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7744A -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7744A
CN111897744A CN201910368231.0A CN201910368231A CN111897744A CN 111897744 A CN111897744 A CN 111897744A CN 201910368231 A CN201910368231 A CN 201910368231A CN 111897744 A CN111897744 A CN 111897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ed
writing
address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82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颖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 ltd
GigaDevice Semiconductor Beijing Inc
Beijing Zhao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 ltd
Beijing Zhao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 ltd, Beijing Zhao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82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77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7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7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6Addressing a physical block of locations, e.g. base addressing, module addressing, memory dedication
    • G06F12/0615Address space extension
    • G06F12/0623Address space extension for memory mod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6Addressing a physical block of locations, e.g. base addressing, module addressing, memory dedication
    • G06F12/0615Address space extension
    • G06F12/063Address space extension for I/O modules, e.g. memory mapped I/O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10Address translation
    • G06F12/1009Address translation using page tables, e.g. page tabl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冗余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写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EMMC(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是MMC协会订立的,主要针对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由一个嵌入式存储解决方案组成,带有MMC多媒体接口、快闪存储器(例如nand flash)以及EMMC控制器。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采用EMMC芯片作为存储单元。
在对用户数据(例如用户通过手机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数据)进行存储时,用户数据会从用户端(例如手机前端)到EMMC芯片的nand flash存储介质中,当对用户数据进行读取时,用户数据会从EMMC芯片的nand flash存储介质到用户端。
现有的数据写入方案为:采用单一的映射方案,例如若采用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则不论待存储数据有多小,均存储到一个存储块,通过填充无效数据的方式填满整个存储块,显然如此会导致大量的冗余数据,即无效数据,存储空间利用率较低。若采用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则不论待存储数据有多大,均一个存储页一个存储页的进行存储,如此势必会降低写入速度,且还会使对应的映射表中存储的映射关系变多,将来读取数据时,由于需要反复查找映射关系,导致数据读取速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所述方法可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冗余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通过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当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减少冗余数据,当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减少产生的映射关系条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读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的数据写入方法可以由数据写入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一般集成在芯片中,例如EMMC芯片等。具体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继续执行步骤120,否则执行步骤130。
其中,所述数据写入指令包含待存储数据的大小信息,所述数据写入指令由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的触发指令生成,例如用户想保存一张照片,该照片即为待存储的用户数据,用户通过触发“保存”按钮实现照片的保存,当用户触发“保存”按钮时,会触发操作系统侧的相关程序生成数据写入指令,该数据写入指令进一步下发至EMMC芯片的EMMC控制器。
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因厂家或者芯片型号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常用的nandflash中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有2GB、4GB或者8GB等。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例如,以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为2GB,待存储数据大小为3GB为例,由于待存储数据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因此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执行一次写入操作后,还剩余1GB待存储数据,对于剩余的1GB待存储数据,由于其不满足达到一个存储块数据容量的条件,因此对于剩余的1GB待存储数据,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若对于剩余的1GB待存储数据,若仍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则会产生1GB冗余数据,即需要填充1GB无效数据与剩余的1GB待存储数据填满一个存储块,而通过混合映射方案,可极大地减少冗余数据量。且若待存储数据大小为3GB,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为16K,若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则需要执行192次写入操作,且会对应产生192条映射关系条目,通过采用混合映射方案,极大地减少了映射关系条目,同时还提高了数据写入速度,将来读取数据时,由于无需多次获取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会获得较高的读取速度。
步骤120、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步骤130、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示例性的,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包括: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根据接收到的写入地址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存储页的目标地址,并将目标存储页中除所述目标地址之外的地址填充无效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存储页被写满。
