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9505A - 一种防火保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火保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9505A
CN111939505A CN202010827753.5A CN202010827753A CN111939505A CN 111939505 A CN111939505 A CN 111939505A CN 202010827753 A CN202010827753 A CN 202010827753A CN 111939505 A CN111939505 A CN 111939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lock
fireproof
fireproof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77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9505B (zh
Inventor
林正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eng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77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95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9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9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9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9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05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using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62C99/0009Methods of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fire by cooling down or suffocating the flames
    • A62C99/0072Methods of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fire by cooling down or suffocating the flames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wa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火保护罩,包括防火框架、设于防火框架上的进风口、设于防火框架上的通风口、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一水舱、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二水舱、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二水舱上的第一密封块、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水舱上的水泵、设于所述第一水舱上的水槽、对称设于防火框架上的观察窗,对称设于防火框架上的循环冷却部件,本发明可以在火灾出现的情况下,自动把通风口密封,实现内外部隔绝防火防热,而且在内部设有水循环系统,可以保持内部设备结构不会出现太高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火保护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保护罩。
背景技术
防火保护罩,一般是在需要保护的设备上加上防火罩或者隔热层,但是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与外界相连通,所以一般的防火保护很难把设备全方位的保护起来,所以需要一个可以把各个通道自行密封,隔绝内部与外界之间的练习,提高保护效果,而且有些设备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一般的防火隔热层虽然会把外面与内部隔离开来,但是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的驱散,故本发明设有一个水冷却的循环系统,让设备内部的温度一直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封闭、循环冷却的防火保护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火保护罩,包括防火框架、设于防火框架上的进风口、设于防火框架上的通风口、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一水舱、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二水舱、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二水舱上的第一密封块、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水舱上的水泵、设于所述第一水舱上的水槽、对称设于防火框架上的观察窗;所述防火框架还包括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一驱动部件、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二驱动部件、对称设于防火框架上的循环冷却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设于防火框架上的密封舱、设于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密封舱上的第二密封块、设于密封舱上的第一固定槽、设于固定槽上的蜡块、设于所述密封舱上且与蜡块相连的细绳、设于所述细绳上的固体叠氮化钠、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密封舱内壁上的支撑杆、设于所述防火保护罩上的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杆一端顶着所述固体叠氮化钠。
