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033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0337A
CN111950337A CN202010399906.0A CN202010399906A CN111950337A CN 111950337 A CN111950337 A CN 111950337A CN 202010399906 A CN202010399906 A CN 202010399906A CN 111950337 A CN111950337 A CN 111950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optical sensor
infrared blocking
display panel
b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99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炳勳
郑又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50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0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3Sensing or illumina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5Illumin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e.g. using grat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对于一种显示装置描述了系统和方法,在所述显示装置中,减少了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而未暴露于外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识别失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覆盖窗,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光学传感器,其中,光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以及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与覆盖窗之间,并且红外阻挡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从光学传感器上方与光学传感器叠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5628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装置显示技术的需求随着具有显示器的装置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及而增加。可以在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装置和智能电视等的产品中找到显示装置。这些装置经历不断的技术进步以跟上消费者的需求。
在一些情况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用于光学感测从外部源输入的信号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显示装置的设计可以基于电子装置的不同用途而变化。例如,许多智能电话包括具有用于在显示区域中识别用户的指纹的指纹识别区域的显示装置。
指纹识别区域用于基于输入的指纹与指定指纹的比较来自动识别或确认个人身份。首先,用户将向装置指定指纹,并且装置存储指纹以用于将来比较。然后,用户应用他们的指纹来获得对装置的访问。指纹识别区域的每次后续使用可以基于与指定指纹的比较来确认或拒绝对装置的访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中,减少了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而不暴露于外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识别失败。
然而,本公开的方面不限于在此阐述的一个方面。通过参照下面给出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明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覆盖窗,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下方;以及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与覆盖窗之间,其中,红外阻挡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从光学传感器上方与光学传感器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在显示区域外部;以及指纹识别区域,从光学传感器上方与光学传感器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区域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与覆盖窗之间的偏振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设置在偏振膜与覆盖窗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偏振膜与覆盖窗之间的第一粘合构件,其中,第一粘合构件包括红外阻挡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偏振膜可以包括偏振器和设置在偏振器上的硬涂层,并且硬涂层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发光层和设置在发光层上的薄膜封装层,并且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层上的触摸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与偏振膜之间的第二粘合构件,其中,第二粘合构件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并防止其中心波长在780nm至2500nm的范围内的光进入光学传感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包括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具有1nm至100nm的直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镍(Ni)、铬(Cr)、铌(Nb)、钽(Ta)、铱(Ir)、钒(V)或其氧化物。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包括二铵类染料、聚次甲基类染料、蒽醌类染料、酞菁类染料、萘酞菁类染料和硫醇镍络合物中的至少任何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覆盖窗,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粘合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下面板构件,设置在粘合构件下方并包括使粘合构件的下表面部分地暴露的开口;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位于下面板构件的开口中;以及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与覆盖窗之间,其中,红外阻挡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从光学传感器上方与光学传感器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并防止其中心波长在780nm至2500nm的范围内的光进入光学传感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设置在覆盖窗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红外阻挡构件可以设置在开口中并且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并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详细示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中间框架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5是图2的主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学传感器的指纹识别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和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平面图;
图17和图18是图16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19和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红外光是具有长于可见光的波长的波长的电磁辐射形式。指纹识别装置经常由于从外部源入射的红外光而经历指纹识别失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上以防止光进入光学传感器的红外阻挡构件。因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防止指纹识别功能的失败。