其中,按照EMMC协议的约定,用户数据的写入单位为512byte(即逻辑区块寻址LBA为512byte),即用户每次写入的数据量是512byte的整数倍,以存储页的数据容量为8K为例,则每个存储页相当于16个LBA(分别记为LBA0-LBA15)。假设接收到的写入地址为LBA1-LBA13,则将待存储数据写入至LBA1-LBA13,同时在LBA0、LBA14以及LBA15填充无效数据,即冗余数据,与LBA1-LBA13组成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将LBA0-LBA15中的数据一起写到对应的物理地址中(nand的某个存储页page)。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通过根据待存储数据的大小选择对应的映射方案进行写入,实现了对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当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通过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可减少冗余数据,当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通过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可减少产生的映射关系条目,同时获得较高的写入速度与读取速度。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对步骤130“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进行了具体化,以实现对待存储数据的准确存储。具体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继续执行步骤220。
其中,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以下步骤是对“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的具体介绍。
步骤220、根据接收到的起始写入地址判断所述起始写入地址是否为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30a,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230b。
其中,接收到的数据写入指令包含起始写入地址,该起始写入地址可由用户指定,也可以是系统基于一定的算法自动生成,起始写入地址通常携带其所在存储页的标识信息,例如起始写入地址为adress11page0,则表示起始写入地址为标号为0的存储页中标号为11的地址,得到该信息后进一步判断标号为11的地址是否是标号为0的存储页的起始地址,若不是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则表示无法进行整页写入操作,只能对目标存储页中的部分地址进行写入操作,因此,需要调用对应的部分写函数实现对待存储数据的第一次写入操作,经过第一次写入操作可能已经将待存储数据全部写入,也可能只将待存储数据的部分写入。例如待存储数据的大小为8k,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也为8k,但是起始写入地址不是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比如从所述起始写入地址开始到写满整个目标存储页只能写入6k数据,则还会剩余2k待存储数据需要写入目标存储页的下一页,可以理解的是,将剩余的2k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存储页的下一页时,必然是从所述下一页的起始地址开始写入的。
步骤230a、根据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目标物理地址。
其中,所述起始写入地址通常指逻辑地址,当得到起始写入地址后,可基于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起始写入地址对应的目标物理地址。
步骤240a、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将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所述目标物理地址。
其中,在通过部分写函数对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时,需要判断当前目标存储页中起始写入地址之前的地址中是否已经写入有效数据,若是,则需要先把这部分数据读出来,然后与当前的待写入数据一起写入目标存储页,若否,则直接通过填充无效数据的方式与当前待存储数据组成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例如,目标存储页共包括32个存储区域(其中,每个存储区域sector通常为一个LBA,即512byte,以符合EMMC的协议规范),分别记为sector0-sector31,若用户指定的写入地址为sector20-sector31,显然用户指定的起始写入地址不是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sector0,因此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进行写入操作,首先判断目标存储页的sector0-sector19中是否存储有有效数据,若是,则将sector0-sector19中存储的有效数据读出来,与待存储数据一起重新写入目标存储页,可以理解的是读出来的有效数据依然写入sector0-sector19,由于闪存的存储特性,每次写入操作需要写满整个存储页,因此需要先将以前写入的数据读出来,再与新数据一起写入。若目标存储页的sector0-sector19中没有有效数据,则在sector0-sector19中直接填充无效数据,与当前待存储数据一起写满整个存储页。
步骤230b、判断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执行步骤240b,否则执行步骤230c。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通过调用超级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所述目标物理地址,其中超级写函数在执行写入操作时,目标存储页中存储的全部为有效数据,无需填充无效数据。
步骤240b、通过调用超级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目标物理地址。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正好与目标存储页的数据容量相等,通过一次调用超级写函数则实现了将待存储数据的全部写完,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比目标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大,通过一次调用超级写函数只能实现将待存储数据的部分写完,还需要对剩余的待存储数据继续执行写入操作。
230c、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目标物理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还包括:
每完成一次写入操作,计算剩余的待存储数据的大小;
继续将剩余的待存储数据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
进一步的,参见图3所示的另一种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步骤310、根据接收到的待存储数据量和起始写入地址得到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写入区域地址sector。
其中,所述目标存储页指需要写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存储页,所述起始写入区域地址指写入待存储数据的起始地址。
步骤320、判断起始写入区域地址sector是否为0,即判断起始写入区域地址是否为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若不是,则执行步骤330a,若是则执行步骤330b。
步骤330a、根据逻辑地址得到物理地址。
步骤340a、计算目标存储页中需要写入的数据量。
具体的,根据待存储数据的大小、目标存储页的数据容量以及起始写入区域地址计算目标存储页中需要写入的数据量。例如,待存储数据的大小为8k,目标存储页的数据容量也为8k,目标存储页包括16个sector(记为sector0-sector15),起始写入区域地址为sector10,则需要写入的数据量为6*512byte=3k,执行一次写入操作后,还剩余5k待存储数据。
步骤350a、调用部分写函数执行写入操作,写入成功后,继续执行步骤360a。
步骤360a、计算经过上步写入操作之后剩余的待存储数据量和写入地址,并继续执行步骤330b。
步骤330b、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目标存储页的数据容量,若是,则执行步骤340b,否则,执行步骤340c。
步骤340b、根据逻辑地址得到物理地址。
步骤350b、调用超级写函数执行写入操作,写入成功后,计算经过上步写入操作之后剩余的待存储数据量和写入地址,并返回步骤330b。
步骤340c、当待存储数据的大小大于0时,根据逻辑地址得到物理地址。
步骤350c、调用部分写函数执行写入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方法,给出了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的过程,实现了对数据的准确写入,以及对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冗余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数据读取指令时,根据接收到的逻辑起始地址基于地址映射表查找对应的物理起始地址;
通过调用读函数基于所述物理起始地址进行数据读取操作。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数据读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根据接收到的读取指令获取需要读取的总数据量和逻辑起始地址。
步骤420、判断所述总数据量是否大于0,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430,否则,结束。
步骤430、通过查看地址映射表得到所述逻辑起始地址对应的物理起始地址。
步骤440、根据所述物理起始地址以及需要读取的总数量确定目标物理地址。
