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8424A - 多联机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8424A
CN111928424A CN202010619790.7A CN202010619790A CN111928424A CN 111928424 A CN111928424 A CN 111928424A CN 202010619790 A CN202010619790 A CN 202010619790A CN 111928424 A CN111928424 A CN 111928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pressure side
side refrigerant
control valve
refrigeran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97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强
张晓迪
王海胜
张铭
宋德跃
周明杰
许磊
张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97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8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8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8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多联机空调系统除霜时无法连续制热的问题。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多个室内机、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第一控制阀组用于控制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组用于控制室外机的第一外冷媒口与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连通。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件来使室外机与压缩机高压侧直接连通作为冷凝器,并使至少一个室内机作为蒸发器形成冷媒循环来对室外机除霜,与此同时其余室内机仍然连续制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系统除霜时无法连续制热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多联机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典型结构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其中,多个室内机相互并联设置,四通阀用于控制压缩机的高压侧与室内机连通、低压侧与室外机连通,或者压缩机的高压侧与室外机连通、低压侧与室内机连通,以便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和制热模式之间切换。
当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露点值时,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热模式时将会在室外机外表面结霜,室外机结霜后会影响其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从而降低室内机出风温度,最终使室内机进入防冷风状态,防冷风状态是指当室内机出风温度过低时,为了防止吹冷风,室内机停止运行。为了防止室内机进入防冷风状态,需要定期对室内机进行除霜处理,目前常用的除霜方法是将多联机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通过将压缩机内高温高压的冷媒直接输入室外机来融化其外表面的双层。显然,多联机空调系统在除霜时其室内机将无法继续制热。
因此,如何在多联机空调系统连续制热的同时对其室外机进行除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系统在除霜同时无法连续制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和相互并联的多个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组,其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组,其设置在所述室外机的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机的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在制热除霜模式下:多个所述室内机的第二内冷媒口并联后均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二外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控制至少所述室内机的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其余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并联后均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组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组的数量与所述室内机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在制热除霜模式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剩余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多联机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设置在所述高压侧冷媒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和所述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高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通、所述低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连通,或所述高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连通、所述低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通。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的连通或断开。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包括第三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的连通或断开。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四开关阀中至少一者为电子膨胀阀。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内冷媒口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具体为三位三通阀,所述三位三通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三端口断开;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断开;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二端口断开。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外冷媒口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具体为三位三通阀,所述三位三通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三端口断开;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断开;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二端口断开。
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机、相互并联的多个室内机、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其中,第一控制阀组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组设置在所述室外机的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机的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在制热除霜模式下:多个室内机的第二内冷媒口并联后均与室外机的第二外冷媒口连通,第一控制阀组控制一个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其余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并联后均与高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组控制第一外冷媒口与高压侧冷媒口连通。
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需要除霜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件来使室外机与压缩机的高压侧直接连通作为冷凝器,并使至少一个室内机作为蒸发器形成冷媒循环来对室外机除霜,与此同时其余室内机仍然连续制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系统除霜过程中无法连续制热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和2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和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3和4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和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5至7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8中各组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AC压缩机:oh高压侧冷媒口、il低压侧冷媒口;
HEO室外机:Io1第一外冷媒口、Io2第二外冷媒口;
HEI1第一室内机、HEI2第二室内机、HEI3第三室外机:Oi1第一内冷媒口、Oi2第二内冷媒口;
