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5445B -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5445B
CN111865445B CN202010551795.0A CN202010551795A CN111865445B CN 111865445 B CN111865445 B CN 111865445B CN 202010551795 A CN202010551795 A CN 202010551795A CN 111865445 B CN111865445 B CN 111865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wireless
wireless bridge
bridge
smart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17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5445A (zh
Inventor
宋圆圆
肖都军
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17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5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5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5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5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5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2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s, e.g. of the amplitude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线网桥上连接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具有与无线网桥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平行的参照面;将智能手机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利用智能手机获取两个无线网桥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经度以及纬度。利用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α,以及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利用智能手机指示方向,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为90°‑α,以及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为90°‑β,以使P点无线网桥的参照面与Q点的无线网桥的参照面对准。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校准方式中存在校准时间过长且校准精度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桥的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网桥是利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建立通信的设备。无线网桥的内部具有天线板,通常在安装无线网桥时,需要将两个天线板的信号面对准,才可使两个天线板之间传输信号的强度最好。由于天线板设置在无线网桥的内部,因此,无法直接将两个天线板的信号面对准。目前远距离的无线网桥内天线板信号面主要是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粗略校准。通常,工作人员利用笔记本电脑或者专业测量设备获取无线网桥的空间位置之后,利用自身对空间位置以及空间角度的大致判断,来调节无线网桥的空间角度,使两个无线网桥内天线板的信号面大致对准。以上对无线网桥内天线板信号面的校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准时间非常长且校准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解决现有的校准方式存在校准时间过长且校准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用于校准两个无线网桥的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线网桥上连接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具有与无线网桥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平行的参照面;将智能手机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利用智能手机获取两个无线网桥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经度以及纬度,其中一个无线网桥所在位置定义为P点,另一个无线网桥所在位置定义为Q点,其中,P点的海拔高度为H1,经度为X1,纬度为Y1,Q点的海拔高度为H2,经度为X2,纬度为Y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高度差H,P点和Q点在东西方向上的直线距离X,以及P点和Q点在南北方向上的直线距离Y,其中,地球半径为R,令北纬的纬度值大于零,南纬的纬度值小于零;东经经度值大于零,西经的经度值小于零,则:H=|H1-H2|;X=2Rsin(|X1-X2|/2)cos[max(|Y1|,|Y2|)];Y=2Rsin(|Y1-Y2|/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Figure GDA0003517965770000021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α,以及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α=arctan(X/Y),β=arcsin(H/L);在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的过程中,保持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的朝向相对设置;利用智能手机指示方向,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为90°-α;利用智能手机指示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为90°-β,以使P点无线网桥的参照面与Q点的无线网桥的参照面对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调整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时,将智能手机水平放置,并将智能手机的水平指向应用打开,通过水平指向应用指示方向。