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9948A -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9948A
CN111929948A CN202010813786.4A CN202010813786A CN111929948A CN 111929948 A CN111929948 A CN 111929948A CN 202010813786 A CN202010813786 A CN 202010813786A CN 111929948 A CN111929948 A CN 111929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color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37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方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37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99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9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9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发光层、第一透反膜、及量子点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所述第一透反膜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透反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且用于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及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各不相同。所述量子点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反膜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线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光线和第三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第二光线及所述第三光线混光后产生白光出射。本申请的背光模组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显示模组提供面光源。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的光能利用率较低,从而造成背光模组的提供的面光源的亮度不高,进而会影响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背光模组提供的面光源的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基板;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
第一透反膜,所述第一透反膜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透反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且用于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及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各不相同;
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反膜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线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光线和第三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第二光线及所述第三光线混光后产生白光出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层叠设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的第一透反膜具有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且具有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以及反射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的作用,因此,可将朝向所述第一透反膜方向照射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反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的方向出射,因此,可增加所述背光模组出射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的量,从而可提升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率,即,提升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在加载在发光层的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可提升所述背光模组的亮度。此外,本申请的背光模组无需提升加载在发光层的电流,因此,申请的背光模组的功耗较小,发热量不大。当所述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时,可提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
图9为图8中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层的俯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部分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中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1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反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剖视图。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手机、电脑、掌上电脑、液晶电视等。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电路板20及液晶显示面板10。所述电路板20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工作。所述电路板2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印刷电路板20(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还包括壳体30和中框40。所述壳体30也称为后盖,所述壳体30包括背板310及边框320,所述边框320弯折连接于所述背板310的周缘,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中框40和电路板20。当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电池时,所述收容空间还用于收容电池。所述中框40用于承载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
所述壳体3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金属材质、陶瓷材质、塑料材质、玻璃材质等。所述中框4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金属材质,比如为铝镁合金。可以理解地,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壳体30及中框40仅仅是所述电子装置1中的一个实施例,不应当理解成对本申请电子装置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及背光模组110的具体结构的限定。
下面对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进行介绍。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剖视图。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液晶显示模组130及背光模组110,所述背光模组110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层叠设置。所述背光模组110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30提供光线。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下偏光片131、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2(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TFT Array)、液晶层133、及彩膜(Color Filter,CF)基板111、及上偏光片135。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2与所述彩膜基板134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液晶层133夹设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2及所述彩膜基板134之间。所述下偏光片131相较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2邻近所述背光模组110设置。所述上偏光片135相较于所述彩膜基板134背离所述液晶层133设置。
下面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10进行详细介绍。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沿II-II线的剖视图。所述背光模组110包括基板111、发光层113、第一透反膜114、及量子点层115。所述发光层113设置于所述基板111的一侧,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所述第一透反膜114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13背离所述基板111的一侧,所述第一透反膜114用于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且用于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及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各不相同。所述量子点层115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反膜114背离所述发光单元1131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层115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线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光线和第三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第二光线及所述第三光线混光后产生白光出射。
