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2968B -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2968B
CN111882968B CN202010649741.8A CN202010649741A CN111882968B CN 111882968 B CN111882968 B CN 111882968B CN 202010649741 A CN202010649741 A CN 202010649741A CN 111882968 B CN111882968 B CN 111882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indshield
roller
relay
teaching device
fallen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97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2968A (zh
Inventor
曾清德
施锦韬
李达
陈健健
李丼清
柯裕伟
谢聪琨
黄义晶
施扬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ich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6497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2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2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2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2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2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包括,前挡骨架,包括玻璃框架、前挡玻璃、排水槽、集雨板,所述前挡玻璃嵌于所述玻璃框架中,所述排水槽设置于位于所述前挡玻璃底部的玻璃框架中,所述集雨板与所述前挡玻璃之间留有供雨水以及落叶通过的间隙,排水槽中设置有落叶处理组件;台架,所述台架与所述玻璃框架连接,所述台架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上设置有调控组件,所述第二层板上设置有吸尘组件;该装置减少了手动清理落叶覆盖车衣的麻烦,启动车辆后即可开启设备;本装置用于学校教学设备,便于学生了解相关原理,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及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对汽车领域现有车型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当前国内外各中高端车型配置,未见配备有汽车前挡清理装置,查找相关文献报告,均没找到类似汽车前挡玻璃落叶清理装置的设计,目前许多有后挡风玻璃除霜功能,在夹层玻璃内部镶嵌电热丝,使玻璃的温度升高从而蒸发表面的雾气和水珠,起到清洁除霜的作用,因玻璃内线状电热丝存在,前挡玻璃为保证驾驶视野清晰,是用空调的吹风来除雾。对于落叶杂质的清理车主多采用人工清理,停车覆盖车衣的方法。民间部分车主,加装方法采用在格栅板内附上细网,防止残渣进入,车辆保养时,维修技师采用压缩空气气枪清理前挡落叶杂质,因空调口与集雨板下方的排水槽连接,冲刷堆积杂质造成常见的空调口异味,甚至堵塞排水孔,自行操作比较困难,只能由维修人员直接拆除集雨板,方便清理堵塞物疏通排水孔。因此,汽车前挡落叶清理装置还未出现。
而在学校里对这方面的教学也缺少实际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汽车前挡落叶清理装置工作原理的设备,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便于向学生讲解汽车前挡落叶清理的教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面上没有针对汽车前挡落叶清理的装置,学校里也没有相关教学装置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原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包括,前挡骨架,包括玻璃框架、前挡玻璃、排水槽、集雨板,所述前挡玻璃嵌于所述玻璃框架中,所述排水槽设置于位于所述前挡玻璃底部的玻璃框架中,所述集雨板设置于所述排水槽上方,所述集雨板与所述前挡玻璃之间留有供雨水以及落叶通过的间隙,排水槽中设置有落叶处理组件;
台架,所述台架与所述玻璃框架连接,所述台架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层板上设置有调控组件,所述第二层板上设置有吸尘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落叶处理组件包括滚筒翻转机构、切削件和吸尘管道,所述滚筒翻转机构位置与所述间隙对应,所述切削件设置于所述滚筒翻转机构末端,所述吸尘管道与所述滚筒翻转机构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筒翻转机构包括外滚筒、内滚筒和舵机,所述外滚筒固定于所述排水槽中,所述内滚筒设置于所述外滚筒中,端部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舵机固定于所述排水槽中,所述舵机与所述内滚筒齿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滚筒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间隙处。