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9000A - 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9000A
CN111869000A CN201980018530.XA CN201980018530A CN111869000A CN 111869000 A CN111869000 A CN 111869000A CN 201980018530 A CN201980018530 A CN 201980018530A CN 111869000 A CN111869000 A CN 111869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radiators
mimo
dual
pola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85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9000B (zh
Inventor
M·格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1869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9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8Combination of a dipole with a plane reflec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01Q3/3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with variabl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多频带天线布置(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该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两个MIMO辐射器行(4a,4b)包括多个双极化辐射器(5a,5b)。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双极化低带辐射器(6a)。设置反射器布置(9),以下装置与所述反射器布置(9)间隔开布置:a)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以及b)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包括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c,10d),该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c,10d)布置为至少近似地分别彼此偏移90°并且限定记录空间(11)。在记录空间(11)中,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b)。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这种多频带天线布置包括不同的辐射器,以便可以支持不同的移动无线电标准和/或频带。
从DE 10 2007 060 083 A1中已知一种多列多频带天线阵列。该多列多频带天线阵列包括可以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运行的不同辐射器。例如,存在可以在低的频率范围中运行的辐射器和可以在高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的辐射器。在低的频率范围内工作的辐射器必须比在高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的辐射器具有更大的尺寸。此处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分别将在高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的辐射器集成到在低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的辐射器中。在此,在高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的辐射器明显突出超过在低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的辐射器。此处所示出的天线阵列可以应用在不同的移动无线电系统中。
根据DE 10 2007 060 083 A1的多列多频带天线阵列的缺点在于结构仍然很大,并且事实上不可能进行大规模MIMO运行(多输入,多输出)。
因此,这里本发明的任务是实现一种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支持多个移动无线电标准或移动无线电频率,并且仍然被非常紧凑地构建并且可非常容易地扩展。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的扩展。
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适合于已知的移动无线电标准(PCS、PCN、GSM900、GSM1800、UMTS、WIMAX、LTE、AMPS)。特别地,除了MIMO,还支持大规模MIMO(也称为“MaMIMO”)。为此,多频带天线布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a)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a)MIMO辐射器行。这些(Ma)MIMO辐射器行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多频带天线布置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一MIMO辐射器行包括多个双极化辐射器。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也是如此。双极化辐射器中的每一个被构建为以便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高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对此特别地,极化平面被定向为相对于水平和垂直角度为±45°。此外,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包括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该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低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此外,还规定了一种反射器布置,该反射器布置由共同的(例如单件式的)反射器或多个单独的反射器构成或包括这种反射器。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双极化辐射器被布置为与该反射器布置间隔开。对于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也是如此。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包括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所述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布置为至少近似地(小于5°、4°、3°、2°、1°、0.5°、0.2°)分别彼此偏移90°,并且限定记录空间。在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的该记录空间中:
a)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或者
b)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包括多个MIMO辐射器行(即,在高的频率范围中发送和/或接收的辐射器),并且同时存在可以在低的频率范围中使用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低频带辐射器。为了可以实现尽可能紧凑的结构,不同的MIMO辐射器行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布置在这种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的记录空间中。由此可以使用大量的双极化辐射器,而不会显著增加多频带天线布置的长度,由此才使得大规模MIMO运行成为可能。
高的频率范围,即,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双极化辐射器的那些频率范围,特别地高于3.3 GHz、3.4 GHz、3.5 GHz、4 GHz、4.5 GHz、5 GHz、5.5 GHz,但优选地低于6.5 GHz、6 GHz、5.5 GHz、5 GHz、4.5 GHz、4 GHz或3.5 GHz。
在有利的扩展方案中,优选地存在多个相位偏移器,以便在正确的相位向对应的MIMO辐射器行的辐射器供应对应的移动无线电信号。原则上,在此是可能的:对于每个极化平面的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中的每一个设置相位偏移器上的接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MIMO辐射器行或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第一辐射器将具有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Speisestelle)和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将与第一相位偏移器的接头电连接,并且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将与第二相位偏移器的接头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MIMO辐射器行的辐射器中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将与同一相位偏移器的不同的接头连接。用于另一极化的馈电点将同样与第二相位偏移器的不同的接头电连接。然而,原则上还可能的是,MIMO辐射器行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的馈电点彼此电连接,并且随后与对应的相位偏移器的公共接头电连接。在此,可以不同地选择从对应的相位偏移器的接头到对应的辐射器的相应馈电点的导线长度。
