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1142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1142A
CN111861142A CN202010603850.6A CN202010603850A CN111861142A CN 111861142 A CN111861142 A CN 111861142A CN 202010603850 A CN202010603850 A CN 202010603850A CN 111861142 A CN111861142 A CN 111861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information
execu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valua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38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xa Wei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ikesa Aging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ikesa Aging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ikesa Aging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38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1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1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1142A/zh
Priority to JP2021065377A priority patent/JP7004985B1/ja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G06N20/10Machine learning using kernel methods, e.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为了选择与对象者状态更相适的任务,本发明具备:评价结果获取部(111),其获取评价结果信息,其中评价结果信息表示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任务选择部(112),其参照存储装置(12)中存储的导出模型(M1),从有可能让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中选出与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导出模型(M1)用以基于评价结果而从多个任务中导出要让对象者实施的实施任务。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择要让对象者实施的任务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选择要让对象者实施的任务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将被介护者作为对象者并对含有要让被介护者实施的任务的护理计划加以选择的技术。该技术中,针对输入的被介护者状况,从预先设定的护理计划当中找出介护度改善几率更高的护理计划来输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布第2018/030340号(2018年2月15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预先设定的护理计划中并非一定会含有与被介护者状态充分相适的任务。为了选择与对象者状态更相适的任务,专利文献1披露的技术仍有改善余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来解决上述的问题,目的在于实现一种选择与对象者状态更相适的任务的技术。
(用以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评价结果获取部,其获取评价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任务选择部,其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出模型,从有可能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选出与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所述导出模型用以基于所述评价结果来从多个所述任务中导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所述实施任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选择与对象者状态更相适的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性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性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评估结果输入画面的具体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第1规则的具体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第2规则的具体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第3规则的具体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基于第3规则的实施任务选择处理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目标画面的具体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制约信息的具体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日程安排画面的具体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日程安排画面的其他具体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日程安排修正画面的具体例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日程安排修正画面的其他具体例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日程安排修正画面的其他具体例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其他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性结构框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实施结果输入画面的具体例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建议信息显示画面的具体例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性结构框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1。
<信息处理系统1的概要>
图1是信息处理系统1的功能性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系统1包含服务器10及由用户操作的用户终端20。服务器10是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这里,虽然图1中示出了1个用户终端20,但信息处理系统1包含的用户终端20的数量并无限定。信息处理系统1也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
服务器10与用户终端20经由网络N1而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连。网络N1为有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无线LAN、互联网、公共线路网、移动数据通信网、或它们的组合。
信息处理系统1获取表示对象者状态评价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并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出模型,从有可能让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选出与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该导出模型用来基于评价结果而从该多个任务中导出要让对象者实施的实施任务。
这里,对象者是指要对任务进行实施的人物。例如,作为对象者的一例,可举出被介护者、受伤者及残障者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任务”是指有可能让对象者实施的行动,“实施任务”是指多个任务中的需要让对象者实施的行动。作为任务的一例,例如有为了提高对象者的身体机能、生活能力等而进行的行动,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作为对用户终端20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一例,可举出护理管理员、介护师、家属、人体理学治疗师、人体机能训练师以及护士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服务器10的功能性结构>
如图1所示,服务器10包含控制部11和存储部12。控制部11包含评价结果获取部111和任务选择部112。
存储部12可存储导出模型M1。
导出模型M1用来基于对象者状态的评价结果而从有可能让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中导出要让对象者实施的实施任务。
导出模型M1可以是经过了机器学习的学习后模型。该情况下,经过了机器学习的导出模型M1接收评价结果信息,并输出表示实施任务的信息。另外,导出模型M1也可以是基于规则的模型。该情况下,导出模型M1含有将评价结果与实施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规则。
这里,若导出模型M1通过机器学习来生成,那么可以运用公知的学习算法。作为该学习算法,例如可举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或深度学习(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GAN:GenerativeAdversarial Network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导出模型M1不仅可以通过教授式学习来生成,还可通过无教授式学习、半教授式学习等来生成。
评价结果获取部111获取表示对象者状态评价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
任务选择部112参照导出模型M1,从多个任务之中选出要让对象者实施的实施任务。
<用户终端20的功能性结构>
图1中,用户终端20包含控制部21和存储部22。
控制部21获取表示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评价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以下,将用户通过输入装置进行的输入简称为用户输入。另外,控制部21将评价结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并将服务器10发送过来的实施任务显示到显示装置上。以下,将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简称为显示。另外,将显示装置上显示的信息称为显示内容。
存储部22可存储与服务器10之间的收发信息。
<信息处理方法S1>
以下详细说明信息处理系统1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S1。图2是信息处理方法S1的流程图。
(步骤S101)
步骤S101中,用户终端20的控制部21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获取表示对象者状态评价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10。
(步骤S102)
步骤S102中,服务器10的评价结果获取部111获取从用户终端20发送过来的评价结果信息。
(步骤S103)
步骤S103中,任务选择部112参照导出模型M1,从多个任务中选择要让对象者实施的实施任务。另外,任务选择部112将选出的实施任务存储至存储部12。此外,任务选择部112将选出的实施任务发送给用户终端20。
(步骤S104)
步骤S104中,用户终端20的控制部21显示从服务器10发送过来的实施任务。
至此,信息处理系统1结束信息处理方法S1。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参照导出模型M1,从多个任务中选择与对象者状态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因此能显示与对象者状态更相适的实施任务。
〔实施方式2〕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说明将被介护者作为对象者时的一方案。这里,为便于说明,对于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赋以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1A的功能性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信息处理系统1A包含服务器10A和2个用户终端20A。服务器10A为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若2个用户终端20A需要各自区别,则可将它们称为用户终端20A-1、20A-2。
用户终端20A的用户是参与被介护者的介护的介护人员。介护人员包括对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进行规划的护理管理员、和实际进行介护的介护师。用户终端20A-1为护理管理员操作的终端。用户终端20A-2为介护师操作的终端。以下,将用户终端20A-1的用户称为护理管理员,将用户终端20A-2的用户称为介护师。
