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7210A -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7210A
CN111867210A CN202010767613.3A CN202010767613A CN111867210A CN 111867210 A CN111867210 A CN 111867210A CN 202010767613 A CN202010767613 A CN 202010767613A CN 111867210 A CN111867210 A CN 111867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display window
stage
simulation system
light 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6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7210B (zh
Inventor
刘建华
樊毓峰
王培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aiyi Lig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aiyi Ligh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aiyi Ligh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aiyi Ligh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76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7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7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7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3D仿真系统的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于所述显示窗口显示至少一个虚拟光斑,并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各所述虚拟光斑对应的于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控制光束照射到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本发明可以帮助灯光师在舞台上,快速将指定数量灯具的光束以一定可控的形状照射到舞台上,并可以快速调整光束形状的大小与位置,有效节约了灯光师现场编程的时间。

Description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灯光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舞台灯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 (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和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应该全面、系统的考虑人物和情节的空间造型,严谨地遵循造型规律,运用好手段。
目前,大多数舞台灯光系统编程的时候,为了让灯光照射到舞台上时的光斑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形状,比如直线、三角形、多边形、圆形等,灯光师必须一台一台的调整摇头灯的照射方向,直至指定摇头灯照射出来的光斑在舞台上排列成灯光师所需要的形状。可见将光斑组合成为一定形状并能够做到实时调整,对灯光编程来说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舞台灯光造型排列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包括:建立3D仿真系统的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于所述显示窗口显示至少一个虚拟光斑,并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使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造型与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匹配,并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各所述虚拟光斑对应的于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控制光束照射到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于所述显示窗口配置至少一个形状点和至少一个控制点;调整所述控制点相对所述形状点的位置,以调整各所述虚拟光斑的排布密度;调整所述形状点的位置,以调整各所述虚拟光斑之间线段的长度和方向,以形成不同的灯光造型。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包括:配置所述控制点、所述形状点与各所述虚拟光斑的初始位置关系;根据所述初始位置关系和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建立各所述虚拟光斑的坐标位置与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之间的坐标关系;根据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和所述坐标关系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段时: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两个所述形状点的布置与所述直线段平行,所述控制点位于两个所述形状点之间。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曲线段时: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所述形状点分别布置于所述直线段的两个端点处,各所述控制点根据所述曲线段的形状分布于所述曲线段的一侧或两侧。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封闭图形时:所述形状点的数量与所述直线封闭图形的顶角数量相同,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且位于所述直线封闭图形的内部区域。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封闭圆形或封闭椭圆形时:所述形状点为一个,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封闭圆形或所述封闭椭圆形的内部区域。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平移指令时,整体平移各所述虚拟光斑、所述形状点和所述控制点;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旋转指令时,旋转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放大指令时,放大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缩小指令时,缩小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一跟随指令时,获取光束照射的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和获取的所述舞台光斑坐标位置调整所述显示窗口中对应的所述虚拟光斑的坐标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帮助灯光师在舞台上,快速将指定数量灯具的光束以一定可控的形状照射到舞台上,并可以快速调整光束形状的大小与位置,有效节约了灯光师现场编程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中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中获取各虚拟光斑于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和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中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段时计算虚拟光斑于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具体过程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中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封闭图形时计算虚拟光斑于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具体过程示意图。
图7至图17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中控制不同舞台灯光造型的示意图。
图18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电子装置
1101 处理器
1102 存储器
1103 显示器
S100~S400 步骤
S210~S230 步骤
S310~S33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舞台灯光造型排列费时费力的问题。
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发明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至少包括:
步骤S100:建立3D仿真系统的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
步骤S200:于所述显示窗口显示至少一个虚拟光斑,并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
步骤S300: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使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造型与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匹配,并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各所述虚拟光斑对应的于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步骤S400:控制光束照射到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以下对本实施例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的步骤S100至步骤S400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0:建立3D仿真系统的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
步骤S200:于所述显示窗口显示至少一个虚拟光斑,并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
本实施例利用舞台灯光编程系统中的已有的舞台参数,通过显示窗口与舞台指定平面建立平面映射关系。
具体地,例如,将计算机显示窗口的中心位置,左下角,右上角坐标设置分别设置为(0, 0),(-1.0,-1.0),(1.0,1.0),显示窗口中的任意点的坐标都将处于-1.0~1.0之间。然后将舞台平面取一个最大矩形位置,其中一个顶点的坐标(Xmin,Ymin)对应到(-1.0,-1.0),它的对角顶点的坐标(Xmax,Ymin)对应到(1.0,1.0)。当计算机的显示窗口的坐标(X0, Y0)发生变化时,可以以该坐标作为舞台坐标系数(kx,ky)获得舞台平面上的真实坐标位置。计算公式为:X=Xcenter+kx*(Xmax–Xmin),Y=Ycenter+ky*(Ymax–Ymin),即可得到舞台平面的具体坐标(X,Y)。获得坐标以后,可以通过调用舞台灯光系统中灯具控制接口,让灯光直接照射到平面上的该坐标处。
步骤S300: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使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造型与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匹配,并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各所述虚拟光斑对应的于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步骤S210,于所述显示窗口配置至少一个形状点和至少一个控制点;
步骤S220,调整所述控制点相对所述形状点的位置,以调整各所述虚拟光斑的排布密度;
步骤S230,调整所述形状点的位置,以调整各所述虚拟光斑之间线段的长度和方向,以形成不同的灯光造型。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步骤S310,配置所述控制点、所述形状点与各所述虚拟光斑的初始位置关系;
步骤S320,根据所述初始位置关系和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建立各所述虚拟光斑的坐标位置与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之间的坐标关系;
步骤S330,根据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和所述坐标关系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
本实施例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在实现单个灯具光斑定位编程以后,可以使用该方法同时对多个灯具控制,让不同灯具的光斑照射在舞台平面的不同位置上以实现灯光光斑不同的造型效果。
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段时: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两个所述形状点的布置与所述直线段平行,所述控制点位于两个所述形状点之间。
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以直线段两个端点为形状点Ps(起点)、Pe(终点),以直线段中心为控制点(Pc),直线段上的光斑对照点为P0~Pn。通过调整形状点来控制直线段的长度与方向,调整控制点来调整直线段上光点(即虚拟光斑)的密度。
随着在显示窗口上控制Ps,Pe的移动,直线段的方向和长度也跟随变化,在默认情况下控制点一直处于直线段的中心,此时控制点的坐标Pc可通过计算获得Pc.x=Ps.x+(Pe.x– Ps.x)*0.5,Pc.y=Ps.y+(Pe.y–Ps.y)*0.5。而直线段上虚拟光斑照射点也可通过计算获得Pi.x =Ps.x+(Pe.x–Ps.x)/n*i,Pi.y=Ps.y+(Pe.y–Ps.y)/n*i,其中n为所有光斑的数量,i为所计算光斑点在所有光斑点中的序号。
当控制点移动以后,如图5所示,以Pc到线段的距离为h,以Pc在线段上从Ps到垂直位置的距离为w,以线段的长度为L。以w的大小为基准,当h=0,w=1/2L时控制点在线段中心,控制点处于直线段的中心,光点平均分布在线段上,如前面的计算方法。
当控制点不在线段中心时,所有光点都将以不同的权重值出现在线段上,当控制点靠近任意一个形状点(Ps或Pe),靠近哪个点权重就往哪个方向集中,以该点为起点,以w/L为权重系数Kw,计算所有的光点权重为Wi=1+Kw*i,以使所有光点都向一个方向集中;以h/L为权重系数Kh,再次计算所有光点的权重为Wi=Wi+Kh*i,以使所有光点再向控制点位置集中。计算所有权重的和为Sum,则每个点获得的占比将为Si=Wi/Sum,Si处于0.0~1.0之间。此时以权重集中方向的端点为Ps’,以权重远离方向的端点为Pe’可计算所有光点坐标为Pi.x=P(i-1).x+(Pe’.x–Ps’.x)*Si,Pi.y=P(i-1).y+(Pe’.y–Ps’.y)*Si(其中i>0,i=0时即为Ps’)。
在实现直线段的基础上,对所有封闭类型的造型如三角形,方形,圆形等都可以参照此方法,以形状点来控制图案的形状大小,以控制点来控制图形上光点的密度,如图6所示:
形状点可任意拖动位置以实现不同的形状效果,权重计算方法都是通过起点不断前进,获取形状的周长,参照线段的方法,将形状展开为一条线段,以控制点离图形中心点P0的距离作为h,以与中心点反向的边上的点Pd到PT0(图形起点,见图6)的距离作为w,可分别计算出Kw,Kh。取多边形周长为Lall,通过计算获得占比S0~Sn,根据占比获取的离起点的长度L,在形状上从起点沿默认方向前进L距离后可得到虚拟光斑的坐标PTi。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曲线段时: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所述形状点分别布置于所述直线段的两个端点处,各所述控制点根据所述曲线段的形状分布于所述曲线段的一侧或两侧。
如图7所示,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两个,两个所述形状点分别布置于所述直线段的两个端点处,两个控制点分布于所述曲线段的两侧。通过移动两个控制点,调整各虚拟光斑于所述曲线段上的排布密度,如图8所示。
如图9所示,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两个,两个所述形状点分别布置于所述直线段的两个端点处,两个控制点分布于所述曲线段的同一侧。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封闭图形时:所述形状点的数量与所述直线封闭图形的顶角数量相同,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且位于所述直线封闭图形的内部区域。
其中,所述直线封闭图形为但不限于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或其它多边形等。
如图10所示的各虚拟光斑控制的舞台灯光造型如图11所示。
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移动控制点时,靠近控制点的直线上的虚拟光斑的排布密度变大,远离控制点的直线上的虚拟光斑的排布密度变小。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封闭圆形或封闭椭圆形时:所述形状点为一个,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封闭圆形或所述封闭椭圆形的内部区域。
如图14所示的各虚拟光斑控制的舞台灯光造型如图15所示。
如图16所示的各虚拟光斑控制的舞台灯光造型如图17所示。
步骤S400:控制光束照射到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平移指令时,整体平移各所述虚拟光斑、所述形状点和所述控制点;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旋转指令时,旋转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放大指令时,放大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缩小指令时,缩小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即本实施例中,可以整体平移各所述虚拟光斑、所述形状点和所述控制点、旋转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放大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以及缩小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通过显示窗口灵活控制舞台待控平面中形成的舞台灯光造型。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一跟随指令时,获取光束照射的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和获取的所述舞台光斑坐标位置调整所述显示窗口中对应的所述虚拟光斑的坐标位置。
