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317B - 一种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317B
CN111866317B CN201910351853.2A CN201910351853A CN111866317B CN 111866317 B CN111866317 B CN 111866317B CN 201910351853 A CN201910351853 A CN 201910351853A CN 111866317 B CN111866317 B CN 111866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amera module
terminal device
assembly
rear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18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317A (zh
Inventor
于涛
靳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18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rotatable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设备,属于终端设备技术领域。该终端设备包括:前部组件和与前部组件滑动连接的后部组件。其中前部组件包括显示屏模组,后部组件包括后置摄像头模组和转动驱动件。后部组件带动后置摄像头模组相对前部组件滑动,至后置摄像头模组完全暴露在前部组件外;转动驱动件驱动完全滑出前部组件的后置摄像头模组转动至前置拍摄位。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摄像功能成为了终端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通常,终端设备包括前置摄像头模组和后置摄像头模组。设置前置摄像头时,需要在显示屏上开设透光孔。但是,显示屏上设置透光孔的区域无法显示,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兼顾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终端设备的拍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缺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前部组件,包括显示屏模组;
后部组件,与所述前部组件滑动连接,包括后置摄像头模组和转动驱动件,
所述后部组件带动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相对所述前部组件滑动,至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完全暴露在所述前部组件外;
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完全滑出所述前部组件的后置摄像头模组转动至前置拍摄位。
可选地,所述后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组件滑动连接的升降部;
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升降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升降部上。
可选地,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包括:封装有至少一个摄像头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升降部转动连接,
且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侧相连的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的轴线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辅助轴与所述升降部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部具有面向所述前部组件的安装通孔,以及,与所述安装通孔的侧部连通的连接孔;所述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辅助轴插设在所述连接孔内。
可选地,所述升降部包括内腔,所述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通孔相连通;所述转动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内腔中。
可选地,所述辅助轴包括连通所述主体的内部的线缆通道。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前部组件相连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升降部相连的活动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相连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沿所述升降部升降方向设置,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活动件螺纹连接;以及与所述传动件平行设置的导向件,所述活动件套设所述导向件上,沿所述导向件移动。
可选地,在所述升降部上形成有导向槽;在所述前部组件上设置有一端插入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键。
可选地,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所述导向键和所述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升降部升降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驱动件带动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转动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后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组件相连的承载部;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限制所述升降部朝向所述承载部方向的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终端设备通过后置摄像头模组实现后置拍摄功能。通过后部组件带动后置摄像头模组移至前部组件外,并由转动驱动件驱动后置摄像头模组转动至前置拍摄位,实现前置拍摄功能。因此,无需在前部组件的显示屏上设置透光孔,进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并且,后置摄像头模组实现前置拍摄和后置拍摄,一方面以优化前置拍摄效果;另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后部组件未升降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背面视图,为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后部组件升起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正面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升降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后部组件升降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兼顾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前置摄像头模组通常采用尺寸较小、数量较少的摄像头,以配合较小尺寸的透光孔。然而,采用这样的方式,显示屏上透光孔处的区域依然无法显示,并且前置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质量不佳,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图1~图8是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仅以手机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选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或者医疗设备等。
如图1~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前部组件100和后部组件200。
前部组件100至少包括显示屏模组,显示屏模组在前部组件100上形成显示面110(如图4所示)。并且,前部组件100的壳体还包括朝向后部组件200设置的连接部120(如图2所示),例如,连接部120为与显示屏模组连接的板件。通过连接部120将显示屏模组与后部组件200隔离,保障结构安全。
后部组件200与前部组件100滑动连接,可相对前部组件100升降。示例地,后部组件200与连接部120滑动连接。
并且,后部组件200包括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和转动驱动件400,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和转动驱动件400随后部组件200相对前部组件100移动。
如图1、图2所示,后部组件200未相对前部组件100移动时,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被前部组件100遮盖。并且,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处于后置拍摄位,可利用该后置摄像头模组实现后置拍摄。
后部组件200相对前部组件100的滑动范围为:从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被前部组件100遮蔽至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完全暴露在前部组件100的外部。示例性地,完全暴露在前部组件100的上部。
如图3所示,后部组件200相对前部组件100移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不再被前部组件100遮挡。此时,转动驱动件400驱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如图4所示,后置摄像头模组300从后置拍摄位转动到前置拍摄位,得以进行前置拍摄。