第一控制阀组:SV1第一开关阀、SV2第二开关阀;3WV1第一三位三通阀:wv11第一端口、wv12第二端口、wv13第三端口;
第二控制阀组:SV3第三开关阀、SV4第四开关阀;3WV2第二三位三通阀:wv21第一端口、wv22第二端口、wv23第三端口;
4WV四通阀:io1第一端口、io2第二端口、io3第三端口、io4第四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冷媒流向示意图可知,第一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AC、室外机HEO、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以包括三个室内机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为例来对其工作原理加以说明,当然本发明中的室内机数量可以为多个,这里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整数个,因此,第一种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具体数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继续参见图1,该多联机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组,第一控制阀组设置于一个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
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组设置于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当然,第一控制阀组也可设置于第二室内机HEI2/第三室内机HEI3的第一内冷媒口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不论第一控制阀组与那个室内机配合使用,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因此,下面结合图1以第一控制阀组设置于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为例,来对该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SV1和第二开关阀SV2,其中,第一开关阀SV1设置于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高压侧冷媒口oh的连通或断开,第二开关阀SV2设置于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的连通或断开。
第二控制阀组件设置于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与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
详细地,继续参见图1,第二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三开关阀SV3和第四开关阀SV4;其中,第三开关阀SV3设置于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和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的连通或断开;第四开关阀SV4设置于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的连通或断开。
当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热模式时:开启第一开关阀SV1,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关闭第二开关阀SV2,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断开;开启第三开关阀SV3,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关闭第四开关阀SV4,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断开;剩余的室内机,即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两者的第一内冷媒口并联并均与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每个室内机的第二内冷媒口oi2相互并联并均与室外机HEO的第二外冷媒口Io2连通。
在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图1中用带箭头实线表示“→”):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经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后分成三路,第一路冷媒由第三室内机HEI3的第一内冷媒口oi1流入第三室内机HEI3内,第二路冷媒由第二室内机HEI2的第一内冷媒口流入第二室内机HEI2内,第三路冷媒流经第一开关阀SV1后由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内,冷媒在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与室内环境热交换放热冷却后流出,再由室外机HEO的第二外冷媒口Io2流入室外机HEO内,在室外机HEO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吸热流出,最后流经第三开关阀SV3由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返回压缩机AC内,完成一个制热循环。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当室外环境温度长时间小于露点温度时,室外机HEO将会结霜从而会降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为此需要定期对室外机HEO进行除霜。
对本实施例中多联机空调系统来说,在制热模式下需要对室外机HEO进行除霜时,即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热除霜模式:关闭第一开关阀SV1,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断开;开启第二开关阀SV2,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关闭第三开关阀SV3,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断开;开启第四开关阀SV4,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两者的第一内冷媒口并联并均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三者的第二内冷媒口并联且均与室外机HEO的第二外冷媒口Io2连通。
参见图2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可知: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图2中用带箭头粗实线表示“→”)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冷媒(图2中用带箭头细实线表示“→”)流入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在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与室外环境热交换放热后由第二内冷媒口流出,另一路冷媒(图2中用带箭头虚线表示“→”)流经第四开关阀SV4后,由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流入室外机HEO内,室外机HEO的霜层遇热后逐渐减少直至消融,室外机HEO内冷媒由其第二外冷媒口Io2流出,这两路冷媒汇合后(图2中用带箭头粗实线表示“→”)流经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二开关阀SV2后返回压缩机AC内。
可见,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需要除霜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件来使室外机HEO与压缩机AC高压侧直接连通作为冷凝器,并使至少一个室内机作为蒸发器形成冷媒循环来对室外机HEO除霜,与此同时其余室内机仍然连续制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系统除霜过程中无法连续制热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种实施例中多联机空调系统设置了一个第一控制阀组,在制热除霜模式下将与之对应的室内机作为蒸发器,其余室内机和室外机HEO作为冷凝器来完成冷媒循环流动。为了选择多个室内机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来充当蒸发器,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第一控制阀组的数量与室内机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3和4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基础上来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其中,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参见图3,与第一种实施例相比,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第一控制阀组的数量与室内机的数量相等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本文在此所说的一一对应设置是指每个室内机都配置一个第一控制阀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而本文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详细地,第二种实施例中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三个第一控制阀组,第一个第一控制阀组设置于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第二个第一控制阀组设置于第二室内机HEI2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第二室内机HEI2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第三个第一控制阀组设置于第三室内机HEI3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和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用于控制第三室内机HEI3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
