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7414A -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7414A
CN111927414A CN201910392889.5A CN201910392889A CN111927414A CN 111927414 A CN111927414 A CN 111927414A CN 201910392889 A CN201910392889 A CN 201910392889A CN 111927414 A CN111927414 A CN 111927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ll
pipe
annular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28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7414B (zh
Inventor
何传兴
陈鹏
田野
胡燕
许佳赛
董亮
朱晓亮
王兴亚
施玉�
张成宇
伍宇博
张晨剑
由春坤
李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928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7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7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7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7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7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1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in the borehole
    • E21B33/12Packers; Plugs
    • E21B33/128Packers; Plugs with a member expanded radially by axial pressure
    • E21B33/1285Packers; Plugs with a member expanded radially by axial pressure by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注汽采油管柱,包括:油管、热采封隔器、抽油泵、筛管、以及丝堵;所述丝堵将所述注汽采油管柱的末端封堵;所述油管内设有连接所述抽油泵的抽油杆。其中,所述热采封隔器具有中心管和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体、设置于所述外管体上的胶筒;所述外管体和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的上端在所述胶筒的上方与所述外管体的外部相通;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在所述胶筒的下方与所述外管体的外部相通;所述中心管能被所述抽油杆推动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中心管在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关闭;所述中心管在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打开。该注汽采油管柱能够提升抽油泵的沉没度,提升采油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吞吐是稠油开采的一个重要工艺,在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首先需要下入注汽管柱,注汽结束后起出注汽管柱,进行焖井,然后再下入开采管柱进行采油,这样就需要起下两趟管柱才能完成这个工艺流程。目前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有必要研究一种注汽采油管柱,以减少作业流程,降低开采成本。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热采封隔器及其注汽采油管柱,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注汽采油管柱,以能够实现不需要起出抽油杆就可以注汽,注汽结束后下放抽油杆即可采油,并且能够提升抽油泵的沉没度,提升采油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包括:油管、顺序连接在所述油管上的热采封隔器、抽油泵、筛管、以及丝堵;所述丝堵将所述注汽采油管柱的末端封堵;所述油管内设有连接所述抽油泵的抽油杆;其中,
所述热采封隔器用于将所述油管和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分隔;所述热采封隔器具有中心管和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体、设置于所述外管体上的胶筒;所述外管体和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的上端在所述胶筒的上方与所述外管体的外部相通;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在所述胶筒的下方与所述外管体的外部相通;所述中心管能被所述抽油杆推动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中心管在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关闭;所述中心管在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打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抽油泵包括:
滑套,所述滑套上具有一通孔;
设置在所述滑套内部的爪簧,所述爪簧能与所述滑套之间能产生滑动以使所述通孔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
设置在爪簧下端的用于将液体提升的提升机构;
套设在所述滑套、所述提升机构外的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滑套和所述提升机构形成环形空间;
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提升机构下端的双通接头,所述双通接头具有连通所述环形空间与所述双通接头下方的开口、连通所述提升机构和所述双通接头侧方的通道;
