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0048B -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0048B
CN111930048B CN202010844831.2A CN202010844831A CN111930048B CN 111930048 B CN111930048 B CN 111930048B CN 202010844831 A CN202010844831 A CN 202010844831A CN 111930048 B CN111930048 B CN 111930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powered
swit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48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0048A (zh
Inventor
赵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48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0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0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0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执行电路、第二执行电路和硬开关;硬开关与第二执行电路串联之后,与第一执行电路并联;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当检测到指令时,根据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该方法通过控制硬开关和接收开关控制指令的方式,均可实现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改善用户体验。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软开关即接收开关控制指令的方式,去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可以弥补硬开关由于长时间使用老化或质量较差,可能产生漏电的情况,对于用户的安全产生威胁的缺点,但是硬开关的使用还是很普遍的,所以当前控制用户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硬开关去控制通电或断电,另一种是通过软开关的方式去控制通电或断电。但是,两种控制方式是独立的,例如,当软开关关闭时,只能再次通过打开软开关来控制通电,当想要硬开关控制通电时,只能先关闭软开关的电源,再通过控制硬开关实现通电,即,硬开关的开关变化不能直接影响到软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控制电路,不仅能够通过硬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也能够通过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信号来实现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提高了使用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第一执行电路、第二执行电路和硬开关;
所述硬开关与所述第二执行电路串联之后,与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并联;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当检测到所述指令时,根据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所述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二执行电路包括第二可控开关。
可选的,所述第一执行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地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执行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地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相连,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硬开关以及所述第二执行电路相连;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硬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相连,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
交直流转换模块,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以及第二可控开关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及第二可控开关为继电器。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开关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和所述第二执行电路。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通信模组,用于将所述开关控制指令输出给所述微控制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
若有,根据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所述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执行电路、第二执行电路和硬开关;硬开关与第二执行电路串联之后,与第一执行电路并联;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当检测到指令时,根据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可见,本申请通过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由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而产生的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指令时,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既能通过硬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又能通过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硬开关和软开关独立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导致硬开关的状态变化不能直接影响软开关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使用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控制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控制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硬开关和智能开关即软开关是独立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软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过程中,当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软开关的状态并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当用户不想使用软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时,直接控制硬开关不能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即,硬开关的一次状态变化不能影响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影响了用户体验,参考图1所示,图1为一种控制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既可以通过硬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也能通过软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10、第一执行电路20、第二执行电路30和硬开关40;硬开关与第二执行电路串联之后,与第一执行电路并联;控制电路10,用于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当检测到指令时,根据硬开关40的状态及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和第二执行电路30,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硬开关40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执行电路20、第二执行电路30连接,其中,硬开关40与第二执行电路30串联,并处于控制电路10和第二执行电路30之间。
本实施例将与硬开关40串联的执行电路称为第二执行电路30,将与第二执行电路30并联的称为第一执行电路20。当检测到硬开关40的状态发生变化,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根据硬开关40的状态及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和第二执行电路3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指令的产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硬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另一种是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即,硬开关40的状态由打开变为闭合,或由闭合变为打开时,产生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指令;还有,当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指令。进而,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方式有通过硬开关控制,和软开关控制即通过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开关控制指令的接收方式,可以是通过控制电路10的一个引脚接收到的,也可以是通过控制电路10的无线模组接收的;当开关控制指令是通过控制电路10的一个引脚接收到的,此时控制电路10可以包括微控制器,即通过微控制器的引脚直接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当开关控制指令是由控制电路10中的无线模组接收到的,此时控制电路10可以包括微控制器和无线模组,即通过无线模组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再将开关控制指令发送到微控制器。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无线模组的具体类型,可以是WiFi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也可以是射频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开关控制指令的形式,开关控制指令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开关控制指令的接收方式来确定,当开关控制指令的接收方式是通过微控制器的引脚接收时,可以是数字信号;当开关控制指令的接收方式是通过控制电路10中的无线模组接收时,可以是一段代码。
