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6572A -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6572A
CN111876572A CN202010626960.4A CN202010626960A CN111876572A CN 111876572 A CN111876572 A CN 111876572A CN 202010626960 A CN202010626960 A CN 202010626960A CN 111876572 A CN111876572 A CN 111876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residual stress
plate
load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69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克兴
林乙丑
周延军
康军伟
张彦敏
皇涛
杨婧钊
杜宜博
国秀花
刘海涛
张朝民
胡浩
卢伟伟
程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6269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6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6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6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04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with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supersonic waves,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C21D1/30Stress-reliev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属于板带材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同时采用温度场、拉伸应力场和超声波振动应力场,对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其中温度场条件为200‑500℃,拉伸应力场条件为加载20‑150MPa拉伸力,超声波振动应力场条件为加载18‑30KHz的超声波振动。在三种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能够有效的使板带材产生微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合金板带材残余应力,还能够保证板带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能够满足连接器、引线框架等高端领域的产品需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板带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气垫炉、钟罩炉等进行去应力退火,这些方法通常能够使合金板带材残余应力控制在±120MPa左右,只能满足一些对残余应力要求不高的技术领域。但是对于高端薄板带材领域,例如高端连接器用板带材、引线框架用板带材,这些板带材厚度较薄,通常在采用退火工艺后,板带材发生翘曲,板型平整度降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CN108405609B公开了一种生产低残余应力铝合金带材的超声振动辅助轧制方法,该方法以铝合金带材或者中厚板为原料,首先进行冷轧制成厚度在10μm~2mm的带材或者箔材,再利用了三个直径相同的超声波导辊,对带材或箔材施加20KHz~30MHz的超声波,最终得到低残余应力的带材或箔材。该方法利用冷轧和超声处理的方法,能够降低带材或箔材的残余应力,但是其残余应力降低的程度有限,根据该专利文献具体实施方式的记载,其残余应力可以降低75-80%,但这依然难以满足高端薄板带材领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即同时采取如下条件对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a、板带材的温度为200-500℃;b、板带材长度方向上加载20-150MPa拉伸力;c、板带材上加载18-30KHz的超声波振动。
本发明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适用于具有残余应力的板带材,特别适用于金属板带材,例如单一金属板带材、合金板带材等,最佳适用的板带材厚度≤1.0mm,宽度≤100mm。
本发明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中,针对整条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的具体过程为现有技术,即在板带材的一端施加上述拉伸应力场、温度场、超声波振动应力场的三个条件,然后拉动板带材使上述三个条件连续的作用至另一端,从而实现对整条板带材的降低残余应力处理。上述拉动板带材的过程可以为一次,也可以往复多次。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拉动板带材时线速度为2.0mm/s-40mm/s。
本发明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采取拉伸应力场、温度场、超声波振动应力场这三个条件同时施加在板带材上。板带材在一定的加热温度下,特别是在退火温度下,能够消除一定的残余应力,同时板带材的材料原子活动性增加、空位密度降低,使材料内部储存的畸变能降低,板带材的强度也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此基础上再附加张应力、振动应力的共同作用,在能够较为容易的在板带材表层金属产生微塑性变形,此时拉伸应力和超声波振动应力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更易发挥作用,同时退火消除残余应力的效应也存在,两方面效应的叠加较单一处理的微塑性变形效果更好。在降低残余应力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板带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能够满足连接器、引线框架等高端领域的产品需求。
其中条件a:板带材的温度为200-500℃,优选为材料的退火温度。
超声波振动的加载方式可以为线性加载,也可以采用面加载,并且加载区域覆盖板带材的整个宽度方向。其中面加载可以采用弧形柱面加载,在对板带材加载超声波振动的同时,可以使板带材发生弧面弯曲,使板带材能够更加充分的受到超声波振动加载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的降低板带材的残余应力。优选的弧形柱面加载为圆弧形柱面加载。
超声波振动加载的方向为垂直板带材加载,该加载的抵压应力为50-2500N。
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超声波振动加载的振动幅度为10-50μm,超声波功率为500-2500W。
为了保护板带材在退火处理中不受空气中氧气氧化影响,降低残余应力处理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具体优化选择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包括:加热炉,该加热炉具有炉壁和由炉壁所围成的炉腔,所述炉壁上开设有使用时供板带材出入炉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拉伸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一卷辊、第二卷辊,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超声波加载装置,包括用于使用时向板带材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加载工作头,该加载工作头位于所述加热炉的炉腔中。