当所述通孔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开口、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通孔形成第一流道,当所述通孔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通道、所述提升机构形成第二流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套、所述外管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使得所述环形空间的上端密封;所述爪簧和所述上连接头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至少包括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套内壁的下端设置有能与所述爪簧相卡住的凸起部;所述双通接头的下端连接有尾管,所述尾管的外侧设置有筛网和对所述筛网起扶正作用的筛网扶正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与所述滑套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的柱塞拉杆;
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柱塞拉杆之间的柱塞接头、与柱塞接头相连接的第一柱塞、与所述柱塞相连接的第一阀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座下端的第一阀球、与所述柱塞拉杆相连接的第二柱塞、套设在所述第二柱塞外的第二阀球、与所述柱塞拉杆相连接并对所述第二阀球限位的限位件、与所述外筒相连接用于抵住所述第二阀球的第二阀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筒包括与所述滑套相连接的泵筒,与所述泵筒下端相连接的泵筒下接头,与所述泵筒下接头相连接的固定阀外筒;所述第二柱塞与所述柱塞拉杆之间设置有扶正杆体;所述扶正杆体与所述第二柱塞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连接,所述固定阀外筒与所述泵筒下接头之间设置有固定阀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筒的下端连接有外筒扶正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柱塞与所述第二阀球之间设置有固定阀密封筒,所述固定阀密封筒的上端设置有能对所述第二阀球进行限位的固定螺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柱塞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头;所述固定阀阀套上具有贯穿孔以使所述固定阀阀套上下方连通,所述固定阀罩能与所述连接接头之间能够产生滑动以使所述贯穿孔封闭或打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采封隔器包括有上接头,上接头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管体,一外管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下端内壁,一中心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接头下端内壁,所述中心管外壁与外管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通道,所述管体的侧壁设有与环形过油通道连通的过流透孔;所述中心管邻近其底端的外壁向外侧凸设有一段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环形凸起结构中设有沿中心管轴向上下贯通的导流孔,与导流孔周向错开的位置上还设有贯通中心管和环形凸起结构的径向穿孔;外管体的下端与环形凸起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环形过油通道轴向导通;在所述环形凸起结构外壁套设有环形球面阀,中心管底端外壁套设有与环形球面阀对应配合的环形球座;环形球座下部内壁设有与抽油杆卡接的环槽,环形球座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周向分瓣爪簧,各爪簧外壁面设有定位卡接部;一下接头由下向上套设在环形球面阀和环形球座外壁,下接头上端与外管体底端外壁密封固定连接;外管体底端与环形球面阀顶端具有间距,由外管体底端、环形球面阀顶端、下接头内壁和环形凸起结构外壁围成一环形腔体,所述径向穿孔与环形腔体连通;所述下接头内壁面呈上下间隔地环设有能与定位卡接部卡接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下接头侧壁上还设有贯通侧壁的透孔,定位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定位槽时,所述透孔由环形球座遮挡;定位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定位槽时,所述透孔与环形凸起结构中的导流孔连通;位于管体下方的外管体外壁上依序设有胶筒和挤压胶筒变形膨胀并保持胶筒膨胀的挤压驱动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压驱动组件包括有套设在外管体外壁能移动的坐封活塞缸,该坐封活塞缸上端封闭下端呈开口,坐封活塞缸内部设有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活塞体,活塞体上端与坐封活塞缸上端之间形成封闭的灌药腔,灌药腔里装有正辛烷,坐封活塞缸侧壁与活塞体由坐封销钉固定;活塞体下方还设有一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锁紧管,锁紧管外壁上设有一段向下止退环槽,向下止退环槽由多圈锯齿形环槽紧密排列构成;坐封活塞缸下端固定连接一锁紧环,锁紧环套设在锁紧管外壁,锁紧环内壁面设有与向下止退环槽对应配合的止退环牙;锁紧管下方还设有一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塞体与外管体外壁为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管是由第一紧定螺钉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所述坐封活塞缸下端固定连接一锁紧外管,所述锁紧环通过第二紧定螺钉与锁紧外管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通过第三紧定螺钉固定连接在锁紧管的底端外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体底端外壁螺纹连接一定位挡环;定位挡环上方设有一套设于外管体管壁的连接环,连接环抵靠于定位挡环上端,连接环外壁设有外螺纹,下接头上端内壁螺纹连接于连接环。
