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3023A -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3023A
CN111933023A CN202010689370.6A CN202010689370A CN111933023A CN 111933023 A CN111933023 A CN 111933023A CN 202010689370 A CN202010689370 A CN 202010689370A CN 111933023 A CN111933023 A CN 111933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head
slot
display device
emit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93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3023B (zh
Inventor
郭姵伶
尤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3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3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显示装置包含壳体以及框体。壳体包含侧壁及多个开口槽,开口槽开设在侧壁上,连通侧壁的外侧与内侧,各开口槽包含槽口及槽缝,且槽口位于侧壁的顶边上。框体包含侧向面及多个卡接结构,卡接结构间隔的设置在侧向面上,各卡接结构包含头部及凸柱,头部与凸柱相连接。其中凸柱位于对应的槽缝内,头部位于侧壁的外侧,且头部的宽度大于对应的槽缝的宽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组合结构及方法,尤指一种满足窄边化需求且不影响发光效果的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应用越趋于多样化,所述的显示装置例如荧幕、电视机或是手机等。
随着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需求量提升,对于显示装置的实用性及功效也日渐提升,例如讲究轻薄化、窄边设计以及发光效果等。
传统上,有些显示装置是由胶框及铁框所组成,通过熔接的手段固定。在一些设计中,为了满足窄边化设计,不得不在内部的灯条上设计开孔,以利于胶框及铁框熔接,然而,以此结构将使灯条上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受到限制,且会影响内部线路的排布,将使显示装置的发光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壳体以及框体。壳体包含侧壁及多个开口槽,开口槽开设在侧壁上,连通侧壁的外侧与内侧,各开口槽包含槽口及槽缝,且槽口位于侧壁的顶边上。框体包含侧向面及多个卡接结构,卡接结构间隔的设置在侧向面上,各卡接结构包含头部及凸柱,头部与凸柱相连接;其中凸柱位于槽缝内,头部位于侧壁的外侧,且头部的宽度大于槽缝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框体还包含多个限位槽,开设在侧向面上,各卡接结构设置在对应的各限位槽的一侧墙上;壳体还包含多个凹槽及多个延伸凸台,凹槽开设在侧壁上且位于外侧,各延伸凸台连通对应的各凹槽且位于各限位槽内,各开口槽分别连通于对应的各凹槽及各延伸凸台,各头部位于对应的各凹槽内而定位于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槽缝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凸柱的最大宽度。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灯条,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框体的下方,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中相邻二者以一距离相隔,以一垂直灯条的方向投影,凸柱的投影位于二相邻发光元件之间。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灯条,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框体的下方,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以一距离相隔排列,各卡接结构相对位于对应的各发光元件的上方。
本发明还提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提供壳体;其中壳体包含侧壁及多个开口槽,开口槽开设在侧壁上,连通侧壁的外侧与内侧,各开口槽包含槽口及槽缝,各槽口位于侧壁的一顶边上。提供框体;其中框体包含侧向面及多个卡接结构,卡接结构间隔的设置在侧向面上,各卡接结构包含头部及凸柱,头部与凸柱相连接,且头部的宽度大于槽缝的宽度。将各凸柱自对应的槽口置于对应的槽缝的底端,使侧向面位于侧壁的内侧,而各头部位于侧壁的外侧。以垂直侧壁的方向热熔头部,使头部抵接于侧壁上。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框体还包含多个限位槽,开设在侧向面上,各卡接结构设置在对应的各限位槽的侧墙上;壳体还包含多个凹槽及多个延伸凸台,凹槽开设在侧壁上且位于外侧,各延伸凸台连通对应的各凹槽且位于对应的各限位槽内,各开口槽分别连通于对应的各凹槽及对应的各延伸凸台,各头部经热熔后产生形变而位于对应的各凹槽内。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槽缝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凸柱的最大宽度。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灯条,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框体的下方,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中相邻二者以距离相隔,以垂直灯条的方向投影,凸柱的投影位于二相邻发光元件之间。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灯条,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框体的下方,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以距离相隔排列,各卡接结构相对位于对应的各发光元件的上方。
经由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显示装置满足框架窄边化的需求,且不影响内部空间,使用者不需要压缩到混光区域,因此能够使显示装置保持良好的发光效果。且在组装方法上,能使自动组装的工序更为简易、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B所示实施例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B所示实施例的框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壳体及框体组合示意图。
图7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壳体及框体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框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壳体及框体组合示意图。
图14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壳体及框体组合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中,框体、壳体及灯条组合关系局部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中,框体、壳体及灯条组合关系局部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显示装置
1 壳体
11 侧壁
11a 外侧
11b 内侧
11c 顶边
12 开口槽
121 槽口
122 槽缝
13 凹槽
14 延伸凸台
2 框体
21 侧向面
22 卡接结构
221 头部
222 凸柱
23 限位槽
231 侧墙
3 灯条
31 发光元件
4 显示介质
5 光学膜片
6 导光板
H1 高度
H2 高度
W1 宽度
W2 宽度
W3 宽度
D 距离
D1 方向
S1:提供壳体。
S2:提供框体。
S3:将凸柱自槽口置于槽缝的底端,使侧向面位于侧壁的内侧,而头部位于侧壁的外侧。
