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1662A -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 Google Patents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1662A
CN111911662A CN201910378852.7A CN201910378852A CN111911662A CN 111911662 A CN111911662 A CN 111911662A CN 201910378852 A CN201910378852 A CN 201910378852A CN 111911662 A CN111911662 A CN 111911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assage
communicated
open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88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继宗
胡霄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788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16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1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1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其中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能够对原水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同时得到净水和软化水。

Description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能够对水净化处理和软化处理。进一步地,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能够通过单个控制阀,如流体阀,实现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同时得到净水和软化水。因此,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对水污染问题的担忧,水处理机或水处理系统已成为常见家用电器设备。水处理机,尤其是家用水处理机,如中央净水机、软水机等多被安装在厨房里,以对水进行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水。
根据对原水或待处理水的处理方式的不同,水处理机一般可分为净水机和软水机。常见的净水机,如活性炭过滤净水机、超滤净水机、RO膜净水机等,多是为了尽可能除去水中的杂质,如有害物质和异味异物。而软水机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钙离子等离子。超滤净水机和RO膜净水机等净水机对原水进行处理得到的水相对更加洁净和适合饮用,软水机对原水进行处理得到的软水因为含有更少钙离子等,更适合沐浴、洗衣服等。也有部分人群认为,软水更适合美容。然而,现有具有复合水处理功能的水处理机或水处理系统多为单纯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水处理机,如活性炭-超滤过滤复合净水系统、超滤-RO膜复合净水系统、PP棉-活性炭复合净水系统等,但几乎很少存在净水-软化复合水处理系统。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水的净化和对水进行软化处理时,两者在机制或机理上具有很大区别。在对水进行软化处理时,软水机需要定期向软化箱内(或软化树脂)补充盐液(一般为NaCl溶液)和对软化箱进行清洗,以避免软化箱内的软化树脂失去活性。另外,除了向软化箱中补充盐液之外,软水机还需要向其盐(液)箱中补充水,以防止盐液箱中的盐液被耗尽和无法向软化箱中提供盐液。然而,所有的水处理系统均会涉及到水流的控制。由于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软水机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的复杂性,导致净化-软化复合水处理系统需要形成复杂的水路,并能够实现对其合理控制。为了实现同时对净水通路和软化水路的控制,现有绝大部分净化-软化复合水处理系统具有两个以上的控制阀,这最终导致整个水处理系统机构臃肿、体积庞大和糟糕的使用体验。此外,水处理机,尤其是家用水处理机,一般被安装在厨房的台面下面,如洗手池的下方。现有净化-软化复合水处理系统的庞大体积,占用过多空间,也给使用者的安装带来很大不便。更不用说,在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时的维修和滤芯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水)净化装置(净化机构),如超滤滤芯、活性炭滤芯、滤网式过滤器或叠片式过滤器等,和至少一个(水)软化装置(软化机构),如内置有软化树脂的软化箱,以对原水或待处理水依次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在一个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和软化装置相串联,且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净化装置位于该软化装置的上游,从而使该软化装置能够对来自该净化装置的净水进行处理,以得到更洁净的软化水。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净化装置、该软化装置和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之间通过相应的水路相连通,从而实现对水净化水路和水软化水路的控制和对原水依次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尤其是,经该净化装置处理得到的净水依次流向净水通路和该软化装置的进水口,从而向该软化装置提供净水。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不仅能够控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对水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还能进一步控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实现其它功能,如对软化箱进行冲洗、向软化箱中补充盐液、向盐(水)箱中补充水(或软化水)等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能够在不同的工作位形成互不干扰的多个水路(或连通通道),从而实现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上述多种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适于对原水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包括:
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包括一个阀体、一个动阀片和一个定阀片,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内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第二水流开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原水开口,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其中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内腔,其中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且该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转动;
一个净化装置,其中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
一个软化装置,其中该软化装置包括一个软化箱,其中该软化箱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
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从而使来自该盐液箱的盐液能够通过该射流器和该第一水流开口,和经该平面阀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从而使该软化箱内的软化树脂得到再生。
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补水工作状态和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二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和该第一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优选地,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补水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包括:
一个阀体;
一个动阀片;和
一个定阀片,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内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第二水流开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原水开口,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其中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内腔,其中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且该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转动,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净化-软化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B)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反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反向冲洗;和(C)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的净化装置反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流向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使该净化装置被反向冲洗。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装配图。
图5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立体图。
图5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5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该平面阀的第三通道与第三开口相连通,该平面阀的第四通道与第四开口相连通。
图5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阀体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原水开口、软水口和净水口。
图6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和阀体的立体图。
图6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定阀片和阀体。
图7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第十通道与排污口相连通。
图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8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9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10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11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1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再生工作位。
图1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
图13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补水工作位。
图14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15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15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15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15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15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15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16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6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6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6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6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再生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6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6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7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17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17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1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8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8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8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8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8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9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一种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19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19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19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19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19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20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0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0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0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0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再生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0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0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21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2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软化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2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2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2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2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2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23是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24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25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立体图。
图26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装配图。
图27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立体图。
图27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27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该平面阀的第三通道与第三开口相连通,该平面阀的第四通道与第四开口相连通。
图27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阀体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原水开口、软水口、净水口和排污口。
图2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和阀体的立体图。
图2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定阀片和阀体。
图29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第十通道与定阀片的排污通道相连通,该定阀片的排污通道与排污口相连通。
图30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30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30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31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32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33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34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再生工作位。
图34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
图35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补水工作位。
图36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37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37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37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37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37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37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37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第十通道的剖视图。
图3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8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8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8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再生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8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8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39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9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39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第十通道的导通通道。
图39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39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40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0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0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0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0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0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0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1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一种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41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41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41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41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41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4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2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2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2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再生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2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2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43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3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43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3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43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44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软化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4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4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4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4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4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4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45是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46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47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立体图。
图48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装配图。
图49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立体图。
图49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49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该平面阀的第三通道和第十一通道分别与第三开口相连通,该平面阀的第四通道、第十二通道和第十三通道分别与第四开口相连通。
图49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阀体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二水流开口、第一水流开口、原水开口、软水口和净水口。
图50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和阀体的立体图。
图50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定阀片和阀体。
图51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第十通道与排污口相连通。
图5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5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52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53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53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54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54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55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55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56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再生工作位。
图56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
图56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
图57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补水工作位。
图5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5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59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
图59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
图60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60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60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60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60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60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61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再生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1H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水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62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62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63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3H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4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一种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64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64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64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64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64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64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65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5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65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65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66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软化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6H是上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67是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68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69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立体图。
图70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装配图。
图71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立体图。
图71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71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该平面阀的第三通道和第十一通道分别与第三开口相连通,该平面阀的第四通道、第十二通道和第十三通道分别与第四开口相连通。
图71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阀体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二水流开口、第一水流开口、原水开口、软水口、净水口和排污口。
图7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和阀体的立体图。
图7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定阀片和阀体。
图73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第十通道与定阀片的排污通道相连通,该定阀片的排污通道与排污口相连通。
图74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74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74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
图75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75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76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76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
图77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77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7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再生工作位。
图7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
图78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
图79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处在一个补水工作位。
图80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80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
图81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
图81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
图82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82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82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82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82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82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83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再生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3H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软水补水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4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4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84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84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85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5H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在其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6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一种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86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86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86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86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86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86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净化-软化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87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7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87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定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87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动阀片的等分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各个通道被设置在该动阀片的具体等分位置。
图88A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软化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B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C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D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E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F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G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8H是上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的该可选实施在其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89是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0是依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本发明附图之图1至图18G,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得以阐明,其适用于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软化处理,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流体阀10、一个净化装置20和一个软化装置30,其中该流体阀10包括一个阀体11和一个阀芯1,其中该阀体11形成一个内腔110、一个第一开口1101、一个第二开口1102、一个第三开口1103、一个第四开口1104、一个第二水流开口1105、一个第一水流开口1106、一个原水开口1107、一个软水口1128和一个排污口1129,其中该阀芯1被设置在该内腔110,其中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或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一连通通道)1001、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1002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软水口1128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或第三连通通道)1003。优选地,流体阀10具有一个净水口1130,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净水口1130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或第四连通通道)1004。
如附图之图9和图16B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二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一个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六连通通道)1006。如附图之图10和图16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三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七连通通道)1007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八连通通道)1008。如附图之图11和图16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四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九连通通道)1009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连通通道)10010。如附图之图12A、图12B和图16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五工作状态(或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或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或第十二连通通道)10012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或第十三连通通道)10013。如附图之图13和图16F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六工作状态(或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四连通通道)10014。如附图之图14和图16G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七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开口1107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十五连通通道)10015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六连通通道)10016。
如附图之图1至图7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流体阀10是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定阀片12和一个动阀片13,其中该定阀片12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该动阀片13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其中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均被设置在该内腔110,其中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且该动阀片13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其中该净化装置20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其中该软化装置30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301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302,其中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开口1102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三开口1103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四开口1104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相连通。因此,当该流体阀10是一个平面阀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包括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优选地,该原水开口1107与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2、图8A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软化装置30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化箱31、一个射流器32和一个盐液箱33,其中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被设置在该软化箱31,该射流器32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相连通的射出口321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的射入口322,其中该盐液箱33适于与该射流器32相连通,从而使来自该盐液箱33的盐液能够通过该射流器32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和经该平面阀10流向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从而使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得到再生。相应地,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时,原水或待处理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因此,该阀体11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允许待处理水自其流出,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允许盐液自其流入到该软化装置30的软化箱31。可以理解,尽管本发明仅示例性地描述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方式,然而,盐液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或机构经过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三开口1103被提供给该软化箱31。因此,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的方式并不应成为本发明的限制。优选地,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时,原水或待处理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再自该内腔110流入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可以理解,本文中的顺流指的是再生时,盐液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与原水被软化时,水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可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连接机构,如连接螺纹、卡接接头等,以便于该平面阀10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其它结构部件,如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等相连接,以引导水流分别流向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的软化箱和该平面阀10形成的各个连通通道。
