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2003A -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2003A
CN111912003A CN202010605144.5A CN202010605144A CN111912003A CN 111912003 A CN111912003 A CN 111912003A CN 202010605144 A CN202010605144 A CN 202010605144A CN 111912003 A CN111912003 A CN 111912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connecting rod
rotary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51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2003B (zh
Inventor
刘小民
王加浩
田晨晔
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6051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2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2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2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送风装置,通过在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处通过轴承支架安装有出风装置,采用轴向均为通孔结构的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形成出风装置,将旋转风道嵌套于风道面框内腔,旋转风道两侧通过旋转风道转轴与风道面框转动连接,旋转风道转轴轴线与风道面框的轴线垂直;旋转风道外表面与风道面框内腔面均为球面,旋转风道一侧端面设有摆叶组,利用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形成可相对转动的万向球形出风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旋转风道送风口的角度与方向,配合摆叶组使气流达到指定地点,实现个性化精准送风,使气流达到所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多维动态送风,增加室内气流的湍流度,使出风装置出风更接近于模拟自然风。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柜式空调作为白色家电的产品之一,未来的发展也必然会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同时,基于用户对个性送风、动态送风的要求,传统的空调基本制冷、制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传统的柜式空调其内核送风方式多为离心叶轮或混流叶轮的单一出口送风方式。其风道结构复杂,送风模式单一,所吹出的气流多为机械风,给人较差的吹风感受。其出风口的出风装置多为固定的,其出风口的偏转角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出风口只能实现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调节,会存在送风死角,不能实现大广角以及大范围的送风。同时由于出风口角度的改变较小,使室内的气流流动不均匀,而且出风方向为单一的纵横向,容易造成送风集中和局部过冷,并且其吹出的风多为机械风,影响人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送风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空调箱体,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处通过轴承支架安装有出风装置,轴承支架固定于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出风装置包括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均为轴向通孔结构,旋转风道嵌套于风道面框内腔,旋转风道两侧通过旋转风道转轴与风道面框转动连接,旋转风道转轴轴线与风道面框的轴线垂直;旋转风道外表面与风道面框内腔面均为球面,轴承支架与风道面框之间设有转盘轴承;空调箱体的后面板设有进气栅,空调箱体内位于出风口一侧固定有面板冷凝器。
进一步的,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为扇形结构,空调箱体下端设有空调器底座,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设有空调控制器,多个出风口均匀阵列于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
进一步的,摆叶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摆页,摆页两侧与旋转风道通过摆叶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风道转轴的轴线过旋转风道外表面的球心,旋转风道转轴的轴线同时过风道面框内腔面的球心。
进一步的,旋转风道的另一侧端面内通过叶轮电机支架固定有叶轮电机,叶轮电机上设有风轮。
进一步的,风道面框外侧固定有风道转动电机支架,风道转动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风道转动电机,风道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风道两侧其中一个旋转风道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风道内固定有驱动舵机,驱动舵机的输出臂连杆连接有第一连杆,摆叶组的每个摆页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摆页上的摆叶铰接支座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通过驱动舵机的输出臂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摆页的转动。