当火灾发生时,且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会把蜡块融化,解除对绳子一端的定位,在细绳上的固体叠氮化钠由于重力会掉落到密封舱底部,使固体叠氮化钠碰撞迅速产生氮气,其中支撑杆一端与密封舱转动相连,另一端可支撑着固体叠氮化的侧边,防止在固体叠氮化往下掉落时与密封舱侧壁接触,导致降低了碰撞力度。产生氮气时能够推动第一密封块,让第二密封块往上移动,从而把进风口堵住,让进风口的外部与内部隔绝,达到进风口也满足防火效果,防火框架外部包裹有防火罩,框架既可以对防火罩有个支撑效果,又不会使内部变型,而且内部由较大的空间还能对需要保护的设备提供空气流动达到散热效果;把空气注入到进风口中,再从通风口中出来,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可以降低内部设备工作时的热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防火框架内壁设置成流线型,既引导了空气流动的方向,又由于进风口的开口大,通风口的开口小,从而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最终实现有效的降温,框架对角线位置设有的第一水舱和第二水舱可以吸收较大的热量,使得不会让设备出现较高的温度,而且风从框架内壁通过时也能带走水舱中水分的热量,使得总体温度降低,有利于设备的运行和工作,观察窗为防火钢化玻璃制成,既可以通过它来观察内部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且与框架固定连接能够最大化的与框架成为一体,提高了火灾出现时,框架的稳定性,使得火灾出现时,不太容易会被破坏,密封舱内设有固体叠氮化钠,由于遇到碰撞会迅速的产生氮气,使得密封舱内的气压一下子变大,从通过较大的力把第二密封块推动起来,其中相比较密封舱内部,第一固定槽离防火框架外部最近,所以当发生火灾时,第一固定槽中的内部温度最先升高,虽然由于防火罩把框架包裹了,但是其渗透的温度还是可以把蜡块融化的,所以在融化的时候,蜡块上的细绳也固定不住了,在细绳的晃动下,细绳上的固体叠氮化钠会与支撑杆相互碰撞,使固体叠氮化钠发生反映导致气体膨胀,从而推动第二密封块,封住进风口,既阻止了火灾时的热空气进入,又防止了火源直接烧入框架内部中,最终达到良好的防火保护作用。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块正上方且可对第一密封块固定的第二固定槽、对称设于第二固定槽上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第一通槽、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一通槽上的第一推块、设于第一通槽上且可被第一推块推动的第二推块、设于第二推块上的第一推部、可旋转的设于第一通槽上且可被所述第二推块推动的第一翻板、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第二通槽、设于第二通槽上的第二翻板、设于所述第二翻板上的隔热泡沫板、设于防火框架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通槽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槽和第二通槽相连通;所述第一推块一端可进入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可与所述第二翻板相接触。
第二密封块被推入第二固定槽中,由第一弹性件固定,从而对进风口密封,第二密封块顶着第一推块向上移动,第一推块顶着第二推块从而让第一翻板顶着第二翻板,最终转动第二翻板让隔热泡沫板再次堵住进风口。由于气压让第二密封块往上移动,第一弹性件可以很好的再次固定住第二固定槽中的密封块,而且由于气压还一直存在,会顶着第二密封块的一端继续往第二固定槽里深入,顶着一端在第二固定槽中的第一推块往上运动,在第一凸块全部进入到第一通槽的过程中,第一凸块部分与第二推块中的第一推部接触,所以会顶着第二推块往左边滑动,而左边本来是与第一翻板相抵的,所以当第二推块往左边滑动的时候第一翻板会逆时针转动,其一端会顶着在第二通槽中的第二翻板,接触位置是第二翻板的左半部分,所以只需要很短的位移距离就能够让第二翻板转动较大的幅度。而且在第二翻板自身的重力下会带着隔热泡沫板顺时针转动,通过惯性,第二翻板的一端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顶着第二弹性件微微往下转动,接着会转动到第二弹性件的左边,而且当第二翻板的一端在第二弹性件左边时,第二弹性件由于不会再次被第二翻板压着而复位,故而会顶着第二翻板,让第二翻板不会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二翻板一直保持在第二弹性件的左边,除了达到二次密封状态而且还由于隔热泡沫板是正对第二密封板的,能够更好的隔热,使框架内部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仪器由于温度太高而破坏性能,其中,因为泡沫板一端与框架之间会有较大的摩擦,所以第二翻板在还没有转动时是通过隔热泡沫板卡在第二通槽上的,而且由于泡沫板会有一个膨胀弹性变型所以不会因为其他意外原因让第二翻板转动,故而只需要一个很小的推动力,把泡沫板一端推出第二通槽便可以使得第二翻板在自身重力下出现大幅度的转动,最终进入到第二弹性件左侧,而且只有在第二密封块进入到第二固定槽中顶动第一推块时,泡沫板才会封住进风口,固定的先后顺序能够让泡沫板避免接触火源,泡沫板与火源之间始终隔着第二密封板,避免了火源对泡沫板造成损伤,最终让泡沫板的隔热性能得以发挥作用。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传动槽、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传动槽上的第一转板、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第三通槽、可在所述第三通槽中转动的配重杆、对称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空槽、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空槽上的第三密封块、固设于所述第三密封块上的第二推部、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上的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三弹性件上的第一圆弧块、设于弹性件上的第二圆弧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上的密封口;所述第一转板一端可顶住第二翻板,另一端可卡住配重杆;所述配重杆可推动第二推部;所述配重块可与第二圆弧块接触且推动第三弹性件。