即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人为调整灯具的光束于舞台上的照射位置,从而调整舞台上显示的舞台灯光造型时,显示窗口中显示的各虚拟光斑的位置也对应跟随调整。
所以本实施例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可以快速将指定数量灯具的光束以一定可控的形状照射到舞台上,并可以快速调整光束形状的大小与位置,有效节约了灯光师现场编程的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显示器1103。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可以是OLED、LED或LCD显示器等,所述显示器1103也可以包括触摸屏等交互式显示设备,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存储器1102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110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01耦接于所述显示器1003及存储器1002,处理器1101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装置100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实施例1已经对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电子装置100。所述电子装置100例如是包括存储器、存储控制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CPU)、外设接口、 RF电路、音频电路、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I/O)子系统、显示屏、其他输出或控制设备,以及外部端口等组件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但不限于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个人电脑。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可以是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功能、负载等多种因素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实体服务器上,也可以由分布的或集中的服务器集群构成,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于实际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例如为安装Android操作系统或者iOS操作系统,或者Palm OS、Symbian(塞班)、或者Black Berry(黑莓)OS、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的电子装置10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摄像头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
另需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 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帮助灯光师在舞台上,快速将指定数量灯具的光束以一定可控的形状照射到舞台上,并可以快速调整光束形状的大小与位置,有效节约了灯光师现场编程的时间。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3D仿真系统的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
于所述显示窗口显示至少一个虚拟光斑,并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
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使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造型与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匹配,并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各所述虚拟光斑对应的于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控制光束照射到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排列各所述虚拟光斑的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于所述显示窗口配置至少一个形状点和至少一个控制点;
调整所述控制点相对所述形状点的位置,以调整各所述虚拟光斑的排布密度;
调整所述形状点的位置,以调整各所述虚拟光斑之间线段的长度和方向,以形成不同的灯光造型。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配置所述控制点、所述形状点与各所述虚拟光斑的初始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初始位置关系和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建立各所述虚拟光斑的坐标位置与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之间的坐标关系;
根据所述形状点的坐标位置和所述坐标关系获取各所述虚拟光斑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坐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段时:
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两个所述形状点的布置与所述直线段平行,所述控制点位于两个所述形状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曲线段时:
所述形状点为两个,所述控制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所述形状点分别布置于所述直线段的两个端点处,各所述控制点根据所述曲线段的形状分布于所述曲线段的一侧或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要求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直线封闭图形时:
所述形状点的数量与所述直线封闭图形的顶角数量相同,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且位于所述直线封闭图形的内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舞台灯光造型为封闭圆形或封闭椭圆形时:
所述形状点为一个,所述控制点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封闭圆形或所述封闭椭圆形的内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平移指令时,整体平移各所述虚拟光斑、所述形状点和所述控制点;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旋转指令时,旋转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放大指令时,放大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缩小指令时,缩小各所述虚拟光斑形成的灯光造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显示窗口在接收到一跟随指令时,获取光束照射的所述舞台待控平面中的舞台光斑坐标位置;
根据所述显示窗口与舞台待控平面的映射关系和获取的所述舞台光斑坐标位置调整所述显示窗口中对应的所述虚拟光斑的坐标位置。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
CN202010767613.3A 2020-08-03 2020-08-03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1867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613.3A CN111867210B (zh) 2020-08-03 2020-08-03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613.3A CN111867210B (zh) 2020-08-03 2020-08-03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7210A true CN111867210A (zh) 2020-10-30
CN111867210B CN111867210B (zh) 2022-10-21

Family

ID=72953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613.3A Active CN111867210B (zh) 2020-08-03 2020-08-03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72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322A (zh) * 2020-12-31 2021-03-26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灯光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
