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0521A -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0521A
CN111930521A CN202011011067.7A CN202011011067A CN111930521A CN 111930521 A CN111930521 A CN 111930521A CN 202011011067 A CN202011011067 A CN 202011011067A CN 111930521 A CN111930521 A CN 111930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omputing
application
deployment
node
applicatio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1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丹峰
赵鑫
陈�胜
谢敬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10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05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0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521A/zh
Priority to US17/191,441 priority patent/US20220091834A1/en
Priority to EP21161666.9A priority patent/EP3974962A1/en
Priority to KR1020210031975A priority patent/KR102648742B1/ko
Priority to JP2021041684A priority patent/JP7421511B2/ja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 G06F8/64Retarget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21Dynamic linking or loading; Link editing at or after load time, e.g. Java class loading
    • G06F9/44526Plug-ins; Add-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2Grid comp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Network services using third party service provi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边缘计算、应用模型、应用部署及运维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该实施方式只需要用户在云端管理组件上完成目标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后续的部署和运维即可交由云端管理组件和边缘计算框架的后台交互,无需用户负责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维护,用户体验更佳。

Description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边缘计算、应用模型、应用部署及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不断迈进,与用户终端距离最近的边缘计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即如何更好的利用边缘计算节点构建出的边缘计算网络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应用服务,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现有技术提供了基于Kubernetes(一种容器化管理系统)的边缘计算平台,该平台需要由管理人员负责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包括:目标应用模型云端构建单元,被配置成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时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然后,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由面向用户的云端管理组件和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边缘计算框架构成的边缘计算平台,只需要用户在云端管理组件上完成目标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后续的部署和运维即可交由云端管理组件和边缘计算框架的后台交互,基于应用模型的思想将应用配置参数模型化,再通过上下层同步完成云端模型到底层节点上的部署,无需用户负责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维护,用户体验更佳。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计算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执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用户终端101、云端管理服务器102以及边缘计算框架103,其中,边缘计算框架103部署在每台边缘计算节点上,即边缘计算框架103覆盖边缘计算网络中的每台边缘计算节点。用户终端101与云端管理服务器102、云端管理服务器102与边缘计算框架103覆盖内的各台边缘计算节点之间可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数据连接,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终端101与云端管理服务器102进行数据交互,并通过云端管理服务器102将应用于边缘计算网络的应用部署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台边缘计算节点,用户终端101、云端管理服务器102以及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边缘计算框架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应用以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应用部署类应用、应用部署类应用、即时通讯类应用等。
用户终端101、云端管理服务器102以及部署有边缘计算框架103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用户终端101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应用配置参数下发能力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用户终端101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云端管理服务器102和边缘计算节点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云端管理服务器102和边缘计算节点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云端管理服务器102通过内置的各种应用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以向用户提供将目标应用部署在边缘计算网络服务的应用部署类应用为例,云端管理服务器102在运行该类应用时可实现如下效果:首先,接收用户通过其用户终端设备101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然后,根据该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自身的云端存储空间完成目标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即构建得到目标应用模型;接着,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配置参数除可以从用户终端101接收到之外,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预先存储在云端管理服务器102本地。因此,当云端管理服务器102检测到本地已经存储有这些数据时(例如开始处理之前留存的待处理任务),可选择直接从本地获取这些数据,在此种情况下,示例性系统架构100也可以不包括用户终端101。
本申请后续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一般由云端管理服务器102来执行,相应地,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一般也设置于云端管理服务器102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用户终端、云端管理服务器和边缘计算节点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用户终端、云端管理服务器和边缘计算节点。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流程2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
本步骤旨在由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图1所示的云端管理服务器102)接收用户传入(例如通过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101)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的概念在自身的云端存储空间构建目标应用的模型化表示,即完成目标应用模型在云端的构建。