第二翻板转动的时候还会带动第一转板转动,使得配重杆解除限位,配重块在第三通槽里往下滚动,撞击第三弹性间使得第三弹性件发生轻微转动,让第一圆弧块初步解除限位,由于第三弹性件的转动,密封口打开,第二水舱中的水进入到第一密封块内腔中,在水重力的作用下,第一密封块往下滑动,其一端进入第四通槽中,第三翻板在第一密封块的推动下转动,密封板在第三翻板一端的推动下转动,最终使得第二水舱与水槽连通,使得防火框架内部的水进入水槽中;其中、传动槽中的第一转板让第二翻板和配重杆产生联动效应。也就是说,只有当第二翻板开始转动的时候,配重杆才会开始运动,通过结构的设置,避免增加额外的电动控制,一方面可以保证结构的永久有效,如果此结构需要电动控制,则会出现火灾时会出现控制设备被烧坏起不到相应作用,而且保证不了同步,产生联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把进风口密封的同时又通过传动的方式把通风口密封,只有全方位的密封才可以有效的防火,传动板既可以轻微顶着第二翻板,让第二翻板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防止从第二通槽中出来,又可以当外力对第二翻板转动时,通过力的传递让第二转板转动,从而解除对配重杆的限位,让配重杆通过重力在第三通槽中开始转动,其中第三通槽为弧形,左端高右端地,可以有效的引导配重杆的转动,充分利用配重杆自身的重力来传递动力,配重杆最终会滚落到第三通槽的最底端,顶着第三弹性件的第二圆弧块,让第三弹性件发生轻微的形变,震动和形变会让第一圆弧块松动,使得第一密封块更加容易地滑动,而且由于第三弹性件的变形,会使得密封块处于打开状态,能够使得第二水舱中的水进入到第一密封块的内腔中,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密封块的温度,零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密封块的重力,最终让第一密封块的一端滑落到第四通槽中,实现对通风口的密封,最终使得框架的内部和外部完全隔绝;在配重杆往第三通槽底端运动的过程中,配重杆会最先接触到第三密封块上的第二推部,由于第三密封块的旋转中心位和重心保持垂直,所以只需要一个较小的力就能推动第二推部,让第三密封块开始旋转,而且当第三密封块转动之后当重心移动到旋转中心的左侧时,第三密封块也会通过其自生重力转动,既加速了第三密封块的转动,提高密封块对观察窗的封闭速度,又可以省去配重块对第二推部的推力,也提高了配重块下降的重力,当第三密封板转动到空槽另一端时由于框架的限制会让第三密封板突然的停止,其中,第二推部呈三角形设置,此时由于配重块还是运动着的,会通过冲击力进入到第二推部的倾斜面,再接着由惯性的带动下接着往第三通槽的底端运动,而第三密封板停止运动的时候,说明已经把观察窗遮住了,虽然观察窗也有良好的防火,但由于玻璃的透明性质,难免会把光和热照射到到框架内部,密封块可以防止多与的热量和光透入。进一步降低框架内部的热量,使框架内部的设备即使在火灾出现时还能保持一定的工作时间。
所述循环冷却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第一通管、设于所述防火框架上的第二通管、可翻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上的密封板、设于防火框架上且与所述水槽相连通的第四通槽、设于所述第四通槽上的第三翻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上的隔热板、与第一通管和第二水舱相连通的第一通口、与第二水舱与第二通管相连通的第二通口;所述隔热板一侧设有倒角可卡入所述第三通槽内。
当火灾没有发生时,第一水舱中的水在水泵的带动下通过第一通管,从第一通口中出来进入到第二水舱中,由于第一通口的位置高于第二通口,所以通过水流运动的趋势,第二水舱中的水会进入到第二通口中,流过第二通管,进入到与第一水舱底部连通的水槽中去,此过程为一个小循环,保持最低等级的水循环冷却。由于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设置在框架侧壁的所以在循环冷却的作用下可以吸收框架内部设备工作时的热量,让观察窗外的工作人员在感觉不到设备的热量,让框架表面处于清凉的状态中,改善了工作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当火灾发生时,通过之前各种结构之间的搭配,会让第一密封块往下滑动,第一密封块的一端会进入第四通槽中,当进入到第四通槽中时,会顶着第三翻板转动,第三翻板的左侧比右侧的长度要长,第一密封块往下滑动是顶着第三翻板右侧的,会让第三翻板出现顺时针转动,而且因为两侧的长度不一样,导致左侧的转动幅度大于右侧,进而使得第三转动板右侧可以有效的顶着第一密封块上的密封板,使得密封板在第三翻板的推动下转动,让第二水舱与水槽连通,而且在第一密封块往下移动进入第四通槽的过程中,部分隔热板也会进入第四通槽里,而且由于倒角设置,会在第一密封块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把第四通槽多余的空隙填满,防止连同的水漏出来。此时由于密封板处于打开状态,在第一密封块内部的水就会出来,而且第三翻板也处于翻动状态,最终能够让第二水舱中的水通过第一移动块进入到水槽中,从而形成水冷却的一个大循环,第一密封块在堵住通风口的时候,第一密封块上端有个支撑块可以把第二通口的大部分位置给堵住,使得水流大部分都流入第一密封块的内部,改变了水流的方向,可以使得在水流较多的地方达到有效降温,而且其隔热板可以有效的防止火势进入,在火灾中,水冷却的大循环既可以不断的给第一密封块降温,防止火灾不会对通风口造成太大伤害,又由于增大了水流的循环速度,进一步降低了框架内部温度的提升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自动把通风口密封,实现内外部隔绝防火防热,而且在内部设有水循环系统,可以保持内部设备结构不会出现太高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沿B-B剖开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 9所示,一种防火保护罩,包括防火框架1、进风口11、通风口12、第一水舱13、第二水舱14、第一密封块15、水泵16、水槽17、观察窗18、第一驱动部件2、第二驱动部件4、循环冷却部件5、密封舱21、第二密封块22、第一固定槽23、蜡块24、细绳25、固体叠氮化钠26、支撑杆27、固定组件3;进风口11设于防火框架1上,通风口12设于防火框架1上,第一水舱13设于防火框架1上,第二水舱14设于防火框架1上,第一密封块15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二水舱14上,水泵16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水舱13上,水槽17设于所述第一水舱13上,观察窗18对称设于防火框架1上,第一驱动部件2设于防火框架1上,第二驱动部件4设于防火框架1上,循环冷却部件5对称设于防火框架1上,密封舱21设于防火框架1上,第二密封块22设于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密封舱21上,第一固定槽23设于密封舱21上,蜡块24设于固定槽上,细绳设于所述密封舱上且与蜡块相连、固体叠氮化钠设于所述细绳上的、支撑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密封舱内壁上、固定组件设于所述防火保护罩上;所述支撑杆27一端可顶着所述固体叠氮化钠26