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分隔壁或分隔壁布置被构建在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双极化辐射器之间。更优选地,第一MIMO辐射器行的各个双极化辐射器远离反射器布置等距地延伸。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或对于所有MIMO辐射器行的双极化辐射器也可以是如此。
特别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布置在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的端部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长了多频带天线布置。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包括多个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其中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中的每一个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中等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由此多频带天线布置可以支持附加的移动无线电标准或频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频带天线布置还包括第二辐射器布置。该第二辐射器布置特别地以与开头所描述的第一辐射器布置完全相同的方式构造。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因此在多频带天线布置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原则上,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可以彼此相邻地布置。然而,在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三辐射器布置和/或第四辐射器布置。第三辐射器布置和第四辐射器布置同样包括至少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其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再次在多频带天线布置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然而,第三辐射器布置和第四辐射器布置优选地不包括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优选地,在相应相邻的辐射器布置之间设置分隔壁布置,以便导致退耦或一定的方向性。
下面参考图示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相同的对象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图示的对应附图详细示出:
图1A和图1B:示出了具有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的示意图;
图1C和图1D:示出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辐射器布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辐射器布置的MIMO辐射器行的第一极化到相位偏移器的示例性接头;
图3:示出了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的示例性设计方案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来自图3的视图的空间图示;
图5:示出了来自图3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6A,图6B:示出了具有四个辐射器布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以及
图7A,图7B,图7C:示出了辐射器布置的保持设备的不同实施例。
图1A至图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A和图1B中示出了多频带天线布置1包括第一辐射器布置2a和第二辐射器布置2b。图1C和图1D中示出了多频带天线布置1包括第一辐射器布置2a、第二辐射器布置2b、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下面描述用于第一辐射器布置2a的结构。第二辐射器布置2b被相同地构建。对于第三辐射器布置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c和2d存在细微的差别,所述细微的差别在关于图1C和图1D的对应位置处进行更准确地阐述。
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在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延伸。在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安装状态下(特别是在天线杆上),代替纵向方向3,也可以说是垂直方向。
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也参见图2)。该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同样在纵向方向3上延伸。第一MIMO辐射器行4a包括多个双极化辐射器5a(优选地多于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多于20),其中双极化辐射器5a中的每一个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也是如此。该第二MIMO辐射器行4b同样包括多个双极化辐射器5b。
图1A至图1D中以阴影线结构示出了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
特别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被构建为用于在高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在此,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特别适合在大规模MIMO中使用。
此外,多频带天线布置1包括反射器布置9,在该反射器布置9上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4a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b。反射器布置9可以由相关联的反射器或由多个单独的反射器构成。这些反射器是导电的。
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4a包括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该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该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在图1A至图1D中以粗点示出,并且在随后的附图中更准确地示出。第二辐射器布置2b还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
该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被构建为用于在低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在此,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低的频率范围位于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高的频率范围之下。在此特别地,低的频率范围是698 MHz至960 MHz(+/- 5%)。
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2a、2b的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同样布置在反射器布置9上或与反射器布置9间隔开。
如这在图2中所示出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包括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b和10d。这些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b和10d至少近似地布置为分别彼此偏移90°,并且限定记录空间11。参阅随后的附图,再次更准确地描述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准确结构。关于图2,还示出了导电辐射器设备10a在第一端部19处与馈电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连接,反之,与第一导电辐射器设备10a的第一端部19相邻的第二辐射器布置10b在其第一端部处与该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连接。优选地在导电辐射器设备10a至10d的所有端部进行这种馈电。
通过辐射器设备10a至10d所限定的记录空间11用于记录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至少一个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b。然而,优选地,在记录空间11中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b。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仍然还可以包括另外的MIMO辐射器行。然后,所述另外的MIMO辐射器行的双极化辐射器的一部分将同样地布置在记录空间11中。
此外,图2中示出了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还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与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间隔开地布置在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在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的记录空间11中,再次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如图2中所示)双极化辐射器5a。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也是如此。