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滚筒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内滚筒上第二开口处一边为外斜边,所述外斜边向外侧延伸,所述外斜边与所述外滚筒内侧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滚筒上第二开口处另一边为收集边,所述收集边向内收卷,所述收集边不与所述外滚筒内侧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滚筒上第二开口处另一边为收集边,所述收集边向内收卷,所述收集边不与所述外滚筒内侧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器、储尘箱、吸尘软管、鼓风机、出风管和蓄电池,所述吸尘器连接所述储尘箱,所述吸尘软管一端连接所述吸尘器,一端设置于所述吸尘管道中;
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吸尘器和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
所述出风管另一端设置有风嘴,所述风嘴设置于所述玻璃框架两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装置启动开关、切削电机调速旋钮、雨刮开关、点火开关、切削件继电器、鼓风机继电器、吸尘器继电器、控制芯片、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所述切削件继电器、鼓风机继电器、吸尘器继电器与点火开关连接;
所述切削件继电器、鼓风机继电器、吸尘器继电器分别与切削件、吸尘器、鼓风机对应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电压转换器与舵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滚筒还设置有热敏传感器,所述热敏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和蜂鸣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减少了手动清理落叶覆盖车衣的麻烦,启动车辆后即可开启设备;
本装置用于学校教学设备,便于学生了解相关原理,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及研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集雨板的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集雨板与前挡玻璃的间隙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落叶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滚筒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碾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碾压滚筒在内滚筒中的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中整体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包括,前挡骨架100,包括玻璃框架101、前挡玻璃102、排水槽103、集雨板104,前挡玻璃102嵌于玻璃框架101中,排水槽103设置于位于前挡玻璃102底部的玻璃框架101中,集雨板104设置于排水槽103上方,集雨板104与前挡玻璃102之间留有供雨水以及落叶通过的间隙105,排水槽103中设置有落叶处理组件200;
台架300,台架300与玻璃框架101连接,台架300包括第一层板301和第二层板302,第一层板301设置于第二层板302的上方,第一层板301上设置有调控组件,第二层板302上设置有吸尘组件500。
本装置用于教学设备,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当前汽车研发技术也不断更新,从车身造型到智能辅助,驾驶便捷从越来越好。对传统的车身清洁,特别是前挡风玻璃的杂质清理方面,除了自动洗车机在特定场合才能使用外,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自动化配置,本次通过对汽车落叶清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我充分了解了鼓风吸尘的工作原理,对不同车型的集雨板排水槽骨架有了更多的对比研究,也体会到了设计及研究的不易,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实验去检验可行性,该装置具有以下创新点:
1.现有的各级别车型未见有类似汽车前挡风玻璃落叶杂质清理装置,可以作为新型汽车配置,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减少手动清除落叶覆盖车衣的麻烦,启动车辆后即可开启设备,避免蓄电池馈电。
3.传统集雨板,会附带着泥沙和细小颗粒就可能顺着水流进入排水孔并将其堵塞,雨水渗入到发动机舱或驾驶室;利用集雨板滚筒设计可有效吹吸杂质,排出车底。
4.针对不同车型特征灵活加装,将吸尘器根据车型发动机舱布置的不同,安装在空余位置,或者安装在手套箱后方,不影响发动机舱及挡风玻璃减少风阻。
5.落叶遇水打湿会加速腐烂,枯萎碎渣掉入排水槽,吸入空调进气口,就会在空调滤清处变质,发出异味,人体健康受到影响,该装置直接将落叶残渣吸走,从根源减少杂质。