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注汽采油管柱通过设有具有过油通道的热采封隔器,在需要注入蒸汽时将注采封隔器的中心管通过抽油杆提拉位于第一位置,将过油通道关闭,避免蒸汽进入到胶筒以上环空部分,在需要采油时,通过抽油杆将中心管推动至第二位置,将过油通道打开。原油经过油通道进入位于热采封隔器上方的油套环空,将热采封隔器浸没,提升抽油泵的沉没度,提升采油效果。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注汽采油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热采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热采封隔器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热采封隔器中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热采封隔器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
图8为图1的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
图9为图1的抽油泵泵筒外的第一流道打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
图10为图1的抽油泵泵筒外的第一流道打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
图11为图1的抽油泵中双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00、热采封隔器;
101、上接头;102、管体;37、过流透孔;103、外管体;35、定位挡环;36、连接环;104、中心管;41、环形凸起结构;411、导流孔;412、径向穿孔;413、止挡部;105、过油通道;106、环形球面阀;61、环形腔体;107、环形球座;71、环槽;72、周向分瓣爪簧;721、定位卡接部;108、下接头;81、第一定位槽;82、第二定位槽;83、透孔;91、胶筒;92、挤压驱动组件;921、坐封活塞缸;922、活塞体;923、灌药腔;924、坐封销钉;925、锁紧管;9251、第一紧定螺钉;926、锁紧环;9261、第二紧定螺钉;927、限位套;9271、第三紧定螺钉;928、锁紧外管;200、油管;300、抽油泵;400、丝堵;500、筛管;900、套管;1000、注汽采油管柱;301、抽油杆;
1、上连接头;2、滑套;3、弹簧;4、爪簧;5、外管;6、上部接头;7、拉杆上接头;8、柱塞拉杆;9、泵筒;10、柱塞接头;11、第一柱塞;12、第一阀座;13、第一阀球;14、扶正杆体;15、泵筒下接头;16、锁紧螺母;17、固定阀外筒;18、连接接头;19、固定阀罩;20、固定螺母;21、第二阀球;22、第二阀座;23、固定阀密封筒;24、第二柱塞;25、外筒扶正器;26、下连接头;27、双通接头;271、开口;272、通道;28、筛网;29、尾管;30、筛网扶正器;31、第一流道;32、第二流道;33、环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采油过程中为了防止对封隔器的损害需要将动液面引到封隔器上部来,这就需要封隔器能够实现两个状态,在注汽时实现密封,保证注入的蒸汽不能进入到胶筒以上环空部分;在采油时需要将液体通过过油通道绕到胶筒以上环空部分。并且,可以提升抽油泵的沉没度,提高采油效率。针对上述说明,结合注蒸汽的高温环境(350度),本发明人提出了以下一种注汽采油管柱,以实现上述工况。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注汽采油管柱1000,包括:油管200、顺序连接在所述油管200上的热采封隔器100、抽油泵300、筛管500、以及丝堵400。所述丝堵400将所述注汽采油管柱1000的末端封堵;所述油管200内设有连接所述抽油泵300的抽油杆301。
其中,所述热采封隔器100用于将所述油管200和套管900之间的油套环空分隔;所述热采封隔器100具有中心管104和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体103、设置于所述外管体103上的胶筒91;所述外管体103和所述中心管104之间形成过油通道105;所述过油通道105的上端在所述胶筒的上方与所述外管体103的外部相通;所述过油通道105的下端在所述胶筒91的下方与所述外管体103的外部相通;所述中心管104能被所述抽油杆301推动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中心管104在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105关闭;所述中心管104在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105打开。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注汽采油管柱通过设有具有过油通道105的热采封隔器100,在需要注入蒸汽时将注采封隔器100的中心管104通过抽油杆301提拉位于第一位置,将过油通道105关闭,避免蒸汽进入到胶筒91以上环空部分,在需要采油时,通过抽油杆301将中心管104推动至第二位置,将过油通道105打开。原油经过油通道105进入位于热采封隔器100上方的油套环空,将热采封隔器100浸没,提升抽油泵300的沉没度,提升采油效果。
如图2至图6所示,热采封隔器100包括有上接头101,管体102,外管体103,中心管104,下接头108。其中,上接头101下部外壁螺纹连接有管体102,外管体10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管体102下端内壁,中心管104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上接头101下端内壁,所述中心管104外壁与外管体103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通道105,所述管体102的侧壁设有与环形过油通道105连通的过流透孔37。
所述中心管104邻近其底端的外壁向外侧凸设有一段环形凸起结构41,所述环形凸起结构41中设有平行中心管104轴向上下贯通的导流孔4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孔411为两个横截面呈弧形的通孔),与导流孔411周向错开的位置上还设有径向贯通中心管104和环形凸起结构41的径向穿孔412(如图5、图6所示)。