所述基板111用于承载所述发光层113、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及所述量子点层115。所述基板111也称为背板(不是壳体中的背板),用于固定发光层113及电连接所述发光层113的柔性电路板112,并保证了发光层113的平坦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11可具有反射作用,进而将所述发光层113发出的第一光线进行反射。所谓量子点层115,通常是指,以量子点、阻隔性材料(比如,树脂)以及光学级水氧阻隔膜为主要原料,结合高精密涂布技术制作的广色域的光学薄膜。所谓量子点,又可称为纳米晶,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量子点的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对这种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发出的光的频率会随着这种半导体的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这种纳米半导体的尺寸就可以控制量子点层115发出的光的颜色,得到高质量的纯正单色光。
所述发光层113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照射至所述第一透反膜114,由于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可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因此,所述发光层113发出的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穿透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并照射至所述量子点层115。所述量子点层115在所述第一光线的激发下产生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及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所述量子点层115产生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是往各个方向上的,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114方向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出射出去。由于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具有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及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的作用,因此,朝向所述第一透反膜114方向照射的第二光线和第三光线被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反射,朝向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114方向上出射出去。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升所述背光模组110的亮度,通常采用的是,提升加载在所述发光层113的电流的方式。然而,提升加载在所述发光层113的电流的方式会导致背光模组110的功耗增加,且发热量较大。
本申请的背光模组110中的第一透反膜114具有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且具有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以及反射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的作用,因此,可将朝向所述第一透反膜114方向照射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反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114的方向出射,因此,可增加所述背光模组110出射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的量,从而可提升所述背光模组110的出光率,即,提升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在加载在发光层113的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可提升所述背光模组110的亮度。此外,本申请的背光模组110无需提升加载在发光层113的电流,因此,申请的背光模组110的功耗较小,发热量不大。当所述背光模组110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时,可提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相应地,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即为透蓝反红绿膜。由于蓝光的能量比红光的能量高,且蓝光的能量比绿光高,因此,通常使用蓝光来照射量子点层115以激发出红光和绿光。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图7为图6中沿III-III线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背光模组110与图4和图5及其相关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背光模组11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12(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所述柔性电路板112是焊接所述发光层113中的发光单元1131的载体,且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131提供电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112设置于所述基板111与所述发光层113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112用于为所述发光层113提供电能,以使得所述发光层113产生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可以理解地,所述柔性电路板112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所述柔性电路板112可以为所述发光层113提供电能,使所述发光层113产生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即可。比如,所述柔性电路板11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基板111背离所述发光层113的一侧,并通过导线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层113中。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图9为图8中沿IV-IV线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第二透反膜116。所述第二透反膜116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13与所述第一透反膜114之间,所述第二透反膜116用于将照射至所述第二透反膜116上的部分光线透射且将另外部分光线反射。
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背光模组110包括第二透反膜116结合到图6及图7及其相关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背光模组110中,可以理解地,图6和图7及其相关实施方式中的柔性电路板112的位置设置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110的限定。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扩散片118。所述扩散片118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13与所述第二透反膜116之间,所述发光层113发出的第一光线以第一范围入射至所述扩散片118,所述扩散片118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线以第二范围出射,其中,所述第二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范围。
所谓扩散片118(Diffuser),也称为扩散板。所述扩散片118的基材一般采用高透过率的基材,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所述扩散片118中的基材中添加有散射粒子,散射粒子的折射率与基材的折射率不同,当光线经由基材照射到所述散热粒子上时,光线会在两个折射率不同基材及散热粒子这两种介质中穿过,光线会发生折射、反射、及散热的现象,如此变造成了光学扩散效果,进而提升了经由所述扩散片118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范围以及出射的光线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所述发光层113发出的第一光线以第一范围入射至所述扩散片118,所述扩散片118将所述第一光线以第二范围出射,所述第二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范围,从而提升了自所述扩散片118出射的第一光线的出射范围以及均匀性。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第三透反膜117。所述第三透反膜117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115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114的一侧,所述第三透反膜117用于透过第二光线、第三光线、以及部分第一光线,且用于反射部分第一光线。
当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时,所述第一光线为蓝光,那么,所述第三透反膜117即为蓝光透反膜。
本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110还包括第三透反膜117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10中,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背光模组110包括第三透反膜117结合到图8和图9及其相关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10中为例进行示意。
所述第三透反膜117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115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114的一侧,第三透反膜117用于透过第二光线、第三光线及部分第一光线。透过所述第三透反膜117的所述第二光线、所述第三光线及所述部分第一光线混合成为白光。由于所述第三透反膜117用于反射部分第一光线,被反射的所述部分第一光线经由量子点层115被传输至发光层113中,激发所述发光层113发出第一光线。被激发的第一光线再经由所述背光模组110中的各个膜层(第一透反膜114、第二透反膜116、量子点层115、及第三透反膜117等)之后出射,从而可提升所述背光模组110的出光率。换而言之,提升了对光能的利用率,提升了所述背光模组110的亮度。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棱镜片119。所述棱镜片119设置于所述第三透反膜117背离所述量子点层115的一侧,所述棱镜片119用于接收第三范围入射的白光,并将所述白光以第四范围出射,其中,所述第四范围小于所述第三范围。所述背光模组110包括所述棱镜片119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1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中所示的背光模组110中的结构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背光模组110的限定,在结构上,只要满足所述棱镜片119设置于所述第三透反膜117背离所述量子点层115的一侧即可。
