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1870A -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1870A
CN111901870A CN202010220361.2A CN202010220361A CN111901870A CN 111901870 A CN111901870 A CN 111901870A CN 202010220361 A CN202010220361 A CN 202010220361A CN 111901870 A CN111901870 A CN 11190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patial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pucch
frequency ho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03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诗佳
蒋创新
张淑娟
肖华华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2203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1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1870A/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22361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12274A/ko
Priority to US17/758,104 priority patent/US20230085606A1/en
Priority to CA3164437A priority patent/CA3164437A1/en
Priority to EP21774379.8A priority patent/EP413215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2810 priority patent/WO202119057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具体涉及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系统中,利用多个传输接收节点(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Multi-TRP)联合传输技术或多面板(Multi-Panel)传输技术的重复发送或接收能够提高接收端获取正确信息的概率,有效地提高在超可靠度和低延迟通讯(Ultra-reliable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场景下的传输可靠性。但是在现有技术中,Multi-TRP或Multi-panel中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用于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间跳频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比特图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跳频单元与OFDM对应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内跳频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对PUCCH repetition发送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波束被遮挡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IE-A(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以及5G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在本申请中以5G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不同的制式的无线网络。无线接入网络在不同的系统中可包括不同的通信节点。图1是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网络系统100包括基站101、用户设备110、用户设备120和用户设备130。基站101分别与用户设备110、用户设备120和用户设备13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能和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基站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基站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基站还可以是小站,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point,TRP)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用户终端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多个传输接收节点(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Multi-TRP)联合传输技术,利用多TRP传输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场景下对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和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中传输吞吐量实现了有效的提升。NR的另一个技术是多面板(Multi-Panel)传输,它利用多个天线面板进行传输以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与此同时,利用Multi-TRP或Multi panel的重复(repetition)发送或接收能够提高接收端获取正确信息的概率,有效地提高在超可靠度和低延迟通讯(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场景下的传输可靠性。但是在现有技术中,Multi-TRP或Multi panel中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
为了描述的方便,这里介绍本申请中用到的一些概念。
在NR中传输内容可以分为数据和信令。
用于传输信令的物理信道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其中,PDCCH主要用于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令(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PUCCH主要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比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混合自动重复传输(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等。
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信道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而PDSCH主要用于传输下行数据,PUSCH主要用于传输上行数据和一些上行控制信息。
为了获得空间分级增益,可以通过多波束进行传输,具体使用哪种波束进行发送或接收要依靠波束管理中的波束指示实现。当基站采用模拟波束赋形的方式进行下行传输的时候,基站需要指示UE所选的下行模拟发送波束的序号。UE接收到指示后,根据波束训练配对过程中所储存的信息,调用该序号所对应的最佳接收波束进行下行接收。当基站调度UE采用模拟波束赋形方式进行上行传输的时候,基站需要指示UE上行模拟发送波束的辅助信息。UE接收到辅助信息后,根据基站所指示的上行模拟发送波束进行上行传输,基站可以根据波束训练配对过程中储存的信息,调用该发送波束所对应的接收波束进行上行接收。对于PUCCH的上行波束指示,首先对PUCCH无线资源进行配置,不同的PUCCH资源被半静态的配置不同的发送波束方向,通过选择PUCCH的无线资源,来选择不同的发送波束方向,实现多个方向的波束切换。