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之间形成间隔空间12。在该间隔空间12中,同样布置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b。在来自图2的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别有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5b。但是,也还可以更多。优选地,在不形成间隔空间的条件下,不直接彼此相邻地布置两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
优选地,低频带辐射器6a、6b和双极化辐射器5a、5b分别被构建为单独的构成,并且不是彼此单件式地被构建。这意味着可以依次地将它们安装在反射器布置9上。
此外,关于图2可以看出,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大致沿直线布置。在此,各个双极化辐射器5a之间的距离大约相等(+/- 5%)。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也是如此。这些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同样沿直线布置,其中,各个双极化辐射器5b之间的距离在此也大约相等。在来自图2的实施例中,这两条直线彼此平行延伸。此外,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数量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的数量对应。原则上,数量也可以不同。
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也沿直线布置。该直线与第一MIMO辐射器行或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和5b的直线平行地延伸。原则上,还可以给出更多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纵向方向3上两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大于0.5λ、0.6λ、0.7λ、0.8λ、0.9λ、1λ、1.1λ、1.2λ、1.3λ、1,4λ、1.5λ,并且优选地小于2λ、1.7λ、1.4λ、1.2λ、1λ、0.8λ或0.6λ,其中λ是相对于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的波长,在该频率范围中运行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
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包括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13和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图2中仅示出了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13。此外,多频带天线布置1包括第一相位偏移器14。用于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直接)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第一极化的馈电点13与彼此连接。此外,该馈电点与第一相位偏移器14的公共接头15连接。从第一相位偏移器14的公共接头15到相应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对应的馈电点13的导线长度可以等长或不等长。原则上,这也是可能的:用于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第一极化的馈电点13也可以与相位偏移器14的不同的接头15电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相位偏移器14包括与在第一MIMO辐射器行4a中的双极化辐射器5a一样多的接头15。此外,第一相位偏移器14包括公共接头16,经由所述公共接头16可以接收或发送数据流。根据抽头元件17的位置,可以改变在公共接头16处的信号与各个接头15之间的相移。
未示出还存在第二相位偏移器,该第二相位偏移器与用于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第二极化的馈电点电连接。对于关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第一极化和第二极化的双极化辐射器5b也同样适用。为此,还存在第三相位偏移器和第四相位偏移器。无外乎对于第二辐射器布置2b、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也适用。优选地,对应的相位偏移器同样适用于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可以通过改变相位来设置下倾斜角(Down-Tilt-Winkel)。由此可以改变单元照度(Zellausleuchtung)。
在此,图2中示出了第一MIMO辐射器行或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那些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第一极化或第二极化的馈送点13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位于记录空间11内部或记录空间11外部、特别地位于间隔空间12中。
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布置在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端部并且在纵向方向3上延长了多频带天线布置1。图1中未示出,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包括多个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其中特别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中的每一个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中等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的该中等的频率范围位于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的低的频率范围之上,并且位于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高的频率范围之下。特别地,中等的频率范围高于1.3 GHz或1.4 GHz或1.427 GHz或1.5 GHz或1.6 GHz或1.695 GHz,但优选地低于3 GHz或2.8 GHz或2.7 GHz或2.690 GHz。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包括附加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c。然后,在所述附加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c的记录空间中分别布置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第一辐射器布置2a的所有低频带辐射器6a、6b、6c布置在直线上。
此外,图1A中示出了第二辐射器布置2b同样也包括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关于该宽频带辐射器行7,适用于已经针对第一辐射器布置2a的宽频带辐射器行7所进行的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至少一个第二辐射器布置2b包括附加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c。
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群组7a,7b。在图1A中,仅存在一个群组。这意味着用于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所有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的第一极化的馈电点至少间接地(例如经由相位偏移器)与相同的信号源连接。对于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也同样适用。因此,用于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所有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的第二极化的所有馈电点至少间接地与相同的信号源连接。第一极化和第二极化的信号源是不同的。
反之,图1B中示出了另外的实施例。在此,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被分(即,再分)为两个群组7a、7b。第一群组7a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其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间接(例如经由相位偏移器)连接或直接与第一信号源连接。反之,第二群组7b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其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间接(例如经由相位偏移器)连接或直接与第二信号源连接。以对此类似的方式,第一群组7a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其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间接(例如经由相位偏移器)连接或直接与第三信号源连接,反之,第二群组7b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其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间接(例如经由相位偏移器)连接或直接与第四信号源连接。
图1B中,这些通过以下来示出:关于所示的密集点区域,宽频带辐射器行7被分为两个子区域,即,分为两个群组7a和7b。原则上,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还可以被分为多于两个群组7a、7b。由此可以使用不同的移动无线电标准和/或频率。由此,可以运行站点共享(Site-Sharing)。
