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0458A -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0458A
CN111970458A CN202010794631.0A CN202010794631A CN111970458A CN 111970458 A CN111970458 A CN 111970458A CN 202010794631 A CN202010794631 A CN 202010794631A CN 111970458 A CN111970458 A CN 111970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pplement
light
module
camera
supp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4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0458B (zh
Inventor
徐彭飞
马颖江
杨萍
马金山
张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7946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0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0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0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0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0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移动终端包括控制主板、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和前置补光模组,控制主板与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以及前置补光模组分别连接,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控制主板用于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前置摄像头开启,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前置补光指令控制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使前置补光模组射向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的光线经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通过采用上述的移动终端,以实现前置拍摄补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较暗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不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拍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拍照变成了呈现生活和留念生活的主要方式,其中自拍成为了拍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子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中,用前置摄像头拍摄照片时,往往拍照效果比较差,如当用户在较暗的室内或者山洞等场景进行自拍时,往往拍出的照片效果也比较暗,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通过设置前置补光模组,以实现前置拍摄补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较暗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不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主板、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和前置补光模组,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以及前置补光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该前置补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发射光线,且该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
所述控制主板用于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
可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并靠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轮廓边缘,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灯条被点亮且该灯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第一显示区域射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显示区域中靠近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区域。
可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显示区域还包括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在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需要显示的图像,并控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该图像。
可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灯条,以使所述灯条发出的光线仅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射出。
可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前置摄像头用于在处于开启状态时采集拍摄范围内的亮度参数及色温参数;
所述控制主板用于在所述前置摄像头采集到的在亮度参数不满足预设亮度条件和/或色温参数不满足预设色温条件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及预设亮度条件和/或所述色温参数及预设色温条件生成前置补光指令,以根据所述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板、后置摄像头以及后置补光模组,所述后置摄像头和后置补光模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背板设置于靠近前置补光模组远离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一侧,所述后置摄像头和所述后置补光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背板;
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在监测到后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开启,并在获取到后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后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后置补光模组开启以进行后置摄像补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拍照补光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的控制主板,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和前置补光模组,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以及前置补光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所述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
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
可选的,在上述拍照补光方法中,在执行检测所述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式,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时为自动补光模式时,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在开启状态下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其中,该环境参数包括亮度参数和色温参数;
判断所述亮度参数是否满足预设亮度条件以及判断所述色温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色温条件;
在亮度参数不满足预设亮度条件和/或色温参数不满足预设色温条件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及预设亮度条件和/或所述色温参数及预设色温条件生成前置补光指令。
可选的,在上述拍照补光方法中,在执行检测所述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式,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式为手动补光模式时,生成补光选择界面,其中,所述补光选择界面包含补光搜索框与多个预设补光项,每个补光项分别对应一补光指令;
当接收到对所述多个预设补光项中的目标补光项的选取指令时,获取该目标补光项对应的补光指令作为前置补光指令。
可选的,在上述拍照补光方法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板、后置摄像头以及后置补光模组,所述后置摄像头和后置补光模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背板设置于靠近前置补光模组远离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一侧,所述后置摄像头和所述后置补光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背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后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并在获取到后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后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后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以进行后置摄像补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主板、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和前置补光模组,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以及前置补光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该前置补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发射光线,且该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所述控制主板用于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通过采用上述的移动终端,以实现前置拍摄补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较暗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不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或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表达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显示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补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补光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补光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标:
100-移动终端;110-控制主板;120-显示模组;122-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a-第一显示区域;122b-第二显示区域;124-透明盖板;130-前置摄像头;140-前置补光模组;142-灯条;144-遮光层;150-背板;160-后置摄像头;170-后置补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控制主板110、显示模组120、前置摄像头130和前置补光模组140。
所述控制主板110与所述显示模组120、前置摄像头130以及前置补光模组140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120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该前置补光模组140用于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发射光线,且该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出光侧射出。
所述控制主板110用于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开启,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通过设置前置补光模组140,以实现前置拍摄补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较暗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不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此外,通过将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将闪光灯设置于靠近前置摄像头130的位置,从而占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区域,影响用户的使用的问题。
其中,所述控制主板110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所述显示模组120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还可以包括透明盖板124以及保护膜,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可以设置于保护膜与所述透明盖板124之间,且所述保护膜可以位于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之间。
