所述音圈321的长轴322方向延伸,固定孔211可以为开设在壳体本体21侧面的长条形孔,既能增大音圈321长轴322的磁通量,又能进一步提高磁路系统40的结构稳定性。
固定板组件22包括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二固定板222,所述磁铁组件4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粘接固定,所述磁铁组件4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粘接固定。即在壳体本体21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开设对称的固定孔211,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二固定板222均沿壳体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同时提高磁铁组件41的稳固性。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221分别与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一下磁铁4122粘接固定,第二固定板222分别与第二上磁铁4131和第二下磁铁4132粘接固定。即第一固定板221的内侧分别与第一上磁铁4121部分侧面和第一下磁铁4122的部分侧面粘接固定,第二固定板222的内侧分别与第二上磁铁4131部分侧面和第二下磁铁4132的部分侧面粘接固定,能够在保证音圈321有足够磁通量时,提高磁铁组件41的稳定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壳体本体21包括下壳213和盖设在下壳213上的上壳212,下壳213固定在磁轭43上,下壳2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板213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2132,长板2131和短板2132连接,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二固定板222分别卡置在长板2131和第二长板2131的固定孔211中。其中一个长板2131的内侧分别与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一下磁铁4122抵接,再通过第一固定板221分别与第一上磁铁4121和第一下磁铁4122粘接;同样地,另一个长板2131的内侧分别与第二上磁铁4131和第二下磁铁4132抵接,再通过第二固定板222分别与第二上磁铁4131和第二下磁铁4132粘接,能将磁铁组件41稳固地装配在壳体20内。
更优选地,其中一个第一导磁板422与第一固定板221粘接固定,另一个第一导磁板422与第二固定板222粘接固定,既能增大音圈321的通磁量,又能提高磁铁组件41和导磁组件42在竖直方向上的连接稳定性。
第一固定板221和/或第二固定板222包括板本体223和自板本体223向外凸设的凸块224,壳体本体21沿固定孔211的边沿形成有卡槽214,凸块224卡置在卡槽214中。装配第一固定板221和/或第二固定板222时,通过将凸块224卡入卡槽214中即可,装配方便且结构稳固。可在第一固定板221和/或第二固定板222的长边设置两个凸块224,短边设置一个凸块224,增加第一固定板221和/或第二固定板222与壳体20之间的牢固性。
如图7和图8所示,驱动组件32还包括所述驱动组件32还包括将所述音圈321固定至所述振膜31的支架324,振膜31包括球顶件311以及分别与壳体20和球顶件311连接的折环件312,球顶件311与支架324连接,折环件312沿发声装置10的竖直方向设置,可增大球顶件311的振动面积,提高发声装置10的声学性能,且能减小发声装置10的宽度,以匹配眼镜腿50的外形。
如图9所示,折环件312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3121、形变部3122和固定部3123,所述安装部3121与所述球顶件311固定,所述形变部3122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3123与所述壳体20连接,折环件312为环状结构,形变部3122可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形变,安装部3121固定球顶部,固定部3123固定壳体20,既能够减小发声装置10的宽度,又能将振膜31稳固地安装于壳体20上。
优选地,安装部3121靠近壳体20的边缘与固定部3123靠近壳体20的边缘齐平,即安装部3121的外边缘与固定部3123的外边缘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振膜31稳固地装配于壳体20上的前提下,能够保证折环件312沿发声装置10的横向方向的整体宽度不会过宽,进一步减小了发声装置10的宽度。
形变部3122包括第一段3124和第二段3125,第一段3124自安装部3121向壳体20的方向弯折,第二段3125自第一段3124向远离壳体20的方向弯折,第二段3125与固定部3123连接。本实施例的形变部3122由两段剖面为曲面的部分连接,为球顶部提高了更多的振动空间,提高了发声装置10的声学性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形变部3122还可以由更多的曲面部分连接,第一段3124和第二段3125的弯折方向也可以调换,只要能形成形变空间即可。
如图7~图9所示,壳体20包括壳体本体21和自壳体本体21向收容空间弯折的凸板215,固定部3123的底端面与凸板215粘接固定,折环件312安装部3121的顶端面与球顶件311粘接固定。凸板215自上壳212的底端向收容空间的方向延伸,凸板215为矩形环状板,安装振膜31时只需将折环件312的固定部3123粘接至凸板215上,然后将球顶件311粘贴至安装部3121的顶端面即可,安装部3121的外边缘与球顶件311的外边缘齐平,本实施例的壳体20与振膜31的装配简单、结构稳固,且不会增加发声装置10的宽度。
如图4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声装置10还包括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辅助系统60,辅助系统60包括第一定心支片61,第一定心支片6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324固定,可防止音圈321和支架324振动过程中发生偏振,提高了发声装置10的声学性能。
辅助系统60还包括与第一定心支片61位于同一侧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定心支片62,第二定心支片62的一端与支架324的底端固定,第二定心支片62的另一端与壳体20固定。第一定心支片61和第二定心支片62分别固定于支架324的上部和下部,可有效防止音圈321和支架324振动过程中发生偏振而引起的声学性能不良。
进一步地,第一定心支片61和第二定心支片6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定心支片61分别沿音圈321的长轴322方向对称设置于支架324的上部,两个第二定心支片62分别沿音圈321的长轴322方向对称设置于支架324的下部,由于音圈321的扁平状,在音圈321的长轴32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定心支片61和两个第二定心支片62,不仅工艺更简便,且能更有效地防止音圈321及支架324振动过程中发生偏振。
如图8~图10所示,支架324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支架324分别沿音圈321的长轴322方向对称设置,支架324包括连接杆3241和自连接杆3241向音圈321的方向弯折的侧板3242,音圈321与侧板3242固定,连接杆3241分别与振膜31、第一定心支片61和第二定心支片62固定。音圈321的两个短轴323分别粘接至侧板3242,装配简单,且节约空间,不会增加发声装置10的宽度,以适应眼镜腿50的外形。