针对图1A和图1B关于第一辐射器布置2a所进行的实施例也适用于第二辐射器布置2b,并且关于图1C和图1D的实施例也适用于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
在图1C和图1D中示出了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它们布置在第一辐射器布置2a与第二辐射器布置2b之间并且同样沿纵向方向3延伸。该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所述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再次彼此相邻地布置。在第三辐射器布置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c和2d中也示出了宽频带辐射器行7。反之,第三辐射器布置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c,2d不具有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
在图1D中,在1427 MHz至2690 M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第一辐射器布置2a的第一群组7a的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反之,在1695 MHz至2690 M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第一辐射器布置2a的第二群组7b的宽频带辐射器。反之,全部在1695 MHz至2690 M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第三辐射器布置2c的两个群组7a,7b的宽频带辐射器。对于第四辐射器布置2d的两个群组7a、7b的宽频带辐射器也是如此。反之,在1427 MHz到2690 M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第二辐射器布置2b的第一群组7a的宽频带辐射器,反之,在1695 MHz至2690 MHz的频率范围内运行第二辐射器布置2b的第二群组7b的宽频带辐射器。
根据图1A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具有大约2 m(±10%)的长度和大约37.8 cm(±10%)的宽度。根据图1B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具有大约2.6 m(±10%)的长度和大约37.8 cm(±10%)的宽度。来自图1C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具有2 m(±10%)的长度和48.8 cm(±10%)的宽度。来自图1D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具有2.6 m(±10%)的长度和48.8 cm(±10%)的宽度。特别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壳体与已经处于使用中的本发明的壳体大小完全相同,使得较旧的天线布置可以没有问题地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带天线布置代替。
图3中示出了与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一起的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俯视图。在该情况下,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是偶极状辐射器(交叉偶极子)。原则上,它们也可以是矢量偶极子或偶极子正方形(Dipolquadrate)。也可以使用补丁(Patchen)。对于宽频带辐射器也是如此,关于这些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优选地,根据DE 10 2017 116 920构建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特别地,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特征在于以下特点:
- 设置第一偶极辐射器和第二偶极辐射器;
- 第一偶极子辐射器包括两个半偶极子,并且第二偶极子辐射器包括两个半偶极子;
- 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第一半偶极子包括接地连接板(Masseanschlussträger)和偶极子接地翼(dipolmasseflügel),其中偶极子接地翼的第一端部与接地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其中与第一端部对置的接地连接板的第二端部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基体(Grundkörper)上;
- 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第二半偶极子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对置的第二端部的信号连接板和偶极子信号翼,其中偶极子信号翼的第一端部与信号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
- 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第一半偶极子包括接地连接板和偶极子接地翼,其中,偶极子接地翼的第一端部与接地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其中,与第一端部对置的接地连接板的第二端部可布置在至少一个基体上;
- 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第二半偶极子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对置的第二端部的信号连接板和偶极子信号翼,其中,偶极子信号翼的第一端部与信号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
- 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信号连接板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接地连接板平行地延伸,或者该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信号连接板具有主要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接地连接板平行的组件,并且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信号连接板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接地连接板平行地延伸,或者该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信号连接板具有主要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接地连接板平行的组件;
- 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信号翼和偶极子接地翼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 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信号翼和偶极子接地翼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 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信号翼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信号翼下穿过,或者
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接地翼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接地翼下穿过,或者
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接地翼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信号翼下穿过,或者
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信号翼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的偶极子接地翼下穿过。
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的形状是杯状、高脚杯状或科涅克白兰地式,并且例如根据现有技术EP 1 470 615 B1通过以下特征图示:
- 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具有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它们布置至少近似地分别彼此偏移90°;
- 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分别借助与基座或反射器布置9相对的保持设备18固定和保持;
- 两个相邻的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的分别逐对地彼此相邻的辐射器端19分别彼此高频隔离;
- 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具有馈电点20,使得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在分别对置的馈电点20之间至少近似同相并且近似对称地馈电;
- 四个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在它们对置的辐射器端19之间分别具有导电结构;以及
- 两个相邻的辐射器设备10a、10b、10c和10d的分别逐对地彼此相邻放置的辐射器端19形成馈电点20。