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执行电路20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开关芯片,也可以是可控开关,相同的,第二执行电路30可以是开关芯片,也可以是可控开关,只要能够控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电或断电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控制电路10包括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开关控制指令,将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当微控制器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检测硬开关40的状态,并根据开关控制指令或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将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此时,这种控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电或断电的方式为软开关控制。例如,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为通电信息,即用户想要实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时,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打开,此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使第一执行电路20导通,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当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闭合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执行电路30,使第二执行电路30导通,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再例如,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为断电信息,即用户想要实现开关控制电路断电时,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打开,此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使第一执行电路20断开,开关控制电路断电;当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闭合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执行电路30,使第二执行电路30断开,开关控制电路断电。
进一步的,当采用控制硬开关40的方式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电或断电,微控制器检测硬开关40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并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和第二执行电路30。例如,若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通电,检测到硬开关40由闭合到打开时,可以判断出用户想要通过打开硬开关40的方式使开关控制电路断电;若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通电,当检测到硬开关40由打开到闭合时,可以判断出用户想要通过人为控制硬开关40使开关控制电路断电,此时,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使第一执行电路20断开。再例如,若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断电,检测到硬开关40由闭合到打开时,可以判断出用户想要通过打开硬开关40的方式使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20,使第一执行电路20导通;若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断电,当检测到硬开关40由打开到闭合时,可以判断出用户想要通过人为控制硬开关40使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此时,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执行电路30,使第二执行电路30导通。
参考图3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执行电路20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执行电路30包括第二可控开关,控制电路10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使第一可控开关或第二可控开关打开或闭合,进而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执行电路20还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地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微控制器的引脚CRL1连接,开关管的第三端与第一可控开关连接;第二执行电路30还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地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微控制器的引脚CRL2连接,开关管的第三端与第二可控开关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均为继电器,第一可控开关即继电器包括线圈和开关,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线圈的第二端与VCC相连,继电器中的开关包括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固定触点与电源相连,可动触点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相同的,第二可控开关即继电器包括线圈和开关,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线圈的第二端与VCC相连,可动触点与硬开关40相连,固定触点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电路10输出的控制信号具体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当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通电,进而线圈通电并产生电磁引力,在电磁引力的作用下,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第一可控开关导通;当控制电路10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且硬开关40闭合时,第二开关管通电,进而线圈通电并产生电磁引力,在电磁引力的作用下,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第二可控开关导通。需要说明的是,当想要实现控制第一执行电路20实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时,例如,发送高电平到第一执行电路20,可以仅发送高电平到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控制继电器导通;也可以在发送高电平到第一开关管的同时,还发送低电平到第二开关管,此时第二开关管未导通,那么第二可控开关即继电器不能通电,两种方式均能达到控制第一执行电路20实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的目的,同理,控制第二执行电路30实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方式也如此,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包括分压电路,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控制电路相连,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地相连,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分别与硬开关以及第二执行电路相连;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串联,第二电阻设置于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硬开关以及第二可控开关相连,第一电容与第三电阻并联,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控制电路相连,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相连。具体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起到分压作用,起到保护控制电路处于额定电压的工作范围,防止因电压过大而损坏。第一电容C1起到滤波作用,使控制器的工作电压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本实施例控制电路10还包括通信模组,用于将开关控制指令输出给微控制器,可以实现用户不在房间即不受位置限制,通过云端通信也能控制用电。