步骤450、判断所述目标物理地址是否被映射过,即判断所述目标物理地址中是否存储有数据,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460,否则执行步骤470。
步骤460、调用读函数进行读取操作。
步骤470、对读取的数据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则步骤480,继续下一步的读取操作,否则结束。
步骤480、重新计算读取地址和待读取数据量,返回步骤420。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写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510、第一写入模块520和第二写入模块530;
其中,判断模块510,用于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第一写入模块520,用于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第二写入模块530,用于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进一步的,第二写入模块530具体用于: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根据接收到的写入地址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存储页的目标地址,并将目标存储页中除所述目标地址之外的地址填充无效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存储页被写满。
进一步的,第二写入模块53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起始写入地址判断所述起始写入地址是否为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若否,则通过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目标物理地址;
第一写入单元,用于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将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所述目标物理地址。
进一步的,第二写入模块530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接收到的起始写入地址为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则判断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
第二写入单元,用于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通过调用超级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所述目标物理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写入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目标物理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写入模块530还包括计算单元,用于每完成一次写入操作,计算剩余的待存储数据的大小;继续将剩余的待存储数据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读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数据读取指令时,根据接收到的逻辑起始地址基于地址映射表查找对应的物理起始地址,通过调用读函数基于所述物理起始地址进行数据读取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写入装置,通过根据待存储数据的大小选择对应的映射方案进行写入,实现了对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当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通过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可减少冗余数据,当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通过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可减少产生的映射关系条目,同时获得较高的写入速度与读取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12的框图。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数据写入装置的判断模块510、第一写入模块520和第二写入模块530)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例如数据写入装置的判断模块510、第一写入模块520和第二写入模块530)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还可以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包括: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根据接收到的写入地址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存储页的目标地址,并将目标存储页中除所述目标地址之外的地址填充无效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存储页被写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起始写入地址判断所述起始写入地址是否为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若否,则通过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目标物理地址;
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将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所述目标物理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到的起始写入地址为目标存储页的起始地址,则判断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
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通过调用超级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所述目标物理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页的数据容量,则通过调用部分写函数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的全部或者部分写入目标物理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还包括:
每完成一次写入操作,计算剩余的待存储数据的大小;
继续将剩余的待存储数据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进行写入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接收到数据读取指令时,根据接收到的逻辑起始地址基于地址映射表查找对应的物理起始地址;
通过调用读函数基于所述物理起始地址进行数据读取操作。
8.一种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判断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是否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块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若待存储数据的大小没有达到一个存储块的数据容量,则以存储页为映射单元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写入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
CN201910368231.0A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977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8231.0A CN111897744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8231.0A CN111897744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7744A true CN111897744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16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8231.0A Pending CN111897744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77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6530A (zh) * 2021-12-06 2022-03-0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控制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116A (zh) * 2006-08-09 2008-02-13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读写方法