其中,应用配置参数用于配置实现目标功能/服务的目标应用的参数,以实现一个用户访问日志采集功能为例,该目标应用可以被命名为日志采集应用,那么为了实现日志采集功能,该日志采集应用可以被配置有用于采集用户日志的日志来源参数、识别数据流中哪些数据为日志数据的识别参数、存储采集到的日志的存储方式及存储地址的配置参数等,上述不同的子功能也可以抽象为该日志采集应用的一个个功能组件。
其中,应用模型是最早出现于云原生(Cloud Native)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是围绕应用程序为对象的一种模型化表示,主要用于构建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平台,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专注于应用程序并完成对可部署组件的定义。本申请则是将这一概念应用在边缘计算领域,以利用应用模型的概念帮助构建为用户终端提供便捷服务的边缘计算平台,因为服务的提供主体为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应用。
步骤202: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
在步骤201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由上述执行主体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将目标应用模型下发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通过边缘计算框架完成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
其中,边缘计算框架部署在构成边缘计算网络的每个边缘计算节点上,用于作为后台规则支撑边缘计算节点的正常工作。边缘计算节点在边缘计算框架的控制下可以主动的向上述执行发起同步请求,该同步请求的目的在于向上述执行主体确认是否存在需要部署至边缘计算节点的应用模型,当存在需要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的应用模型时,就可以从上述执行主体拉取该应用模型,并在边缘计算框架的控制下完成该应用模型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
在用户不对目标应用模型的部署对象进行限制时,目标应用模型可以被部署在任意边缘计算节点或所有边缘计算节点;在用户选定了目标应用模型的部署对象时,边缘计算框架也应按照所指示的部署对象完成目标应用模型在相应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之所以提供了一种先在云端完成目标应用模型的构建,然后再由云端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底层的边缘计算节点的两阶段式实现方案,是因为在此种方式下用户只需与云端交互完成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后续的部署、运维操作等复杂操作就不再需要用户来执行,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在边缘计算平台上开发和部署新功能/服务的便利性。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可构建出一种由面向用户的云端管理组件和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边缘计算框架构成的边缘计算平台,只需要用户在云端管理组件上完成目标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后续的部署和运维即可交由云端管理组件和边缘计算框架的后台交互来完成,基于应用模型的思想将应用配置参数模型化,再通过上下层同步完成云端模型到底层节点上的部署,无需用户负责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维护,用户体验更佳。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流程3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
本步骤与如图2所示的步骤201一致,相同部分内容请参见上一实施例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302: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翻译为适配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本步骤旨在由上述执行主体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翻译为适配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之所以需要进行翻译操作,是因为云端环境不一定与边缘计算节点的环境一致,在运行环境不一致的情况下用户面向运算执行的目标应用模型构建操作,不一定可直接在边缘计算节点上正确执行。
为了保障目标应用模型能够成功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并实现预期的功能/服务,就需要边缘计算框架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应用模型将其翻译为适配底层具体的边缘计算节点能够执行的部署操作。
为实现这一目的,可预先在边缘计算框架中记录有不同运行环境下实现相同部署操作的操作指令转换关系,以便于根据该操作指令转换关系将目标应用模型在云端的部署操作指令转换为适配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部署操作。具体的,该操作指令转换关系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等方式来实现。
步骤303:控制边缘计算节点执行至少一条部署操作,直至完成目标应用模型在边缘计算节点的部署。
在步骤302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由上述执行主体控制边缘计算节点执行至少一条部署操作,直至完成目标应用模型在边缘计算节点的部署。具体的,多条部署操作中部分部署操作之间无依赖关系,为加快部署效率可以并行执行,而其中存在依赖、因果关系的部分部署操作则仅能以串行的方式执行。
进一步的,考虑到充当边缘计算节点的设备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框架获取不同边缘计算节点的类型信息(例如操作系统的不同、运行环境的不同等),然后,将目标应用模型分别翻译为与适配类型信息包含的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最后控制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适配其类型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以便更准确的完成目标应用模型在不同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
更进一步的,在目标应用模型在边缘计算节点上完成部署后,还可以控制边缘计算框架以发放测试数据包的方式来验证部署完成的目标应用模型是否可实现预期的功能,以确保目标应用模型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可用性。在验证具有可用性的情况下,还可以向上述执行主体返回部署成功的响应信号,以便上述执行主体确认该目标应用模型已完成在底层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步骤302-步骤303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将云端的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的具体方案,即充分考虑了云端环境与边缘计算节点环境的差异对部署操作的影响,从而尽可能的保障了目标应用模型能够有效的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为满足用户对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指定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需求,还可以由上述执行主体接收边缘计算框架定期上传的各边缘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该运行状态信息不仅可表征不同边缘计算节点的实际运行状态,还可以反映出不同边缘计算节点的在属性参数上的差异,以便于基于运行状态和属性参数上的差异,筛选与用户需求匹配的部分边缘计算计算。进一步的,还可以由上述执行主体根据预设的节点运维方式确定与运行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运维方式,从而由上述执行主体告知边缘计算框架应按照目标运维方式对相应的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运维。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类型定义指示,并根据应用类型定义指示将目标应用模型的类型调整为系统应用或用户自定义应用,以便按照与系统应用和用户自定义应用分别对应的不同节点配置方式和运维方式来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运维,例如针对系统应用的应用模型在配置时就可以采用资源加密、密文存储、多备份存储等方式来加强系统应用的安全性,用户自定义应用可根据用户提出的差异化需求灵活选择。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额外需求增设相应的第三方功能插件,以响应于第三方功能插件被调用,按照使用方式返回相应的结果。即通过为上述执行主体增加第三方功能插件来增加额外的功能,例如引入ElasticSearch(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来提供对边缘计算节点采集的日志的全文关键字搜索能力,还可以通过进入Prometheus(一种开源的监控告警解决方案)来对边缘计算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定义监控等。