外管体103的下端与环形凸起结构41的上端固定连接(如焊接),所述导流孔411与所述环形过油通道105轴向导通;在所述环形凸起结构41外壁套设有环形球面阀106,环形凸起结构41外壁底端还设有防止环形球面阀106从环形凸起结构41外壁脱离的止挡部413;中心管104底端外壁套设有与环形球面阀106对应配合的环形球座107;环形球座107下部内壁设有与抽油杆卡接的环槽71,环形球座107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周向分瓣爪簧72,所述周向分瓣爪簧72为一段管体,管体一侧向外延伸出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爪簧,该管体与环形球座107下部外壁为螺纹连接,各爪簧外壁面设有定位卡接部721。
下接头108由下向上套设在环形球面阀106和环形球座107外壁,下接头108上端与外管体103底端外壁密封固定连接;外管体103底端与环形球面阀106顶端具有间距,由外管体103底端、环形球面阀106顶端、下接头108内壁和环形凸起结构41外壁围成一环形腔体61,所述径向穿孔412与环形腔体61连通;所述下接头108内壁面呈上下间隔地环设有能与定位卡接部721卡接的第一定位槽81和第二定位槽82;所述下接头108侧壁上还设有贯通侧壁的透孔83。
定位卡接部721卡接于第一定位槽81时,也即中心管104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孔83由环形球座107遮挡,且环形球面阀106与环形球座107相互压紧密封。环形球面阀106与环形球座107形成球面密封结构。定位卡接部721卡接于第二定位槽82时,也即中心管104位于第二位置时,环形球座107下移并与环形球面阀106脱离,所述透孔83不再被环形球座107遮挡,所述透孔83与环形凸起结构41中的导流孔411连通;位于管体102下方的外管体103外壁上依序设有胶筒91和挤压胶筒91变形膨胀并保持胶筒91膨胀的挤压驱动组件92。
所述挤压驱动组件92包括有套设在外管体103外壁能移动的坐封活塞缸921,该坐封活塞缸921上端封闭下端呈开口,坐封活塞缸921内部设有与外管体103外壁固定连接的活塞体922,活塞体922上端与坐封活塞缸921上端之间形成封闭的灌药腔923,灌药腔923里装有正辛烷,正辛烷受热会变成气体,灌药腔923体积膨胀推动坐封活塞缸921向上移动,坐封活塞缸921侧壁与活塞体922由坐封销钉924固定;活塞体922下方还设有一与外管体103外壁固定连接的锁紧管925,锁紧管925外壁上设有一段向下止退环槽,向下止退环槽由多圈锯齿形环槽紧密排列构成;坐封活塞缸921下端固定连接一锁紧环926,锁紧环926套设在锁紧管925外壁,锁紧环926内壁面设有与向下止退环槽对应配合的止退环牙,由此保证锁紧环926只能单向向上移动,而不能反向向下移动;锁紧管925下方还设有一与外管体103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套92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密封接触面都设置密封圈或石墨密封环等。
其中,环形球座107下部内壁设有与抽油泵300的抽油杆301卡接的环槽71,所述抽油杆301上设有与该环槽71配合卡接的径向凸台(图中未示出),所述径向凸台上围绕抽油杆301设有多个轴向贯通孔(图中未示出);注汽时,蒸汽可以通过上述多个轴向贯通孔向下方井筒中注入。
由上所述,本发明热采封隔器100能够使注汽采油管柱实现不需要起出抽油杆就可以注汽,注汽结束后下放抽油杆即可采油;由此可以减少作业流程,降低开采成本,达到降本增效。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体922与外管体103外壁为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管925是由第一紧定螺钉9251与外管体103外壁固定连接的;所述坐封活塞缸921下端固定连接一锁紧外管928,所述锁紧环926通过第二紧定螺钉9261与锁紧外管928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927与锁紧管925的底端外壁螺纹连接,且再通过第三紧定螺钉9271固定连接。
外管体103底端外壁螺纹连接一定位挡环35;定位挡环35上方设有一套设于外管体103管壁的连接环36,连接环36抵靠于定位挡环35上端,连接环36外壁设有外螺纹,下接头108上端内壁螺纹连接于连接环36上。
该热采封隔器使用过程如下:
注汽时,定位卡接部721卡接于第一定位槽81,所述透孔83由环形球座107遮挡,且环形球面阀106与环形球座107相互压紧密封;通过中心管4向下注入蒸汽,由于温度升高,正辛烷受热气化,灌药腔923体积膨胀推动坐封活塞缸921向上移动,坐封销钉924被剪断,坐封活塞缸921带动锁紧环926相对锁紧管925向上移动,坐封活塞缸921挤压胶筒91使胶筒坐封,实现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由于,锁紧环926内壁面的止退环牙与向下止退环槽的配合作用,使锁紧环926不能反向向下移动,由此使胶筒91保持持续稳定变形膨胀,保证油套环空稳定封隔;在胶筒坐封的同时,如图1中向下箭头所示,蒸汽通过径向穿孔412进入环形腔体61推动环形球面阀106下移并与环形球座107紧密接触密封,保证夹壁封隔,由此可以保证蒸汽不会经过导流孔411、环形过油通道105和过流透孔37绕道胶筒91以上环空部分。
采油时,停止注汽,温度下降,胶筒91由于锁紧环926的作用不能收缩,胶筒91保持稳定的坐封状态;此时,通过与环形球座107下部环槽71卡接的抽油杆推动环形球座107下移,使定位卡接部721卡接于第二定位槽82(采油位置),环形球座107下移时与环形球面阀106脱离,所述透孔83不再被环形球座107遮挡,所述透孔83与环形凸起结构41中的导流孔411连通;如图1中向上箭头所示,液体(原油)通过透孔83、导流孔411、环形过油通道105和过流透孔37绕到胶筒91以上环空部分,从而实现采油作业。
如图1所示,抽油泵300连接在油管200上,并位于热采封隔器100的下方。套管900中的原油经筛管500进入油管200中,被抽油泵300汲取。在采油时由于热采封隔器100的过油通道105的存在,原油在套管900可以将热采封隔器100浸没,使得抽油泵300具有合适的沉没度,保证采油效果。
结合图7、图8所示,抽油泵300包括:滑套2,滑套2上具有一通孔,设置在滑套2内部的爪簧4,爪簧4能与滑套2之间能产生滑动以使通孔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设置在爪簧4下端的用于将液体提升的提升机构;套设在滑套2、提升机构外的外管5,外管5与滑套2和提升机构形成环形空间33;设置在外管5与提升机构下端的双通接头27,双通接头27具有连通环形空间33与双通接头27下方的开口271、连通提升机构和双通接头27侧方的通道272;当通孔处于打开状态时,开口271、环形空间33和通孔形成第一流道31,当通孔处于关闭状态时,通道272、提升机构形成第二流道32。
