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8755A -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8755A
CN111928755A CN202010935909.1A CN202010935909A CN111928755A CN 111928755 A CN111928755 A CN 111928755A CN 202010935909 A CN202010935909 A CN 202010935909A CN 111928755 A CN111928755 A CN 111928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horizontal rectangular
piece
scale
rectangula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59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丹
夏凡
黄益平
于书智
潘春宇
腾程友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59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8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8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8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3/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3/02Rulers with scales or marks for direct reading
    • G01B3/04Rulers with scales or marks for direct reading rigid
    • G01B3/08Rulers with scales or marks for direct reading rigid extensi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包括通过凹凸结构嵌合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和第一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构成,第一水平矩形件、第一竖直矩形件、第二水平矩形件不共面,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构成,第三水平矩形件、第二竖直矩形件、第四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测距时,第一水平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沿刻度方向相对移动。本发明可以对固定物体进行远距测量,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构件的分中多采用直尺量距,计算中心点数字,然后找准刻度划线。目前构件或两个杆件的分中需其他直角尺配合,且分中精度低,往往需要两人操作,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号为201820270597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刑事现场勘察用新型痕迹检测测量尺的技术方案,包括测量尺盒,所述测量尺盒中设有直角尺放置区和软尺放置区,所述直角尺放置区用于放置直角尺,所述直角尺由水平尺身与竖直尺身组成,且所述水平尺身下端的底杆处装有橡胶垫,所述水平尺身与竖直尺身的连接处装有量角器,圆形软尺组成包括测量软尺与固定环,测量软尺前端部连接拉环且后端部连接固定块,固定块通过抽插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环连接支撑梁杆,测量软尺与固定环均装在内圆环内。
现有技术中虽然用了两把尺进行组合测量,但连接结构复杂,测量软尺和固定环在实际反复使用过程中易损环,产生形变,影响测量准确度,操作方法复杂,需要两只手进行测量操作。且水平尺身的量程短,在占用同样储存体积的情况下,不能满足长距离测距要求。
且现有的卡尺进行测距时,待测物体一般为可随意移动的物体,可以放入卡尺内进行测量,但实际测量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待测构件的位置是固定的且在不利于人够到的位置,此时使用普通卡尺就无法远距离测距并进行读数,对测量带来了不便,应用场合过于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将两个直角尺嵌合使用,可抽拉,便于一人操作,可以对固定物体进行远距测量,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包括通过凹凸结构嵌合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所述第一直角尺的刻度单位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单位相同,所述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和第一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上设有刻度,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嵌合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共面,所述第一直角尺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值增大方向相反,测距时,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沿刻度方向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背面上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贴面嵌合,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或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背面上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贴面嵌合,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
优选地,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为斜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设有上下对齐的上行刻度和下行刻度,当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通过凹凸结构嵌合后,所述下行刻度的刻度线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线在竖直方向上直接贴近。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内边和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内边形成内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内边所在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内边和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内边形成内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所述第二直角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内边所在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或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测距方法,所述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包括通过凹凸结构嵌合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所述第一直角尺的刻度单位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单位相同,所述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和第一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上设有刻度,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嵌合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共面,所述第一直角尺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值增大方向相反,测距时,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沿刻度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防止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和第一竖直矩形件间形成的垂直面、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和第二竖直矩形件间形成的垂直面均与待测杆件所在的垂直台面贴合,再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贴紧第一杆件,根据两杆件的实际距离,抽拉第二直角尺,使得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刚好贴紧第二杆件;
步骤2、读数:读取第一直角尺的读数为A(mm),A为第一直角尺的量程,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为b(mm)(b≤B),B为第二直角尺的量程;
步骤3、计算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第一直角尺的读数加上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A+b(mm)。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之后增加步骤4和步骤5,用于测定任意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
步骤4、读数:读取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上最相近的厘米刻度C(cm),读取下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区间(D,E)(mm),区间长度小于1mm,取平均值D/2(mm)、E/2(mm);
步骤5、计算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D(mm),则选取平均值D/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为10C+D/2(mm);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E(mm),则选取平均值E/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为10C+E/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竖向高度和横向刻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单独进行调整设计,扩大适用范围。
2、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通过凹凸结构嵌合后实现抽拉使用,测距的总量程为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量程总和,扩大了测距距离,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相对靠近推动,减少储放体积。
3、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凹凸结构设计为表面贴面接触的凸起与凹槽的嵌合结构,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为斜面贴合,使得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嵌合稳定性更高,避免了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前后脱离的情况。