这里,虽然图3中示出的用户终端20A-1、20A-2各为1个,但信息处理系统1A包含的用户终端20A-1、20A-2的数量并无限定。信息处理系统1A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A-1,也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A-2。
服务器10A及各用户终端20A经由网络N1而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连。
<服务器10A的功能性结构>
如图3所示,服务器10A包含控制部11A和存储部12A。控制部11A包含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任务选择部112A、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
存储部12A可存储导出模型M1A、制约信息D1A。导出模型M1A是基于规则的模型,其用来根据被介护者状态的评估结果而导出实施任务。导出模型M1A含有第1规则R1、第2规则R2、第3规则R3。制约信息D1A表示多个任务各自所能实施的时期的相关制约。导出模型M1A、制约信息D1A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获取表示被介护者状态评估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在此,设想1个评价结果信息表达的是就1个评估项目的评估结果。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获取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
任务选择部112A参照导出模型M1A,从有可能让被介护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中,选出与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估结果相适的1个或多个实施任务。这里,评价结果信息与实施任务未必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参照导出模型M1A来进行的选择处理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通过参照制约信息D1A来生成日程安排,该日程安排表示要让被介护者完成的实施任务的实施时期。
<用户终端20A的功能性结构>
图1中,用户终端20A包含控制部21A和存储部22A。若控制部21A需要根据其包含在用户终端20A-1和用户终端20A-2的哪一方中来区别,那么可将之分别称为控制部21A-1、控制部21A-2。若存储部22A需要根据其包含在用户终端20A-1和用户终端20A-2的哪一方中来区别,那么可以将之分别称为存储部22A-1、存储部22A-2。
(登录了的用户)
用户终端20A能由登录了的用户来使用。登录了的用户被赋予了账户信息。在此,登录了的用户为护理管理员或介护师。护理管理员或介护师通过向用户终端20A输入账户信息来使用用户终端20A。
用户登录处理及账户信息管理处理例如可由管理用户的装置来执行。管理用户的装置可以是用户终端20A本身,也可以是服务器10A,还可以是其他服务器(未图示)。在用户登录处理中,管理用户的装置生成该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将该账户信息与权限对应地存储。
用户终端20A的控制部21A从管理用户的装置获取与输入了的账户信息相对应的权限。控制部21A按照获取的权限进行工作。以下,将与账户信息相对应的权限也称为“赋予用户的权限”。
(第1权限及第2权限)
赋予用户的权限包括第1权限及第2权限。
第1权限例如赋予护理管理员。第2权限例如赋予介护师。用户终端20A-1是拥有第1权限的护理管理员所操作的终端。用户终端20A-2是拥有第2权限的介护师所操作的终端。
第1权限包含评估结果输入权限、日程安排阅览权限、及日程安排修正权限。第1权限与护理管理员的账户信息构成对应。第2权限包含日程安排阅览权限,但不包含评估结果输入权限及日程安排修正权限。第2权限与介护师的账户信息构成对应。
若是护理管理员向控制部21A输入了与第1权限对应的账户信息,则控制部21A作为控制部21A-1来发挥功能。另外,若是介护师向控制部21A输入了与第2权限对应的账户信息,则控制部21A作为控制部21A-2来发挥功能。
控制部21A-1获取由护理管理员输入过来的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另外,控制部21A-1将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A,并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日程安排。另外,控制部21A-1获取由护理管理员输入过来的表示日程安排修正的修正信息。另外,控制部21A-1将修正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A,并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更新后的日程安排。
控制部21A-2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日程安排、更新后的日程安排。
存储部22A存储与服务器10A之间的收发信息。
<信息处理方法S2>
以下详细说明信息处理系统1A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S2。信息处理方法S2由服务器10A、以及护理管理员操作的用户终端20A-1来执行。图4是信息处理方法S2的流程图。
(步骤S201)
步骤S201中,用户终端20A-1的控制部21A-1基于护理管理员的输入操作,获取表示被介护者状态评估结果的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并将之发送给服务器10A。这里,控制部21A-1将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与此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一同发送。
(评估结果输入画面)
图5是用户终端20A-1上显示的评估结果输入画面的一个例图(画面G1)。
在此,画面G1是用来输入被介护者“X”的状态评估结果的画面。画面G1根据从多个被介护者的一览中选择被介护者“X”的这一用户操作来显示。
画面G1包含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选项U1~U6。UI选项U1~U5受理与各评估项目对应的评估结果的输入操作。UI选项U1例如可以是文本输入框,通过该文本输入框,能输入被介护者的一天的摄取水份量来作为与评估项目“水份量”对应的评估结果。另外,UI选项U2可以是能选择“是”或“否”来作为与评估项目“是否可以站5秒钟”对应的评估结果的单选按钮。另外,UI选项U3可以是能选择“步行”或“轮椅”来作为与评估项目“室内移动方式”对应的评估结果的单选按钮。另外,UI选项U4可以是能选择“自立”或“辅助”或“部分辅助”来作为与评估项目“室内移动辅助”对应的评估结果的单选按钮。另外,UI选项U5可以是能选择“清醒”或“昏睡”来作为与评估项目“意识程度”对应的评估结果的单选按钮。
UI选项U6受理对输入内容加以确定的指示操作。控制部21A-1当受理了用户对UI选项U6进行的操作时,则将UI选项U1~U5的各输入内容所示的各评价结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A。另外,当受理了用户对UI选项U6进行的操作时,显示内容从画面G1跳转为后述画面G2。
(步骤S202)
步骤S202中,服务器10A的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获取从用户终端20A-1发送过来的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以及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另外,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将获取的各评价结果信息、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获取时刻,以它们彼此构成对应的方式存储至存储部12A。
(步骤S203~S208)
通过步骤S203~S208的处理,任务选择部112A从多个任务之中,提取根据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估结果且基于第1规则R1和第2规则R2而导出的1个以上的任务。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通过参照第3规则R3,从上述提取出的1个以上的任务之中,选出用来达成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前的目标的任务,来作为实施任务。第1规则R1、第2规则R2、第3规则R3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另外,通过步骤S203~S208的处理,任务选择部112A从多个任务之中,提取除了上述根据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估结果且基于第1规则R1及第2规则R2而导出的任务以外的、1个以上任务。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通过参照第3规则R3,从上述提取出的1个以上任务之中,选出用来达成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后的目标的任务,来作为实施任务。
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通过步骤S203~S208的处理,就每一属性来选择实施任务。属性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以下详细说明这些步骤。
(步骤S203)
步骤S203中,任务选择部112A参照第1规则R1,从被介护者能够争取的多个目标当中,提取与步骤S202中获取的1个或多个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估结果相适的1个或多个目标。
(第1规则R1)
第1规则R1用来从被介护者(对象者的一例)能够争取的多个目标中导出与评估结果(评价结果的一例)对应的目标。
图6是第1规则R1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第1规则R1包含评估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任务选择部112A可通过参照第1规则R1,来选出与步骤S202中获取的各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估结果相对应的目标。这里,图6中虽然示出了1个评估结果与1个目标相对应的例子,但1个评估结果也可与多个目标相对应。
(目标)
在此,“目标”是指被介护者为了改善自身状态而能够争取的事项。图6所示的第1规则R1例如包含了“评估结果'意识程度:昏睡'”与“目标'意识苏醒'”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其说明了“意识苏醒”这一目标就是被介护者为了改善“意识程度为昏睡”这一状态而能够争取的事项。另外,第1规则R1例如包含了“评估结果'室内移动方式:轮椅'”与“目标'保持站姿'”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其说明了“保持站姿”这一目标就是被介护者为了改善“室内移动方式为轮椅”这一状态而能够争取的事项。
(步骤S204)
步骤S204中,任务选择部112A参照第2规则R2,从有可能让被介护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提取与步骤S203中提取出的1个或多个目标相适的1个以上的任务。
(第2规则R2)
第2规则R2用来导出为了达成目标而要实施的任务。
图7是第2规则R2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第2规则R2包含目标与任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另外,各任务具有多类属性中的至少1类。任务选择部112A可通过参照第2规则R2,来提取与步骤S203中提取出的各目标相对应的任务。这里,例如可以如同图7所示的目标A及任务1那样,1个目标与1个任务相对应。另外,例如也可如同图7所示的目标D及任务3、4那样,1个目标与多个任务相对应。该情况下,任务选择部112A将与1个目标相对应的多个任务分别提取。
(任务)
所谓“任务”,是指为了达成目标而有可能让被介护者实施的行动。图7所示的第2规则R2例如包含了“目标A'意识苏醒'”与“任务1'水500毫升/天'”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其说明为了达成“意识苏醒”这一目标A而有可能让被介护者实施“每日摄取水500毫升”这一任务1。另外,第2规则R2包含了“目标D'保持站姿'”与“任务3'水1500毫升/天'”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以及“目标D'保持站姿'”与“任务4'站姿练习'”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其说明了,作为为了达成“保持站姿”这一目标D而有可能让被介护者实施的任务,有“每日摄取水1500毫升”这一任务3以及“站姿练习”这一任务4。
(属性)
如图7所示,各任务具有多类属性中的至少1类。多类属性例如可以事先根据任务内容间的类似性来设定。例如,作为多类属性的例子,可举出“水”、“步行”、“餐食”、“排泄”、“洗澡”、“睡眠”等,但不限这些。
(步骤S205~S207)
任务选择部112A就多类属性的每一类来执行步骤S205~S207的处理。
(步骤S205)
步骤S205中,任务选择部112A判断在步骤S204提取出的1个或多个任务之中是否存在具有相应属性的任务。若此步骤为“是”,则执行下一步骤S206的处理。若此步骤为“否”,则执行后述步骤S207的处理。
(步骤S206)
步骤S206中,任务选择部112A通过参照第3规则R3,从在步骤S204提取出的任务中的具有相应属性的任务之中,选出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前的目标相对应的任务。这里,“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前的目标”是“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前的目标”的一例。
(第3规则R3)