本实施例还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开关以及第二可控开关相连,即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器、通信模组、第一可控开关即继电器中线圈的第二端和第二可控开关即继电器中线圈的第二端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电源通过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转换,输出电压VCC给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供电。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电路,当硬开关的状态发送变化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检测到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指令,将控制信号发送到第一执行电路的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执行电路的第二可控开关,实现了既能通过软开关即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方式,来实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又能通过控制硬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即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以及软开关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均能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增加安全系数,也能使用户随心所欲的不受位置限制的控制,改善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既能通过软开关即接收开关控制指令的方式实现开关控制电路上电或下电,也能直接通过控制硬开关即硬开关状态变化来实现开关控制电路上电或下电,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和通信模组,具体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S401、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
S402、若有,根据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所述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本实施例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判断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即由打开到闭合,或由闭合到打开,发出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进而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另一种是当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判断当前硬开关的状态,并把控制信号发生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硬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例如,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通电,检测到硬开关由闭合到打开时,可以判断出用户通过打开硬开关的方式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断电,第二执行电路由导通变为断开;若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通电,当检测到硬开关由打开到闭合时,可以判断出用户通过人为控制硬开关使开关控制电路断电,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使第一执行电路由导通变为断开。再例如,若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断电,检测到硬开关由闭合到打开时,可以判断出用户通过打开硬开关的方式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使第一执行电路导通;若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为断电,当检测到硬开关由打开到闭合时,可以判断出用户想要通过人为控制硬开关使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执行电路,使第二执行电路导通。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软开关即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方式,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例如,当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为通电信息,即用户想要实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时,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打开,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使第一执行电路导通,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当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闭合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执行电路,使第二执行电路导通进而开关控制电路通电。再例如,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为断电信息,即用户想要实现开关控制电路断电时,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打开,此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使第一执行电路断开,开关控制电路断电;当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为闭合时,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执行电路,使第二执行电路断开,进而开关控制电路断电。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方法可以由微控制器实现,与上文中提到的微控制器相同。通过检测到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时,即检测到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根据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实现仅通过硬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又能实现通过软件(软开关)控制,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硬开关与软开关单独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导致硬开关的状态变化不能直接影响软开关来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进而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情况,提高了使用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以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方式,具体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包括:
1、硬开关S1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继电器SW1,继电器SW2处于打开状态;其中,继电器SW1,继电器SW2分别为第一执行电路中的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执行电路中的第二可控开关。
2、第一次闭合硬开关S1后,控制电路中的微控制器MCU监测到硬开关S1闭合,然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SW2闭合,这样供电就可以传输到后端设备。
3、若此时想不用控制继电器S1来断开后级设备的供电,可以用云端设备来断开,具体工作流程为,云端设备通过发送断开信号给到MCU,MCU会先判断现在的状态,然后输出继电器SW2的控制断开信号,此时继电器SW2打开,后级输入切断。
4、此时可以有两种方式去控制上电,一种继续用终端(例如手机)控制继电器SW1或SW2闭合,另一种是按下硬开关S1,此时MCU检测到S1打开,但是之前整个系统已经是断电状态,所以此时MCU会判断用户是想给系统上电即通电,所以MCU会发出SW1和SW2的控制信号,使继电器SW1导通,继电器SW2继续保持断开状态,这样后级也会实现通电。
5、若此时再次闭合S1,那么MCU检测到之前系统已经处于供电状态,所以会判断此次操作是想断开系统供电,所以会发出继电器SW1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SW1断开。
6、此时如果想通过云端设备来控制系统断电,只需控制云端设备上的闭合功能键,MCU会发出SW2的控制信号使继电器SW2闭合,这样系统也会进行供电。
7、后续的控制方式都可以分为两种,终端控制SW1和SW2闭合或断开,硬开关S1控制闭合或断开。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既能实现硬开关S1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又能实现通过发送控制信号到继电器SW1或继电器SW2,进而控制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电子设备与上文描述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存储器1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
由于电子设备部分的实施例与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电子设备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加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基本原理下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多个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疗集成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第一执行电路、第二执行电路和硬开关;
所述硬开关与所述第二执行电路串联之后,与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并联;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当检测到所述指令时,根据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所述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其中,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二执行电路包括第二可控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执行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连接;
