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1638A -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1638A
CN111851638A CN202010727276.5A CN202010727276A CN111851638A CN 111851638 A CN111851638 A CN 111851638A CN 202010727276 A CN202010727276 A CN 202010727276A CN 111851638 A CN111851638 A CN 111851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water
pipe
main body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72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悦
王云龙
李火蓉
张寅虎
王晓强
缪桢清
王飞
宋轶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 Construction Co ltd
Lo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 Construction Co ltd
Lo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 Construction Co ltd, Lo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72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1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1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1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01D29/5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3/00Applying liquids to roads or like surfaces, e.g. for dust control; Stationary flush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雨水过滤装置、蓄水箱和雨水分配装置,且雨水过滤装置、蓄水箱和雨水分配装置位于地下,雨水过滤装置与用于市政道路上的雨水排出的雨水口连接;雨水分配装置包括若干抽水泵和升降设置的雨水喷淋枪,雨水喷淋枪设置于绿化内;雨水喷淋枪包括主体、若干灌溉喷淋管和道路降温器;抽水泵通过管道与蓄水箱以及主体底部连接;灌溉喷淋管位于主体周向;道路降温器包括出水主管、若干出水支管,封堵出水主管的套盖和位于套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本申请具有使得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可以被收集并可以较好的被二次利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路上车辆不断增多,对市政道路的需求不断增长。市政道路的建设不仅涉及路面建设,而且还要考虑到电力、通信、排水等各种管路的布设。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城市,还对道路两侧的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中的市政道路建设,市政道路的两侧设置有侧石,侧石的高度设置为高于市政道路的表面,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侧石的内侧,用以收集雨水并使得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市政管网,并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多为无害的水资源,可用于植被的灌溉、道路的降温等,所以将市政道路上流进雨水口的雨水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沿市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且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雨水过滤装置、蓄水箱和雨水分配装置,且所述雨水过滤装置、所述蓄水箱和所述雨水分配装置位于地下,雨水过滤装置与用于市政道路上的雨水排出的雨水口连接,蓄水箱位于雨水过滤装置的下方;
雨水分配装置包括若干抽水泵和升降设置的雨水喷淋枪,所述雨水喷淋枪设置于绿化内;
所述雨水喷淋枪包括主体、位于主体四周的若干灌溉喷淋管和位于主体顶部的道路降温器;
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与蓄水箱以及所述主体底部连接;所述主体内由下自上设置有第一锁水组件和第二锁水组件,所述灌溉喷淋管位于所述第一锁水组件和所述第二锁水组件之间;
所述道路降温器包括与所述第二锁水组件连通的出水主管、与所述出水主管连通的若干出水支管,封堵所述出水主管远离所述第二锁水组件的一侧的套盖和位于所述套盖上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锁水组件和所述第二锁水组件通过信号传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于市政道路上的雨水自雨水口进入雨水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处理,主要过滤泥沙、碎石、垃圾等杂质;随后雨水自雨水过滤装置主动落入蓄水箱内,随后被雨水分配装置抽取并分配处理,达到二次利用雨水的效果。
通过雨水喷淋枪取用蓄水箱内的雨水,雨水喷淋枪升降设置,可以在不使用时使其降入地下,保持市政道路两旁的绿化的美观度。当需要灌溉绿化时,雨水喷淋枪上升,抽水泵通过管道抽取蓄水箱内的水,此时第一锁水组件打开,第二锁水组件关闭,雨水从灌溉喷淋管喷出并灌溉绿化。随着雨水喷淋枪的不断上升,其灌溉的范围会不断变化。