在管柱中设置有本抽油泵300,当注汽阶段时,通过上提抽油杆使得泵筒9内的通道272封闭,泵筒9外的第一流道31打开,气体从泵筒9外的第一流道31注入至管柱的下部,不经过泵筒9内的通道272部,如此解决了高温蒸汽对抽油泵300泵筒9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害,同时也减少了抽油泵300泵筒9内部的结垢,进而减少抽油泵300在正常运行时因结垢而出现的各种卡死问题。
下面将对本发明中的抽油泵300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7所示,滑套2的侧壁上具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滑套2的内壁和外壁。滑套2的内部设置有爪簧4,爪簧4能与滑套2产生滑动,当爪簧4向上滑动时,滑套2上的通孔处于打开状态,当爪簧4向下滑动时,滑套2上的通孔被爪簧4封闭处于关闭状态。
爪簧4的下端连接有用于将液体提升的提升机构,滑套2、提升机构外套设有外管5,外管5与滑套2和提升机构形成环形空间33。该环形空间33与滑套2上的通孔连通。当爪簧4向上滑动时,滑套2上的通孔处于打开状态,环形空间33与滑套2内部连通,此时高温蒸汽可以滑套2的通孔中进入环形空间33。
滑套2、外管5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头1,上连接头1使得环形空间33的上端密封。
爪簧4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液体提升的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包括:外筒,外筒的上端与滑套2相连接;设置在外筒内的柱塞拉杆8;设置在外筒和柱塞拉杆8之间的柱塞接头10、与柱塞接头10相连接的第一柱塞11、与柱塞相连接的第一阀座12、设置在第一阀座12下端的第一阀球13、与柱塞拉杆8相连接的第二柱塞24、套设在第二柱塞24外的第二阀球21、与柱塞拉杆8相连接并对第二阀球21限位的限位件、与外筒相连接用于抵住第二阀球21的第二阀座22。
提升机构的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泵300的原理类似,在柱塞拉杆8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阀座12和第一阀球13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处于第一阀球13上方的流体向上运动。第二阀球21与第二阀座22之间则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阀球21下方的流体通过第二阀球21流向第二阀球21上方。在柱塞拉杆8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阀球21与第二阀座22之间则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阀座12和第一阀球13处于打开状态,第一阀球13下方的流体则通过第一阀球13流向第一阀球13上方。如此往复,进而实现提升机构将流体向上抽吸。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柱塞24与第二阀球21之间可以设置有固定阀密封筒23,固定阀密封筒23的上端设置有能对第二阀球21进行限位的固定螺母2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柱塞24的下端可以设置有下连接头26。该下连接头26用于对第二柱塞24的底部进行封闭,以防止第二柱塞24的内部进入液体。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柱塞拉杆8的上端可以连接有上部接头6,上部接头6与柱塞拉杆8之间通过拉杆上接头7相连接,上部接头6可直接与抽油杆相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爪簧4和上连接头1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设置有弹性件后,当抽油杆带动上部接头6向上运动时,上部接头6通过拉杆上接头7带动爪簧4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滑套2上的通孔处于打开状态。当抽油杆向下运动或抽油杆不存在向上的施力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爪簧4向下运动,进而使得滑套2上的通孔处于关闭状态。该弹性件可以是弹簧3,当然的,在本申请中对弹性件的种类不做任何限制,其它任何具有弹性的能够使得爪簧4往复运动的元件均是可行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套2内壁的下端设置有能与爪簧4相卡住的凸起部,当爪簧4向上运动时,能够通过该凸起部与滑套2相卡,从而带动滑套2向上运动。
为了整个装置的安装方便,外筒被拆分成多个部件,如此可以方便整个外筒安装到外管5内部,所以外筒可以包括与滑套2相连接的泵筒9,与泵筒9下端相连接的泵筒下接头15,与泵筒下接头15相连接的固定阀外筒1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扶正杆体14与第二柱塞24之间通过连接接头18连接,固定阀外筒17与泵筒下接头15之间设置有固定阀罩19。固定阀阀套上具有贯穿孔以使固定阀阀套上下方连通,固定阀罩19能与连接接头18之间能够产生滑动以使贯穿孔封闭或打开。当连接接头18向上移动时,贯穿孔打开,下部的流体能够进入固定阀罩19的上部。当连接接头18向下移动时,贯穿孔封闭,防止固定阀罩19上部的流体向下移动,固定阀罩19上部的流体能够更好的通过第一阀球13向上移动至上方。连接接头18的上方设置有一锁紧螺母16,该锁紧螺母16用于保证连接接头18连接的牢固性,长时间作业后防止连接接头18松动。
图11为本发明抽油泵300中双通接头2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双通接头27的开口271至少为一个,开口271绕双通接头27的轴线环向分布于边沿。双通接头27的通道272连通双通接头27上表面中部与双通接头27的侧方。如此,环形空间33通过双通接头27两侧的开口271能够与双通接头27的下端连通。外筒的内部通过双通接头27的通道272能够与双通接头27的侧方相连通,也就是说,油井中的原油可以通过双通接头27的通道272流入外筒的内部,原油进而通过提升机构向上被抽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筒的下端可以连接有外筒扶正器25,该外筒扶正器25对外筒起扶正作用,可以使得外筒保持竖直状态,同时避免外筒与外管5相接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通接头27的下端连接有尾管29,尾管29的外侧设置有筛网28和对筛网28起扶正作用的筛网扶正器30。该筛网28的作用在于在通过提升机构与双通接头27的通道272形成的第二流道32对井下进行抽汲原油时,防止杂质通过双通接头27的通道272而进入提升机构内部。