第3规则R3用来导出多个目标的指定达标顺序。在此,有时规定如下的指定达标顺序为佳:先达成多个目标中任意两目标的其中一方,然后再达成另一方目标。通过第3规则R3,可针对被介护者能够争取的多个目标中的任意几个目标,导出它们的指定达标顺序。
图8是说明第3规则R3的一个例图。如图8所示,第3规则R3可以通过定向流程图来表达,该定向流程图中,表达目标的节点按照指定达标顺序来相连。图8中,矩形框所示的各节点代表多个目标中的某个目标。箭头所示各分岔的朝向代表指定达标顺序。本例中,最好是先完成分岔的起始节点所示的目标,然后再争取完成结束节点所示的目标。例如,若结束节点所示的目标的难度比起始节点所示的目标的难度大,则规定成上述的指定达标顺序。
本例中,例如目标C“保持坐姿”的难度低于目标D“保持站姿”,因此以先达成目标C,然后再争取达成目标D“保持站姿”为佳。另外,目标D“保持站姿”的难度低于目标E“提高步行能力”,因此以先达成目标D,然后再争取达成目标E为佳。
图8中,各节点所附带的虚线对话框代表在第2规则R2下与该节点所示的目标构成对应的任务。另外,带阴影点的虚线对话框代表步骤S204中提取出的任务。本例中,提取出了任务1、2、4、5、6、10。但图8中的这些虚线对话框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并非指第3规则R3中包含了与各目标对应的任务的相关信息。
图9是参照图8所示的第3规则R3,就每一属性来选择的实施任务的一个例图。
(属性“水”的相关实施任务)
图8的例中,在步骤S204提取出了具备属性“水”的任务1、2、4。在此,在第2规则R2下,任务1与目标A相对应,任务2与目标B相对应,任务4与目标D相对应。目标A、B、D中,目标A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前。于是,如图9所示,任务选择部112A从提取出的具备属性“水”的任务1、2、4当中,选择与指定达标顺序最靠前的目标A相对应的任务1。
(属性“步行”的相关实施任务)
图8的例中,在步骤S204提取出了具备属性“步行”的任务5、6。在此,在第2规则R2下,任务5与目标D相对应,任务6与目标E相对应。目标D、E中,目标D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前。于是,如图9所示,任务选择部112A从提取出的具备属性“步行”的任务5、6当中,选择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前的目标D相对应的任务5。
(属性“排泄”的相关实施任务)
图8的例中,在步骤S204提取出了具备属性“排泄”的任务10。由于提取出的具备该属性的任务10仅为1个,因此也可以说该任务10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前的目标相对应。于是,如图9所示,任务选择部112A从提取出的任务之中,选择具备属性“排泄”的任务10。
(步骤S207)
步骤S207中,任务选择部112A通过参照第3规则R3,从具备其他属性(即,上述提取出的任务所均不具备的属性)的任务之中,选出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后的目标相对应的任务。这里,“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后的目标”是“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后的目标”的一例。
(属性“餐食”的相关实施任务)
图8的例中,在任务选择部112A通过步骤S204提取出的任务1、2、4、5、6、10中,并无具备属性“餐食”的任务。具备属性“餐食”的任务是未在步骤S204提取的任务7、8、9。任务7与目标F相对应,任务8与目标G相对应,任务9与目标H现对应。于是,如图9所示,任务选择部112A从具备属性“餐食”的任务7、8、9当中,选择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最靠后的目标H相对应的任务9。
在此,关于根据被介护者状态评估结果提取出的任务所不具备的属性,与具有该属性的任务相对应的目标很可能均已达成。例如,根据评估结果提取出的任务如果不具备属性“餐食”,那么该被介护者很可能已达成了与全部的餐食任务相对应的目标。但如果不实施与已达成的目标相对应的任务,则被介护者的状态有可能后退而前功尽弃。对此,任务选择部112A从具备本次提取出的任务所不具备的属性的任务之中,选出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后的目标相对应的任务。即使该目标在指定达标顺序上靠后,被介护者也由于曾经达成过该目标而能容易地实施上述选出的任务。被介护者通过实施该任务,便能提高维持住已达标状态的可能性。
如此,就各个属性来进行的步骤S205~S207的处理结束后,则执行下一步骤S208的处理。
(步骤S208)
步骤S208中,任务选择部112A将步骤S206及S207中选出的任务选作实施任务。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将选出的实施任务,以与步骤S202中获取的被介护者识别信息构成对应的方式,存储至存储部12A。
(步骤S209)
步骤S209中,任务选择部112A确定出与步骤S208中选出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目标。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将表示确定出的目标的信息,以与被介护者识别信息构成对应的方式,存储至存储部12A。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将表示确定出的目标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20A-1。
例如,在图9的例中,任务1、5、9、10被选作了实施任务。根据图7所示的第2规则R2来看,任务1与目标A相对应,任务5与目标D相对应,任务9与目标H相对应,任务10与目标I相对应。于是,任务选择部112A将表示目标A、D、H、I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20A-1。
(步骤S210)
步骤S210中,用户终端20A-1的控制部21A-1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表示目标的信息。
(目标的画面例)
图10是用户终端20A-1上显示的目标的一例画面(画面G2)。画面G2示出了根据评估结果所确定出的目标。
画面G2中包含目标A、D、H、I以及UI选项U7。目标A“意识苏醒”与就属性“水”而选出的实施任务1相对应。目标D“保持站姿”与就属性“步行”而选出的实施任务5相对应。目标H“参与共同饮食”与就属性“餐食”而选出的实施任务9相对应。目标I“用厕引导”与就属性“排泄”而选出的实施任务10相对应。
UI选项U7受理跳转至后述画面G3的指示。例如,用户确认了画面G2上显示出的目标后,便对UI选项U7进行操作。当受理了用户对UI选项U7进行的操作时,显示画面便从画面G2跳转为后述画面G3。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显示目标的画面,能提高护理管理员及介护师对介护目的的认识。理由在于,护理管理员及介护师通过画面G2上目视确认目标,便能明确理解为何要让被介护者实施遵照后述画面G3、G4中显示的日程安排的实施任务。
(步骤S211)
步骤S211中,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通过参照制约信息D1A来生成日程安排,该日程安排中示有要让被介护者完成实施任务的时期。另外,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将生成的日程安排,以与被介护者识别信息构成对应的方式,存储至存储部12A。另外,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将生成的日程安排发送给用户终端20A-1。
(制约信息D1A)
图11是制约信息D1A的一例说明图。如图11所示,制约信息D1A包含任务与该任务的实施可能时期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实施可能时期例如由时刻、星期几、日期、或它们的组合来表达。例如,任务1与作为实施可能时期的时刻范围“12:00~13:00”相对应。另外,任务2与作为实施可能时期的时刻“9:00”相对应。除了这些例子外,实施可能时期例如可以是“星期一”、“星期二的16:00~17:00”、“月末”、“月末的白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制约信息D1A也可进而包含任务与实施该任务的所要时间长度(例如、15分钟、1时间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这里,虽然图11中示出了1个任务与1个实施可能时期相对应的例子,但制约信息D1A也可包含1个任务与多个实施可能时期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以步骤S208中选出的1以上实施任务满足制约信息D1A的方式,生成日程安排。
(步骤S212)
步骤S212中,用户终端20A-1的控制部21A-1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画面例1)
图12是用户终端20A-1上显示的日程安排画面的例图(画面G3)。画面G3示出了按照评估结果选出的多个实施任务的一周日程安排。
本例中,画面G3表示的是从2月23号周日至2月29号周六的一周日程安排。画面G3包含区域A1。区域A1是包含1天日程安排的区域。区域A1中含有UI选项U8。
区域A1中含有表示日期的UI选项U8、以及被安排在该日的按实施时间顺序配置的实施任务的信息。另外,UI选项U8受理该日的详细日程安排的显示指示操作。当受理了对UI选项U8的操作时,显示内容便从画面G3跳转为后述画面G4。
区域A1中,例如含有文字“洗漱换衣”的矩形框表示了在上午7点至上午8点的时段中分配有实施任务“洗漱、换衣”。另外,含有文字“早餐喝水”的矩形框表示了在上午8点至9点的时段中分配有实施任务“早餐”、实施任务“喝水”。这里,区域A1中还含有诸如“起床”、“打扫房间卫生”等这些除了任务选择部112A所决定的成为选择对象的多个任务以外的任务。像这样,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也可以在日程安排中加入除了成为选择对象的多个任务以外的任务。例如,关于除了成为选择对象的多个任务以外的任务的一例,有诸如“起床”、“休息”等必须由被介护者实施的任务。另外,作为其他一例,有诸如“打扫房间卫生”等介护师所要实施的任务。
(日程安排画面例2)
图13是用户终端20A-1中显示的日程安排画面的其他例图(画面G4)。画面G4表示了被介护者的1天日程安排。
本例中,画面G4表示了2月23日周日的日程安排。画面G4含有区域A2和区域A3。
区域A2中含有表示一周中各日的UI选项U10。被强调显示的UI选项U10表示当前正显示的日。其他UI选项U10用于受理显示日的切换操作。
区域A3中含有UI选项U11。UI选项U11表示需要在此日实施的各实施任务。UI选项U11按照实施时间顺序排列。UI选项U11包含表示实施任务名称和实施时期的信息。UI选项U11受理相应实施任务的修正操作。修正操作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步骤S213)
步骤S213中,控制部21A-1受理对显示出的日程安排进行修正的操作。另外,控制部21A-1基于修正操作,将表示修正内容的修正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A。另外,控制部21A-1还在修正信息中加入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
(日程安排的修正操作例1:追加及删除)
图14是用户终端20A-1上显示的日程安排修正画面的例图(画面G5)。画面G5可受理实施任务的追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画面G5除了包含与画面G4相同的画面构成要素外,还包含UI选项U13、U14。UI选项U13受理对UI选项U11所示的实施任务进行删除的操作。例如,画面G5若是显示在触屏上,则控制部21A-1可以根据UI选项U11受到的触击操作,显示与该UI选项U11对应的UI选项U13。当受理了对UI选项U13的操作时,控制部21A-1便从画面G5中删除相应的UI选项U11。
另外,控制部21A-1受理在画面G5上追加新实施任务的操作。例如,控制部21A-1可以将时刻显示区域A4受到的操作作为新实施任务的追加操作来受理,也可将2个UI选项间的空隙区域A5所受到的操作作为新实施任务的追加操作来受理。当受理了追加操作时,控制部21A-1也可将步骤S208中选出的实施任务的一览作为能够追加的实施任务,并以能够对这些追加任务中的任意者进行选择的方式来显示。另外,控制部21A-1也可不论是否为步骤S208中选出的实施任务,均将含有成为任务选择部112A选择对象的多个任务的一览,以能够对这些任务中的任意者进行选择的方式来显示。另外,控制部21A-1受理对经追加操作而追加了的实施任务来指定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操作。另外,控制部21A-1将表示经追加操作而追加了的实施任务的新UI选项U11,追加到画面G5中。另外,控制部21A-1将包括追加了的UI选项U11在内的多个UI选项U11,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UI选项U14受理对在画面G5上完成的修正操作加以确定的操作。当受理了对UI选项U14的操作时,显示内容便从画面G5跳转为后述画面G7。
(日程安排的修正操作例2:时间的修正)
图15是用户终端20A-1上显示的日程安排修正画面的例图(画面G6)。画面G6可受理实施任务的时段修正操作。
画面G6是在画面G4上重叠有区域A6的画面。当在画面G4上受理了对UI选项U11的操作时,显示内容便从画面G4跳转为画面G6。在此,假设在画面G4上受理了对与分配在12点AM~1点PM的实施任务“午饭喝水”相对应的UI选项U11所进行的操作。
区域A6用于受理与在画面G4上受理了的UI选项U11相对应的实施任务的时段修正操作。这里,关于除区域A6以外的画面G4区域,其构成为不受理操作。
区域A6中含有UI选项U15~U17。UI选项U15受理相应实施任务的开始时刻及结束时刻中一方或两方的修正操作。
UI选项U16受理对UI选项U15的操作的取消操作。当受理了对UI选项U16的操作时,显示内容便从画面G6跳转为画面G4。
UI选项U17受理对UI选项U15进行的操作的反映操作。当受理了对UI选项U17的操作时,控制部21A-1便在画面G5上反映出相应实施任务的修正后时段,并将多个UI选项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日程安排的修正操作例3:修正适用范围)
图16是用户终端20A-1继画面G5之后所显示的日程安排修正画面的例图(画面G7)。
画面G7受理对画面G5、G6上的修正操作的适用范围进行选择的操作。画面G7中含有UI选项U18~U19。
UI选项U18受理将画面G5、G6上受理了的修正操作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次的操作。“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次”例如可以指仅针对画面G5上显示的日期来适用此修正。