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调整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时,将智能手机竖直放置,并将智能手机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打开,通过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指示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利用智能手机的应用“GPS工具”或“指南针”获取P点的海拔高度H1、经度X1和纬度Y1,以及Q点的海拔高度H2、经度为X2和纬度为Y2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利用智能手机的应用“指南针”或“万能指南针”指示水平面内的方向。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利用智能手机的应用“垂直仪”或“智能仪器”指示无线网桥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无线网桥,固定支架设有用于安装智能手机的固定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无线网桥设有第一卡接部,固定支架设有第二卡接部,固定支架通过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而卡接于无线网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滑槽以及设于滑槽一端的挡板,滑槽用于夹持智能手机的两相对的侧边,挡板用于挡住智能手机的一端以使智能手机固定于滑槽中。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无线网桥通过活动支架安装于立柱。
最终,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上的两个无线网桥内天线板的信号面大致对准,解决了现有的校准方式中存在校准时间过长且校准精度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P点和Q点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纬度相同而经度不同的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网桥与固定支架以及智能手机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网桥与第一卡接部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支架与第二卡接部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标记:1、无线网桥;11、第一卡接部;111、卡接槽;112、开口;113、止挡部;12、安装环;2、固定支架;21、第二卡接部;211、卡板;22、固定部;221、滑槽;222、挡板;223、弹性压片;3、活动支架;31、第一活动部;311、通孔;32、第二活动部;321、紧固带;33、中转部;331、紧固件;4、智能手机;5、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P点和Q点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网桥1与固定支架2以及智能手机4的装配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桥1的校准方法,用于校准两个无线网桥1的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无线网桥1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线网桥1上连接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具有与无线网桥1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平行的参照面;将智能手机4安装于固定支架2上,利用智能手机4获取两个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经度以及纬度,其中一个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定义为P点,另一个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定义为Q点,其中,P点的海拔高度为H1,经度为X1,纬度为Y1,Q点的海拔高度为H2,经度为X2,纬度为Y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高度差H,P点和Q点在东西方向上的直线距离X,以及P点和Q点在南北方向上的直线距离Y,其中,地球半径为R,令北纬的纬度值大于零,南纬的纬度值小于零;东经经度值大于零,西经的经度值小于零,则:H=|H1-H2|;X=2Rsin(|X1-X2|/2)cos[max(|Y1|,|Y2|)];Y=2Rsin(|Y1-Y2|/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Figure GDA0003517965770000051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α,以及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α=arctan(X/Y),β=arcsin(H/L);在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过程中,保持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的朝向相对设置;利用智能手机4指示方向,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为90°-α;利用智能手机4指示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为90°-β,以使P点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与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对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常,两个无线网桥1安装在距离几千米甚至更远距离的两根立柱上,而固定支架2就设在无线网桥1上,因此两个无线网桥1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同一网桥设备上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之间的距离。因而,两个固定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可看作是两个无线网桥1的相对位置信息。即,同一网桥设备上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上的两个无线网桥1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固定支架2上设有与天线板的信号面平行的参照面,因而,天线板的信号面的空间角度和固定支架2的参照面保持一致。如此设置,调节固定支架2的参照面,使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上的两个固定支架2的参照面对准,即可使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上的两个无线网桥1的信号面对准。
如图1所示,将其中一个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定义为P点,另一个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定义为Q点,并且建立P点和Q点的三维坐标系。三维坐标系的水平方向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用字母E、W、S和N表示。三维坐标系的竖直方向代表无线网桥1的海拔高度。