该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全负荷制热模式时: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地第一控制阀组的第一开关阀SV1开启,第二开关阀SV2关闭,第二控制阀组的第三开关阀SV3开启,第四开关阀SV4关闭。
参见图3,全负荷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图3中用带箭头细实线表示“→”):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经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后分成三路,第一路冷媒由第一室内机HEI1的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内,第二路冷媒由第二室内机HEI2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二室内机HEI2内,第三路冷媒由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内,冷媒在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与室内环境热交换放热冷却后流出,再由室外机HEO的第二外冷媒口Io2流入室外机HEO内,在室外机HEO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吸热后流出,最后流经第三开关阀SV3再由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返回压缩机AC内,完成一个制热循环。
参见图4,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除霜模式下,选择至少一个室内机作为蒸发器,当然可以选择两个室内机作为蒸发器,只要保证有一个室内机作为冷凝器制热即可,下面以第二室内机HEI2作为蒸发器来说明其工作原理:控制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两者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开启、第二开关阀SV2关闭,控制第二室内机HEI2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关闭、第二开关阀SV2开启,与此同时控制第三开关阀SV3关闭、第四开关阀SV4开启。
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需要给室外机HEO除霜时的冷媒流向: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图4中用带箭头粗实线“→”表示)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冷媒(图4中用带箭头细实线表示“→”)由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在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与室外环境热交换放热后由第二内冷媒口oi2流出,另一路冷媒(图4中用带箭头虚线表示“→”)流经第四开关阀SV4后,由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流入室外机HEO内,室外机HEO的霜层遇热后逐渐减少直至消融,室外机HEO内冷媒由其第二外冷媒口Io2流入,这两路冷媒汇合后(图4中用带箭头粗实线表示“→”)流经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二室内机HEI2对应的第二开关阀SV2后返回压缩机AC内。
可见,与第一种实施例相比,这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需要给室外机HEO除霜时,可以根据室内机所在环境温度或者对应的室内是否有人来选择用作蒸发器的室内机,比如当第一室内机HEI1所在室内实际温度已经达到设定目标温度或者是第一室内机HEI1所在室内无人活动时,就可以选择第一室内机HEI1作为蒸发器,而并影响其他室内机的正常制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前所述,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制热模式和制热除霜模式,为了满足用户多种功能需要,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制热模式、制热除霜模式和制冷模式,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这种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5-7来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5至7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二种实施例相比,第三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第一控制阀组、第二控制阀组、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和低压侧冷媒口il之间增设了四通阀4WV,用于控制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与第一控制阀组连通、低压侧冷媒口il与第二控制阀组连通,或者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与第二控制阀组连通、低压侧冷媒口il与第一控制阀组连通。
详细地,参见图5,四通阀4WV包括第一端口io1、第二端口io2、第三端口io3和第四端口io4,其中,第一端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第二端口io2与每个室内机的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连通,第三端口io3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第四端口io4与第三开关阀SV3连通。
该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热模式下时: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连通,第三端口io3和第四端口io4连通,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开启、第二开关阀SV2关闭,第三开关阀SV3开启,第四开关阀SV4关闭。
继续参见图5,制热模式下冷媒流向(图5中用带箭头细实线表示“→”):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经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后,由第一端口进入四通阀4WV,再由第二端口流出后分成三路,第一路冷媒由第一室内机HEI1的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内,第二路冷媒由第二室内机HEI2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二室内机HEI2内,第三路冷媒由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内,冷媒在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与室内环境热交换放热冷却后流出并汇合,然后由室外机HEO的第二外冷媒口Io2流入室外机HEO内,在室外机HEO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吸热流入,最后流经第三开关阀SV3、四通阀4WV后由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返回压缩机AC内,完成一个制热循环。
当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冷模式下时:第一端口io1和第四端口io4连通,第二端口io2和第三端口io3连通,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均开启、第二开关阀SV2均关闭,第三开关阀SV3开启,第四开关阀SV4关闭。
参见图6,制冷模式下冷媒流向(图6中用带箭头细实线表示“→”):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经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经由四通阀4WV和第三开关阀SV3流入室外机HEO,在室外机HEO内与室外环境热交换放热后流出,再分成三路分别进入第一室内机HEI1、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三室内机HEI3,在这三个室内机内与室内环境热交换吸热后经由各自所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和四通阀4WV回流至压缩机AC内。
当该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热除霜模式时,参见图7: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连通,第三端口io3和第四端口io4连通,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开启、第二开关阀SV2关闭,第二室内机HEI2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关闭、第二开关阀SV2开启,第三开关阀SV3关闭,第四开关阀SV4开启。
制热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向为:压缩机AC内高温高压冷媒由其高压侧冷媒口oh流出(图7中用带箭头粗实线“→”表示)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冷媒(图7中由带箭头细实线表示“→”)由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对应的第一开关阀SV1流入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在第一室内机HEI1和第三室内机HEI3内与室外环境热交换放热后由第二内冷媒口oi2流出,另一路冷媒(图7中由带箭头虚线表示“→”)流经第四开关阀SV4后,由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流入室外机HEO内,室外机HEO的霜层遇热后逐渐减少直至消融,室外机HEO内冷媒由其第二外冷媒口Io2流入,这两路冷媒汇合后(图7中由带箭头粗实线表示“→”)流经第二室内机HEI2和第二室内机HEI2对应的第二开关阀SV2后返回压缩机AC内。
进一步地,第三开关阀SV3和第四开关阀SV4中至少一者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不仅具备连通或断开的功能还具备节流降压的作用。