进一步的,摆叶组包括第一摆叶组和第二摆叶组,第一摆叶组和第二摆叶组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舵机驱动。
进一步的,第一摆叶组的一侧旋转风道内固定有第一驱动舵机,第一驱动舵机的第一舵机臂连杆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摆叶组上的摆页上均设有摆叶铰接支座,第一摆叶组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第二摆叶组的一侧旋转风道内固定有第二驱动舵机,第二驱动舵机的第二舵机臂连杆连接有连杆机构主杆,第二摆叶组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通过连杆机构支杆连接连杆机构主杆。
进一步的,摆叶组的摆叶上下表面设有仿生翼型凸起,每个摆叶沿其长度方向上截面的高度按照正弦函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空调送风装置,通过在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处通过轴承支架安装有出风装置,采用轴向均为通孔结构的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形成出风装置,将旋转风道嵌套于风道面框内腔,旋转风道两侧通过旋转风道转轴与风道面框转动连接,旋转风道转轴轴线与风道面框的轴线垂直;旋转风道外表面与风道面框内腔面均为球面,旋转风道一侧端面设有摆叶组,利用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形成可相对转动的万向球形出风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旋转风道送风口的角度与方向,配合摆叶组使气流达到指定地点,实现个性化精准送风,使气流达到所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多维动态送风,这使出口气流的脉动更加强烈,增加室内气流的湍流度,使出风装置出风更接近于模拟自然风,带来更好的吹风感受,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为扇形结构,多个出风口均匀阵列于空调箱体的前面板上,采用曲面形式结合多个出风口呈多角度送风的出风装置,增大了空调出风面积,同时配合多出风口的布置形式,可以使空调器的出风角度更广,能够使空调风分散均匀,提高使用舒适度,避免风向集中造成的不适感。
进一步的,在旋转风道内设置叶轮电机,结构简单,并且轴流风机叶轮和电机都安装在旋转风道内,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内部风道更加简单,从而大大减小了以其为内核送风的空调器或送风设备的的厚度,节约室内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旋转风道出风口处设置第一摆叶组和第二摆叶组,进一步扩大了出风口的方向改变幅度,增大了送风角度和范围,旋转风道出风口方向大角度的转动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扩大送风的范围。
进一步的,采用轴承支架安装,风道转动电机、电机支架和旋转风道跟随风道面框一起周向运动,因此在风道面框和旋转风道的共同运动下实现旋转风道端部出风口的360°朝向的变化。
进一步的,整个球形风道出风部分的风道面框一端与转盘轴承相连、并通过轴承支架固定于送风设备上,从而实现整个球形风道出风装置的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在摆叶上下表面设有仿生翼型凸起可以起到改变出口气流方向的作用,由于翼型表面凸出高度不一样,利用仿生翼型良好的气动性能,使气流被分割并快速分散,使经过摆叶的气流沿不同方向流出,同时由于仿生翼型凸起的存在,使摆叶间的流道截面变化不同,同一流道垂直面,速度大小紊乱不同,增加气流无序,各个方向分散的效果,实现自然风的效果,避免冷风直吹,从而利用摆叶表面仿生翼型凸起达到以低能耗、简易结构的方法制造仿自然风,提高吹风的热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箱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箱体前面板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箱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上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右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装置状态,图11a为出风口倾斜向上示意图,图11b为出风口倾斜向下示意图,图11c为出风口倾斜向右示意图,图11d为出风口倾斜向左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摆叶表面设置仿生翼型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仿生翼型凸起结构参数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箱体不同大小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支架,2-驱动电机,3-驱动齿轮,4-电机支架,6-风道面框,7-旋转风道,8-摆叶组,9-第二连杆机构,10-第一摆叶组,11-第一连杆机构,12-第二驱动舵机,13-第一驱动舵机,14-风道转动电机,15-从动齿轮,16-风轮,17-叶轮电机,18-转盘轴承,19-叶轮电机支架,20-风道转动电机支架,21-旋转风道转轴,22-摆叶轴,23-摆叶铰接支座,24-连杆机构支杆,25-连杆机构主杆,26-第一舵机臂连杆,27-第二舵机臂连杆,28-仿莲子球形出风结构,29-第二摆叶组,30-仿生翼型凸起,31-空调箱体,32- 