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434A -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434A
CN111885434A CN202010559502.3A CN202010559502A CN111885434A CN 111885434 A CN111885434 A CN 111885434A CN 202010559502 A CN202010559502 A CN 202010559502A CN 111885434 A CN111885434 A CN 111885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plitter
port
wavelength
wavelengths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95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5434B (zh
Inventor
董振华
董小龙
祁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95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5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4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9724 priority patent/WO2021253878A1/zh
Priority to JP2022577460A priority patent/JP7493064B2/ja
Priority to EP21824924.1A priority patent/EP4149117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5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434B/zh
Priority to US18/067,722 priority patent/US2023020851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5Monitoring or measuring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2WDM tree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15Construction using splitting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3Testing;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每个分光器,第一波长为在ODN中传输时被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的波长,根据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根据分光器各端口对应的偏移量,确定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根据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采用本申请,可以准确的识别ONT与分光器的连接关系以及ONT与分光器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Description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和多个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采用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或者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Terminal,ONT),ODN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分光器、主干光纤、分布光纤和分支光纤,主干光纤指OLT与ODN之间的光纤,分布光纤指各级分光器之间的光纤,分支光纤指分光器与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之间的光纤。由于ODN通过点对多点的连接方法实现光信号从OLT到多用户终端的传输,有着覆盖地域广泛、分支支路数量庞大、场景复杂等特点,再加上其自身没有供电,这就造成了ODN中分光器的端口连接关系比较难识别。
相关技术中,为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不同的反射部件,通过可调的(Optical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识别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具体是,在ODN的每一级的每个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中心波长不同的反射部件,且每一级的分光器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不相同。例如,ODN包括两级分光器,第一级分光器为1*8的分光器,第二级分光器为8个1*8的分光器,第一级分光器的1*8的分光器的8个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为λ1至λ8,第二级分光器的每个1*8的分光器的8个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为λ9至λ16。通过可调的OTDR分别发射λ1至λ8、λ9至λ16的测试光信号,第二级分光器连接的ONT确定自身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光功率中,光功率最小的测试光信号的波长对应的端口,即为ONT连接的端口。
在相关技术中,是基于ONT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光功率,判断ONT连接的端口。由于ONT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光功率是受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控制,所以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准确度至关重要。然而ODN中的分光器有可能部署在室外,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有可能会发生偏移,这样在可调的OTDR发出反射部件标定的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该反射部件未反射该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所以实际连接在该端口的ONT会接收到该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使确定出该ONT未连接在该端口,从而导致确定连接的端口错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采用本申请可以准确的识别ONT连接的端口。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每个分光器,第一波长为在ODN中传输时被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对应的波长;根据至少一个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根据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根据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端口识别的方法可以由端口识别的装置执行,端口识别的装置在确定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时,对于该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任一分光器,该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有不同的反射部件,每个反射部件可以是任一种可以反射某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部件,如反射光栅等。对于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对测试光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的波长,即获取到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然后端口识别的装置使用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对于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任一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均使用该方式即可确定出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对于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将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与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相加,获得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可调的OTDR可以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发出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这些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经过ODN的传输,目标ONT可以检测接收到的各种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然后目标ONT将这些接收功率按照检测到的顺序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各接收功率对应的中心波长,根据各接收功率对应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这样,由于能获取到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所以目标ONT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波长准确对应,进而可以使确定出的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比较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包括:
获取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个分光器,每个第一对应关系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分别在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背向散射和/或被反射后的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多种波长包括第二波长,第二波长为分光器的任一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多种波长中除第二波长之外的其他波长是根据第二波长和目标调整值确定的;对于每个分光器,在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以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目标分光器为例进行描述:可调的OTDR可以发出目标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即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并且记录发出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发射时间。可调的OTDR记录接收到的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接收时间的对应关系。可调的OTDR可以确定每个接收时间与发射时间的差值,然后确定出每个差值对应的传输距离。由于传输距离与接收时间相对应,接收时间又与接收功率相对应,这样,即获得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即第二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将第二波长调整目标调整值,获得第三波长,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发出第三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记录第三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可调的OTDR在第三波长的基础上调整目标调整值,获得第四波长,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发出第四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记录第四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可调的OTDR可以一直调整发出测试光信号的波长,直至可调的OTDR找到目标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将目标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在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该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目标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这样,由于是选取接收功率最大的位置处对应的波长,所以目标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比较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包括:获取多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时,目标ONT分别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每组子波长是根据至少一个分光器的一个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的,对于任一组子波长的各子波长与任一组子波长对应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距离均小于目标数值;若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为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对于ODN中任一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可调的OTDR可以根据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该当前的中心波长对应的一组子波长。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按照预设顺序,发出每个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对应的一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并且可调的OTDR可以将该预设顺序通知给端口识别的装置。任一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ODN连接的ONT可以检测自身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第一功率。目标ONT将检测到的每个第一功率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这样,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到多组子波长在ODN中传输时,被目标ONT检测到的第一功率。对于目标ONT,端口识别装置可以判断各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是否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若在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为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即为目标组子波长的当前的中心波长所属的反射部件所在的端口。这样,由于在识别端口时,由一个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转换为多个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进行识别,所以可以提升端口识别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至少一个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包括:对于每个分光器,将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确定为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对于任一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由于同一个分光器下所有端口的反射部件距离比较近,那么该所有端口的反射部件温度变化一致,因此只用测试一个端口(即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即可,即可获得该分光器下所有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的系统,应用于ODN,所述系统包括可调的OTDR和OLT;
所述可调的OTDR用于输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
所述可调的OTDR还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接收时间;
所述OLT与所述可调的OTDR建立有通信连接;
所述OLT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模块,该多个模块通过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端口识别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设备,所述端口识别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端口识别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端口识别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端口识别设备执行时,所述端口识别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口识别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的OTDR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的OTDR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的OTDR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识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ONT检测到的功率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识别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可以适用于PON系统,PON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由三个部分组成:OLT、ODN、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如ONT),ODN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分光器、主干光纤、分布光纤和分支光纤,主干光纤指OLT与ODN之间的光纤,分布光纤指各级分光器之间的光纤,分支光纤指分光器与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之间的光纤。图1中是具有二级分光的ODN的结构图,对只有一级分光的ODN只有主干光纤和分支光纤。
由于ODN是由无源器件组成,造成了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比较难识别。相关技术中,为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不同的反射部件,具体是在ODN的每一级的每个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中心波长不同的反射部件,且每一级的分光器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不相同。ODN连接的ONT基于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功率,确定自身连接的端口。由于ODN中的分光器有可能部署在室外,导致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发生偏移,这样,在可调的OTDR发出反射部件标定的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该反射部件未反射该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所以实际连接在该端口的ONT会接收到该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使确定出该ONT未连接在该端口,从而导致确定连接的端口错误。
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端口识别的装置,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是硬件设备,可以是软件装置。在端口识别的装置为硬件设备时,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称为是端口识别设备,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是OLT等,具体的可以是OLT中的单板执行端口识别的方法;在端口识别的装置是软件装置时,可以是部署在OLT的软件模块等。