打开智能手机4具有的GPS功能的应用,即可立即获取Q点的海拔高度H1、经度X1和纬度Y1以及P点的海拔高度H2、经度X2和纬度Y2。显然,P点和Q点的海拔高度差可由公式H=|H1-H2|计算得出。P点和Q点的纬度差为|Y1-Y2|,且由于地球为近似球体,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通过简单的几何分析,即可计算出P点和Q点在南北方向(坐标轴S-N)上的距离Y=2Rsin(|Y1-Y2|/2),其中R为地球半径值,G点为地心。同样的,P点和Q点的经度差为|X1-X2|,通过简单的几何分析,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纬度相同而经度不同的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即可计算出P点和Q点在东西方向(坐标轴E-W)上的距离X=2Rsin(|X1-X2|/2)cos[max(|Y1|,|Y2|)]。其中,r=Rcos[max(|Y1|,|Y2|)]为计算相同纬度而不同经度的两点间直线距离的真实半径值。由于0°≤|Y1|≤90°且0°≤|Y2|≤90°,且0°~90°的范围内,角度越大,余弦值越小,因而选取|Y1|和|Y2|中的较大值计算出的余弦值较小,此时,X=2Rsin(|X1-X2|/2)cos[max(|Y1|,|Y2|)]为P点和Q点在东西方向(坐标轴E-W)上的最短距离。由图1即可计算出连接Q点和P点的直线相对于南北方向上的夹角α=arctan(X/Y)。同时,由图1可计算出Q点和P点的直线距离
Figure GDA0003517965770000071
以及连接Q点和P点的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β=arcsin(H/L)。
在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过程中,保持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的朝向相对设置。利用智能手机4指示水平面内的方向,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为90°-α。利用智能手机4指示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为90°-β,以使P点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与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对准。最终,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上的两个无线网桥1内天线板的信号面大致对准,解决了现有的校准方式中存在校准时间过长且校准精度不高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P点的海拔高度H1为40m,经度X1为东经120°12′,纬度Y1为北纬30°14′,Q点的海拔高度H2为440m,经度X2为东经120°13′,纬度Y2为北纬30°15′,地球半径为6371km。则可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高度差H=|H1-H2|=400m,P点和Q点在东西方向上的直线距离X=2Rsin(|X1-X2|/2)cos[max(|Y1|,|Y2|)]≈1601m,P点和Q点在南北方向上的直线距离Y=2Rsin(|Y1-Y2|/2)≈1853m,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Figure GDA0003517965770000081
则可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α=arctan(X/Y)≈40.82°,以及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arcsin(H/L)≈9.28°。在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过程中,保持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的朝向相对设置。利用智能手机4指示方向,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为90°-α=49.18°。利用智能手机4指示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为90°-β=80.72°,以使P点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与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对准。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时,将智能手机4水平放置,并将智能手机4的水平指向应用打开,通过水平指向应用指示方向。智能手机4内部的水平指向应用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即使智能手机4不处于绝对水平的位置,智能手机4的水平指向应用也可精确地指示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时,将智能手机4竖直放置,并将智能手机4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打开,通过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指示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同样的,智能手机4内部的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即使智能手机4不处于绝对竖直的位置,智能手机4的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也可精确地测量水平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利用智能手机4的应用“GPS工具”或“指南针”获取P点的海拔高度H1、经度X1和纬度Y1,以及Q点的海拔高度H2、经度为X2和纬度为Y2。“GPS工具”和“指南针”功能强大且能够为调节无线网桥1提供精确的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利用智能手机4的应用“指南针”或“万能指南针”指示水平面内的方向。“指南针”和“万能指南针”指示精确,可使无线网桥1的调节更加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利用智能手机4的应用“垂直仪”或“智能仪器”指示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垂直仪”和“智能仪器”指示精确,可使无线网桥1的调节更加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网桥1与固定支架2以及智能手机4的装配图,图5为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网桥1与第一卡接部11的连接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桥设备,该网桥设备包括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可拆卸地连接于无线网桥1,且固定支架2设有用于安装智能手机4的固定部22。