参照其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然而,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还将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该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贯穿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10可以适用于包括中小尺寸电子装置(诸如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电话、汽车导航单元、相机、设置在汽车中的中央信息显示器(CID)、腕表型电子装置、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和游戏机)和中大尺寸电子装置(诸如电视、外部广告牌、监控器、PC和笔记本计算机)的各种电子装置。然而,这些仅是示例,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构思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电子装置。
显示装置10在平面图中可以呈矩形。例如,如图1中所示,显示装置10可以具有矩形平面形状,该矩形平面形状具有沿第一方向DR3的较短边和沿第二方向DR4的较长边。在沿第一方向DR3延伸的较短边与沿第二方向DR4延伸的较长边交汇处,每个角可以以预定的曲率被倒圆或者可以成直角。显示装置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而是也可以为另一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平坦形成的第一区域DR1和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延伸的第二区域DR2。第二区域DR2可以形成为平坦形状或弯曲形状。当第二区域DR2形成为平坦形状时,由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形成的角可以是钝角。当第二区域DR2形成为弯曲形状时,第二区域DR2可以具有恒定的曲率或变化的曲率。
在图1中,第二区域DR2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中的每者延伸。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第二区域DR2也可以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中的一者延伸。可选地,第二区域DR2可以从第一区域DR1的右侧和左侧延伸,并且也可以从第一区域DR1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任何一者延伸。下面将主要描述第二区域DR2设置在显示装置1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的情况。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详细示出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中间框架700的示例的平面图。图5是图2的主电路板800的平面图。
参照图2至图5,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覆盖窗100、红外阻挡构件600、偏振膜200、显示面板300、显示电路板310、光学传感器500、中间框架700、主电路板800和底盖900。
覆盖窗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方以覆盖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因此,覆盖窗100可以起到保护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的作用。覆盖窗100可以由玻璃、蓝宝石或塑料制成。覆盖窗100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
覆盖窗10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附着到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粘合构件可以是光学透明粘合膜(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
覆盖窗保护层可以设置在覆盖窗100的前面。覆盖窗保护层可以执行覆盖窗100的防碎功能、减震功能、防凹痕功能、防指纹功能和防眩光功能中的至少一种。覆盖窗保护层可以包括透明聚合物膜。透明聚合物膜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聚酰亚胺(PI)、聚芳酯(PAR)、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环烯烃共聚物(COC)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覆盖窗100可以包括与显示面板300对应的透光部DA100和与除显示面板300之外的区域对应的遮光部NDA100。覆盖窗100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中。透光部DA100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DR1的一部分和第二区域DR2中的每个的一部分中。遮光部NDA100可以形成为不透明的。可选地,遮光部NDA100可以形成为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具有当不显示图像时可以向用户显示的图案。例如,遮光部NDA100可以图案化有公司徽标或各种字符。另外,用于使前置相机、虹膜识别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等暴露的孔HH可以形成在遮光部NDA100中。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前置相机、虹膜识别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嵌入在显示面板300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去除孔HH中的一些或全部。
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设置在覆盖窗100与光学传感器500之间。尽管在图2中红外阻挡构件600设置在覆盖窗100与偏振膜200之间,但是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包括阻挡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然而,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在其他情况是透明的。例如,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允许可见光的透射。
根据实施例的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阻挡从显示装置10外部入射的红外光,从而防止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稍后将参照其他附图对红外阻挡构件600和光学传感器500一起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偏振膜2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与覆盖窗100之间。偏振膜200可以起到防止由于外部光的反射而导致的可视性降低的作用。偏振膜200可以由至少一层组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偏振膜200可以包括偏振器210_1(见图9)和硬涂层260_1(见图9)。偏振器210_1可以是延迟膜,所述延迟膜包括半波(λ/2)片和四分之一波(λ/4)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从外部入射的光的相位延迟。偏振膜200的硬涂层260_1可以设置在偏振器210_1上。硬涂层260_1可以起到保护偏振器210_1的作用。硬涂层260_1可以由但不限于诸如三乙酸纤维素的纤维素树脂或聚酯树脂制成。根据实施例的偏振膜200的硬涂层260_1可以通过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来防止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在一些情况下,偏振膜200的硬涂层260_1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或与红外阻挡构件600集成。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单独设置红外阻挡构件600,或者可以省略偏振膜200。
显示面板300和触摸构件TSL可以设置在覆盖窗100下方。显示面板300可以与覆盖窗100的透光部DA100叠置。显示面板300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中。因此,可以在第一区域DR1中观看显示面板300的图像,并且也可以在第二区域DR2中观看显示面板300的图像。
显示面板300可以是包括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300可以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使用微发光二极管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包括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下面将主要描述显示面板30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
参照图3,显示面板30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301和像素阵列层。像素阵列层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和薄膜封装层TFEL。薄膜晶体管层TFTL可以设置在第一基底301上。触摸构件TSL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DA(见图6)可以是形成有发光元件层EML以显示图像的区域,非显示区域NDA(见图6)可以是显示区域DA周围的区域。