如附图之图1、图2、图8A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净水口1130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软水口1128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10014;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和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
如附图之图1、图2、图8A至图8C和图16A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净水口1130相连通,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软水口1128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净水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该平面阀10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最后经该阀体11的该软水口1128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后,还可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该阀体11的该净水口1130被提供。相应地,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还可通过该平面阀10的该净水口1130向使用者提供净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同时向使用者提供净水和软化水。因此,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阀体11的该软水口1128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20和该软化装置30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20流向该软化装置30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1、图2、图9和图16B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流入该平面阀10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1、图2、图10和图16C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1、图2、图11和图16D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正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入该平面阀10的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正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1、图2、图12A至图12B和图16E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相连通,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顺流再生处理。此时,携带有再生盐液的水流流入该软化箱31,以对其内的软化树脂进行洗脱,从而使软化树脂恢复软化活性。
如附图之图1、图2、图13和图16F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原水(或待处理水)。
如附图之图1、图2、图14和图16G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正向冲洗。
可以理解,本文中的正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同。相反地,本文中的反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反。
相应地,如附图之图8A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或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四工作位(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第五工作位(或再生工作位)、一个第六工作位(或补水工作位)和一个第七工作位(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一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和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二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和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三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和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四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和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和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六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处在该第七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的该阀芯1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和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
如附图之图1至图18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一个第二通道102、一个第三通道103、一个第四通道104、一个第五通道105、一个第六通道106、一个第七通道107、一个第八通道108、一个第九通道109、一个第十通道1010和一个软水通道1028,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和该软水通道1028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延伸;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延伸,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相连通,该原水开口1107与该内腔110相连通,该软水通道1028与该软水口1128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12并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延伸的净水通道1030,其中该净水通道1030与该净水口1130相连通。优选地,该排污口1129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且该排污口1129通过一个排污流道150与该第十通道1010相连通。可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形成在该动阀片13,且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分别与该第十通道1010和该排污流道15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8A至图12B、图16A至图16E和图18A至图18E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具有该净化-软化工作位、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该第八通道108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软水通道1028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优选地,当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与该净水通道1030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3、图14、图16F至图16G和图18F至图18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具有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软水通道1028与该内腔110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再生工作状态、该补水工作状态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或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软水口1128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或第十九连通通道)10019,以使原水可自该软水口1128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再生工作状态、该补水工作状态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或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水通道1030与该内腔110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净水口1130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或第二十连通通道)10020,以使原水可自该净水口1130被提供。因此,本发明平面阀10可在所有工作位持续供水,从而提高使用本发明平面阀10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该第八通道108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软水通道1028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与该净水通道1030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
如附图之图1、图2、图8A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通道101,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九通道109、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三开口1103流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经过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处理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八通道108,然后经过该软水通道1028和该阀体11的该软水口1128向用户供应软化后水。优选地,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九通道109、该净水通道1030和该净水口1130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四通道104,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反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再流经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三通道103和该动阀片13的该第十通道1010,最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二通道102,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再流经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通道101和该动阀片13的该第十通道1010,再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三通道103,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再流经该定阀片12的该第四通道104和该动阀片13的该第十通道1010,最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五通道105,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然后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六通道106,再经过动阀片13的该第九通道109导流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三通道103,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四通道104,再流经该动阀片13的该第十通道1010,再通过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六通道106,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水。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到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的该第七通道107流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通道101,然后通过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进入该定阀片12的该第二通道102,再流经该动阀片13的该第十通道1010,最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
如附图之图15A至图15F和图17A至图18G所示,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五通道105和该第六通道106分别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被该定阀片12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五通道105分别被该动阀片13封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五通道105和该第六通道106分别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二通道102分别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四通道104分别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六通道106分别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15A至图15F和图17A至图18G所示,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当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当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软水通道1028和该净水通道1030(如果有的话)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软水通道1028和该净水通道1030(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设置,且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
如附图之图15A至图15F和图17A至图18G所示,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该第十通道1010、该软水通道1028和该净水通道1030(如果有的话)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软水通道1028和该净水通道1030(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三通道103形成在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因此,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该第六通道106、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该第十通道1010、该软水通道1028和该净水通道1030(如果有的话)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15A至图15F和图17A至图17D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五通道105、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六通道106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可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五通道105、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六通道106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该第八通道108、该第九通道109和该第十通道1010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四通道104被相邻地设置在该定阀片12。
如附图之图8A至图18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三通道103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导通部1031、第二导通部1032,其中该第三通道103的第一导通部1031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一通道101之间,该第三通道103的第二导通部1032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五通道105之间。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通道104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导通部1041、第二导通部1042,其中该第四通道104的第一导通部1041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一通道101之间,该第四通道104的第二导通部1042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五通道105之间。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的该第二导通部103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该第八通道108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的该第二导通部1042和该软水通道1028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与该净水通道1030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四通道104的该第二导通部104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三通道103的该第一导通部103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三通道103的该第一导通部103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四通道104的该第二导通部104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该平面阀10的该第九通道109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的该第一导通部1031和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该平面阀10的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四通道104的该第一导通部104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六通道106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该第十通道1010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
附图之图19A至图22G所示的是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定阀片12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E的该第三通道103E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导通部1031E和第二导通部1032E,其中该第三通道103E的第一导通部1031E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一通道101之间,该第三通道103E的第二导通部1032E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五通道105之间,其中该第三通道103E的第一导通部1031E和第二导通部1032E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通道104E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导通部1041E和第二导通部1042E,其中该第四通道104E的第一导通部1041E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一通道101之间,该第四通道104E的第二导通部1042E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五通道105之间,其中该第四通道104E的第一导通部1041E和第二导通部1042E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7A至图17D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定阀片12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该动阀片13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其中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被设于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中心部121,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中心部分1200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一个第二部分1202、一个第三部分1203、一个第四部分1204、一个第五部分1205、一个第六部分1206、一个第七部分1207、一个第八部分1208、一个第九部分1209和一个第十部分12010;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设于该动阀片13的该第二中心部131,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中心区域1300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一个第二区域1302、一个第三区域1303、一个第四区域1304、一个第五区域1305、一个第六区域1306、一个第七区域1307、一个第八区域1308、一个第九区域1309和一个第十区域13010;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一部分1201和该第二部分1202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四部分1204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六部分1206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106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七部分1207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1028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三部分1203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107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一区域1301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108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二区域1302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109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四区域1304和该第五区域1305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1010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的该第六区域1306向上延伸。优选地,该第三通道103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五部分1205、该第八部分1208和该中心部分1200向下延伸;优选地,该第四通道104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三部分1203、该第九部分1209和该中心部分1200向下延伸。更优选地,该净水通道1030(如果有的话)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的该第六部分1206向下延伸。最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和动阀片13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均为圆形。
如附图之图3至18G所示,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自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自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自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自该定阀片12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3至图7和图15A至图15F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具有一个内壁111,其中该定阀片12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朝上地设于该内腔110,和该动阀片13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朝下地设于该内腔110,其中该内腔110始终与该第七通道107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的该定阀片12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111,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内壁111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内时,该定阀片12和该阀体11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和该阀体11之间的同步。例如,该定阀片12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125,该阀体11的该内壁111具有一个制动槽1110,其中该定阀片12的该制动件125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的该内壁111的该制动槽1110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和该阀体11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内时,该定阀片12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4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15,其中该导流元件15形成该排污流道150,其中该导流元件15被设置自该动阀片13向上延伸且该导流元件15的该排污流道150分别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和该第十通道1010相连通(该排污口1129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或者该排污流道150直接与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该排污口1129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并与该第十通道1010相连通),以使污水或废水可自其流出。
如附图之图4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13向上延伸的驱动元件18,其中该驱动元件18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发生转动。优选地,该驱动元件18与该导流元件15相一体成型。可选地,该驱动元件18与该导流元件15为两个独立的机构。
如附图之图4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元件17,其中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18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17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170,该驱动元件18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180,其中该密封元件17的该第一密封面170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18的该第二密封面180,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18相对该密封元件17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时,该驱动元件18和该密封元件17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此外,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能够保持该驱动元件18处于适当位置,从而保持该动阀片13处于一个预设位置。
如附图之图4至图14和图15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的直径被设置小于该阀体11的内腔110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可通过其进水口1071保持与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形成一个始终与该阀体11的该内腔110相连通的进水口1071。
如附图之图8A至图14和图16A至图16G所示,依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软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软水口1128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经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净水自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该平面阀10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最后经该阀体11的该软水口1128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和该定阀片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净水口1130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进入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后,进一步流经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最后经该阀体11的该净水口1130流出和向客户供应净化水;根据一个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流入该平面阀10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根据一个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再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入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根据一个再生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根据一个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10014,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水;和/或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3相对该定阀片1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开口1107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然后从该平面阀10的该排污口1129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该控制指令,如净化-软化控制指令、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补水控制指令、净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再生控制指令等控制指令,可以被预设在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也可以通过一个电子通讯网络接收自一个控制终端,或者由使用者通过一个输入界面输入。例如,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被设置具有一个用于该平面阀10的输入界面,如触控板或控制按钮时,使用者可通过触控面板或相应的控制按钮向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发送上述控制指令,以使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控制该控制装置16的电机转动,从而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
参考本发明附图之图23至图40G,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得以阐明,其适用于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软化处理,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流体阀10A、一个净化装置20和一个软化装置30,其中该流体阀10A包括一个阀体11A和一个阀芯1A,其中该阀体11A形成一个内腔110A、一个第一开口1101A、一个第二开口1102A、一个第三开口1103A、一个第四开口1104A、一个第二水流开口1105A、一个第一水流开口1106A、一个原水开口1107A、一个软水口1128A和一个排污口1129A,其中该阀芯1A被设置在该内腔110A,其中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或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一连通通道)1001A、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1002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软水口1128A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或第三连通通道)1003A。优选地,流体阀10A具有一个净水口1130A,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净水口1130A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或第四连通通道)1004A。
如附图之图31和图38B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二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五连通通道)1005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一个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六连通通道)1006A。如附图之图32和图38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三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七连通通道)1007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和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八连通通道)1008A。如附图之图33和图38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四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九连通通道)1009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连通通道)10010A。如附图之图34A至图34B和图38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五工作状态(或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或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A、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或第十二连通通道)10012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或第十三连通通道)10013A。如附图之图35和图38F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六工作状态(或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四连通通道)10014A。如附图之图36和图38G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七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和该原水开口1107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十五连通通道)10015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六连通通道)10016A。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流体阀10A是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10A进一步包括一个定阀片12A和一个动阀片13A,其中该定阀片12A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该动阀片13A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其中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均被设置在该内腔110A,其中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且该动阀片13A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其中该净化装置20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其中该软化装置30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301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302,其中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开口1102A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三开口1103A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四开口1104A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相连通。因此,当该流体阀10A是一个平面阀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包括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优选地,该原水开口1107A与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图34A至图34B和图38E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软化装置30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化箱31、一个射流器32和一个盐液箱33,其中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被设置在该软化箱31,该射流器32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相连通的射出口321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的射入口322,其中该盐液箱33适于与该射流器32相连通,从而使来自该盐液箱33的盐液能够通过该射流器32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和经该平面阀10A流向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从而使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得到再生。相应地,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时,原水或待处理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A,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可以理解,尽管本发明仅示例性地描述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方式,然而,盐液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或机构经过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三开口1103A被提供给该软化箱31。因此,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的方式并不应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可以理解,本文中的顺流指的是再生时,盐液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与原水被软化时,水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可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阀体11A的连接机构,如连接螺纹、卡接接头等,以便于该平面阀10A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其它结构部件,如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等相连接,以引导水流分别流向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的软化箱和该平面阀10A形成的各个连通通道。
如附图之图30A至图36和图38A至图38G所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一连通通道)1001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1002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净水口1130A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或第四连通通道)1004A和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软水口1128A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或第三连通通道)1003A;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四开口1104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五连通通道)1005A和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六连通通道)1006A;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二开口1102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七连通通道)1007A和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八连通通道)1008A;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九连通通道)1009A和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连通通道)10010A;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或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或第十二连通通道)10012A和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或第十三连通通道)10013A;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四连通通道)10014A;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十五连通通道)10015A和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六连通通道)10016A。
如附图之图30A至图30C和图38A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净水口1130A相连通,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软水口1128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A、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净水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A、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该平面阀10A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A,最后经该阀体11A的该软水口1128A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后,还可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A、该阀体11A的该净水口1130A被提供。相应地,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还可通过该平面阀10A的该净水口1130A向使用者提供净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同时向使用者提供净水和软化水。因此,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阀体11A的该软水口1128A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20和该软化装置30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20流向该软化装置30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31和图38B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四开口1104A相连通,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A,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流入该平面阀10A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32和图38C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二开口1102A相连通,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A,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33和图38D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A,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正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流入该平面阀10A的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正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34A至图34B和图38E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相连通,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A,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顺流再生处理。此时,携带有再生盐液的水流流入该软化箱31,以对其内的软化树脂进行洗脱,从而使软化树脂恢复软化活性。
