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722B -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722B
CN111885722B CN202010674983.2A CN202010674983A CN111885722B CN 111885722 B CN111885722 B CN 111885722B CN 202010674983 A CN202010674983 A CN 202010674983A CN 111885722 B CN111885722 B CN 111885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csi
time slot
resour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49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5722A (zh
Inventor
史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846766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188572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49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5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5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5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其中,所述时隙偏移表征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80075559.7,发明名称为: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NR引入了不同的numerology(参数集),对于不同的numerology,频域上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域上每个slot的时间长度也存在差别。当上行和下行采用不同的numerology时,上下行的slot(时隙)计数是不同的。对于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上报,需要基于一个CSI reference resource(参考资源)来进行参考,而CSIreference resource的位置是由上报时刻和nCQI_ref(也就是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来共同决定的。
目前,规范中仅给出了不同numerology下的nCQI_ref取值,而并没有给出这个numerology是基于上行上报的numerology还是基于下行测量的numerology来决定。同时,在上下行采用不同numerology时,根据上报时刻和nCQI_ref可能得到多个下行子帧,如何确定哪个下行子帧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其中,所述时隙偏移表征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中至少携带CSI上报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至少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其中,所述时隙偏移表征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中至少携带CSI上报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至少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能够使得终端设备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来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取值,进而基于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如此,就保证了准确进行CSI的计算,提升了系统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1所述,包括:
步骤101: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其中,所述时隙偏移表征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步骤102: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在执行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来的第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至少一个CSI上报配置信息。
具体来说,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或非周期上报;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上报资源配置,包括:上报时的PUCCH的资源配置、和/或、上报时的PUSCH资源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PUC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C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S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当然,PUCCH或PUSCH的资源配置还可以包含其他参数,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上述步骤101,所述基于CSI上报配置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处理方式:
方式一、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的,对于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中的子载波间隔来查表得到nCQI_ref(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值。
其中,查表操作中对应的表格可以为预设的子载波间隔与时隙偏移所对应的第一表格。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方式,除了上述的查表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的处理方法,比如,可以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比如,预设了PUSCH或PUCCH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1对应的为时隙偏移1,子载波间隔2对应时隙偏移2。另外,还可以基于预设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比如,根据子载波间隔和时隙偏移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设置计算公式,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与对应的参数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时隙偏移;其中,设置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方式二、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来说,对于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该CSI reporting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来查表得到nCQI_ref的值。
也就是说,本方式中,下行测量资源的资源配置中还可以包括有:子载波间隔。
同样的,本方式中的查表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进行替换,具体的替换处理与方式一相同,这里不进行赘述。
方式三、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和CSI上报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时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可以为,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和CSI上报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时的资源配置中的最小或最大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比如,可以通过PUCCH或PUSCH上报时和CSI reporting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最小或最大子载波间隔来查表得到nCQI_ref的值。同样的,本方式中的查表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进行替换,具体的替换处理与方式一相同,这里不进行赘述。
方式四、当CSI上报为非周期上报时,根据CSI的计算时间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比如,通过PUSCH(或PUCCH)上报时,非周期的CSI通过PUSCH上报时,通过Z’(也就是对于非周期CSI上报的CSI的计算时间)来获得nCQI_ref的值。
其中,Z’可以通过终端从获取用于测量CSI的CSI-RS或CSI-IM更靠后的最后一个符号到PUSCH上报前需要的符号数来表征。
方式五、通过终端上报的能力通知网络侧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时隙偏移的值时,基于以下处理之一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和CSI上报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时的资源配置的最小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终端上报的能力来通知基站该用户能够支持的nCQI_ref的值时,终端按照前述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来查表得到nCQI_ref的值。
同样的,本方式中的查表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进行替换,具体的替换处理与方式一相同,这里不进行赘述。
基于前述方案说明,下面针对步骤102中,所述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即终端根据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及nCQI_ref来确定CSI reference resource(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可以包括以下多种处理场景:
场景一、将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第一上行时隙减去所述时隙偏移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将所述第二上行时隙所对应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具体的,当采用前述方式一进行处理得到时隙偏移时,先得到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前第nCQI_ref所在的slot,也就是n-nCQI_ref,然后将获得与该上行slot对应的下行slot。
