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260A -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260A
CN111954260A CN202010796264.8A CN202010796264A CN111954260A CN 111954260 A CN111954260 A CN 111954260A CN 202010796264 A CN202010796264 A CN 202010796264A CN 111954260 A CN111954260 A CN 111954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terminal
correlation
calculating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62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260B (zh
Inventor
严军荣
柳颀楠
姚英彪
姜显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962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4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并进行标识。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如何根据大规模终端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分组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基于NB-IoT的智能终端应用逐渐成熟,大规模终端同时通过一个基站接入网络,轮询接入算法稳定性好但同步要求高且时延长,竞争接入算法碰撞率高导致时延长。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大规模终端进行分组通信。
但是现有的分组通信系统都没有根据大规模终端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分组的技术方案。为此提出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依托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和基站系统。
本发明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包括:
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
具体描述如下:
所述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包括: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
优选地,所述终端的距离参数包括终端之间的距离值、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之差值、终端与基站的距离值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优选地,所述信号强度参数包括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之差、终端接收到相邻终端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优选地,所述传播时延参数包括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之差、终端接收到相邻终端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优选地,所述相邻终端的特性包括与终端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的频率、功率、类型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优选地,所述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是: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与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是否在一定阈值之内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的任一项。
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包括步骤:
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数值按照事先设置的范围(一级或多级范围)进行分组;
判断各分组内终端的数量是否大于根据基站接收能力设置的阈值,若是则将该分组进一步分组。
另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包括步骤:
根据智能终端的总数量和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计算分组数;
根据分组数将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划分为多个范围;
将属于同一关联性值范围的终端分为一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根据智能终端的总数量和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计算分组数,包括步骤:
获取智能终端的总数量以及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
根据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的均值计算关联性值变化量;
根据智能终端的总数量和关联性值变化量计算分组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具有的优点是:
(1)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有效识别大规模的智能终端之间的关联程度,便于后续进行分组;
(2)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将关联性强的智能终端分为一组,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时延;
(3)根据基站接收能力限定每组内的最大终端数量,避免组内终端过多导致的信道拥塞;
(4)根据智能终端数量和各终端之间关联性值的变化量确定最优的分组数,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大规模终端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依托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和基站系统。本实施例中大规模终端的应用场景为某区域的智能水表终端系统,场景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圆表示对终端进行了分组。
本发明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
具体描述如下:
所述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包括: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
所述终端的距离参数包括终端之间的距离值、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之差值、终端与基站的距离值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组合方式为取平均和/或加权和和/或乘积。
所述信号强度参数包括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之差、终端接收到相邻终端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组合方式为取平均和/或加权和和/或乘积。
所述传播时延参数包括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之差、终端接收到相邻终端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组合方式为取平均和/或加权和和/或乘积。
所述相邻终端的特性包括与终端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的频率、功率、类型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组合方式为取平均和/或加权和和/或乘积。
所述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是: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与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是否在一定阈值之内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的任一项。
表A中A1~A15表示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的不同实施方式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07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08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09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0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1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2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3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4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5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6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7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81
Figure BDA0002625740870000191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
步骤S01、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数值按照事先设置的范围(一级或多级范围)进行分组;
步骤S02、判断各分组内终端的数量是否大于根据基站接收能力设置的阈值,若是则将该分组进一步分组,返回步骤S01。
本实施例中,事先根据智能终端的应用场景、智能终端的规模、所要接入的基站的接受能力设置不同级别的关联性值区间范围,第一级分组范围为:关联性值在0-1之间的分为一组,关联性值在1-2之间的分为一组,关联性值在2-3之间的分为一组,关联性值在3-4之间的分为一组,关联性值在4-5之间的分为一组,关联性值在5以上的分为一组。根据基站接收能力设置的阈值为20,当根据第一级分组范围得到的分组中终端的数量大于20时,例如关联性值在3-4之间的分组中终端数量为35,则将该分组采用第二级分组范围:关联性值在3-3.5之间的分为一组,关联性值在3.5-4之间的分为一组,并再次判断分组中终端的数量是否大于20。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
根据智能终端的总数量和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计算分组数;
根据分组数将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划分为多个范围;
将属于同一关联性值范围的终端分为一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根据智能终端的总数量和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计算分组数,包括步骤:
获取智能终端的总数量以及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