为加深理解,本申请还结合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该应用场景下存在实际需求为:开发一个让用户只需专注于业务应用的开发和使用的边缘计算平台,平台一方面不限制应用的开发模式,不绑定平台,另一方面由平台统一提供运维相关的特性,屏蔽底层基础设施,即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边缘计算平台,并适配尽可能多的边缘设备。
为满足该实际需求,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4所示的边缘计算平台,该边缘计算平台包括面向用户的云端管理套件(Cloud Management Suite,等同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云端管理服务器)和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边缘计算框架(Edge ComputingFramework):
云端管理套件:负责在云端管理所有边缘节点、应用和配置等资源,管理应用的部署,管理节点预配,提供丰富的应用,通过集成云端的其他服务实现云计算能力下发到边缘运行等等。具体的,云端管理套件可拥有如下核心功能模块:
节点管理模块:统一管理边缘节点,展示节点状态和运行的应用状态,可提供针对节点的运维特性等;应用管理模块:统一定义应用模型和要素,比如应用资源、配置资源、密文资源等。应用又可分为系统应用和用户应用,系统应用由平台提供,包括各类提供运维特性的应用,比如日志采集、监控项采集、远程调试、扩容缩容等;插件管理模块:可以通过插件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务,包括提供运维特性所需的服务,如图4所示,包括IAM(Identityand Access Management,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Object Storage(对象存储,OS)、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ElasticSearch、Prometheus、以及Kubernetes、Mysql、MinIO(一种对象存储服务)等;端云同步模块:负责和边缘节点的数据同步,一方面将节点匹配到的所有应用模型数据同步到节点上,另一方面接收边缘节点上报的节点状态和应用状态等数据。
边缘计算框架:部署在边缘节点上,管理所在节点的所有应用,保持端云数据同步等,将应用模型翻译成底层基础设施的操作,实现应用部署到Kubernetes(一种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Docker(容器)等基础设施上,或者直接以进程(Process)的方式运行在设备上,以及与云端管理组件上的第三方功能插件进行数据交换。具体的,边缘计算框架可具有如下核心模块:
框架启动模块:支持脚本的方式启动边缘框架,自动适配边缘设备,可根据设备的条件选择应用运行的方式,比如:Kubernetes、Docker、Process。如果设备条件允许,尽可能采用Kubernetes,因为该基础设施对平台的屏蔽最彻底,功能最全,后续几乎不用再关心设备的部署环境,只需保证CPU、内存等资源足够;端云同步模块:负责和云端的数据同步,一方面将云端期望的应用模型数据同步到本地节点,另一方面上报节点状态和应用状态等数据;应用引擎模块:负责将云端下发的应用模型翻译成适配的基础设施的操作,必要时注入运维特性相关的配置,比如选择Kubernetes作为部署设施,就可以将应用模型翻译成Kubernetes的Deployement(Kubernetes下的一个功能耐磨块)来实施。该模块提供统一的应用模型接口,不同的基础设施提供不同的实现。
下述以一次开启日志采集的应用部署为例,给出下述具体的实现流程:
1)用户在云端管理套件上为节点开启日志采集功能,只需配置日志接收方信息,无需亲自配置日志采集模块;
2)用户在云端管理套件上配置好应用,并通过标签匹配到了与接收方对应的边缘计算节点,后续流程将全部由平台自动完成;
3)云端管理套件自动将步骤1)中提到的日志采集信息和步骤2)中提到的应用信息更新到本地的影子空间中,等待节点的边缘计算框架发起同步;
4)边缘计算框架会向云端管理套件周期性上报其本地的影子空间的状态(包括实际的日志采集信息和应用信息),此时云端管理套件判定其状态自身的影子空间中记录的不一致,云端管理套件则会返回云端影子的期望的最新数据给边缘,边缘计算框架再将数据更新到本地影子空间中;
5)边缘计算框架在更新本地影子时,发现数据变化,会触发应用的更新,将应用模型转换成底层部署设施的配置并实施部署。此时如果发现开启了日志采集功能,会同步启动日志采集模块,注入日志采集的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1)中以日志为例,但实际情况下不局限于这一个应用运维相关的特性,还包括监控、Tracing(追溯)、调试、副本伸缩等;步骤5)运维特性相关的功能模块全部属于系统应用,由边缘计算框架负责配置注入和模块启动,配置注入的方式可以是挂载的文件、环境变量、启动参数等。底层部署设施也不局限于Kubernetes、Docker等,可以扩展实现各种应用部署的模式,甚至进程模式。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500可以包括:目标应用模型云端构建单元501、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502。其中,目标应用模型云端构建单元501,被配置成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502,被配置成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目标应用模型至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500中:目标应用模型云端构建单元501、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502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201-202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502可以包括用于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子单元,该部署子单元可以包括:
部署操作翻译模块,被配置成控制边缘计算框架将目标应用模型翻译为适配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部署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成控制边缘计算节点执行至少一条部署操作,直至完成目标应用模型在边缘计算节点的部署。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部署操作翻译模块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
通过边缘计算框架获取不同边缘计算节点的类型信息;
将目标应用模型分别翻译为与适配类型信息包含的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以及部署操作执行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
控制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适配其类型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运行状态信息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边缘计算框架按周期上传的边缘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
运维方式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预设的节点运维方式确定与运行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运维方式,以根据确定出的目标运维方式对相应的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运维。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应用类型定义指示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类型定义指示;
应用类型调整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应用类型定义指示将目标应用模型的类型调整为系统应用或用户自定义应用;其中,系统应用和用户自定义应用对应有不同的节点配置方式和运维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第三方功能插件增设单元,被配置成根据用户的额外需求增设相应的第三方功能插件;
结果返回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第三方功能插件被调用,则按照使用方式返回相应的结果。
本实施例作为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存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可用于构建一种由面向用户的云端管理组件和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边缘计算框架构成的边缘计算平台,只需要用户在云端管理组件上完成目标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后续的部署和运维即可交由云端管理组件和边缘计算框架的后台交互,基于应用模型的思想将应用配置参数模型化,再通过上下层同步完成云端模型到底层节点上的部署,无需用户负责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维护,用户体验更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6示出了一种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01为例。