第一基底301可以是刚性基底或者可以是能够弯曲、折叠和卷起的柔性基底。第一基底301可以由诸如玻璃、石英或聚合物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聚合物材料可以是例如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聚芳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酯(化物)、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CAT)、乙酸丙酸纤维素(CAP)或它们的组合。第一基底301也可以包括金属材料。
薄膜晶体管层TFTL形成在第一基底301上。薄膜晶体管层TFTL包括薄膜晶体管335、栅极绝缘层336、层间绝缘膜337、保护层338和平坦化层339。
缓冲层302可以形成在第一基底301上。缓冲层302可以形成在第一基底301上以保护薄膜晶体管335和发光元件免受通过易受湿气渗透的第一基底301引入的湿气影响。缓冲层302可以由多个交替堆叠的无机层组成。例如,缓冲层302可以是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无机层选自于氧化硅(SiOx)层、氮化硅(SiNx)层和SiON层的交替堆叠的多层。可以省略缓冲层302。
薄膜晶体管335形成在缓冲层302上。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包括有源层331、栅电极332、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在图3中,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形成为其中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上方的顶栅型。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也可以形成为其中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下方的底栅型或其中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上方和下方两者的双栅型。
有源层331形成在缓冲层302上。有源层331可以由硅基半导体材料或氧化物基半导体材料制成。遮光层可以形成在缓冲层302与有源层331之间以阻挡外部光进入有源层331。
栅极绝缘层336可以形成在有源层331上。栅极绝缘层336可以是无机层,例如,SiOx层、SiNx层或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栅电极332和栅极线可以形成在栅极绝缘层336上。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中的每个可以是由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更多种制成的单层或多层。
层间绝缘膜337可以形成在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上。层间绝缘膜337可以是无机层,例如,SiOx层、SiNx层或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可以形成在层间绝缘膜337上。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中的每个可以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336和层间绝缘膜337的接触孔连接到有源层331。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中的每个可以是由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更多种制成的单层或多层。
用于使薄膜晶体管335绝缘的保护层338可以形成在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上。保护层338可以是无机层,例如,SiOx层、SiNx层或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平坦化层339可以形成在保护层338上以使由于薄膜晶体管335引起的台阶平坦化。平坦化层339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层制成。
发光元件层EML形成在薄膜晶体管层TFTL上。发光元件层EML包括发光元件和像素限定层344。
发光元件和像素限定层344形成在平坦化层339上。发光元件可以是均包括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的有机发光器件。
阳极341可以形成在平坦化层339上。阳极341可以通过穿过保护层338和平坦化层339的接触孔连接到薄膜晶体管335的漏电极334。
像素限定层344可以形成在平坦化层339上并且可以覆盖阳极341的边缘以限定像素。例如,像素限定层344用作用于限定像素的像素限定层。像素中的每个在其中顺序堆叠有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的区域中在发光层342中发光,使得来自阳极341的空穴和来自阴极343的电子结合。
发光层342形成在阳极341和像素限定层344上。发光层342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发光层342中的每个可以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一种。可选地,发光层342可以是发射白光的白色发光层。在这种情况下,发光层342可以是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的堆叠体,并且可以是多个像素共有的公共层。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300还可以包括用于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滤色器。
发光层34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另外,发光层342中的每个可以以两个或更多个堆叠体的串联结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电荷产生层可以形成在堆叠体之间。
阴极343形成在发光层342上。阴极343可以形成为覆盖发光层342。阴极343可以是多个像素共有的公共层。
当发光元件层EML形成为沿向上方向发光的顶发射型时,阳极341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的示例是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氧化铟锡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或APC合金和氧化铟锡的堆叠结构(ITO/APC/ITO)。APC合金是银(Ag)、钯(Pd)和铜(Cu)的合金。另外,阴极343可以由能够透射光的透明导电材料(TCO)(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或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镁(Mg)、银(Ag)或Mg与Ag的合金)制成。当阴极343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时,可以通过微腔提高光输出效率。
当发光元件层EML形成为沿向下方向发光的底发射型时,阴极343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氧化铟锡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或APC合金和氧化铟锡的堆叠结构(ITO/APC/ITO)。阳极341可以由能够透射光的透明导电材料(TCO)或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当阳极341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时,可以通过微腔提高光输出效率。
薄膜封装层TFEL形成在发光元件层EML上。薄膜封装层TFEL用于防止氧或湿气渗透到发光层342和阴极343中。为了这个目的,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无机层可以由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制成。另外,薄膜封装层TFEL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有机层可以形成为足够的厚度以防止颗粒穿透薄膜封装层TFEL并进入发光层342和阴极343。有机层可以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任何一种。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具有但不限于1×10-6g/天或更少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
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整体设置,而与发光元件层EML的像素无关。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覆盖包括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下方的阴极343的发光元件层EML。因此,发光元件层EML可以被薄膜封装层TFEL围绕并密封。另外,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如果在薄膜封装层TFEL与阴极343之间进一步设置盖层以覆盖阴极343,则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直接覆盖盖层。
根据实施例,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顺序堆叠在阴极343上的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封装有机层TFEL2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