进一步地,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第一下行时隙下行与该上行slot对应时,选择最早的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该第一上行slot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早的有效下行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该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该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有效下行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可以预设计算公式、以及第一上行时隙、时隙偏移,来计算得到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基于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选择对应的下行时隙作为至少两个带宽部分BWP的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下行slot与该上行slot对应时,分别按照前述四种方式选择对应的下行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采用前述四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场景二、确定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第一上行时隙所对应的第二下行时隙;将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减去所述时隙偏移,所得到的第三下行时隙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采用前述方式二得到时隙偏移时,先得到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对应的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选择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前nCQI_ref所在的时隙,也就是n’-nCQI_ref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进一步地,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下行时隙对应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前的第二下行时隙用于计算第三下行时隙。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对应上行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前的下行slot n’用于计算CSI reference resource。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下行时隙对应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后的第二下行时隙用于计算第三下行时隙。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对应上行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后的下行slot n’用于计算第三下行时隙,进而确定CSI referenceresource。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下行时隙对应第一上行时隙时,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当存在多个第二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可以采用预设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场景三、判断所述时隙偏移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下行的子载波间隔或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如果为下行的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方式计算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基于前述方式三计算得到时隙偏移的时候,先判断nCQI_ref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是下行的子载波间隔还是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如果是下行的子载波间隔,按照上述几种方法至少之一计算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另外,判断所述时隙偏移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下行的子载波间隔或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如果为上行的子载波间隔,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是上行的子载波间隔,按照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的方法计算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最后,在完成步骤102之后,根据确定的CSI参考资源的时域位置,计算CSI并通过PUCCH或PUSCH资源进行上报。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来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取值,进而基于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如此,就保证了准确进行CSI的计算,提升了系统处理效率。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中至少携带CSI上报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至少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
具体来说,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或非周期上报;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上报资源配置,包括:上报时的PUCCH的资源配置、和/或、上报时的PUSCH资源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PUC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C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S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当然,PUCCH或PUSCH的资源配置还可以包含其他参数,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侧,可以基于CSI上报配置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进而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即终端根据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及nCQI_ref来确定CSI reference resource(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根据确定的CSI参考资源的时域位置,计算CSI并通过PUCCH或PUSCH资源进行上报。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使得终端设备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来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取值,进而基于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如此,就保证了准确进行CSI的计算,提升了系统处理效率。
实施例三、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具体处理场景,结合表1进行说明:当存在不同numerology(参数集)、CSI上报w/o CRI时,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以slots为单位;
当上行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此时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可以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方式一来确定,也就是上行的子载波间隔15Khz来确定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为4或5。
nCQI_ref(Slots) 15KHz 30KHZ 60KHZ 120KHz
no CRI 4 8 16 32
CRI 5 10 20 40
表1
实施例四、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具体处理场景,结合表2进行说明:当CSI上报w/o CRI时,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以ms为单位;
当CSI上报不包含CRI,并且上行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此时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可以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方式一来确定,先获取不包含CRI的时隙偏移为4ms,然后基于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得到1ms包含的slot数为4,从而得到nCQI_ref为4slots。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71
表2
实施例五、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具体处理场景,结合表3进行说明:当CSI上报w/o CRI时,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以ms为单位;
当CSI上报不包含CRI,并且上行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下行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此时nCQI_ref(时隙偏移)的取值可以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方式一来确定,先获取不包含CRI的时隙偏移为4ms,然后根据基于下行子载波间隔得到1ms包含的slot数为4,从而得到nCQI_ref为16slots。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72
表3
实施例六、
结合表4进行说明,上行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子载波间隔为60KHz,假设上行上报CSI的slot为slot 5;
nCQI_ref(时隙偏移)基于上行上报子载波间隔获得,取值为4,此时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场景一,可以将5减去4得到1,将1作为对应的第二上行时隙为上行Slot1;
表4中,上行slot 1对应的第一下行时隙为Slot1、2、3、4,此时根据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的原则,选择slot 1为下行CSI reference resource所在的slot。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73
表4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虽然以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为原则进行处理,在实际处理中,还可以选择最早的有效的第一下行时隙、或者、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或者、选择最晚的有效的第一下行时隙的处理原则来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比如,仍然结合上表,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那么可能选择时隙4。另外,假设时隙1无效、时隙2有效、时隙3有效、时隙4无效,那么如果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可能最终选择的时隙为时隙2;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则最终选择的时隙为时隙3。
实施例七、
结合表5进行说明,假设上行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上行上报CSI的slot为slot 5;
nCQI_ref(时隙偏移)基于上行上报子载波间隔获得,此时还可以按照如下的计算方式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81
获得CSI reference resource所在的slot,其中μ1可以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μ值,μ2可以为上报的PUCCH或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μ值。还需要说明的是,计算公式可以为向上取整也可以为向下取整。
此时可以计算出CSI reference resource所在的slot为4。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82
表5
实施例八、