出风口,33-出风装置,34-进气栅,35-面板冷凝器,36-空调器底座,37- 空调控制器,38-出风主核,39-出风辅助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空调箱体31,空调箱体31 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2,出风口处通过轴承支架1安装有出风装置 33,轴承支架1固定于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出风装置33包括风道面框 6和旋转风道7,风道面框6和旋转风道7均为轴向通孔结构,旋转风道7 嵌套于风道面框6内腔,旋转风道7两侧通过旋转风道转轴21与风道面框6 转动连接,旋转风道转轴21轴线与风道面框6的轴线垂直;旋转风道7外表面与风道面框6内腔面均为球面,轴承支架1与风道面框6之间设有转盘轴承18;空调箱体31的后面板设有进气栅34,空调箱体31内位于出风口32 一侧固定有面板冷凝器35,面板冷凝器35通过冷凝管道连接于制冷器。
如图14所示,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为扇形结构,即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沿水平面截面为弧形。空调箱体31沿水平面截面呈扇型结构,前面板两侧侧面与前面板之间夹角成90°,与墙角的90°夹角墙面相照应。空调箱体 31下端设有空调器底座36,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设有空调控制器37,空调控制器37内编程有不同的阵列风扇控制模式,用以控制多个风扇单元实现空调不同功率不同模式的运行。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呈仿莲蓬扇形曲面形式,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2,多出风口32分布形式仿照莲蓬上表面莲子排列布置形式,呈圆周分布;仿莲蓬扇形空调前面板出风口和出风装置的个数大于等于5个;多个出风装置的尺寸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当多个出风装置的大小相同时,多个出风装置的内核送风功率也是相同的。本申请中出风装置的旋转风道与风道面框的内外表面都为球形表面,该形式为仿照莲蓬上内嵌的莲子的球形结构。
如图1、图2、图14所示,多个出风口32均匀阵列于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具体的,多个出风口32在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的阵列形式与莲蓬上表面莲子排列布置形式一致。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仿莲蓬设计,可以实现每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口方向的360°任意变化,进而实现空调器全方位,无死角送风。同时可以通过多风轮控制器37来控制多个出风结构同时开启并同时控制其方向,也可以根据需求只运行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出风口并单独控制每个出风结构的方向,以此来达到各出风口个性化送风、动态送风的目标。同时,通过多风轮控制器可以实现空调运行时多个旋转球形风道出风口不同方向的实时连续变化。使出口气流的脉动更加强烈,增加室内气流的湍流度,使空调吹风更接近于模拟自然风,带来更好的吹风感受。
如图3所示,风道面框6通过轴承支架1固定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风道面框6外圈设有从动齿轮15,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固定有电机支架4,电机支架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从动齿轮 15啮合的驱动齿轮3;本申请轴承支架1和电机支架4为一体结构,或者同步固定于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通过驱动电机2驱动风道面框6上的从动齿轮带动风道面框6实现周向旋转。风道转动电机14、电机支架20和旋转风道7跟随风道面框6一起周向运动,因此在风道面框6和旋转风道7的共同运动下实现旋转风道7端部出风口的360°朝向的变化。
旋转风道7两侧通过旋转风道转轴21与风道面框6转动连接后,旋转风道7外表面与风道面框6内腔面之间距离尽可能小,减小转风道7外表面与风道面框6内腔面之间缝隙不大于1mm,旋转风道7通过旋转风道转轴21轴线相对风道面框6转动;旋转风道7一侧端面设有摆叶组8,摆叶组8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摆页,摆页两侧与旋转风道7通过摆叶轴22转动连接,多个摆页转动至竖直时形成风墙,对旋转风道7端部进行密封,多个摆页转动至水平时在旋转风道7端部形成风道,可根据转动不同角度,使旋转风道7形成不同的风向。
如图4-图10所示,旋转风道7的另一侧端面内通过叶轮电机支架19固定有叶轮电机17,叶轮电机17上设有风轮16;旋转风道7的另一侧端为风道进风口,叶轮电机17的电机轴端连有轴流风轮16。叶轮电机支架19、叶轮电机17以及轴流风轮16都位于旋转风道7内部,并可以随旋转风道7的转动而转动,同时使得风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简单,节约装置空间。整个出风装置通过摆叶组8、旋转风道7、风道面框6三部分的同时运动,可以实现球形出风结构的出风口方向的360°任意变化,进而实现全方位,扩大送风的范围。风轮16采用轴流风轮或混流风轮。
本申请旋转风道转轴21的轴线过旋转风道7外表面的球心,旋转风道转轴21的轴线同时过风道面框6内腔面的球心,确保旋转风道7通过旋转风道转轴21相对风道面框6转动时,旋转风道7外表面与风道面框6内腔面之间的间隙不变。
