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9779A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9779A
CN111929779A CN202010779400.2A CN202010779400A CN111929779A CN 111929779 A CN111929779 A CN 111929779A CN 202010779400 A CN202010779400 A CN 202010779400A CN 111929779 A CN111929779 A CN 111929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hell
optical module
main body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94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来
崔伟
李雪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94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9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9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97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56Details of housings
    • G02B6/426Details of housings mounting, engaging or coupling of the package to a board, a frame or a panel
    • G02B6/4261Packages with mounting structures to be pluggable or detachable, e.g. having latches or r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其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卡钩、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以及相对斜面凹陷的第一凹槽;解锁手柄,包括主体及相对主体倾斜的端部,端部设置在第一凹槽中;弹性盖板,盖合在端部上方,位于卡钩顶面与壳体表面之间;主体可在壳体表面滑动;端部随主体的滑动,可在凹槽及斜面上滑动;弹性盖板在端部滑动的过程中,可被端部挤压而向卡钩顶面方向翘起。端部的翘起进而挤压了上位机的固定结构,是卡钩从上位机的固定结构中脱离,解除了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Transceiver Module)包括解锁结构件。解锁结构件可使光模块在插入上位机的笼子时能被笼子内的内卡口卡住防止松脱出来,避免传输信号的中断,而且在需要取出来的时候也能轻松的从笼子中拔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实现或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
一种光模块,包括:
壳体,其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卡钩、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以及相对斜面凹陷的第一凹槽;
解锁手柄,包括主体及相对主体倾斜的端部,端部设置在第一凹槽中;
弹性盖板,盖合在端部上方,位于卡钩顶面与壳体表面之间;
主体可在壳体表面滑动;
端部随主体的滑动,可在凹槽及斜面上滑动;
弹性盖板在端部滑动的过程中,可被端部挤压而向卡钩顶面方向翘起。
有益效果:卡钩与上位机的固定结构卡接;
当拉动解锁手柄时,端部随主体的滑动,可在凹槽及斜面上滑动;
弹性盖板在端部滑动的过程中,可被端部挤压而向卡钩顶面方向翘起,端部的翘起进而挤压了上位机的固定结构,是卡钩从上位机的固定结构中脱离,解除了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光网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笼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除去上壳体、下壳体的光模块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解锁手柄旋转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弹性盖板旋转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第一截面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第二截面图;
图13为未拉动解锁手柄时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部分截面图;
图14为拉动解锁手柄时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光纤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光纤通信使用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中传输,利用光在光纤/光波导中的无源传输特性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使用的是电信号,为了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就需要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光模块通过其内部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实现与外部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的电连接包括供电、I2C信号、数据信号以及接地等;光模块通过光接口实现与外部光纤的光连接,外部光纤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衍生出多种光纤连接器类型;在电接口处使用金手指实现电连接,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在的主流连接方式,以此为基础,金手指上引脚的定义形成了多种行业协议/规范;采用光接口与光纤连接器实现的光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的主流连接方式,以此为基础,光纤连接器也形成了多种行业标准,如LC接口、SC接口、MPO接口等,光模块的光接口也针对光纤连接器做了适配性的结构设计,在光接口处设置的光纤适配器因此具有多种类型。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包括光网络终端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之间的相互连接;
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的连接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具有光模块200的光网络终端100完成。
光模块200的光接口对外接入光纤101,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200的电接口对外接入光网络终端100中,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在光模块内部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双向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与光网络终端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101的光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终端100中,来自光网络终端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101中。
