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0777A -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0777A
CN111900777A CN202010776797.XA CN202010776797A CN111900777A CN 111900777 A CN111900777 A CN 111900777A CN 202010776797 A CN202010776797 A CN 202010776797A CN 111900777 A CN111900777 A CN 111900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module
capacitor
resisto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67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0777B (zh
Inventor
王安山
胡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rowiner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rowiner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rowiner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rowiner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67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0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50Charging of 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ultra-capacitors or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电路包括电容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模块,所述电容池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模块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第二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并在放电完成之后,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通过开关模块使得在需要放电时,导通放电模块与电容池进行放电,在放电完成时,断开放电模块与电容池,避免放电电阻对电容池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射线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式数字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中,为了提高指标,减轻重量,使用了大电容池进行储能来产生X射线。在机器保养以及售后维修时,需要给大电容池放电,以免产生危险,造成人员伤亡。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采用空气开关连接放电电阻对大电容池进行放电,这种放电方式相对简单,但是体积较大,并且很容易在处理完之后忘记拨回空气开关将放电电阻断开,从而影响产品功能以及性能,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放电完成后无法自动将放电电阻断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容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模块,所述电容池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模块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第二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并在放电完成之后,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供电单元及导通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充电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正极,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供电单元的放电端通过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导通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导通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导通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其中:
所述开关,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单元及导通单元;
所述导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供电单元的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及放电单元。
可选地,所述导通单元包括晶闸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晶闸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晶闸管的负极和控制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齐纳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齐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五电阻。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指示模块,
所述指示模块与所述放电模块并联。
可选地,所述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第六电阻,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电容池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熔断器,
所述电容池的正极通过所述熔断器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容池放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放电信号,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
时刻检测电容池电压,当电容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容池放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容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模块,所述电容池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模块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第二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并在放电完成之后,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通过开关模块使得在需要放电时,导通放电模块与电容池进行放电,在放电完成时,断开放电模块与电容池,避免放电电阻对电容池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容池放电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电容池放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电容池放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一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电容池 R1~R6 第一电阻~第六电阻
200 放电模块 C1~C2 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300 开关模块 L1 发光二极管
400 指示模块 Q1 晶闸管
310 供电单元 D1 齐纳二极管
320 导通单元 F1 熔断器
S1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电容池放电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所述电路包括电容池100、放电模块200以及开关模块300,所述电容池100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200的第一端和开关模块300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模块200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300第二端,所述开关模块300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300,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100和放电模块200,以使所述放电模块200对所述电容池100放电,并在放电完成之后,断开所述电容池100和放电模块200。
本实施例中的电容池100的电压为500V以上。本实施例通过开关模块300使得在需要放电时,导通放电模块200与电容池100进行放电,在放电完成时,断开放电模块200与电容池100,避免放电电阻对电容池100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电容池放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所述开关模块300包括开关S1、供电单元310及导通单元320,所述供电单元310的第一充电端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正极,所述供电单元310的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所述供电单元310的放电端通过所述开关S1连接所述导通单元320的控制端,所述导通单元3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模块200的第二端,所述导通单元3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其中:
所述开关S1,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单元310及导通单元320;
所述导通单元32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供电单元310的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100及放电单元。
所述开关S1为自复位单触开关S1。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S1还可以为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的电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单元320包括晶闸管Q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所述晶闸管Q1的正极连接所述放电模块200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Q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所述晶闸管Q1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Q1的控制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在所述晶闸管Q1的负极和控制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根据第二电容C2大小及晶闸管Q1的导通电压进行阻值的分配。所述第一电容C1用于延迟晶闸管Q1的导通,避免由于误操作导致晶闸管Q1导通,使得电容池100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310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齐纳二极管D1,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开关S1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负极,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阻值分配,使得第二电容C2两端的电压符合额定电压。所述齐纳二极管D1用于保护第二电容C2。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模块200包括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五电阻R5为大功率放电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指示模块400,
所述指示模块400与所述放电模块200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400包括发光二极管L1和第六电阻R6,
所述发光二极管L1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电容池100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模块300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熔断器F1,
所述电容池100的正极通过所述熔断器F1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200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模块300的第一端。
所述熔断器F1在后端电路出现异常短路时起到保护作用。
下面结合图2进行原理说明:
在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时,晶闸管Q1状态为截止,第五电阻R5无法给电容池100进行放电,发光二极管L1呈熄灭状态,电容池100给充电。
当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时,晶闸管Q1控制极连接第二电容C2,晶闸管Q1导通,第五电阻R5给电容池100进行放电,发光二极管L1呈点亮状态,此时,用户松开开关S1,晶闸管由于擎住电流的作用仍然维持导通状态,当电容池100放电至低于晶闸管Q1的维持电流时,晶闸管Q1由导通状态转变为截止状态,第五电阻R5无法给电容池100进行放电,发光二极管L1转为熄灭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池放电方法,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电容池放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接收放电信号,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