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网桥1上设有固定支架2,且固定支架2具有用于安装智能手机4的固定部22。因此在校准无线网桥1的过程中可将智能手机4置于固定支架2上,利用智能手机4等工具获取无线网桥1的空间位置信息,而无需全程手持智能手机4进行校准操作。从而使得校准无线网桥1的操作更加简便。同时,固定支架2与无线网桥1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固定支架2的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支架2与第二卡接部21的连接结构图。无线网桥1设有第一卡接部11,固定支架2设有第二卡接部21,固定支架2通过第二卡接部21与第一卡接部11卡接配合而卡接于无线网桥1。固定支架2和无线网桥1是可拆卸连接的,且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卡接的方式连接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通过在无线网桥1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1,以及在固定支架2上设置第二卡接部21,固定支架2通过第二卡接部21与第一卡接部11卡接配合而卡接于无线网桥1。在网桥设备的装配过程中,可直接将固定支架2卡接于无线网桥1,实现固定支架2和无线网桥1的固定连接。在网桥设备需要进行拆卸时,只需将固定支架2从无线网桥1上卸下即可。卡接的优点在于可多次重复使用而不会影响网桥设备的性能,同时卡接的装配和拆卸过程都较为简单。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还可以通过紧固件331连接,紧固件331连接的连接强度大,可使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牢固连接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卡接部11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卡接槽111,第二卡接部21包括卡板211,卡板211的两相对的侧边卡接在卡接槽111内。卡接槽111和卡板211的设计十分简单,且连接效果较好。通过卡接槽111和卡板211的活动配合即可实现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1设有卡接孔,第二卡接部21包括插舌。固定支架2通过第二卡接部21上的插舌插入卡接孔即可实现与无线网桥1的卡接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卡接槽111的一端设有开口112,另一端设有止挡部113,卡板211通过开口112卡入卡接槽111,且被止挡部113止挡于卡接槽111内。在无线网桥1和固定支架2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固定支架2上的卡板211通过卡接槽111的开口112卡入无线网桥1上的卡接槽111内,利用卡板211和卡接槽11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卡板211与卡接槽111的相对固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卡板211施加外力作用,使卡板211相对卡接槽111移动。而通过在卡接槽111远离开口112的一端设置止挡部113,可使卡板211移动至止挡部113时停止移动,避免卡板211脱离卡槽而影响固定支架2和无线网桥1的装配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二卡接部21和固定部22分别位于固定支架2的两相对的侧面上。由于第二卡接部21用于连接无线网桥1上的第一卡接部11,而固定部22用于固定智能手机4。因而,第二卡接部21和固定部22分别位于固定支架2的两相对的侧面上,固定支架2与智能手机4的装配连接以及固定支架2与无线网桥1的装配连接互不影响。如此设置,充分利用了固定支架2的使用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部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滑槽221以及设于滑槽221一端的挡板222,滑槽221用于夹持智能手机4的两相对的侧边,挡板222用于挡住智能手机4的一端以使智能手机4固定于滑槽221中。通过在固定部22设置滑槽221,可使智能手机4通过滑槽221安装于网桥设备上,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滑槽221与智能手机4间的摩擦力较小,因而安装过程中,滑槽221不会对智能手机4造成损伤。并且,滑槽221用于夹持智能手机4的两相对的侧边,因此,智能手机4的屏幕可露出所述固定部22,有利于对智能手机4的屏幕进行操作。同时,滑槽221的一端设置有挡板222,且挡板222用于挡住智能手机4的一端以使智能手机4固定于滑槽221中。如此设置,可使智能手机4被限制在固定部22的滑槽221内,防止智能手机4掉落。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部22还包括弹性压片223,弹性压片223从一侧压紧智能手机4。当调整智能手机4的角度,且滑槽221远离挡板222的另一端朝下时,智能手机4有滑出滑槽221而发生掉落的风险。此时,通过设置弹性压片223,在弹性压片223的弹力作用下,智能手机4紧贴于固定支架2的表面,并且固定支架2会对智能手机4提供静摩擦力作用,避免智能手机4从滑槽221中掉落。如此设置,智能手机4与固定部22的装配将会更加牢固。若要从固定部22内取出智能手机4,只需朝远离智能手机4的一端拨动弹性压片223,即可将智能手机4从滑槽221中取出。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弹性压片223一端连接于挡板222,弹性压片223的另一端朝向背离挡板222的方向延伸。智能手机4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弹性压片223一端连接挡板222,另一端朝向背离挡板222的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使弹性压片223与固定支架2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有利于为智能手机4在滑槽221内的装配。
优选的,弹性压片223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的弹性压片223弹性形变能力较强,能提供较大的夹持力,使智能手机4牢固地安装于固定部22处。同时,塑料材质的弹性压片223质地较软,不易划伤智能手机4,有利于保护智能手机4的屏幕。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网桥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无线网桥1的活动支架3,无线网桥1通过活动支架3安装于立柱5。通过固定在固定部22的智能手机4可获取无线网桥1的空间位置信息,利用智能手机4获取的无线网桥1的空间位置信息,再通过连接无线网桥1和立柱5的活动支架3来调节无线网桥1空间位置,达到对无线网桥1的校准目的。活动支架3可同时连接无线网桥1和立柱5,并且可灵活地调节无线网桥1相对于立柱5的空间角度,空间角度包括无线网桥1在水平面内的角度以及无线网桥1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通过设置活动支架3,无线网桥1的调节变得十分简单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活动支架3包括第一活动部31和第二活动部32,以及连接第一活动部31和第二活动部32的中转部33;第一活动部31用于连接立柱5,第二活动部32连接无线网桥1;中转部33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动部3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二活动部32能够相对于中转部33在水平面内转动。