光网络终端具有光模块接口102,用于接入光模块2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网络终端具有网线接口104,用于接入网线103,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一般为以太网协议的电信号,与光模块使用的电信号属于不同的协议/类型);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终端100建立连接,具体地,光网络终端将来自光模块的信号传递给网线,将来自网线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光网络终端作为光模块的上位机监控光模块的工作。光网络终端是光模块的上位机,向光模块提供数据信号,并接收来自光模块的数据信号,至此,远端服务器通过光纤、光模块、光网络终端及网线,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常见的本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路由器、家用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等;常见的光网络终端包括光网络单元ONU、光线路终端OLT、数据中心服务器、数据中心交换机等。
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网络终端100中具有电路板105,在电路板105的表面设置笼子106;在笼子106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用于接入光模块的电接口(如金手指等);在笼子106上设置有散热器107,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部。
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终端中,光模块的电接口插入笼子106内部的电连接器,光模块的光接口与光纤101连接。
笼子106位于电路板上,将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裹在笼子中,从而使笼子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光模块插入笼子中,由笼子固定光模块,光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笼子106,然后通过笼子上的散热器107进行扩散。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笼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笼子106包括插入端,插入端的底面设置有卡固件1061。该卡固件1061的一端固定于笼子106,卡固件1061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卡固件1061的表面设置有卡口10611,该卡口10611横穿卡固件1061。光模块通过插入端插入上位机100的笼子106,使光模块与电连接连接。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除去上壳体、下壳体的光模块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如图3-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200包括上壳体201、下壳体202、解锁部件203、电路板300、透镜组件400、光纤适配器500及卡扣件600。
光模块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以形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包裹腔体;包裹腔体的外轮廓一般呈现方形体,具体地,下壳体包括主板以及位于主板两侧、与主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板;上壳体包括盖板,盖板盖合在上壳体的两个侧板上,以形成包裹腔体;上壳体还可以包括位于盖板两侧、与盖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壁,由两个侧壁与两个侧板结合,以实现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
两个开口具体可以是位于光模块同一端的两处开口(204、205),也可以是在光模块不同端的两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电接口204,电路板的金手指从电接口204伸出,插入光网络终端等上位机中;另一个开口为光接口205,光模块内部的光纤适配器500位于此处以用于与外部光纤连接器(外部光纤)连接;电路板300、透镜组件400及光纤适配器500等光电器件位于包裹腔体中。
采用上壳体、下壳体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300、透镜组件400及光纤适配器500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由上壳体、下壳体形成光模块最外层的封装保护壳体;上壳体及下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一般不会将光模块的壳体做成一体部件,一体化的壳体不利于壳体内部器件的装配。
解锁部件203,位于包裹腔体/下壳体202的外壁,与下壳体202连接,用于实现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或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解锁部件203具有与上位机100的笼子106的卡口10611匹配的卡钩2031;拉动解锁部件203的末端可以在使解锁部件203在外壁的表面相对移动;光模块插入上位机的笼子里,由解锁部件203的卡钩2031将光模块固定在上位机的笼子里;通过拉动解锁部件203,解锁部件203的弹性盖板2034顶起,挤压笼子106的卡固件1061,使卡钩2031从卡口10611中抽出,进而改变卡钩2031与上位机的连接关系,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从上位机的笼子里抽出。
电路板300上设置有光发射芯片LD、驱动芯片LDD、光接收芯片PD、跨阻放大芯片TIA、限幅放大芯片LA及微处理器芯片MCU,其中光发射芯片与光接收芯片直接贴装在光模块的电路板上,此种形态业内称为COB(chip on board)封装。
电路板通过电路走线将光模块中的用电器件按照电路设计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供电、电信号传输及接地等电功能。
电路板一般为硬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由于其相对坚硬的材质,还可以实现承载作用,如硬性电路板可以平稳的承载芯片;当透镜组件位于电路板上时,硬性电路板也可以提供平稳的承载;硬性电路板还可以插入上位机笼子中的电连接器中,具体地,在硬性电路板的一侧末端表面形成金属引脚/金手指,用于与电连接器连接;这些都是柔性电路板不便于实现的。常见的硬性电路板为印制电路板PCB。
光模块有时也会使用柔性电路板,作为硬性电路板的补充;柔性电路板一般与硬性电路板配合使用。
透镜组件400设置在电路板300上,采用罩扣式的方式罩设在光芯片的上方(光芯片主要指光发射芯片、驱动芯片、光接收芯片、跨阻放大芯片、限幅放大芯片等与光电转换功能相关的芯片),透镜组件400与电路板300形成包裹光发射芯片、光接收芯片等光芯片的腔体,透镜组件400与电路板300一起形成了封装光芯片的结构。
透镜组件400包括第一透镜组件401和第二透镜组件402,第一透镜组件401采用罩扣式的方式罩设在光发射芯片、驱动芯片的上方,第二透镜组件402采用罩扣的方式罩设在光接收芯片、跨阻放大芯片、限幅放大芯片的上方。第一透镜组件401的光发射芯片发出的光信号射入光纤适配器500中,第二透镜组件402的光接收芯片接收光纤适配500发射的光信号。
透镜组件400不仅起到密封光芯片的作用,同时也建立了光芯片与光纤适配器500之间的光连接。透镜组件400可以采用聚合物材料经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具体地,该透镜组件400的制成材料包括PEI(Polyetherimide,聚醚酰亚胺)塑料(Ultem系列)等透光性好的材料。由于透镜组件400中的所有光束传播元件均采用相同的聚合物材料单片形成,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成型模具,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复杂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上述所设置的透镜组件400结构只需调节入射光束以及光纤的位置,安装调试简单。