存储器6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5所示的目标应用模型云端构建单元501、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502)。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该电子设备在执行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所创建的各类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适用于执行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适用于执行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6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适用于执行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6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传统物理主机与虚拟专用服务器(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构建出由面向用户的云端管理组件和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上的边缘计算框架构成的边缘计算平台,只需要用户在云端管理组件上完成目标应用的模型化构建,后续的部署和运维即可交由云端管理组件和边缘计算框架的后台交互,基于应用模型的思想将应用配置参数模型化,再通过上下层同步完成云端模型到底层节点上的部署,无需用户负责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维护,用户体验更佳。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
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所述目标应用模型至所述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所述边缘计算节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所述边缘计算节点上,包括:
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翻译为适配所述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控制所述边缘计算节点执行所述至少一条部署操作,直至完成所述目标应用模型在所述边缘计算节点的部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翻译为适配所述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边缘计算框架获取不同边缘计算节点的类型信息;
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分别翻译为与适配所述类型信息包含的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以及
所述控制所述边缘计算节点执行所述至少一条部署操作,包括:
控制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适配其类型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按周期上传的边缘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
根据预设的节点运维方式确定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运维方式,以根据确定出的目标运维方式对相应的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运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传入的应用类型定义指示;
根据所述应用类型定义指示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的类型调整为系统应用或用户自定义应用;其中,所述系统应用和所述用户自定义应用对应有不同的节点配置方式和运维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额外需求增设相应的第三方功能插件;
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功能插件被调用,则按照使用方式返回相应的结果。
7.一种用于部署应用的装置,包括:
目标应用模型云端构建单元,被配置成接收用户传入的应用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应用配置参数和应用模型技术在云端构建目标应用模型;
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边缘计算框架发起的同步请求,下发所述目标应用模型至所述边缘计算框架覆盖的各边缘计算节点,并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所述边缘计算节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模型节点部署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部署在各所述边缘计算节点上的部署子单元,所述部署子单元包括:
部署操作翻译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翻译为适配所述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部署操作执行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边缘计算节点执行所述至少一条部署操作,直至完成所述目标应用模型在所述边缘计算节点的部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署操作翻译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
通过所述边缘计算框架获取不同边缘计算节点的类型信息;
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分别翻译为与适配所述类型信息包含的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以及
所述部署操作执行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
控制每种类型的边缘计算节点执行适配其类型的至少一条部署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运行状态信息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所述边缘计算框架按周期上传的边缘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
运维方式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预设的节点运维方式确定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运维方式,以根据确定出的目标运维方式对相应的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运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应用类型定义指示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用户传入的应用类型定义指示;
应用类型调整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应用类型定义指示将所述目标应用模型的类型调整为系统应用或用户自定义应用;其中,所述系统应用和所述用户自定义应用对应有不同的节点配置方式和运维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方功能插件增设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用户的额外需求增设相应的第三方功能插件;
结果返回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三方功能插件被调用,则按照使用方式返回相应的结果。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
CN202011011067.7A 2020-09-23 2020-09-23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9305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1067.7A CN111930521A (zh) 2020-09-23 2020-09-23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7/191,441 US20220091834A1 (en) 2020-09-23 2021-03-03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deploying application
EP21161666.9A EP3974962A1 (en) 2020-09-23 2021-03-10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for deploying application