如附图之图35和图38F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A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原水(或待处理水)。
如附图之图36和图38G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A,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正向冲洗。
可以理解,本文中的正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同。相反地,本文中的反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反。
相应地,如附图之图30A至图36和图38A至图38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或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四工作位(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第五工作位(或再生工作位)、一个第六工作位(或补水工作位)和一个第七工作位(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一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A、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A、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A和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A;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二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和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三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和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四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和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和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六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A;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A处在该第七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A的该阀芯1A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和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
如附图之图23至图40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A、一个第二通道102A、一个第三通道103A、一个第四通道104A、一个第五通道105A、一个第六通道106A、一个第七通道107A、一个第八通道108A、一个第九通道109A、一个第十通道1010A、一个软水通道1028A和一个排污通道1029A,其中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三通道103A、该第四通道104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六通道106A、该软水通道1028A和该排污通道1029A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A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延伸;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A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延伸,该第一通道101A与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A与该第二开口1102A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A与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A与该第四开口1104A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A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A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相连通,该原水开口1107A与该内腔110A相连通,该软水通道1028A与该软水口1128A相连通,该排污通道1029A与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A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12A并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延伸的净水通道1030A,其中该净水通道1030A与该净水口1130A相连通。优选地,该排污口1129A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A的该阀体11A,且该排污口1129A通过该排污通道1029A与该第十通道1010A相连通。因此,该排污通道1029A分别与该排污口112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30A至图34B、图38A至图38E和图40A至图40E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A具有该净化-软化工作位、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三通道103A相连通,该第八通道108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软水通道1028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四通道104A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二通道102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三通道103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五通道105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优选地,当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A与该净水通道1030A相连通。如附图之图35至图36、图38F至图38G和图40F至图40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进一步具有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软水通道1028A与该内腔110A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软水口1128A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或第十九连通通道)10019A,以使原水可自该软水口1128A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水通道1030A与该内腔110A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净水口1130A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或第二十连通通道)10020A,以使原水可自该净水口1130A被提供。因此,本发明平面阀10A可在所有工作位持续供水,从而提高使用本发明平面阀10A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A,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三通道103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A,该第八通道108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软水通道1028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A。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A与该净水通道1030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四通道104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二通道102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三通道103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五通道105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A;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
如附图之图30A至图40G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通道101A,然后通过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九通道109A、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第三开口1103A流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经过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处理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进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第八通道108A,然后经过该软水通道1028A和该阀体11A的该软水口1128A向用户供应软化后水。优选地,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九通道109A、该净水通道1030A和该净水口1130A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四通道104A,然后通过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反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再流经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动阀片13A的该第十通道1010A,最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排污口1129A流出。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二通道102A,然后通过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再流经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动阀片13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再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排污口1129A流出。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三通道103A,然后通过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再流经该定阀片12A的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动阀片13A的该第十通道1010A,最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排污口1129A流出。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五通道105A,然后通过该阀体11A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然后进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六通道106A,再经过动阀片13A的该第九通道109A导流进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三通道103A,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进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四通道104A,再流经该动阀片13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再通过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排污口1129A流出。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六通道106A,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水。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到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七通道107A流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通道101A,然后通过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进入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二通道102A,再流经该动阀片13A的该第十通道1010A,最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排污口1129A流出。
如附图之图40A至图40G所示,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五通道105A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五通道105A和该第六通道106A分别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第五通道105A分别被该动阀片13A封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五通道105A和该第六通道106A分别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第二通道102A分别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四通道104A分别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四通道104A和该第六通道106A分别被该动阀片13A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40A至图40G所示,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八通道108A与该第五通道105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当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八通道108A与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与该第四通道104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八通道108A与该第四通道104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八通道108A与该第三通道103A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八通道108A与该第三通道103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排污通道1029A相连通;当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八通道108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第五通道105A相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三通道103A、该第四通道104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六通道106A、该软水通道1028A和该净水通道1030A(如果有的话)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三通道103A、该第四通道104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六通道106A、该软水通道1028A和该净水通道1030A(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通道开口,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设置,且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A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A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
如附图之图37A至图37G和图39A至图40G所示,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三通道103A、该第四通道104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六通道106A、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该第十通道1010A、该软水通道1028A、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净水通道1030A(如果有的话)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三通道103A、该第四通道104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六通道106A、该软水通道1028A、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净水通道1030A(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三通道103A形成在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此外,该第十通道1010A优选为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A的导通盲孔,因此,该第十通道1010A可具有两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通道开口。相应地,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二通道102A、该第三通道103A、该第四通道104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六通道106A、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该第十通道1010A、该软水通道1028A和该净水通道1030A(如果有的话)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37A至图37G和图39A至图39E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六通道106A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A。可选地,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该第五通道105A、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六通道106A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该第八通道108A、该第九通道109A和该第十通道1010A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A。优选地,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三通道103A和该第四通道104A被相邻地设置在该定阀片12A。
如附图之图37A至图40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三通道103A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导通部1031和第二导通部1032,其中该第三通道103A的第一导通部1031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A和该第一通道101A之间,该第三通道103A的第二导通部1032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五通道105A之间。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四通道104A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导通部1041和第二导通部1042,其中该第四通道104A的第一导通部1041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A和该第一通道101A之间,该第四通道104A的第二导通部1042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第五通道105A之间。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A,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三通道103A的该第二导通部103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A,该第八通道108A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A的该第二导通部1042和该软水通道1028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A。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A与该净水通道1030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四通道104A的该第二导通部104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第三通道103A的该第一导通部103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二通道102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三通道103A的该第一导通部103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第四通道104A的该第二导通部104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五通道105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九通道109A分别与该第三通道103A的该第一导通部1031和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第四通道104A的该第一导通部104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A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六通道106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A;当该平面阀10A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与该第一通道101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该第十通道1010A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A和该第二通道102A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
附图之图41A至图44G所示的是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定阀片12A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AE的该第三通道103AE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导通部1031E和第二导通部1032E,其中该第三通道103AE的第一导通部1031E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A和该第一通道101A之间,该第三通道103AE的第二导通部1032E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A和该第五通道105A之间,其中该第三通道103AE的第一导通部1031E和第二导通部1032E与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A的该第四通道104AE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导通部1041E和第二导通部1042E,其中该第四通道104AE的第一导通部1041E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A和该第一通道101A之间,该第四通道104AE的第二导通部1042E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101A和该第五通道105A之间,其中该第四通道104AE的第一导通部1041E和第二导通部1042E与该第四开口1104A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39A至图39E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定阀片12A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A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A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A,该动阀片13A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A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A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A,其中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A,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A被设于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中心部121A,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中心部分1200A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A、一个第二部分1202A、一个第三部分1203A、一个第四部分1204A、一个第五部分1205A、一个第六部分1206A、一个第七部分1207A、一个第八部分1208A、一个第九部分1209A和一个第十部分12010A;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A,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A设于该动阀片13A的该第二中心部131A,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中心区域1300A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A、一个第二区域1302A、一个第三区域1303A、一个第四区域1304A、一个第五区域1305A、一个第六区域1306A、一个第七区域1307A、一个第八区域1308A、一个第九区域1309A和一个第十区域13010A;其中该第一通道101A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一部分1201A和该第二部分1202A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A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四部分1204A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A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六部分1206A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106A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七部分1207A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1028A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三部分1203A向下延伸;该排污通道1029A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中心部分1200A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107A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该第一区域1301A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108A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该第二区域1302A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109A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该第四区域1304A和该第五区域1305A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1010A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的该第六区域1306A和该中心区域1300A。优选地,该第三通道103A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五部分1205A、该第八部分1208A和该中心部分1200A向下延伸;优选地,该第四通道104A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三部分1203A、该第九部分1209A和该中心部分1200A向下延伸。更优选地,该净水通道1030A(如果有的话)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的该第六部分1206A向下延伸。最优选地,该平面阀10A的定阀片12A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和动阀片13A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均为圆形。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和图37A至图37G所示,优选地,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一通道101A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A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开口1102A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A自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A自该定阀片12A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四开口1104A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A自该定阀片12A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A自该定阀片12A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该排污通道1029A自该定阀片12A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阀体11A具有一个内壁111A,其中该定阀片12A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朝上地设于该内腔110A,和该动阀片13A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A朝下地设于该内腔110A,其中该内腔110A始终与该第七通道107A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A的该定阀片12A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A的内壁111A,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A的该阀体11A的该内壁111A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A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A内时,该定阀片12A和该阀体11A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A和该阀体11A之间的同步。例如,该定阀片12A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A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125A,该阀体11A的该内壁111A具有一个制动槽1110A,其中该定阀片12A的该制动件125A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A的该内壁111A的该制动槽1110A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A和该阀体11A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A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A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A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A内时,该定阀片12A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A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A(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A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A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和图38A至图38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13A向上延伸的驱动元件18,其中该驱动元件18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发生转动。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和图38A至图38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元件17,其中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18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17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170,该驱动元件18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180,其中该密封元件17的该第一密封面170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18的该第二密封面180,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18相对该密封元件17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时,该驱动元件18和该密封元件17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此外,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能够保持该驱动元件18处于适当位置,从而保持该动阀片13A处于一个预设位置。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9和图38A至图38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的直径被设置稍小于该阀体11A的内腔110A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可通过其进水口1071A保持与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七通道107A形成一个始终与该阀体11A的该内腔110A相连通的进水口1071A。
如附图之图30A至图36和图38A至图38G所示,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A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软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A的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A、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软水口1128A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经过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A、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净水自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二开口1102A、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A、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该平面阀10A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A,最后经该阀体11A的该软水口1128A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和该定阀片12A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净水口1130A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A,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进入该平面阀10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后,进一步流经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A,最后经该阀体11A的该净水口1130A流出和向客户供应净化水;根据一个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A的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四开口1104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A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A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A,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流入该平面阀10A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二开口1102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A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A,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一开口1101A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根据一个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三开口1103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A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A,再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流入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根据一个再生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A、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三开口1103A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和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A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A,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A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A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A,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顺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四开口1104A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根据一个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10014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补水进水通道10014A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A,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水;和/或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A的该动阀片13A相对该定阀片12A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和该第一开口1101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和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A的该原水开口1107A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A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A,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A的该第二开口1102A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A,然后从该平面阀10A的该排污口1129A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该控制指令,如净化-软化控制指令、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补水控制指令、净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再生控制指令等控制指令,可以被预设在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也可以通过一个电子通讯网络接收自一个控制终端,或者由使用者通过一个输入界面输入。例如,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被设置具有一个用于该平面阀10A的输入界面,如触控板或控制按钮时,使用者可通过触控面板或相应的控制按钮向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发送上述控制指令,以使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控制该控制装置16的电机转动,从而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
参考本发明附图之图45至图63H,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得以阐明,其适用于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软化处理,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流体阀10B、一个净化装置20和一个软化装置30,其中该流体阀10B包括一个阀体11B和一个阀芯1B,其中该阀体11B形成一个内腔110B、一个第一开口1101B、一个第二开口1102B、一个第三开口1103B、一个第四开口1104B、一个第二水流开口1105B、一个第一水流开口1106B、一个原水开口1107B、一个软水口1128B和一个排污口1129B,其中该阀芯1B被设置在该内腔110B,其中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或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一连通通道)1001B、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1002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或第三连通通道)1003B。优选地,流体阀10B具有一个净水口1130B,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或第四连通通道)1004B。