前三种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相同,第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SV1和第二开关阀SV2,第二控制阀组包括第三开关阀SV3和第四开关阀SV4。可以理解,在满足控制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的功能基础上,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并不仅限于这一种结构,下面结合图8来说明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的另一种结构,图8是本发明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三种实施例相比,第四种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的具体结构,因此本文接下来结合图8对两者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相同之处不在赘述。
参见图8,第一控制阀组具体为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下面以与第一室内机HEI1对应设置的第一控制阀组为例来说明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与其他组件的连接关系及其在多联机空调系统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详细地,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包括第一端口wv11、第二端口wv12和第三端口wv13,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包括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的第一端口wv11与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连通、第二端口wv12与四通阀4WV的第二端口io2连通、第三端口wv13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当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端口wv11和第二端口wv12连通,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四通阀4WV的第二端口io2连通;当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端口wv11与第二端口wv12和第三端口wv13均断开,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四通阀4WV的第二端口io2和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均断开;当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端口wv11和第三端口wv13连通,即第一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
继续参见图8,第二控制阀组具体为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包括第一端口wv21、第二端口wv22和第三端口wv23;其中,第一端口wv21与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连通、第二端口wv22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第三端口wv23与四通阀4WV的第四端口io4连通。
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包括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当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端口wv21和第二端口wv22连通,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连通;当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端口wv21与第二端口wv22和第三端口wv23均断开,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四通阀4WV和压缩机AC均不连通;当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端口wv21和第三端口wv23连通,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四通阀4WV的第四端口io4连通。
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全负荷制热模式时:控制三个室内机对应的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均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的第一端口wv11和第二端口wv12连通,即三个室内机HEI1的第一内冷媒口oi1均与四通阀4WV的第二端口io2连通;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的第一端口wv21和第三端口wv23连通,即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四通阀4WV的第四端口io4连通;四通阀4WV的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连通、第三端口io3和第四端口io4连通。
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部分负荷制热模式时:控制停机的室内机对应的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中工作位置,其余的室内机对应的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位于第三工作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优选采用三位三通阀,在部分负荷制冷或制热时控制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以便控制对应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其他元件完全断开。当然,在满足控制对应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oi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的基础上,该第一控制阀组也可以为二位三通阀。同理,在满足控制室外机HEO的第一外冷媒口Io1与压缩机AC的高压侧冷媒口oh或低压侧冷媒口il连通的基础上,该第二控制阀组也可以为二位三通阀。
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冷模式时:控制三个室内机对应的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均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位于第三工作位置,四通阀4WV的工作位置和冷媒流向与第三种实施例相同,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多联机空调系统位于制热除霜模式时:控制三个室内机中至少一个室内机所对应的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三工作位置,其余的室内机对应的第一三位三通阀3WV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三位三通阀3WV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四通阀4WV的工作位置和冷媒流向与第三种实施例相同,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组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也就是说只在一个室内机配置第一控制阀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可参考前面第一种实施例中记载本文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的具体结构也可与适用于第一和第二种实施例不含四通阀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可参考前面针对第一和第二种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中一者可以包括两个开关阀,另一者可以为三位三通阀。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和相互并联的多个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组,其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或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
第二控制阀组,其设置在所述室外机的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冷媒口或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或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
在制热除霜模式下:多个所述室内机的第二内冷媒口并联后均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二外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的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其余所述室内机的第一内冷媒口并联后均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组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的数量与所述室内机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