S4:以垂直侧壁的方向热熔头部,使头部抵接于侧壁上。头部经热熔后产生形变,于凝固后接着于侧壁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说明之外,本发明亦可广泛地施行于其它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发明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组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对本发明形成不必要的限制。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组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有些细节可能未完全绘出,以求图式的简洁。
请参阅图1A至图5,图1A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B所示实施例的壳体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B所示实施例的框体2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显示装置100包含壳体1、框体2、导光板6、光学膜片5以及显示介质4,如图1A及图1B所示,需说明的是,图1A为组装完成的示意图,其头部221的结构与图1B所示为组装前的结构不同,详见下述。
壳体1在一实施例中为金属材质所制造,框体2在一实施例中为塑性材质所制造。壳体1通常为设置于显示器外壳中的金属件,用以将显示装置100固定于显示器外壳,并提供刚性支撑。
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1包含侧壁11及开口槽12。侧壁11可连续或不连续地环绕一容置区,以容置导光板6与显示介质4,且侧壁11可垂直地延伸于一底板的边缘。开口槽12为多个,其开设在侧壁11上,连通侧壁11的外侧11a与内侧11b,内侧11b面对容置区。各开口槽12包含槽口121及槽缝122,且槽口121位于侧壁11的顶边11c上。
如图4及图5所示,框体2包含侧向面21及多个卡接结构22,卡接结构22间隔的设置在侧向面21上。卡接结构22的个数对应于壳体1的开口槽12的个数。各卡接结构22包含头部221及凸柱222,凸柱222突出于侧向面21,头部221与凸柱222相连接,凸柱222两侧的距离即宽度W3,小于头部221的宽度W1。
请参阅图6及图7,分别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壳体1及框体2组合示意图。在组装过程中,凸柱222由侧壁11的内侧11b穿过对应的槽缝122,而突出于侧壁11的外侧11a(于此时头部221尚未接受热熔),槽缝122的两侧具有一距离,即槽缝122的宽度W2,其大于凸柱222的最大宽度,如此以利凸柱222顺畅的置入于对应的槽缝122内。头部221位于侧壁11的外侧11a,且头部221的宽度W1大于槽缝122的宽度W2。如此,可将卡接结构22定位于对应的开口槽12上,藉此以固定壳体1及框体2。实际上,槽口121适用于供凸柱222移动进入槽缝122,而使得头部221以及侧向面21分别位于侧壁11的外侧11a以及内侧11b。
在此实施例中,头部221于组装前为圆形结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221可以是方形或多边形。在此实施例中,凸柱222为方柱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222为圆柱状。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头部221呈现一不规则形状,只要其宽度使得头部221无法穿越槽缝122即可。为使壳体1及框体2紧配固定,以垂直侧壁11的方向热熔头部221,使头部221热熔后接着于侧壁11上,此时凸柱222位于对应的槽缝122内。
请参阅图8至图12,图8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壳体1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框体2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卡接结构22及开口槽12结构的不同。
如图9及图10所示,壳体1还包含多个凹槽13及多个延伸凸台14,凹槽13开设在侧壁11上且位于外侧11a,各延伸凸台14突出于内侧11b且连通对应的各凹槽13,各开口槽12分别连通于对应的各凹槽13及对应的各延伸凸台14,各头部221位于对应的各凹槽13内而定位于侧壁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3及延伸凸台14是经由冲床技术在侧壁11上开设而出,凹槽13呈现一碗公形状,凹槽13两侧的宽度随着深度越深而越窄。
如图11及图12所示,框体2还包含多个限位槽23,开设在侧向面21上,各卡接结构22设置在对应的各限位槽23的侧墙231上。框体2开设限位槽23的目的,在于限位槽23内的空间可容纳延伸凸台14,如此在组装的过程不会发生延伸凸台14抵触限位槽23的状况,以避免造成壳体1的侧壁11超过预期的边框范围。
请参阅图13及图14,分别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壳体1及框体2组合示意图。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方式,于组装后,延伸凸台14位于对应的限位槽23内,头部221位于对应的凹槽13内,且头部221的宽度W1大于槽缝122的宽度W2。如此,可将卡接结构22定位于对应的开口槽12上,藉此以固定壳体1及框体2。
请参阅图15,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框体2、壳体1及灯条3组合关系局部示意图。并再参阅图8,在此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中还包含灯条3,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11b且位于框体2的下方,灯条3包含多个发光元件31,在壳体1的侧壁11高度H1有限制的情况下,卡接结构22及开口槽12相对位于二相邻发光元件31之间,也就是说,二相邻的发光元件31具有一距离D,以一垂直灯条3的方向投影,则凸柱222的投影将位于二相邻发光元件31之间。如此,一方面满足壳体1(侧壁11)窄边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维持良好的发光效果。
请参阅图16,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框体2、壳体1及灯条3组合关系局部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壳体1的侧壁11高度H2大于第一实施例的侧壁11的高度H1,如此各卡接结构22则可相对位于对应的各发光元件31的上方,同样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光效果。
请参阅图17,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组装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可适于组装上述各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100。
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S1:提供壳体1。关于壳体1的结构,请参阅上述相关段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2:提供框体2,关于框体2的结构,请参阅上述相关段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3:将凸柱222自槽口121置于槽缝122的底端,使侧向面21位于侧壁11的内侧11b,而头部221位于侧壁11的外侧11a。
S4:以垂直侧壁11的方向热熔头部221,使头部221抵接于侧壁11上。头部221经热熔后产生形变,于凝固后接着于侧壁11上。
步骤S3及步骤S4的对应说明,对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而言,请参阅图6至图7。对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而言,请参阅图13及图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221成熔融状时,一部流入槽缝122内,一部位于侧壁11的外侧11a。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221则全部位于侧壁11的外侧11a。
例如于组装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时,头部221热熔形变将受限于凹槽13的形状,于凝固后位于凹槽13内并且具有接着的效果,诚如上述,头部221热熔后,可能发生一部流入对应的槽缝122,一部位于对应的凹槽13内,头部221也可能全部位于对应的凹槽13内,本发明并无限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制头部221的形状,其宽度W1大于对应的槽缝122的宽度W2即可,如此,在热熔时,不会发生头部221穿过槽缝122的状况,即发生框体2可能因为热熔受力移动,使重心偏移失衡的问题,且可避免头部221无实际接触到热源而不发生热熔的问题。