如附图之图53A至图53B和图61B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二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五连通通道)1005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一个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六连通通道)1006B。如附图之图54A至图54B和图61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三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七连通通道)1007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八连通通道)1008B。如附图之图55A至图55B和图61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四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九连通通道)1009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连通通道)10010B。如附图之图56A至图56C和图61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五工作状态(或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或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B、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或第十二连通通道)10012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或第十三连通通道)10013B。如附图之图57和图61F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六工作状态(或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四连通通道)10014B。如附图之图58A至图58B和图61G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七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十五连通通道)10015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六连通通道)10016B。如附图之图59A至图59B和图61H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八工作状态(或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原水开口1107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七连通通道)10017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或第十八连通通道)10018B。优选地,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或第二十一连通通道)10021B。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3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流体阀10B是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10B进一步包括一个定阀片12B和一个动阀片13B,其中该定阀片12B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该动阀片13B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其中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均被设置在该内腔110B,其中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且该动阀片13B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其中该净化装置20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其中该软化装置30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301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302,其中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开口1102B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三开口1103B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四开口1104B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相连通。因此,当该流体阀10B是一个平面阀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包括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优选地,该原水开口1107B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6A至图56C和图61E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软化装置30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化箱31、一个射流器32和一个盐液箱33,其中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被设置在该软化箱31,该射流器32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的射出口321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射入口322,其中该盐液箱33适于与该射流器32相连通,从而使来自该盐液箱33的盐液能够通过该射流器32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经该平面阀10B流向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从而使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得到再生。相应地,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时,原水或待处理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可以理解,尽管本发明仅示例性地描述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方式,然而,盐液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或机构经过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被提供给该软化箱31。因此,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的方式并不应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可以理解,本文中的逆流指的是再生时,盐液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与原水被软化时,水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不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可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阀体11B的连接机构,如连接螺纹、卡接接头等,以便于该平面阀10B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其它结构部件,如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等相连接,以引导水流分别流向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的软化箱和该平面阀10B形成的各个连通通道。
如附图之图52A至图59B和图61A至图61H所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优选地,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10021B。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2A至图52C和图61A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净水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该平面阀10B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后,还可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该阀体11B的该净水口1130B被提供。相应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还可通过该平面阀10B的该净水口1130B向使用者提供净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同时向使用者提供净水和软化水。因此,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20和该软化装置30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20流向该软化装置30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3A至图53B和图61B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平面阀10B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4A至图54B和图61C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B,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5A至图55B和图61D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B,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正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流入该平面阀10B的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正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6A至图56C和图61E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逆流再生处理。此时,携带有再生盐液的水流流入该软化箱31,以对其内的软化树脂进行洗脱,从而使软化树脂恢复软化活性。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7和图61F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原水(或待处理水)。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8A至图58B和图61G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B,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正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9A至图59B和图61H所示,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B,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流入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然后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软水(或软化水)。优选地,当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从而允许经过软化箱31软化后的软化水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流入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
可以理解,本文中的正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同。相反地,本文中的反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反。
相应地,如附图之图52A至图59B和图61A至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或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四工作位(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第五工作位(或再生工作位)、一个第六工作位(或原水补水工作位)、一个第七工作位(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一个第八工作位(或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一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和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二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和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三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和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四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和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和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六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七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和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B处在该第八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B的该阀芯1B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和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B。
如附图之图47至图63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B,一个第二通道102B,一个第三通道103B,一个第四通道104B、一个第五通道105B、一个第六通道106B、一个第七通道107B、一个第八通道108B、一个第九通道109B、一个第十通道1010B、一个第十一通道1011B、一个第十二通道1012B、一个第十三通道1013B、一个第十四通道1014B和一个软水通道1028B,其中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和该软水通道1028B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B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延伸;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B、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B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延伸,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B与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B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B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B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该原水开口1107B与该内腔110B相连通,该软水通道1028B与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B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12B并自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延伸的净水通道1030B,其中该净水通道1030B与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优选地,该排污口1129B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B的该阀体11B,且该排污口1129B通过一个排污流道150B与该第十通道1010B相连通。可选地,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形成在该动阀片13B,且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分别与该第十通道1010B和该排污流道150B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52A至图56C和图61A至图61E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B具有该净化-软化工作位、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B和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该第八通道108B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软水通道1028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二通道102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四通道104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五通道105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净水通道1030B相连通。如附图之图57至图58B和图61F至图61G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进一步具有该原水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当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二通道102B相连通。如附图之图59A至图59B和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进一步具有该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软水通道1028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B。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软水通道1028B与该内腔110B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或第十九连通通道)10019B,以使原水可自该软水口1128B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水通道1030B与该内腔110B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或第二十连通通道)10020B,以使原水可自该净水口1130B被提供。因此,本发明平面阀10B可在所有工作位持续供水,从而提高使用本发明平面阀10B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B和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该第八通道108B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软水通道1028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净水通道1030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二通道102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四通道104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五通道105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二通道102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软水通道1028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B。
如附图之图45、图46、图52A至图59B和图61A至图61H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通道101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经过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处理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第八通道108B,然后经过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向用户供应软化后水。优选地,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九通道109B、该净水通道1030B和该净水口1130B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反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再流经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和该动阀片13B的该第十通道1010B,最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二通道102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再流经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动阀片13B的该第十通道1010B,再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三通道103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再流经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动阀片13B的该第十通道1010B,最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五通道105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然后进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六通道106B,再经过动阀片13B的该第九通道109B导流进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二通道1012B,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进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再流经该动阀片13B的该第十通道1010B,再通过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六通道106B,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四通道1014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进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二通道102B,再流经该动阀片13B的该第十通道1010B,最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原水经该软化装置处理后,得到的软水自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再流经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六通道106B,随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软水(或软化水);优选地,经过该软化装置30处理后得到的软水,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再流经该定阀片12B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九通道109B、该定阀片12B的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软水口1128B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63A至图63H所示,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五通道105B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
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五通道105B和该第六通道106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被该定阀片12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五通道105B和该第六通道106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五通道105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二通道102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被该定阀片12B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二通道102B分别被该动阀片13B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63A至图63H所示,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当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四通道104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四通道104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和该第五通道105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B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八通道108B与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该平面阀10B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B、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B、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设置,且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B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B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而当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或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形成在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被该动阀片13封闭时,相应地,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或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60A至图60F和图62A至图62D所示,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B、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十通道1010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B、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三通道103B形成在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相应地,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B、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十通道1010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B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60A至图60F和图62A至图62D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B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八通道108B和该第十通道1010B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B。可选地,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B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B;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八通道108B和该第十通道1010B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B。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B的该软水通道1028B被设置在该第十三通道1013B的外侧,该净水通道1030B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B的外侧。
如附图之图62A至图62D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的该定阀片12B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B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B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B,该动阀片13B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B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B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B,其中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B,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B被设于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中心部121B,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中心部分1200B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B、一个第二部分1202B、一个第三部分1203B、一个第四部分1204B、一个第五部分1205B、一个第六部分1206B、一个第七部分1207B、一个第八部分1208B、一个第九部分1209B、一个第十部分12010B和一个第十一部分12011B;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B,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B设于该动阀片13B的该第二中心部131B,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中心区域1300B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B、一个第二区域1302B、一个第三区域1303B、一个第四区域1304B、一个第五区域1305B、一个第六区域1306B、一个第七区域1307B、一个第八区域1308B、一个第九区域1309B、一个第十区域13010B和一个第十一区域13011B;其中该第一通道101B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一部分1201B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104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二部分1202B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三部分1203B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103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四部分1204B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1014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五部分1205B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1011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六部分1206B和该第七部分1207B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八部分1208B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软水通道1028B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九部分1209B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106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十部分12010B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1012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十一部分12011B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107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一区域1301B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108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九区域1309B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109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三区域1303B和该第四区域1304B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1010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十区域13010B向上延伸。更优选地,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三部分1203B向下延伸。最优选地,该平面阀10B的定阀片12B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和动阀片13B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均为圆形。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0F所示,优选地,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自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B自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B分别自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自该定阀片12B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B自该定阀片12B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B自该定阀片12B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47至图51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的该阀体11B具有一个内壁111B,其中该定阀片12B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朝上地设于该内腔110B,和该动阀片13B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朝下地设于该内腔110B,其中该内腔110B始终与该第七通道107B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B的该定阀片12B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B的内壁111B,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B的该阀体11B的该内壁111B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B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B内时,该定阀片12B和该阀体11B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B和该阀体11B之间的同步。例如,该定阀片12B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B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125B,该阀体11B的该内壁111B具有一个制动槽1110B,其中该定阀片12B的该制动件125B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B的该内壁111B的该制动槽1110B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B和该阀体11B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B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B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B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B内时,该定阀片12B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B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B(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B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47至图51和图61A至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15,其中该导流元件15形成该排污流道150B,其中该导流元件15被设置自该动阀片13B向上延伸且该导流元件15的该排污流道150B分别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相连通(该排污口1129B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B的该阀体11B),或者该排污流道150B直接与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该排污口1129B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并与该第十通道1010B相连通),以使污水或废水可自其流出。
如附图之图47至图51和图61A至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13B向上延伸的驱动元件18,其中该驱动元件18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发生转动。优选地,该驱动元件18与该导流元件15相一体成型。可选地,该驱动元件18与该导流元件15为两个独立的机构。
如附图之图47至图51和图61A至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元件17,其中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18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17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170,该驱动元件18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180,其中该密封元件17的该第一密封面170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18的该第二密封面180,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18相对该密封元件17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时,该驱动元件18和该密封元件17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此外,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能够保持该驱动元件18处于适当位置,从而保持该动阀片13B处于一个预设位置。
如附图之图47至图51和图61A至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的直径被设置稍小于该阀体11B的内腔110B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可通过其进水口1071B保持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七通道107B形成一个始终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的进水口1071B。
如附图之图52A至图59B和图61A至图61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B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软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B的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B、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经过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净水自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该平面阀10B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B,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进入该平面阀10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后,进一步流经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净水口1130B流出和向客户供应净化水;根据一个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B的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B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平面阀10B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B,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B,再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流入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再生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B、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原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B,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然后从该平面阀10B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和/或根据一个软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相对该定阀片12B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然后通过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B,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经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软化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B的该动阀片13B和该定阀片12B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10021B,从而允许经过软化箱31软化后的软化水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流入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
附图之图64A至图66H所示的是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流体阀10B的一种可选实施,其适于被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以控制水的流动和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软化处理,其中该流体阀或该平面阀10F包括一个阀体11B和一个阀芯1F,其中该阀体11B形成一个内腔110B、一个第一开口1101B、一个第二开口1102B、一个第三开口1103B、一个第四开口1104B、一个第二水流开口1105B、一个第一水流开口1106B、一个原水开口1107B、一个软水口1128B和一个排污口1129B,该阀芯1F被设置在该内腔110B。如附图之图64A至图66H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阀芯1F包括一个定阀片12F和一个动阀片13F,其中该动阀片13F和该定阀片12F均被设置在该内腔110B,其中该定阀片12F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该动阀片13F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其中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且该动阀片13F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B、一个第二通道102B、一个第三通道103B、一个第四通道104B、一个第五通道105B、一个第六通道106B、一个第七通道107B、一个第八通道108F、一个第九通道109B、一个第十通道1010B、一个第十一通道1011B、一个第十二通道1012B、一个第十三通道1013B、一个第十四通道1014B和一个软水通道1028F,其中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和该软水通道1028F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F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延伸;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F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延伸,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B与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B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B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B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该原水开口1107B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该软水通道1028F与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F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12F并自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延伸的净水通道1030B,该阀体11B具有一个净水口1130B,其中该净水通道1030B与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优选地,该排污口1129B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F的该阀体11B,且该排污口1129B通过一个排污流道150B与该第十通道1010B相连通。可选地,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形成在该动阀片13F,且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分别与该第十通道1010B和该排污流道150B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能够相对定阀片12F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F具有该净化-软化工作位、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B和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该第八通道108F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软水通道1028F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净水通道1030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二通道102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四通道104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五通道105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二通道102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
