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596A -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596A
CN111857596A CN202010719675.7A CN202010719675A CN111857596A CN 111857596 A CN111857596 A CN 111857596A CN 202010719675 A CN202010719675 A CN 202010719675A CN 111857596 A CN111857596 A CN 111857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sd
dram
host
data
power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96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7596B (zh
Inventor
韩道静
付东松
刘金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96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7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7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7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75Power saving in memory, e.g. RAM, cach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8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arr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解析并识别所述状态切换指令;若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则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DRAM中;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若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则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本发明通过PCIe总线将SSD的DRAM和SOC中的固件程序和数据保存到主机的DRAM中,利用主机的DRAM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优点,使得SSD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Description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SD功耗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SSD(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也称固态硬盘。SSD作为一种新型存储介质,其采用NAND(计算机闪存设备)颗粒作为数据存储,相比传统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具有高性能、低延迟的优势,但其功耗也相应的增加,为了降低功耗,SSD在进入低功耗的时候,需要把相关器件的电源关闭或降低器件电压,如关闭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NAND的电压,降低SOC(Systemon Chip,芯片级系统)核心电压等,但是随之而来是进退低功耗的时候需要保存和恢复固件以及DRAM的数据,这个过程会导致命令响应延迟和功耗增加。
现有SSD在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通过PMIC(电源芯片)控制DRAM/NAND的电源关闭/开启,以及降低/提升SOC的核心电压来实现的。实际操作时,SSD进入低功耗状态时,在关闭DRAM/NAND的电源,以及降低SOC核心电压前,需要将DRAM和SOC中的数据保存到NAND中,以防数据丢失。SSD退出低功耗状态时,需要从NAND读出数据在DRAM中重建数据,以及从NAND中加载固件和数据到SOC中运行。
现有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固件加载在NAND一个Block(块)内,代表串行加载数据,其处理性能很低,所需耗时很长;DRAM数据重建过程中,由于数据在NAND上是非连续的,其性能只有峰值的1/3,无形中消耗更多的时间来恢复数据。因此,SSD进入和退出低功耗的整个过程,保存和恢复数据带来的时间开销,且在数据恢复期间无法响应命令,会导致IO响应延迟增大,平均功耗也增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
解析并识别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若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则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HOST DRAM中;
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
若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则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
指令识别单元,用于解析并识别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在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时,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HOST DRAM中;
休眠进入单元,用于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
退出休眠单元,用于在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时,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数据读回单元,用于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PCIe总线将SSD的DRAM和SOC中的固件程序和数据保存到主机的HOST DRAM中,利用主机的HOST DRAM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优点,使得SSD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SSD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SD进入低功耗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SD退出低功耗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装置的退出休眠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至S160。
S110、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SSD获取主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主机的控制指令进行低功率状态切换。如图1所示,主机可以通过PCIe总线与SSD通信。
S120、解析并识别状态切换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切换指令包括进入低功耗指令和退出低功耗指令。如果主机下发的是进入低功耗指令,而此时SSD正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接下来,SSD将进入成低功耗状态;如果主机下发的是退出低功耗指令,而此时SSD正处于低功耗状态,则接下来,SSD将切换成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解析状态切换指令,可以快速识别出状态切换指令的具体类型,并执行对应的状态切换操作。
S130、若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则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HOST DRAM中。