KR1020210031975A KR102648742B1 (ko) 2020-09-23 2021-03-11 애플리케이션 배포 방법,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JP2021041684A JP7421511B2 (ja) 2020-09-23 2021-03-15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デプロイ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1067.7A CN111930521A (zh) 2020-09-23 2020-09-23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521A true CN111930521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3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1067.7A Pending CN111930521A (zh) 2020-09-23 2020-09-23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91834A1 (zh)
EP (1) EP3974962A1 (zh)
JP (1) JP7421511B2 (zh)
KR (1) KR102648742B1 (zh)
CN (1) CN111930521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750A (zh) * 2020-11-16 2021-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态软件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32729A (zh) * 2020-11-30 2021-03-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边缘设备和云端的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3407208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远端部署的边缘设备功能在线配置方法
CN113783953A (zh) * 2021-08-31 2021-12-10 上海慧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物联网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791792A (zh) * 2021-09-03 2021-12-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调用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05546A (zh) * 2021-09-15 2021-12-17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的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8353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物联网平台运维方法
CN114430366A (zh) * 2022-01-25 2022-05-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应用下发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134357A (zh) * 2021-03-10 2022-09-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能力部署方法、装置及边缘计算业务运营设备
CN115297093A (zh) * 2022-08-02 2022-11-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边缘设备数据访问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576973A (zh) * 2022-09-30 2023-01-06 北京领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02302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用管理方法、应用订阅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430366B (zh) * 2022-01-25 2024-05-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应用下发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761B (zh) * 2022-03-22 2023-07-18 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操作系统中一种先进的k8s集群互相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483A (zh) * 2018-10-17 2019-02-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90050264A1 (en) * 2016-12-16 2019-02-1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Edge computing platform
CN110737442A (zh) * 2019-09-24 2020-01-31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27822A (zh) * 2020-03-27 2020-07-1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系统
CN111625354A (zh) * 2020-05-19 2020-09-04 南京乐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算力的编排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682973A (zh) * 2020-08-17 2020-09-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云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0420B2 (ja) * 2001-01-12 2006-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7539686B2 (en) 2004-03-12 2009-05-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Tag-based schema for distributing update metadata in an update distribution system
JP4946088B2 (ja) 2006-02-17 2012-06-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業務運用環境の構築方法
JP2010224829A (ja) * 2009-03-23 2010-10-07 Toshiba It Service Kk 運用管理システム
JP5531819B2 (ja) * 2010-06-28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管理装置,ライセンス管理サーバ,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455178B2 (ja) * 2015-01-26 2019-01-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925321B2 (ja) * 2015-08-27 2021-08-25 フォグホーン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Foghorn Systems, Inc. エッジインテリジェンス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およ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オブ・シングス・センサストリームシステム
US11340893B2 (en) 2015-12-31 2022-05-24 Kony, Inc. Mobile application update preserving changes to the application made by a client
WO2018161294A1 (zh) * 2017-03-09 2018-09-13 深圳峰创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本地缓存方法和装置
JP6635104B2 (ja) * 2017-10-31 2020-01-22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73182B2 (ja) 2018-02-28 2021-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542457B (zh) * 2018-11-21 2022-02-0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网络的分布式应用分发部署的系统及方法
JP7367312B2 (ja) * 2019-03-06 2023-10-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配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配信方法