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软水通道1028F与该内腔110B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或第十九连通通道)10019B,以使原水可自该软水口1128B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水通道1030B与该内腔110B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或第二十连通通道)10020B,以使原水可自该净水口1130B被提供。因此,本发明平面阀10F可在所有工作位持续供水,从而提高使用本发明平面阀10F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通道101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经过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处理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第八通道108F,然后经过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向用户供应软化后水。优选地,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九通道109B、该净水通道1030B和该净水口1130B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反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再流经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和该动阀片13F的该第十通道1010B,最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二通道102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再流经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动阀片13F的该第十通道1010B,再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三通道103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再流经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动阀片13F的该第十通道1010B,最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五通道105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然后进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六通道106B,再经过动阀片13F的该第九通道109B导流进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二通道1012B,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进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再流经该动阀片13F的该第十通道1010B,再通过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六通道106B,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四通道1014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进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二通道102B,再流经该动阀片13F的该第十通道1010B,最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到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七通道107B流入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然后通过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原水经该软化装置处理后,得到的软水自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再流经该定阀片12F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六通道106B,随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软水(或软化水)。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均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均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均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均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四通道10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五通道105B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第一通道101B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B均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
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五通道105B和该第六通道106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五通道105B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五通道105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五通道105B和该第六通道106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三通道1013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二通道102B分别被该动阀片13F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六通道106B相连通,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一通道101B相连通;当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三通道103B相连通,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B相连通,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四通道104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相连通,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九通道109B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B和该第五通道105B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F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八通道108F与该第五通道105B相连通,该平面阀10F的该第十通道1010B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B相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设置,且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F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F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而当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或该净水通道1030B形成在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被该动阀片13封闭时,相应地,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或该净水通道1030B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十通道1010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三通道103B形成在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相应地,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六通道106B、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该第十通道1010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十二通道1012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B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F;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F。可选地,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二通道102B、该第三通道103B、该第十四通道1014B、该第十一通道1011B、该第五通道105B、该第十三通道1013B、该第六通道106B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B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F;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该第八通道108F、该第九通道109B和该第十通道1010B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F。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F的该软水通道1028F被设置在该第四通道104B的外侧,该净水通道1030B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B的外侧。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定阀片12F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B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B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B,该动阀片13F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B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B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B,其中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B,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B被设于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中心部121B,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中心部分1200B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B、一个第二部分1202B、一个第三部分1203B、一个第四部分1204B、一个第五部分1205B、一个第六部分1206B、一个第七部分1207B、一个第八部分1208B、一个第九部分1209B、一个第十部分12010B和一个第十一部分12011B;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B,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B设于该动阀片13F的该第二中心部131B,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中心区域1300B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B、一个第二区域1302B、一个第三区域1303B、一个第四区域1304B、一个第五区域1305B、一个第六区域1306B、一个第七区域1307B、一个第八区域1308B、一个第九区域1309B、一个第十区域13010B和一个第十一区域13011B;其中该第一通道101B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一部分1201B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1028F和该第四通道104B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二部分1202B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三部分1203B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103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四部分1204B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1014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五部分1205B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1011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六部分1206B和该第七部分1207B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八部分1208B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1013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九部分1209B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106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十部分12010B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1012B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十一部分12011B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107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一区域1301B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108F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二区域1302B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109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三区域1303B和该第四区域1304B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1010B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的该第十区域13010B向上延伸。更优选地,该净水通道1030B(如果有的话)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的该第三部分1203B向下延伸。最优选地,该平面阀10F的定阀片12F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和动阀片13F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均为圆形。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优选地,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一通道101B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B分别自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B自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B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B分别自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B、该第十二通道1012B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B分别自该定阀片12F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B自该定阀片12F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B自该定阀片12F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阀体11B具有一个内壁111B,其中该定阀片12F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朝上地设于该内腔110B,和该动阀片13F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B朝下地设于该内腔110B,其中该内腔110B始终与该第七通道107B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F的该定阀片12F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B的内壁111B,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F的该阀体11B的该内壁111B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F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B内时,该定阀片12F和该阀体11B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F和该阀体11B之间的同步。例如,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该定阀片12F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F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125B,该阀体11B的该内壁111B具有一个制动槽1110B,其中该定阀片12F的该制动件125B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B的该内壁111B的该制动槽1110B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F和该阀体11B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F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B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F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B内时,该定阀片12F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F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F(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F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B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的直径被设置稍小于该阀体11B的内腔110B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可通过其进水口1071B保持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七通道107B形成一个始终与该阀体11B的该内腔110B相连通的进水口1071B。
如附图之图45至图66H所示,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F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软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平面阀10F的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软水口1128B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经过该平面阀10F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B、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净水自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二开口1102B、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B、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该平面阀10F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软水口1128B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和该定阀片12F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净水口1130B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B,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进入该平面阀10F的该第二开口1102B后,进一步流经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B,最后经该阀体11B的该净水口1130B流出和向客户供应净化水;根据一个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平面阀10F的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四开口1104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F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平面阀10F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B,然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开口1102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和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B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B,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一开口1101B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B,然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B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B,再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流入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B,然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再生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B、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和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B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B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B,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三开口1103B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B,然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根据一个原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B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一开口1101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和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和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B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B,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二开口1102B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B,然后从该平面阀10F的该排污口1129B流出;和/或根据一个软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F的该动阀片13F相对该定阀片12F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和该第三开口1103B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B的该原水开口1107B流入,然后通过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B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B,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经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软化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B的该第四开口1104B、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B,该阀体11B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B,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
值得注意的是,该控制指令,如净化-软化控制指令、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原水补水控制指令、净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再生控制指令和该软水补水控制指令等控制指令,可以被预设在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也可以通过一个电子通讯网络接收自一个控制终端,或者由使用者通过一个输入界面输入。例如,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被设置具有一个用于该平面阀10B的输入界面,如触控板或控制按钮时,使用者可通过触控面板或相应的控制按钮向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发送上述控制指令,以使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控制该控制装置16的电机转动,从而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
参考本发明附图之图67至图85H,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得以阐明,其适用于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软化处理,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流体阀10C、一个净化装置20和一个软化装置30,其中该流体阀10C包括一个阀体11C和一个阀芯1C,其中该阀体11C形成一个内腔110C、一个第一开口1101C、一个第二开口1102C、一个第三开口1103C、一个第四开口1104C、一个第二水流开口1105C、一个第一水流开口1106C、一个原水开口1107C、一个软水口1128C和一个排污口1129C,其中该阀芯1C被设置在该内腔110C,其中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一工作状态(或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一连通通道)1001C、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1002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或第三连通通道)1003C。优选地,流体阀10C具有一个净水口1130C,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或第四连通通道)1004C。
如附图之图75A至图75B和图83B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二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五连通通道)1005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一个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六连通通道)1006C。如附图之图76A至图76B和图83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三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或第七连通通道)1007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或第八连通通道)1008C。如附图之图77A至图77B和图83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四工作状态(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九连通通道)1009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连通通道)10010C。如附图之图78A至图78C和图83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五工作状态(或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或第十一连通通道)10011C、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或第十二连通通道)10012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或第十三连通通道)10013C。如附图之图79和图83F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六工作状态(或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四连通通道)10014C。如附图之图80A至图80B和图83G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七工作状态(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或第十五连通通道)10015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或第十六连通通道)10016C。如附图之图81A至图81B和图83H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第八工作状态(或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原水开口1107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或第十七连通通道)10017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或第十八连通通道)10018C。优选地,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流体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或第二十一连通通道)10021C。
如附图之图67至图73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流体阀10C是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10C进一步包括一个定阀片12C和一个动阀片13C,其中该定阀片12C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该动阀片13C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其中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均被设置在该内腔110C,其中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且该动阀片13C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其中该净化装置20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其中该软化装置30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301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302,其中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开口1102C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三开口1103C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四开口1104C与该软化装置30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相连通。因此,当该流体阀10C是一个平面阀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包括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优选地,该原水开口1107C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67至图70、图78A至图78C和图83E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软化装置30进一步包括一个软化箱31、一个射流器32和一个盐液箱33,其中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被设置在该软化箱31,该射流器32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的射出口321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射入口322,其中该盐液箱33适于与该射流器32相连通,从而使来自该盐液箱33的盐液能够通过该射流器32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经该平面阀10C流向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从而使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得到再生。相应地,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时,原水或待处理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可以理解,尽管本发明仅示例性地描述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方式,然而,盐液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或机构经过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被提供给该软化箱31。因此,通过射流器32向软化箱31提供盐液的方式并不应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可以理解,本文中的逆流指的是再生时,盐液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与原水被软化时,水在该软化箱31内的流向不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可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阀体11C的连接机构,如连接螺纹、卡接接头等,以便于该平面阀10C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其它结构部件,如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等相连接,以引导水流分别流向净化装置、软化装置的软化箱和该平面阀10C形成的各个连通通道。
如附图之图74A至图81B和图83A至图83H所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优选地,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10021C。
如附图之图74A至图74C和图83A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净水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该平面阀10C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后,还可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该阀体11C的该净水口1130C被提供。相应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还可通过该平面阀10C的该净水口1130C向使用者提供净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同时向使用者提供净水和软化水。因此,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该软化装置30的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20和该软化装置30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20流向该软化装置30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75A至图75B和图83B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平面阀10C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76A至图76B和图83C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C,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反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77A至图77B和图83D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C,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正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流入该平面阀10C的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正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78A至图78C和图83E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软化滤芯,如软化箱31进行逆流再生处理。此时,携带有再生盐液的水流流入该软化箱31,以对其内的软化树脂进行洗脱,从而使软化树脂恢复软化活性。
如附图之图79和图83F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原水(或待处理水)。
如附图之图80A至图80B和图83G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C,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对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进行正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81A至图81B和图83H所示,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从而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C,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流入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然后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软水(或软化水)。优选地,当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从而允许经过软化箱31软化后的软化水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流入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
可以理解,本文中的正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同。相反地,本文中的反向冲洗指的是对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进行冲洗的水在净化装置20(或软化装置30)中的流向与原水在净化装置20中被净化(或在软化装置30中被软化)时的流向相反。
相应地,如附图之图74A至图81B和图83A至图83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或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或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或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第四工作位(或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第五工作位(或再生工作位)、一个第六工作位(或原水补水工作位)、一个第七工作位(或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一个第八工作位(或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一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和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二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和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三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和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四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和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和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六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七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和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当该流体阀(或平面阀)10C处在该第八工作位时,该流体阀10C的该阀芯1C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和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C。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5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C,一个第二通道102C,一个第三通道103C,一个第四通道104C、一个第五通道105C、一个第六通道106C、一个第七通道107C、一个第八通道108C、一个第九通道109C、一个第十通道1010C、一个第十一通道1011C、一个第十二通道1012C、一个第十三通道1013C、一个第十四通道1014C、一个软水通道1028C和一个排污通道1029C,其中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和该排污通道1029C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C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延伸;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C、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C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延伸,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C与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C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C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C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该原水开口1107C与该内腔110C相连通,该软水通道1028C与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该排污通道1029C与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C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12C并自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延伸的净水通道1030C,其中该净水通道1030C与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优选地,该排污口1129C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C的该阀体11C,且该排污口1129C通过该排污通道1029C与该第十通道1010C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74A至图78C和图83A至图83E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C具有该净化-软化工作位、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C和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该第八通道108C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软水通道1028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二通道102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五通道105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净水通道1030C相连通。如附图之图79至图80B和图83F至图83G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进一步具有该原水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当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如附图之图81A至图81B和图83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进一步具有该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软水通道1028C相连通。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软水通道1028C与该内腔110C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或第十九连通通道)10019C,以使原水可自该软水口1128C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水通道1030C与该内腔110C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或第二十连通通道)10020C,以使原水可自该净水口1130C被提供。因此,本发明平面阀10C可在所有工作位持续供水,从而提高使用本发明平面阀10C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C和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该第八通道108C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软水通道1028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净水通道1030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二通道102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五通道105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软水通道1028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C。