UI选项U19受理将画面G5、G6上受理了的修正操作的适用范围在后续都采用的操作。“适用范围在后续都采用”例如可以指针对今后所有的日期都适用此修正。
当受理了对UI选项U18或U19的操作时,控制部21A-1便将变更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A。控制部21A-1使变更信息包含:画面G5、G6上受理了的修正操作(任务追加、任务删除及时段变更中的一方或全部)的相关信息、画面G7上受理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次”和“后续都采用”中的任一方)的相关信息、以及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
(步骤S214)
步骤S214中,服务器10A的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按照用户终端20A-1发送过来的修正信息,对日程安排进行修正。具体而言,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针对存储在存储部12A中的、与相应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日程安排,以相应的适用范围来进行基于相应的修正操作的修正。日程安排生成部113将修正后的日程安排发送给用户终端20A-1。
(步骤S215)
步骤S215中,用户终端20A-1的控制部21A-1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修正后的日程安排。此步骤中显示的画面例的方案与前文说明的画面G3、画面G4等同样。
如此,护理管理员能够根据被介护者的状态来对生成的日程安排进行修正。由此,能减轻用户为了使生成的日程安排中包含与被介护者状态相适的实施任务而花费的功夫,还能为护理管理员提供日程安排的调整自由度。
<信息处理方法S3>
以下详细说明信息处理系统1A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S3。信息处理方法S3由服务器10A、以及介护师操作的用户终端20A-2来执行。图17是信息处理方法S2的流程图。
(步骤S301)
步骤S301中,用户终端20A-2的控制部21A-2基于介护师的输入操作,获取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并将之发送给服务器10A。例如,控制部21A-2当受理了从多个被介护者的一览中选择某被介护者的操作时,便执行该步骤。
(步骤S302)
步骤S302中,服务器10A的任务选择部112A获取从用户终端20A-2发送过来的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另外,任务选择部112A读取存储部12A中存储的与该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目标,并将之发送给用户终端20A-2。即,任务选择部112A将信息处理方法S1的步骤S209中确定出的目标发送给用户终端20A-2。
(步骤S303)
步骤S303中,用户终端20A-2的控制部21A-2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表示目标的信息。例如,控制部21A-2可显示图10所示的画面G2。
(步骤S304)
步骤S304中,服务器10A的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读取存储部12A中存储的、与相应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日程安排,并将之发送给用户终端20A-2。即,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将信息处理方法S1的步骤S211中生成了的日程安排、或步骤S214中修正了日程安排发送给用户终端20A-2。
(步骤S305)
步骤S305中,用户终端20A-2的控制部21A-2显示从服务器10A发送过来的日程安排。例如,控制部21A-2可显示图12~图13所示的画面G3、画面G4。但对用户终端20A-2而言,画面G4中的UI选项U11并不能受理实施任务的修正操作。
<与第1权限、第2权限对应的画面例>
用户终端20A显示用来实现从服务器10A提供的功能的上述画面G1~G7当中的、与用户权限对应的画面。
根据第1权限工作的用户终端20A-1可显示被介护者状态评估结果的输入画面G1、为相应被介护者而设定的目标和日程安排的显示画面G2~G4、该日程安排的修正画面G5~G7。
根据第2权限工作的用户终端20A-2可显示画面G2~G4,但不显示画面G1、G5~G7。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A通过参照导出模型M1A,显示连同多个任务中的与被介护者状态评估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在内的日程安排。由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护理管理员为了生成连同与被介护者状态相适的实施任务在内的日程安排而要花费的功夫可大幅削减。
此外,无论护理管理员的熟练度如何,本实施方式均能提供与被介护者状态相适的日程安排。
〔实施方式3〕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对将被介护者作为对象者时的其他方案进行说明。这里,为便于说明,对于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赋以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系统1B的功能性结构框图。如图18所示,信息处理系统1B包含服务器10B和2个用户终端20B。服务器10B为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若2个用户终端20B需要各自区别,则将它们称为用户终端20B-1、20B-2。
用户终端20B的用户是参与被介护者的介护的介护人员。介护人员包括对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进行规划的护理管理员、以及实际进行介护的介护师。用户终端20B-1为护理管理员操作的终端。用户终端20B-2为介护师操作的终端。以下,将用户终端20B-1的用户称为护理管理员,将用户终端20B-2的用户称为介护师。
这里,虽然图18中示出的用户终端20B-1、20B-2各为1个,但信息处理系统1B包含的用户终端20B-1、20B-2的数量并无限定。信息处理系统1B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B-1,也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B-2。
服务器10B及各用户终端20B经由网络N1而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连。
<服务器10B的功能性结构>
如图18所示,服务器10B包含控制部11B和存储部12B。控制部11B包含评价结果获取部111B、任务选择部112B、日程安排生成部113B、实施结果获取部114B、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
存储部12B可存储导出模型M1B、制约信息D1B、判定模型M2B。导出模型M1B的方案与导出模型M1A同样。制约信息D1B的方案与制约信息D1A同样。
判定模型M2B用来基于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来导出是否要重新评估。判定模型M2B可以是经过了机器学习的学习后模型。该情况下,判定模型M2B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表示实施结果的信息,并输出表示是否要重新评估的信息。另外,判定模型M2B也可以是基于规则的模型。该情况下,判定模型M2B包含将实施结果与是否要重新评估联系在一起的规则。
这里,若判定模型M2B通过机器学习来生成,那么可以运用公知的学习算法。作为该学习算法,例如可举出支持向量机或深度学习(CNN、RNN、GAN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判定模型M2B不仅可以通过教授式学习来生成,还可通过无教授式学习、半教授式学习等来生成。
评价结果获取部111B、任务选择部112B及日程安排生成部113B的方案与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任务选择部112A及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同样。
实施结果获取部114B获取实施结果信息,该实施结果信息表示被介护者(对象者的一例)完成了实施任务后的结果。在此,假定1个实施结果信息表示了1个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获取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
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基于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输出1个或多个建议信息,该建议信息用来建议对被介护者(对象者的一例)进行重新评估。在此,假定建议信息用来建议就1个评估项目进行重新评估。
<用户终端20B的功能性结构>
图18中,用户终端20B包含控制部21B和存储部22B。若控制部21B需要根据其包含在用户终端20B-1和用户终端20B-2的哪一方中来区别,那么可以将之分别称为控制部21B-1、控制部21B-2。若存储部22B需要根据其包含在用户终端20B-1和用户终端20B-2的哪一方中来区别,那么可以将之分别称为存储部22B-1、存储部22B-2。
用户终端20B由登录为用户的护理管理员或介护师使用。护理管理员或介护师通过向用户终端20B输入账户信息来使用用户终端20B。关于用户的登录及账户信息的详细情况,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内容相同。
控制部21B构成为按照用户权限进行工作。具体而言,当护理管理员输入了与第1权限对应的账户信息时,则控制部21B作为控制部21B-1发挥功能。另外,当介护师输入了与第2权限对应的账户信息时,则控制部21B作为控制部21B-2发挥功能。关于第1权限、第2权限,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内容相同。
控制部21B-2获取表示介护师输入的实施结果的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将之发送给服务器10B。
控制部21B-1显示从服务器10B发送过来的建议信息。
存储部22B-1、22B-2可存储与服务器10B之间的收发信息。
<信息处理方法S4>
信息处理系统1B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2~S4。关于信息处理方法S2、S3,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内容相同。以下详细说明信息处理方法S4。信息处理方法S4通过服务器10B、护理管理员操作的用户终端20B-1、以及介护师操作的用户终端20B-2来执行。图19是信息处理方法S4的流程图。
(步骤S401)
步骤S401中,用户终端20B-2的控制部21B-2基于介护师的输入操作,获取表示被介护者对1个或多个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的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将之发送给服务器10B。这里,控制部21B-2将实施结果信息与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一同发送。
(实施结果的输入画面)
图20是用户终端20B-2显示上的实施结果输入画面的例图(画面G8)。
介护师例如可以按照在画面G3、G4上阅览了的日程安排,来使被介护者实施实施任务,并在画面G8上输入其实施结果。
在此,画面G8用来输入被介护者“X”的实施结果。画面G8根据从多个被介护者的一览中选择被介护者“X”的这一用户操作来显示。
画面G8包含区域A8和区域A9。区域A8中包含本画面所针对的被介护者的相关信息。区域A9用来输入相应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
区域A8中含有多个UI选项U21。各UI选项U21用来显示被介护者,在此其含有被介护者的头像。多个UI选项U21中被强调显示的UI选项U21表示了本画面所针对的被介护者。未强调显示的UI选项U21可受理对本画面所针对的被介护者进行切换的操作。
区域A9中含有UI选项U22~U28。
UI选项U22受理实施任务“喝水”的实施结果的输入操作。在此,UI选项U22构成为能够选择“无”、“4分之1”、“2分之1”、“4分之3”、“4分之4”中的任一方,来作为相对于实施任务中规定的喝水量的实际水份摄取量。
UI选项U23受理实施任务“早餐”的实施结果的输入操作。在此,UI选项U23构成为能够选择“无”、“4分之1”、“2分之1”、“4分之3”、“4分之4”中的任一方,来作为相对于实施任务中规定的餐量的实际进餐量。
UI选项U24受理实施任务“排泄”的实施结果的输入操作。在此,UI选项U24构成为能够选择“无”、表示排尿的“小”、表示排便的“大”中的1方或多方,来作为排泄结果。
UI选项U25受理“打扫卫生”的实施结果的输入操作。在此,UI选项U25构成为能够选择是否完成了打扫卫生。这里,“打扫卫生”不是被介护者要实施的任务,而是介护师要实施的任务。像这样,画面G8也可构成为能将介护师实施的任务的结果作为记录来输入。
UI选项U26受理声音数据的记录操作。例如,画面G8若是显示在触屏上,那么控制部21B-2可以在UI选项U26受到持续接触操作的过程中,将经由话筒(未图示)输入的声音数据存储至存储部22B。另外,控制部21B-2在当接触操作结束时,结束声音数据的存储。例如,介护师能通过声音来输入对被介护者完成了实施任务后的实施结果作出的补充说明。
上述UI选项U22~U26按照介护师要进行输入的时间顺序来排列。介护师要进行输入的时间顺序、和与被介护者对应的日程安排中的实施任务的时间顺序相一致。
UI选项U27表示上述UI选项U22~U26当中的需要在当前时刻接受输入的UI选项。具体而言,以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上述UI选项U22~U26来看,UI选项U27被显示于:需要在当前时刻之前接受输入的UI选项和需要在当前时刻之后接受输入的UI选项之间。由此,介护师便可知道对紧跟着显示在UI选项U27下方的UI选项进行输入即可。
UI选项U28受理对实施结果的输入操作加以确定的操作。本例中,UI选项U28受理:需在当前时刻接受输入的UI选项U22所接受了的输入内容的确定操作。