4、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或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避免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左右脱离的情况。
5、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厚度,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厚度,提高整体刚度,延长直角尺的使用寿命。
6、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和第一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不共面,这样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在对物件进行测量时,可以利用第二水平矩形件和第四水平矩形件对两个物件直接接触贴紧,在存在垂直面的工作台上的固定物件可以轻松测距和读数,工作人员的读数视角不再受物件固定位置局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包括通过凹凸结构嵌合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所述第一直角尺的刻度单位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单位相同,所述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1和第一水平矩形件2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1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11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3和第三水平矩形件4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3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12不共面,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上设有刻度,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嵌合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的刻度面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刻度面共面,所述第一直角尺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值增大方向相反,测距时,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沿刻度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12平行设置。
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刻度面上的凸起13、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刻度面背面上的凹槽14,所述凸起13与所述凹槽14贴面嵌合,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刻度面上的刻度或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刻度面上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刻度面背面上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贴面嵌合,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刻度面上的刻度。
所述凸起13和所述凹槽14的上下两侧为斜面贴合。
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的厚度。
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的厚度。
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刻度面上的刻度,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刻度面上设有上下对齐的上行刻度5和下行刻度6,当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通过凹凸结构嵌合后,所述下行刻度6的刻度线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刻度面上的刻度线7在竖直方向上直接贴近。
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和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的内边和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的内边形成内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的内边所在直线重合。
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和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内边和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的内边形成内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所述第二直角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的内边所在直线重合。
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或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刻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距离第二直角尺零刻度线左侧5mm处,避免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左右脱离的情况。
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上的最大刻度值对应的刻度线位置距离第一水平矩形件2的边缘留白5mm,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上的最大刻度值对应的刻度线位置距离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边缘留白5mm。
本发明的第一水平矩形件2和第三水平矩形件4上的横向刻度量程和第一竖直矩形件1、第二竖直矩形件3的高度,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第四水平矩形件1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单独进行调整设计,扩大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通过凹凸结构嵌合后实现抽拉使用,测距的总量程为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量程总和,扩大了测距距离,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相对靠近推动,减少储放体积。
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凹凸结构设计为表面贴面接触的凸起与凹槽的嵌合结构,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为斜面贴合,使得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嵌合稳定性更高,避免了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前后脱离的情况。
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的厚度,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的厚度,提高整体刚度,延长直角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1和第一水平矩形件2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1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2、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1、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11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3和第三水平矩形件4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3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4、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3、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12不共面,这样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在对物件进行测量时,可以利用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第四水平矩形件12对两个物件直接接触贴紧,在存在垂直面的工作台上的固定物件可以轻松测距和读数,工作人员的读数视角不再受物件固定位置局限。
第一水平矩形件2和第三水平矩形件4的材料为透明材料。
设定第一直角尺的量程为A(mm),第二直角尺的量程为B(mm),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精度为mm。
使用本发明的卡尺进行构件测距的方法如下:
1、测任意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
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第一竖直矩形件1间形成的垂直面、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和第二竖直矩形件3间形成的垂直面均与待测杆件所在的垂直台面10贴合,再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贴紧第一杆件8,根据两杆件的实际距离,抽拉第二直角尺,使得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刚好贴紧第二杆件9,此时,读取第一直角尺的读数为A(mm),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为b(mm)(b≤B),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第一直角尺的读数加上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A+b(mm)。
2、测定任意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
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第一竖直矩形件1间形成的垂直面、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和第二竖直矩形件3间形成的垂直面均与待测杆件所在的垂直台面贴合,再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贴紧第一杆件8,根据两杆件的实际距离,抽拉第二直角尺,使得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刚好贴紧第二杆件9,读取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上最相近的厘米刻度C(cm),读取下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区间(D,E)(mm),区间长度小于1mm,取平均值D/2(mm)、E/2(mm),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D(mm),则选取平均值D/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离为10C+D/2(mm);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E(mm),则选取平均值E/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离为10C+E/2(mm)。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设定第一直角尺的量程为25mm,第二直角尺的量程为25mm,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的精度为mm。