参见表6,假设下行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上行子载波间隔为60KHz,假设上行上报CSI的slot为slot 18;
nCQI_ref(时隙偏移)基于下行测量资源的子载波间隔获得,取值为4,此时还可以按照如下的计算方式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83
获得CSI reference resource所在的slot,其中μ1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μ值,μ2为上报的PUCCH或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μ值;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公式可以向上取整,还可以为向下取整。
此时可以计算出CSI reference resource所在的slot为0(向上取整时为1)。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91
表6
实施例九、
参见表7,上行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子载波间隔为60KHz,假设上行上报CSI的slot为slot 5;
nCQI_ref(时隙偏移)基于下行测量资源的子载波间隔获得,取值为16,此时可以按照如下的计算方式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92
获得CSI reference resource,其中μ1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μ值,μ2为上报的PUCCH或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μ值;同样的,上述公式可以为向上取整也可以为向下取整。
此时可以计算出CSI reference resource所在的slot为4(向上取整时也为4)。
Figure GDA0003381316050000093
表7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2所述,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21,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其中,所述时隙偏移表征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22,接收网络侧发来的第一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1,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至少一个CSI上报配置信息。
具体来说,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或非周期上报;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上报资源配置,包括:上报时的PUCCH的资源配置、和/或、上报时的PUSCH资源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PUC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C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S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当然,PUCCH或PUSCH的资源配置还可以包含其他参数,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所述基于CSI上报配置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处理方式:
方式一、第一处理单元21,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的,对于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中的子载波间隔来查表得到nCQI_ref(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值。
其中,查表操作中对应的表格可以为预设的子载波间隔与时隙偏移所对应的第一表格。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方式,除了上述的查表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的处理方法,比如,可以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比如,预设了PUSCH或PUCCH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1对应的为时隙偏移1,子载波间隔2对应时隙偏移2。另外,还可以基于预设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比如,根据子载波间隔和时隙偏移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设置计算公式,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与对应的参数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时隙偏移;其中,设置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方式二、第一处理单元21,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来说,对于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该CSI reporting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来查表得到nCQI_ref的值。
也就是说,本方式中,下行测量资源的资源配置中还可以包括有:子载波间隔。
同样的,本方式中的查表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进行替换,具体的替换处理与方式一相同,这里不进行赘述。
方式三、第一处理单元21,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资源配置和CSI上报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时的资源配置,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可以为,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和CSI上报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时的资源配置中的最小或最大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比如,可以通过PUCCH或PUSCH上报时和CSI reporting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最小或最大子载波间隔来查表得到nCQI_ref的值。同样的,本方式中的查表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进行替换,具体的替换处理与方式一相同,这里不进行赘述。
方式四、第一处理单元21,当CSI上报为非周期上报时,根据CSI的计算时间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比如,通过PUSCH(或PUCCH)上报时,非周期的CSI通过PUSCH上报时,通过Z’(也就是对于非周期CSI上报的CSI的计算时间)来获得nCQI_ref的值。
其中,Z’可以通过终端从获取用于测量CSI的CSI-RS或CSI-IM更靠后的最后一个符号到PUSCH上报前需要的符号数来表征。
方式五、第一处理单元21,通过终端上报的能力通知网络侧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时隙偏移的值时,基于以下处理之一确定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PUCCH或PUS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当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上报时,基于PUCCH或PUSCH上报时和CSI上报信息对应的下行测量时的资源配置的最小子载波间隔得到用于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终端上报的能力来通知基站该用户能够支持的nCQI_ref的值时,终端按照前述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来查表得到nCQI_ref的值。
同样的,本方式中的查表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进行替换,具体的替换处理与方式一相同,这里不进行赘述。
基于前述方案说明,所述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即终端根据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及nCQI_ref来确定CSIreference resource(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可以包括以下多种处理场景:
场景一、第一处理单元21,将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第一上行时隙减去所述时隙偏移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将所述第二上行时隙所对应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具体的,当采用前述方式一进行处理得到时隙偏移时,先得到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前第nCQI_ref所在的slot,也就是n-nCQI_ref,然后将获得与该上行slot对应的下行slot。
进一步地,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第一下行时隙下行与该上行slot对应时,选择最早的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该第一上行slot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早的有效下行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该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该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选择最晚的有效下行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存在多个这样的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可以预设计算公式、以及第一上行时隙、时隙偏移,来计算得到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基于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选择对应的下行时隙作为至少两个带宽部分BWP的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下行slot与该上行slot对应时,分别按照前述四种方式选择对应的下行slot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采用前述四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场景二、第一处理单元21,确定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第一上行时隙所对应的第二下行时隙;将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减去所述时隙偏移,所得到的第三下行时隙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采用前述方式二得到时隙偏移时,先得到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对应的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选择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前nCQI_ref所在的时隙,也就是n’-nCQI_ref作为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进一步地,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下行时隙对应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前的第二下行时隙用于计算第三下行时隙。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对应上行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前的下行slot n’用于计算CSI reference resource。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下行时隙对应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后的第二下行时隙用于计算第三下行时隙。