所述第二执行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相连,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硬开关以及所述第二执行电路相连;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硬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相连,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直流转换模块,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以及第二可控开关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及第二可控开关为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开关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执行电路和所述第二执行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通信模组,用于将所述开关控制指令输出给所述微控制器。
7.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检测是否有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产生;
若有,根据硬开关的状态及当前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状态,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执行电路和第二执行电路,以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其中,所述触发开关控制电路通电或断电的指令是由所述硬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或接收到开关控制指令时产生。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44831.2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30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831.2A CN111930048B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831.2A CN111930048B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048A CN111930048A (zh) 2020-11-13
CN111930048B true CN111930048B (zh) 2021-10-26

Family

ID=7330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4831.2A Active CN111930048B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004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164A (zh) * 2006-01-25 2007-08-0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电路
CN201549395U (zh) * 2009-09-16 2010-08-11 深圳市英赛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电子式直流开关
CN204442765U (zh) * 2015-02-05 2015-07-01 许瑞清 开关操作识别电路、开关调光电路、开关调色电路及照明灯具
CN105182802A (zh) * 2014-06-23 2015-12-23 武汉市酷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动和无线双控的开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88803A (zh) * 2015-10-19 2016-03-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双控开关
CN107664969A (zh) * 2017-09-05 2018-02-06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双控开关和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方法
CN108541120A (zh) * 2018-04-19 2018-09-14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控开关装置及智能照明灯系统
CN208821118U (zh) * 2018-07-23 2019-05-03 深圳柚石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双控功能的智能开关
CN110109403A (zh) * 2019-05-24 2019-08-09 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开关
CN211236646U (zh) * 2020-01-21 2020-08-11 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开关电路及双控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5154B2 (en) * 2017-05-11 2021-03-30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Detecting actuations of buttons of a contro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164A (zh) * 2006-01-25 2007-08-0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电路
CN201549395U (zh) * 2009-09-16 2010-08-11 深圳市英赛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电子式直流开关
CN105182802A (zh) * 2014-06-23 2015-12-23 武汉市酷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动和无线双控的开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42765U (zh) * 2015-02-05 2015-07-01 许瑞清 开关操作识别电路、开关调光电路、开关调色电路及照明灯具
CN105388803A (zh) * 2015-10-19 2016-03-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双控开关
CN107664969A (zh) * 2017-09-05 2018-02-06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双控开关和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方法
CN108541120A (zh) * 2018-04-19 2018-09-14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控开关装置及智能照明灯系统
CN208821118U (zh) * 2018-07-23 2019-05-03 深圳柚石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双控功能的智能开关
CN110109403A (zh) * 2019-05-24 2019-08-09 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开关
CN211236646U (zh) * 2020-01-21 2020-08-11 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开关电路及双控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048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265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wasted energy known as vampire electricity or phantom load loss
CN100454189C (zh) 节能装置
US201402655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liminating Wasted Energy Known as Vampire Electricity or Phantom Load Loss
JPH10271231A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移動体通信装置の電源供給装置および電源供給方法、および、移動体通信装置に接続可能なデータ端末接続モデムカード
JP2016527859A (ja) ワイヤレス充電装置及び方法
EP288461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attery thereof
JP6275478B2 (ja) 電源装置、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源装置を含む通信装置
CN114844491A (zh) 一种单火线智能开关及单火线多控开关
JP3103709U (ja) 電源アダプタ
CN111930048B (zh)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30149986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urgent communication
CN111092411B (zh) 一种单火智能开关及其漏电保护方法
JP6446570B2 (ja) 電源装置、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源装置を含む通信装置
CN112769191A (zh) 电压转换设备
CN107222784B (zh) 一种电视的定时开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07295704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用節電装置
JP2006353059A (ja) 無線部電源制御装置及び移動無線通信装置
JP3167903B2 (ja) 充電器内蔵携帯電話機
CN217060784U (zh) 开关电路及智能开关
CN108462232B (zh) 数据线
CN112928908B (zh) 电源转换设备
CN215222154U (zh) 一种单火线智能开关及单火线多控开关
JP2004173408A (ja) 携帯電話機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充電方法
CN111243232B (zh) 报警装置、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KR100591825B1 (ko) 전원 오프 처리시 충전에 따른 오작동 방지 기능을 갖는이동통신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