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温度达到设定值时,传递信号至第一锁水组件和第二锁水组件处,使得第一锁水组件关闭、第二锁水组件打开,雨水从出水支管处喷出从而喷洒至路面上,使得路面得以降温。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套管、拉伸线和传动电机;
所述传动电机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蓄水箱的一端;所述传动电机沿所述主体的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传动电机与所述出水支管避让设置;
所述拉伸线的一端卷绕于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周向,另一端穿设入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抽水泵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电机启动收卷拉伸线使得套管被提升至灌溉喷淋管处并封堵灌溉喷淋管设置,达到关闭灌溉喷淋管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一级过滤网和二级过滤网,所述一级过滤网和所述二级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箱内并垂直雨水于所述过滤箱内的流经方向设置;
所述一级过滤网靠近雨水口一侧设置且所述一级过滤网的网孔大于所述二级过滤网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用于初步储存雨水,并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段阻隔不同粒径的泥沙、碎石、垃圾等杂质,以减少管道堵塞的隐患,并可以便于雨水较好的得到二次利用。
优选的,所述雨水过滤装置朝向所述蓄水箱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若干锥形管,所述锥形管位于雨水口与所述一级过滤网之间以及所述一级过滤网与所述二级过滤网之间;
所述锥形管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设置,所述锥形管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出料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管可以便于泥沙、碎石、垃圾等杂质漏入,在雨水充沛期,第一出料阀关闭,当天气晴好时,可以打开第一出料阀,使得堆积在锥形管内的杂质排入市政管网内。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与所述过滤箱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二出料阀,所述第二出料阀与所述第一出料阀不同时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出料阀可以在蓄水箱满时自动关闭,并使得第一出料阀打开。当蓄水箱内已经填满,且有源源不断的雨水不断排入过滤箱时,可以打开第一出料阀,使得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内,避免道路积水过多造成出行不便。
优选的,市政道路两端的绿化下方设置有安装主管,所述安装主管市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所述蓄水箱与所述雨水喷淋枪的管道铺设于所述安装主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雨水喷淋枪升降设置,所以与雨水喷淋枪连接的管道也会随着水喷淋枪的升降而在地下产生位移,安装主管可以为与雨水喷淋枪连接的管道提供运动的空间而不会对绿化下的土体产生较大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安装主管为方形管,所述安装主管远离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平面上连接有若干对升降气缸,每对所述升降气缸对应一个雨水喷淋枪设置并沿所述主体的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安装主管的一侧连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主管采用方形管可以便于支撑升降气缸,升降气缸两两一组支撑雨水喷淋枪并实现雨水喷淋枪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安装主管周壁上连接有若干安装支管,所述安装支管对应所述雨水喷淋枪设置,且套设于每对所述升降气缸以及所述主体的周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管用于保护升降气缸和雨水喷淋枪,减少绿化处的泥沙在雨水喷淋枪下降至土体内时堵塞升降气缸和灌溉喷淋管,且为雨水喷淋枪的升降提供位移空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雨水过滤装置、蓄水箱和雨水分配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使得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可以被收集并可以较好的被二次利用的效果;
2.通过升降设置的雨水喷淋枪的设置,能够起到改变蓄水箱内的雨水的灌溉范围的效果;