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可以设置在阴极343的表面上。阴极343会因共形地反映设置在阴极343下方的台阶而在其表面中包括不规则部。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可以由无机材料制成而共形地反映设置在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下方的阴极343的不规则部中的至少一些。因此,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与阴极343一样也会在其表面中包括不规则部。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可以覆盖阴极343以保护阴极343。
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可以设置在封装有机层TFEL2的表面上。
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可以在它们的边缘部分处彼此直接接触。例如,当在平面图中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比封装有机层TFEL2大时,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可以在它们的端部处彼此接触。因此,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被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密封。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可以比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更向外突出。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可以比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更向外突出。另外,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可以具有相同的平面尺寸,使得它们的端部彼此对齐。
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中的每个可以由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氮氧化硅(SiON)或氟化锂制成。
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设置在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与第二封装无机层TFEL3之间。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填充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的表面不规则部以减少下面的台阶或使下面的台阶平坦化。
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覆盖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并且可以比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厚。包括有机材料的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覆盖具有台阶或不规则部的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并且可以具有基本上平坦的上表面。例如,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补偿第一封装无机层TFEL1的台阶。
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由但不限于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或苝树脂制成。另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封装有机层TFEL2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材料以防止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例如,当显示面板300的薄膜封装层TFEL包括红外阻挡材料时,可以省略红外阻挡构件600。由于薄膜封装层TFEL具有红外阻挡功能,所以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集成到显示面板300中并且设置在触摸构件TSL下方。稍后将参照其他附图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触摸构件TSL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触摸构件TSL可以包括使用电容方法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触摸电极以及用于连接垫(pad,或称为“焊盘”)和触摸电极的触摸线。例如,触摸构件TSL可以使用自电容方法或互电容方法感测用户的触摸。尽管未示出,但是触摸电路板可以附着到触摸构件TSL的一侧。触摸电路板可以包括电连接到触摸构件TSL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测电极的触摸驱动器。触摸电路板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触摸驱动器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
尽管在图2中触摸构件TSL被示出为与显示面板300分开的构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如图3中所示,触摸构件TSL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薄膜封装层TFEL上来嵌入在显示面板300中。在这种情况下,触摸构件TSL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测电极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300的薄膜封装层TFEL上。当触摸构件TSL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时,可以减小显示装置10的厚度。显示装置10的厚度减小是与当包括触摸构件TSL的单独的触摸面板附着到薄膜封装层TFEL时的情况进行比较。尽管触摸构件TSL在下面的附图中被示出为嵌入显示面板300中以形成一个构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
显示电路板310和显示驱动器单元320可以附着到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一侧上的突出区域PA。显示电路板310的端部可以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附着到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突出区域PA中的垫。显示面板300的突出区域PA和显示电路板310可以朝向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弯曲。
显示驱动器单元320通过显示电路板310接收控制信号和电源电压,并且产生和输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信号和电压。显示驱动器单元32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并且使用玻璃上芯片(COG)方法、塑料上芯片(COP)方法或超声方法附着到显示面板300的突出区域PA。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显示驱动器单元320可以附着到显示电路板310。
如图4和图5中所示,电缆314的端部可以通过穿透中间框架700的电缆孔CAH连接到设置在中间框架700下方的主电路板800的主连接器830。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触摸驱动器单元(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显示电路板310上。触摸驱动器单元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并且附着到显示电路板310的上表面。触摸驱动器单元可以通过显示电路板310连接到显示面板300的触摸构件TSL的触摸电极和触摸线。在互电容方法中,触摸驱动器单元可以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到触摸电极之中的驱动电极,并且通过经由感测电极来检测触摸电极之中的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的电荷变化量来感测触摸。
光学传感器5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根据实施例,光学传感器500可以设置在整个显示面板300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光学传感器500可以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DA(见图6)中感测预定输入。根据实施例,光学传感器500可以是能够使用光学方法识别用户的指纹的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如稍后将描述的,当光学传感器500是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并且显示区域DA可以是指纹识别区域FA(见图6)时,光学传感器500可以接收从显示面板300发射并被用户的指纹反射的光,并且基于接收到的光识别用户的指纹。稍后将参照其他附图对可以作为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光学传感器500和红外阻挡构件600一起进行详细描述。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下面板构件400(见图7)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下方。下面板构件40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见图8中的第五粘合构件AM5)附着到光学传感器500的下表面。粘合构件可以是OCA、OCR或压敏粘合剂(PSA)。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在一些情况下,下面板构件400可以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上并可以包括使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部分地暴露的开口。光学传感器500可以设置在所述开口中。