本发明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能够实现对板带材同时提供拉伸应力场、温度场和超声波振动应力场,其中加热炉用于向板带材提供温度场条件,拉伸力加载装置用于向板带材提供拉伸应力场条件,超声波加载装置用于向板带材提供超声波振动应力场条件。
使用时将板带材两端分别卷绕在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上,通过转动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在板带材上施加相反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板带材加载拉伸应力。施加在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上的转动力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优化选择的实现方式:
其一,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的其中一个卷辊上传动连接有拉伸驱动装置,另一个卷辊上传动连接有制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用于提供卷辊旋转的动力,制动装置用于稳定拉伸力度。采用该方式在使用时板带材可以在拉伸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之间单方向移动。
其二,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上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拉伸驱动装置和第二拉伸驱动装置,且第一拉伸驱动装置和第二拉伸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制动装置。采用该方式在使用时板带材可以在两个拉伸驱动装置之间双向移动,实现往复多次使处理更加充分。
具体优化选择,拉伸驱动装置采用驱动电机,制定装置采用磁粉制动器。
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分别位于加热炉炉壁上的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使用时板带材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穿过加热炉的炉腔,加热炉能够对板带材加热提升温度。
超声波加载装置具有的加载工作头位于加热炉的炉腔中,使用时向板带材加载超声波振动。超声波加载装置一般包括超声波换能器和与该超声波换能器固定连接的变幅杆,变幅杆插穿加热炉的炉壁并与加载工作头固定连接,确保加热炉中的高温不影响超声波换能器的使用。
加载工作头为横向延伸设置,使用时能够覆盖板带材的整个宽度方向。加载工作头用于与板带材接触的一端可以为线型结构,也可以优选为弧形柱面,即加载工作头的纵向切面为弧形,使用时可以加大与板带材的接触面积,同时使板带材发生弧形弯曲变形,进一步降低板带材的残余应力。具体优化选择弧形柱面为圆弧形柱面。
加热炉的炉腔内还设有一对用于在使用时支撑板带材的近端支撑辊,所述加载工作头位于所述一对近端支撑辊之间。这一对近端支撑辊用于支撑板带材,以便加载工作头向板带材加载,特别是施加抵压应力。施加抵压应力后使板带材在该局部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形状,类似“V”字形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还有如下优选改进:
本发明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加热炉和拉伸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具体优化的方案,在支撑平台由支撑立柱提供支撑,在支撑立柱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在一侧的支撑立柱上还设有手推杆,方面整个设备的移动。
炉腔内还设有至少两组由支撑辊交替设置的支撑辊组,使用时板带材在交替设置支撑辊的作用下呈“S”形,一方面可以使板带材的上下两面发生相同的折弯变形效果,另一方面增加板带材在加热炉中的停留时间,实现充分加热。
加热炉还包括活动炉盖,用于开启或关闭炉腔,以便将板带材的装入和取出。
变幅杆和加载工作头的材料采用在加热状态下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材料,如钛合金和硬质合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超声波加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加载工作头工作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
1.第一卷辊,2.第一驱动电机,3.支撑辊,4.板带材,5.进气口,6.加热炉,7.超声波换能器,8.双头螺柱,9.变幅杆,10.近端支撑辊,11.活动炉盖,12.出气口,13.张力传感器,14.直角变速器,15/22.磁粉制动器,16.支撑平台,17.支撑立柱,18.万向轮,19.手推杆,20.第二卷辊,21.第二驱动电机,23.第二开口,24.第一开口,25.加载工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实施例1为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引线框架用C19400铜合金带材为例,对其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C19400合金板带材的主要成分为:Cu 97.1%,Fe 2.3%,P 0.03%,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在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之前,其抗拉强度为475MPa,导电率为65.5%IACS,残余应力为-65MPa(“-”代表压应力)。其尺寸大小为:宽50mm,长2300mm,厚0.15mm。具体降低残余应力处理的过程如下:
a、将C19400铜合金带材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360±2℃;
b、拉伸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两端,在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50MPa的拉伸力;
c、向拉伸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1600±2N的抵压应力,并且加载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参数为:频率为20KHz、功率为800W、振动幅度为18±3μm;
在上述条件下,从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一端以5mm/s的线速度移动至另一端,再从这一端以相同的线速度移动至起始端,直至带材长度方向上按照上述a、b、c三个条件处理,往复处理一次。处理结束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经测定,处理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其导电率为63.5%IACS,抗拉强度为482MPa,残余应力为-8MPa(“-”代表压应力),相比处理前的残余应力-65MPa(“-”代表压应力)降低了87.7%。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引线框架用C19400铜合金带材为例,对其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C19400合金板带材的主要成分为:Cu 97.1%,Fe 2.3%,P 0.03%,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在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之前,其抗拉强度为479MPa,导电率为65.2%IACS,残余应力为-159MPa(“-”代表压应力)。其尺寸大小为:宽20mm,长2200mm,厚0.5mm。具体降低残余应力处理的过程如下:
a、将C19400铜合金带材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350±2℃;