为了提高数据或者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一种方式是重复(repetition)传输。M个数据(比如,PDSCH或PUSCH)传输是repetition的,是指所述M个数据携带了完全相同的信息,比如M个数据来自相同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只是对应的信道编码后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不同或者独立,甚至M个数据连信道编码后的RV都是一样的。这里的RV是指对传输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后的不同冗余版本,一般来说,可以取冗余版本{0,1,2,3}。同样的,M个信令(比如PDCCH或PUCCH)传输是repetition的,是指所述M个信令携带的内容是相同的。比如M个PDCCH携带的DCI内容是相同的(比如每个域的取值都相同),又比如M个PUCCH携带的UCI内容取值是相同的。其中,M个repetition的数据(比如M个repetitionPUSCH或M个repetition PDSCH)或者M个repetition的信令(比如M个repetition PUCCH或M个repetition PDCCH)可以来自N个不同的发射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或者来自N个不同的天线面板,或者N个不同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或者N个不同的载波组件(Carrier Component,CC),其中所述的N个面板或者N个BWP或者N个CC可以属于同一个TRP,也可以属于多个TRP。其中重复传输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方式之一:空分复用的方式Scheme 1,频分复用的方式Scheme 2,时隙内的时分复用的方式传输Scheme 3,时隙间的时分复用的方式Scheme 4。当然还可以是上述复用方式的任意组合,比如空分复用和频分复用的组合,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的组合等。
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定义为一个载波内连续的多个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的组合。引入BWP的概念是为了UE可以更好地使用大的载波带宽。对于一个大的载波带宽,一个UE能够使用的带宽往往非常有限。如果让UE进行全带宽的监测和维护,终端将产生非常大的耗能。BWP的引入就是为了在整个大的载波带宽内画出部分带宽给UE进行接入和数据传输。UE只需在系统配置的这部分带宽内进行相应的操作。
功率控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信道容量、降低干扰、节能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足够高的传输功率有助于应用更高的调制编码水平(MCS),增加传输比特,提升传输成功率和服务质量(QoS),降低误码率和丢包率。另一方面,过高的传输功率会对同一时频资源的其他传输产生干扰,提升能量消耗。NR上行沿用了LTE的功率控制基本技术,即部分功率控制(FPC)。在某一给定服务小区的上行载波上,FPC主要包括开环功率控制部分、闭环功率控制部分,以及其他调节量。其中开环部分包括接收端功率目标值,路损估计和部分路损补偿因子。闭环部分包括功率控制偏移(调节)状态值(Power Control Adjustment State),可以快速针对某个UE的某次传输调节其传输功率。其他调节量和资源分配、链路自适应密切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所列的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包括1个终端和至少两个TRP(或者一个TRP的情况下UE包含至少一个panel),每个TRP分别传输N个PDSCH是repetition的。在本文中,所述N个PDSCH repetition的PUCCH repetition内部使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重复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提供的传输装置执行,该传输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
本实施中提供的传输方法主要应用UE中。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21。
S21、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不断跳变,使用跳频可以扩展有效频谱,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功率控制参数是指可以对波束的传输功率进行调整的参数,选择不同的功率控制参数可以优化波束传输性能,提高抗干扰能力。
所述高层信令由基站进行配置,并通过RRC消息传输至UE。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当多次PUCCH重复传输位于同一个部分宽带BWP时,MAC-CE将配置的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是指将N个空间关系信息进行两两配对,产生N个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其中,空间关系信息组中包括两个空间关系信息。其中,N是正整数。优选的,N为8。
例如:配置空间关系信息是S0-S7,将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的空间关系信息组包括(S0,S1),(S1,S2),(S2,S3),(S3,S4),(S4,S5)(S5,S6)(S6,S7)(S7,S7)。
进一步的,MAC-CE激活状态对应不同的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
例如:MAC-CE激活状态S0-S7分别与空间关系信息组(S0,S1),(S1,S2),(S2,S3),(S3,S4),(S4,S5)(S5,S6)(S6,S7)(S7,S7)一一对应。
需要说说明的,上述对应关系仅进行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定。
进一步的,UE的发送波束由MAC-CE激活的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空间关系确定。
具体的,UE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是相同的,或,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是不同的。
当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发送波束由S1和S2确定。MAC-CE为UE激活了S7,此时UE的发送波束仅由S7确定,其中UE的发送波束指的是发送PUCCH或PUSCH使用的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仅是空间关系信息组中两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空间关系信息。第一和第二并不具备实际的数量或者排列的意义,仅对空间关系信息进行区别。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偶数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奇数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前M/2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剩余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偶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奇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前M/2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剩余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PUCCH重复跳频传输位于不同BWP的情况下,将不同BWP下配置的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PUCCH重复跳频传输在不同的BWP可以理解为PUCCH重复跨BWP传输。
在PUCCH进行跨BWP跳频时,第一个跳频单元在BWP0会为PUCCH配置N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第二个跳频单元在BWP1会为PUCCH配置另外N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此时将这两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和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其中,N是正整数。优选的,N为8。分组结果可以复用时隙间跳频的分组方式,也可以重新进行分组。
进一步的,UE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和第四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对应第一BWP,第四空间关系信息对应第二BWP。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UE在第一BWP内的时隙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信息确定,UE在第二BWP内的时隙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四空间信息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和第四空间关系信息仅是空间关系信息组中两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空间关系信息。第三和第四并不具备实际的数量或者排列的意义,仅对空间关系信息进行区别。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是时隙内跳频传输M次的情况下,UE在第一BWP内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信息确定,UE在第二BWP内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四空间信息确定。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配置多个波束的情况的下,UE发送波束的形式通过如下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指示:
下行动态控制信息;
高层信令。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确定PUCCH在重复传输中的起始波束和该波束对应发送的PUCCH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起始波束和使用该波束发送的PUCCH数量由预先配置的指示值索引对应的起始波束索引和持续时间确定。
具体的,所述起始波束对应的持续时间的单位是时隙(时隙间跳频或不跳频)或跳频单元(时隙内跳频)。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某个时隙未能满足PUCCH发送要求的情况下,时隙后的波束通过如下方式之一传输:
波束依次向后顺延,即维持原有波束顺序不变;
维持原有波束不变,即删去不满足发送要求时隙所对应的波束。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基站仅通知第一波束对应的功率调整因子TPC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功率调整因子TPC确定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由基站指示的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一波束对应的功控参数确定。
具体的,在第二波束的路径损耗大于第一波束的路径损耗,且第二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小于第一波束调整后的目标接收功率情况下,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由第一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一波束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二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二波束的路径损耗确定。
在一个应用性实例中,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在PUCCH时隙间跳频(inter-slotFrequency Hopping)情况下的波束指示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PUCCH的覆盖,在长PUCCH的基础上NR还支持对长PUCCH格式1/3/4的重复发送,即多时隙PUCCH聚合。可以由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01
在重复发送的时隙内,多时隙PUCCH具有相同的起始符号和持续时间。在多时隙PUCCH中,为了获得频率分级增益还额外引入了时隙间的PUCCH跳频。如果配置了时隙间跳频,则第一跳频单元的PRB索引的配置(由starting PRB指示)应用于多时隙PUCCH中的偶数时隙索引上,第二跳跳频单元的PRB索引的配置(由second PRB指示)就应用于多时隙PUCCH中的奇数时隙索引上。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间跳频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slot0的RB与slot1的RB不在一个频率范围内,而是发生了频率跳动。进一步的,偶数编号的时隙频率范围一致,奇数编号的时隙频率范围一致,偶数编号的时隙与奇数编号的时隙的频率范围不一致。
这里,主要用于说明多个波束如何应用于多次PUCCH repetition上。
在R15中,在每个BWP上,PUCCH最多可以配置8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 Info,这样的参数包括波束相关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pucch-PathlossReferenceRS-Id、p0-PUCCH-Id、闭环索引(ClosedLoopIndex,CLI)。并通过MAC CE信令指示,MAC CE信令包含了PUCCH-SpatoalRelationInfo的比特图(Bitmap),该比特图的长度为7比特。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比特图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含了PUCCH-SpatoalRelationInfo的Bitmap的长度为7比特。其中Si表示PUCCH-SpatialRelationInfoId i对应的PUCCH spatial-relation信息的激活状态。当Si设置为1时,表示PUCCH-SpatialRelationInfoId i对应的PUCCH spatial-relation信息应该激活。当Si设置为为时0,表示PUCCH-SpatialRelationInfoIdi对应的PUCCH spatial-relation信息应该去激活。并且一次只能激活一个PUCCH resource的PUCCH spatial-relation信息。
在R17中考虑PUCCH repetition多beam的传输方式,从而获得空间分级增益。对应的波束配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PUCCH配置时隙间跳频,未跨BWP传输。
在PUCCH repetition传输在同一个BWP时,在该激活的上BWP会为PUCCH配置n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此时这n个PUCCH-SpatialRelationInfo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结果可以是如下方式,但不局限于这种方法,分组方法如表1所示。
表1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21
以表1的分组方式为例,当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发送波束由S1和S2确定。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22
时,UE发送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slot 0和slot 2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激活的的S1进行传输,slot 1和slot3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激活的的S2进行传输。
UE发送也可以采用顺序的方式示意图如附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slot 0和slot 1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激活的的S1进行传输,slot 2和slot 3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激活的的S2进行传输。
当MAC-CE为UE激活了S7,此时UE的发送波束仅由S7确定。在高层配置了PUCCH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23
时,UE发送示意图如附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此时,UE就可以使用相同的波束对不同时隙上的PUCCH进行发送,无需进行波束切换。
2.PUCCH配置时隙间跳频,跨BWP传输
在PUCCH进行跨BWP跳频时,第一个跳频单元在BWP0会为PUCCH配置n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第二个跳频单元在BWP1会为PUCCH配置另外n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此时将这两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和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结果可以是如下方式,但不局限于这种方法,分组方法如表2所示。
表2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31
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方式如表2所示,其中S0i代表BWP0中高层配置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中激活的Si,S1i代表BWP1中高层配置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中激活的Si。