所述放电信号是由用户通过闭合开关发出的,在接收到放电信号之后,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在导通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之后即便用户松开开关使得放电信号消失,电容池与放电模块仍然处于导通状态。
步骤S20,时刻检测电容池电压,当电容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
当电容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说明电容池已放电完毕,此时可以进行常规保养以及维护工作,因此断开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不再对电容池进行放电,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容池和放电模块断开之后,即便电容池电压上升到大于预设电压值,仍然不会导通电容池和放电模块,需要在此接收到放电信号才能导通电容池和放电模块,。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放电模块与电容池进行放电,在放电完成时,断开放电模块与电容池,避免放电电阻对电容池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如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具有处理器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视,汽车,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替换,这些变化、修改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电容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模块,所述电容池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模块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第二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并在放电完成之后,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供电单元及导通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充电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正极,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供电单元的放电端通过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导通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导通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导通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其中:
所述开关,用于在接收到放电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单元及导通单元;
所述导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供电单元的电信号时导通所述电容池及放电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单元包括晶闸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晶闸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晶闸管的负极和控制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齐纳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池的负极,所述齐纳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五电阻。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指示模块,
所述指示模块与所述放电模块并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第六电阻,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电容池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池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熔断器,
所述电容池的正极通过所述熔断器分别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
9.一种电容池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放电信号,导通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以使所述放电模块对所述电容池放电;
时刻检测电容池电压,当电容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断开所述电容池和放电模块。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池放电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76797.XA 2020-08-04 2020-08-04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00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797.XA CN111900777B (zh) 2020-08-04 2020-08-04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797.XA CN111900777B (zh) 2020-08-04 2020-08-04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0777A true CN111900777A (zh) 2020-11-06
CN111900777B CN111900777B (zh) 2022-03-11

Family

ID=7324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6797.XA Active CN111900777B (zh) 2020-08-04 2020-08-04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077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942A (zh) * 2010-11-09 2011-02-16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触发晶闸管的大功率放电开关装置
CN203278206U (zh) * 2013-05-13 2013-11-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组放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CN203491681U (zh) * 2013-09-23 2014-03-19 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CN106099878A (zh) * 2016-08-04 2016-11-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容充电型双向直流断路器及其应用
CN108711907A (zh) * 2018-06-06 2018-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大功率充放电电路
CN208508603U (zh) * 2018-05-25 2019-02-15 深圳市宝润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放射设备及其供电机构
US20190173306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Pegatron Corporation Discharge apparatus
CN209088807U (zh) * 2018-12-14 2019-07-09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母线电容放电电路
JP2020025411A (ja) * 2018-08-08 2020-02-1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池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942A (zh) * 2010-11-09 2011-02-16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触发晶闸管的大功率放电开关装置
CN203278206U (zh) * 2013-05-13 2013-11-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组放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CN203491681U (zh) * 2013-09-23 2014-03-19 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CN106099878A (zh) * 2016-08-04 2016-11-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容充电型双向直流断路器及其应用
US20190173306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Pegatron Corporation Discharge apparatus
CN208508603U (zh) * 2018-05-25 2019-02-15 深圳市宝润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放射设备及其供电机构
CN108711907A (zh) * 2018-06-06 2018-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大功率充放电电路
JP2020025411A (ja) * 2018-08-08 2020-02-1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池制御装置
CN209088807U (zh) * 2018-12-14 2019-07-09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母线电容放电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I. SUPRUNOVSKA等: "Parametric Synthesis of Reservoir Capacitor Circuits in the Thyristor Generator of Discharge Pulses with the Controllable Voltage Feedback", 《2017 IEEE FIRST UKRAINE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骆一萍等: "基于放电法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0777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7325B2 (ja) バッテリ、端末、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CN106611885B (zh) 异常判定装置
US20090141414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for electric power of a car
KR102051176B1 (ko) 전압 분배를 이용한 퓨즈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06471700B (zh) 电池保护板、电池和移动终端
CN103187713A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1900777B (zh) 电容池放电电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1606082U (zh) 电池保护电路及其相关设备
WO2017201735A1 (zh) 电池保护板、电池和移动终端
CN212627674U (zh) 电容池放电电路
US2020038881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protection device thereof
CN217335073U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无源保护装置
US20210249884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US20150061595A1 (en) Battery protection system and battery prote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11046516U (zh) 充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06663958B (zh) 电池保护板、电池和移动终端
CN210111581U (zh) 保护电路
CN208127925U (zh) 电池监控装置和控制系统
JPH11346443A (ja) 蓄電装置用組電池制御装置
CN216016840U (zh) 电源开关电路和电动汽车
CN219697290U (zh) 一种自毁型过压保护电路
CN219999072U (zh) 电池供电保护电路及旋转导向测井设备
CN220855153U (zh) 电池化成校准系统及电池化成设备
CN210297333U (zh) 一种带充电电流控制的组合电容模块电路
CN209896690U (zh) 一次性锂电池监控和保护电路及一次性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501, building C, ganghongji hi tech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ark, 1008 Songbai Road, sunshine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ROWINER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7th floor, building C, Longjing high tech Jingu Pioneer Park, Longjing Villag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ROWINER TECH.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