如图6、7所示,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槽31、第一弹性件311、第一通槽32、第一推块321、第二推块322、第一推部323、第一翻板324、第二通槽33、第二翻板331、隔热泡沫板332、第二弹性件333;第二固定槽31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块22正上方且可对第一密封块15固定,第一弹性件311对称设于第二固定槽31上,第一通槽32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第一推块321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一通槽32上,第二推块322设于第一通槽32上且可被第一推块321推动,第一推部323设于第二推块322上,第一翻板324可旋转的设于第一通槽32上且可被所述第二推块322推动,第二通槽33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第二翻板331设于第二通槽33上,隔热泡沫板332设于所述第二翻板331上,第二弹性件333设于防火框架1上,所述第一通槽32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槽31和第二通槽33相连通,所述第一推块321一端可进入到第二固定槽31中,所述第二弹性件333可与所述第二翻板331相接触。
如图8、9所示,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包括传动槽40、第一转板41、第三通槽42、空槽43、第三密封块44、第二推部45、第三弹性件46、第一圆弧块47、第二圆弧块48、密封口49、配重杆421;传动槽40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第一转板4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传动槽40上,第三通槽42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配重杆421可在所述第三通槽42中转动,空槽43对称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第三密封块44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空槽43上,第二推部45固设于所述第三密封块44上,第三弹性件46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第一圆弧块47设于所述第三弹性件46上,第二圆弧块48设于弹性件上,密封口49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所述第一转板41一端可顶住第二翻板331,另一端可卡住配重杆421;所述配重杆421可推动第二推部45;所述配重块可与第二圆弧块48接触且推动第三弹性件46。
如图5、9所示,所述循环冷却部件5包括第一通管51、第二通管52、密封板53、第四通槽54、第三翻板55、隔热板56、第一通口57、第二通口58;第一通管51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第二通管52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密封板53可翻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第四通槽54设于防火框架1上且与所述水槽17相连通,第三翻板55设于所述第四通槽54上,隔热板56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第一通口57与第一通管51和第二水舱14相连通,第二通口58与第二水舱14与第二通管52相连通,所述隔热板56一侧设有倒角可卡入所述第三通槽42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火灾发生时,且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会把蜡块24融化,解除对绳子一端的定位,在细绳25上的固体叠氮化钠26由于重力会掉落到密封舱21底部,使固体叠氮化钠碰撞迅速产生氮气,推动第一密封块15,让第二密封块15一端进入第二固定槽31中,由第一弹性件311固定,从而对进风口11密封,第二密封块15顶着第一推块321向上移动,第一推块321顶着第二推块322从而让第一翻板324顶着第二翻板331,最终转动第二翻板331让隔热泡沫板332再次堵住进风口11。第二翻板331转动时带动第一转板41,使得配重杆421解除限位,配重块在滚动的过程中,先推动第二推部45让第三密封块44把观察窗18遮住,接着撞击第三弹性间使得第三弹性件46发生轻微转动,让第一圆弧块47初步解除限位,由于第三弹性件46的转动,密封口49打开,第二水舱14中的水进入到第一密封块15内腔中,在水重力的作用下,第一密封块15往下滑动,其一端进入第四通槽54中,第三翻板55在第一密封块15的推动下转动,密封板53在第三翻板55一端的推动下转动,最终使得第二水舱14与水槽17连通,使得防火框架1内部的水进入水槽17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防火保护罩,包括防火框架(1)、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进风口(11)、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通风口(12)、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第一水舱(13)、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第二水舱(14)、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二水舱(14)上的第一密封块(15)、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水舱(13)上的水泵(16)、设于所述第一水舱(13)上的水槽(17)、对称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观察窗(1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框架(1)还包括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第一驱动部件(2)、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第二驱动部件(4)、对称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循环冷却部件(5);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