因此在PUCCH配置跨BWP的时隙间跳频时,MAC-CE的激活状态直接对应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例如: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在BWP0的发送波束由S01确定,在BWP1的发送波束由S11确定,从而实现BWP和波束的对应关系。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32
时,UE波束发送方式示意图如附图8所示。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如图8所示,偶数时隙和奇数时隙上的PUCCH分别在不同的BWP上传输,slot0和slot 2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中激活的S01,slot 1和slot 3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中激活的S11。
在一个应用性实例中,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在PUCCH时隙内跳频(intra-slotFrequency Hopping)情况下的波束指示的问题。
在LTE中所有的PUCCH格式必须支持跳频,用以获得频率分级增益。但是在NR中,考虑到系统设计的灵活性,所有大于等于2符号的PUCCH格式的调频都是可以配置的。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跳频单元与OFDM对应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OFDM符号的PUCCH,如果配置了时隙内跳频,则第一个跳频单元的OFDM符号数量为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41
PRB索引的配置由startingPRB指示;第二个跳频单元的OFDM符号数量为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42
PRB索引的配置由secondPRB指示。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内跳频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PUCCH的覆盖,可以在时隙内跳频的基础上重复发送,并由高层信令配置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43
在重复发送的时隙内,多时隙PUCCH具有相同的起始符号和持续时间。
在每个BWP上,PUCCH最多可以配置8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并由MAC CE进行指示。
在R17中考虑PUCCH repetition多beam的传输方式,从而获得空间分级增益。对应的波束配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PUCCH配置时隙内跳频,未跨BWP传输
在PUCCH repetition传输在同一个BWP时,在该激活的上BWP会为PUCCH配置8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此时这8个PUCCH-SpatialRelationInfo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结果可以复用时隙间跳频的分组结果,也可以产生新的分组方式。
这里以表1的分组方式为例,当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发送波束由S1和S2确定。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44
时,UE发送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偶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激活的的S1进行传输,奇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中激活的的S2进行传输。UE发送同样也可以采用顺序的方式。
2.PUCCH配置时隙内跳频,未跨BWP传输
在PUCCH进行跨BWP跳频时,第一个跳频单元在BWP0会为PUCCH配置8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第二个跳频单元在BWP1会为PUCCH配置另外8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此时将这两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和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进行配对产生8组新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结果可以复用时隙间跳频的分组方式,也可以重新进行分组。
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分组方式可以如表1所示,但不局限于这种方式,其中S0i代表BWP0中高层配置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中激活的Si,S1i代表BWP0中高层配置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中激活的Si。
因此在PUCCH配置跨BWP的时隙内跳频时,MAC-CE的激活状态直接对应PUCCH-SpatialRelationInfo group。例如: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在BWP0的发送波束由S01确定,在BWP1的发送波束由S11确定。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51
时,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发送波束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偶数时隙和奇数时隙上的PUCCH分别在不同的BWP上传输,slot 0和slot2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0中激活的的S01,slot 1和slot 3上的PUCCH使用PUCCH-SpatialRelationInfo1中激活的的S11。
在一个应用性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在PUCCH repetition情况下的多波束波束指示的设计问题。
在PUCCH配置的重复发送的情况下,由上述实施例可知,MAC CE会为UE配置多波束。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UE可以采用循环、顺序以及分组的方式选择波束进行发送。
本发明用于确定在为UE配置了多波束传输后,如何选择波束的发送方式。
在R15中,在每个BWP上,PUCCH最多可以配置8个高层参数PUCCH-SpatialRelationInfo,UE可以根据MAC CE激活的PUCCH-SpatialRelationInfo得到波束相关的参数referenceSignal、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pucch-PathlossReferenceRS-Id、p0-PUCCH-Id、closedLoopIndex确定发送波束以及相应的发送功率。在MAC CE为UE配置了多个波束时,可以通过类似时域分配中的起始和长度指示值SLIV(Start and LengthIndicator Value)进一步指示UE发送波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高层指示或者DCI动态指示)。
UE可以根据这一指示值得到PUCCH在重复传输中的起始波束索引值S和该波束对应的持续时间L。其中,起始波束索引值S表示在PUCCH传输的首次使用MAC CE指示的多个波束中的哪一个波束。持续时间L表示使用每个波束的连续传输时间,考虑到存在时隙间跳频和时隙内跳频,持续时间的单位为传输时机和跳频单元长度的最小值,具体设置如表3所示。
表3波束持续时间单位设置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61
为UE配置相应的起始和长度指示值,可以通过一个表格,从中选取索引值指示UE。如果波束指示的值为m,那么UE可以从这个表格中索引号为m+1的行内获取相应的起始波束和波束持续时间。表格设计如下,但不局限于这种设计方式。
表4起始和长度指示值表格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62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71
在时隙间跳频的情况下,以PUCCH-SpatialRelationInfo表1的分组方式为例,当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发送波束由S1和S2确定分别对应波束索引值0和1。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72
并且指示值为1时,UE的波束发送方式示意图如附图14所示。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起始和长度指示值为1时,起始波束索引为0对应激活的S1,对应持续时间2,在时隙间跳频的情况下持续时间单位为时隙,因此在slot 0和slot 1使用相同波束传输。在slot 3切换到下一发送波束S2,发送2个时隙后再进行波束切换。