S140、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机在SSD处于低功耗状态的时候,其HOST DRAM是不掉电的。图2为SSD进入低功耗状态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本方案通过PCIe总线(PCIe bus),在SSD进入低功耗前,把SSD的DRAM和SOC的固件程序(FW)及数据(DRAM DATA和SOC DATA),通过PCIebus保存到主机的HOST DRAM中,代替将固件程序和数据存储在SSD的NAND的方案,利用主机的HOST DRAM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优点,使得SSD进入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其中,SSD的数据包括存储于SSD的DRAM和SOC内的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40包括步骤S141。
S141、关闭SSD中NAND和DRAM的电源,并降低SOC核心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SSD进入休眠模式,也就是进入低功耗状态,具体需要通过电源芯片(PMIC)关闭SSD中NAND和DRAM的电源,并降低SOC核心电压,以实现SSD在低功耗状态下的低功耗运行。
S150、若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则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S160、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时,则需要执行控制SSD退出低功耗状态。通过电源芯片开启SSD中DRAM和NAND的电源并提升SOC核心电压,以实现SSD从低功耗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图3为SSD退出低功耗状态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通过PCIe bus把SSD所需的数据(DRAM DATA和SOC DATA)和固件(FW)从HOST DRAM中读回到SSD的DRAM和SOC内。由于PCIe bus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优点,数据和固件读回到SSD中的速度比从SSD本身内的NAND的中读取的快,使得SSD退出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50包括步骤S151和S152。
S151、通过SSD外部电路检测是否存在PCIE连接信号。
S152、若存在PCIE连接信号,则通过SSD的电源芯片打开SSD中NAND和DRAM的电压,上升SOC核心电压到运行电压值,以控制SSD退出休眠。
在本实施例中,在SSD退出低功耗状态前,需要通过SSD外部电路检是否存在主机发过来的PCIE连接信号,并在存在PCIe连接信号时唤醒SSD,通过SSD的电源芯片打开SSD中NAND和DRAM的电压,上升SOC核心电压到运行电压值,以控制SSD退出休眠,并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以下为本申请发明人采用现有方案和本发明方案分别在SSD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时,读取/写入相同大小数据的实际耗时数据,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方案相对现有方案的明显提升。
1、采用现有方案在SSD进入低功耗状态阶段,将512MB的数据写回到NAND中,需要耗时213ms;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将512MB的数据写入到HOSTDRAM中,只需耗时171ms。
2、采用现有方案在SSD退出低功耗状态阶段,从NAND读取512KB的固件程序耗时2.5ms,恢复不连续的DRAM 512MB数据耗时2000ms;而采用本方面方案读取512KB的FW耗时只需0.17ms,恢复DRAM 512MB数据耗时仅170ms。
本发明通过PCIe总线将SSD的DRAM和SOC中的固件程序和数据保存到主机的HOSTDRAM中,利用主机的HOST DRAM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优点,使得SSD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包括步骤S210-S270。其中步骤S210-S26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S16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所增加的步骤S270。
S270、通过SSD的SOC执行对应的固件程序,并处理I/O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固件程序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SOC中,无需从NAND恢复数据,提高了数据读取速度,同时固件程序读回SOC之后,开始运行,并处理后续的I/O命令。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D低功耗实现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对应于以上SSD低功耗实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SD低功耗实现装置。该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SSD低功耗实现方法的单元,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于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终端中。具体地,请参阅图7,该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包括指令接收单元10,指令识别单元20,数据写入单元30,休眠进入单元40,退出休眠单元50,数据读回单元60和固件运行单元70。
指令接收单元10,用于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SSD获取主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主机的控制指令进行低功率状态切换。如图1所示,主机可以通过PCIe总线与SSD通信。
指令识别单元20,用于解析并识别状态切换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切换指令包括进入低功耗指令和退出低功耗指令。如果主机下发的是进入低功耗指令,而此时SSD正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接下来,SSD将进入成低功耗状态;如果主机下发的是退出低功耗指令,而此时SSD正处于低功耗状态,则接下来,SSD将切换成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解析状态切换指令,可以快速识别出状态切换指令的具体类型,并执行对应的状态切换操作。
数据写入单元30,用于在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时,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HOST DRAM中。
休眠进入单元40,用于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机在SSD处于低功耗状态的时候,其HOST DRAM是不掉电的。图2为SSD进入低功耗状态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本方案通过PCIe总线(PCIe bus),在SSD进入低功耗前,把SSD的DRAM和SOC的固件程序(FW)及数据(DRAM DATA和SOC DATA),通过PCIebus保存到主机的HOST DRAM中,代替将固件程序和数据存储在SSD的NAND的方案,利用主机的HOST DRAM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优点,使得SSD进入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其中,SSD的数据包括存储于SSD的DRAM和SOC内的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休眠进入单元40具体用于关闭SSD中NAND和DRAM的电源,并降低SOC核心电压,以使SSD进入休眠模式。在本实施例中,SSD进入休眠模式,也就是进入低功耗状态,具体需要通过电源芯片(PMIC)关闭SSD中NAND和DRAM的电源,并降低SOC核心电压,以实现SSD在低功耗状态下的低功耗运行。
退出休眠单元50,用于在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时,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数据读回单元60,用于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时,则需要执行控制SSD退出低功耗状态。通过电源芯片开启SSD中DRAM和NAND的电源并提升SOC核心电压,以实现SSD从低功耗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图3为SSD退出低功耗状态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通过PCIe bus把SSD所需的数据(DRAM DATA和SOC DATA)和固件(FW)从HOST DRAM中读回到SSD的DRAM和SOC内。由于PCIe bus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优点,数据和固件读回到SSD中的速度比从SSD本身内的NAND的中读取的快,使得SSD退出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参考图8,退出休眠单元50包括信号检测模块51和退出休眠模块52。