3.通过温度感应器、第一锁水组件和第二锁水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便于将储蓄的雨水用于灌溉绿化和给道路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市政道路;11、雨水口;12、绿化;2、雨水过滤装置;21、过滤箱;22、一级过滤网;23、二级过滤网;24、锥形管;3、蓄水箱;4、安装主管;41、安装支管;42、升降气缸;5、雨水喷淋枪;51、主体;52、灌溉喷淋管;53、抽水泵;6、第一锁水组件;61、套管;62、拉伸线;63、传动电机;64、第二锁水组件;7、道路降温器;71、出水主管;72、出水支管;73、套盖;7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关技术的市政道路1的两侧设置有侧石,侧石的高度设置为高于市政道路1的表面,雨水口11设置在道路侧石的相对的侧壁处,用以便于雨水排入。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参照图1,雨水二次利用系统位于地下并可以沿市政道路1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雨水过滤装置2、蓄水箱3和雨水分配装置,其中雨水过滤装置2与雨水口11连通,蓄水箱3位于雨水过滤装置2下方,雨水分配装置远离蓄水箱3的一端伸出地面。落于市政道路1上的雨水自雨水口11进入雨水过滤装置2内进行过滤处理,主要过滤泥沙、碎石、垃圾等杂质;随后雨水自雨水过滤装置2主动落入蓄水箱3内,随后被雨水分配装置抽取并分配处理,达到二次利用雨水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雨水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箱21、一级过滤网22、二级过滤网23和两个锥形管24。过滤箱21朝向市政道路1地面的一侧与雨水口11通过管道连通,过滤箱21远离市政道路1地面的一侧与蓄水箱3通过管道连通。一级过滤网22、二级过滤网23位于过滤箱21内,且并垂直雨水于过滤箱21内的流经方向设置。设置一级过滤网22靠近雨水口11一侧且一级过滤网22的网孔大于二级过滤网23的孔径,从而分段阻隔不同粒径的泥沙、碎石、垃圾等杂质。
锥形管24位于过滤箱21远离市政道路1地面的一侧,且对应位于雨水口11与一级过滤网22之间以及一级过滤网22与二级过滤网23之间。锥形管24内设置有第一出料阀,且锥形管24与市政管网连通。被一级过滤网22和二级过滤网23过滤的碎石、泥沙、垃圾等杂质会在过滤箱21内无水或只有少量水时漏入锥形管24内,随着第一出料阀的打开这些杂志可以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内,从而可以自动清理过滤箱21内杂志,便于过滤箱21的长期使用。
参照图2,为了防范当蓄水箱3内的雨水储存满了后还有雨水需要排放,在蓄水箱3与过滤箱21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二出料阀,且第二出料阀与第一出料阀不同时打开。设置PLC控制器,在蓄水箱3满时自动关闭第二出料阀,并使得第一出料阀打开,此时进入过滤箱21内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减少市政道路1积水的隐患。
参照图2,市政道路1两旁一般均设置绿化12,在绿化12下方的土体内沿市政道路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主管4,连接蓄水箱3与雨水分配装置的管道铺设于安装主管4内。安装主管4采用方形管,且其朝向绿化12地面的一侧沿市政道路1的长度方向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安装支管41。
参照图2,雨水分配装置包括若干的抽水泵53、升降气缸42和雨水喷淋枪5,抽水泵53位于安装主管4内且抽水泵53抽水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3连接,抽水泵53出水端通过管道穿过安装支管41与雨水喷淋枪5连接。
升降气缸42两两一组并安装于安装主管4外壁处且位于安装支管41内,一个雨水喷淋枪5对应一组升降气缸42设置并位于对应的安装支管41内。每组升降气缸42的输出轴与雨水喷淋枪5伸入地下的一端连接,且每组升降气缸42沿雨水喷淋枪5的轴线对称设置。
参照图2和图3,雨水喷淋枪5包括主体51、位于主体51四周的若干灌溉喷淋管52和位于主体51顶部的道路降温器7。主体51可拆装设置,主体51内设置自朝向升降气缸42一侧至远离升降气缸42一侧设置有抽水泵53、第一锁水组件6和第二锁水组件64,灌溉喷淋管52位于第一锁水组件6和第二锁水组件64之间。抽水泵53抽水通过灌溉喷淋管52的喷出并灌溉绿化12上的植被。PLC控制器控制抽水泵53定时启动,满足绿化12的灌溉需求。
第一锁止组件包括套管61、两个传动电机63和两个拉伸线62,其中套管61位于主体51内,并贴合主体51内壁设置,传动电机63安放于主体51顶部。两个拉伸线62的一端连接套管61远离升降气缸42的一端,另一端穿出主体51并对应卷绕于传动电机63的输出轴上。传动电机63启动带动拉伸线62卷绕并提升套管61,使得套管61封堵灌溉喷淋管52的进水口设置。第二锁水组件64采用任意型号的水阀均可,只要可以与主体51内直径配合。
参照图2和图3,道路降温器7包括与第二锁水组件64连通的出水主管71、与出水主管71连通的若干出水支管72,封堵出水主管71远离第二锁水组件64的一侧的套盖73和位于套盖73上的温度传感器74。出水支管72位于出水主管71周向并设置有三个,位于中间的出水支管72朝向市政道路1路面设置,其余两个出水支管72与位于中间的出水支管72之间的夹角为20°。出水支管72与传动电机63始终不干涉。若绿化12位于两条市政道路1的中间,则出水主管71周向并设置有六个出水支管72,朝向每条市政道路1的一侧设置有三个。
当温度传感器74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可以设定温度值为35℃,反馈信号给远程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63启动并使得套管61上移且封堵灌溉喷淋管52,同时启动作为水阀的第二锁水组件64开启,蓄水箱3内的雨水自出水支管72处喷出。设置出水支管72的管长大于灌溉喷淋管52的管长,且出水支管72的管长可以设置为大于30cm。24小时内,道路降温器7最多启动三次,每次间隔超过1小时,每次喷水时长30秒。由于保存雨水的蓄水箱3位于地下,所以可以使得被保存的雨水处于较低的温度,可以较好地给路面降温。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下雨天,雨水从市政道路1两侧的雨水口11流入过滤箱21,此时第一出料阀关闭,第二出料阀开启。雨水经过一级过滤网22和二级过滤网23的筛分,将随着雨水进入过滤箱21内的泥沙、碎石、垃圾等杂质流于过滤箱21内,而较为干净的雨水则直接落入蓄水箱3内。受远程的PLC控制器控制,雨水分配装置定时启动。当绿化12需要灌溉时,升降气缸42抬升并露出雨水喷淋枪5,抽水泵53启动抽取蓄水箱3内的雨水,雨水经灌溉喷淋管52喷洒灌溉周围的绿化12。
当温度传感器74感应到室外温度达到35摄氏度时,传动电机63启动,通过卷绕拉伸线62使得套管61上升并堵塞灌溉喷淋管52,雨水自开启的第二锁水组件64至出水支管72处喷出,由于出水支管72较长,可以喷洒至市政道路1上,进行道路降温。