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73
并且指示值为5时,UE的波束发送方式示意图如附图15所示。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起始和长度指示值为5时,起始波束索引为1对应激活的S2,对应持续时间4,在时隙间跳频的情况下持续时间单位为时隙,因此在slot 0~slot 3使用相同波束传输。在slot 4切换到下一发送波束S0,发送4个时隙完成本次PUCCH repetition发送。
在时隙内跳频的情况下,同样以PUCCH-SpatialRelationInfo表1的分组方式为例,当MAC-CE为UE激活了S1,此时UE的发送波束由S1和S2确定分别对应波束索引值0和1。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74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75
并且指示值为1时,UE的波束发送方式示意图如附图16所示。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起始和长度指示值为1时,起始波束索引为0对应激活的S1,对应持续时间2,在时内间跳频的情况下持续时间单位为跳频单元,因此在前两个跳频单元,也就是slot 0使用同一波束传输。在slot1切换到下一发送波束,经过两个跳频单元2个时隙后再进行波束切换。
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81
并且指示值为5时,UE的波束发送方式示意图如附图17所示。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在起始和长度指示值为5时,起始波束索引为1对应激活的S11,对应持续时间4,在时隙间跳频的情况下持续时间单位为跳频单元,因此在slot 0和slot 1使用相同波束传输。在slot 2切换到下一发送波束,发送4个跳频单元完成本次PUCCH repetition发送。
在一个应用性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在多时隙PUCCH repetition时,某些时隙内的上行OFDM符号不满足多时隙PUCCH持续时间的要求时的波束指示情况。
在NR的帧结构中,有些时隙内不仅包含上行OFDM符号,还可能包含下行OFDM符号与保护间隔,因此这些时隙中包含的上行OFDM符号数量或者说是连续的OFDM符号数量就会无法满足多时隙PUCCH对于每个PUCCH的持续时间的要求。当这些时隙不满足发送要求时,多时隙PUCCH就会跳过这些时隙,并且会在接下来的时隙继续重复发送直到发送的PUCCH的数量满足高层配置的重复次数为止。
在高层配置了PUCCH 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82
并且存在不满足PUCCH发送要求的时隙时,UE对PUCCH repetition的发送示意图如附图18所示。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对PUCCH repetition发送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slot 1和slot 4不满足PUCCH的发送要求,因此分别在slot 0、slot 2、slot 3和slot 5上完成高层指示的4次重复发送。这时会对相应的波束配置产生影响,本发明用于确定在产生上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假设在高层配置了PUCCHrepetition重复发送次数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183
且连续的四个时隙均满足PUCCH发送要求,UE的发送波束示意图如附图19所示。
在slot 1不满足PUCCH的传输要求时,slot 2和slot 3可以有以下两种传输方案,但不限于以下方案:
(1)波束依次向后顺延。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slot2使用slot 1对应的波束,slot 3使用slot 2对应的波束,在后续满足PUCCH传输要求的时隙使用slot 3的波束。
(2)维持原有波束不变。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发送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slot 2和slot 3仍保持原有的发送波束不变,在后续满足PUCCH传输要求的时隙使用slot 2的波束。
在一个应用性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说明在PUCCH repetition传输时,基站指示一个传输功率控制命令(TPC command)对应多次传输的功控参数的问题。
在为UE配置了多个spatial relation信息的情况下,UE的多个发送波束根据不同的spatial relation信息产生,其中每个spatial relation信息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包括:开环接收端功率目标值索引j、路损估计pathlossReferenceRSs的索引以及闭环回路的索引。根据以上参数UE利用下式可以计算得到相应的发送功率。
P=min[PCMAX,{P0(j)+α(k)·PL(q)}+{f(l)}+{10lgM+Δ}][dBm]
其中,PL(q)为路损估计;P0(j)为开环接收端功率目标值;α(k)为部分路损补偿因子,对于PUCCH取值为1;f(l)为功率控制偏移状态值;10lgM+Δ为其他调节量。闭环部分的功率控制偏移状态值(Power Control Adjustment State)这一调节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DCI 1_0和DCI 1_1携带,也可以通过DCI 2_2联合多个终端的功控命令,这个闭环功率控制信息称为传输功率控制命令(TPC command)。在PUCCH repetition传输的情况下DCI只会指示一个TPC用于功率的快速调节,TPC对应的功率调节值如表所示。在多个波束对应的性能差别较大的时候(比如波束被遮挡发生了阻塞的情况),会导致基站指示的功率调节只匹配其中一个发送波束,和其他的发送波束不匹配。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波束被遮挡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UE的发送波束1可以直接通过路径1与基站进行传输。UE的发送波束2由于客车的存在,被遮挡发生了阻塞,会导致基站指示的功率调节只匹配发送波束1,和发送波束2不匹配。
表5对DCI格式1_0或DCI格式1_1或DCI格式2_2中TPC命令域的映射
TPC Command Field Accumulatedδ<sub>PUCCH,b,f,c</sub>[dB]
0 -1
1 0
2 1
3 3
如图22所示,UE配置了两个发送波束分别为波束1和波束2,对应着不同的路损1和路损2,此时路径2受到了阻塞具有更大的路损,基站会发现这是UE的传输功率过低;而路径1的传输条件较好,基站会发现这是UE的传输功率过高。如果此时基站针对波束1指示了TPC通知UE传输功率降低1dB,在发送波束2的时候也要相应的降低1dB。但是波束2对应的路损原本就要更大,在降低了传输功率后会导致传输性能更加恶化。但是如果此时基站针对波束2指示了TPC通知UE传输功率增加1dB,在发送波束1的时候也要相应的增加1dB。这就会导致波束1对应传输功率过高,甚至对同一时频资源的传输产生干扰,并且消耗过多的能量,不利于节能。
因此本申请考虑在多个波束性能差异较大,但基站只通知一个TPC时,对各个波束的功率控制问题。
假设波束i对应路损为PL(i),目标接收功率为P0(i);波束j对应路损为PL(j),目标接收功率为P0(j),当基站通过DCI针对波束i指示了一个TPC=δ(i)时,波束j将根据自身目标接收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简单地得到对应波束j的δ(j)为:
δ(j)=δ(i)+P0(i)-P0(j)
但是,考虑到波束i和波束j所对应的路损不同,在波束j对应的路损较大时,如果计算得到的自适应调节值很大会造成发生功率过大,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对其他传输信号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单独考虑这种情况下的自适应调整方案。
令δ=δ(i)+P0(i)-P0(j),当δ>0时,同时考虑目标接收功率和路径损耗因素,可以进一步得到对应波束j的δ(j)为: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211
将上述公式进行归纳总结,得到最终对应波束j的δ(j)为:
Figure BDA0002425857420000212
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得到,波束j对应的δ(j),UE会相应的对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在基站侧只通过DCI指示的一个TPC的情况下对多个波束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使其匹配多个波束的多套功控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重复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提供的传输装置执行,该传输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
如图2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装置主要包括传输模块231。