图9为本发明抽油泵300泵筒9外的第一流道31打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图10为本发明抽油泵300泵筒9外的第一流道31打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如图9、图10所示,在管柱中设置有本抽油泵300后,抽油杆与抽油泵300的上部接头6相连接,当注汽阶段时,通过上提抽油杆使得外筒内的通道272封闭,同时,爪簧4与滑套2产生滑动以使滑套2上的通孔打开,进而使外筒外的第一流道31连通,气体可以从外筒外的第一流道31注入至管柱的下部,不经过外筒内的通道272,如此解决了高温蒸汽对抽油泵300外筒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害,同时也减少了抽油泵300外筒内部的结垢,进而减少抽油泵300在正常运行时因结垢而出现的各种卡死问题。
在管柱中设置有本抽油泵300,当注汽阶段时,通过上提抽油杆使得外筒内的通道272封闭,外筒外的注汽通道272打开,在放喷时还可以让流体从注气通道272通过,不经过外筒内,可以减少放喷时因液流速度过快而对外筒内部零件造成的磨损。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3)

1.一种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顺序连接在所述油管上的热采封隔器、抽油泵、筛管、以及丝堵;所述丝堵将所述注汽采油管柱的末端封堵;所述油管内设有连接所述抽油泵的抽油杆;其中,
所述热采封隔器用于将所述油管和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分隔;所述热采封隔器具有中心管和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体、设置于所述外管体上的胶筒;所述外管体和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的上端在所述胶筒的上方与所述外管体的外部相通;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在所述胶筒的下方与所述外管体的外部相通;所述中心管能被所述抽油杆推动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中心管在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关闭;所述中心管在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过油通道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泵包括:
滑套,所述滑套上具有一通孔;
设置在所述滑套内部的爪簧,所述爪簧能与所述滑套之间能产生滑动以使所述通孔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
设置在爪簧下端的用于将液体提升的提升机构;
套设在所述滑套、所述提升机构外的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滑套和所述提升机构形成环形空间;
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提升机构下端的双通接头,所述双通接头具有连通所述环形空间与所述双通接头下方的开口、连通所述提升机构和所述双通接头侧方的通道;
当所述通孔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开口、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通孔形成第一流道,当所述通孔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通道、所述提升机构形成第二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所述外管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使得所述环形空间的上端密封;所述爪簧和所述上连接头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至少包括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内壁的下端设置有能与所述爪簧相卡住的凸起部;所述双通接头的下端连接有尾管,所述尾管的外侧设置有筛网和对所述筛网起扶正作用的筛网扶正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与所述滑套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的柱塞拉杆;
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柱塞拉杆之间的柱塞接头、与柱塞接头相连接的第一柱塞、与所述柱塞相连接的第一阀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座下端的第一阀球、与所述柱塞拉杆相连接的第二柱塞、套设在所述第二柱塞外的第二阀球、与所述柱塞拉杆相连接并对所述第二阀球限位的限位件、与所述外筒相连接用于抵住所述第二阀球的第二阀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与所述滑套相连接的泵筒,与所述泵筒下端相连接的泵筒下接头,与所述泵筒下接头相连接的固定阀外筒;所述第二柱塞与所述柱塞拉杆之间设置有扶正杆体;所述扶正杆体与所述第二柱塞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连接,所述固定阀外筒与所述泵筒下接头之间设置有固定阀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下端连接有外筒扶正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塞与所述第二阀球之间设置有固定阀密封筒,所述固定阀密封筒的上端设置有能对所述第二阀球进行限位的固定螺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塞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头;所述固定阀阀套上具有贯穿孔以使所述固定阀阀套上下方连通,所述固定阀罩能与所述连接接头之间能够产生滑动以使所述贯穿孔封闭或打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采封隔器包括有上接头,上接头