信号检测模块51,用于通过SSD外部电路检测是否存在PCIE连接信号。
退出休眠模块52,用于在存在PCIE连接信号时,通过SSD的电源芯片打开SSD中NAND和DRAM的电压,上升SOC核心电压到运行电压值,以控制SSD退出休眠。
在本实施例中,在SSD退出低功耗状态前,需要通过SSD外部电路检是否存在主机发过来的PCIE连接信号,并在存在PCIe连接信号时唤醒SSD,通过SSD的电源芯片打开SSD中NAND和DRAM的电压,上升SOC核心电压到运行电压值,以控制SSD退出休眠,并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以下为本申请发明人采用现有方案和本发明方案分别在SSD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时,读取/写入相同大小数据的实际耗时数据,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方案相对现有方案的明显提升。
1、采用现有方案在SSD进入低功耗状态阶段,将512MB的数据写回到NAND中,需要耗时213ms;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将512MB的数据写入到HOSTDRAM中,只需耗时171ms。
2、采用现有方案在SSD退出低功耗状态阶段,从NAND读取512KB的固件程序耗时2.5ms,恢复不连续的DRAM 512MB数据耗时2000ms;而采用本方面方案读取512KB的FW耗时只需0.17ms,恢复DRAM 512MB数据耗时仅170ms。
固件运行单元70,用于通过SSD的SOC执行对应的固件程序,并处理I/O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固件程序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SOC中,无需从NAND恢复数据,提高了数据读取速度,同时固件程序读回SOC之后,开始运行,并处理后续的I/O命令。
本发明通过PCIe总线将SSD的DRAM和SOC中的固件程序和数据保存到主机的HOSTDRAM中,利用主机的HOST DRAM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优点,使得SSD进入/退出低功耗状态消耗的时间非常短,大大缩短SSD命令在休眠状态切换时的命令响应延迟,降低SSD的平均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500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其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和穿戴式设备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参阅图9,该计算机设备5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501连接的处理器502、存储器和网络接口505,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和内存储器504。
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可存储操作系统5031和计算机程序5032。该计算机程序5032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
该处理器5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以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500的运行。
该内存储器504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
该网络接口505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500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5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5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
解析并识别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若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则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HOST DRAM中;
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
若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则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关闭SSD中NAND和DRAM的电源,并降低SOC核心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通过SSD外部电路检测是否存在PCIE连接信号;
若存在PCIE连接信号,则通过SSD的电源芯片打开SSD中NAND和DRAM的电压,上升SOC核心电压到运行电压值,以控制SSD退出休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SSD的SOC执行对应的固件程序,并处理I/O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D的数据包括存储于SSD的DRAM和SOC内的数据。
6.一种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获取主机的状态切换指令;
指令识别单元,用于解析并识别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在状态切换指令为进入低功耗指令时,将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通过PCIe总线写入到主机的HOST DRAM中;
休眠进入单元,用于控制SSD进入休眠模式;
退出休眠单元,用于在状态切换指令为退出低功耗指令时,控制SSD退出休眠模式,初始化SSD的DRAM和NAND;
数据读回单元,用于通过PCIe总线从主机的HOST DRAM中读回SSD的数据和固件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休眠单元包括信号检测模块和退出休眠模块;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通过SSD外部电路检测是否存在PCIE连接信号;
所述退出休眠模块,用于在存在PCIE连接信号时,通过SSD的电源芯片打开SSD中NAND和DRAM的电压,上升SOC核心电压到运行电压值,以控制SSD退出休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件运行单元,用于通过SSD的SOC执行对应的固件程序,并处理I/O命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SSD低功耗实现方法。
CN202010719675.7A 2020-07-23 2020-07-23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57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9675.7A CN111857596B (zh) 2020-07-23 2020-07-23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9675.7A CN111857596B (zh) 2020-07-23 2020-07-23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596A true CN111857596A (zh) 2020-10-30
CN111857596B CN111857596B (zh) 2023-07-04

Family

ID=7294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9675.7A Active CN111857596B (zh) 2020-07-23 2020-07-23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75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556A (zh) * 2020-11-12 2021-02-09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提高芯片低功耗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7453491A (zh) * 2023-12-18 2024-01-26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确定方法及闪存设备