支架324的顶端与球顶件311固定,支架324的底端与第二定心支片62固定,第一定心支片61固定至支架324靠近顶端的位置。连接杆3241形成有向音圈321方向延伸的台阶面3248,第一定心支片61固定于台阶面3248,连接杆3241的上端面与振膜31固定,连接杆3241的下端面与第二定心支片62固定。具体地,连接杆32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板3243、第一连接板3244、第二横板3245、第二连接板3246和第三横板3247,第一横板3243的上端面粘接至球顶件311的下端,第一连接板3244自第一横板3243向下延伸,第二横板3245自第一连接板3244向壳体20的方向弯折,第二横板3245形成所述台阶面3248,第一定心支片61粘贴至第二横板3245的台阶面3248上,第二连接板3246自第二横板3245向下延伸,侧板3242与第二连接板3246连接,音圈321的短轴323粘贴至侧板3242的侧面,第三横板3247优选自第二连接板3246向音圈321的方向弯折,可节约空间,减小发声装置10的宽度,第二定心支片62粘接至第三横板3247的底部。本实施例的支架324为一体成型件,通过音圈321、支架324、第一定心支片61和第二定心支片62的相互配合,不仅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发声装置10的长度方向的空间,减小发声装置10的宽度,以适应眼镜腿50的外形,还能防止音圈321和支架324振动时产生偏振的现象。
如图11和图12所示,更具体地,壳体本体21下壳213的两个短板2132上形成有容置槽2133,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定心支片6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611、第一弹性部612和第二端613,第一端611位于容置槽2133中且与下壳213的上端粘接固定,第一端611的上端面与凸板215粘接,第二端613粘接至第二横板3245上;第二定心支片6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端621、第二弹性部622和第四端623,短板2132的底端与磁轭43之间有一定间隙,第三端621粘接至短板2132的底部,第四端623粘接至第三横板3247的底端面,第一弹性部612和第二弹性部622均为弧形的弯折片,可增大定心支片的顺性,在音圈321带动支架324振动的过程中跟随音圈321发声形变,调节第一定心支片61和第二定心支片62的机械顺性以防止音圈321发生偏振。而且第一弹性部612向下凹陷形成弯曲面,第二弹性部622向上拱起形成弯曲面,减小了发声装置10的高度,匹配眼镜腿50细长的外形。
第一定心支片61或所述第二定心支片62上设有与所述音圈321电连接的第一焊盘624。第二定心支片62上设有第一焊盘624和第二焊盘625,第二定心支片62为导电材料,第一定心支片61为非导电材料,将音圈321的两个引线分别焊接至两个第二定心支片62上的第一焊盘624,第二焊盘625与外部供电模块电连接,从而为音圈321供电,还能防止音圈321振动时发声断线的现象,提高发声装置10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定心支片61设置为导电材料,第二定心支片62设置为非导线材料;还可以将第一定心支片61和第二定心支片62均采用非导线材料。
如图12和图13所示,磁轭43对应磁间隙411开设有避让孔431,音圈321在磁轭43上的正投影位于避让孔431内,当音圈321振动至磁轭43位置时可穿过避让孔431,能够防止音圈321振动时与磁轭43发声触碰,避免音圈321发声形变而影响发声装置10的性能。同时,避让孔431还可以使发声装置10的后腔气流顺利通过,避免发声装置10内部的气压过大,且能及时有效地散热,提高了发声装置10的声学性能。
磁轭43包括底板432和自底板432向壳体20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竖板433,避让孔431开设在底板432上,底板432与壳体20的底部固定,竖板433与壳体20的外壁固定。装配时将磁铁组件41固定至磁轭43的底板432上,然后将壳体本体21下壳213的长板2131粘接至磁轭43上,壳体本体21下壳213的短板2132的外壁面与磁轭43的竖板433粘接固定,壳体20与磁轭43之间的装配方式简单,且结构稳固。
竖板433向远离壳体20的方向弯折形成有装配板434,装配板434用于与眼镜腿50的外壳51固定。通过装配板434将发声装置10的两端固定至眼镜腿50的外壳51上,安装简便。且两个竖板433沿磁轭43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壳体20的外侧,即可将发声装置1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眼镜腿50上,不占用眼镜腿50宽度方向的空间,能匹配眼镜腿50的外形,使得眼镜腿50更美观且易于佩戴。
本实施例的装配板434上开设有用于与外壳51固定的安装孔435,可使用螺钉通过安装孔435的方式将发声装置10固定至眼镜腿50的外壳51上,安装简单且成本低。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发声装置10,例如通过卡扣或粘接固定。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51以及上述发声装置10,发声装置10位于外壳51内,外壳51上开设有出声孔511,振膜31和出声孔511之间形成出声通道512。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包括眼镜腿50,眼镜腿50包括外壳51,本发明的发声装置10采用高长宽比的细长型扬声器设计,能够很好的覆形整机眼镜腿50的设计形状,既能保证眼镜腿50的轻便美观又能充分利用眼镜腿50内部空间,提升发声装置10的性能。且发声装置10在眼镜腿50中采用直辐射正出声的发音方式,无需附加前腔,还能够缩短扬声器单元与表盘外出声孔511间的出声管道距离,减少气流音,改善整机的音频效果。由于该智能眼镜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振膜31面对出声孔511设置,发声装置10在眼镜腿50中采用直辐射正出声的发音方式,发声装置10振膜31的中线与整机出声孔511的中线重合或者少量偏移,且整机出声孔511宽度大于常规侧出音方案,有效的提升了整机音频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
振动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与所述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
磁路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导磁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供所述音圈插入的磁间隙,所述磁铁组件的磁化方向和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均与所述发声装置的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磁铁组件包括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所述导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音圈的长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和所述下磁铁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磁轭,所述磁铁组件固定在所述磁轭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磁铁单元包括沿所述发声装置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上磁铁和第二上磁铁,所述下磁铁单元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磁铁和第二下磁铁,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磁铁和所述第一下磁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上磁铁和所述第二下磁铁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导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磁铁和所述第二上磁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将所述音圈固定至所述振膜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沿所述音圈的长轴方向分别对称固定至所述音圈的短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杆和自所述连接杆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的侧板,所述音圈的短轴与所述侧板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音圈平行设置,且所述音圈与侧板粘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发声装置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4:1~5: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的长度为18~30 mm。