其中,传输模块231,被配置为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当多次PUCCH重复传输位于同一个部分宽带BWP时,将MAC-CE配置的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进一步的,MAC-CE激活状态对应不同的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
进一步的,UE的发送波束由MAC-CE激活的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空间关系确定。
具体的,UE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是相同的,或,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是不同的。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偶数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奇数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前M/2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剩余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偶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奇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所述第二空间关系信息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前M/2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剩余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PUCCH重复传输位于不同BWP的情况下,将不同BWP下配置的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进一步的,UE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和第四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对应第一BWP,第四空间关系信息对应第二BWP。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UE在第一BWP内的时隙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信息确定,UE在第二BWP内的时隙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四空间信息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UE在第一BWP内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信息确定,UE在第二BWP内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四空间信息确定。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配置多个波束的情况的下,UE发送波束的形式通过如下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指示:
下行动态控制信息;
高层信令。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确定PUCCH在重复传输中的起始波束和该波束对应发送的PUCCH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起始波束和使用该波束发送的PUCCH数量由预先配置的指示值索引对应的起始波束索引和持续时间确定。
具体的,所述起始波束对应的持续时间的单位是时隙(时隙间跳频或不跳频)或跳频单元(时隙间内跳频)。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某个时隙未能满足PUCCH发送要求的情况下,时隙后的波束通过如下方式之一传输:
波束依次向后顺延,即维持原有波束顺序不变;
维持原有波束不变,即删去不满足发送要求时隙所对应的波束。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基站仅通知第一波束有对应的功率调整因子TPC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功率调整因子TPC确定第二波束的调整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由所基站指示的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一波束对应的功控参数确定。
具体的,在第二波束的路径损耗大于第一波束的路径损耗,且第二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小于第一波束调整后的目标接收功率情况下,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由第一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一波束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二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二波束的路径损耗确定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传输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241、存储器242、输入装置243、输出装置244和通信装置245;设备中处理器2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24中以一个处理器24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241、存储器242、输入装置243和输出装置24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2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24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传输装置中的传输模块231)。处理器24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4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
存储器24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4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4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24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24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通信装置245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通信装置245设置为根据处理器241的控制进行信息收发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4)

1.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UCCH重复传输位于同一个部分宽带BWP时,MAC-CE将配置的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AC-CE激活状态对应不同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UE的发送波束由MAC-CE激活的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空间关系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UE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是相同的,或,第一空间关系信息和第二空间关系信息是不同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
偶数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奇数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
前M/2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剩余时隙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
偶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奇数编号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