其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具体可以包括透明的软性基板和有机发光显示单元,该有机发光显示单元配置於该软性基板上,且该有机发光显示单元的分布面积小于该软性基板的面积。
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用于向所述透明的软性基板的入光侧发射光线,且该光线经该透明的软性基板的出光侧射出。其中,该透明的软性基板的入光侧为远离所述透明盖板124的一侧。
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可以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可以是灯条142,也可以是单个的LED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包括灯条142,所述灯条14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使多个,所述灯条142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20的轮廓边缘的位置,如当所述移动终端100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时,所述灯条142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20的轮廓边缘并靠近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顶部,所述灯条142还可以沿所述显示模组120的轮廓边缘绕设,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条142包括至少两条,且并排设置于靠近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顶部。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为避免所述灯条142射出的光线影响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并靠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轮廓边缘,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灯条142被点亮且该灯条142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第一显示区域122a射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2a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显示区域中靠近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的区域。
为进一步确保所述灯条142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第一显示区域122a射出,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还包括遮光层144,所述遮光层144设置于所述灯条142,以使所述灯条142发出的光线仅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2a射出。
为避免在灯条142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2a射出时,影响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显示区域还包括第二显示区域122b,所述控制主板110还用于在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需要显示的图像,并控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b显示该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22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b构成。
在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未启动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显示的图像的区域如图5所示,在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启动时,第一显示区域122a射出光线以进行补光,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2b用于显示图像。
可以理解,所述控制主板110获取的补光指令可以是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也可以是自动生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所述控制主板110获取所述前置补光指令的方式具体可以是:所述前置摄像头130用于在处于开启状态时采集拍摄范围内的亮度参数及色温参数;所述控制主板110用于在所述前置摄像头130采集到的在亮度参数不满足预设亮度条件和/或色温参数不满足预设色温条件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及预设亮度条件和/或所述色温参数及预设色温条件生成前置补光指令,以根据所述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的工作状态。
请结合参阅图6,在本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背板150、后置摄像头160以及后置补光模组170,所述后置摄像头160和后置补光模组170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110连接,所述背板150设置于靠近前置补光模组140远离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一侧,所述后置摄像头160和所述后置补光模组170分别设置于所述背板150;
所述控制主板110还用于在监测到后置摄像头160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160开启,并在获取到后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后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后置补光模组170开启以进行后置摄像补光。
为便于用户手持所述移动终端100以利用所述后置摄像头160进行拍摄,以及在进行后置拍摄时的补光效果更佳,所述后置摄像头160设置于所述背板150时靠近所述背板150的顶部,所述后置补光模组170可以包括灯条142,所述灯条142可以设置于靠近所述背板150的顶部的轮廓边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补光方法,该拍照补光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100中的控制主板110,该移动终端1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移动终端100,其包括显示模组120、前置摄像头130和前置补光模组140,所述控制主板110与所述显示模组120、前置摄像头130以及前置补光模组140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120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开启。
步骤S120:在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处于开启状态,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
通过采用上述步骤S110-S120,以实现前置拍摄补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环境较暗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不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在步骤S110中,获取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的方式可以是获取基于用户的手势操作获得的与用户手势操作对应的前置摄像头启动指令,也可以是利用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到的语音信息,并对语音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得到前置摄像头启动指令,还可以是基于用户对于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对应的图标的点击操作生成的前置摄像头启动指令,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S120中,所述补光指令可以是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的,也可以是基于外界环境的亮度和色温自动生成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请结合参阅图8,为提高拍照的便利性,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2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0: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130的补光模式,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130的补光模时为自动补光模式时,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在开启状态下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其中,该环境参数包括亮度参数和色温参数。
步骤S140:判断所述亮度参数是否满足预设亮度条件以及判断所述色温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色温条件。
步骤S150:在亮度参数不满足预设亮度条件和/或色温参数不满足预设色温条件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及预设亮度条件和/或所述色温参数及预设色温条件生成前置补光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步骤S130-S150,以实现自动补光,即所述控制主板110在接收到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时,可以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140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自动控制前置补光模组140的工作状态,以实现亮度补偿及色温补偿,从而有效提高拍照的便利性。
请结合参阅图9,为便于用户根据需求选取自己喜欢的补光模式或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拍照补光方法还包括:
步骤S160: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130的补光模式,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130的补光模式为手动补光模式时,生成补光选择界面,其中,所述补光选择界面包含补光搜索框与多个预设补光项,每个补光项分别对应一补光指令。
步骤S170:当接收到对所述多个预设补光项中的目标补光项的选取指令时,获取该目标补光项对应的补光指令作为前置补光指令。
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拍照需求选取相应的补光指令,以便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为实现进行后置拍摄,以及在进行后置拍摄时也能进行补光,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背板150、后置摄像头160以及后置补光模组170,所述后置摄像头160和后置补光模组170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110连接,所述背板150设置于靠近前置补光模组140远离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122的一侧,所述后置摄像头160和所述后置补光模组170分别设置于所述背板150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后置摄像头160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处于开启状态,并在获取到后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后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后置补光模组170的工作状态,以进行后置摄像补光。
可以理解,上述的后置补光模组170在进行补光时,也可以实现自动补光或手动补光,关于所述后置摄像头160、后置补光模组170以及后置补光指令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对所述前置摄像头130、前置补光模组140以及前置补光指令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
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主板、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和前置补光模组,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以及前置补光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该前置补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发射光线,且该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
所述控制主板用于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并靠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轮廓边缘,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灯条被点亮且该灯条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第一显示区域射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显示区域中靠近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显示区域还包括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在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需要显示的图像,并控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该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灯条,以使所述灯条发出的光线仅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射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摄像头用于在处于开启状态时采集拍摄范围内的亮度参数及色温参数;