另外,PON系统还包括一个发射测试光信号的装置,该装置既可以发射测试光信号,也可以检测被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可以是反射光栅)反射回来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具体的,发射测试光信号的装置可以是一个可调的OTDR,可调的OTDR是一个波长可调的OTDR。可调的OTDR是在原有的OTDR的基础上使得OTDR可以发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该多种波长包括ODN中分光器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可调的OTDR还可以检测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接收时间,此处能有接收功率是由于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时,被ODN中的光纤反射或散射(该散射可以是背向散射)回可调的OTDR,或被ODN中的分光器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反射回可调的OTDR。如图2所示,还提供了可调的OTDR的示意图,包括一个可调波长的激光器、合/分光器(如耦合器)或环形器、接收部件、处理器等。可调波长的激光器与处理器建立有连接,处理器与接收部件建立有连接,可调波长的激光器用于输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合/分光器或环形器用于实现发送测试光信号和接收测试光信号,接收部件用于检测接收功率,处理器用于记录接收时间等。图2中仅示出了部分器件。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测试光信号用于检测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时,测试光信号可以是脉冲光信号。可调波长的激光器产生直流光信号,经过光调制器产生光脉冲信号,那么输出给合/分光器的是脉冲光信号。具体的,如图3所示,处理器产生电脉冲信号,经过驱动器驱动光调制器产生光脉冲信号,或者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控制驱动器产生电脉冲信号,电脉冲信号驱动光调制器产生光脉冲信号。
当然,可调波长的激光器也可以直接产生脉冲光信号,那么输出给合/分光器的是脉冲光信号。具体的,如图4所示,处理器产生电脉冲信号,经过驱动器放大后驱动光调制器产生光脉冲信号。或者,处理器产生控制信号,控制驱动器产生电脉冲信号,电脉冲信号驱动可调波长的激光器产生光脉冲信号。
在测试光信号为用于确定ONT与分光器的端口的连接关系的测试光信号时,该测试光信号可以是脉冲测试光信号,也可以是直流测试光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若测试光信号是直流光信号,则对应图3,可调波长的激光器直接生成直流光信号,光调制器不对该直流光信号进行调制。若测试光信号为直流光信号,则对应图4,可调波长的激光器直接产生直流光信号。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若同时存在业务光信号和测试光信号,还可以在可调的OTDR和ODN之间设置一个用于合并业务光信号的测试光信号的器件,如波分复用器等。此时OLT与ODN之间发送业务光信号时,也通过该器件。
如图5所示,端口识别的装置为端口识别设备时,该端口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存储器5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存储器501可以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存储器501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处理器502用于执行端口识别的方法。存储器还可以存储数据。处理器5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应用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芯片。
如图6所示,提供了端口识别的方法的执行流程,且端口识别的装置为OLT:
步骤601,端口识别的装置获取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每个分光器,第一波长为在ODN中传输时被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对应的波长。
其中,目标端口为分光器的任一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端口识别的装置在确定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时,在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为多个分光器的情况下,对于该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任一分光器,该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有不同的反射部件,每个反射部件可以是任一种可以反射某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部件,如反射光栅等。在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为一个分光器的情况下,该一个分光器的不同端口设置有不同的反射部件,每个反射部件可以是任一种可以反射某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部件,如反射光栅等。
对于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对测试光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的波长,即获取到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那么也即是获取到在ODN中传输时被该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对应的波长。
这样,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
步骤602,对于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根据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其中,标定中心波长指反射部件制作完成后,理想情况下最大反射的光信号的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然后端口识别的装置使用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对于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任一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均使用该方式即可确定出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步骤603,端口识别的装置根据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将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与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相加,获得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当前”指确定出偏移量的这个时间点。
步骤604,端口识别的装置根据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
其中,目标ONT可以ODN连接的任意ONT。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601至步骤603确定出至少一个分光器中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可调的OTDR可以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发出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这些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经过ODN的传输,目标ONT可以检测接收到的各种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然后目标ONT将这些接收功率按照检测到的顺序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各接收功率对应的中心波长,计算这些接收功率中的最大接收功率与其余接收功率的差值,确定差值大于第一数值的接收功率。将差值大于第一数值的接收功率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反射部件所在的端口,确定为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或者,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各接收功率中最小接收功率对应的中心波长,将该中心波长所属的反射部件所在的端口,确定为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
此处是目标ONT将接收功率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当然,也可以是端口识别的装置将上述预设顺序、以及各种中心波长对应的端口(即中心波长所属的反射部件所在的端口)发送至目标ONT。由目标ONT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目标ONT在确定出自身在ODN中连接的端口之后,可以将自身在ODN中连接的端口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
这样,由于能获取到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所以可以使确定出的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比较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601中,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获取到第一波长,处理如下:
端口识别的装置获取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个分光器,每个第一对应关系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分别在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背向散射和/或被反射后的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多种波长包括第二波长,第二波长为该分光器的任一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多种波长中除第二波长之外的其他波长是根据第二波长和目标调整值确定的,对于每个分光器,在该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
其中,目标调整值可以预设,用于调整测试光信号的波长,目标调整值的取值决定测试光信号的波长的调整幅度。目标端口为分光器的任一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以至少一个分光器中的目标分光器为例进行描述:
可调的OTDR可以发出目标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即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并且记录发出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发射时间。可调的OTDR记录接收到的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接收时间的对应关系。可调的OTDR可以确定每个接收时间与发射时间的差值,然后使用传输距离(D)=(c*t)/2n,确定出每个差值对应的传输距离。其中在该式子中c表示光速,t表示差值,n表示ODN中光纤的折射率。由于传输距离与接收时间相对应,接收时间又与接收功率相对应,这样,即获得第二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即第二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例如,假设ODN中包括一个分光器,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第二波长,第二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使用图7表示。