当对画面G8中所有UI选项U22进行的输入内容得到了确定时,控制部21B-2将连同表示这些输入内容的信息以及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在内的实施结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B。这里,在表示输入内容的信息中,包含通过UI选项U26受到的输入操作而存储在存储部22B中的声音数据。
UI选项U22~U26最好如图20所示那样,由描绘成插图的选项构成。由此,介护师便能容易地输入实施结果。
(步骤S402)
步骤S402中,服务器10B的实施结果获取部114B获取从用户终端20B-2发送过来的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以及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实施结果获取部114B将实施结果信息,以与被介护者识别信息及获取时刻构成对应的方式,存储至存储部12B。
(步骤S403)
步骤S403中,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参照判定模型M2B且基于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实施结果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就被介护者的状态进行重新评估。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若判断为需要重新评估,则决定成为重新评估对象的评估项目。若步骤S403为“是”,则执行下一步骤S404的处理。若步骤S403为“否”,则信息处理方法S4结束。
(判定模型M2B是基于规则的模型时的具体例)
以下,说明判定模型M2B是基于规则的模型时的具体例1~4。
(具体例1)
具体例1中,判定模型M2B包含如下规则:以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实施结果信息的个数为判定条件。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针对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每一实施任务,通过查询存储部12B来获取与该被介护者对应的实施结果信息的个数。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根据获取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阈值,来判断是否要重新评估。
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与判断为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对象。在此,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通过以下处理来导出与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具体而言,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可以通过参照第2规则来确定与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目标,然后通过参照第1规则来确定与上述确定出的目标相对应的评估项目。
(具体例2)
具体例2中,判定模型M2B包含如下规则:从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实施结果信息中,找出自前次评估实施以后的最旧实施结果信息,并将自该最旧实施结果信息的获取时刻起的经过时间,作为判定条件。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针对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每一实施任务,通过查询存储部12B,获取与该被介护者对应的实施结果信息中的、自前次评估实施以后的最旧实施结果信息的获取时刻。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根据从获取到的所述获取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阈值,来判断是否要重新评估。
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与判断为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对象。与此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的导出手法与具体例1中说明的方案同样。
(具体例3)
具体例3中,判定模型M2B包含如下规则:将最新实施结果与前次实施结果之间的差异作为判定条件。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针对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每一实施任务,通过查询存储部12B,来获取最新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结果与前次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结果之间的差异。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根据该差异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就相应的实施任务进行重新评估。
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与判断为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对象。与此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的导出手法与具体例1中说明的方案同样。
(具体例4)
具体例4中,判定模型M2B包含如下规则:将自实施任务的选定时刻起的、未获取有关该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信息的经过时间长度,作为判定条件。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针对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每一实施任务,通过查询存储部12B,来判断自该实施任务的选定时刻以后,其实施结果信息是否被获取过。若存在这样的实施结果信息,则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判断为无需就该实施任务进行重新评估。若不存在这样的实施结果信息,则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进而根据自该实施任务的选定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阈值,来判断是否要重新评估。
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与判断为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对象。与此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的导出手法与具体例1中说明的方案同样。
(判定模型M2B是学习后模型时的具体例)
以下说明判定模型M2B是经过了机器学习的学习后模型时的具体例5~8。
(具体例5)
具体例5中,判定模型M2B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单个实施结果信息,并输出表明该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任务是否要重新评估的信息。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获取的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个别地输入给判定模型M2B。由此,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就每一实施任务,获取从判定模型M2B输出的表示是否要重新评估的信息。
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与该判定模型认为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对象。与此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的导出手法与具体例1中说明的方案同样。
(具体例6)
具体例6中,判定模型M2B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表示单个实施结果的信息,并输出需要重新评估的评估项目的相关信息。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获取的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个别地输入给判定模型M2B。由此,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就每一实施任务,获取从判定模型M2B输出的表示1个或多个此评估项目的信息(或表示不存在此评估项目的信息)。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从判定模型M2B分别输出的1个或多个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的建议对象。
(具体例7)
具体例7中,判定模型M2B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输出表明各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各个实施任务是否要重新评估的信息。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获取的实施结果信息一并输入给判定模型M2B。由此,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就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各自所示的实施任务,获取表示是否要重新评估的信息。
另外,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与该判定模型认为需要重新评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对象。与此实施任务相对应的评估项目的导出手法与具体例1中说明的方案同样。
(具体例8)
具体例8中,判定模型M2B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输出需要重新评估的1个或多个评估项目。该方案下,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获取的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一并输入给判定模型M2B。由此,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获取从判定模型M2B输出的表示1个或多个此评估项目的信息(或表示不存在此评估项目的信息)。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从判定模型M2B输出的1个或多个评估项目,定为重新评估的建议对象。
(步骤S404)
步骤S404中,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针对被定为重新评估建议对象的各评估项目,生成建议信息。具体而言,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在建议信息中加入表示被介护者的信息和表示相应评估项目的信息。表示被介护者的信息可根据步骤S402中获取的被介护者的识别信息来获知。以下举出建议信息的例子。
(建议信息的例1)
例如,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可以生成推送通知消息来作为建议信息。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生成的推送通知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20B-1。
(建议信息的例2)
例如,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可以生成含有建议信息的邮件。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将生成的邮件发送到与用户终端20B-1对应的护理管理员的邮址。
(建议信息的例3)
例如,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可以在被介护者各自的管理画面中加入与该被介护者相关的建议信息。建议信息输出部115B若从用户终端20B-1收到对该管理画面的阅览请求,则将含有建议信息的管理画面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20B-1。
(步骤S405)
步骤S405中,用户终端20B-1的控制部21B-1显示由服务器10B发送过来的建议信息。例如,以“建议信息的例1”来看,控制部21B-1响应于推送通知消息的接收来显示该推送通知消息所示的建议信息。另外,以“建议信息的例2”来看,控制部21B-1响应于护理管理员的邮件阅览操作来显示含有建议信息的邮件。另外,以“建议信息的例3”来看,控制部21B-1响应于护理管理员的管理画面阅览操作来向服务器10B发送阅览请求,并显示从服务器10B发送过来的含有建议信息的管理画面。
(建议信息的显示画面例)
图21是用户终端20B-1上显示的建议信息显示画面的一例(画面G9)。画面G9中包含建议信息的显示区域A10。本例中,区域A10含有用户终端20B-1收到的2个建议信息。具体而言,区域A10中显示了对与被介护者“X”相关的评估项目“意识程度”及“水份量”进行重新评估的这一建议。控制部21B-1例如以如下方式来生成画面G9:将区域A10重叠在当用户终端20B-1收到了推送通知消息时所显示出的画面上。
于是,通过用户终端20B-1阅览了建议信息的护理管理员对被建议了重新评估的各评估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另外,护理管理员在画面G1上输入重新评估后的评估结果。