6.利用芯片控制模块,以及热敏传感器电压检测模块等,实现自动化开启闭合滚筒翻转机构,时刻检测管道堵塞情况。
具体的,玻璃框架101为汽车前挡框架结构,其倾斜设置,与前挡玻璃102嵌入玻璃框架101中,与玻璃框架101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玻璃框架101两侧和顶部为支撑肋板,将前挡玻璃102固定并定型,玻璃框架101位于前挡玻璃102底部一侧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内部可开设排水槽103的结构,集雨板104位于排水槽103上方,其倾斜设置,下端与玻璃框架101底部来连接,上端与前挡玻璃10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供雨水以及落叶通过,雨水以及落叶落在前挡玻璃102上顺着前挡玻璃102的倾斜角度下滑,通过集雨板104与前挡玻璃102之间的间隙,落入排水槽103中,集雨板104也对落叶与雨水限位,使其被引导落入排水槽103中,具体方式为,集雨板104与玻璃框架101下端的连接为封闭连接,仅留集雨板104与前挡玻璃102之间的间隙。
玻璃框架101下方设置有支撑架,将玻璃框架101支撑至与汽车前挡风玻璃相近高度。
落叶处理组件200用于对进入排水槽103中的落叶进行清理粉碎和清除。
台架300设置于玻璃框架101前侧下方,前侧指的是以实际汽车前挡风玻璃为参照的方位来说明,吸尘组件500用于对落叶辅助吹风使其更便于落入排水槽103中,以及对处理后的落叶进行清理,其设置于第二层板302上,调控组件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部件的参数进行调整,其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对象,第一层板301即相当于操作面板。
清理汽车前挡风玻璃杂质与落叶,采用吹吸结合的工作方式,将清理物从挡风玻璃、雨刮臂以及集雨板上方有效的吹入滚筒中,要求布局合理,能灵活装配在发动机舱内,此次设计将布局在台架下方,原理模拟实车布局,并通过滚筒内部左端的出风口以及右端的吸尘口输送树叶。
落叶处理组件200包括滚筒翻转机构201、切削件202和吸尘管道203,滚筒翻转机构201位置与间隙105对应,切削件202设置于滚筒翻转机构201末端,吸尘管道203与滚筒翻转机构201连接。
切削件202为旋转刀片。
滚筒翻转机构201包括外滚筒201a、内滚筒201b和舵机201c,外滚筒201a固定于排水槽103中,内滚筒201b设置于外滚筒201a中,端部通过轴承连接;
舵机201c固定于排水槽103中,舵机201c与内滚筒201b齿轮传动连接。
舵机和电机的区别主要在于,电机是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的,而舵机可以通过控制芯片的控制往复的旋转。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机、齿轮组、电位器、控制芯片、壳体。电机是舵机动力的来源。齿轮组的作用主要是放大扭矩,以小齿轮带动中齿轮,再以中齿轮带动大齿轮,使小功率电机产生大的扭矩。电位器的作用主要是在旋转之后,把产生变化的电阻信号发送给控制芯片,让控制芯片控制之后的运动。控制芯片主要作用有两个,第一个作用是驱动电机,第二是作用是接收电位器反馈回来的信号并做出回应
舵机201c选用MG996R数字舵机做试验对象,数字舵机对比于传统的模拟舵机,主要优势是处理接收机的输入信号的方式和高频率的脉冲。处理接收机的输入信号方式的优势是因为数字舵机有微型处理器,微型处理器的作用是在信号脉冲发送到舵机之前,就可以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这就意味着微型处理器可以控制信号脉冲的宽度,以调整和适应不同情况的要求,这大大提高了舵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称玻璃框架101两侧面支柱为A柱。
落叶清理装置在运行中,为避免吹吸结合时,滚筒内的风力与吸力会造成对A柱两端的风量干扰,出现落叶飘零的情况,而滚筒翻转机构201封闭时风力也将变得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让滚筒翻转机构201以一定的频率往复运动,不断的开启和闭合,以达到吸取落叶的效果,分批次的传输入落叶,减少各风量之间的干扰。但是当滚筒工作的时候,随机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滚筒翻转机构201开口停留的位置不在设定好的位置上,所以这时就需要滚筒具有断电自动复位的功能,以保障不管什么时候断掉电源,滚筒翻转机构201的开口都能回到设定好的位置上。
最麻烦的方法:给舵机与控制芯片的电源单独供电;
较简单的方法:给舵机加一个断电延时继电器,设定好延时的时间,当关闭开关后,延时继电器工作,延时的时间到达预置设定的时间后继电器断开工作。
我们最终选用给舵机加延时继电器的方法来控制滚筒的复位。
外滚筒201a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01a-1,第一开口201a-1朝向间隙105处。
内滚筒201b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1b-1,内滚筒201b上第二开口201b-1处一边为外斜边201b-2,外斜边201b-2向外侧延伸,外斜边201b-2与外滚筒201a内侧壁接触。
内滚筒201b上第二开口201b-1处另一边为收集边201b-3,收集边201b-3向内收卷,收集边201b-3不与外滚筒201a内侧壁接触。
在内滚筒201b滚动过程中,外斜边201b-2边缘始终与外滚筒201a内壁接触,该结构可将粘附在外滚筒201a内壁的落叶刮下,并在内滚筒201b内运动并最终至收集边201b-3处。