在该情况下,将保持设备18构建为保持壁,经由该保持设备18将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至10d保持在位置,并且特别是在公共平面中(特别是平行于反射器布置9)。在此,保持壁优选地垂直于反射器布置9延伸。然而,它们也可以对于反射器布置9倾斜地布置,其中角度优选地位于45°与90°之间。更优选地,角度大于45°或55°、65°、75°或85°,但小于90°或80°、70°、60°或50°(低频带辐射器6a、6b从反射器布置9出发逐渐变宽)。保持设备18也可以被构建为保持框架,其中在中间设置对应的凹部24。这种设计方案例如在图7A中找到。通过凹部可以节省材料,并由此减轻重量。辐射器设备10a至10d不仅可以包括在相应辐射器端19之间的连续的导电表面,而且还可以包括中断部25,所述中断部25通过用于高频移动无线电信号的对应的电容式耦合而被桥接。因此,中断部对于高频移动无线电信号将是不可见的。这种过耦合可以通过另外的导电金属部件26(例如,金属板)来完成。这种设计方案再次在图7B中找到。在此,金属部件26未在电气上与辐射器设备10a至10d连接。通过金属部件26的这种结构和对应的布置,辐射器设备10a至10d仍可以关于其工作频率随后相匹配。金属部件26可以经由隔离物间隔开,并由此在电气上与辐射器设备10a至10d保持分离,或者在它们之间还布置介电隔离物。在图7C中还可以提取出具有并非强制必要的中断部25和凹部24的类似设计方案。在此,保持设备18是梯形的,其中辐射器端19上的侧面比反射器布置9上的侧面更长。总体上,以此方式构造的低频带辐射器6a、6b从反射器布置9出发逐渐变宽。
在不同辐射器设备10a至10d的两个保持设备18之间分别构建(对称)间隙21。该间隙21在相应辐射器设备10a至10d的方向上远离反射器布置9延伸。在其间形成间隙21的两个保持设备18部分地彼此嵌套,使得间隙21具有至少一次或如图所示的多次成角度(特别是90°)的走向。馈电点20优选地被构建成在间隙21的端部处,该间隙21的端部优选地与反射器布置9间隔开最远。
此外,图3中示出了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的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那些双极化辐射器5a沿第一直线布置,并且布置在记录空间11外部(例如,在间隔空间12中)的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那些双极化辐射器5a沿第二直线布置。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间隔开,但是平行布置。这意味着,在第一MIMO辐射器行5a的相应双极化辐射器4a之间在横向于纵向方向3上存在略微偏移,这取决于它们是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还是外部。原则上,这也是可能的:两条直线的走向也可以是相同的(即没有偏移)。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以及对于另外的辐射器布置2b、2c和2d也是如此。
此外可以识别到,与两个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辐射器5a都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或记录空间11外部的情况下相比,当辐射器5a中的一个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并且相邻的辐射器5a中的另一个布置在记录空间11外部时,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两个在纵向方向3上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之间的距离更大。这也适用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两个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b。
在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之间布置分隔壁布置22。该分隔壁布置22可以由大量的分隔壁构成,其中至少一个分隔壁可以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原则上,布置在两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之间的间隔空间12中的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那些双极化辐射器5a、5b也可以被分隔壁布置22完全包围。这可以在拐角区域处打开。优选地,仅没有分隔壁位于同一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之间。
此外,优选地,另外的分隔壁布置23布置在两个相邻的辐射器布置2a、2b、2c、2d之间。分隔壁布置22和另外的分隔壁布置23始于反射器布置9并且从所述反射器布置9突出,并且由导电材料构成或者包括导电材料。
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在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无偏移地布置。
在图4中示出了来自图3的俯视图的空间图示。限定同一MIMO辐射器行4a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分隔壁布置22在其外部的拐角区域至少部分地打开。优选地,分隔壁布置22也低于将各个辐射器布置2a、2b、2c、2d彼此分开的另外的分隔壁布置23。
在图5中示出了来自图3的实施例的侧视图。低频带辐射器6a、6b、6c的保持设备18随着距反射器布置9的距离增加而倾斜并发散。
此外,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双极化辐射器5a远离反射器布置9等距地延伸。对于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双极化辐射器5b也是如此。两个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也可以远离反射器布置9等距地延伸。
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或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中布置在相应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的记录空间11内部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没有表面上地向外突出超过该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即,进一步远离反射器布置9)。优选地,它们结束于与所述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齐平或低少于5cm、4cm、3cm、2cm或1cm。双极化辐射器5a、5b也可以布置在基座上。这可以例如由介电材料构成。
在图6A中还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关于相应的MIMO辐射器行4a、4b的四个辐射器布置2a、2b、2c和2d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实施例的俯视图。虚线表示在此之后还有另外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和低频带辐射器6b、6c(至少在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2a、2b中)。在此,这例如可以根据图1C和图1D的实施例的俯视图来处理。
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在第一辐射器布置和第二辐射器布置2a、2b中优选地在纵向方向3上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这意味着使用了对应大量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6c。反之,MIMO辐射器行4a、4b和宽频带辐射器行7串联布置。它们随后在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安装状态下被堆积(即,堆叠)布置。MIMO辐射器行4a、4b和对应的宽频带辐射器行7随后垂直地布置在彼此之上(即,与地面间隔不同的距离)。
各个辐射器布置2a、2b、2c、2d特别是彼此平行地延伸。这些辐射器布置2a、2b、2c、2d中的每一个包括可以各自采用两个不同的极化进行运行的至少两个MIMO辐射器行4a、4b,由此总体上可能进行大规模MIMO运行。
图6B是图6A的更一般的图示。在此未示出各个辐射器布置2a、2b、2c、2d的结构细节。为此,示出了多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等和多个双极化辐射器5a、5b等。可以看到,同一辐射器布置2a、2b的两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没有直接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同一辐射器布置2a、2b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中的两个之间分别布置间隔空间12,该间隔空间12被选择为这样大,使得对于每个MIMO辐射器行4a、4b,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或准确地)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5b布置在其中。特别地,间隔空间11中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数量对应于记录空间11中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数量。优选地,相应MIMO辐射器行4a、4b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总是具有彼此相同的距离。优选地,对于辐射器布置2a、2b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也是如此。在图6B中,不同辐射器布置2a、2b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也这样彼此间隔开布置,使得还有不具有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的辐射器布置2c、2d位于其之间。在每个辐射器布置2a、2b中可以给出多于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或多于十个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6b可以在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这基于使用宽频带辐射器行7而优选地不适用于双极化辐射器5a、5b。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有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任意彼此组合。

Claims (27)