b、拉伸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两端,在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80MPa的拉伸力;
c、向拉伸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2000±2N的抵压应力,并且加载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参数为:频率为21KHz、功率为1000W、振动幅度为22±3μm;
在上述条件下,从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一端以25mm/s的线速度移动至另一端,直至带材长度方向上按照上述a、b、c三个条件处理,单程处理一次。处理结束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经测定,处理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其导电率为62.9%IACS,抗拉强度为493MPa,残余应力为-24MPa(“-”代表压应力),相比处理前的残余应力-159MPa(“-”代表压应力)降低了84.9%。
实施例3
实施例3为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引线框架用C19400铜合金带材为例,对其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C19400合金板带材的主要成分为:Cu 97.1%,Fe 2.3%,P 0.03%,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在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之前,其抗拉强度为483MPa,导电率为65.2%IACS,残余应力为-156MPa(“-”代表压应力)。其尺寸大小为:宽100mm,长2300mm,厚1.0mm。具体降低残余应力处理的过程如下:
a、将C19400铜合金带材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500±2℃;
b、拉伸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两端,在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150MPa的拉伸力;
c、向拉伸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2500±2N的抵压应力,并且加载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参数为:频率为30KHz、功率为2500W、振动幅度为50±3μm;
在上述条件下,从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一端以2mm/s的线速度移动至另一端,直至带材长度方向上按照上述a、b、c三个条件处理,单程处理一次。处理结束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经测定,处理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其导电率为63.4%IACS,抗拉强度为490MPa,残余应力为-18MPa(“-”代表压应力),相比处理前的残余应力-159MPa(“-”代表压应力)降低了88.7%。
实施例4
实施例4为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引线框架用C19400铜合金带材为例,对其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C19400合金板带材的主要成分为:Cu 97.1%,Fe 2.3%,P 0.03%,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在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之前,其抗拉强度为485MPa,导电率为65.4%IACS,残余应力为-157MPa(“-”代表压应力)。其尺寸大小为:宽80mm,长2300mm,厚0.1mm。具体降低残余应力处理的过程如下:
a、将C19400铜合金带材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200±2℃;
b、拉伸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两端,在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20MPa的拉伸力;
c、向拉伸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上施加50±2N的抵压应力,并且加载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参数为:频率为18KHz、功率为500W、振动幅度为10±3μm;
在上述条件下,从C19400铜合金带材的一端以40mm/s的线速度移动至另一端,直至带材长度方向上按照上述a、b、c三个条件处理,单程处理一次。处理结束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经测定,处理后的C19400铜合金带材,其导电率为63.7%IACS,抗拉强度为489MPa,残余应力为-20MPa(“-”代表压应力),相比处理前的残余应力-157MPa(“-”代表压应力)降低了87.3%。
实施例5
实施例5为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如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6,该支撑平台16由支撑立柱17提供支撑,支撑立柱17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8,一侧的支撑立柱17上设有手推杆19,便于整个设备的移动。
在支撑平台16上设置有加热炉6,在加热炉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卷辊1和第二卷辊20,使用时板带材4的两端分别卷绕在第一卷辊1和第二卷辊上20,第一卷辊1和第二卷辊20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对板带材4提供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提供拉伸应力场条件。该第一卷辊1和第二卷辊20上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和第二驱动电机21,其中第一驱动电机2和第二驱动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磁粉制动器15,22,用于向板带材提供制动力从而调整板带材的拉伸力度,在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卷辊之间以及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卷辊之间还设置有直角变速器14,用于调整驱动电机的驱动速度。加热炉6两侧的卷辊、驱动电机、直角变速器和磁粉制动器所构成的系统完全一致,可以实现板带材的往复多次处理。
加热炉6具有炉壁和由炉壁围成的炉腔,炉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24和第二开口23,以便板带材4能够穿过加热炉6的炉腔,实现对板带材4施加的温度场条件;在板带材往复多次处理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作用完全相同,均用于出入加热炉。加热炉的炉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5和出气口12,用于在使用时通入惰性气体保护。
加热炉6的中部设有超声波加载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该超声波加载装置包括超声波换能器7,超声波换能器7的底部通过双头螺栓8固定连接有变幅杆9,变幅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载工作头25,加载工作头25为沿着板带材宽度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W为加载工作头的宽度,该宽度W能够确保在使用时能够覆盖板带材4的整个宽度。加载工作头25底面为圆弧面,能够提供与板带材更大的接触面积。加载工作头25位于加热炉6的炉腔内,变幅杆9插穿加热炉6顶部的炉壁使超声波换能器7位于加热炉6外部,避免加热炉6的热量对超声波换能器7的使用产生影响。可以理解的是,超声波加载装置还包括一个能够提供向下提供加载抵压应力的固定设置的驱动装置(图1中未画出),具体可以采用电动蜗杆,该驱动装置可以固定在加热炉顶面,也可以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其固定方式为常规选择在此不再详述。