中间框架700可以设置在下面板构件400下方。中间框架700可以包括塑料、金属或塑料和金属两者。
第一相机孔CMH1、电池孔BH和电缆孔CAH可以形成在中间框架700中。相机器件820插入到第一相机孔CMH1中,电池设置到电池孔BH中。另外,连接到显示电路板310的电缆314穿过电缆孔CAH。
主电路板800可以设置在中间框架700下方。主电路板80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主电路板800可以包括主处理器810、相机器件820和主连接器830。相机器件820可以设置在主电路板8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者上,并且主处理器810可以设置在主电路板800的上表面上。另外,主连接器830可以设置在主电路板800的下表面上。
主处理器810可以控制显示装置10的多种功能。例如,主处理器810可以通过显示电路板310将数字视频数据输出到显示驱动器单元320,使得显示面板300可以显示图像。另外,主处理器810可以从触摸驱动器单元接收触摸数据,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然后执行由在用户的触摸位置处显示的图标指示的应用。
主处理器810可以是应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或形成为集成电路的系统芯片。
相机器件820在相机模式中处理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诸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图像帧,并将处理的图像帧输出到主处理器810。
穿过中间框架700的电缆孔CAH的电缆314可以连接到主连接器830。因此,主电路板800可以电连接到显示电路板310。
另外,主电路板800还可以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无线信号发送到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从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可以包括语音信号、视频呼叫信号或根据文本/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底盖900可以设置在中间框架700和主电路板800下方。底盖900可以被紧固并固定到中间框架700。底盖900可以形成显示装置10的下部外观。底盖900可以包括塑料和/或金属。
第二相机孔CMH2可以形成在底盖900中,相机器件820插入到第二相机孔CMH2中以向外突出。相机器件820的位置以及与相机器件820对应的第一相机孔CMH1和第二相机孔CMH2的位置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指纹识别区域FA的平面图。
参照图6,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与图1的覆盖窗100的透光部DA100对应,并且在显示区域DA中显示显示面板300的图像,非显示区域NDA与覆盖窗100的遮光部NDA100对应,并且在非显示区域NDA中不显示显示面板300的图像。显示面板300可以与覆盖窗100的透光部DA100和遮光部NDA100中的每个叠置。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也可以限定在显示面板300中。
根据实施例,由于显示装置10包括光学传感器500,因此显示装置10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包括指纹识别区域FA。光学传感器500是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区域FA可以是与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的光学传感器500叠置的区域,使得用户的指纹可以被识别。由于光学传感器500可以设置在整个显示面板300下方,所以指纹识别区域FA可以形成在基本上整个显示区域DA中。因此,显示装置10可以识别用户的指纹而与位置无关。
当光学传感器500是使用光学方法识别用户的指纹的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时,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IR(见图8)会阻碍光学传感器500识别用户的指纹。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IR会增加光学传感器500的错误识别率和未识别率。然而,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包括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上用于防止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的红外阻挡构件600。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学传感器500的指纹识别方法的示意图。
参照图7和图8,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的覆盖窗1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的光学传感器500以及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与覆盖窗100之间的红外阻挡构件600。显示装置10除了上面的构件之外还可以包括偏振膜200、下面板构件400等。
下面板构件400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下方以防止光学传感器500的识别率的降低。下面板构件400可以包括用于吸收外部冲击的缓冲构件、膜层、用于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构件以及用于消散显示面板300的热的散热构件。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下面板构件400还可以包括用于遮挡从外部入射的光的遮光层和光吸收构件。光吸收构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光吸收构件可以阻挡光的透射以防止设置在光吸收构件下方的元件从显示面板300上方被看到。例如,光吸收构件可以包括诸如黑色颜料或染料的光吸收材料。
缓冲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五粘合构件AM5或光吸收构件下方。缓冲构件吸收外部冲击以防止显示面板300被损坏。缓冲构件可以由单层或多层组成。例如,缓冲构件可以由聚合物树脂(诸如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或者可以由弹性材料(诸如由发泡橡胶形成的海绵、聚氨酯类材料或丙烯酸类材料)制成。缓冲构件可以是缓冲垫层。
膜层可以设置在缓冲构件下方。膜层可以由柔性薄膜制成。例如,膜层可以包括聚烯丙基酯(化物)、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CAT)、乙酸丙酸纤维素(CAP)或它们的组合。
屏蔽构件可以设置在膜层下方。屏蔽构件可以由石墨或碳纳米管制成以屏蔽电磁波。
散热构件可以设置在屏蔽构件下方。散热构件可以由具有优异导热性的薄金属膜(诸如铜)制成。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散热构件也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成。
参照图7和图8,覆盖窗100、红外阻挡构件600、偏振膜200、显示面板300、光学传感器500和下面板构件40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彼此结合。第一粘合构件AM1可以将覆盖窗100和红外阻挡构件600结合在一起,第二粘合构件AM2可以将红外阻挡构件600和偏振膜200结合在一起,第三粘合构件AM3可以将偏振膜200和显示面板300结合在一起,第四粘合构件AM4可以将显示面板300和光学传感器500结合在一起,第五粘合构件AM5可以将光学传感器500和下面板构件400结合在一起。粘合构件可以是光学透明的。例如,粘合构件中的每个可以是OCA、OCR或PSA。
尽管图7和图8中示出了将构件彼此结合的第一粘合构件AM1至第五粘合构件AM5,但是可以省略它们中的一些。当红外阻挡构件600被集成或嵌入到其他构件中时,第一粘合构件AM1至第五粘合构件AM5中的一些可以被省略或者可以与红外阻挡构件600集成。
光学传感器5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与下面板构件400之间。从显示面板300向上朝向覆盖窗100发射的光L1可以被用户的指纹区域RP和VP朝向显示面板300反射(图8中的L2)。被用户的指纹区域RP和VP反射的光L2可以穿过显示面板300并进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的光学传感器500。光学传感器500可以接收从显示面板300发射的光L2,然后基于接收的光L2识别用户的指纹。用户的指纹区域RP和VP通过接收的光L2反映。光学传感器500可以通过接收被用户的谷区域VP、脊区域RP以及谷区域VP与脊区域RP之间的区域反射的光L2的不同位置信息来识别用户的指纹形状。光学传感器500也可以包括拍照器件以通过对用户的指纹形状进行拍照来识别用户的指纹形状。