US11288055B2 (en) * 2020-02-18 2022-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el-based differencing to selectively generate and deploy images in a target computing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50264A1 (en) * 2016-12-16 2019-02-1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Edge computing platform
CN109302483A (zh) * 2018-10-17 2019-02-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737442A (zh) * 2019-09-24 2020-01-31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27822A (zh) * 2020-03-27 2020-07-1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系统
CN111625354A (zh) * 2020-05-19 2020-09-04 南京乐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算力的编排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682973A (zh) * 2020-08-17 2020-09-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云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阮正平等: "基于KubeEdge架构的边缘智能设备管理研究",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vol. 18, no. 2, pages 3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750A (zh) * 2020-11-16 2021-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态软件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32729A (zh) * 2020-11-30 2021-03-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边缘设备和云端的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5134357A (zh) * 2021-03-10 2022-09-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能力部署方法、装置及边缘计算业务运营设备
CN113407208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远端部署的边缘设备功能在线配置方法
CN113783953A (zh) * 2021-08-31 2021-12-10 上海慧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物联网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791792A (zh) * 2021-09-03 2021-12-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调用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91792B (zh) * 2021-09-03 2023-09-1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调用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05546A (zh) * 2021-09-15 2021-12-17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的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8353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物联网平台运维方法
CN114430366A (zh) * 2022-01-25 2022-05-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应用下发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430366B (zh) * 2022-01-25 2024-05-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采集应用下发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24002302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用管理方法、应用订阅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97093A (zh) * 2022-08-02 2022-11-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边缘设备数据访问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576973A (zh) * 2022-09-30 2023-01-06 北京领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1511B2 (ja) 2024-01-24
US20220091834A1 (en) 2022-03-24
KR20220040352A (ko) 2022-03-30
JP2022022077A (ja) 2022-02-03
KR102648742B1 (ko) 2024-03-19
EP3974962A1 (en)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0521A (zh)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503493B2 (en) Distributed versioning of applications using cloud-based systems
CN112119374B (zh) 使用替代服务器名称选择性地提供相互传输层安全
US10637796B2 (en) Linking instances with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462210B2 (en) Techniques for automated installation, packing, and configuration of cloud storage services
CN114008605A (zh) 大数据应用生命周期管理
CN112925651B (zh) 应用资源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KR102073678B1 (ko) 펌웨어 가상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77885A1 (zh) 容器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5652B (zh) 应用资源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645071A (zh) 一种集群部署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13110939A (zh) 运行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68961B2 (en) Virtual machine seed image replication through parallel deployment
US20150280996A1 (en) Cloud topology visualizations
JP2021131897A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装置、設備、記憶設備、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69193A1 (zh) 用于生成智能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91762B (zh) 容器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019059B (zh) 一种定时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115582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rting up blockchain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742716B (zh) 代码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US20200241946A1 (en) Graphical management of big data pipelines
US20240152372A1 (en) Virtual representations of endpoints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7724803A (zh) 云服务部署方法、装置和平台
CN114911494A (zh) 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应用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469887A (zh) 云原生应用的发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