加热炉6的炉腔内还设有两组交替设置的支撑辊组,两组支撑辊组分别位于加热炉6炉腔的左侧部和右侧部。每组支撑辊组包括四个上下交替设置的支撑辊3。在加热炉6炉腔内临近加载工作头25的两侧还设有近端支撑辊10,使用时具体如图4所示,加载工作头25在超声波加载装置的驱动装置作用下,向下提供抵压应力,在左右两侧的两个近端支撑辊10的共同作用下,使板带材4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形状,类似于“V”字形形状,此时加载工作头25底面的圆弧形与板带材4接触,使板带材4呈现圆弧形弯曲变形。
加热炉6的其他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加热炉内设有加热元件,在加热元件与炉膛间有金属隔板,能避免加热元件热量直接辐射到炉膛中,提高炉膛温度均匀性。加热炉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温度调节范围在0-500℃之内可调。加热炉的侧壁上还设有活动炉盖11,打开活动炉盖方便板带材的装入和取出,加热炉内的支撑辊和近端支撑辊的高度和位置均可以调节,具体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以下结合实施例1的处理方法,对本实施例的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使用方法进行如下详细说明:
1)打开加热炉的活动炉盖,将板带材分别卷绕在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上,中间的板带材分别穿过加热炉上的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并如图1所示以“S”形方式放置在两组交替设置的支撑辊组上,关闭活动炉盖;
2)开启加热炉开始加热,并向加热炉内通入惰性气体氩气,确保加热炉内温度稳定在360±2℃;
3)打开第一驱动电机,在板带材上施加相反方向的拉伸力,调整另一侧磁粉制动器,确保施加在板带材上的拉伸力稳定在50MPa;
4)打开超声波加载装置上的驱动装置,使加载工作头向下移动并压在板带材上,确保向板带材施加1600±2N的抵压应力,如图4所示,形成类似“V”字形结构;
5)开启超声波加载装置的超声波换能器,调整超声波振动参数为频率为20KHz、功率为800W、振动幅度为18±3μm;
6)启动第一驱动电机拉动板带材移动,直至全部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再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反向拉动板带材移动,直至全部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如此往复处理一次。处理完毕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7)打开加热炉的活动炉盖,从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上取出处理后的板带材。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第一卷辊1与加热炉6之间、或者在第二卷辊20与加热炉6之间设置有张力传感器13,用于监控板带材的拉伸力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的其中一个卷辊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另一个卷辊上传动连接有磁粉制动器,使用时可以实现板带材的单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单方向移动处理板带材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加热炉的长度、增加超声波加载装置数量和增加支撑辊组和近端支撑辊的数量,以便单方向处理时对板带材进行充分降低残余应力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采取如下条件对板带材进行降低残余应力处理:
a、板带材的温度为200-500℃;
b、板带材长度方向上加载20-150MPa拉伸力;
c、板带材上加载18-30KHz的超声波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动加载为弧形柱面加载,所述弧形柱面加载覆盖板带材整个宽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柱面加载为圆弧形柱面加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动加载的方向为垂直板带材加载,该加载的抵压应力为50-2500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动加载的振动幅度为10-50μm,超声波功率为500-2500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残余应力处理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
7.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炉,该加热炉具有炉壁和由炉壁所围成的炉腔,所述炉壁上开设有使用时供板带材出入炉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拉伸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一卷辊、第二卷辊,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
超声波加载装置,包括用于使用时向板带材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加载工作头,该加载工作头位于所述加热炉的炉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的其中一个卷辊上传动连接有拉伸驱动装置,另一个卷辊上传动连接有制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上分别传动连接有第一拉伸驱动装置和第二拉伸驱动装置,且第一拉伸驱动装置和第二拉伸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制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加热炉和拉伸驱动装置均安装在该支撑平台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内还设有至少两组由支撑辊交替排列的支撑辊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还包括活动炉盖,用于开启或关闭炉腔。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工作头用于与板带材接触的一面为弧形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加载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炉外部的超声波换能器和与所述加载工作头固定连接的变幅杆,所述变幅杆插穿所述加热炉的炉壁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内设有一对用于在使用时支撑板带材的近端支撑辊,所述加载工作头位于所述一对近端支撑辊之间。