根据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的均值计算关联性值变化量;
根据智能终端的总数量和关联性值变化量计算分组数。
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总数量记为n,根据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的方差表示关联性值变化量,记为y。分组数记为z,计算分组数z=f1·n·y,其中f1是事先训练得到的计算系数。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总数量n=1000,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的方差y=1.2,事先训练得到的计算系数f1=0.01,则计算分组数z=f1·n·y=0.01×1000×1.2=12(组)。获取关联性值的最大跨度0-10,将关联性值的最大跨度范围平均分为12份,得到12个关联性值范围(每个范围跨度为0.83),将属于同一关联性值范围的终端分为一组。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计算分组数z=f2·n+f3·y,其中f2、f3是事先训练得到的计算系数。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总数量n=1000,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的方差y=1.2,事先训练得到的计算系数f2=0.01,f3=2,则计算分组数z=f2·n+f3·y=0.01×1000+0.2×1.2=12.4≈13(组)。获取关联性值的最大跨度0-10,将关联性值的最大跨度范围平均分为13份,得到13个关联性值范围(每个范围跨度为0.77),将属于同一关联性值范围的终端分为一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大规模终端分组系统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而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距离参数包括终端之间的距离值、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之差值、终端与基站的距离值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所述信号强度参数包括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之差、终端接收到相邻终端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播时延参数包括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之差、终端接收到相邻终端测试信号的传播时延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终端的特性包括与终端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的频率、功率、类型的任一项或多项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或信号强度参数和/或传播时延参数和/或相邻终端的特性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是: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与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是否在一定阈值之内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终端的距离参数和信号强度参数和传播时延参数和相邻终端的特性之差与终端之间关联性的关系计算终端之间的关联性的任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包括步骤:
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数值按照事先设置的范围进行分组;
判断各分组内终端的数量是否大于根据基站接收能力设置的阈值,若是则将该分组进一步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组,包括步骤:
根据终端的总数量和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计算分组数;
根据分组数将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划分为多个范围;
将属于同一关联性值范围的终端分为一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的总数量和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计算分组数,包括步骤:
获取终端的总数量以及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
根据各终端之间的关联性值的均值计算关联性值变化量;
根据终端的总数量和关联性值变化量计算分组数。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
10.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96264.8A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954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6264.8A CN111954260B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6264.8A CN111954260B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260A true CN111954260A (zh) 2020-11-17
CN111954260B CN111954260B (zh) 2022-11-15

Family

ID=73333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6264.8A Active CN111954260B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42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768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892A (zh) * 2016-06-14 2016-11-23 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基站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US20180213435A1 (en) * 2015-05-22 2018-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e during lte-wireless lan combi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71357A (zh) * 2018-03-13 2018-08-3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终端接入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518961A (zh) * 2019-08-29 2019-11-29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13435A1 (en) * 2015-05-22 2018-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e during lte-wireless lan combi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60892A (zh) * 2016-06-14 2016-11-23 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基站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471357A (zh) * 2018-03-13 2018-08-3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终端接入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518961A (zh) * 2019-08-29 2019-11-29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768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260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offers et al. Comparing the ns-3 propagation models
US20080267079A1 (en) Network-wide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threshold
Peng et al. A new self-adapt DCF algorithm
Pan et al. Smart trend-traversal protocol for RFID tag arbitration
KR101689364B1 (ko) 에너지 하비스팅 사물 인터넷 네트워크에서의 에너지 적응적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장치
CN112637965B (zh) 基于博弈的q学习竞争窗口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954260B (zh) 一种大规模终端分组方法及系统
CN112968739B (zh) 一种短波应急通信信道评估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5101453A (zh) 一种基于动态空闲信道评估门限的载波侦听方法
CN103118396B (zh) 一种管理小小区网络的方法及基站
CN110536398B (zh) 基于多维有效容量的平均时延保障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491335A (zh) 一种基于多路上行Lora网关的信道负载均衡方法
CN112258825B (zh) 一种基于螺旋算法的抄表路由寻址方法
CN1435956B (zh) 评估通信网中无线链路的方法
CN109274528A (zh) 一种异步多包接收机制下p坚持CSMA吞吐率的确定方法
Liu et al. Ro-raw: run-time restricted access window optimization in IEEE 802.11 ah network with extended kalman filter
CN114786276A (zh) 一种业务终端的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5055A (zh) 一种带宽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70765B (zh) 一种大规模终端接入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Power allocation to achieve maximum throughput in multi-radio multi-channel mesh network
CN111510989A (zh) 中继节点选取方法、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aadi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anti-collision process of RFID systems based on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modeling
CN103458491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节点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KR101593370B1 (ko) 데이터 충돌을 기초로 한 백오프 결정 방법
CN111132370B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概率退避水声媒介接入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