前M/2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一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剩余跳频单元上的PUCCH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二空间关系信息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UCCH重复传输位于不同BWP的情况下,将不同BWP下配置的空间关系信息进行配对产生N组新的空间关系信息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UE的发送波束由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和第四空间关系信息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空间关系信息对应第一BWP,第四空间关系信息对应第二BWP。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间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
UE在第一BWP内的时隙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信息确定,
UE在第二BWP内的时隙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四空间信息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是时隙内跳频且重复传输M次的情况下,
UE在第一BWP内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三空间信息确定,
UE在第二BWP内的跳频单元上的PUCCH发送波束由所述空间关系信息组中的第四空间信息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多个波束的情况的下,UE发送波束的形式通过如下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指示:
下行动态控制信息;
高层信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确定PUCCH在重复传输中的起始波束和该波束对应发送的PUCCH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波束和使用该波束发送的PUCCH数量由预先配置的指示值索引对应的起始波束索引和持续时间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波束对应的持续时间的单位是时隙或跳频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某个时隙未能满足PUCCH发送要求的情况下,时隙后的波束通过如下方式之一传输:
维持原有波束顺序不变;
删去不满足发送要求时隙所对应的波束。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站仅通知第一波束对应的功率调整因子TPC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功率调整因子TPC确定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由基站指示的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一波束对应的功控参数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波束的路径损耗大于第一波束的路径损耗,且第二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小于第一波束调整后的目标接收功率情况下,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调整因子由第一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一波束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二波束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二波束的路径损耗确定。
22.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数,根据PUCCH参数进行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其中,所述参数由高层信令配置,所述参数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多组空间关系信息,跳频传输参数;每个空间关系信息对应一套功率控制参数。
23.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20361.2A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901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0361.2A CN111901870A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227022361A KR20220112274A (ko) 2020-03-25 2021-03-24 전송 방법,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US17/758,104 US20230085606A1 (en) 2020-03-25 2021-03-24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A3164437A CA3164437A1 (en) 2020-03-25 2021-03-24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1774379.8A EP4132158A4 (en) 2020-03-25 2021-03-24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1/082810 WO2021190577A1 (zh) 2020-03-25 2021-03-24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0361.2A CN111901870A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1870A true CN111901870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0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0361.2A Pending CN111901870A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5606A1 (zh)
EP (1) EP4132158A4 (zh)
KR (1) KR20220112274A (zh)
CN (1) CN111901870A (zh)
CA (1) CA3164437A1 (zh)
WO (1) WO2021190577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577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8584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394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2155108A1 (en) * 2021-01-14 2022-07-21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inter-slot frequency hopping for uplink coverage in 5g systems
WO2022151415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37332A (zh) * 2021-02-22 2022-09-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终端设备和基站、存储介质
CN115173889A (zh) * 2021-03-18 2022-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27250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pucch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72562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272508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pucch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262293A4 (en) * 2020-12-29 2024-0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4268516A4 (en) * 2020-12-24 2024-02-28 Zte Corp MULTI-BEAM TRANSMISSION SIGNAL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O2024093848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共pucch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44021A1 (en) * 2020-04-30 2023-03-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arameter based adaption of a transmission scheme on a radio resource