实施例2
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内滚筒201b内部还设置有碾压滚筒201d,碾压滚筒201d与外滚筒201a固定连接,也即碾压滚筒201d与外滚筒201a固定不动,内滚筒201b设置于碾压滚筒201d与外滚筒201a之间,且内滚筒201b相对于碾压滚筒201d和外滚筒201a转动。
碾压滚筒201d上设置有针状凸块201d-1和侧孔201d-2,碾压滚筒201d与内滚筒201b同轴心设置,针状凸块201d-1端部接近内滚筒201b内侧壁,内滚筒201b的转动方向为由收集边201b-3沿内滚筒201b向外斜边201b-2的方向转动,如图6所示方向。
内滚筒201b转动过程中,外斜边201b-2可将附着在外滚筒201a内侧壁的落叶刮下,落入内滚筒201b与碾压滚筒201d之间,肃侯内滚筒201b转动,在针状凸块201d-1的粗碾压下落叶被碾压变小,随后通过侧孔201d-2。
侧孔201d-2用来筛选落叶大小,若落叶过大,则无法直接通过侧孔201d-2,在经碾压变小后才可通过。
应说明的是,收集边201b-3端部向内收卷,且收集边201b-3边缘与碾压滚筒201d接触,收集边201b-3的边缘设置有毛刷,毛刷可以带动清理碎落叶,将落叶清扫至测控处,使落叶通过侧孔201d-2。
实施例3
参照图1~8,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吸尘组件500包括吸尘器501、储尘箱502、吸尘软管503、鼓风机504、出风管505和蓄电池506,吸尘器501连接储尘箱502,吸尘软管503一端连接吸尘器501,一端设置于吸尘管道203中;
出风管505连接鼓风机504,鼓风机504、吸尘器501和舵机201c连接蓄电池506;
出风管505另一端设置有风嘴507,风嘴507设置于玻璃框架101两侧。
内滚筒201b中的落叶在吸尘器501的作用下,被吸经过切削件202搅碎后,进入吸尘管道203,经过吸尘软管503进入储尘箱502中。
调控组件包括装置启动开关、切削电机调速旋钮402、雨刮开关、点火开关403、切削件继电器404、鼓风机继电器405、吸尘器继电器406、控制芯片407、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408,切削件继电器404、鼓风机继电器405、吸尘器继电器406与点火开关403连接;
切削件继电器404、鼓风机继电器405、吸尘器继电器406分别与切削件202、吸尘器501、鼓风机504对应连接;
控制芯片407通过电压转换器与舵机201c连接。
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408作为电压检测开关使用,其作用是当电压低于12.5V时,不允许落叶清理装置启动,避免损耗蓄电池寿命。
控制芯片407采用ESP-12E WiFi 模块,ESP-12E WiFi 模块核心处理器ESP8266在较小尺寸封装中集成了业界领先的Tensilica L106超低功耗32位微型MCU,集成Wi-FiMAC/LNA,板载天线。我们可以使用该模块为现有的设备添加联网功能,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手机控制落叶清理装置,也可以构建独立的网络控制器。
内滚筒201b还设置有热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连接电压转换器和蜂鸣器。
热敏传感器的作用是用于监控管道温度,如果树叶过多导致管道堵塞,导致管道风力减小,管内的温度升高,到达一定值时,热敏传感器就会传出信号给有源蜂鸣器,有源蜂鸣器发出警报。
主要设备的线路连接方式如下:
在落叶清理装置部件的连接上,采用的是2.5平方毫米和1平方毫米的多股铜导线,根据自主设计的电路图来进行电路的连接。
吸尘器501: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点火开关OFF档,点火开关ON档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IN+端口相连,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与落叶清理装置OFF档相接,落叶清理装置ON档与吸尘器继电器85号针脚连接,吸尘器继电器30号针脚经过F1保险后与蓄电池正极相连,吸尘器继电器86号针脚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吸尘器继电器87号针脚经过F2自恢复保险后与吸尘电机正极相连,吸尘电机搭铁形成回路。
鼓风机504: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点火开关OFF档,点火开关ON档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IN+端口相连,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与落叶清理装置OFF档相接,落叶清理装置ON档与鼓风机继电器85号针脚连接,鼓风机继电器30号针脚经过F1保险后与蓄电池正极相连,鼓风机继电器86号针脚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连接形成一个回路,鼓风机继电器87号针脚经过F2自恢复保险后与鼓风电机正极相连,鼓风电机搭铁形成回路。
切削件202: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点火开关OFF档,点火开关ON档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IN+端口相连,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与落叶清理装置OFF档相接,落叶清理装置ON档与切削件继电器85号针脚连接,切削件继电器30号针脚经过F1保险后与蓄电池正极相连,切削件继电器86号针脚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切削件继电器87号针脚经过F3自恢复保险后与直流电机调速装置相连,直流电机调速装置正极与切削件相连,切削件负极接回直流电机调速装置搭铁形成回路。