该终端设备在前置拍摄时,通过可暴露在前部组件100外的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实现前置拍摄,因此无需在前部组件100的显示面110上设置透光孔,进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并且,采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前后置摄像头模组共用。一方面,相关技术中,后置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通常优于前置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因此以此方式得以优化前置拍摄效果。另一方面,终端设备采用一套摄像头模组即可实现前置拍摄和后置拍摄,降低了设备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后部组件200包括升降部210,升降部210与前部组件100滑动连接,可相对前部组件100移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和转动驱动件400安装在升降部210上。
图5是升降部210的局部示意图,特别是示出了升降部210相对前部组件100滑动后位于前部组件100外的部分。如图5所示,升降部210包括安装通孔210a。安装通孔210a用于安装后置摄像头模组300。以此方式,在后置拍摄位时,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借由安装通孔210a朝向终端设备的外部露出,进而实现后置拍摄功能。
升降部210还包括面向前部组件100的前壳211,以及与前壳211相对设置的后壳212。其中,在前壳21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11,在后壳21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121。第一开口2111和第二开口2121同轴相对设置。升降部210还包括内壁213,内壁213与第一开口2111的边缘和第二开口2121的边缘相连。以此方式,内壁213所围合出的区域形成升降部210上的安装通孔210a。
后置摄像头模组300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安装通孔210a内。据此,升降部210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周围起到全面保护,为后置摄像头模组300提供稳定的使用空间。其中,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转动范围至少为180°,以实现从后置拍摄位置转动到前置拍摄位置。
可选地,升降部210的厚度与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厚度相同,因此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转动到前置拍摄位或者后置拍摄位时,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两侧与升降部210的前壳211、后壳212相平,以优化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和升降部210组装后的视觉效果。
升降部210还包括与前壳211的外边缘和后壳212的外边缘相连的外壁214。通过前壳211、后壳212和外壁214形成腔体210b。转动驱动件400安装在腔体210b内,保障稳定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部210还包括与安装通孔210a相连通的连接孔210c,且连接孔210c连通升降部210的腔体210b。示例地,在升降部210的内壁213上开设连接孔210c。
以此方式,通过连接孔210c使得位于腔体210b中转动驱动件400能够与安装通孔210a中的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相连,实现转动驱动件400驱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模组300包括封装有至少一个摄像头的主体310,主体310安装在安装通孔210a内。其中,主体310内中的摄像头选自长焦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鱼眼镜头、微距镜头中一个或任意几个的组合。并且,当主体310中封装有多个摄像头时,不限定多个摄像头的排布方式,例如,多个摄像头呈“一”字型分布,或者呈“品”字型分布等。此外,可选地,主体310中还封装有闪光灯等辅助组件,以优化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效果。
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还包括凸设在主体310上的连接轴320,且连接轴320与升降部210转动连接。示例地,连接轴320是摄像头模组300的主体310上凸出的部分,该连接轴320可转动地与升降部210插接。
可选地,连接轴320插设在连接孔210c内,以避免主体310沿安装通孔210a的轴向脱离升降部210。并且,连接轴320远离主体310的一端与腔体210b内的转动驱动件400的输出轴相连。例如,连接轴320穿过连接孔210c的一端与转动驱动件400的输出轴相连,以使主体310在转动驱动件400的带动下从后置拍摄位转动到前置拍摄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还包括辅助轴330,辅助轴330设置在主体310与连接轴320相对的一侧,与升降部210转动连接,并与连接轴320同轴设置。通过辅助轴330增强摄像头模组300与升降部210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主体310沿安装通孔210a的轴向脱离升降部210。其中,在升降部210的内壁213上设置有与升降部210相适配的连接孔210c,辅助轴330可转动地插设在连接孔210c内。
可选地,辅助轴330包括连通主体310的线缆通道,主体310内的数据线缆由辅助轴330上的线缆通道进入腔体210b,进而与处理器相连。
可选地,连接轴320和辅助轴330沿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设置,即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转动轴平行于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转动驱动件400可以设置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侧方(图6中所示为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左侧)。以此方式,提高升降部210内部空间利用率。
关于升降部230相对前部组件100的升降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升降组件500,通过该升降组件500带动升降部210相对前部组件100升降。
并且,升降组件500带动升降部230升降的方向与转动驱动件400带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转动的轴线垂直。以此方式,转动驱动件400和升降组件500能够设置在后置摄像头模组300的不同方位处,既避免相互干扰,又降低组装难度。
如图6、图7所示,升降组件500包括与前部组件100相连的固定件510,以及与升降部210相连的活动件520。固定件510与前部组件100的连接部120相连,固定件510包括升降驱动件511、传动件512和导向件513。传动件512和导向件513均沿升降部210的升起方向设置。
其中,升降驱动件511的输出端与传动件512相连,在升降驱动件511的驱动下,传动件512以平行于升降部210的升起方向的轴线转动。传动件512和活动件520螺纹连接,进而在升降驱动件511的作用下,活动件520沿传动件512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活动部520还套接导向件513,通过导向件513限制了活动部520相对传动件512转动,实现活动部520的升降。活动部520还与升降部210相连,因此实现了升降部210相对前部组件100升降。
利用升降组件500带动升降部210升降提高了终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手动操作升降时误触显示屏的情况,优化用户体验。
并且,为了保障升降部210的稳定升降,在升降部210上还形成有导向槽215。在前部组件100上设置有一端插入导向槽215内的导向键130。
可选地,导向键130远离前部组件100的一侧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形成台阶面卡接在导向槽215的边缘。以此方式,限制了导向键130脱离导向槽215,提高升降部210和前部组件100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在升降组件5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导向键130和导向槽215,以保障升降组件500稳定驱动升降部230升降,优化终端设备使用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部210形成整个后部组件200。使用时,后部组件200整体相对前部组件100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后部组件200还包括与前部组件100固定连接的承载部220,以图8为示例,承载部220设置在升降部210的下方,升降部210可相对前部组件100升起或下降。
承载部220包括侧围221和与侧围221相连的后盖222,通过侧围221和后盖222形成终端设备的内腔。可选地,承载部220的侧围221与前部组件210的侧围为一体结构,以提高终端设备结构稳定性。
在承载部220上设置有限位件,以限制升降部210向靠近承载部220方向的移动。可选地,限位件为承载部220的侧围221与升降部210相接的端面223,在升降部210的外壁214上形成台阶面2141,端面223与台阶面2141相抵,实现承载部220限位升降部2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部组件200还包括与升降部210相连的遮挡部230。遮挡部230插设在承载部220内,并随升降部210同步升起。并且,遮挡部230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升降部210相对承载部220上升的高度。以此方式,当升降部210升起时,遮挡部230暴露在外,遮挡终端设备位于升降部210和承载部220之间的部分,保护设备安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前部组件,包括显示屏模组;