光纤适配器500位于上、下壳体形成的光接口处,是光模块与光模块外部的光纤连接器(光纤)实现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此外,为了与外部的光纤连接器实现连接,往往还需要在上、下壳体上、光接口处设置匹配的结构。光纤适配器一般具有标准形状及尺寸,便于外部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其内部具有多个光纤对接口,包括传出光信号的接口及传入光信号的接口。常见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为MT型光纤连接器(如MPO(Multi-fiber Push On)光纤跳线连接器)。通过光纤连接器插入光模块的光纤适配器,使得光模块内部的光信号可以传入外部光纤中,使得光模块外部的光信号可以传入光模块内部。
卡扣件600,用于将光纤适配器500卡接固定于透镜组件400上。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8中解锁手柄旋转180°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弹性盖板旋转18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第一截面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第二截面图。图13为未拉动解锁手柄时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部分截面图。图14为拉动解锁手柄时解锁部件与下壳体的部分截面图。如图7-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下壳体202的外表面设置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第一凹槽2022、第二凹槽2023、第三凸起2024及卡钩2031;解锁手柄2032、弹簧2033和弹性盖板2034位于壳体的外部。
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第一端靠近第三凸起2024,第二端靠近第一凹槽2022。具体的,第一凹槽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斜面与壳体表面连接的过渡面呈倾斜状。以实现解锁手柄2032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拉动。当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解锁手柄2032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底端(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开始运动,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向上(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一端)运动。
第一凹槽2022,与第二凹槽2023和两个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均连接,底面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一凹槽2022的底面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说明第一凹槽2022与两个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组成一个阶梯型结构,其中,第一凹槽2022位于阶梯型结构的底端。(从下壳体的外表面向光模块内部看时)。而从光模块内部向下壳体的外表面看时,第一凹槽2022位于阶梯型结构的顶端。
第二凹槽2023,位于两个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之间,第一端位于下壳体202的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二凹槽2023连接。其中,下壳体202的第一端为下壳体202靠近光口的一端。将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中间挖空形成一个第二凹槽2023。第二凹槽2023的横截面为U型或半圆形。
第三凸起2024,设置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位于下壳体202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2022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2023。具体的,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与下壳体202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凸起2024,第二凹槽202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凹槽2022。
如图2、3和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卡钩2031与上位机的卡口1061配合。具体的,卡钩2031可以设置于第一凹槽2021内,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的边缘。上位机100的卡口1061的形状为三角形,卡钩2031的形状也为三角形,且卡口1061与卡钩2031的夹角和边长尺寸完全匹配。即卡钩2031的夹角与卡口1061的夹角相等,且卡钩2031的边长尺寸小于卡口1061的边长尺寸。当卡口1061的边长尺寸小于卡钩2031的边长尺寸时,卡钩2031无法插入卡口1061中,无法实现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当卡口1061的边长尺寸等于卡钩2031的边长尺寸时,卡钩2031可以插入卡口1061中,但由于二者刚好卡住,容易磨损卡钩2031。
卡钩2031,为金属卡钩。金属卡钩不容易磨损,不容易导致解锁失败。
如图13和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未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解锁手柄2032与弹性盖板2034贴在下壳体202的外表面,使得解锁部件2034的外表面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贴合。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解锁手柄2032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向第三凸起2024滑动,解锁手柄2032的第一端的上表面与第二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解锁手柄2032的第一端顶起,与解锁手柄2032贴合的解锁键2034的第一端顶起。
如图8、9、11和12所示,解锁手柄2032,为尼龙解锁手柄,位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与弹性盖板2034之间,主体延伸出下壳体202外,及相对主体倾斜的端部置于第一凹槽2022内,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拉动,以实现弹性盖板2034的第一端顶起。其中,弹性盖板2034的第一端指的是弹性盖板2034中与解锁手柄2032的端部对应的一端。具体的,由于解锁手柄2032的端部置于第一凹槽2022内,主体延伸出下壳体202外,当拉动解锁手柄2032的主体时,解锁手柄2032的端部从第一凹槽2022向外滑动,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滑动,解锁手柄2032的端部顶起,则与解锁手柄2032的端部对应的弹性盖板2034的第一端(活动端)也顶起,卡钩2031从上位机的卡口中滑脱,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
解锁手柄2032包括主体及相对主体倾斜的端部,解锁手柄的端部包括与主体相连、相对主体倾斜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末端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中;解锁手柄的主体包括位于末端的拉环以及与拉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的第一插孔;拉环20321、第一连接部20322、第二连接部20323和第一顶起部20324。
拉环20321,作为解锁手柄2032的主体末端,用于方便抓握解锁手柄。环形的拉环20321,方便手握拉环20321,便于手用力,进而方便拉动解锁手柄2032。
第一连接部20322,设置有第一插孔20325,第一端与第一顶起部20324连接,第二端与拉环20321连接,与拉环20321位于同一水平面,用于连接拉环20321与第一顶起部20324。