US20220360368A1 (en) * 2021-05-04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 across slot boundary handling
US11937097B2 (en) * 2021-06-04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improvement in wireless devices with beam hopping
KR20230105234A (ko) * 2022-01-03 2023-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송수신 포인트를 통해 pucch 반복 전송이 적용될 경우 전력 제어를 수행하는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223B (zh) * 2017-08-11 2022-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节点
CN110769502B (zh) * 2018-07-25 2022-03-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波束发送上行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0312318B (zh) * 2019-06-28 2023-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Pucch频域跳频方法、网元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012163A1 (en) * 2019-07-22 2021-01-2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ucch repetition using multiple beams
CN110536399A (zh) * 2019-09-0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901870A (zh) * 2020-03-25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577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8584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EP4268516A4 (en) * 2020-12-24 2024-02-28 Zte Corp MULTI-BEAM TRANSMISSION SIGNAL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P4262293A4 (en) * 2020-12-29 2024-0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55108A1 (en) * 2021-01-14 2022-07-21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inter-slot frequency hopping for uplink coverage in 5g systems
WO2022151394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2151415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37332A (zh) * 2021-02-22 2022-09-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终端设备和基站、存储介质
CN115173889A (zh) * 2021-03-18 2022-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173889B (zh) * 2021-03-18 2024-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272508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pucch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7250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pucch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72562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93848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共pucch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85606A1 (en) 2023-03-16
KR20220112274A (ko) 2022-08-10
CA3164437A1 (en) 2021-09-30
EP4132158A1 (en) 2023-02-08
EP4132158A4 (en) 2023-11-01
WO2021190577A1 (zh)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1870A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08867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to first or second cell group based on first or second configuration
US10834681B2 (en) Method for executing power control and user equipment
US104627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8398B (zh)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436364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69008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2118273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および基地局の動作方法
KR102589185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dmrs 구조에 대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6646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非正交多址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03344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1026184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ith a grant-free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or a scheduled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KR2014012131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01875A (zh) 指示方法、上行传输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终端及介质
EP4132124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by ue, carrier aggregation via first carrier wave and second carrier wav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2932918B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4304140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2023015067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력 절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10300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