本发明并不限定显示装置100的壳体1及框体2须如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含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开口槽12,框体2对应的包含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卡接结构22,端视使用者需求而择定。
经由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显示装置满足框架窄边化的需求,不影响内部空间,使用者不需要减缩混光区域,因此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光效果。且在组装方法上,能使自动组装的工序更为简易、方便。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包含一侧壁及多个开口槽,该等开口槽开设在该侧壁上,连通该侧壁的一外侧与一内侧,各该开口槽包含一槽口及一槽缝,且各该槽口位于该侧壁的一顶边上;以及
一框体,包含一侧向面及多个卡接结构,该等卡接结构间隔的设置在该侧向面上,各该卡接结构包含一头部及一凸柱,该头部与该凸柱相连接;其中,该凸柱位于该槽缝内,该头部位于该侧壁的该外侧,且该头部的宽度大于该槽缝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还包含多个限位槽,开设在该侧向面上,各该卡接结构设置在对应的各该限位槽的一侧墙上;该壳体还包含多个凹槽及多个延伸凸台,该等凹槽开设在该侧壁上且位于该外侧,各该延伸凸台连通对应的该凹槽且位于对应的该限位槽内,各该开口槽分别连通于对应的该凹槽及对应的该延伸凸台,各该头部位于对应的该凹槽内而定位于该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槽缝的宽度大于对应的该凸柱的最大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灯条,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内侧且位于该框体的下方,该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该等发光元件中相邻二者以一距离相隔,以一垂直该灯条的方向投影,各该凸柱的投影位于该二相邻发光元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灯条,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内侧且位于该框体的下方,该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以一距离相隔排列,各该卡接结构相对位于对应的各该发光元件的上方。
6.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壳体;其中,该壳体包含一侧壁及多个开口槽,该等开口槽开设在该侧壁上,连通该侧壁的一外侧与一内侧,各该开口槽包含一槽口及一槽缝,各该槽口位于该侧壁的一顶边上;
提供一框体;其中,该框体包含一侧向面及多个卡接结构,该等卡接结构间隔的设置在该侧向面上,各该卡接结构包含一头部及一凸柱,该头部与该凸柱相连接,且该头部的宽度大于该槽缝的宽度;
将各该凸柱自对应的该槽口置于对应的该槽缝的底端,使该侧向面位于该侧壁的该内侧,而各该头部位于该侧壁的该外侧;以及
以一垂直该侧壁的方向热熔该等头部,使该等头部抵接于该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框体还包含多个限位槽,开设在该侧向面上,各该卡接结构设置在对应的各该限位槽的一侧墙上;该壳体还包含多个凹槽及多个延伸凸台,该等凹槽开设在该侧壁上且位于该外侧,各该延伸凸台连通对应的该凹槽且位于对应的该限位槽内,各该开口槽分别连通于对应的该凹槽及对应的该延伸凸台,各该头部经热熔后产生形变而位于对应的该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槽缝的宽度,大于对应的该凸柱的最大宽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灯条,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内侧且位于该框体的下方,该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该等些发光元件中相邻二者以一距离相隔,以一垂直该灯条的方向投影,各该凸柱的投影位于该二相邻发光元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灯条,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内侧且位于该框体的下方,该灯条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以一距离相隔排列,各该卡接结构相对位于对应的各该发光元件的上方。
CN202010689370.6A 2019-08-13 2020-07-15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Active CN111933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8813A TWI715146B (zh) 2019-08-13 2019-08-13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的方法
TW108128813 2019-08-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3023A true CN111933023A (zh) 2020-11-13
CN111933023B CN111933023B (zh) 2022-07-22

Family

ID=73313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9370.6A Active CN111933023B (zh) 2019-08-13 2020-07-15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3023B (zh)
TW (1) TWI7151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694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中控的窄边框结构及汽车中控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4351A (ja) * 1997-09-11 1999-03-26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20125815A1 (en) * 2001-02-27 2002-09-12 Naohide Wakita Display and display panel used in the sam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319202B1 (ko) * 1998-12-04 2002-10-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480912A (zh) * 2002-07-31 2004-03-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具有平板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CN1831615A (zh) * 2005-03-10 2006-09-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JP2007206254A (ja) * 2006-01-31 2007-08-16 Optrex Corp 表示装置
KR20070107479A (ko) * 2006-05-03 2007-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80048265A (ko) * 2006-11-28 2008-06-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200912472A (en) * 2007-06-20 2009-03-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display device
TW200928191A (en) * 2007-12-31 2009-07-01 Au Optronics Corp Light module structure and light tube frame thereof