如附图之图74A至图85H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通道101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经过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处理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第八通道108C,然后经过该软水通道1028C和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向用户供应软化后水。优选地,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九通道109C、该净水通道1030C和该净水口1130C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反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再流经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动阀片13C的该第十通道1010C,最后经该定阀片12C的该排污通道1029C和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二通道102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再流经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动阀片13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再经该定阀片12C的该排污通道1029C和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三通道103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再流经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动阀片13C的该第十通道1010C,最后经该定阀片12C的该排污通道1029C和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五通道105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然后进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六通道106C,再经过动阀片13C的该第九通道109C导流进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二通道1012C,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进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再流经该动阀片13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再经该定阀片12C的该排污通道1029C和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六通道106C,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四通道1014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进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二通道102C,再流经该动阀片13C的该第十通道1010C,最后经该定阀片12C的该排污通道1029C和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原水经该软化装置处理后,得到的软水自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再流经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六通道106C,随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软水(或软化水);优选地,经过该软化装置30处理后得到的软水,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再流经该定阀片12C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九通道109C、该定阀片12C的该软水通道1028C和该软水口1128C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85A至图85H所示,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五通道105C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
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五通道105C和该第六通道106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五通道105C和该第六通道106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五通道105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二通道102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二通道102C分别被该动阀片13C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85A至图85H所示,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与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当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四通道104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与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四通道104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第五通道105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C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八通道108C与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该平面阀10C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和该排污通道1029C相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C、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C、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设置,且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C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C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而当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或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形成在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被该动阀片13封闭时,相应地,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或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82A至图82F和图84A至图85H所示,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C、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十通道1010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C、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三通道103C形成在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此外,该第十通道1010C优选为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C的导通盲孔。相应地,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C、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十通道1010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C、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82A至图82F和图84A至图84D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C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C;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八通道108C和该第十通道1010C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C。可选地,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C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C;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八通道108C和该第十通道1010C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C。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C的该软水通道1028C被设置在该第十三通道1013C的外侧,该净水通道1030C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C的外侧。
如附图之图84A至图84D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的该定阀片12C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C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C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C,该动阀片13C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C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C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C,其中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C,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C被设于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中心部121C,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中心部分1200C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C、一个第二部分1202C、一个第三部分1203C、一个第四部分1204C、一个第五部分1205C、一个第六部分1206C、一个第七部分1207C、一个第八部分1208C、一个第九部分1209C、一个第十部分12010C和一个第十一部分12011C;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C,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C设于该动阀片13C的该第二中心部131C,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中心区域1300C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C、一个第二区域1302C、一个第三区域1303C、一个第四区域1304C、一个第五区域1305C、一个第六区域1306C、一个第七区域1307C、一个第八区域1308C、一个第九区域1309C、一个第十区域13010C和一个第十一区域13011C;其中该第一通道101C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一部分1201C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104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二部分1202C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三部分1203C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103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四部分1204C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1014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五部分1205C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1011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六部分1206C和该第七部分1207C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八部分1208C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软水通道1028C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九部分1209C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106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十部分12010C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1012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十一部分12011C向下延伸;该排污通道1029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中心部分1200C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107C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一区域1301C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108C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九区域1309C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109C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三区域1303C和该第四区域1304C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1010C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十区域13010C和该中心区域1300C。更优选地,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三部分1203C向下延伸。最优选地,该平面阀10C的定阀片12C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和动阀片13C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均为圆形。
如附图之图71A至图73所示,优选地,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自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C自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C分别自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自该定阀片12C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C自该定阀片12C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C自该定阀片12C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该排污通道1029C自该定阀片12C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67至图73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的该阀体11C具有一个内壁111C,其中该定阀片12C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朝上地设于该内腔110C,和该动阀片13C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朝下地设于该内腔110C,其中该内腔110C始终与该第七通道107C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C的该定阀片12C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C的内壁111C,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C的该阀体11C的该内壁111C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C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C内时,该定阀片12C和该阀体11C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C和该阀体11C之间的同步。例如,该定阀片12C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C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125C,该阀体11C的该内壁111C具有一个制动槽1110C,其中该定阀片12C的该制动件125C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C的该内壁111C的该制动槽1110C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C和该阀体11C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C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C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C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C内时,该定阀片12C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C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C(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C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67至图73和图83A至图83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13C向上延伸的驱动元件18,其中该驱动元件18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发生转动。
如附图之图67至图73和图83A至图83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元件17,其中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18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17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170,该驱动元件18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180,其中该密封元件17的该第一密封面170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18的该第二密封面180,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18相对该密封元件17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时,该驱动元件18和该密封元件17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此外,该密封元件17被设置能够保持该驱动元件18处于适当位置,从而保持该动阀片13C处于一个预设位置。
如附图之图67至图73和图83A至图83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的直径被设置稍小于该阀体11C的内腔110C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可通过其进水口1071C保持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七通道107C形成一个始终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的进水口1071C。
如附图之图74A至图81B和图83A至图83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C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软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C的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C、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经过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净水自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该平面阀10C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C,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进入该平面阀10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后,进一步流经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净水口1130C流出和向客户供应净化水;根据一个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平面阀10C的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C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平面阀10C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C,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C,再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流入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再生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C、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原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C,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然后从该平面阀10C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和/或根据一个软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相对该定阀片12C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C,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经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软化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C的该动阀片13C和该定阀片12C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10021C,从而允许经过软化箱31软化后的软化水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流入该软水供水通道10021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
值得注意的是,该控制指令,如净化-软化控制指令、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原水补水控制指令、净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再生控制指令和该软水补水控制指令等控制指令,可以被预设在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也可以通过一个电子通讯网络接收自一个控制终端,或者由使用者通过一个输入界面输入。例如,当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被设置具有一个用于该平面阀10C的输入界面,如触控板或控制按钮时,使用者可通过触控面板或相应的控制按钮向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发送上述控制指令,以使该控制装置16的控制模块控制该控制装置16的电机转动,从而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
附图之图86A至图88H所示的是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流体阀10C的一种可选实施,其适于被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以控制水的流动和对原水或待处理水进行净化-软化处理,其中该流体阀或该平面阀10H包括一个阀体11C和一个阀芯1H,其中该阀体11C形成一个内腔110C、一个第一开口1101C、一个第二开口1102C、一个第三开口1103C、一个第四开口1104C、一个第二水流开口1105C、一个第一水流开口1106C、一个原水开口1107C、一个软水口1128C和一个排污口1129C,该阀芯1H被设置在该内腔110C。如附图之图86A至图88H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阀芯1H包括一个定阀片12H和一个动阀片13H,其中该动阀片13H和该定阀片12H均被设置在该内腔110C,其中该定阀片12H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该动阀片13H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其中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且该动阀片13H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C、一个第二通道102C、一个第三通道103C、一个第四通道104C、一个第五通道105C、一个第六通道106C、一个第七通道107C、一个第八通道108H、一个第九通道109C、一个第十通道1010C、一个第十一通道1011C、一个第十二通道1012C、一个第十三通道1013C、一个第十四通道1014C、一个软水通道1028H和一个排污通道1029C,其中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和该排污通道1029C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H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延伸;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3H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延伸,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C与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C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C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C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该原水开口1107C与该内腔110C相连通,该软水通道1028H与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该排污通道1029C与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H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12H并自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延伸的净水通道1030C,该阀体11C具有一个净水口1130C,其中该净水通道1030C与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优选地,该排污口1129C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C的该阀体11C,且该排污口1129C通过该排污通道1029C与该第十通道1010C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能够相对定阀片12H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H具有该净化-软化工作位、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C和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该第八通道108H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软水通道1028H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净水通道1030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二通道102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第四通道104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五通道105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与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第二通道102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被控制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
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软水通道1028H与该内腔110C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或第十九连通通道)10019C,以使原水可自该软水口1128C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水通道1030C与该内腔110C相连通。换句话说,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原水补水工作位、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或第二十连通通道)10020C,以使原水可自该净水口1130C被提供。因此,本发明平面阀10H可在所有工作位持续供水,从而提高使用本发明平面阀10H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相应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通道101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经过该软化箱31内的软化树脂处理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第八通道108H,然后经过该软水通道1028H和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向用户供应软化后水。优选地,经过该净化装置20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九通道109C、该净水通道1030C和该净水口1130C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反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再流经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动阀片13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和该排污通道1029C,最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二通道102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再流经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动阀片13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和该排污通道1029C,再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三通道103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再流经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动阀片13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和该排污通道1029C,最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再生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五通道105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然后进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六通道106C,再经过动阀片13H的该第九通道109C导流进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二通道1012C,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如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进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再流经该动阀片13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和该排污通道1029C,再通过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六通道106C,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滤芯正洗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四通道1014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进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二通道102C,再流经该动阀片13H的该第十通道1010C和该排污通道1029C,最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到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然后通过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七通道107C流入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然后通过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原水经该软化装置处理后,得到的软水自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再流经该定阀片12H的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六通道106C,随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换句话说,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可控制向盐液箱33补充软水(或软化水)。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均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均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均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均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四通道10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五通道105C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第一通道101C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C均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
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五通道105C和该第六通道106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五通道105C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五通道105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五通道105C和该第六通道106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三通道1013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二通道102C分别被该动阀片13H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更优选地,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六通道106C相连通,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一通道101C相连通;当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三通道103C相连通,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十三通道1013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十二通道1012C相连通,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四通道104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相连通,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九通道109C分别与该第十一通道1011C和该第五通道105C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H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八通道108H与该第五通道105C相连通,该平面阀10H的该第十通道1010C与该第十四通道1014C相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形成一个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通道开口,当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被面(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对面(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设置,且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时,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3H的通道和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H的通道通过相应的通道开口选择性地相连通,从而形成相应的连通通道和控制流体(如水流)的流动方向。而当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或该净水通道1030C形成在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被该动阀片13封闭时,相应地,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或该净水通道1030C被该动阀片13阻塞(或封闭)。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可以理解,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十通道1010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延伸路径(或方向);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分别形成在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和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分别形成在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通道开口,可具有任何能够实现本文中相互连通关系的形状。例如,该第三通道103C形成在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通道开口可被设置具有一个规则形状,也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相应地,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六通道106C、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该第十通道1010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十二通道1012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软水通道1028H、该排污通道1029C和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的延伸路径(或方向)和其通道开口的形状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C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H;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H。可选地,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二通道102C、该第三通道103C、该第十四通道1014C、该第十一通道1011C、该第五通道105C、该第十三通道1013C、该第六通道106C和该第十二通道1012C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H;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该第八通道108H、该第九通道109C和该第十通道1010C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13H。进一步地,该平面阀10H的该软水通道1028H被设置在该第四通道104C的外侧,该净水通道1030C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C的外侧。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定阀片12H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121C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121C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C,该动阀片13H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131C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131C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2C,其中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部分1200C,其中该中心部分1200C被设于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中心部121C,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中心部分1200C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部分1201C、一个第二部分1202C、一个第三部分1203C、一个第四部分1204C、一个第五部分1205C、一个第六部分1206C、一个第七部分1207C、一个第八部分1208C、一个第九部分1209C、一个第十部分12010C和一个第十一部分12011C;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具有一个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区域1300C,其中该中心区域1300C设于该动阀片13H的该第二中心部131C,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中心区域1300C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点划线所示的一个第一区域1301C、一个第二区域1302C、一个第三区域1303C、一个第四区域1304C、一个第五区域1305C、一个第六区域1306C、一个第七区域1307C、一个第八区域1308C、一个第九区域1309C、一个第十区域13010C和一个第十一区域13011C;其中该第一通道101C自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一部分1201C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1028H和该第四通道104C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二部分1202C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102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三部分1203C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103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四部分1204C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1014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五部分1205C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1011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六部分1206C和该第七部分1207C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105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八部分1208C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1013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九部分1209C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106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十部分12010C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1012C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十一部分12011C向下延伸;该排污通道1029C至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中心部分1200C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107C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一区域1301C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108H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二区域1302C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109C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三区域1303C和该第四区域1304C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1010C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的该第十区域13010C和该中心区域1300C。更优选地,该净水通道1030C(如果有的话)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的该第三部分1203C向下延伸。最优选地,该平面阀10H的定阀片12H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和动阀片13H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均为圆形。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优选地,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一通道101C和该第十四通道1014C分别自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C自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C和该第十一通道1011C分别自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C、该第十二通道1012C和该第十三通道1013C分别自该定阀片12H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C自该定阀片12H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C自该定阀片12H的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向下和向外延伸,以与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阀体11C具有一个内壁111C,其中该定阀片12H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朝上地设于该内腔110C,和该动阀片13H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30C朝下地设于该内腔110C,其中该内腔110C始终与该第七通道107C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该平面阀10H的该定阀片12H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C的内壁111C,也可以与该平面阀10H的该阀体11C的该内壁111C相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H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C内时,该定阀片12H和该阀体11C之间通过一个固定机构来保持该定阀片12H和该阀体11C之间的同步。例如,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该定阀片12H具有一个自该定阀片12H的边缘向外突出的制动件125C,该阀体11C的该内壁111C具有一个制动槽1110C,其中该定阀片12H的该制动件125C被设置能够与该阀体11C的该内壁111C的该制动槽1110C相啮合,以确保该定阀片12H和该阀体11C之间相同步(或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和确保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H的各个通道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C的相应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定阀片12H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阀体11C内时,该定阀片12H可被单独制造。换句话说,此时,该定阀片12H可由耐磨材料制成,从而提高该定阀片12H(或整个平面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定阀片12H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0C经平滑处理以减小其粗糙程度。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的直径被设置稍小于该阀体11C的内腔110C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可通过其进水口1071C保持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七通道107C形成一个始终与该阀体11C的该内腔110C相连通的进水口1071C。