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上方以阻挡从外部通过覆盖窗100入射的红外光IR的透射。例如,可以阻挡其中心波长在大约780nm至2500nm的范围内的光。具有其他中心波长的光可以透射通过红外阻挡构件600。
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设置于在第三方向DR5上(例如,在厚度方向上)至少与光学传感器500叠置的区域中。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IR会阻碍光学传感器500识别用户的指纹。在一些情况下,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一个以上的红外阻挡构件600。如图8中所示,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以防止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IR进入光学传感器500,从而降低光学传感器500的未识别率和错误识别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或其氧化物。例如,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可以包括镍(Ni)、铬(Cr)、铌(Nb)、钽(Ta)、铱(Ir)、钒(V)或其氧化物。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包括上面提及的金属或其氧化物以阻挡红外光的透射。金属或其氧化物可以具有1nm至100nm的直径并且反射入射的红外光IR。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
另外,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可以包括染料(诸如二铵类染料、聚次甲基类染料、蒽醌类染料、酞菁类染料、萘酞菁类染料或硫醇镍络合物)。如果被包括,则染料可以通过吸收红外光IR来阻挡入射的红外光IR的透射。然而,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情况,红外阻挡构件600也可以包括上面提及的金属的混合物。另外,红外阻挡构件600也可以包括上面提及的金属的氧化物和染料作为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
在实施例中,包括在红外阻挡构件600中的红外阻挡材料可以分散在树脂中。例如,树脂可以包括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基己酯、乙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酰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树脂可以在上面提及的类型的树脂中进一步包括粘合剂。例如,粘合剂可以包括功能单体(诸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酰胺和马来酸)以及交联剂(诸如三聚氰胺、尿素、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金属螯合物和聚胺)中的至少任何一种。
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以阻挡入射的红外光IR进入光学传感器500。因此,如果光学传感器500设置在整个显示面板300下方,则光学传感器500可以具有高识别率,使得指纹识别区域FA遍布整个显示区域DA形成。
显示装置10可以不必包括单独的红外阻挡构件600,而是可以包括与粘合构件、偏振膜200、显示面板300等集成的红外阻挡构件600。由于如上面描述的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包括分散在树脂中的红外阻挡材料,所以可以通过将红外阻挡材料添加到显示装置10的其他构件中而将红外阻挡构件600与其他构件集成。显示装置10的各种组件可以执行红外阻挡功能。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指纹识别的方法包括:将光L1从显示面板300朝向显示装置10的覆盖窗100透射;在光学传感器500处接收反射光L2,其中,显示面板3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光学传感器500与覆盖窗100之间;阻挡红外光IR的一部分到达光学传感器500,其中,红外光IR包括覆盖窗100上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被阻挡的红外光与透射的红外光的比率高于入射光的被阻挡的可见光与透射的可见光的比率;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反射光L2来识别用户指纹。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1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9,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1可以包括彼此集成的偏振膜200_1和红外阻挡构件600。因此,偏振膜200_1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图9的显示装置10_1除了省略了设置为单独的构件的红外阻挡构件600之外与图7的显示装置10相同,偏振膜200_1包括红外阻挡材料,使得偏振膜200_1的硬涂层260_1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因此,将省略任何冗余的描述,下面将主要描述差异。另外,为了易于描述,当除红外阻挡构件600之外的构件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时,所述构件将被描述为“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构件具有红外阻挡功能,或者图7的红外阻挡构件600与所述构件集成。
在图9的显示装置10_1中,偏振膜200_1可以包括硬涂层260_1和偏振器210_1,并且硬涂层260_1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例如,在图9的显示装置10_1中,偏振膜200_1的硬涂层260_1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由于硬涂层260_1包括红外阻挡材料,所以硬涂层260_1可以防止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与图7的红外阻挡构件600一样,偏振膜200_1的硬涂层260_1可以包括OCR以保护偏振器210_1。在图9的偏振膜200_1中,金属、其氧化物或作为红外阻挡材料的染料可以与硬涂层260_1混合,并且硬涂层260_1可以起到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作用。
根据实施例,在显示装置10_1中,由于红外阻挡构件600与偏振膜200_1集成,因此可以省略用于将红外阻挡构件600和偏振膜200_1结合的第二粘合构件AM2。
如上面描述的,在红外阻挡构件600中,分散在树脂中的红外阻挡材料可以包括金属、其氧化物或染料。每个粘合构件可以包括OCA、OCR或PSA以包括其中可以分散有红外阻挡材料的树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粘合构件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材料以阻挡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例如,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与每个粘合构件集成。
图10和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2和10_3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2和10_3可以分别包括具有红外阻挡材料的粘合构件AM600_2和AM600_3。可以省略图7的红外阻挡构件600,并且图10和图11的粘合构件AM600_2和AM600_3可以与红外阻挡构件600集成。在图10中,粘合构件AM600_2与红外阻挡构件600集成。粘合构件AM600_2可以位于覆盖窗100与偏振膜200之间。在图11中,偏振膜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粘合构件AM600_3与红外阻挡构件600集成。现在将把图10作为示例进行描述,明显的是,相同的描述适用于图11的情况。
在图10的显示装置10_2中,用于将覆盖窗100和偏振膜200结合的粘合构件AM600_2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例如,粘合构件AM600_2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或可以与红外阻挡构件600集成。粘合构件AM600_2可以包括OCR或PSA,并且红外阻挡材料可以与OCR或PSA混合。因此,在图10的显示装置10_2中,粘合构件AM600_2可以执行红外阻挡功能以防止外部的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
在图11的显示装置10_3中,用于将偏振膜200和显示面板300结合的粘合构件AM600_3可以执行红外阻挡功能。例如,粘合构件AM600_3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红外阻挡构件600的功能的粘合构件AM600_3可以设置在偏振膜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4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3是图12的显示装置10_4的显示面板300_4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4中,显示面板300_4和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彼此集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_4的薄膜封装层TFEL的封装有机层TFE600_4可以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例如,显示面板300_4的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红外阻挡构件600。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红外阻挡构件600的功能的封装有机层TFE600_4在显示装置10_4中可以设置在触摸构件TSL与显示面板300_4的发光元件层EML之间。