如图7所示,风道面框6外侧固定有风道转动电机支架20,风道转动电机支架20上安装有风道转动电机14,风道转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旋转风道 7两侧其中一个旋转风道转轴21固定连接,通过风道转动电机14驱动旋转风道7相对风道面框6转动,从而改变旋转风道7出风口的方向,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风道转动电机14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风道转动电机14 的转动角度,确保旋转风道7相对风道面框6转动最大转动角。
如图8所示,旋转风道7内固定有驱动舵机,驱动舵机的输出臂连杆连接有第一连杆,摆叶组8的每个摆页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摆页上的摆叶铰接支座23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通过驱动舵机的输出臂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摆页的转动。
具体的,本申请摆叶组8包括第一摆叶组10和第二摆叶组29,第一摆叶组10和第二摆叶组29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舵机驱动,可实现第一摆叶组 10和第二摆叶组29摆页转动不同的角度;具体如图5所示,第一摆叶组10 的一侧旋转风道7内固定有第一驱动舵机13,第一驱动舵机13的第一舵机臂连杆26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摆叶组10上的摆页上均设有摆叶铰接支座 23,第一摆叶组10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23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摆叶组10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23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形成第一连杆机构11;第一驱动舵机13通过第一连杆机构11带动第一摆叶组10 上的摆页转动;第二摆叶组29的一侧旋转风道7内固定有第二驱动舵机12,第二驱动舵机12的第二舵机臂连杆27连接有连杆机构主杆25,第二摆叶组 29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通过连杆机构支杆24连接连杆机构主杆25,连杆机构支杆24连接连杆机构主杆25形成第二连杆机构9,第二驱动舵机12通过第二连杆机构9带动第二摆叶组29转动。其中连杆机构主杆25与第一连杆结构相同;连杆机构支杆24与第二连杆结构相同,本申请为说明仅仅是命名不同。第一摆叶组10和第二摆叶组29上的摆页数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定,本申请第一摆叶组10上设有三个摆页,第二摆叶组29上设有四个摆页。
如图11所示,旋转风道7出风口处的第一摆叶组10和第二摆叶组29 的转动进一步扩大了出风口的方向改变幅度,增大了送风角度和范围。旋转风道出风口方向大角度的转动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扩大送风的范围。同时出风口可以按设定的方向一直360°空间多维度转动,使室内送风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加了室内气流的湍流度,使产生风特性更接近于自然风。
如图12、图13所示,摆叶上下表面设有仿生翼型凸起30,每个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仿生翼型,每个摆叶沿其长度方向上截面的高度按照正弦函数分布。多个仿生翼型凸起30可以起到改变出口气流方向的作用,根据流体的康达效应,流体沿导风板翼型表面30流过时,会随着凸出的翼型表面流动,即附壁效应,由于翼型表面凸出高度不一样,所以利用仿生翼型良好的气动性能,使气流被分割并快速分散,使经过摆叶的气流沿不同方向流出,同时由于仿生翼型凸起的存在,使摆叶间的流道截面变化不同,同一流道垂直面,速度大小紊乱不同,增加气流无序,各个方向分散的效果,实现自然风的效果,避免冷风直吹。从而利用摆叶表面仿生翼型凸起达到以低能耗、简易结构的方法制造仿自然风,提高吹风的热舒适性能。
本申请中,多出风装置可以共同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在室内所需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较小时,可以只开启中间主核来送风,或是只开启周围几个辅助核来送风,这样可以在获得较小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的同时,避免冷风直吹,节约能源。在需要室内快速降温或升温时,可以全部开启所有送风装置,使室内快速降温,在室内温度达到要求后,只开启主核周围辅助核来送风来维持室内温度恒定,因为该空调器的两侧是贴合90度墙角两侧面设计的,只开启两侧的送风口,使由出风口流出的冷风和热风只沿着墙面流动循环至室内其它区域,在保持室内温度恒定的同时,避免冷风热风的直吹而引起人的不舒适感。同时在根据室内环境要求,可以自行调整所开启的出风口大小及个数的模式,可以使空调在最小功率下运行,降低空调功耗。
当多个出风装置的主核和内核功率不同时,空调主核与辅助核的出风的风速大小也是不同的,不同风速大小的在空调面板出口处形成速度差,具有速度梯度的辅助核气流与主核气流在出口处平行流动混合,两股速度不同的平行流所形成的自由剪切流混合层中的相互扰动增加混合风的湍流脉动,使其具有明显的自然风效果,使风口出风具有与自然风类似的频谱特性。从而利用主核与辅助核风速差的的配合,达到以低能耗、简易结构的方法制造仿自然风,提高空调热舒适性能。由于各出风口可以各自独立360°在其风道面框中转动,并且其导格栅也可以上下摆动,因此,在空调出风的同时,使各出风口配合持续360度转动、导风格栅持续上下摆动,时时改变气流吹出的方向,使气流发散吹出,增加空调出风的整个迎风面面积,使室内降温更加均匀。同时,由于出风口方向的不停改变,以及各出风口所吹出气流的相互干扰、混合,增加了吹风的湍流脉动程度,使吹出的气流更加无序,进一步增加了吹风的自然风效果。