所述控制主板用于在所述前置摄像头采集到的在亮度参数不满足预设亮度条件和/或色温参数不满足预设色温条件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及预设亮度条件和/或所述色温参数及预设色温条件生成前置补光指令,以根据所述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板、后置摄像头以及后置补光模组,所述后置摄像头和后置补光模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背板设置于靠近前置补光模组远离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一侧,所述后置摄像头和所述后置补光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背板;
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在监测到后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开启,并在获取到后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后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后置补光模组开启以进行后置摄像补光。
7.一种拍照补光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的控制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和前置补光模组,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前置摄像头以及前置补光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组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所述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前置摄像头开启命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
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并在获取到前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前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前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前置补光模组射向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入光侧的光线经该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出光侧射出,以进行前置摄像补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照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检测所述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式,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时为自动补光模式时,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在开启状态下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其中,该环境参数包括亮度参数和色温参数;
判断所述亮度参数是否满足预设亮度条件以及判断所述色温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色温条件;
在亮度参数不满足预设亮度条件和/或色温参数不满足预设色温条件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及预设亮度条件和/或所述色温参数及预设色温条件生成前置补光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照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检测所述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式,并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补光模式为手动补光模式时,生成补光选择界面,其中,所述补光选择界面包含补光搜索框与多个预设补光项,每个补光项分别对应一补光指令;
当接收到对所述多个预设补光项中的目标补光项的选取指令时,获取该目标补光项对应的补光指令作为前置补光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照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板、后置摄像头以及后置补光模组,所述后置摄像头和后置补光模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背板设置于靠近前置补光模组远离所述有机发光显示组件的一侧,所述后置摄像头和所述后置补光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背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后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并在获取到后置补光指令时,根据所述后置补光指令控制所述后置补光模组的工作状态,以进行后置摄像补光。
CN202010794631.0A 2020-08-10 2020-08-10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Active CN111970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4631.0A CN111970458B (zh) 2020-08-10 2020-08-10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4631.0A CN111970458B (zh) 2020-08-10 2020-08-10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0458A true CN111970458A (zh) 2020-11-20
CN111970458B CN111970458B (zh) 2022-03-18

Family

ID=7336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4631.0A Active CN111970458B (zh) 2020-08-10 2020-08-10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04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890A (zh) * 2021-06-09 2021-09-21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摄像头补光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器
CN113873122A (zh) * 2021-09-26 2021-12-31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闪摄像头独立闪光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058A (zh) * 2013-02-27 2014-08-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94393A (zh) * 2016-08-11 2016-11-09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屏幕背光进行补光的方法及设备
CN10623118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03273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控制方法
CN106657466A (zh) * 2016-11-28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54027A (zh) * 2017-02-14 2017-07-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71295A (zh) * 2017-05-12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光灯的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18733A (zh) * 2017-11-22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058A (zh) * 2013-02-27 2014-08-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3118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03273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控制方法
CN106094393A (zh) * 2016-08-11 2016-11-09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屏幕背光进行补光的方法及设备
CN106657466A (zh) * 2016-11-28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54027A (zh) * 2017-02-14 2017-07-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71295A (zh) * 2017-05-12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光灯的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18733A (zh) * 2017-11-22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890A (zh) * 2021-06-09 2021-09-21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摄像头补光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器
CN113422890B (zh) * 2021-06-09 2024-02-23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摄像头补光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器
CN113873122A (zh) * 2021-09-26 2021-12-31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闪摄像头独立闪光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0458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0458B (zh) 移动终端及拍照补光方法
KR102191707B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어셈블리, 전자 장치 및 이미지 획득 방법
KR102627244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홍채 인식을 위한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CN104488258B (zh) 用于双相机快门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54072A1 (zh) 电子装置、显示屏及拍照控制方法
EP31130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N103037155B (zh)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300859B2 (ja) 撮像装置、表示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999446B (zh) 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
CN107037659B (zh) 一种柔光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WO1999044166A9 (en) Directing image capture sequences in a digital imaging device using scripts
CN111309135B (zh)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N112135046A (zh) 视频拍摄方法、视频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99803A (zh) 一种全景拍摄补光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56391B (zh) Lcd面板、lcm、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2019293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影方法、撮影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8595935B (zh) 指纹解锁方法及装置
EP3944607A1 (en)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209072543U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6993139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54210A (zh) 拍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669495B (zh)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010930A (zh) 调整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界面色彩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相应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6657767B (zh) 一种拍摄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851089B (zh) 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