由于光学传感器5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_4下方,因此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不必设置在显示面板300_4上。例如,红外阻挡构件600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与覆盖窗100之间的任何位置处,只要红外阻挡构件600在厚度方向上(例如,在第三方向DR5上)与光学传感器500叠置即可。
图14和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5和10_6的示意性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14,显示装置10_5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与光学传感器500_5之间的红外阻挡构件600_5。红外阻挡构件600_5可以通过第三粘合构件AM3结合到显示面板300下方并且可以通过第四粘合构件AM4结合到光学传感器500_5。在图14的显示装置10_5中,与上面描述的显示装置10中不同,红外阻挡构件600_5可以与光学传感器500_5相对邻近地设置。红外阻挡构件600_5可以与光学传感器500_5叠置以阻挡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500_5。
在图15的显示装置10_6中,红外阻挡构件600与用于将显示面板300与光学传感器500_6结合的粘合构件AM600_6集成。由于这种情况与上面描述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光学传感器500_6可以不必设置在整个显示面板300下方,而是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一部分下方。在这种情况下,指纹识别区域FA可以形成在显示区域DA的与光学传感器500_6对应的部分中。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7的指纹识别区域FA_7的平面图。图17和图18是图16的显示装置10_7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16至图18,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7中,下面板构件400_7可以包括使第四粘合构件AM4部分地暴露的开口,光学传感器500_7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并且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因此,指纹识别区域FA_7可以不形成在显示装置10_7的整个显示区域DA中。指纹识别区域FA_7可以形成在显示区域DA的与设置有光学传感器500_7的区域对应的部分中。
实施例不限于与显示装置10_7的下表面相邻设置的指纹识别区域FA_7,例如在附图中在第二方向DR4上与其他侧相邻。指纹识别区域FA_7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500_7的位置而变化。例如,指纹识别区域FA_7可以根据下面板构件400_7中的开口的位置而变化。因为光学传感器500_7设置在下面板构件400_7的开口中,所以图16至图18的显示装置10_7除了指纹识别区域FA_7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中之外与图6至图8的显示装置10相同。
由于减小了与光学传感器500_7叠置的指纹识别区域FA_7,因此显示装置10_7可以通过光学传感器500_7在指纹识别区域FA_7中感测用户的指纹输入。如果光学传感器500_7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一部分下方,则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_7与覆盖窗100之间的红外阻挡构件600_7可以防止从外部入射的红外光IR进入光学传感器500_7。具体地,由于红外阻挡构件600_7与光学传感器500_7部分地叠置并且设置在比光学传感器500_7宽的区域中,所以可以使入射在光学传感器500_7上的红外光最小化。
图19和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8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19和图20,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_8中,红外阻挡构件600_8可以设置在下面板构件400_8的开口中,并且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_8上。例如,红外阻挡构件600_8可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_8与覆盖窗100之间,并且设置在与光学传感器500_8叠置的区域中。
在这种情况下,红外阻挡构件600_8可以阻挡入射在显示装置10_8上的红外光IR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红外阻挡构件600_8直接设置在光学传感器500_8上,因此可以防止从显示装置10_8外部入射的红外光IR进入光学传感器500_8。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并在显示区域中形成指纹识别区域的光学传感器以及阻挡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的红外阻挡构件。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光学传感器与覆盖窗之间,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与粘合构件、显示面板、偏振膜等集成。因此,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通过阻挡红外光进入光学传感器来提高光学传感器的指纹识别率。
在结束详细描述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基本上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对实施例做出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仅以一般性和描述性含义使用本公开的公开的实施例,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覆盖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方;
光学传感器,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以及
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所述光学传感器与所述覆盖窗之间,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光学传感器上方与所述光学传感器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外部;以及
指纹识别区域,从所述光学传感器上方与所述光学传感器叠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区域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所述光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偏振膜,所述偏振膜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覆盖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所述偏振膜与所述覆盖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粘合构件,所述第一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偏振膜与所述覆盖窗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粘合构件包括所述红外阻挡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偏振膜包括偏振器和设置在所述偏振器上的硬涂层,并且所述硬涂层包括所述红外阻挡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和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薄膜封装层,并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触摸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所述红外阻挡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粘合构件,所述第二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偏振膜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粘合构件包括所述红外阻挡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并且防止其中心波长在780nm至2500nm的范围内的光进入所述光学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包括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或所述金属氧化物具有1nm至100nm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或所述金属氧化物是镍、铬、铌、钽、铱、钒或其氧化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包括二铵类染料、聚次甲基类染料、蒽醌类染料、酞菁类染料、萘酞菁类染料和硫醇镍络合物中的至少任何一种。