在制热除霜模式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剩余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设置在所述高压侧冷媒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和所述低压侧冷媒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高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通、所述低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连通,或所述高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连通、所述低压侧冷媒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的连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包括第三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外冷媒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的连通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四开关阀中至少一者为电子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内冷媒口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具体为三位三通阀,所述三位三通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
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三端口断开;
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断开;
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二端口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外冷媒口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高压侧冷媒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低压侧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具体为三位三通阀,所述三位三通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
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三端口断开;
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断开;
所述三位三通阀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和所述第二端口断开。
CN202010619790.7A 2020-06-30 2020-06-30 多联机空调系统 Pending CN111928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790.7A CN111928424A (zh) 2020-06-30 2020-06-30 多联机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790.7A CN111928424A (zh) 2020-06-30 2020-06-30 多联机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8424A true CN111928424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6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9790.7A Pending CN111928424A (zh) 2020-06-30 2020-06-30 多联机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84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172A (zh) * 2022-01-20 2022-04-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7582Y (zh) * 2007-02-13 2008-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同时制冷和制热的空调机组
CN102112818A (zh) * 2008-10-29 2011-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236155A (zh) * 2013-06-20 2014-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8222A (zh) * 2015-06-16 2016-05-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机、多联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8362A (zh) * 2015-11-09 2016-05-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51408A1 (ja) * 2016-09-13 2018-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8151350A (zh) * 2017-12-20 2018-06-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三管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59332A (zh) * 2018-06-05 2018-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同时制热和制冷的一拖多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386986A (zh) * 2018-10-22 2019-02-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CN110926072A (zh) * 2019-11-21 2020-03-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7582Y (zh) * 2007-02-13 2008-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同时制冷和制热的空调机组
CN102112818A (zh) * 2008-10-29 2011-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236155A (zh) * 2013-06-20 2014-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8222A (zh) * 2015-06-16 2016-05-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机、多联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8362A (zh) * 2015-11-09 2016-05-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51408A1 (ja) * 2016-09-13 2018-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8151350A (zh) * 2017-12-20 2018-06-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三管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59332A (zh) * 2018-06-05 2018-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同时制热和制冷的一拖多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386986A (zh) * 2018-10-22 2019-02-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CN110926072A (zh) * 2019-11-21 2020-03-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172A (zh) * 2022-01-20 2022-04-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3917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25764B (zh)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237928B (zh) 一种双温双闪发空调制冷系统
CN110425765B (zh)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1906221B2 (en) Defrosting control method of multifunctional multi-split system with double four-way valves
CN113154522B (zh)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CN214148412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110940056A (zh) 不停机化霜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75632U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110631286B (zh)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928424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1336711A (zh) 热泵系统及其相应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257710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32618A (zh) 具有连续制热功能的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930175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593017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5638113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0892242U (zh) 换热系统
CN210892244U (zh) 换热系统
CN210740787U (zh) 换热系统
CN212006288U (zh) 热泵系统
CN211290283U (zh) 一种外机不停机除霜系统与空调器
CN210425298U (zh) 具有连续制热功能的室外机、空调系统
CN210154123U (zh) 空调系统
CN11279765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8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