若遇梅雨季节,雨量较大不需要频繁的进行人工的绿化12灌溉,且蓄水箱3内在集满后,为了便于市政道路1上的雨水可以有效进行疏导,设定蓄水箱3内在集满后,第二出料阀受PLC控制器控制自动关闭,而第一出料阀自动开启,多余的雨水以及被一级过滤网22和二级过滤网23过滤并积存在锥形管24内的杂质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市政管网内,等待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
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雨水二次利用系统位于地下并可以沿市政道路1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所以相邻的蓄水箱3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通以较大程度的保持同一条市政道路1上的各蓄水箱3内的水量均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市政道路(1)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且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雨水过滤装置(2)、蓄水箱(3)和雨水分配装置,且所述雨水过滤装置(2)、所述蓄水箱(3)和所述雨水分配装置位于地下,雨水过滤装置(2)与用于市政道路(1)上的雨水排出的雨水口(11)连接,蓄水箱(3)位于雨水过滤装置(2)的下方;
雨水分配装置包括若干抽水泵(53)和升降设置的雨水喷淋枪(5),所述雨水喷淋枪(5)设置于绿化(12)内;
所述雨水喷淋枪(5)包括主体(51)、位于主体(51)四周的若干灌溉喷淋管(52)和位于主体(51)顶部的道路降温器(7);
所述抽水泵(53)通过管道与蓄水箱(3)以及所述主体(51)底部连接;所述主体(51)内由下自上设置有第一锁水组件(6)和第二锁水组件(64),所述灌溉喷淋管(52)位于所述第一锁水组件(6)和所述第二锁水组件(64)之间;
所述道路降温器(7)包括与所述第二锁水组件(64)连通的出水主管(71)、与所述出水主管(71)连通的若干出水支管(72),封堵所述出水主管(71)远离所述第二锁水组件(64)的一侧的套盖(73)和位于所述套盖(73)上的温度传感器(74);
所述温度传感器(74)与所述第一锁水组件(6)和所述第二锁水组件(64)通过信号传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套管(61)、拉伸线(62)和传动电机(63);
所述传动电机(63)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所述主体(51)远离所述蓄水箱(3)的一端;所述传动电机(63)沿所述主体(51)的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传动电机(63)与所述出水支管(72)避让设置;
所述拉伸线(62)的一端卷绕于所述传动电机(63)的输出轴周向,另一端穿设入所述主体(51)内并与所述套管(61)远离所述抽水泵(53)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箱(21)、一级过滤网(22)和二级过滤网(23),所述一级过滤网(22)和所述二级过滤网(23)位于所述过滤箱(21)内并垂直雨水于所述过滤箱(21)内的流经方向设置;
所述一级过滤网(22)靠近雨水口(11)一侧设置且所述一级过滤网(22)的网孔大于所述二级过滤网(23)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2)朝向所述蓄水箱(3)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若干锥形管(24),所述锥形管(24)位于雨水口(11)与所述一级过滤网(22)之间以及所述一级过滤网(22)与所述二级过滤网(23)之间;
所述锥形管(24)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设置,所述锥形管(24)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出料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3)与所述过滤箱(21)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连接有第二出料阀,所述第二出料阀与所述第一出料阀不同时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市政道路(1)两端的绿化(12)下方设置有安装主管(4),所述安装主管(4)市政道路(1)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所述蓄水箱(3)与所述雨水喷淋枪(5)的管道铺设于所述安装主管(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管(4)为方形管,所述安装主管(4)远离所述蓄水箱(3)的一侧平面上连接有若干对升降气缸(42),每对所述升降气缸(42)对应一个雨水喷淋枪(5)设置并沿所述主体(51)的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升降气缸(42)的输出轴与所述主体(51)朝向所述安装主管(4)的一侧连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管(4)周壁上连接有若干安装支管(41),所述安装支管(41)对应所述雨水喷淋枪(5)设置,且套设于每对所述升降气缸(42)以及所述主体(51)的周向。
CN202010727276.5A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Pending CN111851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7276.5A CN111851638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7276.5A CN111851638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1638A true CN111851638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5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7276.5A Pending CN111851638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163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2172A (zh) * 2021-05-31 2021-08-03 鹏图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缓解市政道路积水的排水系统