KR20110133846A (ko) * 2010-06-07 2011-1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3871771A (zh) * 2014-03-13 2014-06-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定位机构及其定位件与方法以及具有此定位机构的键盘
KR20160024049A (ko) * 2014-08-22 2016-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074483A (zh) * 2016-11-14 2018-05-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边框显示器及应用该无边框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208156228U (zh) * 2018-05-08 2018-11-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定位机构及背光模块
CN208889233U (zh) * 2018-11-06 2019-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框体及电子画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40766B1 (ko) * 2011-12-13 2019-01-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광판 고정부재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4351A (ja) * 1997-09-11 1999-03-26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19202B1 (ko) * 1998-12-04 2002-10-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20125815A1 (en) * 2001-02-27 2002-09-12 Naohide Wakita Display and display panel used in the sam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480912A (zh) * 2002-07-31 2004-03-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具有平板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CN1831615A (zh) * 2005-03-10 2006-09-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JP2007206254A (ja) * 2006-01-31 2007-08-16 Optrex Corp 表示装置
KR20070107479A (ko) * 2006-05-03 2007-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80048265A (ko) * 2006-11-28 2008-06-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200912472A (en) * 2007-06-20 2009-03-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display device
TW200928191A (en) * 2007-12-31 2009-07-01 Au Optronics Corp Light module structure and light tube frame thereof
KR20110133846A (ko) * 2010-06-07 2011-1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3871771A (zh) * 2014-03-13 2014-06-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定位机构及其定位件与方法以及具有此定位机构的键盘
KR20160024049A (ko) * 2014-08-22 2016-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074483A (zh) * 2016-11-14 2018-05-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边框显示器及应用该无边框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208156228U (zh) * 2018-05-08 2018-11-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定位机构及背光模块
CN208889233U (zh) * 2018-11-06 2019-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框体及电子画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694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中控的窄边框结构及汽车中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3023B (zh) 2022-07-22
TWI715146B (zh) 2021-01-01
TW202107238A (zh)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8950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5990576B2 (ja) 発光装置
US8283814B2 (en) Voice coil motor assembly with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means
CN111933023B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KR20070075459A (ko) 렌즈 구동용 모터
CN105739218A (zh) 透镜移动装置
JP5226148B1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テレビ
KR20160001090A (ko) 전자 장치의 인터페이스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0896419B (zh) 壳体组件、移动终端及装饰件的装配方法
JP2013042486A (ja) 携帯式電子装置用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
KR2008003799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광확산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광확산 유닛과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069714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03259887A (zh) 在电子设备中用于防止摄像机失真的窗
TWI499820B (zh) Lens focusing device
CN215420499U (zh) 摄像模组和移动终端
JP2007059807A (ja) コイル部品
KR100576121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3292216A (zh) 具有导光板定位设计的背光模块
KR20150051683A (ko) 카메라 모듈
US2008008435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uilt-in Antenna
KR20170029984A (ko) 렌즈 구동 유닛,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US20080307840A1 (en) Ca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8311042A (ja) コネクタのフローテイング構造
JP4191104B2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JP200825795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