1.一种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1),具有如下特性:
- 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延伸;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包括多个双极化辐射器(5a),并且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包括多个双极化辐射器(5b),其中每个双极化辐射器(5a,5b)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高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
-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所述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低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
- 设置反射器布置(9),以下装置与所述反射器布置(9)间隔开布置:
a)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5b);以及
b)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
- 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包括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c,10d),所述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c,10d)布置为至少近似地分别彼此偏移90°并且限定记录空间(11);
- 在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所述记录空间(11)中:
a)布置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b);或者
b)布置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是大规模MIMO辐射器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低的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高的频率范围之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低的频率范围是698 MHz至960 MHz;和/或
- 所述高的频率范围高于3.3 GHz或3.4 GHz或3.5 GHz或4 GHz或4.5 GHz或5 GHz或5.5 GHz,但优选地低于6.5 GHz或6 GHz或5.5 GHz或5 GHz或4.5 GHz或4 GHz或3.6 GHz或3.5 GHz。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5b)是贴片状辐射器或偶极状辐射器,特别是矢量偶极子、交叉偶极子或偶极子正方形。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大致沿直线布置;和/或
- 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大致沿直线布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的数量与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的数量对应。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还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带辐射器(6b);
- 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在纵向方向(3)上与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间隔开地布置在所述反射器布置(9)上和/或与所述反射器布置(9)间隔开地布置;
- 在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的记录空间(11)中:
a)布置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b);或者
b)布置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在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之间形成间隔空间(12);
- 在所述间隔空间(12)中:
a)布置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一个双极化辐射器(5b);或者
b)布置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a)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两个双极化辐射器(5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在所述间隔空间(12)中布置与在所述记录空间(11)中一样多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b)沿直线布置;和/或
- 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内部的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那些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沿第一直线布置,并且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的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那些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沿第二直线布置,其中:
a)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的走向相同;或者
b)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间隔开,但平行地延伸;和/或
- 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内部的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那些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沿第三直线布置,并且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的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那些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沿第四直线布置,其中:
a)所述第三直线和所述第四直线的走向相同;或者
b)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四直线间隔开,但平行地延伸。
12. 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与两个相邻的辐射器(5a)都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内部或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的情况下相比,当所述辐射器(5a)中的一个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并且另一辐射器(5a)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时,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之间的距离更大;和/或
- 与两个相邻的辐射器(5b)都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内部或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的情况下相比,当所述辐射器(5b)中的一个布置在记录空间(11)内部并且另一辐射器(5b)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时,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b)之间的距离更大。
13. 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和/或
- 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b)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13)和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以及
a)设置第一相位偏移器(14),以及:
i)用于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的所述第一极化的所述馈电点(13)与所述第一相位偏移器(14)的不同的接头(15)电连接;或者
ii)用于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所述第一极化的馈电点(13)彼此并且与所述第一相位偏移器(14)的公共接头(15)电连接;
和/或
b)设置第二相位偏移器,以及:
i)用于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的所述第二极化的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相位偏移器的不同的接头电连接;或者
ii)用于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的所述第二极化的馈电点彼此并且与所述第二相位偏移器的公共接头电连接;
和/或
c)设置第三相位偏移器,以及:
i)用于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的所述第一极化的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三相位偏移器的不同的接头电连接;或者
ii)用于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b)的所述第一极化的馈电点彼此并且与所述第三相位偏移器的公共接头电连接;
和/或