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将第二波长调整目标调整值,获得第三波长,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发出第三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记录第三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可调的OTDR在第三波长的基础上调整目标调整值,获得第四波长,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发出第四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记录第四波长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可调的OTDR可以一直调整发出测试光信号的波长,直至端口识别的装置找到目标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目标调整值可以是加大波长,也可以缩减波长。
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将目标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在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该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目标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实际上是距离为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与可调的OTDR之间的距离的位置处。
另外,端口识别的装置也可以使用目标调整值调整第二波长,指示可调的OTDR发出的测试光信号的波长,在端口识别的装置确定出目标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后,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指示可调的OTDR发出用于确定其他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的测试光信号。
可选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两种情况,在“至少一个”为多个的情况下,也即ODN中包括多个分光器为多个分光器的情况下,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使用上述方式确定至少一个分光器中其他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属于相同级的分光器中不同分光器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不相同,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基于上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若属于相同级的分光器中不同分光器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相同,且该不同分光器与可调的OTDR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则端口识别的装置也可以基于上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若属于相同级的分光器中不同分光器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相同,且该不同分光器与可调的OTDR之间的距离相同,则不能基于上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这是由于无法区分第一波长对应哪个分光器。此处属于相同级的分光器中不同分光器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不相同指:分光器1和分光器2属于第二级分光器,分光器1与分光器2均为1*2的分光器,分光器1的两个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为波长1和波长2,分光器2的两个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为波长3和波长4。此处属于相同级的分光器中不同分光器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相同指:分光器3和分光器4属于第二级分光器,分光器3与分光器4均为1*2的分光器,分光器3的两个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为波长1和波长2,分光器4的两个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为波长1和波长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602中,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使用如下方式确定出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对于每个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将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确定为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任一分光器,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该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该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该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由于同一个分光器下所有端口的反射部件距离比较近,那么该所有端口的反射部件温度变化一致,因此只用测试一个端口(即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即可,即可获得该分光器下所有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604中,为了更准确识别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
端口识别的装置获取多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时,目标ONT分别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每组子波长是根据至少一个分光器的一个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的,对于任一组子波长的各子波长与任一组子波长对应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距离均小于目标数值;若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为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
其中,目标数值可以预先设置。目标阈值可以预先设置,在同时存在业务光信号和测试光信号时,可以设置为业务光信号到达ONT的功率,在仅存在测试光信号时,可以设置为一个预设数值,这个预设数值比较小。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ODN中任一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可调的OTDR可以根据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该当前的中心波长对应的一组子波长。具体的,对于任一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可调的OTDR可以确定该当前的中心波长与目标数值的和,获得第二数值,并且确定该当前的中心波长与目标数值的差,获得第三数值。可调的OTDR在第二数值和第三数值之间等间隔取预设数目个波长(预设数目可以为10等),该预设数目个波长可以包括第二数值和第三数值。然后可调的OTDR可以按照预设顺序,发出每个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对应的一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并且可调的OTDR可以将该预设顺序通知给端口识别的装置。
任一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ODN中传输,ODN连接的ONT可以检测自身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第一功率。这样,对于目标ONT可以检测到每组子波长中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的第一功率。目标ONT将检测到的每个第一功率发送至端口识别的装置。这样,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获取到多组子波长在ODN中传输时,被目标ONT检测到的第一功率。例如,如图8所示,ODN连接有三个ONT(即ONT1、ONT2和ONT3),对于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对应的一组子波长,三个ONT均可以检测多个第一功率。
对于目标ONT,端口识别装置可以判断各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是否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若在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端口识别的装置可以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为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即为目标组子波长的当前的中心波长所属的反射部件所在的端口。另外,若在任一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均不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可以确定目标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识别失败。此处目标ONT检测到的接收功率如果小于目标阈值,说明该接收功率对应的测试光信号被反射部件所反射,而不会达到目标ONT,所以可以确定出目标ONT连接在该反射部件所在的端口。
这样,由于在识别端口时,由一个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转换为多个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进行识别,所以可以提升端口识别准确率。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可调的OTDR确定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对应的一组子波长,当然此处也可以是端口识别的装置按照与可调的OTDR相同的方式,确定出多组子波长。然后端口识别的装置将多组子波长以及上述预设顺序,通知给可调的OTDR。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校准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端口设置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使得识别ONT在ODN中连接的端口更准确。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校准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所以不需要采用中心波长间隔比较大的反射部件(这是为了防止中心波长间隔比较小,而导致在温度变化时不同反射部件反射其他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可以使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间隔更小,进而可以减少可调的OTDR的扫描波长范围,降低了可调的OTDR的制造难度与成本,产品化可行性高。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识别的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装置应用于ODN,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6所述的流程,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910和确定模块920,其中:
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每个分光器,所述第一波长为在所述ODN中传输时被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对应的波长,具体可以用于实现步骤601的获取功能以及步骤601包含的隐含步骤;
确定模块92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根据所述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光网络终端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具体可以用于实现步骤602至步骤604的确定功能以及步骤602至步骤604包含的隐含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910,用于:
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个分光器,每个第一对应关系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分别在所述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被反射和/或散射后的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波长包括第二波长,所述第二波长为所述分光器的任一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所述多种波长中除所述第二波长之外的其他波长是根据所述第二波长和调整值确定的;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中每个分光器,在所述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分光器的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所述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920,用于:
获取多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所述ODN中传输时,所述目标ONT分别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每组子波长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一个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的,对于任一组子波长的各子波长与所述任一组子波长对应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距离均小于目标数值;
若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为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920,用于:
对于所述每个分光器,将所述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也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为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OLT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OLT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如软盘、硬盘和磁带等),也可以是光介质(如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k,DVD)等),或者半导体介质(如固态硬盘等)。

Claims (11)

1.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分配网络ODN,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每个分光器,所述第一波长为在所述ODN中传输时被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对应的波长;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根据所述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光网络终端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包括:
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个分光器,每个第一对应关系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分别在所述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背向散射和/或被反射后的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波长包括第二波长,所述第二波长为所述分光器的任一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所述多种波长中除所述第二波长之外的其他波长是根据所述第二波长和目标调整值确定的;
对于所述每个分光器,在所述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所述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包括:
获取多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所述ODN中传输时,所述目标ONT分别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每组子波长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一个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的,对于任一组子波长的各子波长与所述任一组子波长对应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距离均小于目标数值;
若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为所述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包括:
对于每个分光器,将所述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5.一种端口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分配网络ODN,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第一波长,对于每个分光器,所述第一波长为在所述ODN中传输时被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反射后接收功率最大的测试光信号对应的波长;
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
根据所述ODN中的至少一个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目标光网络终端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ODN中至少一个分光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个分光器,每个第一对应关系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分别在所述ODN中传输时的传输距离与背向散射和/或被反射后的接收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多种波长包括第二波长,所述第二波长为所述分光器的任一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所述多种波长中除所述第二波长之外的其他波长是根据所述第二波长和目标调整值确定的;
对于所述每个分光器,在所述分光器对应的多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位置处的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对应关系对应的波长,确定为所述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多组子波长的测试光信号在所述ODN中传输时,所述目标ONT分别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每组子波长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光器的一个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确定的,对于任一组子波长的各子波长与所述任一组子波长对应的端口的反射部件当前的中心波长的距离均小于目标数值;
若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多个第一功率中存在小于目标阈值的第一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ONT在所述ODN中连接的端口为所述目标组子波长对应的中心波长所属的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对于每个分光器,将所述分光器对应的第一波长与所述分光器的目标端口的反射部件的标定中心波长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各端口的反射部件的中心波长的偏移量。
9.一种端口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分配网络ODN,所述系统包括可调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线路终端OLT;
所述可调的OTDR用于输出多种波长的测试光信号;
所述可调的OTDR还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接收时间;
所述OLT与所述可调的OTDR建立有通信连接;
所述OLT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端口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识别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端口识别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端口识别设备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59502.3A 2020-06-18 2020-06-18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1885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9502.3A CN111885434B (zh) 2020-06-18 2020-06-18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21/079724 WO2021253878A1 (zh) 2020-06-18 2021-03-09 端口识别的方法, 装置和系统