第一插孔20325,与第三凸起2024对应,用于防止解锁手柄2032脱离下壳体202。具体的,第一插孔20325,扣在第三凸起2024上,沿着第一凸起左右移动,与第三凸起2024形成较固定结构。较固定结构使得第一插孔20325只可在第三凸起2024上左右移动,但不能从第三凸起2024上滑脱。
第二连接部20323,与第一连接部203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内侧设置有第二凸起20326,连接第一连接部20322与第一顶起部20324。其中,第二连接部20323的内侧指的是第二连接部20323中与下壳体202相接触的一侧,第二连接部20323的外侧指的是第二连接部20323与弹性盖板2034相接触的一侧。
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解锁手柄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弹簧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一端套设在第二凸起上。第二凸起20326,包括基座203261和凸起部203262,用于固定弹簧2033的第一端。具体的,基座203261焊接于第二连接部20323的内侧,凸起部203262焊接于基座203261的侧面。弹簧2033插入第二凸起20326上,用于固定弹簧2033的第一端。此时,弹簧2033的第一端可以不焊接在第二凸起20326上,也可以焊接在第二凸起20326上。由于第二凸起20326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0323的内侧,当弹簧2033的第一端可以不焊接在第二凸起20326时,第二连接部20323也可以固定弹簧2033的第一端。当弹簧2033的第一端可以焊接在第二凸起20326时,第二凸起20326可以固定弹簧2033的第一端。由于上述情况均可以实现固定弹簧2033的第一端,因此可以视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基座203261的形状可以为直角三棱柱,也可以为等边三棱柱。凸起部203262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或椭圆体,也可以为长方体。由于上述情况均可以,因此可以视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第一顶起部20324,第一端沿着第一凹槽2022的底面方向设置有第一凸起203241,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20323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且第一顶起部20324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部20322相互平行。
第一凸起203241,置于第一凹槽2022内,可沿着第一凹槽2022的侧边滑动,以实现第一顶起部203241顶起。第一凹槽与斜面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端部可沿倾斜面滑动;斜面与壳体表面连接的过渡面呈倾斜状。
具体的,当未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第一凸起203241完全置于第一凹槽2022内。由于第一凸起203241的存在,当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第一凸起203241沿着第一凹槽2022的侧边向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方向滑动,第一凸起203241的外表面与第二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实现第一顶起部20324顶起。
如图8、11和12所示,弹簧2033,置于第二凹槽2023内,第一端插入第二凸起20326中,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凹槽2023。具体的,弹簧2033的第一端插入第二凸起20326中,弹簧2033的第一端固定于解锁手柄2032上。弹簧2033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由于弹簧2033的两端均已固定,当拉动解锁手柄2032的拉环20321时,第二凸起20326压缩弹簧2033,使解锁手柄2032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从第一凹槽2022向第三凸起2024运动。当无需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由于无力作用于解锁手柄2032,弹簧2033由压缩状态返回至正常状态,则解锁手柄2032的第一凸起203241沿着第一凹槽2022的侧边滑动至第一凹槽2022的底面,以使解锁手柄2032和弹性盖板2034均回复至未拉动解锁手柄2032的状态。
弹簧2033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不是焊接。弹簧2033的第二端可以焊接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此时,弹簧2033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凹槽2023中。由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的深度较大,弹簧2033的第二端不焊接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也可以将弹簧2033的第二端也只能在第二凹槽2023内活动。当弹簧2033的第二端不焊接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时,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弹簧2033压缩,此时,弹簧2033的第二端与第二凹槽2023的第一端接触,第二凹槽2023固定了弹簧2033的第二端。由于上述情况均可以实现弹簧2033的第二端固定,因此可以视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8、10、11和12所示,弹性盖板2034,为金属弹性盖板,包括固定端20341、活动端20342及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斜面的存在使得活动端相对固定端凹陷,这是由于光模块外形具备这种变化,光模块的外壳部分较高、部分较低。固定端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套设在第三凸起上;活动端延伸到第一凹槽上方,位于卡钩顶面与壳体表面之间,设置有避让卡钩的缺口;活动端可在第一凸起的挤压下,向卡钩顶面翘起。
活动端20342作为弹性盖板2034的第一端,随着解锁手柄2032滑动而顶起。
第二顶起部203421,与第一顶起部20324对应,与第一顶起部20342的第二端的外表面接触,可随着第一顶起部20324的顶起而顶起,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当未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第一凸起203241完全置于第一凹槽2022内,第二顶起部203421的第二端的内表面与第一顶起部20342的第二端的外表面接触,第二顶起部203421的外表面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平齐。由于第一凸起203241的存在,当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第一凸起203241沿着第一凹槽2022的侧边向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方向滑动,第一凸起203241的外表面与第二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实现第一顶起部20324顶起。当第一凸起203241到达第一凹槽2022的某个点时,第一凸起203241的外表面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达到最大,第一凸起203241的外表面与第二顶起部203421的第二端的内表面接触,第二顶起部203421的外表面越过下壳体的外表面,第二顶起部203421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越过卡钩2031,完成第二顶起部203421的顶起。第二顶起部203421顶起后,压着卡固件向下运动,使得卡合件2031从卡口出滑出。