1.测任意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的方法为:
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第一竖直矩形件1间形成的垂直面、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和第二竖直矩形件3间形成的垂直面均与待测杆件所在的垂直台面贴合,再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贴紧第一杆件,根据两杆件的实际距离,抽拉第二直角尺,使得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刚好贴紧第二杆件,此时,读取第一直角尺的读数为250(mm),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为34(mm)(b≤B),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第一直角尺的读数加上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284(mm),已知两杆件的实际最远距离为284.22mm,误差为0.22mm,误差小于1mm。
2.测定任意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的方法为:
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和第一竖直矩形件1间形成的垂直面、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和第二竖直矩形件3间形成的垂直面均与待测杆件所在的垂直台面贴合,再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11贴紧第一杆件,根据两杆件的实际距离,抽拉第二直角尺,使得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12刚好贴紧第二杆件,读取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上最相近的厘米刻度14(cm),读取下第一直角尺上14cm的刻度线与第二直角尺上14cm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值区间(4mm,5mm),区间长度小于1mm,取平均值2mm、2.5mm,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4mm,选取平均值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离为142mm,两杆件的实际中心距为142.11mm,误差为0.11mm,误差小于1mm。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凹凸结构嵌合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所述第一直角尺的刻度单位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单位相同,所述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和第一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上设有刻度,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嵌合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共面,所述第一直角尺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值增大方向相反,测距时,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沿刻度方向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背面上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贴面嵌合,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或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背面上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贴面嵌合,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为斜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厚度;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设有上下对齐的上行刻度和下行刻度,当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通过凹凸结构嵌合后,所述下行刻度的刻度线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刻度面上的刻度线在竖直方向上直接贴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内边和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内边形成内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的内边所在直线重合;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内边和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内边形成内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所述第二直角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的内边所在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或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
9.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包括通过凹凸结构嵌合的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所述第一直角尺的刻度单位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单位相同,所述第一直角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一竖直矩形件和第一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一L型尺件、与第一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一竖直矩形件、所述第二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二直角尺为由在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竖直矩形件和第三水平矩形件一体连接成的第二L型尺件、与第二竖直矩形件顶端垂直连接的第四水平矩形件构成,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所述第二竖直矩形件、所述第四水平矩形件不共面,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上设有刻度,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嵌合后,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的刻度面共面,所述第一直角尺和所述第二直角尺的刻度值增大方向相反,测距时,所述第一水平矩形件和所述第三水平矩形件沿刻度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防止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和第一竖直矩形件间形成的垂直面、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和第二竖直矩形件间形成的垂直面均与待测杆件所在的垂直台面贴合,再将第一直角尺的第二水平矩形件贴紧第一杆件,根据两杆件的实际距离,抽拉第二直角尺,使得第二直角尺的第四水平矩形件刚好贴紧第二杆件;
步骤2、读数:读取第一直角尺的读数为A(mm),A为第一直角尺的量程,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为b(mm)(b≤B),B为第二直角尺的量程;
步骤3、计算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第一直角尺的读数加上第二直角尺的读数,两杆件表面的最远距离为A+b(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的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后增加步骤4和步骤5,用于测定任意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
步骤4、读数:读取第一直角尺和第二直角尺上最相近的厘米刻度C(cm),读取下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区间(D,E)(mm),区间长度小于1mm,取平均值D/2(mm)、E/2(mm);
步骤5、计算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D(mm),则选取平均值D/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为10C+D/2(mm);第一直角尺上C刻度与第二直角尺上C刻度之间的距离值更靠近E(mm),则选取平均值E/2(mm),两杆件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距为10C+E/2(mm)。
CN202010935909.1A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Pending CN111928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909.1A CN111928755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909.1A CN111928755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8755A true CN111928755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5909.1A Pending CN111928755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87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4726A (zh) 一种车架纵梁及纵梁板料用检具
CN206113813U (zh) 标距装置
CN111928755A (zh)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CN208536766U (zh) 一种平整度检测器
CN212320582U (zh) 一种垂直面测距分中卡尺
CN218723845U (zh) 一种钢轨的轨腰测量用量具
CN204240922U (zh) 挡块间距校核工具
CN208860272U (zh) 一种两孔中心距检具
CN2809590Y (zh) 简易测高测深量具
CN210570571U (zh) 一种加工件的宽度测量装置
CN111928756A (zh) 一种构件测距分中卡尺及其测距方法
CN213067388U (zh) 一种用于圆角的直径或半径测量工具
CN212320581U (zh) 一种构件测距分中卡尺
CN112197673B (zh) 一种焊缝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1373389U (zh) 一种角度测量尺
CN209416224U (zh) 一种深度尺厚薄规
CN216049497U (zh) 一种多功能卷尺
CN216845934U (zh) 一种快速检定的滑动工作台
CN219829710U (zh) 一种高度检测治具
CN215177370U (zh) 一种游标万能角度尺
CN86203487U (zh) 燕尾槽卡尺
CN207907803U (zh) 一种缺口深度检具
CN216410006U (zh) 一种木工刀具辅助对位的数显量具
CN216620925U (zh) 一种用于工程测绘测量尺
CN215491497U (zh) 一种工程用平面度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