本发明叶轮电机支架、叶轮电机以及风轮都位于旋转风道内部;叶轮电机支架固定于旋转风道的进气口端,叶轮电机支架上固定有叶轮电机,叶轮电机的电机轴与风轮轴向固定,三者随旋转风道7的转动而转动,这样设计使得风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简单,节约装置空间。本发明结构形成的万向球形出风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旋转风道送风口的角度与方向,使气流达到指定地点,实现个性化精准送风,使气流达到所需要的地方。同时还可以实现旋转风道出风口方向360°的实时连续变化,如图8所示,从而实现多维动态送风,这使出口气流的脉动更加强烈,增加室内气流的湍流度,使空调吹风更接近于模拟自然风,带来更好的吹风感受,提高人体的舒适度。由于采用轴流风机叶轮,结构简单,并且轴流风机叶轮和电机都安装在旋转风道内,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内部风道更加简单,从而大大减小了以其为内核送风的空调器或送风设备的的厚度,节约室内占用空间。其中整个球形风道出风部分的风道面框一端与转盘轴承相连、并通过轴承支架固定于送风设备上,从而实现整个球形风道出风装置的固定。
本发明的空调多出风装置的运行原则是基于能耗最低原则,以此为基础来控制空调多出风装置的最佳运行模式。多出风装置的空调送风风扇的运转个数越多,使其换热量也越多,换热越快,但是多出风装置同时运行,其相应的空调能耗也会增加。因此,本发明基于空调送风风轮在效率最高点处的转速运行的条件下,来调整所运行风轮个数,使空调能耗降低,效率提高。具体控制方式如下:首先空调器通过其面板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空调房间的长、宽、高信息,并输入空调器电脑板控制系统,获得空调房间的体积大小。当用户通过遥控器输入所需的室内温度要求后,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房间内的温度信息,并将其反馈至空调器电脑板控制系统。每个风轮在效率最高点运转时的转速信息及其单位时间所产生的风量信息被输入空调器电脑板控制系统。空调器电脑板控制系统在根据房间内的温度信息、用户设定目标温度信息、所处房间空间大小、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以及各风轮单位时间所产生的风量信息,得到达到这一用户要求温度所需的制冷风量(制热风量),根据控制系统内部设定的制冷风量(制热风量)与空调器所运转的风扇数目的正向关系,以多个风扇运转所产生的风量等于或大于所需制冷风量或制热风量的原则,得出多出风装置风扇在以效率最高点转速运行时,所需开启的数目,以此来实现空调房间的快速降温,并最大程度上降低送风功耗,提高风扇效率。在此种运行方式下,考虑到为避免冷风直吹与实现室内气流与温度的均匀性,多出风装置的开启原则为先周向,后中间。以图15中7个等尺寸出风口布置形式为例,根据空调电脑板控制系统当所需开启两个出风装置时,则开启编号①和编号④的出风装置;当需要开启三个出风装置时,则开启编号①、启编号④和编号③的出风装置;当需要开启四个出风装置时,则开启编号①、启编号④、编号③和编号⑤的出风装置;当需要开启五个出风装置时,则开启编号①、启编号④、编号③、编号⑤和编号②的出风装置;当需要开启六个出风装置时,则开启编号①、编号②、编号③、启编号④、编号⑤和编号⑥的出风装置;当需要开启全部出风装置时,则7个出风装置全部开启;整体原则表现为先左右,后上下,最后中间的原则。这是因为该空调器的两侧是贴合90度墙角两侧面设计的,按照此原则开启出风装置,可以使出风口流出的冷风和热风沿着墙面处流动或避开人员密集区而循环至整个室内,从而使空调出风和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冷风、热风的直吹,而引起人的热不舒适感。
在通过以上多风轮控制方式实现室内快速降温并达到室内所设定温度要求后,进入维持室内温度基本恒定的一种模式。由于室内热源散热、室内空间不封闭以及人体活动产热等原因,空调在快速降温后,仍需要维持室内温度恒定。在快速降温结束后,室内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所需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将这一结果反馈给空调器控制系统,进入维持室内温度恒定模式。与上述步骤类似,空调器控制装置以与用户设定温度相差1℃所需的制冷风量 (制热风量)来调整所需开启的空调风扇数量,风轮仍以在效率最高点处的转速运行为原则,来进一步减少所需开启的风扇个数,以此风扇个数运行来维持室内温度恒定。在维持室内温度恒定的模式下,所需维持室内温度的温差为1℃,室内温度波动在这个范围内时,各个风扇的转速不变。当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房间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相差超过1℃时,该温差信息会被空调器控制系统处理,例如在制冷情况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1℃,则增加风轮转速,若温度低于设定温度1℃,则减小风轮转速,依据风速调整,来进一步实现温度大幅度波动情况下的室内温度恒定。从而进一步实现空器的高效率与低功率运行,营造舒适、节能的室内热环境。
若出风口和出风装置的大小不同,为中间大,四周小。这是基于莲蓬上表面莲子的尺寸特点,中间大,四周小。相应的,若是前面板上的多出风装置是大小不同布置的,则其尺寸和功率大小不同的,中间送风装置送风功率大为出风主核38,周围送风功率小为出风辅助核39。该设计正好迎合空调器中间正对房间的中心区域,所需风量大,边缘则靠近墙边处,所需风量相对小,因此仿莲蓬曲面扇形前面板上的多出风口大小和仿莲子球形出风结构的功率和大小可以布置为中间的是主核,尺寸、电机功率、风量大一些,旁边的辅助核,尺寸、电机功率、风量等可以小一些。相应的主核出风口周围的辅助核出风口布置可布置为一圈或多圈。通过主核和辅助核的匹配,这样可以实现不同出风口组合和不同功率组合的送风模式。不同组合使室内的送风更加均匀,增加室内送风的舒适性,同时还可以根据需求只开启其中几个出风口或单独开启其中一个出风口,来实现特定方向或区域的精准送风和个性化送风,合理分配空调送风的空间布局。在满足室内送风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多种功率模式的空调运行状态,减少空调器的能耗。