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203422,与第二连接部20323对应,与第二连接部20323贴合,连接固定端20341与第二顶起部20342。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203422与固定端2034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203422与第二顶起部20342之间的夹角也大于90°小于180°,且第二顶起部20342与固定端20341相互平行。当未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203422与第二连接部20323贴合。当拉动解锁手柄2032时,第二连接部20323沿着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2021向第三凸起2024方向滑动,第二连接部20323与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203422分离。
固定端20341,设置有两个固定孔203411和第二插孔203412,固定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具体的,两个固定孔203411通过螺帽将弹性盖板2034的固定端20341固定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第二插孔203412,与第三凸起2024对应,用于插入第三凸起2024,以固定弹性盖板2034。由于固定端20341不动,拉动或者不拉动解锁手柄2032,固定端20341均不活动,固定端20341、解锁手柄2032均固定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解锁手柄2032不能从下壳体202的外表面滑脱。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其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卡钩、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以及相对斜面凹陷的第一凹槽;解锁手柄,包括主体及相对主体倾斜的端部,端部设置在第一凹槽中;弹性盖板,盖合在端部上方,位于卡钩顶面与壳体表面之间;主体可在壳体表面滑动;端部随主体的滑动,可在凹槽及斜面上滑动;弹性盖板在端部滑动的过程中,可被端部挤压而向卡钩顶面方向翘起。钩与上位机的固定结构卡接;当拉动解锁手柄时,端部随主体的滑动,可在凹槽及斜面上滑动;弹性盖板在端部滑动的过程中,可被端部挤压而向卡钩顶面方向翘起,端部的翘起进而挤压了上位机的固定结构,是卡钩从上位机的固定结构中脱离,解除了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下壳体和与下壳体连接的解锁部件。解锁部件用于实现或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下壳体的外表面设置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和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二端连接,底面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二端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解锁部件包括解锁手柄和弹性盖板。解锁手柄,位于下壳体的外表面与弹性盖板之间,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顶起部,第二端延伸出下壳体外。弹性盖板,外表面与下壳体的外表面平齐,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顶起部,第二端固定于下壳体的外表面。第一顶起部,第一端沿着第一凹槽的底面方向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置于第一凹槽内,可沿着第一凹槽的侧边滑动,以实现第一顶起部顶起。第二顶起部,与第一顶起部对应,与第一顶起部的第二端的外表面接触,可随着第一顶起部的顶起而顶起,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当未拉动解锁手柄时,第一凸起完全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二顶起部的第二端的内表面与第一顶起部的第二端的外表面接触,第二顶起部的外表面与下壳体的外表面平齐,第二顶起部的第一端的外表面未越过卡钩。当拉动解锁手柄时,第一凸起沿着第一凹槽的侧边滑动,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二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实现第一顶起部顶起。当第一凸起到达第一凹槽的某个点时,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达到最大,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二顶起部的第二端的内表面接触,第二顶起部的外表面越过下壳体的外表面,第二顶起部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越过卡钩,完成第二顶起部的顶起。本申请中,光模块插入上位机中,卡钩与上位机的卡口闭合锁定,实现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拉动解锁手柄,解锁手柄的第一顶起部的第一凸起沿着第一凹槽的侧边滑动,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二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第一凸起位于第一凹槽的某个点时,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的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达到最大,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二顶起部的第二端的内表面接触,第二顶起部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越过卡钩,实现第二顶起部顶起。第二顶起部顶起,使卡钩从上位机的卡口中脱离,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卡钩、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以及相对斜面凹陷的第一凹槽;
解锁手柄,包括主体及相对主体倾斜的端部,所述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弹性盖板,盖合在所述端部上方,位于所述卡钩顶面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
所述主体可在所述壳体表面滑动;
所述端部随所述主体的滑动,可在所述凹槽及所述斜面上滑动;
所述弹性盖板在所述端部滑动的过程中,可被所述端部挤压而向所述卡钩顶面方向翘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斜面连接的侧面为倾斜面,所述端部可沿所述倾斜面滑动;
所述斜面与所述壳体表面连接的过渡面呈倾斜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手柄的端部包括与所述主体相连、相对主体倾斜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所述解锁手柄的主体包括位于末端的拉环以及位于主体中间部位的第一插孔;
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一插孔套设在所述第三凸起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
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起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盖板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的固定端、相对固定端凹陷的活动端及连接固定端与活动端的斜面;
所述固定端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套设在所述第三凸起上;
所述活动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凹槽上方,位于所述卡钩顶面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设置有避让所述卡钩的缺口;