d)设置第四相位偏移器,以及:
i)用于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的所述第二极化的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四相位偏移器的不同的接头电连接;或者
ii)用于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b)的所述第二极化的馈电点彼此并且与所述第四相位偏移器的公共接头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布置在所述记录空间(11)内部或所述记录空间(11)外部的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或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那些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所述第一极化或第二极化的所述馈送点(13)彼此连接。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或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中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所述记录空间(11)内部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5b)没有突出超过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
1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在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5b)之间布置分隔壁布置(22);和/或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远离所述反射器布置等距地延伸;和/或
- 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远离所述反射器布置(9)等距地延伸。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至少四个导电辐射器设备(10a,10b,10b,10d)各自利用保持设备(18)保持与所述反射器布置(9)间隔开;
- 在相邻的辐射器设备(10a,10b,10c,10d)的两个保持设备(18)之间构建间隙(21),所述间隙(21)远离所述反射器布置(9)延伸;
- 所述两个保持设备(10a,10b,10c,10d)部分地彼此嵌套,使得所述间隙(21)具有至少一次或多次成角度的走向。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布置在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端部并且在纵向方向(3)上延长了所述多频带天线布置(1);
- 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包括多个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其中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中的每一个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中等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的中等的频率范围位于:
a)所述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的低的频率范围之上;以及
b)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5b)的高的频率范围之下。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中等的频率范围高于1.3 GHz或1.4 GHz或1.427 GHz或1.5 GHz或1.6 GHz或1.695 GHz,但优选地低于3 GHz或2.8 GHz或2.7 GHz或2.690 GHz。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辐射器布置(2a)包括附加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c);
- 在所述附加的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c)的所述记录空间(11)中布置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至少一个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7)分别包括用于第一极化的馈电点以及分别包括用于第二极化的馈电点,以及:
a)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
i)与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用于所述第一极化的馈电点间接连接或直接与相同的信号源连接;以及
ii)与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用于所述第二极化的馈电点间接连接或直接与相同的信号源连接;
或者
b)所述至少一个宽频带辐射器行(7)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被分配为不同的群组(7a,7b):
i)其中,第一群组(7a)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用于所述第一极化的馈电点间接连接或直接与第一信号源连接;以及
其中,第二群组(7b)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用于所述第一极化的馈电点间接连接或直接与第二信号源连接;以及
ii)其中,所述第一群组(7a)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用于所述第二极化的馈电点间接连接或直接与第三信号源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群组(7b)的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与所述双极化宽频带辐射器用于所述第二极化的馈电点间接连接或直接与第四信号源连接。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设置第二辐射器布置(2b),所述第二辐射器布置(2b)与所述第一辐射器布置(2a)相邻地延伸,并且同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延伸;
-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辐射器布置(2b)同样包括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所述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被构建为用于在两个彼此处于垂直的极化平面中在低的频率范围中进行发送和/或进行接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还设置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所述第三辐射器布置(2c)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d)在所述第一辐射器布置(2a)与所述第二辐射器布置(2b)之间延伸,并且同样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和第二MIMO辐射器行(4a,4b)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延伸;
- 所述第三辐射器布置和第四辐射器布置(2c、2d)不具有至少一个双极化低频带辐射器(6a)。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另外的分隔壁布置(23)布置在两个相邻的辐射器布置(2a,2b,2c,2d)之间。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频带天线布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性:
- 所述第一MIMO辐射器行(4a)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a)在所述多频带天线布置(1)的纵向方向(3)上与所述第二MIMO辐射器行(4b)的所述双极化辐射器(5b)无偏移地布置。
CN201980018530.XA 2018-02-23 2019-02-20 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 Active CN1118690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4210 2018-02-23
DE102018104210.8 2018-02-23
DE102018120612.7A DE102018120612A1 (de) 2018-02-23 2018-08-23 Multibandantennenanordnung für Mobilfunkanwendungen
DE102018120612.7 2018-08-23
PCT/EP2019/054245 WO2019162345A1 (de) 2018-02-23 2019-02-20 Multibandantennenanordnung für mobilfunkanwendun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000A true CN111869000A (zh) 2020-10-30
CN111869000B CN111869000B (zh) 2023-12-05

Family

ID=6755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8530.XA Active CN111869000B (zh) 2018-02-23 2019-02-20 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9390B2 (zh)
EP (1) EP3756235A1 (zh)
CN (1) CN111869000B (zh)
DE (1) DE102018120612A1 (zh)
WO (1) WO20191623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69423B1 (en) * 2017-09-12 2022-1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band antenna array