所谓棱镜片119(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又称为棱镜膜。当光线入射至所述棱镜片119时,只有入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比如,70°范围)之内的光线才能通过所述棱镜片119的折射作用出射,其余的光线不满足折射条件而被反射。被所述棱镜片119反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基板111上,并经由所述基板111反射,经过不断的出射和反射的循环,原本向各个方向上发射的光线通过所述棱镜片119之后,经由所述棱镜片119出射的光线的角度范围被控制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且可达到增强轴向亮度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棱镜片119用于接收第三范围入射的白光,将所述白光以第四范围出射,即将出射的所述白光控制在所述第四范围内,且可达到增加轴向亮度的效果。
可以理解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可包括所述扩散片118而不包括所述棱镜片11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包括所述棱镜片119而不包括所述扩散片11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110可同时包括扩散片118和棱镜片119。
下面对本申请的背光模组110包括第一透反膜114、第二透反膜116、及第三透反膜117,且以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二颜色为红色、第三颜色为绿色,即,第一光线为蓝光,第二光线为红光,第三光线为绿光为例,相应地,所述发光单元1131为蓝光LED为例,对所述背光模组1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所述蓝光LED发出蓝光,部分蓝光被所述第二透反膜116反射,剩余部分蓝光经过所述第二透反膜116透射。被所述第二透反膜116反射的所述部分蓝光入射至所述蓝光LED中的荧光粉中,从而激发出所述荧光粉再次发出蓝光,并入射至所述第二透反膜116。透过所述第二透反膜116的所述部分蓝光以及被再次激发的蓝光经由所述第一透反膜114导到达所述量子点层115,所述量子点层115被激发出红光和绿光。因为,所述量子点层115被激发出的红光和绿光是各个方向上的,向上的红光和绿光穿过第三透反膜117出射,向下入射红光和绿光被第一透反膜114反射,并再次经由所述第三透反膜117出射。由此可见,蓝光LED发出的蓝光以及激发出来的红光和绿光经过往复循环利用,最终几乎全部入射到了人眼。因此,本申请的背光模组110的光利用率较高。
结合上述任意实施方提供的背光模组110,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层的俯视图。所述发光层113包括多个发光单元1131。所述多个发光单元1131阵列分布在所述基板111的一侧,且相邻的发光单元113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发光单元1131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所述发光单元113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 LED)。
请参阅一并参阅图14及图15,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部分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15为图14中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在图14中为了清楚地示意出基板111、发光单元1131及反光件121,而忽略了其他部件。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反光件121。所述反光件121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间隙内,用于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15反射所述发光单元1131产生的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所述背光模组110还包括反光件121可以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背光模组110中,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仅以所述背光模组110包括反光件121结合到前面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110中为例进行示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110的限定。
所述发光单元1131产生的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一部分会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15的方向出射,但是也有一部分会朝向其他方向出射。朝向其他方向出射的第一光线会被浪费掉,从而会导致整个背光模组110的亮度较低。本申请的背光模组110中设置反光件121,反光件121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间隙内,将入射至所述反光件121上的第一光线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15反射,从而使得照射至所述量子点层115的第一光线增多,所述第一光线激发出来的量子点层115发出的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的量较多,因此,所述背光模组110中出射的白光的量较多。换而言之,本申请的背光模组110的出光率较高,提升了所述背光模组110的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发光单元1131而言,所述发光单元1131与周围其余的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多个反光件121相连,以进一步提升反光效果。换而言之,对于一个发光单元1131而言,所述发光单元1131除了发光面(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15的表面)以及安装面(背离所述量子点层115)之外的周侧面(连接在发光面及安装面之间)外均环绕有连接件。即,相邻的反光件121之间彼此相连。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对于一个发光单元1131而言,所述发光单元1131与周围其余的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多个反光件121间隔设置。换而言之,相邻的反光件121之间不相连。
请继续参阅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件121包括本体部1211及反光层1212。所述本体部1211设置于所述相邻的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反光层1212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211面对所述发光单元1131的表面上,所述反光层1212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单元1131产生的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
所述本体部1211为承载所述反光层1212的部分。所述本体部1211的材质与所述反光层1212的材质可以不同,所述本体部121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塑料等。所述反光层1212为具有反射性能的膜层,比如,为银膜,白色油墨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件121也可以直接由具有反光性能的材质制备而成,比如,银,铝等。
请参阅图17,图1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反光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反光件121包括底面121a、及与所述底面121a相连周侧面121b。所述底面121a为所述反光件121的安装面,所述反光件121用于通过所述底面121a安装在所述基板111或者所述柔性电路板112上。所述周侧面121b与所述底面121a相连,所述周侧面121b构成所述反光件121的反射面,所述周侧面121b面用于将自所述发光层113发射的第一光线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1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周侧面121b相较于所述发光单元1131倾斜设置。换而言之,所述周侧面121b邻近所述底面121a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周侧面121b背离所述底面121a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1131之间的间隙,这样,更有利于控制反射的第一光线的方向,将第一光线更多地反射进入所述量子点层115。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周侧面121b为平面,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周侧面121b为弧面,以更好地提升对第一光线的反射效果。此外,所述发光单元1131还可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1131周围的所有的反光件121的中心,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1131周围的所有的反光件121对所述发光单元1131的反射效果相同,以提升所述背光模组110各个区域出射的光线的均匀性。
请再次参阅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件12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相较于所述发光单元113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朝向所述基板111的方向凹陷。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件12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与所述发光单元113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平齐。
所述发光单元113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为所述发光单元1131的发光面,所述反光件12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与所述发光单元113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平齐,或者,所述反光件12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相较于所述发光单元1131背离所述基板111的表面朝向所述基板111的方向凹陷,即,所述反光件121不高于所述发光单元1131的出光面。所述反光件121不高于所述发光单元1131的出光面,可避免所述反光件121过高而遮挡所述发光单元1131入射至所述量子点层115的光线。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基板;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