CN113565194A (zh) * 2021-09-08 2021-10-29 龙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CN114134973A (zh) * 2021-10-28 2022-03-04 无锡安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32240A (ja) * 2010-12-22 2012-07-1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道路散水システム
CN206956882U (zh) * 2017-05-02 2018-02-02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482078U (zh) * 2018-01-17 2019-10-11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道路透水蓄水一体化系统
CN110820662A (zh) * 2019-11-04 2020-02-21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32240A (ja) * 2010-12-22 2012-07-1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道路散水システム
CN206956882U (zh) * 2017-05-02 2018-02-02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482078U (zh) * 2018-01-17 2019-10-11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道路透水蓄水一体化系统
CN110820662A (zh) * 2019-11-04 2020-02-21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2172A (zh) * 2021-05-31 2021-08-03 鹏图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缓解市政道路积水的排水系统
CN113202172B (zh) * 2021-05-31 2022-05-10 鹏图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缓解市政道路积水的排水系统
CN113565194A (zh) * 2021-09-08 2021-10-29 龙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CN114134973A (zh) * 2021-10-28 2022-03-04 无锡安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114134973B (zh) * 2021-10-28 2024-04-26 无锡安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1638A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WO2017067426A1 (zh) 开孔渗灌排水管及密封全自动渗灌雨水回收全方位种植盆
CN110820662A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10952640B (zh)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210580202U (zh) 一种绿化带结构
CN108056004A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收集利用灌溉系统
CN212812966U (zh) 一种市政绿色植物种植装置
CN211185087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屋顶绿化种植装置
CN206061748U (zh) 城市绿地自动浇灌设备
CN205357488U (zh)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CN211172270U (zh) 一种针对大屋面的前池雨水花园系统
CN108517737B (zh) 一种地下雨水处理收集再利用装置
CN2181260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CN207706929U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收集利用灌溉系统
CN213907816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自主蓄水滴灌设备
CN211714090U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
CN211832230U (zh) 一种市政用园林绿化装置
CN210247822U (zh) 一种绿地灌溉或道路绿地灌溉系统
CN211872680U (zh) 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
CN113431137A (zh)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CN112282013A (zh) 城市道路海绵系统
CN214994292U (zh) 一种城乡规划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CN220318713U (zh) 带有过滤结构的园林排水机构
CN108040820A (zh) 一种植入地下的园林蓄水灌溉装置
CN213625831U (zh) 一种屋面雨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