包括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密封舱(21)、设于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密封舱(21)上的第二密封块(22)、设于密封舱(21)上的第一固定槽(23)、设于固定槽上的蜡块(24)、设于所述密封舱(21)上且与蜡块(24)相连的细绳(25)、设于所述细绳(25)上的固体叠氮化钠(26)、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密封舱(21)内壁上的支撑杆(27)、设于所述防火保护罩上的固定组件(3);所述支撑杆(27)一端可顶着所述固体叠氮化钠(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块(22)正上方且可对第一密封块(15)固定的第二固定槽(31)、对称设于第二固定槽(31)上的第一弹性件(311)、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第一通槽(32)、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一通槽(32)上的第一推块(321)、设于第一通槽(32)上且可被第一推块(321)推动的第二推块(322)、设于第二推块(322)上的第一推部(323)、可旋转的设于第一通槽(32)上且可被所述第二推块(322)推动的第一翻板(324)、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第二通槽(33)、设于第二通槽(33)上的第二翻板(331)、设于所述第二翻板(331)上的隔热泡沫板(332)、设于防火框架(1)上的第二弹性件(333);所述第一通槽(32)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槽(31)和第二通槽(33)相连通;所述第一推块(321)一端可进入到第二固定槽(31)中;所述第二弹性件(333)可与所述第二翻板(331)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包括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传动槽(4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传动槽(40)上的第一转板(41)、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第三通槽(42)、可在所述第三通槽(42)中转动的配重杆(421)、对称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空槽(4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空槽(43)上的第三密封块(44)、固设于所述第三密封块(44)上的第二推部(45)、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的第三弹性件(46)、设于所述第三弹性件(46)上的第一圆弧块(47)、设于弹性件上的第二圆弧块(48)、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的密封口(49);所述第一转板(41)一端可顶住第二翻板(331),另一端可卡住配重杆(421);所述配重杆(421)可推动第二推部(45);所述配重块可与第二圆弧块(48)接触且推动第三弹性件(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部件(5)包括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第一通管(51)、设于所述防火框架(1)上的第二通管(52)、可翻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的密封板(53)、设于防火框架(1)上且与所述水槽(17)相连通的第四通槽(54)、设于所述第四通槽(54)上的第三翻板(55)、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块(15)上的隔热板(56)、与第一通管(51)和第二水舱(14)相连通的第一通口(57)、与第二水舱(14)与第二通管(52)相连通的第二通口(58);所述隔热板(56)一侧设有倒角可卡入所述第三通槽(42)内。
CN202010827753.5A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防火保护罩 Active CN111939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753.5A CN111939505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防火保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753.5A CN111939505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防火保护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9505A true CN111939505A (zh) 2020-11-17
CN111939505B CN111939505B (zh) 2021-10-01

Family

ID=7334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7753.5A Active CN111939505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防火保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95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6948A (zh) * 2021-01-12 2021-04-02 成都蕊阔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画展安全保护设备
CN112752482A (zh) * 2020-12-22 2021-05-04 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gps定位和散热功能的通信用网关盒子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1713A (ja) * 2000-12-25 2002-07-10 Tadashi Sakamaki コンピュータ用キャビネット型火災防止装置
WO2012013992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Pavetic Josip Method and system for tunnel ventilation in normal conditions and in conditions of fire