由此,信息处理系统1B根据重新评估的结果,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S2。其结果,信息处理系统1B根据重新评估的结果来选出新的实施任务,并更新日程安排。这里,信息处理系统1B在根据重新评估的结果来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2时,关于未被重新评估的评估项目,也可从存储部12B获取该评估项目的距今最近的评估结果来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B参照判定模型M2B,并根据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输出向护理管理员建议重新评估的建议信息。由此,护理管理员能够根据被介护者的状态变化,在更适当的时机进行重新评估。其结果,通过本实施方式,即使被介护者的状态发生变化,也能让相关人员实施更恰当的实施任务。
〔实施方式4〕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说明将被介护者作为对象者时的另一方案。这里,为便于说明,对于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1~3中说明过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赋以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
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系统1C的功能性结构框图。如图22所示,信息处理系统1C包含服务器10C和2个用户终端20C。服务器10C为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若2个用户终端20C需要各自区別,则将它们称为用户终端20C-1、20C-2。
用户终端20C的用户是参与被介护者的介护的介护人员。介护人员包括对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进行规划的护理管理员、以及实际进行介护的介护师。用户终端20C-1为护理管理员操作的终端。用户终端20C-2为介护师操作的终端。以下,将用户终端20C-1的用户称为护理管理员,将用户终端20C-2的用户称为介护师。
这里,虽然图22中示出的用户终端20C-1、20C-2各位1个,但信息处理系统1C包含的用户终端20C-1、20C-2的数量并无限定。信息处理系统1C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C-1,也可包含多个用户终端20C-2。
服务器10C及各用户终端20C经由网络N1而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连。
<服务器10C的功能性结构>
如图22所示,服务器10C包含控制部11C和存储部12C。控制部11C包含评价结果获取部111C、任务选择部112C、日程安排生成部113C、实施结果获取部114C、任务更新部116C。
存储部12C可存储导出模型M1C、制约信息D1C、判定模型M2C。导出模型M1C的方案与导出模型M1A同样。制约信息D1C的方案与制约信息D1A同样。
判定模型M2C用来基于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来导出是否要更新实施任务。判定模型M2C可以是经过了机器学习的学习后模型。该情况下,判定模型M2C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表示实施结果的信息,并输出表示是否要更新实施任务的信息。另外,判定模型M2C也可以是基于规则的模型。该情况下,判定模型M2C包含将实施结果与是否要更新实施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规则。
这里,若判定模型M2C通过机器学习来生成,那么可以运用公知的学习算法。作为该学习算法,例如可举出支持向量机或深度学习(CNN、RNN、GAN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判定模型M2C不仅可以通过教授式学习来生成,还可通过无教授式学习、半教授式学习等来生成。
评价结果获取部111C、任务选择部112C及日程安排生成部113C的方案与评价结果获取部111A、任务选择部112A及日程安排生成部113A同样。实施结果获取部114C的方案与实施结果获取部114B同样。
任务更新部116C基于实施结果信息来更新实施任务。
<用户终端20C的功能性结构>
图22中,用户终端20C包含控制部21C和存储部22C。若控制部21C需要根据其包含在用户终端20C-1和用户终端20C-2的哪一方中来区别,那么可以将之分别称为控制部21C-1、控制部21C-2。若存储部22C需要根据其包含在用户终端20C-1和用户终端20C-2的哪一方来区别,那么可以将之分别称为存储部22C-1、存储部22C-2。
用户终端20C由登录为用户的护理管理员或介护师使用。护理管理员或介护师通过向用户终端20C输入账户信息来使用用户终端20C。关于用户的登录及账户信息的详细情况,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内容相同。
控制部21C构成为按照用户权限进行工作。具体而言,当护理管理员输入了与第1权限对应的账户信息时,则控制部21C作为控制部21C-1发挥功能。另外,当介护师输入了与第2权限对应的账户信息时,则控制部21C作为控制部21C-2发挥功能。关于第1权限、第2权限,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内容相同。
控制部21C-2获取表示介护师输入的实施结果的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将之发送给服务器10C。另外,控制部21C-2还显示从服务器10C发送过来的更新后的日程安排。
控制部21C-1显示从服务器10C发送过来的更新后的日程安排。
存储部22C-1、22C-2可存储与服务器10C间的收发信息。
<信息处理方法S5>
信息处理系统1C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2~S3、S5。关于信息处理方法S2、S3,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内容相同。以下详细说明信息处理方法S5。信息处理方法S5通过服务器10C、护理管理员操作的用户终端20C-1、以及介护师操作的用户终端20C-2来执行。图23是信息处理方法S5的流程图。
(步骤S501)
步骤S501中,用户终端20C-2的控制部21C-2基于介护师的输入操作,获取表示被介护者对1个或多个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的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将之发送给服务器10C。该步骤的详细内容与信息处理方法S4的步骤S401中的说明方案相同。在该步骤中,用户终端20C-2上例如显示图20所示的画面G8。
(步骤S502)
步骤S502中,服务器10C的实施结果获取部114C获取从用户终端20C-2发送过来的1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
(步骤S503)
步骤S503中,任务更新部116C参照判定模型M2C且基于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实施结果信息,来判断实施任务是否需要更新。另外,任务更新部116C若通过参照判定模型M2C而判断为需要更新,则决定更新后实施任务。若步骤S503为“是”,则执行下一步骤S504的处理。若步骤S503为“否”,则信息处理方法S5结束。
(判定模型M2C是基于规则的模型时的具体例)
以下,说明判定模型M2C是基于规则的模型时的具体例9。
(具体例9)
具体例9中,判定模型M2C将最新实施结果与前次实施结果之间的差异作为判定条件。该方案下,任务更新部116C针对与相应被介护者对应的每一实施任务,通过查询存储部12C,来获取最新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结果与前次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结果之间的差异。另外,任务更新部116C根据该差异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是否要就相应实施任务进行更新。
另外,任务更新部116C针对判断为需要更新的实施任务,决定更新后实施任务。具体而言,任务更新部116C根据指定达标顺序,将排在与需更新的实施任务对应的目标之后的目标所对应的实施任务,定为更新后实施任务。例如,任务更新部116C通过参照导出模型M1C的第3规则R3,决定出上述那样的更新后实施任务。具体而言,任务更新部116C从构成第3规则R3的定向流程图中,确定出与认为需要更新的实施任务相对应的目标的所在节点。接着,任务更新部116C确定出以上述所在节点为起点的分岔的结束节点。接着,任务更新部116C将与上述确定出的结束节点所示的目标相对应的实施任务,定为更新后实施任务。
(判定模型M2C是学习后模型时的具体例)
以下说明判定模型M2C是经过了机器学习的学习后模型时的具体例10~11。
(具体例10)
具体例10中,判定模型M2C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单个实施结果信息,并输出表示更新后实施任务的信息。
该方案下,任务更新部116C将获取的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个别地输入给判定模型M2C。由此,任务更新部116C就各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任务,获取从判定模型M2C输出的表示更新后实施任务的信息。
在此,判定模型M2C输出的信息所示的更新后实施任务若与判定模型M2C收到的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任务相同,则任务更新部116C判断为无需更新该实施任务。另外,判定模型M2C输出的信息所示的更新后实施任务若与判定模型M2C收到的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任务不同,则任务更新部116C判断为需要更新实施任务。
(具体例11)
具体例11中,判定模型M2C经过如下机器学习:接收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并就收到的各个实施结果信息来输出表示更新后实施任务的信息。
该方案下,任务更新部116C将获取的单个或多个实施结果信息一并输入给判定模型M2C。由此,任务更新部116C获取判定模型M2C就各个实施结果信息所输出的、表示更新后实施任务的信息。
这里,在判定模型M2C所输出的1个或多个更新后实施任务之中,对于与判定模型M2C收到的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任务相同的实施任务,任务更新部116C判断为无需更新该实施任务。另外,在判定模型M2C所输出的1个或多个更新后实施任务之中,对于与判定模型M2C收到的实施结果信息所示的实施任务不同的实施任务,任务更新部116C判断为需要更新实施任务。
(步骤S504)
步骤S504中,任务更新部116C将存储部12C中存储的、与被介护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实施任务,更新为更新后实施任务。
(步骤S505)
步骤S505中,日程安排生成部113C通过参照制约信息D1C,将日程安排更新成包含有更新后实施任务。另外,日程安排生成部113C将更新后的日程安排发送给用户终端20C-1、20C-2。
(步骤S506)
步骤S506中,用户终端20C-2的控制部21C-2显示从服务器10C发送过来的更新后的日程安排。该步骤的详细内容与信息处理方法S3的步骤S305中说明的方案相同。在该步骤中,例如显示如画面G2、G3所示的日程安排画面。
(步骤S507)
步骤S507中,用户终端20C-1的控制部21C-1显示从服务器10C发送过来的更新后的日程安排。该步骤的详细内容与信息处理方法S2的步骤S212中说明的方案相同。在该步骤中,例如显示如画面G2、G3所示的日程安排画面。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C参照判定模型M2C且根据被介护者对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来更新实施任务以及更新日程安排。如此,通过本实施方式,能通过介护师的输入操作来获取实施结果信息,从而跟随被介护者的状态变化来自动更新实施任务及日程安排。
〔变形例〕
(被介护者及用户的变形例)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2~4中举例说明了对象者是被介护者,但并不限定于此。对象者例如也可以是受伤者、残障者。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2~4中举例说明了用户终端20A、20B、20C的用户是护理管理员及介护师,但各实施方式中的用户不限是护理管理员及介护师。例如,各实施方式中的用户也可以是对被介护者进行介护的家属。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用户也不限是介护人员,也可以是人体理学治疗师、人体机能训练师、护士。
(权限的变形例)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2~4中举例说明了用户所被赋予的权限包括第1权限和第2权限,但并不限定于此,用户所被赋予的权限也可有3种以上。
(装置方案的变形例)
虽然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由服务器10、10A、10B或10C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也可以由服务器10、10A、10B或10C、和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构成。另外,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也可以由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构成。
上述方案下,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包含服务器10、10A、10B或10C所具备的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此时,信息处理方法S1~S5中由服务器10、10A、10B或10C执行的步骤的一部分或全部则是由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来执行。另外,导出模型M1、M1A、M1B或M1C也可存储在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中。另外,制约信息D1A、D1B或D1C也可存储在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中。另外,判定模型M2B或M2C也可存储在用户终端20、20A、20B或20C中。