舵机201c: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点火开关OFF档,点火开关ON档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IN+端口相连,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与落叶清理装置OFF档相接,落叶清理装置ON档电压转换器IN+端口连接,电压转换器OUT+端口与舵机正极相连,舵机PWM信号线与控制芯片D5信号端相连,舵机负极接回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IN-端口接回多功能电压电流表OUT-端口形成回路。
热敏传感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点火开关OFF档,点火开关ON档与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IN+端口相连,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OUT+端口与落叶清理装置OFF档相接,落叶清理装置ON档电压转换器IN+端口连接,电压转换器OUT+端口与热敏传感器
VCC端相连,热敏传感器GND端接回电压转换器GND端,热敏传感器DO端接发光二极管后并联GND端,有源蜂鸣器VCC端与热敏传感器VCC端并联,有源蜂鸣器GND热敏传感器GND端并联,有源蜂鸣器IN端与热敏传感器DO端相连,热敏传感器GND端接回电压转换器搭铁形成回路。
汽车前挡落叶清理装置主要由吸尘器、鼓风机、滚筒翻转机构201、切削件、舵机、电机、蓄电池、启动开关以及各种感应元件继电器组成。吸尘机的作用是吸取树叶;鼓风机的作用是把挡风玻璃高处的树叶吹向吸风口处;滚筒翻转机构201的作用是当装置不工作时滚筒处于封闭状态,装置工作后翻转至开口朝向挡风玻璃;落叶切削件的作用是防止过大的落叶杂质堵塞管口通道,而采用切削件有效的在管道前部分进行切削;舵机的作用是控制滚筒翻转机构201的翻转与复位;电机的作用是控制吸尘鼓风机和切削件的工作;蓄电池是整个装置的能量来源;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查表的作用是检测电流的电压,如果不满足条件将不允许电流通过。设计原理如图8。
控制路线1:各继电器经过F1保险和电源直接相连,电流从蓄电池流出至点火开关,当点火开关打到ON档时,电流导通至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查表,多功能电压电流表检测到电压不低于12.5V时导通,电流流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打开到ON档时,导通电流至吸尘器继电器,吸尘器继电器供电到吸尘电机,吸尘器开始工作吸取落叶。
控制路线2:各继电器经过F1保险和电源直接相连,电流从蓄电池流出至点火开关,当点火开关打到ON档时,电流导通至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查表,多功能电压电流表检测到电压不低于12.5V时导通,电流流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打开到ON档时,导通电流至鼓风机继电器,鼓风机继电器供电到鼓风电机,鼓风机开始工作吹下挡风玻璃高处的落叶至吸风口。
控制路线3:各继电器经过F1保险和电源直接相连,电流从蓄电池流出至点火开关,当点火开关打到ON档时,电流导通至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查表,多功能电压电流表检测到电压不低于12.5V时导通,电流流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打开到ON档时,导通电流至切削件继电器,切削件继电器供电到切削电机,切削件开始工作,切碎吸尘器吸送过来的落叶,并排到储物袋。
控制路线4:各继电器经过F1保险和电源直接相连,电流从蓄电池流出至点火开关,当点火开关打到ON档时,电流导通至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查表,多功能电压电流表检测到电压不低于12.5V时导通,电流流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打开到ON档时,导通电流至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把12V电压转换为5V电压后分别输出给控制芯片和舵机,控制芯片根据供电信号控制舵机的转动和转角,滚筒装置开始工作,翻转开口朝向挡风玻璃,并做间歇翻转。
控制路线5:各继电器经过F1保险和电源直接相连,电流从蓄电池流出至点火开关,当点火开关打到ON档时,电流导通至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查表,多功能电压电流表检测到电压不低于12.5V时导通,电流流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落叶清理装置开关打开到ON档时,导通电流至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把12V电压转换为5V电压后分别输出给热敏传感器和有源蜂鸣器,当树叶过多导致管道堵塞时,管道风力会减小,管内的温度升高,到达一定值时,热敏传感器就会发出信号给蜂鸣器,蜂鸣器发出警报。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挡骨架(100),包括玻璃框架(101)、前挡玻璃(102)、排水槽(103)、集雨板(104),所述前挡玻璃(102)嵌于所述玻璃框架(101)中,所述排水槽(103)设置于位于所述前挡玻璃(102)底部的玻璃框架(101)中,所述集雨板(104)设置于所述排水槽(103)上方,所述集雨板(104)与所述前挡玻璃(102)之间留有供雨水以及落叶通过的间隙(105),排水槽(103)中设置有落叶处理组件(200);