CN117453491B (zh) * 2023-12-18 2024-05-14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确定方法及闪存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1625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eagatetechnology Llc Storing System Data Dur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CN104850354A (zh) * 2014-02-18 2015-08-19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存储器系统
US20160070486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HGST Netherlands B.V. Debug data saving in host memory on pcie solid state drive
US20160231803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mor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2019159802A (ja) * 2018-03-13 2019-09-19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の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装置
CN110716633A (zh) * 2019-09-30 2020-01-21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协调管理ssd功耗的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1625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eagatetechnology Llc Storing System Data Dur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CN104850354A (zh) * 2014-02-18 2015-08-19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存储器系统
US20160070486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HGST Netherlands B.V. Debug data saving in host memory on pcie solid state drive
US20160231803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mor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2019159802A (ja) * 2018-03-13 2019-09-19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の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装置
CN110716633A (zh) * 2019-09-30 2020-01-21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协调管理ssd功耗的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556A (zh) * 2020-11-12 2021-02-09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提高芯片低功耗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7453491A (zh) * 2023-12-18 2024-01-26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确定方法及闪存设备
CN117453491B (zh) * 2023-12-18 2024-05-14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确定方法及闪存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596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5343B (zh) 一种控制器低功耗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334828B2 (ja) セルフリフレッシュ省電力モードを有するソリッドステートドライブ
US928698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power mode transitioning operation
US11614872B2 (en)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PMIC) master/slave functionality
US8370667B2 (en) System context saving based on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time
KR101862112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nvm) 기술 기반 메모리의 부팅 시간 제로화의 가속화
CN111913836B (zh) 固态硬盘低功耗模式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22316B (zh) 一种soc备电方法以及soc
CN111813455B (zh) 固态硬盘的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57596B (zh) Ssd低功耗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2367B (zh) 固态硬盘功耗降低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79005B (zh) 降低ssd平均功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49460A (zh) 测试固态硬盘支持d3特性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10187302A (ja) データ記憶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適用する電力節約方法
CN113345500B (zh) 用来进行恢复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2346556A (zh) 提高芯片低功耗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791738A (zh) 基于固态硬盘的归一化低功耗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625284B (zh) 固态硬盘的低功耗模式唤醒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796986A (zh) 固态硬盘临界温度过热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1004A (zh) 固态硬盘过热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2088A (zh) 固态硬盘低功耗模式数据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521354B (zh) 連接器的控制方法、連接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CN114217750B (zh) Ssd低功耗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0077A (zh) 提高固态硬盘低功耗退出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51083A1 (en) Power control of a memory device in connected standby st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