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7614B -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7614B
CN111917614B CN201910388711.3A CN201910388711A CN111917614B CN 111917614 B CN111917614 B CN 111917614B CN 201910388711 A CN201910388711 A CN 201910388711A CN 111917614 B CN111917614 B CN 111917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network
client
household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87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7614A (zh
Inventor
霍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87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7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7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7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7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7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使得家电设备在整个配网过程中处于低功耗状态,并且实现了家电设备与客户端一键配网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导致在配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以及智能家电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对智能家电设备的控制,从而智能家电设备首先要接入网络。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AP)配网的方式,以实现移动终端设备与家电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
但是,在实际的配网过程中,需要用户通过按键或者遥控器等触发配网过程,再根据家电设备出厂时携带的说明书中详细记载的配网步骤进行手动配网。由此可见,整个配网过程操作步骤繁琐,并且在配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操作的现象,使得配网过程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出一种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以实现家电设备处于低功率状态时发送配网请求,实现一键配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导致在配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网方法,包括:
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
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网方法,包括:
接收配网请求;所述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
发送配网信息;其中,所述配网信息用于所述家电设备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网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
配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网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网请求;所述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网信息;其中,所述配网信息用于所述家电设备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配网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客户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配网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网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一方面,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使得家电设备在整个配网过程中处于低功耗状态,并且实现了家电设备与客户端在较短距离内的一键配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导致在配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客户端接收配网请求,其中,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以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进而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实现了通过一键配网的方式进行配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网的效率。
又一方面,通过客户端比较向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和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相同,以确定家电设备配网成功。由此,提高了家电设备在整个配网过程的安全性,提高了配网的成功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配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配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家电设备在配网的过程中,需要用户通过按键或者遥控器触发家电设备进入配网状态,进而根据说明书记载的配网步骤进行配网操作,整个过程操作繁琐,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以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配网方法由家电设备侧执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
其中,第一阈值,是根据信号传输距离确定的。
可以理解为,根据信号传输距离设置第一阈值后,可以控制家电设备的配网距离,使得客户端在某一预设距离内才能与家电设备进行配网。由此,提高了家电设备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可以为空气调节设备、智能音箱、衣物处理装置、加湿器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周期性的或者实时的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在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内发送配网请求,以使得家电设备处于低发射功率状态。例如,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可以为50cm。
步骤102,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
其中,配网信息,包括待连接的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SSID)和密码。配网信息可以为用户在配网过程开始前或者配网过程中,预先输入客户端的,在此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客户端指的是移动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在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内广播配网请求,在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展示配网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对家电设备进行配网。用户在客户端通过触摸屏幕点击确认对家电设备进行配网后,客户端通过与家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第一随机数,以使得家电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
其中,第一随机数,可以根据预设的编码规则对无线局域网的SSID、密码以及无线路由器的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MAC)的组合进行编码生成的。也可以是字母、数字或者符号的任意组合,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也就是说,家电设备通过蓝牙模块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进而通过与客户端之间建立的蓝牙连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
进一步的,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后,检测接收到的携带第一随机数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在确定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建立与客户端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配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为无线保真连接(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
可以理解为,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后,家电设备WiFi模块进入AP模式等待配网。家电设备与客户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以采用WiFi连接接收配网信息。
步骤103,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后,根据配网信息携带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连接路由器。家电设备将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通过路由器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第二随机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后,比较客户端向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以确定家电设备配网是否成功。
当客户端比较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后,确定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相同,此时确定家电设备配网成功;否则,家电设备配网不成功。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网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使得家电设备在整个配网过程中处于低功耗状态,并且实现了家电设备与客户端在较短距离内的一键配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导致在配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清楚说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配网方法,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配网方法由客户端执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配网请求。
其中,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在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内,周期性的或者实时的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在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内发送配网请求。当客户端处于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内时,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
举例来说,若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可以为50cm,当客户端距离家电设备50cm范围内时,可以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由此,缩短了配网触发范围,确保了配网过程的家电设备的安全性。
步骤202,发送配网信息。
其中,配网信息用于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向家电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数。其中,第一随机数,可以根据预设的编码规则对无线局域网的SSID、密码以及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组合进行编码生成的。也可以是字母、数字和符号的任意组合,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也就是说,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通过蓝牙模块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配网请求后,进而通过与家电设备之间建立的蓝牙连接,向家电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数。
进一步的,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后,检测接收到的携带第一随机数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在确定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客户端建立与家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后,根据配网信息携带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连接路由器。家电设备将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通过路由器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第二随机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后,比较客户端向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以确定配网是否成功。
当客户端比较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后,确定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相同,此时确定家电设备配网成功;否则,家电设备配网不成功。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网方法,通过客户端接收配网请求,其中,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以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进而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实现了通过一键配网的方式进行配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网的效率。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上下载的客户端对家电设备进行配网,具体的实现过程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配网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客户端存储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在配网前或者配网过程中,在客户端输入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以使得家电设备根据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进行配网。
步骤302,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展示配网提示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在预设信号传输距离内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广播配网请求,在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对家电设备进行配网。由此,家电设备通过低功率的信号发送配网请求,不仅保证家电设备工作于低功耗状态,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按键或者遥控器触发配网时操作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步骤303,客户端接收确认配网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配网提示信息后,用户根据配网提示信息确定对家电设备进行配网时,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点击确认配网按键,以使客户端接收到确认配网信号。
步骤304,客户端向家电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确认配网的信号后,通过与家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第一随机数,以使得家电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
步骤305,家电设备的WiFi模块进入无线接入点AP模式,等待配网。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后,家电设备WiFi模块进入AP模式,等待配网。
步骤306,客户端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通过与家电设备之间建立的建立WiFi连接,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其中,配网信息携带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