台架(300),所述台架(300)与所述玻璃框架(101)连接,所述台架(300)包括第一层板(301)和第二层板(302),所述第一层板(301)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302)的上方,所述第一层板(301)上设置有调控组件,所述第二层板(302)上设置有吸尘组件(500);
所述落叶处理组件(200)包括滚筒翻转机构(201)、切削件(202)和吸尘管道(203),所述滚筒翻转机构(201)位置与所述间隙(105)对应,所述切削件(202)设置于所述滚筒翻转机构(201)末端,所述吸尘管道(203)与所述滚筒翻转机构(2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翻转机构(201)包括外滚筒(201a)、内滚筒(201b)和舵机(201c),所述外滚筒(201a)固定于所述排水槽(103)中,所述内滚筒(201b)设置于所述外滚筒(201a)中,端部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舵机(201c)固定于所述排水槽(103)中,所述舵机(201c)与所述内滚筒(201b)齿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201a)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01a-1),所述第一开口(201a-1)朝向所述间隙(105)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筒(201b)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1b-1),所述内滚筒(201b)上第二开口(201b-1)处一边为外斜边(201b-2),所述外斜边(201b-2)向外侧延伸,所述外斜边(201b-2)与所述外滚筒(201a)内侧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筒(201b)上第二开口(201b-1)处另一边为收集边(201b-3),所述收集边(201b-3)向内收卷,所述收集边(201b-3)不与所述外滚筒(201a)内侧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筒(201b)上第二开口(201b-1)处另一边为收集边(201b-3),所述收集边(201b-3)向内收卷,所述收集边(201b-3)不与所述外滚筒(201a)内侧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500)包括吸尘器(501)、储尘箱(502)、吸尘软管(503)、鼓风机(504)、出风管(505)和蓄电池(506),所述吸尘器(501)连接所述储尘箱(502),所述吸尘软管(503)一端连接所述吸尘器(501),一端设置于所述吸尘管道(203)中;
所述出风管(505)连接所述鼓风机(504),所述鼓风机(504)、吸尘器(501)和舵机(201c)连接所述蓄电池(506);
所述出风管(505)另一端设置有风嘴(507),所述风嘴(507)设置于所述玻璃框架(101)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装置启动开关、切削电机调速旋钮(402)、点火开关(403)、切削件继电器(404)、鼓风机继电器(405)、吸尘器继电器(406)、控制芯片(407)、多功能电压电流检测表(408),所述切削件继电器(404)、鼓风机继电器(405)、吸尘器继电器(406)与点火开关(403)连接;
所述切削件继电器(404)、鼓风机继电器(405)、吸尘器继电器(406)分别与切削件(202)、吸尘器(501)、鼓风机(504)对应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407)通过电压转换器与舵机(201c)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筒(201b)还设置有热敏传感器,所述热敏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和蜂鸣器。
CN202010649741.8A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Active CN111882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9741.8A CN111882968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9741.8A CN111882968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2968A CN111882968A (zh) 2020-11-03
CN111882968B true CN111882968B (zh) 2021-05-14

Family

ID=7315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9741.8A Active CN111882968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29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0038A (ja) * 1997-09-22 1999-04-06 Sony Corp ゲーム装置