也就是说,当存在多个下行slot n’(第二下行时隙)对应上行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时,选择最后的下行slot n’用于计算第三下行时隙,进而确定CSI referenceresource。
或者,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下行时隙对应第一上行时隙时,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当存在多个第二下行时隙与第一上行时隙对应时,可以采用预设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场景三、第一处理单元21,判断所述时隙偏移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下行的子载波间隔或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如果为下行的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方式计算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早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选择最晚的有效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基于前述方式三计算得到时隙偏移的时候,先判断nCQI_ref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是下行的子载波间隔还是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如果是下行的子载波间隔,按照上述几种方法至少之一计算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另外,第一处理单元21,判断所述时隙偏移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下行的子载波间隔或上行的子载波间隔;如果为上行的子载波间隔,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是上行的子载波间隔,按照选择时间最早的第一下行时隙作为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的方法计算CSI reference resource的时域位置。
最后,第一处理单元21,根据确定的CSI参考资源的时域位置,计算CSI并通过PUCCH或PUSCH资源进行上报。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来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取值,进而基于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如此,就保证了准确进行CSI的计算,提升了系统处理效率。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中至少携带CSI上报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至少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
具体来说,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或非周期上报;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上报资源配置,包括:上报时的PUCCH的资源配置、和/或、上报时的PUSCH资源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PUC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C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资源配置可以为:通过PUSCH上报时的子载波间隔。当然,PUCCH或PUSCH的资源配置还可以包含其他参数,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侧,可以基于CSI上报配置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确定时隙偏移,进而至少基于所述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即终端根据上报PUCCH或PUSCH时刻的slot n(第一上行时隙)及nCQI_ref来确定CSI reference resource(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根据确定的CSI参考资源的时域位置,计算CSI并通过PUCCH或PUSCH资源进行上报。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使得终端设备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以及上行上报资源配置,来获取CSI参考资源相对于上报时刻的时隙偏移的取值,进而基于时隙偏移确定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如此,就保证了准确进行CSI的计算,提升了系统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硬件组成架构,如图3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存储器3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3。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3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3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3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34。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操作系统321和应用程序322。
其中,所述处理器31配置为:能够处理前述实施例一或二的方法步骤,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施前述实施例一或二的方法步骤。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时刻所在的第一上行时隙,确定与所述CSI上报时刻对应的第二下行时隙;
获得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是指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的时隙偏移;
将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减去所述时隙偏移,所得到的第三下行时隙确定为所述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隙根据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522870920000011
其中,n’为所述第二下行时隙,n为所述第一上行时隙,μ1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μ2为上报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时隙偏移,包括:
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确定所述时隙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确定所述时隙偏移,包括:
基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所述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时隙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
7.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中至少携带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用于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是指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对于第二下行时隙的时隙偏移;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隙根据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522870920000021
其中,n’为所述第二下行时隙,n为第一上行时隙,μ1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μ2为上报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用于确定时隙偏移,具体为: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所述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用于确定所述时隙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时刻所在的第一上行时隙,确定与所述CSI上报时刻对应的第二下行时隙;
获得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是指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的时隙偏移;
将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减去所述时隙偏移,所得到的第三下行时隙确定为所述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隙根据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522870920000031
其中,n’为所述第二下行时隙,n为第一上行时隙,μ1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μ2为上报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确定所述时隙偏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所述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时隙偏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中至少携带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用于确定时隙偏移,所述时隙偏移是指CSI参考资源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对于第二下行时隙的时隙偏移;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隙根据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522870920000041
其中,n’为所述第二下行时隙,n为第一上行时隙,μ1为测量资源或其他与下行测量相关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μ2为上报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的子载波间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用于确定时隙偏移,具体为:
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所述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用于确定所述时隙偏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CSI上报为周期或准周期。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测量资源配置,包括:CSI上报所对应的测量资源的配置。
CN202010674983.2A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885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4983.2A CN111885722B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5907 WO2019213821A1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201880075559.7A CN111418251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202010674983.2A CN111885722B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559.7A Division CN111418251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722A CN111885722A (zh) 2020-11-03