CN101320594A (zh) * 2008-05-21 2008-12-10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闪存芯片的物理操作方法
CN101770426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2819468A (zh) * 2011-11-30 2012-12-12 凯迈(洛阳)环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lash的小型数据备份及查询方法
CN103116536A (zh) * 2013-02-25 2013-05-22 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的容量检测方法
CN103365786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14397A (zh) * 2013-01-09 2014-07-09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闪存存储设备及其管理方法
CN104572478A (zh) * 2013-10-14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存取方法和数据存取装置
CN104866428A (zh) * 2014-02-21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存取方法和数据存取装置
CN105446664A (zh) * 2015-12-03 2016-03-30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存储器进行文件存储方法和存储装置
CN105808156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将数据写入固态硬盘的方法及固态硬盘
CN107239236A (zh) * 2017-06-27 2017-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7329694A (zh) * 2017-06-22 2017-11-07 苏州交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07506309A (zh) * 2017-06-30 2017-12-22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闪存数据写入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116A (zh) * 2006-08-09 2008-02-13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读写方法
CN101320594A (zh) * 2008-05-21 2008-12-10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闪存芯片的物理操作方法
CN101770426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2819468A (zh) * 2011-11-30 2012-12-12 凯迈(洛阳)环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lash的小型数据备份及查询方法
CN103365786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14397A (zh) * 2013-01-09 2014-07-09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闪存存储设备及其管理方法
CN103116536A (zh) * 2013-02-25 2013-05-22 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的容量检测方法
CN104572478A (zh) * 2013-10-14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存取方法和数据存取装置
CN104866428A (zh) * 2014-02-21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存取方法和数据存取装置
CN105808156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将数据写入固态硬盘的方法及固态硬盘
CN105446664A (zh) * 2015-12-03 2016-03-30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存储器进行文件存储方法和存储装置
CN107329694A (zh) * 2017-06-22 2017-11-07 苏州交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07239236A (zh) * 2017-06-27 2017-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7506309A (zh) * 2017-06-30 2017-12-22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闪存数据写入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6530A (zh) * 2021-12-06 2022-03-0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控制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8192B2 (en) Cross-page prefe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09062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010056B2 (en) Data opera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018998A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85063B (zh) 针对转译后备缓冲器(tlb)的重叠检查
CN112346647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TW201243592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prefetching of cache memory lines
CN111897485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10307B2 (en) Cache management
CN110543435B (zh)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08235060A (ja) 複数のハッシュ関数を用いるキャッシュ・メモリ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3127382A (zh) 用于追加写的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97744A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8178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e storage and access
CN109783321A (zh) 监控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
CN111104347B (zh) 堆内存块查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0092B (zh) 一种信息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691604B2 (en) Minimizing cache latencies using set predictors
CN115292147A (zh) 便捷高效的内存压力测试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97484B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19771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897745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1146B (zh) 云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
EP41200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toring data,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ading data
CN115113798B (zh)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3 101, floors 1-5, building 8, yard 9, FengHao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Zhao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12 Floors, Block A, Tiango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30 Colleg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GIGADEVICE SEMICONDUCTOR(BEIJING) Inc.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