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箱体(31),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2),出风口处通过轴承支架(1)安装有出风装置(33),轴承支架(1)固定于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出风装置(33)包括风道面框(6)和旋转风道(7),风道面框(6)和旋转风道(7)均为轴向通孔结构,旋转风道(7)嵌套于风道面框(6)内腔,旋转风道(7)两侧通过旋转风道转轴(21)与风道面框(6)转动连接,旋转风道转轴(21)轴线与风道面框(6)的轴线垂直;旋转风道(7)外表面与风道面框(6)内腔面均为球面,轴承支架(1)与风道面框(6)之间设有转盘轴承(18);空调箱体(31)的后面板设有进气栅(34),空调箱体(31)内位于出风口(32)一侧固定有面板冷凝器(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为扇形结构,空调箱体(31)下端设有空调器底座(36),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设有空调控制器(37),多个出风口(32)均匀阵列于空调箱体(31)的前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叶组(8)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摆页,摆页两侧与旋转风道(7)通过摆叶轴(2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风道转轴(21)的轴线过旋转风道(7)外表面的球心,旋转风道转轴(21)的轴线同时过风道面框(6)内腔面的球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风道(7)的另一侧端面内通过叶轮电机支架(19)固定有叶轮电机(17),叶轮电机(17)上设有风轮(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风道面框(6)外侧固定有风道转动电机支架(20),风道转动电机支架(20)上安装有风道转动电机(14),风道转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旋转风道(7)两侧其中一个旋转风道转轴(2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风道(7)内固定有驱动舵机,驱动舵机的输出臂连杆连接有第一连杆,摆叶组(8)的每个摆页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摆页上的摆叶铰接支座(23)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通过驱动舵机的输出臂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摆页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叶组(8)包括第一摆叶组(10)和第二摆叶组(29),第一摆叶组(10)和第二摆叶组(29)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舵机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摆叶组(10)的一侧旋转风道(7)内固定有第一驱动舵机(13),第一驱动舵机(13)的第一舵机臂连杆(26)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摆叶组(10)上的摆页上均设有摆叶铰接支座(23),第一摆叶组(10)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23)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第二摆叶组(29)的一侧旋转风道(7)内固定有第二驱动舵机(12),第二驱动舵机(12)的第二舵机臂连杆(27)连接有连杆机构主杆(25),第二摆叶组(29)上摆页的摆叶铰接支座通过连杆机构支杆(24)连接连杆机构主杆(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叶组的摆叶上下表面设有仿生翼型凸起(30),每个摆叶沿其长度方向上截面的高度按照正弦函数分布。
CN202010605144.5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Active CN111912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5144.5A CN111912003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5144.5A CN111912003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003A true CN111912003A (zh) 2020-11-10
CN111912003B CN111912003B (zh) 2021-12-28

Family

ID=7322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5144.5A Active CN111912003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20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8015A (zh) * 2020-01-14 2020-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4811927A (zh) * 2022-04-18 2022-07-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9697B1 (ko) * 2006-02-08 2006-04-10 유근제 디퓨져 조립체