CN111885722B true CN111885722B (zh) 2022-07-22

Family

ID=6846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4983.2A Active CN111885722B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201880075559.7A Pending CN111418251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559.7A Pending CN111418251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11051301B2 (zh)
EP (2) EP3755099B1 (zh)
JP (2) JP7182642B2 (zh)
KR (2) KR102482614B1 (zh)
CN (2) CN111885722B (zh)
AU (1) AU2018422437B2 (zh)
BR (1) BR112020021480A2 (zh)
CA (1) CA3097588C (zh)
ES (1) ES2933902T3 (zh)
MX (1) MX2020011847A (zh)
RU (1) RU2758642C1 (zh)
SG (1) SG11202010244WA (zh)
WO (1) WO20192138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4868B2 (en) * 2019-01-24 2022-08-2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timeline enhanc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22240131A1 (ko) * 2021-05-10 2022-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를 전송하는 방법, 사용자기기, 프로세싱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그리고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23011722A1 (en) * 2021-08-05 2023-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slot determination
CN114786271A (zh) * 2022-05-30 2022-07-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476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827A (zh) * 2012-09-28 2014-04-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资源的指示和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5471546A (zh) * 2015-07-31 2016-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232B (zh) * 2008-10-23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固定分配的调整方法和基站
CN101998653B (zh) 2009-08-11 2013-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资源位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112692B2 (en) * 2010-08-16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KR20120029338A (ko) * 2010-09-16 2012-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9226272B2 (en) * 2011-02-25 2015-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to macro base station by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which carrier aggregation is applied
KR101555117B1 (ko) * 2011-05-27 2015-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14174B1 (ko) * 2011-06-10 2015-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90781B (zh) * 2011-12-21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209483B (zh) * 2012-01-12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509461B2 (en) 2012-02-20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92573B2 (en) * 2012-05-17 2017-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912430B2 (en) * 2012-07-06 2018-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reporting
WO2014038901A1 (ko) * 2012-09-09 2014-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34807A (zh) * 2012-11-12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9866303B2 (en) 2013-03-11 2018-0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71279B2 (en) 2013-05-09 2016-02-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hannel stat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WO2015109419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eriodic cqi reporting for lte-tdd eimta system
US10193608B2 (en) * 2014-07-16 2019-0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110286B2 (en) * 2015-03-30 2018-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design and signaling
US10164747B2 (en) * 2015-05-29 2018-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IMO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s and feedback
CN10641137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EP3742850B1 (en) * 2015-08-12 2022-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178668B2 (en) * 2016-08-08 2019-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iodic and aperiodic CSI reporting procedures for enhanced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CN108365915B (zh) * 2017-01-26 2023-04-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476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827A (zh) * 2012-09-28 2014-04-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资源的指示和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5471546A (zh) * 2015-07-31 2016-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maining issues on CSI reporting";vivo;《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 R1-1801519》;20180215;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55099A1 (en) 2020-12-23
AU2018422437A1 (en) 2020-11-12
BR112020021480A2 (pt) 2021-01-26
EP3755099B1 (en) 2022-10-19
WO2019213821A1 (zh) 2019-11-14
EP4120783A1 (en) 2023-01-18
RU2758642C1 (ru) 2021-11-01
US20210282139A1 (en) 2021-09-09
JP2023018058A (ja) 2023-02-07
JP7182642B2 (ja) 2022-12-02
JP2021528878A (ja) 2021-10-21
MX2020011847A (es) 2021-01-15
US11665675B2 (en) 2023-05-30
CA3097588C (en) 2022-12-13
AU2018422437B2 (en) 2024-05-16
US11051301B2 (en) 2021-06-29
CN111418251A (zh) 2020-07-14
ES2933902T3 (es) 2023-02-14
KR20210008335A (ko) 2021-01-21
KR102581065B1 (ko) 2023-09-20
CN111885722A (zh) 2020-11-03
KR20230007542A (ko) 2023-01-12
EP3755099A4 (en) 2021-03-24
KR102482614B1 (ko) 2022-12-28
CA3097588A1 (en) 2019-11-14
SG11202010244WA (en) 2020-11-27
US20200374877A1 (en)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5722B (zh) 一种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391995B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2698935B1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1501247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495219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196494B2 (en) Interference power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6160980B (zh) 信道质量指示cqi估计方法及装置
US10742294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tion read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7050213A1 (zh) 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014250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JP5319389B2 (ja) 通信制御方法
KR101655093B1 (ko) 단말의 피드백에 따른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0710273A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获取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7641402A (zh) 信息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80082261A (ko) 코히런스 대역폭 기반 주파수 선택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3243730A (ja)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