后部组件,与所述前部组件滑动连接,包括后置摄像头模组和转动驱动件,
所述后部组件带动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相对所述前部组件滑动,至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完全暴露在所述前部组件外;
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完全滑出所述前部组件的后置摄像头模组转动至前置拍摄位;
其中,所述后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组件滑动连接的升降部;
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升降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升降部上;
所述升降部包括面向所述前部组件的前壳,以及与所述前壳相对设置的后壳,在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在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同轴相对设置;所述升降部还包括内壁,所述内壁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相连,所述内壁围合成一个首尾相连的区域并形成安装通孔,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
所述后壳构成所述终端设备的背壳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包括:封装有至少一个摄像头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升降部转动连接,
且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侧相连的辅助轴,
所述辅助轴的轴线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辅助轴与所述升降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具有所述安装通孔,以及,与所述安装通孔的侧部连通的连接孔;
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辅助轴插设在所述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内腔,所述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通孔相连通;所述转动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轴包括连通所述主体的内部的线缆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前部组件相连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升降部相连的活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升降驱动件,
与所述升降驱动件相连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沿所述升降部升降方向设置,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活动件螺纹连接,以及
与所述传动件平行设置的导向件,所述活动件套设所述导向件上,沿所述导向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部上形成有导向槽;在所述前部组件上设置有一端插入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所述导向键和所述导向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升降部升降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驱动件带动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转动的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前部组件相连的承载部;
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限制所述升降部朝向所述承载部方向移动。
CN201910351853.2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866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1853.2A CN111866317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1853.2A CN111866317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317A CN111866317A (zh) 2020-10-30
CN111866317B true CN111866317B (zh) 2021-11-23

Family

ID=7296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1853.2A Active CN111866317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63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9988A (zh) * 2017-11-07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540700A (zh) * 2018-05-14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7968585U (zh) * 2018-03-21 2018-10-12 绿灯实验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全面屏移动终端
CN208434037U (zh) * 2018-04-24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旋转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19029412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610B (zh) * 2017-10-31 2023-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摄像头组件、控制方法
CN10788880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547599B (zh) * 2018-12-10 2021-04-1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动装置、摄像头模组装置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412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819988A (zh) * 2017-11-07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968585U (zh) * 2018-03-21 2018-10-12 绿灯实验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全面屏移动终端
CN208434037U (zh) * 2018-04-24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旋转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40700A (zh) * 2018-05-14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317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0987B2 (ja) 移動端末及びカメラアセンブリ
EP3525433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9005266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600464A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EP1805903B1 (en) Camera rotating apparatus of portable terminal
CN108811416A (zh) 电子设备
CN109218595B (zh) 一种摄像头遮挡装置及具有该遮挡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8445589U (zh) 电子设备
CN109151286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8158639U (zh) 移动终端
EP3789821A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extendible camera
WO2021208919A1 (zh) 电子设备
WO2020038042A1 (zh) 移动终端
CN111866317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8833765B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摄像头模组及其镜头遮挡组件
KR102120143B1 (ko) 렌즈 모듈
CN110460688A (zh) 电子设备
CN110278361B (zh) 移动终端
CN215450250U (zh) 一种防雨防尘的室外门禁装置
US108406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mechanism thereof
CN111866228B (zh) 电子设备
CN110290303B (zh) 摄像头遮闭机构及电子设备
US20180149829A1 (en) Lens module
JP2013080216A (ja) 電子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CN215934935U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