通过设置第一活动部31、第二活动部32和中转部33,并且中转部33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动部3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二活动部32能够相对于中转部33在水平面内转动。又因为第一活动部31用于连接立柱5,第二活动部32连接无线网桥1,以及中转部33连接第一活动部31和第二活动部32。因此,通过调节中转部33相对于第一活动部31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便可实现无线网桥1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调节;通过调节第二活动部32相对于中转部33在水平面内的角度,便可实现无线网桥1在水平面内的角度调节。如此设置,最终可实现无线网桥1空间角度的调节。活动支架3设置为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活动部31、第二活动部32和中转部33,有利于网桥设备根据需要灵活调节第一活动部31、第二活动部32和中转部33的相对位置,从而方便快捷地实现无线网桥1空间角度的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活动部31与中转部33连接的一端设有圆弧形的通孔311,中转部33对应设置有紧固件331,紧固件331可活动地安装于通孔311内,通过调节紧固件331在通孔311中的位置调节中转部33相对于第一活动部31的转动角度。因而,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动部31的通孔311与设置在中转部33的紧固件331的活动配合,即可调节中转部33相对于第一活动部31的转动角度;同时由于中转部33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动部3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因而通过紧固件331与通孔311的活动配合可实现无线网桥1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调节。同时,紧固件331可对具有通孔311的第一活动部31施加较大的紧固作用力,使网桥设备的中转部33与第一活动部31牢固连接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活动部32设置为紧固带321,无线网桥1设有安装环12,紧固带321穿过安装环12将无线网桥1箍紧在中转部33上,且紧固带321松紧可调。如此设置,第二活动部32相对于中转部33在水平面内转动将变得简单高效。进一步地,紧固带321可以是金属带,通过紧固件331,如相配合的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紧固带321还可以是具有一定弹力的弹力带,弹力带可利用自身的弹力作用紧箍在中转部33上。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用于校准两个无线网桥(1)的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桥(1)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网桥(1)上连接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具有与所述无线网桥(1)内部天线板的信号面平行的参照面;
将智能手机(4)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上,利用所述智能手机(4)获取两个所述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经度以及纬度,其中一个所述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定义为P点,另一个所述无线网桥(1)所在位置定义为Q点,其中,P点的海拔高度为H1,经度为X1,纬度为Y1,Q点的海拔高度为H2,经度为X2,纬度为Y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高度差H,P点和Q点在东西方向上的直线距离X,以及P点和Q点在南北方向上的直线距离Y,其中,地球半径为R,令北纬的纬度值大于零,南纬的纬度值小于零;东经经度值大于零,西经的经度值小于零,则:
H=|H1-H2|;
X=2Rsin(|X1-X2|/2)cos[max(|Y1|,|Y2|)];
Y=2Rsin(|Y1-Y2|/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
Figure FDA0003517965760000011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α,以及P点和Q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
α=arctan(X/Y);
β=arcsin(H/L);
在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过程中,保持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的朝向相对设置;
利用所述智能手机(4)指示方向,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为90°-α;
利用所述智能手机(4)指示所述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分别调整P点和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为90°-β,以使P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与Q点的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南北方向的夹角时,将所述智能手机(4)水平放置,并将所述智能手机(4)的水平指向应用打开,通过水平指向应用指示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时,将所述智能手机(4)竖直放置,并将所述智能手机(4)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打开,通过测量水平角度的应用指示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智能手机(4)的应用“GPS工具”或“指南针”获取P点的海拔高度H1、经度X1和纬度Y1,Q点的海拔高度H2、经度X2和纬度Y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智能手机(4)的应用“指南针”或“万能指南针”指示水平面内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智能手机(4)的应用“垂直仪”或“智能仪器”指示所述无线网桥(1)的参照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俯仰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无线网桥(1),所述固定支架(2)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智能手机(4)的固定部(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桥(1)设有第一卡接部(11),所述固定支架(2)设有第二卡接部(21),所述固定支架(2)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2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卡接配合而卡接于所述无线网桥(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滑槽(221)以及设于所述滑槽(221)一端的挡板(222),所述滑槽(221)用于夹持所述智能手机(4)的两相对的侧边,所述挡板(222)用于挡住所述智能手机(4)的一端以使所述智能手机(4)固定于所述滑槽(22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桥(1)通过活动支架(3)安装于立柱(5)。