第一透反膜,所述第一透反膜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透反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且用于反射第二颜色的第二光线及第三颜色的第三光线,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各不相同;
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反膜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线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光线和第三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第二光线及所述第三光线混光后产生白光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第二透反膜,所述第二透反膜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一透反膜之间,所述第二透反膜用于将照射至所述透反膜上的部分光线透射且将另外部分光线反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反膜之间,所述发光层发出的第一光线以第一范围入射至所述扩散片,所述扩散片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线以第二范围出射,其中,所述第二范围大于所述第一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第三透反膜,所述第三透反膜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背离所述第一透反膜的一侧,所述第三透反膜用于透过第二光线、第三光线、以及部分第一光线,且用于反射部分第一光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棱镜片,所述棱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三透反膜背离所述量子点层的一侧,所述棱镜片用于接收第三范围入射的白光,并将所述白光以第四范围出射,其中,所述第四范围小于所述第三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阵列分布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内,用于朝向所述量子点层反射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的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置于所述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内;以及
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于所述本体部面对所述发光单元的表面上,所述反光层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的第一颜色的第一光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平齐,或者,所述反光件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相较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朝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凹陷。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层叠设置。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CN202010813786.4A 2020-08-13 2020-08-13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19299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3786.4A CN111929948A (zh) 2020-08-13 2020-08-13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3786.4A CN111929948A (zh) 2020-08-13 2020-08-13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9948A true CN111929948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3786.4A Pending CN111929948A (zh) 2020-08-13 2020-08-13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9948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6317A (ja) * 2002-04-17 2004-01-08 Box:Kk 面発光装置
JP2006267991A (ja) * 2005-03-23 2006-10-05 Hannstar Displa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2010049955A (ja) * 2008-08-22 2010-03-04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092672A (ja) * 2008-10-06 2010-04-22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730860A (zh) * 2007-07-05 2010-06-09 I2Ic公司 光致发光光源
WO2012014600A1 (ja) * 2010-07-30 2012-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3548160A (zh) * 2011-03-25 2014-01-29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6287578A (zh) * 2015-05-21 2017-01-04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反射组件、背光模组
CN107703675A (zh) * 2017-05-04 2018-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275349A (zh) * 2018-03-13 2019-09-24 苹果公司 具有直接照明式背光单元的显示器
CN210605291U (zh) * 2019-11-11 2020-05-2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6317A (ja) * 2002-04-17 2004-01-08 Box:Kk 面発光装置
JP2006267991A (ja) * 2005-03-23 2006-10-05 Hannstar Displa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CN101730860A (zh) * 2007-07-05 2010-06-09 I2Ic公司 光致发光光源
JP2010049955A (ja) * 2008-08-22 2010-03-04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092672A (ja) * 2008-10-06 2010-04-22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2014600A1 (ja) * 2010-07-30 2012-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3548160A (zh) * 2011-03-25 2014-01-29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6287578A (zh) * 2015-05-21 2017-01-04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反射组件、背光模组
CN107703675A (zh) * 2017-05-04 2018-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275349A (zh) * 2018-03-13 2019-09-24 苹果公司 具有直接照明式背光单元的显示器
CN210605291U (zh) * 2019-11-11 2020-05-2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2357B1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7560745B2 (en) LED packag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CD comprising the same
TWI596406B (zh) 光導元件
JP4679423B2 (ja) 光学レンズと、これを有する光学パッケージ、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表示装置
KR101289069B1 (ko) 2중 렌즈구조의 led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액정표시장치
US8899811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US1042469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quantum dot unit or quantum dot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quantum dot unit
US2007026340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module
KR101064076B1 (ko)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JP2006286638A (ja) 複数の隣り合って重なり合う導光板を有する発光装置
TWI671574B (zh) 光源模組及顯示裝置
EP2530375B1 (en)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KR20180125953A (ko)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US7837373B2 (en) Optical plate having encircling protrusions and elongated V-shaped protrusions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14265141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08956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50025651A (ko) 양자점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3126197B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6198120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1411475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20014418A (ko) 발광 장치
CN115061311A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CN111929948A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9244213B2 (en) Edge-light type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KR101735310B1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