CN112764619A (zh) * 2021-01-22 2021-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7611Y (zh) * 2002-07-22 2003-08-20 易摄宝商务拓展有限公司 一种摄影台
US20110285854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Disney Enterpris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atrical followspot control interface
CN102609001A (zh) * 2012-02-17 2012-07-25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舞台灯具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06983A (zh) * 2012-02-20 2012-07-25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可视化调节舞台灯具切光片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54987A (zh) * 2016-01-30 2016-05-04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3d可视化及手势调节舞台灯具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543230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舞台灯光元素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CN110740545A (zh) * 2018-07-02 2020-01-31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光斑排列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灯具控制设备
US20200124247A1 (en) * 2017-01-17 2020-04-23 Signify Holding B.V. Adjustable spot light position gen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7611Y (zh) * 2002-07-22 2003-08-20 易摄宝商务拓展有限公司 一种摄影台
US20110285854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Disney Enterpris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atrical followspot control interface
CN102609001A (zh) * 2012-02-17 2012-07-25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舞台灯具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06983A (zh) * 2012-02-20 2012-07-25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可视化调节舞台灯具切光片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54987A (zh) * 2016-01-30 2016-05-04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3d可视化及手势调节舞台灯具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200124247A1 (en) * 2017-01-17 2020-04-23 Signify Holding B.V. Adjustable spot light position generation
CN110543230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舞台灯光元素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CN110740545A (zh) * 2018-07-02 2020-01-31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光斑排列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灯具控制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322A (zh) * 2020-12-31 2021-03-26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灯光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
CN112566322B (zh) * 2020-12-31 2024-01-02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灯光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
CN112764619A (zh) * 2021-01-22 2021-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764619B (zh) * 2021-01-22 2023-03-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7210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7210B (zh) 基于3d仿真系统的可视化灯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901947B (zh) 舞台光束效果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0363839B (zh) 模型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66312A (zh) 一种3d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876697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urved extrusions
US11372624B2 (en) System for creating graphical content
CN111210497B (zh) 模型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A2906059C (en) Efficient image processing using dynamically sized tiles
CN109697748B (zh) 模型压缩处理方法、模型贴图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US20060139356A1 (en) Adaptive caching of animation controls
US20230048643A1 (en) High-Precision Map Constru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360055A2 (en) Rendering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 luminaire by re-using light values
US20210150092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techniques for creating layouts for physical spaces
CN114820968A (zh) 三维可视化方法和装置、机器人、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19831A (zh) 积雪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TWI743646B (zh) 一種導光柱影像的處理方法與裝置
US11900542B2 (en) Computer-aided techniques for designing 3D surfaces based on gradient specifications
CN113761459B (zh) 基于曲率分配的双曲面透镜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US202302059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mming intersecting bodies in a computer-aided design environment
US20220100929A1 (en) Multi surface patterning driven by curve(s)
US202401269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Repair of Missing Mate References
CN114581638A (zh) 一种枢轴点位置变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82279B (zh) 基于误差扩散的显示屏对比度提升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933553B1 (ko) 가상 조명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6364249A (zh) 渲染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