步骤307,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随机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电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后,根据配网信息携带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连接路由器。家电设备连接路由器成功后,将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随机数通过路由器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308,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第二随机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后,向客户端发送第二随机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后,比较客户端向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以确定配网是否成功。
当客户端比较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后,确定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相同,此时确定家电设备配网成功;否则,配网不成功。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在配网过程开始前或者配网过程中预先存储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展示配网提示请求,客户端接收确认配网信号,向家电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数,家电设备的WiFi模块进入无线接入点AP模式,等待配网,客户端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随机数,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第二随机数。由此,通过在客户端预先输入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使得用户在客户端确认配网后,家电设备能够实现一键配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按键或者遥控器触发配网时操作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与实施例一中方法对应的装置,见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配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配网装置10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0、第一接收模块120以及配网模块130。
第一发送模块110,用于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
第一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
配网模块130,用于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配网装置100,还包括:
随机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的第一随机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建立与客户端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配网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配网模块130,具体用于:
根据配网信息连接路由器;将第一随机数通过路由器发送至服务器;其中,第一随机数,用于客户端比较第一随机数和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确定配网成功。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配网装置100,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携带第一随机数的通信信号,检测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为无线保真WiFi连接。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阈值,是根据信号传输距离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配网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配网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网装置,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使得家电设备在整个配网过程中处于低功耗状态,并且实现了家电设备与客户端在较短距离内的一键配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与实施例二中方法对应的装置,见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配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配网装置20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10和第二发送模块220。
第二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配网请求;其中,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
第二发送模块220,用于发送配网信息;其中,配网信息用于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配网装置200,还可以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第一随机数。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建立与家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所述配网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配网装置200,还可以包括:
随机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
识别模块,用于确定第二随机数与第一随机数相同,识别配网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配网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配网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接收配网请求,其中,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以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进而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实现了通过一键配网的方式进行配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网的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执行实施例一中配网方法对应的家电设备,见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配网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使得家电设备在整个配网过程中处于低功耗状态,并且实现了家电设备与客户端在较短距离内的一键配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执行实施例二中配网方法对应的客户端,见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二中所述的配网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接收配网请求,其中,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以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该方法通过客户端接收到家电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后,向家电设备发送配网信息,进而使得家电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实现了通过一键配网的方式进行配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个配网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并且操作步骤繁琐,可能存在误操作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网的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见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网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
接收客户端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的第一随机数;
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所述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其中,第一近距离小于第二近距离;
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包括:
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路由器;
将所述第一随机数通过所述路由器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所述客户端比较所述第一随机数和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确定配网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之前,还包括:
对接收到的携带所述第一随机数的通信信号,检测信号强度;
确定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所述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为无线保真WiFi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信号传输距离确定的。
6.一种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配网请求;其中,所述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通过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
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第一随机数;
建立与所述家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所述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配网信息;其中,所述配网信息用于所述家电设备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其中,第一近距离小于第二近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配网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随机数;
确定所述第二随机数与所述第一随机数相同,识别配网成功。
8.一种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配网请求;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的第一随机数,并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所述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其中,第一近距离小于第二近距离;
配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
9.一种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网请求;所述配网请求是家电设备通过第一近距离通信模块采用低于第一阈值的信号强度发送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第一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第一随机数,建立与所述家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以采用所述第二近距离通信连接发送配网信息;其中,所述配网信息用于所述家电设备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进行配网,其中,第一近距离小于第二近距离。
10.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配网方法。
11.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所述的配网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配网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所述的配网方法。
CN201910388711.3A 2019-05-10 2019-05-10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Active CN111917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8711.3A CN111917614B (zh) 2019-05-10 2019-05-10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8711.3A CN111917614B (zh) 2019-05-10 2019-05-10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7614A CN111917614A (zh) 2020-11-10
CN111917614B true CN111917614B (zh) 2022-06-28

Family

ID=73242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8711.3A Active CN111917614B (zh) 2019-05-10 2019-05-10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7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289B (zh) * 2021-06-30 2024-03-26 杭州博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客户端添加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158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路由设备、智能设备及系统
CN106131846A (zh) * 2016-08-30 2016-11-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配网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手持终端
CN106571974B (zh) * 2016-10-09 2020-12-04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系统、家用电器和移动终端
CN107276866A (zh) * 2017-07-28 2017-10-20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及家电设备
CN108809737A (zh) * 2018-07-27 2018-11-13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7614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0687B (zh)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绑定方法、系统和洗衣机
CN108462619B (zh) 通过即时通信软件控制家电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77362B (zh)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95358B (zh)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及配网系统
CN110011885B (zh) 一种电器的控制权限绑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器
CN103997358A (zh) 蓝牙遥控器与被控设备配对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390873B (zh) 智能设备的鉴权绑定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348524A (zh) 一种绑定方法、中心设备以及外围设备
CN104683461B (zh) 一种设备配置入网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24617B (zh) 配网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家电设备、云端服务器
CN112492611A (zh) 网络配置方法、网络配置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5086A (zh) 可联网的游戏手柄配对方法和装置
CN111726238A (zh) 家电设备及其配网方法、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17614B (zh) 配网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JP727721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938342A (zh) 配网方法、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家电设备和配网系统
CN104793508B (zh) 家用电器的加网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154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00312895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18528A (zh) 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3538876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自动配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853323A (zh) 遥控设备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12216081B (zh) 一种无线控制设备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6886159B (zh) 家用电器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2312386A (zh)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