JP7064471B2 (ja) * 2019-06-28 2022-05-10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
US20230378648A1 (en) * 2020-09-23 2023-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obile communication antenna for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ignals
SE544595C2 (en) * 2020-12-14 2022-09-20 Cellmax Tech Ab Reflector for a multi-radiator antenna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952531A0 (en) * 2002-11-06 2002-11-21 Telstra Corporation Limited A transmit antenna
CN101465473A (zh) * 2007-12-20 2009-06-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系统共体天线
CA2802144A1 (en) * 2012-01-26 2013-07-2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phthalmic lens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ted antenna structure
CN104981939A (zh) * 2013-01-31 2015-10-14 赛尔麦克斯科技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基站
CN105706297A (zh) * 2013-11-05 2016-06-22 株式会社Kmw 多频带多极化无线通信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50150B4 (de) 2001-10-11 2006-10-05 Kathrein-Werke Kg Dualpolarisiertes Antennenarray
DE10203873A1 (de) 2002-01-31 2003-08-14 Kathrein Werke Kg Dualpolarisierte Strahleranordnung
DE102004057774B4 (de) 2004-11-30 2006-07-20 Kathrein-Werke Kg Antenne, insbesondere Mobilfunkantenne
DE102007060083A1 (de) 2007-12-13 2009-06-18 Kathrein-Werke Kg Mehrspalten-Multiband-Antennen-Array
FR2966986B1 (fr) * 2010-10-27 2013-07-12 Alcatel Lucent Element rayonnant d'antenne
FR2985099B1 (fr) * 2011-12-23 2014-01-17 Alcatel Lucent Antenne panneau multibande a polarisation croisee
US9780457B2 (en) * 2013-09-09 2017-10-0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ulti-beam antenna with modular luneburg lens and method of lens manufacture
WO2015127625A1 (zh) * 2014-02-27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口径天线及基站
DE102014014434A1 (de) 2014-09-29 2016-03-31 Kathrein-Werke Kg Multiband-Strahlersystem
US20170062940A1 (en) * 2015-08-28 2017-03-02 Amphenol Corporation Compact wideband dual polarized dipole
US20170062952A1 (en) * 2015-09-02 2017-03-02 Ace Antenna Company Inc. Dual band, multi column antenna array for wireless network
DE102017116920A1 (de) 2017-06-09 2018-12-13 Kathrein Se Dual-polarisierter Kreuzdipol und Antennenanordnung mit zwei solchen dual-polarisierten Kreuzdipol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952531A0 (en) * 2002-11-06 2002-11-21 Telstra Corporation Limited A transmit antenna
CN101465473A (zh) * 2007-12-20 2009-06-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系统共体天线
CA2802144A1 (en) * 2012-01-26 2013-07-2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phthalmic lens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ted antenna structure
CN104981939A (zh) * 2013-01-31 2015-10-14 赛尔麦克斯科技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基站
CN105706297A (zh) * 2013-11-05 2016-06-22 株式会社Kmw 多频带多极化无线通信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000B (zh) 2023-12-05
US20210083397A1 (en) 2021-03-18
EP3756235A1 (de) 2020-12-30
US11329390B2 (en) 2022-05-10
WO2019162345A1 (de) 2019-08-29
DE102018120612A1 (de)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8777B2 (en) Luneburg lens antenna device
EP3014705B1 (en) Broadband low-beam-coupling dual-beam phased array
US9391375B1 (en) Wideband planar reconfigurable polarization antenna array
US6930650B2 (en) Dual-polarized radiating assembly
CN111869000B (zh) 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的多频带天线布置
US8633856B2 (en) Compact single feed dual-polarized dual-frequency band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EP2710668B1 (en) Tri-pol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array
US10186778B2 (en) Wideband dual-polarized patch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US20080169992A1 (en) Dual-polarization, slot-mode antenna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80034165A1 (en) Miniaturized dual-polarize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09923736B (zh) 具有方位角波束宽度稳定化的透镜基站天线
US11515622B2 (en)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multiband beam-former array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20150364832A1 (e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base station
WO2014210609A2 (en) Mixed structure dual-band dual-beam three-column phased array antenna
US20220052456A1 (en) Slotted patch antenna
EP2951887A1 (e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base station
US10333228B2 (en) Low coupling 2×2 MIMO array
EP2950394A1 (en) Array antenna
US20130106671A1 (en) Multi-function feed network and antenn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4211633A1 (e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base station
Elhabbash et al. Design of dual-band dual-polarized MIMO antenna for mm-wave 5G base stations with octagonal prism structure
US11005167B2 (en) Low profile antenna-conformal one dimensional
EP2005522B1 (en) Broadband dual polarized base station antenna
WO2015133458A1 (ja) アレイアンテナ及びセクタアンテナ
US11929552B2 (e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s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