JP2022577460A JP7493064B2 (ja) 2020-06-18 2021-03-09 ポート識別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21824924.1A EP4149117A4 (en) 2020-06-18 2021-03-09 PORT IDENT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8/067,722 US20230208515A1 (en) 2020-06-18 2022-12-18 Por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9502.3A CN111885434B (zh) 2020-06-18 2020-06-18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434A true CN111885434A (zh) 2020-11-03
CN111885434B CN111885434B (zh) 2021-06-15

Family

ID=7315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9502.3A Active CN111885434B (zh) 2020-06-18 2020-06-18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8515A1 (zh)
EP (1) EP4149117A4 (zh)
JP (1) JP7493064B2 (zh)
CN (1) CN111885434B (zh)
WO (1) WO20212538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3939A (zh) * 2020-11-27 202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分配网络、光网络系统、分光器及分光器的端口识别方法
WO2021253878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识别的方法, 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47766U (zh) * 2012-03-09 2012-11-21 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光纤布拉格光栅振动传感测量系统
CN10288990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桂林优西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谐激光光源的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3107842A (zh) * 2012-09-05 2013-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光器端口识别装置及方法、分光器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50050018A1 (en) * 2013-08-16 2015-02-19 Fujitsu Limited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demodulator and light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180295430A1 (en) * 2014-01-17 2018-10-11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Using Intra-Nodal Test Channel
CN111010228A (zh) * 2019-11-19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分光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2535B2 (ja) 2005-01-24 2010-10-13 Ntt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スプリッタ及び光スプリッタ監視システム
CN101852626A (zh) * 2009-04-01 2010-10-06 西南交通大学 窄带分布反馈激光器波长扫描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CN103002359A (zh) * 2012-09-0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光器端口识别装置及方法、分光器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426603A (zh) 2013-08-30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分光器
CN104579459B (zh) * 2013-10-25 2018-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942885B1 (en) * 2014-05-05 2017-11-01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A method and tuning device for tuning a tunable optical transmitter to a predetermined target wavelength
CN104567958B (zh) * 2015-01-05 2017-06-30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时分波分复用的分布式微结构传感网络及其使用方法
JP2017041847A (ja) 2015-08-21 2017-02-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及び、接続判定方法
CN110933531A (zh) * 2019-10-23 2020-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检测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996193B (zh) * 2019-11-19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光网络单元连接端口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1885434B (zh) * 2020-06-18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990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桂林优西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谐激光光源的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2547766U (zh) * 2012-03-09 2012-11-21 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光纤布拉格光栅振动传感测量系统
CN103107842A (zh) * 2012-09-05 2013-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光器端口识别装置及方法、分光器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50050018A1 (en) * 2013-08-16 2015-02-19 Fujitsu Limited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demodulator and light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180295430A1 (en) * 2014-01-17 2018-10-11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Using Intra-Nodal Test Channel
CN111010228A (zh) * 2019-11-19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分光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中文: "ODN网络在线运维的解决方案",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3878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识别的方法, 装置和系统
CN112653939A (zh) * 2020-11-27 202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分配网络、光网络系统、分光器及分光器的端口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9117A1 (en) 2023-03-15
WO2021253878A1 (zh) 2021-12-23
JP2023530149A (ja) 2023-07-13
JP7493064B2 (ja) 2024-05-30
CN111885434B (zh) 2021-06-15
EP4149117A4 (en) 2023-11-08
US20230208515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8801B2 (e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and bi-directional optical testing for fiber analysis
US20230208515A1 (en) Por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1751158B1 (ko) 광 네트워크 검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EP2274595B1 (e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EP0515443B1 (en) Optical test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OTDR
US20130028598A1 (en) Optical networks
US20230052962A1 (en) Fault loca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118658B (zh) 分光器端口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EP2337240A1 (en) Multichannel WDM-PON module with integrated OTDR function
US11808659B2 (en) Parallel optics based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acquisition
CN110266375B (zh) 面向twdm-pon的高精度故障监测装置及方法
JP5220499B2 (ja) 光パルス試験器
CN115967445B (zh) 光网络拓扑的生成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572520B (zh) 光网络终端和确定光网络终端连接的端口的方法
CN114430512B (zh) 端口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66832B (zh) 一种测试系统、测试方法、测试模块以及光网络单元onu
EP3617687B1 (e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and bi-directional optical testing for fiber analysis
US20230224034A1 (en) Optical amplification estimation method, optical amplification estim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7879698A (zh) 一种光纤链路故障检测方法、通信系统及装置
CN116337199A (zh) 一种探测设备和光纤探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