CN202010551795.0A 2020-06-17 2020-06-17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Active CN111865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795.0A CN111865445B (zh) 2020-06-17 2020-06-17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795.0A CN111865445B (zh) 2020-06-17 2020-06-17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445A CN111865445A (zh) 2020-10-30
CN111865445B true CN111865445B (zh) 2022-04-08

Family

ID=7298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1795.0A Active CN111865445B (zh) 2020-06-17 2020-06-17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544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316751U (zh) * 2018-05-23 2019-01-01 青岛赛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调试无线网桥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8217B2 (en) * 2003-08-15 2009-07-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lizing host location information across smart bridge topology changes
US7102513B1 (en) * 2004-01-23 2006-09-05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installation and alignment mode for wireless bridges
DE102011112902A1 (de) * 2011-09-08 2013-03-14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zum Prüfen einer Antennenspule
CN204650288U (zh) * 2015-04-30 2015-09-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无线网桥自动测向和调整系统
CN104820441A (zh) * 2015-04-30 2015-08-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无线网桥自动测向和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8064121A (zh) * 2017-11-01 2018-05-22 江门市拓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且低风阻受力的网桥壳体结构
CN110505139A (zh) * 2019-09-17 2019-11-26 兰州立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桥及网桥配对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316751U (zh) * 2018-05-23 2019-01-01 青岛赛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调试无线网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445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2629A (zh) 基于多方向偏振光导航传感器的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2168990B (zh) 惯性定向设备的高精度检测标定装置及其检测标定方法
CA2925850C (en) Target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EP3059603A1 (en) Antenna azimuth alignment monitor
CN103513230A (zh) 使用往返延迟和到达角的位置确定
CN110873578B (zh) 一种基于转台传递的六面体棱镜和imu安装误差标定方法
US4311382A (en) Universally adjustable ranging target and retro-reflector housing bracket
WO2016165295A1 (zh) 动中通卫星天线倾角校准过程中零点漂移值的测量方法
CN110926468A (zh) 基于传递对准的动中通天线多平台航姿确定方法
CN109631828B (zh) 基于立方棱镜的相邻空间坐标系的坐标轴夹角的检测方法
US10530051B2 (en) Antenna alignment device and methods for aligning antennas
CN201955097U (zh) 惯性定向设备的检测标定系统
US7095378B1 (en) Satellite dish sighting apparatus and alignment system
CN111865445B (zh)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
US6621460B2 (en) Instrument align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08051769A (ja) 方位測定装置
CN201983799U (zh) 一种惯性定向设备的高精度检测标定装置
CN201955098U (zh) 惯性定向设备的高精度检测标定装置
CN204925404U (zh) 目标定位装置
CN110058091B (zh) 基于坐标旋转的天线伺服系统标校方法
US3517445A (en) Opto-mechanical alignment apparatus
US3163935A (en) Mechanical coordinate converter
CN2650063Y (zh) 快速定位定时经纬仪
CN107976204B (zh) 一种星载二维指向机构星下点的标定方法
CN205581292U (zh) 一种雷达天线校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