CN106714484A (zh) * 2016-07-22 2017-05-24 泉州市知产茂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火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箱
CN107929978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安徽零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灭火装置
CN109872486A (zh) * 2019-03-14 2019-06-11 梁贺淇 智能家居防灾救援系统
CN110755768A (zh) * 2019-11-27 2020-02-07 浙江东榜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箱/罩的高密封性机构
CN111244570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朱燚鹏 一种防自燃的新能源蓄电池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1713A (ja) * 2000-12-25 2002-07-10 Tadashi Sakamaki コンピュータ用キャビネット型火災防止装置
WO2012013992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Pavetic Josip Method and system for tunnel ventilation in normal conditions and in conditions of fire
CN106714484A (zh) * 2016-07-22 2017-05-24 泉州市知产茂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火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箱
CN107929978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安徽零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灭火装置
CN109872486A (zh) * 2019-03-14 2019-06-11 梁贺淇 智能家居防灾救援系统
CN110755768A (zh) * 2019-11-27 2020-02-07 浙江东榜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箱/罩的高密封性机构
CN111244570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朱燚鹏 一种防自燃的新能源蓄电池防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2482A (zh) * 2020-12-22 2021-05-04 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gps定位和散热功能的通信用网关盒子
CN112586948A (zh) * 2021-01-12 2021-04-02 成都蕊阔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画展安全保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9505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9505B (zh) 一种防火保护罩
JP6735982B1 (ja) 変形可能なコンピュータ保護ボックス構造
CN102155250B (zh) 自复式防爆门
CN110318647B (zh) 一种防火节能门窗
CN216158311U (zh) 一种电动防火阀
CN111485810B (zh) 一种主动降速型防撞击减噪门
CN109057662B (zh) 一种断桥式防火窗
CN115003119A (zh) 一种云存储服务器柜
CN210393366U (zh) 一种抗冲击中分防火隔热电梯层门
CN114725792A (zh) 一种具备安全功能的配电柜
CN208934563U (zh) 一种钢制隔热防火门
CN217849820U (zh) 带天窗的散热机柜总成
CN215332491U (zh) 一种多功能防护门窗
CN219012306U (zh) 一种防火门缓冲结构
CN217269819U (zh) 一种防碎裂的玻璃防火门
CN216008309U (zh) 一种防火窗安装结构
CN213514103U (zh) 一种空调挡风板导流结构
CN218010708U (zh) 一种船舶预警防火集控盒
CN213574944U (zh) 一种基于液压站用防火降温装置
CN115182671B (zh) 一种低碳环保型具有感应功能的防火门
CN216078477U (zh) 排气阀
WO2018223626A1 (zh) 制冰机
CN210355772U (zh) 一种消防洒水喷头
CN114059903A (zh) 一种能够快速降温的防火门
CN212962153U (zh) 密封挡板机构及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4

Address after: 317500 No. 2, building 6, zone 2, Taxia village, No. 528, Hebin Road, Taiping Street,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u Fuman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105, No. 1105, hanghai Road,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Zhenli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6

Address after: Room A207, building 4, 571, 19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Cheng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00 No. 2, building 6, zone 2, Taxia village, No. 528, Hebin Road, Taiping Street,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u F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