US20070251361A1 (en) * 2006-04-28 2007-11-01 Crystal Glass Canada Ltd. Windshield removal assembly, method and blade for same
CN201527718U (zh) * 2009-05-26 2010-07-14 谭本忠 整车电气实训装置
US10035405B2 (en) * 2011-07-01 2018-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uvered rain-hat for the fresh air inlet of a vehicle
CN202331861U (zh) * 2011-10-18 2012-07-11 淄博职业学院 汽车雨刮系统示教台
CN202748965U (zh) * 2012-09-17 2013-02-2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雨刮系统教学实训台
CN205068986U (zh) * 2015-09-30 2016-03-02 聊城大学 一种教学实训用简易汽车电器装置
CN107804286A (zh) * 2017-10-13 2018-03-16 长安大学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与导流槽的清洁装置
CN208208165U (zh) * 2017-12-15 2018-12-07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雨刮机构示教台
CN108711334A (zh) * 2018-07-18 2018-10-26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汽车雨刮系统柔性开发训练板
CN209765889U (zh) * 2019-03-01 2019-12-10 安徽万通汽车技工学校 感应雨刮实训台架
CN210191618U (zh) * 2019-04-16 2020-03-27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雨刮盖板和汽车
CN210896205U (zh) * 2019-11-28 2020-06-30 武汉易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驾驶室模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2968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35090A1 (en) An air filtering apparatus
CN102689622B (zh) 一种防雨后视镜
CN113970145B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过滤网的通风设备
CN111882968B (zh) 一种汽车前风窗落叶清理教学装置
CN207078122U (zh) 前挡风玻璃清洗装置
CN105751853B (zh) 一种汽车通风降温系统
CN108973942A (zh) 汽车挡风玻璃防雨系统
CN204978576U (zh) 一种气体雨刷自洁装置
CN106882120A (zh) 一种自动清洁汽车后视镜
CN110962748A (zh) 一种带防雨装置的汽车后视镜
CN104828020A (zh) 一种气幕自洁防雨装置
CN206107196U (zh) 一种风能后视镜自动清洁系统
CN21128083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
CN110481509A (zh) 一种汽车侧车窗清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460442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窗户
CN209258072U (zh) 一种挡风玻璃除尘装置及工程车辆
CN109367511A (zh) 一种挡风玻璃除尘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17753465U (zh) 一种发动机舱风道防堵塞装置
CN106314382A (zh) 一种风能后视镜自动清洁系统
CN218592442U (zh) 一种机械手配件加工用数控机床
CN209870038U (zh) 过滤器
JP4490471B2 (ja) 自動車の外気導入構造
CN210634373U (zh) 汽车扫风式雨眉
CN209191891U (zh) 汽车挡风玻璃自动清洗装置及汽车
CN20356769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视镜的除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530,009 No. 9 Factory Building, No. 60, Lianchou Road,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ich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45006 268 East Ring Road, Central District, Liuzhou,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