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管体,一外管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下端内壁,一中心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接头下端内壁,所述中心管外壁与外管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通道,所述管体的侧壁设有与环形过油通道连通的过流透孔;所述中心管邻近其底端的外壁向外侧凸设有一段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环形凸起结构中设有沿中心管轴向上下贯通的导流孔,与导流孔周向错开的位置上还设有贯通中心管和环形凸起结构的径向穿孔;外管体的下端与环形凸起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环形过油通道轴向导通;在所述环形凸起结构外壁套设有环形球面阀,中心管底端外壁套设有与环形球面阀对应配合的环形球座;环形球座下部内壁设有与抽油杆卡接的环槽,环形球座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周向分瓣爪簧,各爪簧外壁面设有定位卡接部;一下接头由下向上套设在环形球面阀和环形球座外壁,下接头上端与外管体底端外壁密封固定连接;外管体底端与环形球面阀顶端具有间距,由外管体底端、环形球面阀顶端、下接头内壁和环形凸起结构外壁围成一环形腔体,所述径向穿孔与环形腔体连通;所述下接头内壁面呈上下间隔地环设有能与定位卡接部卡接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下接头侧壁上还设有贯通侧壁的透孔,定位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定位槽时,所述透孔由环形球座遮挡;定位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定位槽时,所述透孔与环形凸起结构中的导流孔连通;位于管体下方的外管体外壁上依序设有胶筒和挤压胶筒变形膨胀并保持胶筒膨胀的挤压驱动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驱动组件包括有套设在外管体外壁能移动的坐封活塞缸,该坐封活塞缸上端封闭下端呈开口,坐封活塞缸内部设有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活塞体,活塞体上端与坐封活塞缸上端之间形成封闭的灌药腔,灌药腔里装有正辛烷,坐封活塞缸侧壁与活塞体由坐封销钉固定;活塞体下方还设有一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锁紧管,锁紧管外壁上设有一段向下止退环槽,向下止退环槽由多圈锯齿形环槽紧密排列构成;坐封活塞缸下端固定连接一锁紧环,锁紧环套设在锁紧管外壁,锁紧环内壁面设有与向下止退环槽对应配合的止退环牙;锁紧管下方还设有一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与外管体外壁为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管是由第一紧定螺钉与外管体外壁固定连接的;所述坐封活塞缸下端固定连接一锁紧外管,所述锁紧环通过第二紧定螺钉与锁紧外管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通过第三紧定螺钉固定连接在锁紧管的底端外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汽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外管体底端外壁螺纹连接一定位挡环;定位挡环上方设有一套设于外管体管壁的连接环,连接环抵靠于定位挡环上端,连接环外壁设有外螺纹,下接头上端内壁螺纹连接于连接环。
CN201910392889.5A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Active CN111927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2889.5A CN111927414B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2889.5A CN111927414B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7414A true CN111927414A (zh) 2020-11-13
CN111927414B CN11192741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328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2889.5A Active CN111927414B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741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8928Y (zh) * 2001-10-19 2003-01-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井大通径大跨度封堵调层管柱
CN102562004A (zh) * 2012-01-19 2012-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热采井一趟管柱分注合采方法
EA201290226A1 (ru) * 2009-10-28 2012-10-30 Шеврон Ю.Эс.Эй. Инк.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создания кольцевой пробки в подземной скважине
CN104514535A (zh) * 2014-12-26 2015-04-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及其采油方法
WO2015183277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Packer assembly with thermal expansion buffers
CN105756909A (zh) * 2016-04-11 2016-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抽油泵
CN205532511U (zh) * 2016-04-11 2016-08-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抽油装置