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振膜和所述出声孔之间形成出声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面对所述出声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25493.3A CN111970618B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25493.3A CN111970618B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0618A true CN111970618A (zh) | 2020-11-20 |
CN111970618B CN111970618B (zh) | 2021-01-22 |
Family
ID=7338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25493.3A Active CN111970618B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7061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19983A (zh) * | 2020-10-20 | 2020-12-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80954A (ja) * | 2004-09-10 | 2006-03-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0050145A1 (ja) * | 2008-10-27 | 2010-05-0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ピーカ製造の治具 |
CN201789623U (zh) * | 2010-09-01 | 2011-04-06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
CN107182012A (zh) * | 2017-06-30 | 2017-09-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单体 |
CN208112935U (zh) * | 2018-04-28 | 2018-11-1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CN210298065U (zh) * | 2019-09-18 | 2020-04-10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
2020
- 2020-10-20 CN CN202011125493.3A patent/CN1119706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80954A (ja) * | 2004-09-10 | 2006-03-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0050145A1 (ja) * | 2008-10-27 | 2010-05-0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ピーカ製造の治具 |
CN201789623U (zh) * | 2010-09-01 | 2011-04-06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
CN107182012A (zh) * | 2017-06-30 | 2017-09-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单体 |
CN208112935U (zh) * | 2018-04-28 | 2018-11-1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CN210298065U (zh) * | 2019-09-18 | 2020-04-10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19983A (zh) * | 2020-10-20 | 2020-12-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0618B (zh) | 2021-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44804B2 (en) | Miniature moving-coil speaker | |
CN212034341U (zh) | 一种扬声器 | |
CN111970618B (zh)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CN111970617B (zh)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CN111970619B (zh)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CN111970620B (zh)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CN212936200U (zh)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KR101222416B1 (ko) | 듀얼 서스펜션 스피커 | |
US20220360904A1 (en) | Sounding device | |
CN112019983B (zh)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CN214381377U (zh) | 发声装置和智能手表 | |
CN213073082U (zh) | 扬声器 | |
CN111818432B (zh) | 扬声器 | |
WO2021104006A1 (zh) | 电声换能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2727401U (zh) | 扬声器 | |
CN213661936U (zh) |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6775023U (zh)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
CN214504030U (zh) | 可发声镜腿结构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 |
CN211831149U (zh) | 平衡电枢式扬声器 | |
CN210518817U (zh) | 可防止松动的微型扬声器 | |
CN216122888U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13462286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5647335U (zh)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
CN211019208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2727402U (zh) | 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