〔基于软件及硬件的实现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0、10A、10B、10C的控制部11、11A、11B、11C、以及用户终端20、20A、20B、20C的控制部21、21A、21B、21C既可通过形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等中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又可通过软件来实现。通过软件来实现时,服务器10、10A、10B、10C及用户终端20、20A、20B、20C各自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来构成。
图24是用作服务器10和用户终端20的计算机的一例物理结构框图。
(服务器10等的物理结构)
如图24所示,服务器10、10A、10B、10C能够通过具备了总线110、处理器101、主存储器102、辅助存储器103、通信端口104的计算机来构成。处理器101、主存储器102、辅助存储器103及通信端口104经由总线110而彼此相连。
作为处理器101,例如可采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模转换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它们的组合等。
作为主存储器102,例如可采用半导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作为辅助存储器103,例如可采用闪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或它们的组合等。辅助存储器103中存储有令处理器101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S1~S5的一部分或全部方法而需要的程序。处理器101将辅助存储器103中存储的程序展开到主存储器102中,并执行展开在主存储器102中的程序所含的各命令,从而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1~S5的一部分或全部方法中的各步骤。另外,辅助存储器103中存储有处理器101为了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1~S5的一部分或全部方法而要参照的各种数据。
通信端口104是用来与网络N1相连的端口。
本例中,处理器101及通信端口104是用于实现控制部11、11A、11B、11C的硬件要素的一例。另外,主存储器102及辅助存储器103是用于实现存储部12、12A、12B、12C的硬件要素的一例。
(用户终端20的物理结构)
如图24所示,用户终端20、20A、20B、20C能够通过具备了总线210、处理器201、主存储器202、辅助存储器203、通信端口204、输入输出端口205的计算机来构成。处理器201、主存储器202、辅助存储器203、通信端口204及输入输出端口205经由总线210而彼此相连。输入输出端口205与输入装置206及显示装置207相连。
作为处理器201,例如可采用CPU、微处理器、数-模转换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它们的组合等。
作为主存储器202,例如可采用半导体RAM等。
作为辅助存储器203,例如可采用闪存、HDD、SSD或它们的组合等。辅助存储器203中存储有令处理器201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S1~S5的一部分或全部方法而需要的程序。处理器201将辅助存储器203中存储的程序展开到主存储器202中,并执行展开在主存储器202中的程序所含的各命令,从而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1~S5的一部分或全部方法中的各步骤。另外,辅助存储器203中存储有处理器201为了执行信息处理方法S1~S5的一部分或全部理方法而要参照的各种数据。
通信端口204是用来与网络N1相连的端口。
作为输入输出端口205,例如可采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基于红外线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近距离通信端口、或它们的组合。
作为输入装置206,例如可采用键盘、鼠标、触控板、话筒或它们的组合等。作为显示装置207,例如可采用液晶显示屏。这里,输入装置206与显示装置207也可以一体构成为触屏等。
本例中,处理器201及通信端口204是用于实现控制部21、21A、21B、21C的硬件要素的一例。另外,主存储器202及辅助存储器203是用于实现存储部22、22A、22B、22C的硬件要素的一例。
上述各程序也可不存储在辅助存储器103、203中,取而代之的是将该程序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上,并通过将该程序从外部记录介质读出,来提供给相应的计算机。作为外部记录介质,可采用计算机所能读取的“非暂存式有形介质”,例如是存储带、存储盘、存储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电路等。另外,上述各程序也可通过能输送该程序的任意输送介质(通信网络及广播波等)来提供给计算机。另外,即使上述各程序的形态是通过电子式传输来体现的载置于载波中的数据信号,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也能实现。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各自披露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总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评价结果获取部,其获取评价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任务选择部,其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出模型,从有可能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选出与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所述导出模型用以基于所述评价结果来从多个所述任务中导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所述实施任务。
根据上述方案,由于参照导出模型来选出与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因此能选出与对象者的状态更相适的实施任务。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优选进而具备:实施结果获取部,其获取实施结果信息,其中所述实施结果信息表示所述对象者实施了所述实施任务后的结果;建议信息输出部,其基于所述实施结果信息来输出建议信息,其中所述建议信息用以建议再次就所述对象者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意识到:信息处理装置已根据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提出了再次进行评价的建议。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优选进而具备:实施结果获取部,其获取实施结果信息,其中所述实施结果信息表示所述对象者实施了所述实施任务后的结果;任务更新部,其基于所述实施结果信息来更新所述实施任务。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根据被介护者的实施任务的实施结果,恰当地更新实施任务。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优选进而具备:日程安排生成部,其通过参照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制约信息来生成日程安排,其中所述制约信息表示与多个所述任务各自所能实施的时期相关的制约,所述日程安排表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所述实施任务的时期。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向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提示要让被介护者实施选出的实施任务的日程安排。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作为优选,多个所述任务各自具有多类属性中的至少1类,所述任务选择部就每一所述属性来选择所述实施任务。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让被介护者均衡地实施与各属性对应的实施任务。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导出模型包含:第1规则,其用以从所述对象者能够争取的多个目标中导出与所述评价结果对应的目标;第2规则,其用以导出为了达成所述目标而要实施的任务;以及第3规则,其用以导出多个所述目标的指定达标顺序,所述任务选择部通过参照所述第3规则,从根据所述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价结果且基于所述第1规则和所述第2规则而导出的1个以上任务之中,选出用来达成在所述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前的目标的任务,来作为所述实施任务。
在此,一般认为,任务所要达成的目标在指定达标顺序上越是靠前,则该任务难度越低而容易努力。另外,一般而言,与被介护者的状态相适的任务对应着该被介护者尚未达成的目标。根据上述方案,从与尚未达成的目标对应的任务之中,选出与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前的目标对应的任务,来作为实施任务,从而能提高被介护者在不勉强自己的情况下成功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任务选择部通过参照所述第3规则,从除了基于所述第1规则和所述第2规则而导出的任务以外的1个以上任务之中,选出用来达成在所述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后的目标的任务,来作为所述实施任务。
在此,一般认为,任务所要达成的目标在指定达标顺序上越是靠后,则该任务的难度越高。另外,除与被介护者状态相适的任务之外的任务一般也对应着该被介护者已达成的目标。根据上述方案,从与已达成的目标相对应的任务之中,选出在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后的目标的相应任务,来作为实施任务,由此能提高成功维持被介护者状态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方法由计算机执行,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其获取评价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选择步骤,其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出模型,从有可能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选出与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所述导出模型用以基于所述评价结果来从多个所述任务中导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所述实施任务。
根据上述方案,能发挥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同样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记录介质中存储有令计算机作为前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发挥功能的程序,且存储有令计算机作为该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部发挥功能的程序。
根据上述方案,能发挥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同样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 信息处理系统
10、10A、10B、10C 服务器
20、20A、20B、20C 用户终端
11、11A、11B、11C、21、21A、21B、21C 控制部
12、12A、12B、12C、22、22A、22B、22C 存储部
111、111A、111B、111C 评价结果获取部
112、112A、112B、112C 任务选择部
113、113A、113B、113C、1113A 日程安排生成部
114B、114C 实施结果获取部
115B 建议信息输出部
116C 任务更新部
101、201 处理器
102、202 主存储器
103、203 辅助存储器
104、204 通信端口
110、210 总线
205 输入输出端口
206 输入装置
207 显示装置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评价结果获取部,其获取评价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
任务选择部,其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出模型,从有可能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选出与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所述导出模型用以基于所述评价结果来从多个所述任务中导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所述实施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进而具备:
实施结果获取部,其获取实施结果信息,其中所述实施结果信息表示所述对象者实施了所述实施任务后的结果;
建议信息输出部,其基于所述实施结果信息来输出建议信息,其中所述建议信息用以建议再次就所述对象者进行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进而具备:
实施结果获取部,其获取实施结果信息,其中所述实施结果信息表示所述对象者实施了所述实施任务后的结果;
任务更新部,其基于所述实施结果信息来更新所述实施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进而具备:
日程安排生成部,其通过参照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制约信息来生成日程安排,其中所述制约信息表示与多个所述任务各自所能实施的时期相关的制约,所述日程安排表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所述实施任务的时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任务各自具有多类属性中的至少1类,
所述任务选择部就每一所述属性来选择所述实施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导出模型包含:第1规则,其用以从所述对象者能够争取的多个目标中导出与所述评价结果对应的目标;第2规则,其用以导出为了达成所述目标而要实施的任务;以及第3规则,其用以导出多个所述目标的指定达标顺序,
所述任务选择部通过参照所述第3规则,从根据所述评价结果信息所示的评价结果且基于所述第1规则和所述第2规则而导出的1个以上任务之中,选出用来达成在所述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前的目标的任务,来作为所述实施任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任务选择部通过参照所述第3规则,从除了基于所述第1规则和所述第2规则而导出的任务以外的、1个以上任务之中,选出用来达成在所述指定达标顺序上更靠后的目标的任务,来作为所述实施任务。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由计算机执行,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其获取评价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就对象者的状态作出的评价结果;
选择步骤,其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出模型,从有可能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多个任务之中,选出与所述评价结果信息表示的评价结果相适的实施任务,其中所述导出模型用以基于所述评价结果来从多个所述任务中导出要让所述对象者实施的所述实施任务。
9.一种记录介质,其存储有令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发挥功能的程序,且存储有令计算机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部发挥功能的程序。
CN202010603850.6A 2020-06-29 2020-06-29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1861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850.6A CN111861142A (zh) 2020-06-29 2020-06-29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JP2021065377A JP7004985B1 (ja) 2020-06-29 2021-04-07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850.6A CN111861142A (zh) 2020-06-29 2020-06-29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1142A true CN111861142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3850.6A Pending CN111861142A (zh) 2020-06-29 2020-06-29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4985B1 (zh)
CN (1) CN1118611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3004B1 (ja) 2024-01-20 2024-04-08 株式会社最中屋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4470A (ja) * 2001-02-02 2002-10-18 Shadan Kouryoukai ケアプランの作成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成支援方法、並びにケアプランの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7153919A (zh) * 2017-05-09 2017-09-12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网上匿名测评方法
CN109475351A (zh) * 2016-09-29 2019-03-15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任务执行顺序决定系统以及任务执行方法
CN110210759A (zh) * 2019-05-31 2019-09-06 北京银企融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26242A (zh) * 2018-12-14 2020-06-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9712A (ja) * 1999-03-04 2000-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介護計画作成支援装置および介護計画作成支援装置における介護計画作成方法
JP2010033387A (ja) * 2008-07-29 2010-02-12 Yoshiyuki Nezu 介護プラン作成支援システム
WO2018030340A1 (ja) * 2016-08-08 2018-02-15 セント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ケアプラン作成支援システム、記憶媒体、ケアプラン作成支援方法およびケアプラン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
JP6989283B2 (ja) * 2017-04-28 2022-01-05 智恵子 永井 医療サービス支援システム、サーバを制御する方法、端末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4470A (ja) * 2001-02-02 2002-10-18 Shadan Kouryoukai ケアプランの作成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成支援方法、並びにケアプランの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9475351A (zh) * 2016-09-29 2019-03-15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任务执行顺序决定系统以及任务执行方法
CN107153919A (zh) * 2017-05-09 2017-09-12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网上匿名测评方法
CN111326242A (zh) * 2018-12-14 2020-06-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10210759A (zh) * 2019-05-31 2019-09-06 北京银企融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24988A (ja) 2022-02-09
JP7004985B1 (ja) 2022-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yman et al. ‘The sooner you can change their life course the better’: the time-framing of risks in relationship to being a young carer
Alamo et al. Task-shifting to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peer-led model in an antiretroviral program in Uganda
Bright et al. Reasons for low uptake of referrals to ear and hearing services for children in Malawi
Pollack Planning Technology for Intelligent Cognitive Orthotics.
McQuoid et al. Integrating paid work and chronic illness in daily life: A space-tim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Blood A better life: Valuing our later years
Nnama-Okechukwu et al. Rethinking institutional care using family-based alternative child care system for orphans and vulnerable children in Nigeria
Ames et al. Community and drug distributor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mass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he elimination of lymphatic filariasis: a rapid re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N11186114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Solnes Miltenburg et al. Understanding women’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birth location in Tanzania based on individual women’s reproductive pathways: a life-course perspective
Moore et al.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ursing home as their ‘home’
Emerson ‘Room of gloom’: reconceptualising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s experiencing trauma
Vervaecke et al. Adult day program directors’ experiences manag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Zayas et al. Human attachment and affiliation
Roberts Voices from Down Home: Family Caregiver Perspectives on Navigating Care Transitions with Individuals with Dementia in Nova Scotia, Canada
Skovdal et al. Children's role in the community response to HIV in Zimbabwe
Teguh et al. Health Communication Efforts to Prevent Stunting in the Pandemic Era in Trenggalek Regency
US20200294651A1 (en) Sleep improvement assistance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Tichler Parkinson's, a selfobject loss: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history
US11562330B1 (en) Remote care system
Ramirez Lizardi Independent aging: Evaluation of the adoption of welfare technologies in Lister
Nshinyimana Experiences of children regarding the care received at Windhoek residential Child Care facilities.
Krueger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neurosurgery: A case study
Duong et al. ICT-based visual interventions addressing social isolation for the aged
Sabin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Teen Mothers with a History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001 k168, No. 687, Maoshan Road, Qingdao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aikesa aging servi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310, building 5,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 396, Eme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aikesa aging service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AXA Weiz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1 k168, No. 687, Maoshan Road, Qingdao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aikesa aging servic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