CN107013190A (zh) * 2017-06-03 2017-08-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驱油井生产管柱及实施方法
CN107476789A (zh) * 2017-09-20 2017-12-15 东营华力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封隔器注采一体化泵及方法
CN206942722U (zh) * 2017-07-31 2018-01-30 长葛市金博机械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原井管柱的封隔装置及验封管柱
CN207017980U (zh) * 2017-06-03 2018-02-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驱油井生产管柱
CN207144912U (zh) * 2017-09-20 2018-03-27 东营华力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封隔器注采一体化泵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8928Y (zh) * 2001-10-19 2003-01-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井大通径大跨度封堵调层管柱
EA201290226A1 (ru) * 2009-10-28 2012-10-30 Шеврон Ю.Эс.Эй. Инк.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создания кольцевой пробки в подземной скважине
CN102562004A (zh) * 2012-01-19 2012-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热采井一趟管柱分注合采方法
WO2015183277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Packer assembly with thermal expansion buffers
CN104514535A (zh) * 2014-12-26 2015-04-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及其采油方法
CN105756909A (zh) * 2016-04-11 2016-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抽油泵
CN205532511U (zh) * 2016-04-11 2016-08-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抽油装置
CN107013190A (zh) * 2017-06-03 2017-08-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驱油井生产管柱及实施方法
CN207017980U (zh) * 2017-06-03 2018-02-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驱油井生产管柱
CN206942722U (zh) * 2017-07-31 2018-01-30 长葛市金博机械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原井管柱的封隔装置及验封管柱
CN107476789A (zh) * 2017-09-20 2017-12-15 东营华力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封隔器注采一体化泵及方法
CN207144912U (zh) * 2017-09-20 2018-03-27 东营华力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封隔器注采一体化泵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顾启林等: "X441-210 型热采封隔器的研制与室内试验", 《石油机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7414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1866B2 (en) Production tubing drain valve
EP2841685B1 (en) Tubing retrievable injection valve assembly
US7347273B2 (en) Bottom hold completion system for an intermittent plunger
US9518457B2 (en) Downhole tool for opening a travelling valve assembly of a reciprocating downhole pump
CN201883994U (zh) 自定压扩张式裸眼封隔器
CN106050222B (zh) 裸眼水平井找堵水管柱
US20130068472A1 (en) Hydraulic Three Position Stroker Tool
CN106321010B (zh) 一种集成封隔器
CN110617026A (zh) 一种井下作业装置及方法
CN107829710B (zh) 一种环状阀板式井下安全装置
CN111425163B (zh) 开关式夹壁封隔器及其注采一体管柱
CN111927414B (zh) 一种注汽采油管柱
CN103422846A (zh) 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
CN203420698U (zh) 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
CN103835675B (zh) 一种长胶筒压缩式裸眼封隔器
CN113482569B (zh) 多级分离式水泥浆堵漏工具
CN201723196U (zh) 自封式坐封球座
CN110847846B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封隔器
CN112377158A (zh) 油套分采分注一体化管柱
CN101881142B (zh) 自封式坐封球座
CN210948572U (zh) 一种抽油管柱防喷装置
CN213711033U (zh) 油套分采分注一体化管柱
CN103410478B (zh) 一种产液剖面测试空心抽油装置
CN113464124B (zh) 一种油井浅层找漏装置
CN210623062U (zh) 一种阻流抽油泵进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