17.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覆盖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方;
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
下面板构件,设置在所述粘合构件下方并且包括使所述粘合构件的下表面部分地暴露的开口;
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位于所述下面板构件的所述开口中;以及
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所述光学传感器与所述覆盖窗之间,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光学传感器上方与所述光学传感器叠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包括阻挡红外光的透射的材料,并且防止其中心波长在780nm至2500nm的范围内的光进入所述光学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所述覆盖窗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阻挡构件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设置在所述光学传感器上。
CN202010399906.0A 2019-05-14 2020-05-13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9503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56289A KR20200131932A (ko) 2019-05-14 2019-05-14 표시 장치
KR10-2019-0056289 2019-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0337A true CN111950337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23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9906.0A Pending CN111950337A (zh) 2019-05-14 2020-05-1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521420B2 (zh)
KR (1) KR20200131932A (zh)
CN (1) CN1119503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8481A (zh) * 2021-04-27 2021-07-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89031A (ko) * 2020-12-21 2022-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생체 정보 획득 방법
US11776300B2 (en) 2020-12-21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thereof
CN115376409B (zh) * 2022-07-29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07546A (ko) * 2010-03-25 2011-10-04 삼성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필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디지털 정보 표시장치
US9143668B2 (en) * 2010-10-29 2015-09-22 Apple Inc. Camera lens structures and display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9891098B2 (en) * 2010-12-30 2018-02-13 Apple Inc. Diffuser and filter structures for light sensors
US8358066B1 (en) * 2011-08-10 2013-01-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with energy blocking layer
JP6242782B2 (ja) * 2014-01-21 2017-12-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310402B2 (en) * 2015-08-25 2022-04-19 Gingy Technology Inc.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fingerprint image capturing device
KR20170135863A (ko) * 2015-04-09 2017-12-08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이용
KR20160124372A (ko) * 2015-04-17 2016-10-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JP6744011B2 (ja) 2015-07-03 2020-08-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7305411A (zh) * 2016-04-19 2017-10-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指纹验证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0852574B2 (en) * 2017-06-22 2020-12-01 Apple Inc. Transparent coatings with multilayer flake pigments
US11073712B2 (en) * 2018-04-10 2021-07-2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for through-display imaging
WO2020119289A1 (zh) * 2018-12-13 2020-06-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8481A (zh) * 2021-04-27 2021-07-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27131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0579A1 (en) 2023-06-08
US20200364436A1 (en) 2020-11-19
US11521420B2 (en) 2022-12-06
KR20200131932A (ko)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9635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fingerprint scanner
US1152142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an optical sensor
KR102570864B1 (ko) 전자 장치
US11398533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82263B1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462967B1 (ko) 지문 인식 센서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US11567601B2 (en) Force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31312B1 (ko) 표시장치
KR102554586B1 (ko) 압력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210027712A (ko) 센싱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11127796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integrated pressure sens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102650629B1 (ko) 압력 센서와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13366647A (zh)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1609609B2 (en) Pressure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81875B1 (ko) 지문 인식 센서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US20230326915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836015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667701B1 (ko) 압력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US20230100439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089602A (ko) 표시 장치
CN117912365A (zh) 显示设备和可卷曲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