DE102010016520B3 (de) * 2010-04-19 2011-07-21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96317 Luftdüse
CN103363587A (zh) * 2013-05-31 2013-10-2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空调用独立送风部件
CN105387594A (zh) * 2015-12-18 2016-03-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5745100A (zh) * 2013-11-20 2016-07-06 株式会社利富高 风向调整装置
CN107023978A (zh) * 2017-03-16 2017-08-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装置和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49123A (zh) * 2017-09-14 2017-12-08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送风单元、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9697B1 (ko) * 2006-02-08 2006-04-10 유근제 디퓨져 조립체
DE102010016520B3 (de) * 2010-04-19 2011-07-21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96317 Luftdüse
CN103363587A (zh) * 2013-05-31 2013-10-2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空调用独立送风部件
CN105745100A (zh) * 2013-11-20 2016-07-06 株式会社利富高 风向调整装置
CN105387594A (zh) * 2015-12-18 2016-03-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7023978A (zh) * 2017-03-16 2017-08-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装置和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49123A (zh) * 2017-09-14 2017-12-08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送风单元、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8015A (zh) * 2020-01-14 2020-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1238015B (zh) * 2020-01-14 2021-10-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4811927A (zh) * 2022-04-18 2022-07-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003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2003B (zh)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N111912088B (zh) 一种摆动出风装置
CN210399379U (zh) 一种阵列涡环送风装置
CN20708108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19663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8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953186A (zh) 风扇
CN2072798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218057B (zh) 一种隔板工位送风系统、使用方法及校核方法
CN108869358A (zh) 风扇
CN105910180A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968513A (zh) 一种基于床位的局部送风系统
CN202792422U (zh) 方形变风量风口
CN107084517A (zh) 天井式空调器化霜方法及天井式空调器
CN208108309U (zh) 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
CN208222788U (zh)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084189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939404U (zh) 空调器
CN108426301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83339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41559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8920228U (zh) 可控制引风量和风向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18655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66266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68937C (zh) 自然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