CN202010626960.4A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876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960.4A CN111876572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960.4A CN111876572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6572A true CN111876572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49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6960.4A Pending CN111876572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657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2505A (zh) * 2020-11-23 2021-03-19 深圳大学 非晶带材的处理装置
CN113235029A (zh) * 2021-05-10 2021-08-10 贵州大学 一种温拉伸消除镍基高温合金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14107652A (zh) * 2021-12-02 2022-03-01 宁波经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金属带材残余应力消除处理系统、方法
CN114854946A (zh) * 2022-05-23 2022-08-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效消除焊接板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CN115739996A (zh) * 2022-11-14 2023-03-07 浙江申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塑性tc4钛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
CN117512276A (zh) * 2023-11-09 2024-02-06 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 一种钢帘线残余应力控制调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8323A (zh) * 2014-10-30 2015-03-2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双物理场辅助单面金属层状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11004910A (zh) * 2019-12-10 2020-04-1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实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8323A (zh) * 2014-10-30 2015-03-2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双物理场辅助单面金属层状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11004910A (zh) * 2019-12-10 2020-04-1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实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包喜荣等: "《轧钢工艺学》", 31 October 2013, 冶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2505A (zh) * 2020-11-23 2021-03-19 深圳大学 非晶带材的处理装置
CN113235029A (zh) * 2021-05-10 2021-08-10 贵州大学 一种温拉伸消除镍基高温合金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14107652A (zh) * 2021-12-02 2022-03-01 宁波经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金属带材残余应力消除处理系统、方法
CN114854946A (zh) * 2022-05-23 2022-08-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效消除焊接板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CN115739996A (zh) * 2022-11-14 2023-03-07 浙江申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塑性tc4钛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
CN117512276A (zh) * 2023-11-09 2024-02-06 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 一种钢帘线残余应力控制调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512276B (zh) * 2023-11-09 2024-05-28 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 一种钢帘线残余应力控制调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6572A (zh)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9749B (zh) 一种NbTi/CuNi/Cu超导复合线材的制备方法
Tsuji et al. ARB (Accumulative Roll‐Bonding) and other new techniques to produce bulk ultrafine grained materials
Saito et al. Novel ultra-high straining process for bulk materials—development of the accumulative roll-bonding (ARB) process
CN111004910B (zh) 一种降低板带材残余应力的实验系统
CN111468553B (zh) 一种具有梯度晶粒组织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板材
CN109468480B (zh) 脉冲电场辅助的真空包套轧制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3748714A (zh) 电极集电体用铝合金箔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96289B (zh) 一种提高复合金属材料界面焊合的复合轧制工艺
CN113122697A (zh) 一种金属板带材的加速时效处理方法
CN112530638A (zh) 一种变压器用铜编织金属线软连接件的金属加工工艺
JP5965189B2 (ja) 圧粉磁心の熱処理方法
CN110117711B (zh) 一种驱动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
CN111822505A (zh) 一种用于板带材的超声波加载装置
CN115846484B (zh) 结合原位加热与超声振动的金属板件冲压成形装置
CN116511274A (zh) 脉冲电流辅助辊模热拉拔制备电弧增材用镁合金丝材的装置及方法
JP2013076107A (ja) インターコネクタ用銅線の焼鈍方法
US3523354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large shapes
CN111876692B (zh) 一种低膨胀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2989A (zh) 用于轧制波纹板的轧机
CN208055424U (zh) 一种不锈钢钢带罩式退火装置
RU2063304C1 (ru) Способ брикетирова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стружки
CN1229704A (zh) 铜钨-铬铜整体触头立式烧结方法
CN214932262U (zh) 一种不锈钢带用叠放装置
CN113580716B (zh) 真空电流辅助高强塑耐腐蚀镁铝层合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