所述活动端可在所述第一凸起的挤压下,向所述卡钩顶面翘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相对壳体表面凹陷的斜面有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两个斜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顶面呈三角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设置有固定孔,螺帽通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固定。
CN202010779400.2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光模块 Withdrawn CN111929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9400.2A CN111929779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9400.2A CN111929779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9779A true CN111929779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9400.2A Withdrawn CN111929779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97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290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48896A2 (en) * 2003-12-26 2005-06-29 Nec Corporation Module connect/disconnec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a module using the structure
CN202453548U (zh) * 2012-02-01 2012-09-26 深圳市迈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sfp模块解锁复位装置及一种sfp模块
CN205450360U (zh) * 2016-01-05 2016-08-10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光收发模块解锁装置
CN209560149U (zh) * 2019-02-26 2019-10-29 武汉钧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拔式解锁的光模块及其外壳结构
US20190384023A1 (en) * 2018-06-19 2019-12-19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module
CN110824631A (zh) * 2019-12-16 2020-02-21 南通恩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拔光模块的解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48896A2 (en) * 2003-12-26 2005-06-29 Nec Corporation Module connect/disconnec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a module using the structure
CN202453548U (zh) * 2012-02-01 2012-09-26 深圳市迈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sfp模块解锁复位装置及一种sfp模块
CN205450360U (zh) * 2016-01-05 2016-08-10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光收发模块解锁装置
US20190384023A1 (en) * 2018-06-19 2019-12-19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module
CN209560149U (zh) * 2019-02-26 2019-10-29 武汉钧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拔式解锁的光模块及其外壳结构
CN110824631A (zh) * 2019-12-16 2020-02-21 南通恩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拔光模块的解锁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290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1944B (zh) 一种光模块
US7824113B2 (en)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SFP)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and method
US8794850B2 (en) Adapter configured with bo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providing bo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US7380995B2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US20110268390A1 (en) Active optical cable that is suited for consumer applications and a method
US20130322824A1 (en) Optical connectors and optical coupling systems having a translating element
US7234879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N114779414B (zh) 光模块
CN115250625A (zh) 一种光电适配器及通信系统
US20170317752A1 (en) Wall plate having a built-in modem for performing electr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optical-to-electrical conversion and protocol-to-protocol conversion
CN111929779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647089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236700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8350553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623217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895038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965768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091952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18103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885144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276033U (zh) 一种光模块
IE20100263A1 (en) A connector
US20170248764A1 (en) Transceivers using a pluggable optical body
CN112230347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885145A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