如附图之图67至图88H所示,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平面阀10H的该控制装置16被设置能够根据一个净化-软化控制指令,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平面阀10H的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0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1002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软水口1128C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1003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经过该平面阀10H形成的该第一进水通道1001C、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净化装置20,原水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净水自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二开口1102C、该软化导通通道1002C、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并经软化处理后得到软化水,软化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该平面阀10H的该软水出水通道1003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软水口1128C流出和向用户供应软化水,优选地,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和该定阀片12H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净水口1130C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1004C,经过该净化装置20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净水进入该平面阀10H的该第二开口1102C后,进一步流经该净水出水通道1004C,最后经该阀体11C的该净水口1130C流出和向客户供应净化水;根据一个软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平面阀10H的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四开口1104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平面阀10H形成的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5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再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入该软化箱31,和对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或水处理材料),如软化树脂等,反向冲洗后,得到的污水或废水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平面阀10H的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6C,然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开口1102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和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1007C流入该第二开口1102C,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反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一开口1101C流入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1008C,然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软化装置正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9C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C,再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对该软化箱31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流入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0C,然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再生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10011C、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10012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和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10013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再生进水通道10011C流入该第二水流开口1105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出口321,经过该射流器32射流,混合来自该盐液箱33的液体后经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流入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然后通过该再生导通通道10012C流入该第四开口1104C,进入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逆流再生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树脂后,从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三开口1103C流入该再生排污通道10013C,然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根据一个原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4C流入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原水补水;根据一个净化装置反洗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一开口1101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和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和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10015C流入该第一开口1101C,再进入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对该净化装置20中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正向冲洗后,从该净化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二开口1102C流入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10016C,然后从该平面阀10H的该排污口1129C流出;和/或根据一个软水补水控制指令,通过该传动机构14,如传动齿轮,驱动该驱动元件18转动,以驱动该平面阀10H的该动阀片13H相对该定阀片12H转动,从而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和该第三开口1103C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以允许原水自该阀体11C的该原水开口1107C流入,然后通过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10017C流入该第三开口1103C,经该软化箱31的该第一导通开口301流入该软化箱31,经该软化箱31中的软化材料软化后,从该软化箱31的该第二导通开口302流出,然后流经该阀体11C的该第四开口1104C、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10018C,该阀体11C的该第一水流开口1106C,再流入该射流器32的该射入口322,向盐液箱33补入软水。
如说明书附图之图89和图90所示,根据本文上述内容,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如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和一个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净化-软化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B)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反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反向冲洗;和(C)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的净化装置反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流向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使该净化装置被反向冲洗。
如说明书附图之图89和图90所示,本发明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树脂再生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的软化树脂再生水路,从而使盐液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内的软化树脂再生;和
(E)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正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正向冲洗。
如说明书附图之图89和图90所示,可选地,本发明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树脂再生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软化树脂再生水路,从而使盐液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内的软化树脂再生;和
(E)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正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正向冲洗。
如说明书附图之图89和图90所示,本发明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F)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的净化装置正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流向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使该净化装置被正向冲洗。
如说明书附图之图89和图90所示,本发明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G)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盐液箱的软水补水水路。
如说明书附图之图89和图90所示,可选地,本发明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G)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补水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盐液箱相连通的补水水路。
根据本文内容可知,优选地,上述该净化-软化水路、该净化装置反洗水路、该软化装置反洗水路、该软化树脂再生水路、该软化装置正洗水路、该净化装置正洗水路和该补水水路均通过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单个流体阀控制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该净化装置20可以是任何具有两个连通开口,如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的水过滤或净化机构,如前置过滤器、超滤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因此,本文中提到的水处理材料或机构可根据实际应用,被设置为滤网、活性炭、超滤丝、PP棉,甚至也可能被设置为RO膜。可以理解,本发明平面阀(或控制阀)也适用于无需提供净水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如本发明中的净化装置(或净水装置)为一个前置过滤器时,原水经前置过滤器处理后,流向软化装置,而不再流向供水通路或净水管道,此时可以封闭该净水口1130。
可以理解,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和/或第二十一仅用于描述本发明,对本发明不同部件(或元件)的命名和使本发明的不同部件、元件和结构之间产生区分。除非特别指出,否则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特别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或平面阀进行简单结构改变得到的修改、变形和/或替换,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改变本发明平面阀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第六通道、第七通道、第八通道、第九通道、第十通道、第十一通道、第十二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十四通道、软水通道和/或净水通道被设置在第一流体控制面和/或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位置,和/或改变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第六通道、第七通道、第八通道、第九通道、第十通道、第十一通道、第十二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十四通道、软水通道和/或净水通道在第一流体控制面和/或第二流体控制面形成的通道开口的形状等,这些修改、变形和/或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附图中所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不是限制。
由此可以看到本发明目的可被充分有效完成。用于解释本发明功能和结构原理的该实施例已被充分说明和描述,且本发明不受基于这些实施例原理基础上的改变的限制。因此,本发明包括涵盖在附属权利要求书要求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修改。

Claims (360)

1.一种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包括一个阀体、一个动阀片和一个定阀片,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内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原水开口和一个软水口,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其中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内腔,其中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且该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转动;
一个净化装置,其中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
一个软化装置,其中该软化装置包括一个软化箱,其中该软化箱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2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补水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28.根据权利要求15、17、19、21、23、25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9.根据权利要求16、17、19、21、23、25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30.根据权利要求18、19、21、23、25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和该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封闭。
31.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2.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3.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4.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5.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36.根据权利要求2、4、6、8、10、12、14、15、17、19、21、23、25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37.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38.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39.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化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40.根据权利要求2、4、6、8、10、12、14、15、17、19、21、23、25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4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补水工作状态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再生工作状态、该补水工作状态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4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其中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其中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45.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和一个第十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和一个第十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区域和该第五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区域向上延伸。
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排污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4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4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4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5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5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5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5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5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5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5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5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和一个排污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5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补水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59.根据权利要求46、48、50、52、54、56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60.根据权利要求47、48、50、52、54、56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61.根据权利要求49、50、52、54、56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和该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62.根据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63.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64.根据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65.根据权利要求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66.根据权利要求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67.根据权利要求46、48、50、52、54、56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68.根据权利要求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69.根据权利要求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70.根据权利要求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化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71.根据权利要求46、48、50、52、54、56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7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补水工作状态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该再生工作状态、该补水工作状态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7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其中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其中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76.根据权利要求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和一个第十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和一个第十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排污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中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区域和该第五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区域和该中心区域。
77.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直径被设置小于该阀体的内腔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可通过一个进水口保持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
78.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或2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其中该导流元件形成一个排污流道,其中该导流元件被设置自该动阀片延伸且该导流元件的该排污流道分别与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
79.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
80.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46、47、48、49、50、51、52、53、54、55、56、57或5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延伸的驱动元件和一个密封元件,其中该驱动元件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相对该定阀片发生转动,该密封元件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该驱动元件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其中该密封元件的该第一密封面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的该第二密封面,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相对该密封元件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相对该定阀片转动时,该驱动元件和该密封元件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
8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8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8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8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87.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88.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8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9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9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9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9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94.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95.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9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9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9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9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00.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01.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0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04.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05.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06.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07.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08.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109.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110.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11.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12.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13.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14.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15.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16.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定阀片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通道,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117.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119.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20.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21.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
122.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
123.根据权利要求89、91、93、95、97、99、101、120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24.根据权利要求90、91、93、95、97、99、101、120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125.根据权利要求92、93、95、97、99、101、120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26.根据权利要求94或9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27.根据权利要求96或9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28.根据权利要求98或9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129.根据权利要求100或10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被该定阀片阻塞。
130.根据权利要求119、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31.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九通道、该第八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132.根据权利要求82、84、86、88、89、91、93、95、97、99、101、120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133.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134.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135.根据权利要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化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136.根据权利要求89、91、93、95、97、99、101、120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137.根据权利要求13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13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139.根据权利要求13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140.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一个第十部分和一个第十一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一个第十区域和一个第十一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五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和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八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一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区域和该第四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区域向上延伸。
14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排污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14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4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4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4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46.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147.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14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4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5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5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52.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和一个排污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53.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排污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155.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56.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57.根据权利要求15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58.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59.根据权利要求15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60.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161.根据权利要求15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再生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162.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63.根据权利要求16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64.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65.根据权利要求16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166.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67.根据权利要求16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168.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定阀片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通道,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169.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
170.根据权利要求16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171.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和一个排污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72.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173.根据权利要求17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
174.根据权利要求17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供水通道。
175.根据权利要求141、143、145、147、149、151、153、172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76.根据权利要求142、143、145、147、149、151、153、172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177.根据权利要求144、145、147、149、151、153、172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78.根据权利要求146或147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79.根据权利要求148或149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80.根据权利要求150或15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181.根据权利要求152或153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182.根据权利要求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183.根据权利要求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九通道、该第八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184.根据权利要求141、143、145、147、149、151、153、172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185.根据权利要求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186.根据权利要求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187.根据权利要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化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188.根据权利要求141、143、145、147、149、151、153、172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189.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190.根据权利要求141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191.根据权利要求190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一个再生工作状态、一个原水补水工作状态、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状态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192.根据权利要求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一个第十部分和一个第十一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一个第十区域和一个第十一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五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和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八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一部分向下延伸;该排污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中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区域和该第四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区域和该中心区域。
193.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122、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直径被设置小于该阀体的内腔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可通过一个进水口保持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
194.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或122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其中该导流元件形成一个排污流道,其中该导流元件被设置自该动阀片延伸且该导流元件的该排污流道分别与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
195.根据权利要求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19、120、121、122、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71、172、173或174所述的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
196.一种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阀体;
一个动阀片;和
一个定阀片,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内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原水开口和一个软水口,其中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其中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内腔,其中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被设置在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且该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转动。
197.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净化-软化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软化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出水通道。
198.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199.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00.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01.根据权利要求19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02.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203.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204.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05.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06.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
207.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补水进水通道。
208.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09.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10.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211.根据权利要求1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12.根据权利要求19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13.根据权利要求20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14.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15.根据权利要求20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16.根据权利要求20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17.根据权利要求20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18.根据权利要求20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19.根据权利要求20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20.根据权利要求20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21.根据权利要求20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222.根据权利要求20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223.根据权利要求210、212、214、216、218、220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24.根据权利要求211、212、214、216、218、220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225.根据权利要求213、214、216、218、220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和该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封闭。
226.根据权利要求215或21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27.根据权利要求217或21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28.根据权利要求219或22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29.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230.根据权利要求197、199、201、203、205、207、209、210、212、214、216、218、220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净化装置和一个软化装置,其中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231.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阀体具有一个内壁,其中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232.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233.根据权利要求197、199、201、203、205、207、209、210、212、214、216、218、220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234.根据权利要求2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235.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再生工作位、一个补水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
236.根据权利要求23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237.根据权利要求21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其中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其中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38.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和一个第十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和一个第十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区域和该第五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区域向上延伸。
239.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排污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240.根据权利要求1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41.根据权利要求19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42.根据权利要求20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43.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44.根据权利要求20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45.根据权利要求20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46.根据权利要求20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47.根据权利要求20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48.根据权利要求20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49.根据权利要求20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50.根据权利要求20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和一个排污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251.根据权利要求20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补水进水通道。
252.根据权利要求239、241、243、245、247、249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53.根据权利要求240、241、243、245、247、249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254.根据权利要求242或24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和该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55.根据权利要求244或24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56.根据权利要求246或24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57.根据权利要求248或24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六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58.根据权利要求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259.根据权利要求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260.根据权利要求239、241、243、245、247、249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净化装置和一个软化装置,其中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261.根据权利要求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阀体具有一个内壁,其中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262.根据权利要求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263.根据权利要求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264.根据权利要求239、241、243、245、247、249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265.根据权利要求26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266.根据权利要求23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再生工作位、一个补水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
267.根据权利要求26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该再生工作位、该补水工作位和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268.根据权利要求24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包括一个第一导通部和一个第二导通部,其中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二导通部相互连通,其中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和该第一通道之间,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五通道之间,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二导通部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三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的该第一导通部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69.根据权利要求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和一个第十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和一个第十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软水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排污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中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区域和该第五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区域和该中心区域。
270.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直径被设置小于该阀体的内腔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可通过一个进水口保持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
271.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或22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其中该导流元件形成一个排污流道,其中该导流元件被设置自该动阀片延伸且该导流元件的该排污流道分别与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
272.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
273.根据权利要求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或25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动阀片延伸的驱动元件和一个密封元件,其中该驱动元件被设置能够驱动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相对该定阀片发生转动,该密封元件被设置与该驱动元件相面对面,其中该密封元件形成一个第一密封面,该驱动元件形成一个第二密封面,其中该密封元件的该第一密封面被设置在该驱动元件的该第二密封面,从而使得当该驱动元件相对该密封元件转动,以驱动该动阀片相对该定阀片转动时,该驱动元件和该密封元件之间被密封和防止水的泄漏。
274.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具有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一个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275.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再生进水通道、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再生导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排污口相连通的再生排污通道。
276.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具有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277.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278.根据权利要求1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279.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和该原水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进水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四开口相连通的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280.根据权利要求27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281.根据权利要求27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282.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283.根据权利要求1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84.根据权利要求19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85.根据权利要求20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86.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287.根据权利要求27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88.根据权利要求27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289.根据权利要求20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90.根据权利要求20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91.根据权利要求20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92.根据权利要求20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293.根据权利要求27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294.根据权利要求27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295.根据权利要求27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一个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296.根据权利要求27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和一个软水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第十通道与该排污口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297.根据权利要求29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298.根据权利要求29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299.根据权利要求282、284、286、288、290、292、294、296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00.根据权利要求283、284、286、288、290、292、294、296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301.根据权利要求285、286、288、290、292、294、296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02.根据权利要求287或28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03.根据权利要求289或29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04.根据权利要求291或29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305.根据权利要求293或29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被该定阀片阻塞。
306.根据权利要求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07.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九通道、该第八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308.根据权利要求282、284、286、288、290、292、294、296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净化装置和一个软化装置,其中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309.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阀体具有一个内壁,其中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310.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311.根据权利要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312.根据权利要求282、284、286、288、290、292、294、296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313.根据权利要求312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314.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再生工作位、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315.根据权利要求31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再生工作位、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316.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一个第十部分和一个第十一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一个第十区域和一个第十一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五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和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八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一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区域和该第四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区域向上延伸。
317.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排污口、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
318.根据权利要求1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319.根据权利要求19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320.根据权利要求20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321.根据权利要求20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
322.根据权利要求27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323.根据权利要求27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五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导通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再生排污通道。
324.根据权利要求204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325.根据权利要求20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326.根据权利要求20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327.根据权利要求20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一个第一水流开口和一个第二水流开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该第一水流开口和该第二水流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四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正洗排污通道。
328.根据权利要求276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和一个排污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329.根据权利要求27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六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原水补水进水通道。
330.根据权利要求27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一个排污通道和一个排污口,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331.根据权利要求27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五通道、一个第六通道、一个第七通道、一个第八通道、一个第九通道、一个第十通道、一个第十一通道、一个第十二通道、一个第十三通道、一个第十四通道、一个软水通道和一个排污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排污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设于该定阀片并分别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设于该动阀片并分别自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延伸,该排污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道与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道与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该第七通道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该原水开口与该内腔相连通,该软水通道与该软水口相连通,该排污通道分别与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其中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进水通道,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导通通道,该第八通道分别与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出水通道;当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二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十通道分别与该排污通道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化装置反洗排污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与该第十一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进水通道,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分别与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软水补水导通通道。
332.根据权利要求330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333.根据权利要求331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在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九通道与该软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334.根据权利要求317、319、321、323、325、327、329、331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35.根据权利要求318、321、323、325、327、329、331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四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336.根据权利要求320、321、323、325、327、329、331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37.根据权利要求322或32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38.根据权利要求324或325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十二通道和该第十三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39.根据权利要求326或32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平面阀处于该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340.根据权利要求328或32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原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五通道被该动阀片阻塞。
341.根据权利要求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该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分别被该动阀片阻塞。
342.根据权利要求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十四通道、该第十一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十三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第十二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该第九通道、该第八通道和该第十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动阀片。
343.根据权利要求317、319、321、323、325、327、329、331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净化装置和一个软化装置,其中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口与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开口与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原水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软化箱的该第二导通开口、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阀体的该软水口被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将该净化装置和该软化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水流通路,以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344.根据权利要求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阀体具有一个内壁,其中该定阀片适于该第一流体控制面朝上地设于该内腔,该动阀片适于该第二流体控制面朝下地设于该内腔,且该内腔始终与该第七通道相连通。
345.根据权利要求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
346.根据权利要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射流器和一个盐液箱,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和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一水流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其中该盐液箱适于与该射流器相连通。
347.根据权利要求317、319、321、323、325、327、329、331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该净水口被设置在该阀体,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348.根据权利要求34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于该定阀片并自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延伸的净水通道,其中该净水通道与该净水口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处在该净化-软化工作位时,该第九通道与该净水通道相连通,从而形成该净水出水通道。
349.根据权利要求317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再生工作位、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和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原水通道;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软水口相连通的软水供水通道。
350.根据权利要求349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口,其中当该平面阀处于一个软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反洗工作位、一个软化装置正洗工作位、一个再生工作位、一个原水补水工作位、一个净化装置正洗工作位和一个软水补水工作位时,该平面阀形成一个分别与该原水开口和该净水口相连通的第二原水通道。
351.根据权利要求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具有一个第一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一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该动阀片具有一个第二中心部和一个自该第二中心部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该中心部分被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中心部,且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一个第六部分、一个第七部分、一个第八部分、一个第九部分、一个第十部分和一个第十一部分;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该中心区域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中心部,且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顺时针等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一个第六区域、一个第七区域、一个第八区域、一个第九区域、一个第十区域和一个第十一区域;其中该第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二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三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四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四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五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一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六部分和该第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五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八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三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六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部分向下延伸;该第十二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一部分向下延伸;该排污通道自该第一流体控制面的该中心部分向下延伸;该第七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一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八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九区域向上延伸;该第九通道自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三区域和该第四区域向上延伸;该第十通道延伸在该第二流体控制面的该第十区域和该中心区域。
352.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直径被设置小于该阀体的内腔的直径,从而使得该平面阀的该第七通道可通过一个进水口保持与该阀体的该内腔相连通。
353.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或298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元件,其中该导流元件形成一个排污流道,其中该导流元件被设置自该动阀片延伸且该导流元件的该排污流道分别与该平面阀的该排污口和该第十通道相连通。
354.根据权利要求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或333所述的平面阀,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阀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该第三通道、该第四通道、该第五通道、该第六通道和该软水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定阀片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该第七通道、该第八通道、该第九通道和该第十通道分别相隔开地设于该动阀片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
355.一种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方法,其中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个软化装置和一个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软化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净化-软化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流向该软化装置和使原水依次被净化和软化处理;
(B)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反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反向冲洗;和
(C)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反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的净化装置反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流向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使该净化装置被反向冲洗。
356.根据权利要求355所述的水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树脂再生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的软化树脂再生水路,从而使盐液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内的软化树脂再生;和
(E)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正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正向冲洗。
357.根据权利要求355所述的水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树脂再生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软化树脂再生水路,从而使盐液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内的软化树脂再生;和
(E)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的软化装置正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流向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使该软化装置被正向冲洗。
358.根据权利要求356或357所述的水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F)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装置正洗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的净化装置正洗水路,从而使原水能够自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流向该净化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和使该净化装置被正向冲洗。
359.根据权利要求355、356、357或358所述的水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G)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软水补水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依次连通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一导通开口、该软化装置的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盐液箱的软水补水水路。
360.根据权利要求355、356、357或358所述的水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G)在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补水工作状态,形成一个与该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盐液箱相连通的补水水路。
CN201910378852.7A 2019-05-08 2019-05-08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Pending CN111911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8852.7A CN111911662A (zh) 2019-05-08 2019-05-08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8852.7A CN111911662A (zh) 2019-05-08 2019-05-08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1662A true CN111911662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42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8852.7A Pending CN111911662A (zh) 2019-05-08 2019-05-08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166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70104U (zh)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平面阀和阀片组件
WO2019228398A1 (zh) 水处理机及其机体
CN211082937U (zh) 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及其阀片组件
CN209041646U (zh) 流体阀
CN211226632U (zh) 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及其阀芯
CN110550758B (zh)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210193545U (zh) 水处理系统、用于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及其阀片组件
CN110550759B (zh)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111911662A (zh)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210770425U (zh) 流体阀及其阀芯
CN110902870B (zh) 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211226631U (zh) 用于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及其阀芯
CN110902869B (zh) 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110550763B (zh)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CN209740854U (zh) 水处理系统、用于水处理系统的平面阀和用于平面阀的阀片组件
CN110550760B (zh) 水处理系统及其平面阀
CN214233086U (zh)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WO2019228401A1 (zh)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221824547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CN220551534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WO2019228397A1 (zh) 净化-软化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方法及其平面阀
CN209012476U (zh) 流体阀及用于流体阀的阀片组件
CN219866404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CN219866405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CN219975465U (zh) 水处理机和用于水处理机的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